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2:1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雀东南飞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雀东南飞导学案》。

第一篇:孔雀东南飞导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1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3-09-27 小组:

姓名:

评价:

高一语文导学案

编制:

审核:

科组长签字: 【课题】孔雀东南飞

【课型】文言文阅读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熟练掌握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话剧表演,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解读文本,学会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学习重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分析。【学习难点】话剧表演。

【学习方法】表演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使用说明】

1、课前反复诵读课文,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及故事情节的把握。

2、各个学习小组在课前应认真准备话剧表演。

自主学习

【课前部分】自学材料

一、知识链接

1、秦罗敷。秦罗敷在古代文学中指代美女,罗敷最早出现在《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中,大约在汉末至三国时期。《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陌上桑》一名《艳歌罗敷行》,又名《日出东南隅》,是一篇喜剧性的叙事诗。“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秦罗敷的美。

2、七出三不去。“七出”“三不去”是西周时期确立,儒家思想中对于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正式归入律法,是从唐代开始。

七出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口多言”、“窃盗”。特别要说明的是以下三点:无子,是就妻子过了五十岁以后来说;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妒,更多是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续;恶疾是指耳聋、眼瞎、腿残疾等严重的疾病。

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三是丈夫娶妻的时候贫贱,后来富贵了。

二、课前作业

每个小组根据文章第2-12段准备一幕话剧。

【课堂部分】

此时,此地,此身。高一语文必修1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3-09-27 小组:

姓名:

评价:

作业检查 自主学习

1、结合第2段,思考:兰芝自诉“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概括出她有哪些令她苦悲的事?

2、阅读文本第2-12段,分别找出运用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展示点评】(激情展示、大胆质疑、精确点评)

合作探究

【探究一】

阅读文本2-12段,思考:刘兰芝被遣的理由是什么,她又是怎样为自己辩解的?

【探究二】阅读文本第12段,思考:兰芝和仲卿惜别时“自誓不嫁”说的话中有哪几方面的意思?

【探究三】通过人物对话,分析刘兰芝、焦仲卿及焦母的人物形象。

此时,此地,此身。高一语文必修1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3-09-27 小组:

姓名:

评价:

【展示、点评】

【拓展】

在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是被家长破坏的爱情?

清理过关

【总结提升】

1、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无论是在《诗经》、《楚辞》中,还是在汉乐府民歌中,都有大量的使用,它们对诗歌的表现都具有极大的作用。

2、语言是塑造人物的灵魂,语言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应当借鉴。

【整理学案】

【达标检测】

刘兰芝与《氓》诗中的女主人公的爱情都可以说是悲剧,那么她们在悲剧中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学科班长小结评价】

【自我反思】

此时,此地,此身。

第二篇:孔雀东南飞 导学案

《 孔雀东南飞 》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及本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文言知识积累:通假字、古今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3、理清写作思路,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感情。

2、理解铺陈和起兴的艺术手法。

3、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课时建议】3课时

预习案

【知识补充】

1、“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

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

起的一种新诗体。乐府诗的特点有,叙事性强,情节较完整,人物有个性;艺术手段丰富,常用比兴,描写见细节,人物重刻画,对话有个性;形式多样,以五言为主,兼有四言和杂

言,句式灵活自由。《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和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

府民歌的代表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2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

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关雎》

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

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又有意义、气氛上的关系,接近于比。3浪漫主义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

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

象。《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化蝶和《西游记》的神魔世界都较好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4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

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

是衬字。

【预习自测】

1、初读课文,给画线字注音。公姥(mǔ)伶俜(pīng)葳蕤(wēi ruí)玳瑁(dài mào)磐石(pán)拊掌(fǔ)否泰(pǐ)赍钱(jī)踯躅(zhí zhú)明月铛(dāng)

纨素(wán)槌床(chuí)箜篌(kōnghóu)自缢(yì)白鹄舫(hú fǎng)婀娜(ēnuó)幡旗(fān)便言(pián)鲑珍(xié)青骢马(cōng)

2、指出下列句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便可白公姥:公姥意义偏“姥”昼夜勤作息: 作息意义偏“作”我有亲父母:父母意义偏“母”逼迫兼兄弟: 兄弟意义偏“兄”

