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燃烧之谜》参考教案
探究燃烧之谜
要点
利用变量的控制,设计实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教学目标
(1)独立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燃烧需要的条件,进行防火安全教育。(2)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
(1)阅读与思考引入:文中两起火灾事件的真实材料,创设了真实情境,为后面学生模拟实验的自行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条件。虽然,燃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本课燃烧条件的研究就是从两起火灾事件的时间、地点及过火面积、给国家造成危害的负面切入,真实数字的后面出示了对起因猜想的一组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结合这两起火灾事件的阅读,引起学生对火因的猜想,也可利用其他方式、其他内容进行切入,如:本单元第一课学生自己补充的有关火灾的事例。注意:火灾的起因可能是不一样的。
(2)猜想和实验设计与研究:火灾为什么烧毁树木、花草、房屋和各种动物,却留下漆黑的山石?猜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本文的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根据真实情境独立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在模拟中熟练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要领。文中只提供了两个问题及实验的材料与要求,利用卡通人物的语言稍做了温度方面的提示,至于具体怎样设计,没有细致说明。同样,怎样灭火,也是开放研究的内容。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控制变量实验的掌握情况而进行,必要时先做组内的讨论。注意:
1、由于学生已有了此类实验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原则上不要过多干预,只需在全班学生汇报时加以点拨。
2、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法有很多,教师对各种方法应注意引导和肯定。
3、对燃烧需要三个条件(需要氧气、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理解可用讨论的方法进行。
4、灭火方法的研究也不是唯一的,只要破坏了燃烧中三个条件之一即可达到目的。教学时应让学生大量列举方法。
/ 3
(3)交流:遇到火灾怎么办?学生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发生火灾的情况。“遇到火灾怎么办”这项内容虽然被安排在本单元科学自助餐里,但为引起学生的注意,从学生安全意识的角度出发,教学时应有意将此环节提到重要的位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模拟表演如何拨打“119”火警、如何自救与逃生,以提高学生实际生活的能力。
(4)拓展活动:学生见过一些常见的灭火器,但亲自制作“灭火器”也许是第一次。文中的拓展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补充了灭火的方法,还对二氧化碳能灭火的知识介绍做了验证。
教学时,应亲自让学生动手尝试,验证二氧化碳灭火的作用。应注意的是:因教学时间有限,需教师另做安排。无论怎样,都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另外,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应变参考
学生设计控制自变量实验的方法会有很多,教师对各种方法应给予关注。例如,关于需要一定温度的研究,最简单的研究方法是在一张铁片上放一根火柴,不用酒精灯加热也不在火柴盒上擦燃,无论放置多长时间火柴也不会自己燃烧,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这块铁片,一会儿,这根火柴就会燃烧,这个实验操作简单且极易说明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另外,也可将几根火柴(或同样物体)摆放在与焰火中心不同距离处,即书中铁片上不同的位置,观察处在哪个位置上的火柴先燃烧;也可将纸片、火柴、石头等不同物体放在与焰火中心等距处,观察哪些物体先燃烧。上述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不同物体的燃烧需要的温度也不同。
询问要点
(1)在阅读火灾事件,猜想起火原因后,要求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因这个实验是模拟实验,需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对起火的原因和燃烧需要的条件做了大量的猜想,那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今天我们不可能到大火现场去研究,但可以用身边的物体做模拟实验来揭开有关燃烧的秘密。看一看,实验桌上的材料有哪些?这些材料和火灾事件中的哪些材料有相象之处?你们将怎样设计对比实验?讨论分工后进行验证。”
/ 3
(2)在研究燃烧需要一定温度时,教师也可以这样引导设计:“在一般情况下,纸片会自行燃烧吗?点火后会怎样?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还可以这样引导:“人们在点燃煤炉时,常常是先点燃废纸或毛草,引燃木柴,最后引燃煤炭,这是为什么?”
