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尚易老师(学科专家) - 北京地理教学资源网
周尚易老师(学科专家)顺义区
高枫 李丹洁 整理
感谢教研中心的教师和上课的教师,这两位老师让我看到了对于我在大学教书都有用的东西,大学教学和中学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两位老师能够因材施教,二中的学生是好学生,教好学生有教好学生的办法,老师们能把好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在课堂上肯定会有很多即时的、很难把握的东西,这两位老师都能够把握自如,教学节奏控制地非常好。
而且两位老师在课程设计上做的非常好,在能力迁移、转移上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每节课都是各有侧重的,第一位老师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没有特别强调,因为也受到了课程本身的限制。
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两位老师都能够从个案推到一个普遍的规律。这需要确定个案是否典型。比如北京的工业布局,作为平原地区,这样的产业结构,它在城市周边,和在其他的山区城市产业结构一定是不一样的。在从个别推到一般的时候,北京的产业结构只是个别情况,不是普遍情况,所以要给学生强调这一点。对于多数学生,教师可以先给出教材中的正确知识,然后再用案例来证明。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在中学教学中比较适用。因为用个别推一般在某一个城市可能适用,但在另一个城市就不适用了。例如:工业一定是在地形平坦的地方分布吗?——肯定不是。这是我对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一个建议。
另外一个是应用的视角,地理知识是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师们强调地理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现在做的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我希望在一些好学校能够做得更好。也就是真正到一个实际操作的层面。例如在教“城市内部功能区”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案例:北京有一个个体的集资建房的领头人,他看到有拍卖地的时候,就召集大家集资建房,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地租,而是看城市规划图,看看这块地政府用作商业用地、工业用地还是住宅用地,如果不是居住用地他就不会参与。北京市有基准地价,它决定地租水平,然后看集资者的收入水平。真正到了实际操作的层面,这一部分内容还可以和政治课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会看到教学内容真的和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了。这两个老师设计的例子设计得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我今天想到这样一个实际操作的案例。
下面我对这两节课具体的知识点再说一下。在讲商业区的时候,我建议强调“一级商业区”这个名词,因为只有“一级的商业区”才能形成功能区,其他的全是分散的。
另外一点就是商业区和区位的关系,商业区和交通之间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例如这块地区有“西单”,所以这里交通便利,地铁4号线就从这通过。其本质就是商业区要靠近消费群。老师应该先给一个概念,然后再看案例。在讲混合功能区的时候,李老师讲的也非常好,她注意到城市里很多地区都是混合功能区。我在大学里教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拿过来一张民用图或规划图,很难一眼就看出来哪个是文教区哪个是商业区,不会像这位老师给出的那张图那样容易辨认。确定功能区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城市分成几个图层,假设某个地区是文教区,在这个文教区里可能大学所占的建筑比例比住宅所占比例还小,但是在单一图层上海淀区这里大学相对集中,所以确定这里是文教区。混合区在很多地方呈现,居住区里也有商业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等等。如果尺度再放小,比如在一平方千米以内,可能就看不出这是个文教区,但是由于范围小它又够不成一个“区”。
然后再说一下韦老师提到的“核心词”,也就是城市结构,在大学我们更强调城市形态这个词。“结构”强调的是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在中学讲的是城市的形态,比如多核心、同心圆、放射状,也就是城市是集中的还是分散的,城市形态在教材里都有展现。城市结构目前可能在中学涉及不到。一位老师在丰台区讲过一个课,就是美国的城市规划,这就把城市结构给讲清楚了。人文地理总是“不能怎么样”,因为“能怎么样”会呈现千差万别的情况,高考只能考“不能怎么样”。比如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就是不能挨着的,这种关系就是城市结构。城市结构在这样的好学校可以讲一些,这又和后面所讲的影响城市内部结构的原因又有关系了。教材和课标在这方面没有给更多的指导,比如影响城市的因素,可以分解为:影响城市产业结构的因素、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影响城市景观的因素等。因为不同的方面,影响因素作用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老师上课可以讲一下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成过程当中哪些事情是不能够做的,学生就能够把握了。因为能做的可能是千差万别。
在第二节课中,杨老师上的课非常轻松,有张有弛。我提一个建议,老师讲了三个例子,分别是北京、上海、河北省,我认为最好的例子是河北省。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例子有点特殊,在一个市域的范围内如果再提城市的地域结构,学生可能会混淆,如果提北京核心区和次一级城区之间的关系,那么北京市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可能就说不清楚了。所以建议以省域或自治区为例学生就不会混了。