3、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 值得同情﹑怜悯

(2)感君区区怀古义:情意真挚,今义: 数量少或不重要

(3)汝岂得自由古义: 自作主张,今义: 没有约束

(4)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 失败的经验

(5)处分适兄意古义: 处置,今义: 处罚

(6)叶叶相交通古义: 连接﹑交错,今义:指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

2、快速阅读,理清思路。按照小说情节要素划分层次,为各部分拟出小标题。

故事情节(标出段落)小标题

开端2段兰芝自诉

发展3—12段仲卿求情拜别阿母夫妻盟誓

再发展13--26段兰芝拒婚阿兄逼婚生人死别

高潮27—31段仲卿别母双双殉情

尾声32段化鸟双飞

探究案

探究点一

1、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用了比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以此兴起刘兰芝和焦仲卿彼此顾恋的深情,为全篇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奠定全诗了凄恻、伤感的感情基调。在结构上,开头也与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

2、阅读2—12段,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媳妇的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主要通过哪些方面来展现的?

① 刘兰芝是一个家教严谨﹑多才多艺﹑知书达礼﹑美丽﹑勤劳,但不低头顺受﹑任人摆布的女性。

② 体现

语言描写:

兰芝自诉“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和阿母的言语“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铺陈)多才多艺﹑知书达礼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娉萦苦辛”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勤劳,知礼,善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低头顺受,任人摆布

外貌描写(铺陈):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美丽神情﹑动作: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出门登车去,涕泣百余行。-----多情﹑善良

3、焦母为什么要逼焦仲卿遣休刘兰芝?这原因反映了什么问题?

主要原因:虽然兰芝具有许多中国古代妇女的传统美德,但从文章可看出她有自己的个性.骨子里并不是一个低头顺受,任人摆布的女子。而焦母则是一个坚决维护家长的绝对权力,蛮横无理的婆婆,她希望能够完全地控制兰芝的身体和思想,容不得兰芝有任何的违背。这样看来,焦母逼焦仲卿遣休刘兰芝不足为怪。这反映了当时封建家长制深入家庭,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11-12段的“夫妻誓别”这一节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一是突出夫妻感情上的互相理解,眷恋,分离非己所愿而是被迫,这为后面他俩的殉情

奠下了基石。二是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维护爱情的情节埋下伏笔。

探究点二

1、刘兰芝回家后,媒人两次上门说亲。第一次兰芝坚定拒绝了,而第二次为什么答应了?第一次拒婚,是因为有母亲的理解和默默支持;第二次是兄长逼婚,她对哥哥的性格为人了如指掌,知道哀求不会有用,且兰芝的个性也不会去哀求,允婚是对命运的无奈,但从最后兰芝的选择可以看出她可能已暗下决心以死捍卫自己的爱情。允婚表面上看兰芝是屈服了,但实际上却包含着她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刚烈的一面。

2、第21段大力铺陈太守迎娶的豪华排场有何作用?

一衬托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品质;二以太守家的喜庆和焦刘的凄悲对照,强化了悲剧性;三是反衬兰芝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3、文章末段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由现实中的合葬到象征爱情永恒幸福的松柏,鸳鸯形象,很好地表达人们对未来自由幸福的向往,闪现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有了质的飞跃。

探究点三

1、有人说焦仲卿是懦弱的,他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思,最终遣休了兰芝;有人说焦仲卿是勇敢的,最后为维护爱情而献出了生命。你是如何看待焦仲卿的?

略。言之成理即可。

2、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

训练案

基础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相的意思。

(1)会不相从许(你)(2)及时相遣归(我)

(3)好自相扶将(他)(4)嬉戏莫相忘(我)

(5)蹑履相逢迎(他)(6)还必相迎取(你)

(6)相见常日稀(互相﹑彼此)(7)仰头相向鸣(互相﹑彼此)

(8)儿已薄禄相(名词,相貌)

2、下列句中“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c)

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3下列中的“见”,与“君既若见录”的“见”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践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阅读第9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对此节所用的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排比和比喻B夸张和渲染C 铺陈排比D赋﹑比﹑兴

②刘兰芝离开焦家时如此精心打扮,原因是什么?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抗争。

B 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C 借此延缓别离时刻的到来,反映出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 借此这是兰芝自尊自强的显示,外柔内刚的性格使然。

