第一篇:一堂语文课,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共)
一堂语文课,一个核心问题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执教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在学生初读后,支老师说道:“下面我要提一个问题,这堂课我就提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支老师很好地带领学生在品词析句的同时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让学生受到文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相信支老师在教学本课前,肯定对文本进行了细读,可能事先也设计了多个问题,但最终呈现给学生的却是这么一个问题,把完成复杂任务的手段(途径)简约化,从而高效地达到了预期目的。
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的现象仍然较普遍。我们联校教师的语文课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具体的我归纳一下就是以下几点:
1、提问随意性。课堂上很多问题随口提出,讲到哪问到哪。
2、目的性不强。从我们口中提出的问题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了,很多时候老师们也不清楚。
3、问题模棱两可。提出的问题由于语言的不精练,不准确,学生们不知道到底老师在问什么。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突出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里,读到最应该读的地方,思考最应该思考的问题,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教学实践表明,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设计一个精当的核心问题可以起到以一驭
十、提挈全篇的作用。所谓“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是指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的问题,一言蔽之,就是能对文本的学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节语文课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教师只需设计一到两个核心问题即可。这个问题就像是一棵大树的主干,在这个主干的引领下,学生可以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枝干。主干越有营养滋生的枝干就会更多,更健康。那么这棵大树自然就会枝繁叶茂。
一、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应具有的特征 1.综合性
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综合考虑而设置的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其作用是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读书、自我领悟的平台。
例如《草船借箭》可设计问题“周瑜为何设造箭之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能借箭成功?”
2.情感性
“核心问题”的设计,要求在提示中重视情感性,让学生愿意读书,愿意动脑,愿意表达。换言之,就是问题“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
例如三年级《她是我的朋友》设计问题“作者为什么用阮恒的话做题目呢?”
3.操作性
就是学生看到这个问题,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四年级《普罗米修斯》一课,教师给出的核心问题是:初读课文,想想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的一个神?细读课文,从哪儿能看出他是这样的神?
4.开放性
问题设计的落脚点并不是在问题的答案上,而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指导学生积极地读书、思考、感悟、表达。
如《普罗米修斯》一课教学中,就“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的一个神”这个问题,学生对课文的不同内容感兴趣,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即使对同一内容、同一词句,由于角度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生产生的情感、得出的答案也会不同。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四年级《中彩那天》:抓住文中的“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讨论,如果你是妈妈该如何说服孩子或者抓住这句话提问“在这样的家境对比下,父亲到底该不该把车还给库伯?”
5.最近性
教师预设核心问题时,应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文本的经验、认知、需求等实际,努力使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二、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的设计策略 1.紧扣文题,突出重点
根据课文题目设计核心问题,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达到以问促读,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通常的做法是直接从题目中寻找切入点。
六年级《跨越百年的美丽》:抓住课题中的 “美丽”提出问题“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
2.抓住结构,明晰全篇
理清文章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
例如五年级《将相和》一课可设计问题“三个小故事和课题有必然的联系吗?可以去掉一个吗?”
3.巧用“连点”,学活课文
在很多文章特别是叙述类文章中,一般都会有不同的连接点,比如一个词语、一句话,甚至一个过渡段。尤其是一些关键词或关键句,一般都能揭示课文的主旨。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的某些连接点,并围绕这些连接点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较快而准确地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抓住“不可估量”提出问题:从哪里看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挑起“矛盾”,激活全课
由于学生认知上的不足,一些文章中蕴含的现象、观点、结论往往会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形成“矛盾”。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与课文的“矛盾”设计评论性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激烈的争论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寻求根据。这种评论性核心问题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在更高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中彩那天》:我抓住“拮据”“富有”“神情严肃”“非常高兴”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认为父亲傻吗?”
总之,语文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教师,要勤思考、多探索,善于把握文本整体思路,努力优化语文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善用“牵一发而动全篇”的核心问题,来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读中感悟、以读见悟、自由表达、不断创新,那么就一定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最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设计核心问题时,我给老师们提个建议,必须认真阅读《教师用书》,通过阅读教用书里的教材简说,能更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主干,而教学建议可为我们设计这一核心问题提供灵感。
在确定这个专题之前,我本想和老师们谈谈,如何感受上课的快乐。但今天这个专题同样涉及到了上课的快乐。一节语文课,如果设计好了这个核心问题,第一,你会感到上课好轻松。第二,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高涨。第三,学生表现会很出色,还可能会创造奇迹。总之,设计好核心问题,原本你要讲的问的,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都替你说了。那么,这样的一节课下来你会感受到,原来上课会这样幸福!