第二篇:北京十一学校专家讲座之王春易: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根据视频资料整理)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北京十一学校校务委员、学部主任、生物特级教师
王春易
学科教学与学科教育有什么不同呢?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我对它们的理解和认识却经历了相当长的实践过程,最终使我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我现在的课堂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生物阅读课。整个课堂不需要我说一句话,课堂上只听到“哗哗”的翻书声和“沙沙”的写字声。我非常享受这样的课堂,他们那么投入,那么会阅读,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高中生物一般在高二才开始开课,课时非常紧张,通常到了高三第一学期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讲完,在课时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我还让孩子们自行阅读,因此受到了不少质疑,但我依然坚持。我觉得于生物学科而言,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需要孩子们认真细致地去阅读教材。起初,我是将阅读教材作为课下作业来布置,但是,学生们不认为阅读是作业,他们认为只有写到纸上的,老师要收上去批阅的才叫作业,所以他们不当回事儿。当我把阅读拿到课堂时,这种阅读就会有了氛围,有了感觉,有了效果。孩子们渐渐习惯并喜欢上了这样一种学习方式,有不少孩子还建议延长生物课的阅读课时。当然,在阅读中他们会遇到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好在我们的教室中有大量的学科图书,于是,孩子们就有了丰富而重要的学习资源。这些图书拓展了孩子们的阅读视野和学习范围,他们课上可以随意翻阅,课下也可以借走,用一周的时间去阅读。
模型建构课。生物学是比较抽象和微观的,对于这些内容,即使阅读也很难去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模型建构课来帮助孩子加深理解和领悟。模型建构课,就是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去摆一摆、拼一拼、做一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抽象的生物概念就变得具体了,变得可观、可感而且可爱了。细胞我们是见不到的,细胞的分裂过程我们自然也看不到,比如手划伤了,愈合后的皮肤上产生了新细胞,细胞数量在增加,但遗传性质不变。在教学这个章节时以前我这样做:先带他们去看投影片和视频资料等,然后后带着孩子一起去画图,他们弄懂以后,我会编一个顺口溜,告诉他们细胞是怎么变化的,最后出几道题目加以巩固,这部分知识就基本掌握了。现在我这样做:我用红色的毛线代表母方的遗传物质,用绿色的毛线来代表父方的遗传物质,让学生去建构这个过程,通过拼一拼、摆一摆,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思考,他们就会理解这样变化的合理性,在彼此沟通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我,获取新知。
小组讨论课。在自主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来解决。我把整节课交给他们,让他们彼此交流,提出问题,擦出火花。他们喜欢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比较轻松,容易学到更多东西。
实验探究课。这是最能体现生物学科特色的一种课型。过去以为是难点的知识,通过做实验就迎刃而解了。实验探究课上,我们不囿于课本上的那些实验,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实验课题去探究。
辩论课。对于有争论的生物命题,我们就拿出来辩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深对命题的理解。辩论课上,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完全不同以往的风采,这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发散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全方位地展示了自己。
师生交流课。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师生交流课得以解决。在师生交流课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一说出问题,就有很多学生回应,而且每个学生的头脑思维是网络结构式的,和平面思维、生物惯性思维是完全不同的。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达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这就是十一学校变化着的生物课堂。过去是是教师讲解,学生们听,教师板书,学生们记笔记,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作业;而现在,孩子们都在自主阅读、探究、实验、梳理,老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者、组织者。主角在发生变化,过去的课堂老师是主角,现在逐渐变成学生学习的舞台,老师根据他们的学习进程来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如今,师生见面都会问问题,每个人都非常兴奋。学生因发自内心的需求而去学习,才会学得快乐;而作为老师,就算再辛苦,也会非常有成就感。