5、一词多义

适为

始适还家门:出嫁为仲卿母所遣:被动

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非为织作迟:动词,是。一说,连词,因为适得府君书:刚刚,刚才时时为安慰:作为,当作

我自不驱卿:副词,自然,本来自可断来信:自然,本应。一说,即自君别我后:介词,从

提升练习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飞骑因数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曰:“臣闻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仁杰乃引辛毗牵裾之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善才绳之绳:按法律惩罚B先涕泣不自胜胜:经得起,能承受

C仁杰固谏固:固执D飞骑因数请见数:多次,屡次

2分析下列划线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

① 飞骑数请见仁杰乃引辛毗牵裾之例

②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15.对“徒流及死,具有等差”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

A仅仅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一定的差别

C从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D从服劳役﹑流放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第三篇:《孔雀东南飞》学案

孔雀东南飞

整理者:张少立

审核者:

审批者:

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角度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2、认识故事悲剧的社会意义。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全诗共357句,共计1785字,小序10句,共计53字。沈归愚称之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它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辞》被喻为“乐府双璧”。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

乐府诗

汉武帝时,政府设置了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乐府。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歌辞。后来人们将乐府中保存下来的歌辞也叫“乐府”,统称“乐府诗”。

二、探究文本,引导学生欣赏。

鉴赏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心智过程,是对艺术品的认知过程,所以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情感因素,没有情感参与的阅读不能称之为鉴赏。

1、回顾课文故事情节

通过前面的预习,大家已经对课文故事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复述一下文章的故事情节呢?

2、讨论:刘兰芝、焦仲卿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

3、分析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性格差异。(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① 对未来的预想

② 别后重逢时 ③ 殉情场面

4、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首诗中焦仲卿与刘兰芝婚后的生活

是否印证了这种说法呢?

5、讨论:既然刘兰芝是一个品端貌美、才华出众的女子,并且焦仲卿与刘

兰芝婚后生活得甜蜜幸福,作为母亲的焦母应该替儿子高兴才对,而她为什么坚决反对呢?

6、讨论焦母、刘兄这两个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

7、怎样认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8、请把下面一句话补充完整。

《孔雀东南飞》是一曲

的悲歌。

是对

的热情礼赞。

三、文本拓展

在封建社会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爱情悲剧绝非偶然,无独有偶,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与其表妹唐婉就有一段甜蜜幸福而又辛酸无奈的婚姻,实在令人惋惜,令人心痛。有词为证。

四、小结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分析了人物的形象。认识了故事悲剧的社会意义。

五、作业:

1、发挥想象,描绘一下刘兰芝被遣归家途中与焦仲卿分别的场面。

2、写一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第四篇:2014年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双璧”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低位

2、掌握本文涉及的文言知识,归纳“相、见、谢、徒、适”的用法及意义

3、熟悉故事情节,从人物动作及对话入手,揣摩人物心理,把握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的形象特征,体会人物情感

【学习重点】

1、掌握本文涉及的文言知识,归纳“相、见、谢、徒、适”的用法及意义,归纳本文出现的偏义复词及古今异义词

2、熟悉故事情节,从人物动作及对话入手,揣摩人物心理,把握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的形象特征,体会人物情感

3、体会本文起兴、多用铺陈和善用比喻的民歌特点

【学习难点】

把握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而这一特点的把握需要体会焦、刘二人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表现,注意揣摩焦刘二人的心理。

【学法指导】

分组讨论

【知识链接】

汉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共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学习过程】

夯实基础

1、字音

俜(pīng)襦(rú)拊(fú)鹄(hú)幡(fān)踯躅(zhí zhú)槌(chuí)萦绕(yíng)主簿(bù)窈窕(yǎo tiǎo)婀娜(ē núo)

2、字形

(罄磐)石儿今日(冥冥暝暝)主(簿薄)

3、实词

(1)谢(2)适

①谢家来贵门(辞别)①始适还家门(出嫁)②阿母谢媒人(谢绝)②处分适兄意(依照)

③适得府君书(刚才)

③多谢后世人(告诉)④ 适彼乐土(到、去)

(3)为(4)故

①为仲卿母所迁(被)①大人故嫌迟(仍旧)