第二篇:也是一堂语文课
也是一堂语文课
前不久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语文课:搞了一次“走上街头找语文”的社会调查。利用星期日对南京市的六条街道的沿街门面招牌、路牌用字情况进行了仔细调查,结果发现,我市的街头用字不规范情况还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街头用字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繁体字招牌明显增多。不少字早已废除,有的字一般的词典上根本没有收录。这类字大多出现在专卖店的招牌上,共有24家,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二是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与汉字使用上问题很多。有的招牌没有一个汉字,且字母书写潦草,不知所云;有的字母与汉字不一致;有的所取的洋名不知何意。这一类共有17家。三是错别字不少。有一家单位的通告把“根据上级部署”,写成了“布署”;有的餐饮店把“炒肉丝”写成了“抄肉丝”。四是不规则的简化字,在字数较多的小招牌上多见。有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交错使用,人看了很别扭。
街头用字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其的商业价值,更主要是在社会价值上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试想一个连母语都写不好、写错的招牌,让人自然想起店主素质与城市的管理水平也应该是不会高到哪儿去的,这势必影响城市的形象。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提高对街头用字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好广大经营者正确使用汉字、写好汉字,让他们懂得规范用字的重要意义。二是工商部门在颁发营业执照时,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仅要审核标牌的内容,而且要审查书写形式,从源头上制止街头的不规范用字。三是有关部门要严格检查街头用字规范化情况。按照国家工商局发布的《广告语言文字的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定期清查街头不规范用字。四是加大对不规范用字的清查处罚力度。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是经营者故意追求时髦或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的,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不能放任,要坚决查处。五是发动社会力量监督街头汉字使用情况,达到教育与监督双重效果,使不规范用字无处可逃。
调查街头用字,这。它让我们懂得:街头用字,关乎素质,关乎形象,切莫等闲视之。规范街头用字,人人有责,个人有份。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从另一个角度切入,独辟蹊径,用调查报告的形式来写,新颖别致。考生严格按照调查报告的写作顺序行文,因而全文逻辑思路清晰。结尾写“调查街头用字,这也是一堂语文课”,既照应标题,又自然引出作者的呼吁:“规范街头用字,人人有责,个人有份”。
自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学语文的时间也不算短了。虽比不上那些大作家、大诗人,但我也不差呢!他们的语文是出口成章、才华横溢,而我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上学有长进。不信,你看……
网上的语文
读初中后,我已成了一个“网虫”。往电脑前一坐,喝着汽水,敲着键盘——感觉好极了!浏览网页,看些文章,这是我的首要任务……咦?这篇报道怎么这么多错字啊?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就给网站的信箱发了封“伊妹儿”,指出了报道中的错字。
一星期后,我打开自己的邮箱,看到了那个网站发来的邮件:“感谢你的支持,以后一定多加注意。”心情特好,立刻有种当伟人的感觉。这不吗?
艺术节上的语文
每年的11月,学校要办艺术节,主要是从各班挑选出好的节目,汇成一台演出。这可是各班展现自己的好时机呀!我参加了我们班的配乐诗朗诵节目。最后,这个节目通过了两次审评,终于登上了艺术节的舞台,而且大受好评。当时全班同学的心里甭提多美呢!这也是一堂语文课嘛!
春节联欢中的语文
“饺子包好喽!”随着外公的一嗓子,家里喜庆劲儿更浓了。虽说每年的春节都这么过,可我却怎么也过不腻。正想着呢,一家人有说有笑朝客厅走来——不用说,准是该开联欢会了。这可是我家每年的保留节目。记得去年的联欢内容是“成语接龙”,我不幸第一个被淘汰,今年不管是什么游戏,我都得拿个名次。一会儿,家里人都已坐好了,外公开始发话。讲话内容先是祝词,后是总结这一年里的事儿,最后好容易才说到游戏题目。我赶紧竖起耳朵仔细听……“什么?接对联?”听到题目后,我呆住了,“哎!今年又没戏了。”游戏开始了,父母已经答对几道题,而我在旁边像个摆设似的。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走,此时只剩最后一个上联了。“年年岁岁道平安”,外公念完了上联正等着人接。我没怎么想就脱口而出了“团团圆圆闹春节”的下联。家里突然静了几秒,然后便是如潮水般的夸赞声。我自己刚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儿,就已经陶醉在这快乐中了。这还是一堂语文课啊!