变革不容易,因为我们舍不得丢弃驾轻就熟的教案。在十一学校,学生对老师都有评价的,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会影响总体指标。十一学校在课改之初就提出“不是老师展示自我的地方,学生才是主角,要调整师生关系,优化教师环节”,当时我无法接受,现在愈发觉得学校的改革是有道理而且是非常正确的,这样的课改真正让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我也由衷地希望我的学生将来离开的时候不仅是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而是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爱护环境、关爱生命的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这样我才觉得我在从事学科教育,而不是单一枯燥的学科教学。
要真正实现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课程整合就成了必然。当增加了大量的实验,课时就显得异常紧张,已经无法满足我们不断增添的实验内容与学生活动。于是我尝试着进行单元教学。起初,我们将同一个模块不同章节的内容加以整合。比如将《细胞的增值》《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细胞的消亡》等章节作为一个单元来处理;后来才发现,当一个单元不是足够大的时候,课程是省不下来的,因为每个单元的流程是相似的,同一个模块的整合力度和效果便差强人意,于是我就尝试着在不同模块中进行整合。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两书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比如《细胞的结构》共两章六节内容,过去要用8课时完成,现在只需要6课时,课时缩减了,效率却大大提高。这让我们再次反思:不是孩子们不喜欢的课要改革,不是教学成绩不好的老师要改革,任何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老师都要改,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老师越要改,只有改革,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的平台和更多的探究机会,从而让他们受到更深入的学科教育。
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并不是让他们“自己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引领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我们尝试着给他们搭建了一个个自主学习的平台,从而帮助他们学会学习。
第一个平台就是学习规划书。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来进行评价等,都提前告诉孩子们,让他们来科学制定《学习规划书》。学习规划书被孩子们誉为自主学习的导航仪,有了这个“导航仪”,学习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第二个平台就是学习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加油站,但最早推行小组学习的时候却是不易,越是优秀的孩子越不接受,他们认为这样的方式太直接,效率不高,也不愿意跟别人分享。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在班上做了三件事情:营造氛围、培训组长、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我在教室里贴上“让自主学习成为习惯”“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等标语,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我还对组长进行培训,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捆绑式评价,就是小组四个人中有一个人没交作业,四个人都扣分,四个人的平均成绩就是每个人的成绩,这样让他们产生凝聚力。
虽然孩子们接受了自主学习的方式,但不一定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就通过过程性评价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个模块结束以后,我们要做一个监测,最后的考试成绩只占50%,另外的50%是过程中的表现。如此一来,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们越来越会学习而且乐于学习了。
这样的学习方式自然是好,可是,我也曾有过纠结:到了高三,我的课还能这样上吗?每次考试大家都会计较分数,都会去比对,但我还是将自主学习进行到底。过去7课时的课程现在我可能还花7课时,但我会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分析,当然,我也会做精讲和拓展。高三自主复习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复习的平台,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在高三,我搭建了三大复习近平台:
一是建构知识网络的平台。在高二的时候虽然也是单元式的教学方式,但那时候的复习单元还不足够的大,因为还有东西还没有学完,现在是全部都学完了,要建构一个更大的网络。二是落实考点的平台。高考考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我给学生梳理了知识要点,来帮助他们落实一个个考点。
三是解决问题的平台。运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去探究自己不懂的问题,使知识更加清晰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教改无止境。这一路走来,有过不少欣喜与收获,但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依旧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