②为诗云尔(作、写)②故遣来贵门(特意)

③非为织作迟(是)③知是故人来(旧、老)

④君家妇难为(做)④故作不良计(故意)

⑤阿母为汝求(替、给

⑥始尔未为久(算是、算作)⑦慎勿为妇死(为了)

(5)举(6)令

①举言谓新妇(张开①便言多令才(美好)

②举手拍马鞍(拾起)②岂合令郎君(敬辞,你的③莫令事不举(成功)③莫令事不举(使、让

④举手长劳劳(举起)

(7)见

①相见常日稀(见面)

②君既若见录(我)

③渐见愁剪破(被)

④府吏见丁宁(我)

4、虚词

(1)相(2)尔

①及时相遣归(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我)①始尔未为久(语气助词

②儿已薄禄相(名词,相貌)②诺诺复尔尔(如此如此

③还必相迎取(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我)③君尔妾亦然(代词,这样

④久久莫相忘(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我)④ 作计乃尔立(代词,这样

⑤好自相扶将(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我)⑤尔来四万八千岁(代词,那

⑥誓天不相负(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我)⑥尔与尔三矢(代词,你

⑦登即相许和(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我)

⑧六合正相应(副词,互相)

⑨仰头相向鸣(副词,互相)

⑩无物以相之(动词,辅佐)

5、词类活用

孔雀东南飞(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黄泉共为友(黄泉,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昼夜勤作息(昼夜,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

逆以煎我怀(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煎熬)

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华)

理实如兄言(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手巾掩口啼(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卿当日胜贵(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千万不复全(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仕宦于台阁(仕宦,名词作动词,做官)

窈窕艳城郭(艳,形容词作动词,长得最美)

戒之慎勿忘(戒,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6、通假字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结实)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嘱咐)

摧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

儿今日冥冥(冥冥通“暝暝”日落)

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

7、古今异义

妾不堪驱使(驱使,古义:使唤;今义: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动)

共事二三年(共事,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

何乃太区区(区区,古义:愚拙、凡庸;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汝岂得自由(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约束和限制)

可怜体无比(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和同情)

本自无教训(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知识)

感君区区怀(区区,古义:真挚情谊;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义:来做媒的人;今义:寄来的书信)

承籍有宦官(宦官,古义:官宦、做官的人;今义:太监)

处分适兄意(处分,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

便利此月内(便利,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蹑履相逢迎(逢迎,古义:迎接,迎着;今义:说好话巴结别人)

生人作死别(生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的人)

奄奄黄昏后(奄奄,古义:暗沉沉的;今义:气息将绝)叶叶相交通(交通,古义:连接相通;今义:指运输事业)

多谢后世人(多谢,古义:多多告诉;今义:非常感谢)

8、文言句式

1、为仲卿母所遣

句式特点:(被动句)

翻译: 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回娘家。

2、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句式特点:(判断句)

翻译: 并不是织得慢,(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啊!

3、何言复来还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

翻译: 还说什么再回来的话呢!

4、仕宦于台阁

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

翻译: 在大官府中任官

5、徘徊庭树下

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

翻译:在庭院的树下徘徊

6、渐见愁剪迫

句式特点:(被动句)

翻译:渐渐被忧愁煎熬压迫文本探究

1、通读全文,探讨本诗的线索,划分情节结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

序幕孔雀东南飞开端诉说隐衷发展遭遣盟誓

再发展被迫允婚结局、高潮践约同归尾声鸳鸯和鸣全诗以焦刘的婚姻悲剧的发展过程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层层展开叙事,以大量生动具

体的对话和行动及一些细致的场景描写将清洁推向高潮。

2、分组探讨刘兰芝、焦仲卿、刘兄、焦母的形象特点。刘兰芝:年轻貌美、多才多艺、勤劳能干、坚强自重、忠于爱情、外柔内刚、识礼仪、有教养焦仲卿:忠于爱情、善良孝顺、软弱无能刘兄:见利忘义、尖酸刻薄焦母:蛮横无理、独断专行

3、探讨本诗的艺术手法

(1)本诗开头两句游离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2)第二段从12说道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琐碎?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这里写得 简练而又层次,意在强调刘兰芝从

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4、导致刘兰芝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观点一:封建家长制下的逼迫。这是传统的观点。刘兰芝的悲剧首先是一个时代的社会