/ 3
第二篇:探究燃烧条件的说课稿
探究燃烧条件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安陆市陈店乡初级中学的一名教师,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教材分析
探究燃烧的条件是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第一部分的内容。燃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了解燃烧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日常生活中防范火灾的意识,因此,该内容比较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燃烧的条件
2、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火灾的意识。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确定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燃烧的条件。难点是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所以本节课我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以及多媒体课件,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如:点燃酒精灯,他们认为点火就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时,也了解了许多物质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但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还有些学生对燃烧认识片面,这些要在实验教学中得到改观。
四、教法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易获取多方面知识,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主动建构燃烧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过程
环节
1、表演小魔术 ——烧不坏的手帕,引入新课,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呢?当学生们兴致勃勃讨论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转入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环节
2、学生先猜想,我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完成实验。实验
1、分别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木条和小石块两种不同的物质(目的是探究燃烧是否需要可燃物)。
实验
2、点燃两只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目的是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实验
3、分别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相同大小的小木块和小块煤(目的是探究燃烧是否需要一定的温度)。
通过小组对比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出燃烧的三个
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时我展示图片“火三角”,形象生动的强调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此,我还给学生讲解了一条知识:着火点,并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生煤炉时需先引燃纸和小木块? 环节
3、演示实验,并共同改进。
为了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我按课本129页上图演示了该实验,引导学生对比实验现象,思考:铜片上的红磷为什么不能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为什么不能燃烧?进一步归纳燃烧必须是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实验完后,教室里有大量白烟,我告诉大家,这种白烟是五氧化二磷,它有毒。学生们听后吓了一跳,坐在窗户旁的学生立即打开窗户。我抓住时机,立刻提问,怎样对该实验经行改进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提出用沾水的集气瓶收集白烟,有的说用试管装药品,在密封条件下进行,等等,这些想法都很好。另外,在做白磷在热水中燃烧时,有些细心的学生发现,在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由于熔化,随着气泡分散开,影响实验现象。我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来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积极讨论,热烈发言,最后得出用细铁丝网包住热水中的白磷,或者用试管罩住白磷再通氧气,可避免白磷在水中漂荡,效果较好。通过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还树立了“绿色化学”的环保意识。环节
4、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我还补充了两个趣味小实验。实验
一、将一根燃着的火柴,分别竖直放和倒着放,比较哪种情况易持续燃烧?学生们先猜想,后实验验证。得出火柴头朝下时,火苗向上,对火柴梗加热,易达到着火点,可持续燃烧;第二个小实验是将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点燃,用大烧杯罩住,比较是长的先熄灭还是短的先熄灭?学生讨论后,都说短的先熄灭,理由是认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我让学生一起做实验验证,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长的先熄灭。大家一脸迷惑,我跟大家解释,蜡烛燃烧时虽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是,此时是热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浮在上层,故长蜡烛先熄灭,大家豁然开朗。我还对这个知识点进行了延伸,介绍身处火灾现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寻找安全出口的道理。这两个趣味实验既加深了学生对燃烧的认识,也为后面学习灭火方法做好了铺垫。【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本实验课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协作,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的合作探究教学形式,展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特色
2、实验趣味性强,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充足、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被激发,学习情绪饱满、教学效果较好。
3、通过对课本实验的该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实验方案都主要由老师在引导设计,没有让学生独立完成,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三篇:(教案)第五章 人类历史之谜的探究
(教案)第五章
人类历史之谜的探究
——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本质特征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的内涵
历史观是关于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社会历史观是对社会科学的综合与概括,社会科学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而社会历史观一旦产生又能反过来影响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这些条件既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又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它们是社会存在所不可缺少的,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社会存在极其复杂,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多样化。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
第一,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的观点,就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观则相反,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第四,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和认识上的分歧的根源。
二、唯心史观的非科学性
1、唯心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理论的主要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占据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列宁指出:马克思以前,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着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①
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唯心史观的产生社会、阶级和认识论的根源:
第一,社会根源。在资本主义以前,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封闭隔绝一方面,使得社会本身内在深层的东西不能充分展开和暴露;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看不到社会历史过程的共同性、重复性,不易察觉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果就必然导致用想象的联系去取代社会历史本身的实在的联系。
第二,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必然要夸大精神的力量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
第三,认识论根源。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中各种盲目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形成的。历史唯心主义夸大了社会意识和英雄人物的作用,把社会意识和英雄人物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尽管唯心史观占支配地位,但还是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例如:伏尔泰提出了社会历史是发展的,反对倒退复古的观点:“任何时代的人总夸奖过去和污蔑现在„„每个民族都幻想着一个纯洁、健康、悠闲、愉快实际上不存在的黄金时代。”①
柳宗元提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提出分封制为郡县制所取代的过程是“非圣人意也,势也”。
提出人民对国家与社会的重大作用的观点。“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得民 ①①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伏尔泰:《哲学通信》,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89~290页。
心者得天下”的思想。春秋时期,宋国的乐祁指出:“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②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③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爱尔维修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英国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从经济上对社会人群进行分析;法国历史学家基佐在《法国史概论》一书中提出:从社会本身去认识和理解它的政治制度,而不是相反,以某一社会的政治制度来解释这个社会的特定状态;奥古斯丁·梯叶里把英国革命描写为资产阶级与贵族为各自的利益而进行的一场斗争;米涅认为阶级斗争是法国历史政治事变的动力。
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主张用新的更合理的社会取代这种制度。在理论上,他们提出了一些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如圣西门提出“一切人都应当劳动”,“政治应当成为关于生产的科学”;傅立叶提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欧文甚至直接进行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对马克思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他们的理论成就更是成为马克思唯物史观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
到19世纪中叶,欧洲的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社会关系进一步展开,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的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因逐渐显露了出来;社会思想以及政治法律的物质基础也较为充分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一切表明:唯物史观产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是相互割裂的两种哲学,“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列宁)②