看过了上面的几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我可是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课。我在生活中学语文确确实实尝到了甜头。
点评:这篇文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中心。给网上的信箱发勘误信,突出了从生活中学语文的自豪感受;参加学校艺术节的朗诵表演活动,突出了从生活中学语文的成果;春节家庭联欢会接对联比赛活动,突出了从生活中学语文的快乐。三件事内容具体,写出了自己的真实经历,且紧扣生活“也是一堂语文课”这一中心,有真情实感。二是结构完整,运用小标题,起到了分清层次的作用。三是详略有致,第三件事很有代表性,也很风趣,作者就突出对话与心理进行详写,而第一、二件事略写。这样处理有助于凸现了文章主旨。
也是一堂语文课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无处没有,无时不在。
——题记
放学前,语文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蒜头,要同学们回家栽到盆子里,每周观察一次蒜头的变化。一个月后,到班级汇报蒜头的成长情况。
同学们都奇怪了,语文老师怎么不务正业,干起生物老师的行当了?但要我们动手实验,谁不愿意?于是全班同学各自回家悄悄忙开了。
一月后,同学们把栽蒜头的盆子搬到了班级。小张同学实验失败了,因为他把蒜头放在瓶子里,瓶子里有水没有泥土,蒜头埋在水里,还盖上盖子,蒜头在瓶子里烂掉了。我的实验成功了,而且我栽的蒜头长得最好,嫩嫩的,绿绿的,直直的,自豪地从泥土中钻出来。失败的,心情沮丧。成功的,心情喜悦。但无论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同学们每周观察的记录写得都很具体、生动、精彩。
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今天大家写的文章都很成功?”
我们各抒己见,贪玩的小王说:“我们没有交作文的压力。”
好动的小明回答:“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
我也争先恐后地答道:“写我们亲身经历的,当然会生动。”
老师又紧跟着追问:“那么,我们过去经历过许多事,但写得却不生动呢?
语文科代表振振有辞:“许多事我们虽然经历了,但没有留心,没有积累,所以我们虽有生活,但大脑里没拥有生活素材。”
老师笑了:“对,这就是语文,它从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地走过,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真切记录,才会学好它。”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老师让我们栽蒜头,原来这呵!
点评:这篇考场佳作构思新颖独特,立意高远非凡。文章记叙了一次难忘的语文实践活动“观察蒜头的成长情况”,以小见大中感悟了“语文即生活”的道理。运用题记别具匠心,题文相谐,十分贴切,篇末点题,浑然一个严丝合缝的整体。没有华丽词句的堆砌,没有虚伪造作的矫情,考生用朴素的文字,淡淡地叙写着自己对语文的独特感受,却让我们的心深深地被打动,这是文章的又一亮点。
也是一堂语文课
又是春来时,我偷偷约了伙伴,骑着单车,来到草长莺飞、流翠泄玉的大自然中。我们的闯入打破了原野的寂静,听着无数飞鸟的鸣叫,我们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愉悦。我的心一下子贴近了大自然!
我曾经无数次闷坐在令人窒息的卧室里,望着窗外吐着黑烟的烟囱,用自己枯燥的笔触描写婉转的鸟鸣。可我哪里知道,这原野里的天籁之音是在任何文章里都无法体验到的。我曾经无数次抒写潺潺的流水,也曾经写过凋零的红花,哪知道原野中柔软的泥土里,总有这样一个声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曾经无数次为大自然而讴歌,却从未如此细心地观察过大自然:蚂蚁在共同搬运食物时,表现出的顽强与团结;鸟雀巢里,母鸟喂雏鸟时流露出的温馨;树木草藤创造的盘根错节……一切的一切,又岂能是简简单单地从课本中就能领会得到的?即使是生花的妙笔,也未能诠释大自然的奥秘。
假使没有那一次出游,那次“胆大包天”的举动,我不会如此兴奋,不会写出充满激情的优美文字。只有在此时,我可以骄傲而又诚恳地说:“在莽莽原野中,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发现了许多,领悟了许多。呵,这,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谁敢否认:亲近大自然不是一堂语文课!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的亮点主要有三:一是选材新。作者另辟蹊径,从大自然的课堂里学语文这个角度切入,体现了“人无我有”。二是写法新。作者淡化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语文课”具体情节的展开,而用散文式抒情的笔调写出自己在大自然的课堂里学语文的体验与感悟,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议论水到渠成,结尾干脆简练,不落俗套。三是语言新。文章篇幅不长,短小精悍。
第三篇:也是一堂语文课
也是一堂语文课
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城北校区 九(2)班 李冠龙 语文是一门精彩纷呈的学科。它时而带领我们领略山川美景,时而引导我们走近伟人內心。通过语文,我们可以纵观人生百态,品读名家哲思,在不断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还可以丰富我们情感,拓宽我们的眼界。
