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对“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几点认识
谈谈对“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几点认识
我去上课,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不是减负了吗?怎么还要学这学那?”说是盼“减负”的心情,谁都巴不得;说是认识,那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有人认为:评价制度不改,高考指挥棒不丢,无法“减负”。
有人认为:负担是学校加班加点补课造成的,是学校收费造成的。
有人认为:负担是老师的素质低下造成的,是老师布置太多作业造成的。
也有人认为:负担是领导造成的,是人事制度造成的。
有人认为:要给学生减负,先给学校和教师松绑。
也有人认为:负担是家长造成的,是同学造成的。
也有人认为:负担是社会就业压力造成的。
甚至有人把学生上学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归罪在学校身上。
„„
对照我校实际,初看上去,没有什么“负”可减。但细分析起来属学校或老师方面的工作可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班额过大,对少数学困生的辅导难于组织实施,使学困生厌学,造成他们在学习上的负担。
二是个别教师价值观不太正确,教育教学的方法不尽科学,导致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三是学生自主、探究和与同学合作的能力有待于教师们去培养。
我又细读了《云南教育》“减负”专刊中领导、专家、学生、家长的讨论后,充分认识到:“减负”势在必行。“减负”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不仅仅是老师的事。但至于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的连带关系和连带责任,作为学校、作为老师,你无法全减,也无需去指责。要不然,指责去指责来,谁也没有责任,到头来,学生还是负重累累。因此,我们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作为校长,我们应该立足本校,审时度势,洞察本校的学生是否负担过重?重在哪一方面?原因是什么?是个别还是普遍?调查学生在校是否快乐?是否爱学习?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不爱学习的原因又是什么?是同学关系还是老师关系?这样时时针对问题加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逐一解决,才是明智之举,才是真正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减负。
对于“减负”,我在2002年就作了九条规定,2005年和2008年分别针对学校实际,又作了修改完善。每年在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上又做了问卷调查,如:08年的调查中,你对孩子每天的作业量如何评价?“太多”为0,“有点多”的占7.23%,“比较合适”的占70.73%,“有点偏少”的占19.51%,“太少”的为0.基础教育课程理念可以用13个字来概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合作、探究,前7个字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后6个字解决怎样学的问题。那么,要做到学生无“负”,也可以用这13个字来解决,前7个字解决了,后6个字即使再苦再累也不是负担;后6个字解决了,什么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减负增效也都解决了。难道不是吗?什么是快乐?真正的快乐是建立在成功基础上的,无忧无虑不一定就快乐!什么是健康?心理上、身体上无毛病才是真正的健康的话,心理应该是第一位的,同样是要解决前7个字的问题。
这里有个典故叫“赶考”,说是过去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前两次住过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一是梦到自己在高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是梦见下雨天,自己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背靠背睡在一起。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睡在一起,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主见了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主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睡在一起,不是一翻身就成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因为一念之差,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有个例子:同住六楼的两户人家,右家夫人埋怨老公:无职无权排六楼,一天四趟累死人;左家夫人夸老公:高瞻远瞩挑六楼,锻炼身体快乐人。
这里还有一个“砌砖”的故事:有三个人在砌砖。有人问:“你们在干什么?”其中一人说:“我在砌砖。”一人说:“我在盖楼。”一人说:“我们在盖一座城市。”十几年后,那个砌砖的人还在砌砖,盖楼的人成了房地产商,盖城市的人成了市长。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结果。理念支配态度,态度左右情感,情感决定一切。追求不同,结果就不同。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对学习和生活持有积极的态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也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世界充满阳光,人生充满朝气。
因此,我在近十年的校长生涯中,深感校园文化在整个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要作用,物质文化需要逐步解决,精神文化需要重点解决,为师生创设“平等民主、自觉认真”的文化氛围,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例如:教师办公室里粘贴:我工作我快乐,我健康我美丽!教室里:我学习我快乐,我合作我健康!一进校门:我是来学习的,我也是来学习的!我要学、会学、爱学、学好、好学!处处体现出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向上的精神。难道还愁有“负”?就连我办公室里也是这样写的:一片丹心治学道,两袖清风铸师魂;三尺讲台育新人,四方桃李尽开颜。——乐在其中 我始终坚信:解放学生,就是减负;遵循教育规律,就是解放学生。说简单一点就是: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就是最大的减负。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努力创造一个学生学习的乐园。(这个乐园不是由成人创造出来交给小孩子,应该是成人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陪着孩子一起创造。)
一是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不失赤子之心,做成小孩子队伍里的一分子。
二是认识小孩子有力量。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真正承认小孩子有创造力,才可以不被成见所蒙蔽。
三是解放小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发现了儿童的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小孩子的头脑。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然后才生信仰,才生力量。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问,让他们说,让他们去讨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
四是培养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建立良好习惯,需要因材施教,还要实施民主。民主在教育上有三个最要点:1)教育机会均等;2)宽容和了解。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去做实验。我们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法拉第在利波的铺子里做徒弟,订书订得最慢,但是利波了解他是一面订书一面读书,终于让法拉第在电学上造成辉煌的功绩。3)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专制生活中可以培养奴才和奴隶,但不能培养人民做主任。民主要有自觉的纪律,人民只可以在民主的自觉纪律中学习做主人翁。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2008年我在全县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交流时,曾经说过:“要立足校本求发展,以人为本见行动”。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科学发展观(学会在学习中充实人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死水变流水);通过学习,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浮躁变稳重);通过学习,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落后变先进)。二是要树立英雄在身边的团队意识(学会赏识身边的人)。创造性地学孔子、陶行知、魏书生、李镇西、陶西平、窦桂梅等;体验式地学昆明、玉溪、元江的各校和企业,学本校的先进;精心树立和打造一批本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三是要树立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学会在奉献中收获自己)。工作(奉献)就是幸福,健康就是快乐;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学校不给机会。四是要树立科研兴校、提质增效的质量观(学会在改进技术中提高效率)。教科研是我的事,是改进技术的过程,是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课堂因高效而精彩,学生因主动而高效;杜绝小南郭、新盲人的产生而辍学。
因此,我们不乏好好学学孔子、陶行知、魏书生、李镇西、陶西平、窦桂梅等教育家的做法,相信“减负”的问题则不攻自破。
第二篇:减负增效
谈“减负增效提质”
一、引言