2、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 ②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荀子·王制》。②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既不可能进行政治活动,也不可能有精神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因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每一代人开始生活时,总是遇到上一代人留下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是新一代人生活的起点和进行历史活动的出发点。这充分显示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社会意识则不然,它依赖并根源于社会存在,从其内容来看,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思想、理论都不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随意实现,它们的产生、发展、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客观需要和条件。由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必然引起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地也要发生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且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进步的、革命的思想意识如果掌握了群众,就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反动腐朽的社会意识支配人们的头脑,就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阻碍的作用。
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决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正是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才能创立;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正确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过程。
3、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方法。以此指导,就会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揭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科学具有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精确性而成为真正的科学。
唯物史观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论。它不是包罗万象的社会历史知识的总汇,它也不能代替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要避免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否认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另一种是把唯物史观当作标签到处乱贴,而不去对社会历史做深入具体的研究。
③第二节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
一、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劳动创造了人
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②。
第一,劳动促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前肢进化成为人的手。
第二,劳动创造了语言,推动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意识不仅是人脑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2、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特殊的一部分,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存在方式。
人们在劳动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们还从事其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又形成了其他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等,于是产生了人类社会。
二、劳动是连接自然与社会的纽带
1、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劳动既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把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又把人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紧密地联系起来。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它使人类获得了自己的本质,把自己与其他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创造属于人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与自然又是不可分的。
自然界是劳动的基础,人是劳动的主体,劳动所作用的对象是客体,它们都要受自然界的制约。就劳动主体而言,劳动者自身就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劳动就是人的肉体组织的运动。劳动者的劳动活动还要受到他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制约。从劳动客体来看,作为天然劳动对象即未经劳动加工过的对象,如原始森林、土地等,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当然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另一种劳动对象是经过劳动加工过的东西,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它也是来自自然,也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劳动是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中介
劳动就其最一般的性质而言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它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而实现的。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劳动过程也是形成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形成人类社会的过程。
3、劳动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所谓人类历史之谜,就是指对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变化、发展问题的解答。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历史过程中决定性的东西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在改变外部自然的同时,也使人自身的自然得以改变和完善。劳动决定着社会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所以说,它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劳动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十六大强调尊重劳动,首先,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点。其次,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一、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的内涵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物质基础。
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综合的有机系统,包括大气、水和岩石层等。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而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表现在: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基础,离开地理环境,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首先,地理环境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其次,地理环境能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从而形成某一地区生产的特点。再次,地理环境能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
首先,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其次,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再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3、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人类通过劳动和其他活动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界。一方面,人类做了许多有利于自然发展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工作;另一方面,人类也做了许多不利自然发展和破坏生态平衡的事情。
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机地统一起来。首先,要人们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端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其次,要提高人们利用自然的科学性,把利用与保护、开发与培育、排污与治理合理地结合起来。再次,要把当前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口因素和人口生产的特点
人口因素不仅指人口的数量,而且还包括人口的质量、构成、分布、迁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
社会有两种最基本的生产,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再有一种就是人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的生产。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第一,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
第二,人口生产的特殊形式(通过婚姻)。
第三,人口的生产具有惯性,长期不断增长的人口具有一种继续增长的趋势;反之,长期缩减的人口具有一种继续缩减的趋势。人口生产的数量不像物质生产那样易于调节。
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也形成不了人类社会,更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口是社会不可 7 缺少的条件。
第二,不同的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数量应是同社会的生产和科技水平要求相适应的人口数量。其次,人口素质越高就越能适应生产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就越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其次,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最后,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生产,因而必然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①
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②恩格斯这里讲的“物质条件”主要指的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生产方式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方式既为社会其他活动提供基础,又对其他社会活动起制约作用。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首先,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制度。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实际上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归根到底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是由这个基础决定的,而且要由这个基础得到说明。其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当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代替,就意味着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第四,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作用,后两者对社会发展怎样起作用及作用之大小,要受生产方式的决定。
第四节
交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一、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交往及其形式
交往指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所特有相互往来关系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包括人们之间物质和精神的交流与沟通。
交往形式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②这样。”所谓物质交往主要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它是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同时又是物质生产的需要,并且在物质生产中发展;精神交往是思想、意识和文化的交往。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和其他各种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互相结合,物质交往中已经包含着精神交往和文化交往。