然而,生活本身便就是一堂别样形式却同样精彩的语文课。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时常会予人启示、引人深思。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一起去连云港花果山游玩。在景点之外刚刚下车,便被眼前的景象一震。只见远方高山连成一片,蜿蜒起伏,连绵不绝。那最高峰玉女峰宛若一把利剑,屹立高处,似乎随时可以刺破苍穹。也许是因为没有见识过五岳的巍峨与黄山的绮丽,但这平生初识的第一座山的确给我带来了些许震撼。感慨之后,我们便沿着漫长、狭窄的阶梯向上攀登,诚然满怀着“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的壮志豪情,可那脚上时不时的酸痛乃至于麻木却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那时的我对“锲而不舍”等词便突然有了全新的认识,才无比清楚地发觉到毅力的存在。人生其实就如同爬山,劳累与懈怠在所难免,而靠强大毅力支撑的忍耐则成了登顶的唯一秘诀。伴随眼前陡峭山路的不断延伸,时间缓慢地流逝。突然,脚底平添一丝舒适,我的眼界也在刹那间前所未有的开阔。我知道了,这就是登顶的感觉。本欲欢呼的我却陡生一份冷静,放眼远眺,细细品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远意境。再沉下心来,自鸣得意的心情全部消弭,心中反而只剩下一份悠然和无限的坦荡。
此刻,我猛然意识到,这不正是一堂具体生动、充满趣味与思考的语文课吗?没有冗长的说教,只通过实践,便认识到了种种哲理,思想的境界也缓缓地提升。看来,杜甫所言甚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实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孜孜求知尚且难得,知行结合便更为可贵。
我想:“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之美与语文之美本就应当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让我们用心感受生活,上好每一节生活中的语文课。
指导老师:陆林芳
第四篇:这也是一堂语文课
这也是一堂语文课
六年级
还记得那年冬天,妈妈带我去公园里玩耍……
白雪皑皑,千里冰封,瑞雪纷飞,漫天飞雪,冰清玉洁…..这些关于冬天的词汇,我想我是想到了不少,这些词语积累的背后,却是一个欢快的日子。
那一年,初雪刚刚下,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带着我出门玩雪,妈妈看我兴致高昂,就微笑着答应了。我蹦蹦跳跳地跑到了西边小公园,没过多久,年纪小小的我居然要求与妈妈比赛----关于冬天的成语,看谁想的多!妈妈的嘴微微一翘,一口气说出了不少于10多个的成语,而我呢?只能吞吞吐吐的说:“天寒地冻、雪中送炭,老妈,你欺负弱小!”妈妈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仿佛被我的河山怒吼惊到了,“行,那咱们比春天的词语,你先说!”妈妈缓过神来,和蔼的对我说,“鸟语花香、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我不过才说了这么几个,就说不上来了,妈妈见我不说话了,便说:“春天的成语啊,还有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夏天的成语有,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炎炎夏日、炎阳之刃、狂风怒吼,秋天的成语有,秋高气爽、一叶知秋、秋水伊人、春兰秋菊、秋风习习,冬天的成语还有呢,雪上加霜、银装素裹、万里雪飘、寒气逼人、宿风凛冽。其实,关于春、夏、秋、冬的成语还有很多,你现在还太小,等你长大了,这些成语就算不上什么啦。”她微笑着摸了摸我的头,懵懂的我还在我的世界里遨游,“或许,等我长大一些了,这些成语的意思估计也难不倒我了,”我一边想一边跟着妈妈,迎着一缕缕微风回家了。
是呀,关于春、夏、秋、冬的成语是挖不完的,只要去学习,去探究,你就会发现—天天都在上语文课!
第五篇:一堂难忘的语文课
一堂难忘的语文课
同学们的笑声、掌声传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在干什么呢?是在猜谜语吗?是在搞贴鼻子游戏吗?还是在举行拔河比赛呢?都不是,我们五(1)班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只见老师一声令下,辩论赛便开始了。正方是支持重建圆明园,反方则是不支持了。我有幸成为了正方的小编手,我方的小彭同学胸有成竹地举起了手,用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起了个头,不知反方谁反驳了一句。由于我是辩手2号,轮到我说了,我心里像十五只掉桶打水——七上八下。我要是说错了,怎么办?想到这我变得哑口无言。正当我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时,只见老师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鼓励与期待的光芒,我顿时觉得精神百倍,我低头看了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是那么鲜艳,那么耀眼;他是由为了祖国能够有美好明天壮烈牺牲的勇士用鲜血染红的,我怎么能被这么点困难吓倒呢?我鼓起勇气,滔滔不绝的辩论着。小辩手们个个精神抖擞、跃跃欲试,展开了唇枪舌战的辩论。
一场精妙绝伦的辩论赛就这样结束了,“最佳辩手”的称号小彭当之无愧。如今的语文课真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再也不会让我们觉得枯燥乏味。语文课上的辩论赛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而且让同学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这是一堂多么令人难忘的语文课啊!我久久不能释怀。
江西宜春康乐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永恒之心的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