“减负增效”是多年来实施素质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减负增效提质,减负是前提,增效是路径,提质是目标,三者之间是关联的,但非因果关系。减负是切断退路,增效提质是理清思路,寻找出路。减负增效提质是指向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对“减负增效”的认识是:减负不等于不要负担,因为人只有在适度的负担和压力之下,其潜能才能得以激活,得到发展。“减负”减的是过重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减负”减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特别要减去重复机械的作业,让学生在具有一定智慧挑战的作业练习中提高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根本。
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也就是说,教师是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三、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要广泛涉猎,博览全书,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特别是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堂思想和手段,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对于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
总之,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
四、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剧本,导演平庸,演员散慢不用心,这戏肯定演砸。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第一是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第二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将减负增效教学置于E-learning的环境下,同传统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方式相比,存在以下的优势: 1.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减负增效中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批的而非个别的创造性人才。而我国目前的创造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很少的学校专门开设创造思维教育课程。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可以突破地理区域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方便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过Internet接入课程进行分散式训练。2.丰富的教学资源
众所周知,网络的最大魅力就是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吸收网上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教学资源。我们都知道,创造性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3.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减负增效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同样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占主要地位。在基于网络的创造思维教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学生间的交流也是多方式多渠道的。学习者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讨论交流,形成各自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答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可以说E-learning将“个别化学习”,“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增长。
当然,任何事情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
第三是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生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并长期成为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思路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地应用知识,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第四是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可提问一些中差生,可面向整体学生发问,可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某一练习后让学生举手示意获取反馈。根据反馈信息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止。
第五是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上到哪里是哪里。把完整内容分割开完成,这是不可取的,不符合最优化原则,也加重了学生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优化课堂结构。
五、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
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是抄抄了事。教师批改后不能反馈到真实信息,学生也没有起到巩固练习作用,课后作业成了一道虚设的工程,费时费力无效果,且形成恶性循环,厌学者应运而生。现在为了真正地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同时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教师可以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堂上作业后,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到有一种意有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六、认真批改作业和及时评讲、辅导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及时批改课堂作业,决不能拖拉,以获得及时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存在问题多的个别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真正搞清课堂上应掌握的内容。对于班级里普遍存在的内容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专门的讲解,同样对于一份试卷也不要每一题都讲,要有针对性的讲,对于那些全班都做对的题目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讲解了。
七、教师要携手家长,共同缔造“减负”与“增效”之间的桥梁。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有来自于学校的,也有来自于家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成材观念根深蒂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社会现象更增加了家长对学生成绩的关注,赋予了更多的期待。不少家长担心“减负”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升学和前途,由此也就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由于家长对教材知之不多,选择教辅材料存在较多的盲目性,这样就增加学生学习的无效性,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形同虚设。所以教师要积极参与地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让他们看到增效的预期效果,拥有减负的信心,与我们达成共识,一起减轻学生的负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刘旭
第三篇:减负增效
教研员们对各学科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探究知识的过程,轻知识的掌握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提出了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改进的方法。对教师们堂课中的亮点肯定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合理有效的建议,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这些建议与意见无论是对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而言都是宝贵的教学财富。