2、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一,交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交往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的关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需要,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的流通,开辟了世界市场,才使得资本主义生产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
第二,交往对科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
②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只有在普遍的交往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 ②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15页。
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
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早在150多年前,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理论。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④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人们任意想象的产物,而是客观的物质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活动”①。
马克思没有系统的全球化的理论,他所讲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也不能简单地与全球化等同;然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提供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全球化问题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这个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从世界发展的实际出发,把全球化的过程看成是物质的发展的过程,主要是生产和交往发展的结果;当然生产不仅是物质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交往也是如此。因为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基础,所以,全球化从根本上讲是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以及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2、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对自然认识的飞跃;技术革命是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的重大变革。科技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
新科技革命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第一,它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新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最先进的生产力; 第二,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了空前的水 ④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平;
第三,使得当今世界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巨大的信息网络使得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新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动力。
新的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表现出“双刃剑”的特性,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发展和福祉,在这同时又造成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既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机遇。
第一,坚持实行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发展自己。
第二,借鉴别人,发展自己。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①
第三,把自己推向世界。
第五节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社会生活的涵义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可分为一类是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交往活动以及物质资料的消费活动;另一类是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方面。属于精神生活内容的有精神生产、精神产品的继承和传播、精神享受等;属于政治生活内容的有管理国家、阶级斗争、变革社会等。这两类社会生活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决定着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而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又能对物质性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其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是基础和核心,它既对其他物质性社会生活起制约作用,又对作为非物质性社会生活主要表现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起决定的作用。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这表明人类社会并不是各种要素的机械的结合,也不是历史事件无序的堆积,而是以一定生产关系总和为经济基础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的结合,是活动着的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
2、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的本质也就是社会的本质。
社会不是神创的,更不是什么观念的产物,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的最根本的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活动等,从而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由此不难看出,社会的真正本质是实践。一方面,是说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是在劳动实践中把自己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又是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正是生产关系才构成了社会。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1另一方面,是说一切社会现象只有从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科学的说明。这对于唯物史观来说是不言而喻的。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精神现象受社会生产实践的决定,精神的东西不过是物质的东西的反映,所以,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二、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1、自然历史过程的涵义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他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2
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物质的存在。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发展而来的,它本身属于自然,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它又不等于自然界,它除了具有客观实在性以外,还具有意识的特性,社会意识的根源仍存在于社会物质生产的实践中。
第二,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发展变化的。所谓自然史就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过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02页。
程;人类社会也是这样,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第三,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这是人类社会史与自然史的相同之处。然而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也有不同的一面。恩格斯指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3这就是说,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是由自然界中各种盲目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由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形成的。这并不是说社会发展规律不是客观的,而是说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总是在意识支配下进行的;社会规律一旦形成就对人的活动起制约作用,也是不可违背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这是唯物史观对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的最基本的观点,对我们观察社会其历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历史之迷?学了唯物史观对历史之迷的揭示有何启发? 2.怎样理解在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中生产方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什么是交往?怎样认识交往及其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第四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组实验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四、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小刀。
五、教学方法:活动型自主学习。
六、设计探究方案如下:
第一: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有关蜡烛燃烧等现象进行回忆,并设疑问 第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交流讨论问题 第四:小结 第五:布置作业
七、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实验方案的指导
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与设计。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物质入手展开实验。在实验设计上,从活动步骤、现象、分析结论三个方面列表。在每个具体的实验操作后面,要设计现象和相应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自主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化学本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的方法和观察现象的角度。3.注重引导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4.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
探索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给予鼓励或指导。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更应注重实验过程的科学方法。
八、教学程序
1.学生课前准备:提前一天布置家庭小实验。取一支蜡烛,观察;将蜡烛点燃,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并记录下来。2.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请学生看课本11页图1-6,1-7,1-8.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教师(提问)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蜡烛。请每个同学想想看,你对蜡烛或蜡烛燃烧了解有多少? 学生回顾家庭小实验并讨论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手触摸的感觉,交流看法,填写课本12页表格(提问)除了上面的现象外,还有哪些现象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呢?(思考)
提出探究课题-------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指导实验观察的方法和角度
学生根据课本上提示的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学案中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引导探究)
第一:点燃蜡烛前
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除了这些以外,还应该注意观察蜡烛的哪些特性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言)还应该观察蜡烛的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学生实验)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并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并且密度小于水 第二:点燃蜡烛时
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想想看,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深浅不一,温度会不会也高低不同呢?