悲剧。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观点二:焦母的“恋子情节”。从文中可推知,焦仲卿父亲去世较早,焦母一手把儿子拉扯成人。长年的生活磨难,使得他练就了铁一样的手腕;多年的相依为命,使她对儿子有一种特殊的依赖。所以,她不甘心自己儿子渐渐离他远去,不恩能够忍受儿子对她只言片语的反抗。在这种情形下,美丽贤惠的兰芝是她眼中祸害的根源。观点三:仲卿的懦弱。仲卿始终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面对衷爱的妻子和敬爱的母亲,太难取舍。他尊敬他母亲,除了遣归兰芝以外的事,他都能迁就他母亲。然而,无论怎样坚持,兰芝终被遣归,他是在无能为力,又不能喝母亲断绝关系。他是善良的,也是无奈的,从而在行动上也表现为某种懦弱。观点四:兰芝是美丽、贤良的。她的最大的“不孝”是没有给焦家留有后代。对焦母而

言,有什么比为焦家留有一个后代更为迫切的呢?

【归纳小结】

第五篇:孔雀东南飞学案教案(修改版)

春风化“语”高一上语文学案编制人:刘丽使用时间:2013年9月第一周孔雀东南飞并序

★记一记★

1.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箜篌()公姥()槌()床伶俜()绣腰襦()葳蕤()纨

()素明月珰()磐()石便()言令才否()泰 踯躅()

2.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意思。

(1)共事二三年(2)可怜体无比

(3)汝岂得自由(4)本自无教训

(5)处分适兄意(6)便可作婚姻

(7)叶叶相交通(8)千万不复全

(9)奄奄黄昏后

★读一读★

3.(1)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质朴刚健。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这部分诗,与《诗经》中的国风性质相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文人创作多为民歌的仿制品,难与民歌相媲美。宋元以后,乐府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词、曲因配乐演唱的缘故,也被雅称为乐府。

(3)“乐府双璧”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如果说《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虚构性叙事诗的代表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就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想一想★

4.阐释故事的梗概与结构。

5.你认为造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在文中找到根据,并说明理由。

《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16.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究竟是人物性格的冲突,抑或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如何理解刘、焦之死?

7.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揣摩、分析人物性格。

①人物形象之一——刘兰芝:

②人物形象之二——焦仲卿:

③人物形象之三——焦母:

8.刘兰芝才、德、貌“三全齐美”,焦母出于什么心理而一意地要休掉这个难得的媳妇?

9.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你是如何认识县令、太守为子求婚这个情节的?

10.如何理解结尾的“化鸟”这样的情节安排?

★练一练★

1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请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内容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

★赏一赏★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12.请比较一下造成《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孔雀东南飞 并序》中人物悲剧的主要根源相同吗?为什么?

★写一写★

13.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就是刘兰芝,面对刘兰芝这样的境遇,你打算怎么办?

一词多义积累

为:1.为仲卿母所遣2.十七为君妇3.阿母为汝求

令:1.县令遣媒来2.便言多令才3.莫令事不举

4.慎勿为妇死

故:1.大人故嫌迟2.知是故人来3.故作不良计

见:1.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2.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

3.还望见谅

谢:1.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2.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3.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相: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2.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3.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5.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6.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7.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9.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10.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11.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适:1.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2.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3.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背诵并赏析下面的汉乐府诗。

上 邪

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古 歌

汉乐府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参考答案:

4.梗概: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

故事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5.题学生讨论明确: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

《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由是观之,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

《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的威压。

6.《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爱情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抗争精神,直接寄托了人们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出对生命的关怀。

但两人最终双双殉情只能说是可爱的、可贵的,但不明智。其精神可嘉,做法不足取。

7.刘兰芝: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温柔、贤淑、勤劳,自尊、自信、自重,有礼、有节、有度,有情、有义、有心,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忠贞而有反抗精神。

焦仲卿:忠于爱情,不敢直接抗争,只消极反抗,忍辱负重,温情,软弱,愚孝。

焦母:专横跋扈、专横固执。

8.学生自主合作讨论交流明确:无子说、恋子说、妒忌说、讨厌说、煎熬说、隔阂说、无行说、第三者说、另娶说、能干说、门第说、美色说等等。

9.(1)从社会现实来看,是由当时的婚俗决定的。汉时,社会上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不太在意,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也不因娶这样的女人而羞耻。如:西汉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卓文君便随司马相如去了。东汉邓元仪之妻被休后嫁给华仲,华仲做了大官,偕妻过街市,令邓元仪羡慕不已。东汉末蔡琰(文姬)初嫁卫仲道,后为乱兵所掳,嫁匈奴,曹操用金璧赎回,改嫁官吏董祀。

刘备取了刘琮的遗孀。魏文帝曹丕娶了袁术的儿媳妇甄氏。吴主孙权就曾纳丧偶妇女徐夫人为妃。汉景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而王皇后即汉武帝的生母。

(2)从艺术表现上来看,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需要。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用兰芝再嫁热闹隆重的场面描写,突出刘兰芝是无辜被遣的,反衬出焦母的专断和无知,替刘兰芝鸣不平。使读者从心底长长地出口恶气。(出于同情心)其次,融入了人们善良和美好的愿望。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休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折磨而死的弱女子肯定大有人在。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等,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故事中发生了,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实现了

10.这首诗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精心塑造人物形象,在结尾安排了“化鸟”这一情节,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则充分地表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矢志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嘲弄,从而更充分地表现了本诗反抗封建礼教的主题。

11.诗歌中铺陈、比、兴手法的运用

铺陈,即铺叙,详细地叙述,相当于《诗经》手法中的“赋”。如在第9段,“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这部分中,描写由足至头、腰、耳、指、口、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用严妆说明她有大家闺秀风度,遇事沉着、冷静、镇定自如。第2段“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这里作者用铺陈的手法从13岁说到17岁,写出了刘兰芝的聪明能干、知书达理。意在强调刘兰芝——多才多艺,举止得体很有教养。又如第八段“勿复重纷纭„„久久莫相忘”。用赋的手法写出刘兰芝——勤劳;比兴手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以孔雀徘徊起兴,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尾声 :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结尾的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令人联想回味。这种写作手法源自民歌,极富表现

12.各抒己见

为:

1、被

2、成为

3、替,给

4、为了

作:

1、做,制作

2、作为

3、做,成为

4、做出

故:

1、仍旧

2、旧

3、故意

令:

1、官名

2、美好

3、让

相:

1、我2、我3、你

4、你

5、你

6、他

7、他

8、互相

9、我10、互相

11、容貌

见:

1、我2、我3、我谢:

1、推辞,谢绝

2、辞别,告别

3、辞别,告别

4、告诉

适:

1、出嫁

2、适合,依照

3、刚才

下载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雀东南飞学案(五篇模版)

    《孔雀东南飞》学案教学指导:一、全诗很长,可重点指导关键的或精彩的段落,如焦母回绝仲卿、兰芝辞别婆婆及小姑子,兰芝和仲卿分手时立誓、兰芝和仲卿诀别等。要让学生从人物动作......

    导学案

    导学案备课模式(一) 现在,我县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暑假后准备改革传统的备课模式,统一使用县教研室印制的导学案。为规范导学案的使用,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使用“导学案”备......

    导学案

    长城谣 ——席慕蓉 教师寄语:学则须疑,大疑大得,小疑小得,无疑则不得。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理解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

    导学案

    导学案【自学目标】了解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建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能正确认识宋与辽、夏、金的关系。【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学习......

    导学案

    复习导学案: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一:复习提纲1、 法律法规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2、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问题。4、 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地位。二:学习过程: 1、 案例......

    导学案

    大城小学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年级】五年级【课题】习作【周次】第八周【课时】第三课时【主备人】程北玲【初审人】【复审人】【使用日期】 2012年4月18日【教材版本及册数......

    导学案

    “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导学案 “我的课堂我做主”---亲爱的同学们为了这个目标,相信你能用心做好本次导学案!预祝你在课堂上能将自己的风采尽情展现! 课前准备: 1、比比谁是......

    导学案

    导学案分配情况: 王桂香《藤野先生》《敬畏自然》《好嘴杨巴》《诗词曲五首》 田春艳《我的母亲》《罗布泊,消失的仙湖》《送东阳马生序》《俗世奇人》 赵桂杰《我的第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