蜡烛越烧越短,那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呢?
(学生实验)将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火柴梗两端迅速变黑说明外焰温度高。
(学生实验)取一干燥的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立即倒转烧杯,向里面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干而冷的小烧杯内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第三:蜡烛熄灭后
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熄灭后的现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刚熄灭的白烟,观察(学生实验)吹灭蜡烛的时候,观察现象:有白烟生成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刚熄灭的白烟,白烟能重新燃烧 布置思考题 讨论1
为什么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热烧杯行不行? 烧杯罩在距火焰太近或太远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提出猜测
用干而冷的烧杯使水蒸气冷凝成水雾,便于观察蜡烛燃烧生成水,所以用热烧杯不行
太近或太远都不行。太近,烧杯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冷凝;太远,水蒸气逸散到杯外,效果不明显。讨论2
为什么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高? 看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归纳)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学会了观察实验从哪几个方面观察? 学生讨论,小结:
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布置作业:记录、练习、书写探究报告
九、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课题2
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第一:点燃前--观察石蜡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溶解性)第二:点燃时--观察石蜡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以及探究燃烧后的产物 第三:熄灭蜡烛后――观察现象
二、化学实验观察的方法: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4.问题及反思
第五篇:蜡烛燃烧探究实验的改进
蜡烛燃烧探究实验的改进
一、改进实验目的
通过改进“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的装置,使实验中对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现象更明显,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更易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实验仪器及用品 漏斗(或长颈漏斗)、烧杯、玻璃片、玻璃管(或纸筒)、蜡烛、火柴。
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图⑴说明:教材中使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的方法来检验水的生成。用此方法,一般只能短暂地看到烧杯内壁出现一层水雾,主要原因在于九月份气温较高,或者烧杯壁离火焰太近,水蒸气难以冷凝。如果控制不当,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将内壁熏黑,就难以观察到水珠的生成了。
改用漏斗罩在火焰上方,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会在管壁内冷凝,一般经过1-2分钟,就会有明显的水珠附着在管壁内,现象更明显。
图⑵说明: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教材中是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的方法,我不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洁净的烧杯内壁能蘸的石灰水极少,受热后水份蒸发,极易变干。曾有一学生向我质疑:烧杯内壁变浑浊是不是因为水被蒸干了,残留物使内壁变浑浊呢?
我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中,强调“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然后注入澄清石灰水”,这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在倒转过来后迅速逸散。
图⑶说明: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在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可防止吹熄蜡烛时白烟随气流散开,不易点燃。套上玻璃管后吹熄蜡烛,管内的白烟不易散失,可在管口点燃,火柴离烛芯的距离可适当远一些,学生可观察得更清楚。
四、实验操作:
1、对蜡烛燃烧产物水的检验:
如图⑴所示,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漏斗,观察管壁内有 什么现象发生(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2、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
如图⑵所示,点燃蜡烛,将一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一会儿,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有何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探究
如图⑶所示,在燃着的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管口上端与火焰顶部大致相平(或略高于火焰顶部),吹熄蜡烛后,立即在管口点燃白烟。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上述中对水、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和方法,适用于酒精、甲烷、氢气等燃烧时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