在这次常态课教研活动中,经过教研员的科学指导后,教师们形成一致共识:教师应主动寻找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教学,明确了在今后的常态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精心组织,严格实施,目标引领,讲求实效。老师们对常态课教学的主旨进一步得到明确,课堂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次活动无论在形式规模和重视程度上,在该校尚无先例,达到了全员参与。它既有“立足常态、研究课堂”的目的,又有各学科“减负增效”的专项视导目标。就“常态教学如何落实减负增效”展开研讨活动,这一旨在优化教学策略、使常态教学成果增值的视导活动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减负”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增效”,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发展。明确“减负”是减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身心健康负担,减去家长过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减负并不是要把学生应知应会的学业负担中的某些部分减去,减负不等于不要质量,减负不等于不要管理。相反更要求教师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学习其实是一种劳动,而劳动必须要付出艰辛,不能偷懒。而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发展的精神,培养学生锲而不舍、严谨求实、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因此,“减负”与刻苦学习并不矛盾,对学生来说,两者都是必要的。“减负增效”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这是“减负增效”的根本,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进行备课,吃透教材,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教研活动。经常补充自己的知识,多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应该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学生学会足够的知识,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地学习。最少的语言教授最清楚的知识,使学生认为你的课堂感到简洁、有用、解渴,学生觉得简洁就是“减负”,学生觉得有用就是“增效”。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只要在关键之处进行适当的点拨,学生自然而然会去独立思考,会去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学生也会乐意去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其实,在一堂数学课上是不可能锻炼所有的诸如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等。合理的评价体系体现“减负增效”,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喜悦和乐趣,就不会有“重负”之说,而且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达到“增效”之效。
第四篇: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从以往多课时讲解、多自习课辅导的情景陡然转变到精简课时、减少学生过多课时负担的现状,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静心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教材如何备”、“学生如何掌控”、“作业如何精致化”。在这一系列的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准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也就是主角和配角、大角色与小角色的转变。教师准确定位自己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探索减负增效的新路子,获取新经验,达到新目标。
现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英语教学的呈现往往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相应的知识或技能而反映出来的,高效而成功的英语学科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准备,包括对教材的把握、学生的掌控以及自己教学起点的设计。教师在这三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现今新课程背景下,需要我们教师从主导变成引导,做一名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结合自己从事英语学科教育多年的一点体会,我认为英语教师的角色在“减负增效”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首先要求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其次要求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及能够自主学习。
(一)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师教学方式
1.转变教师角色地位。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从“教学生”转向“教学生学”,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要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提高研究学生、课程标准、教材、考试大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2.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一要以学为主,教学的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为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研究学法,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要先学后教,强化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和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启发式教学。三要以学论教。基于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中的互动性,在互动中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要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3.优化教学设计。加强课前研究和学生研究,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和目标。加强教材知识体系研究,强化单元意识和知识类结构意识,根据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实际加工处理教材。加强弹性化教学方案研究,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师生互动留有空间。教学设计结构要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不仅要包括基本的教学流程,还要包括检查、指导学生预习、布置和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及教学反思等内容。
教师只有主动积极地转变自身角色,才能够以正确的姿态融合到“素质教育”的潮流中,才能够顺应“减负增效”背景下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角色有了正确的转变后,还必须及时的给自身的角色进行定位。准确的角色定位能够使得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这一舞台中淋漓尽致的展现自己。
(二)进一步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要将预习作为课后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管理,课堂上应注重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和指导,巩固和提升预习效果。
2.培养学生主动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意义,形成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主动学习机制。培养学生不依赖教师和家长,自主独立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确立学习进度;独立地进行及时复习和阶段复习;独立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各级教研部门、各学校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和经验,探索适应本地、本校和学生实际的课内外合作学习的有效机制和方式方法。
(三)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活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乐学好学。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信心,着力消除学生的枯燥感和疲惫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热情,努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幸福感与成就感。
2.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善学会学。全面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科学确定教学方法和流程,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持久、终身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建立健全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持久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任重道远。只有从根本上真正端正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效益,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未来,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使教学呈现一片丰富多彩的景象。
第五篇:减负增效
新形势下的地理教学如何减负增效
姚周寨中学 李婷婷
减负增效是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一方面,通过减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增效巩固和发展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作为教育前沿的教师,新课改的直接实施者,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精简教学内容,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繁重的教学内容,繁多的教学素材,类同的教辅资料,已成为学生学习的累赘,成为学生减负的障碍。因此,要减负,首先就要精简内容,解除累赘。所谓精简,就是要去粗取精,提高效率。
1、正确把握课标、教材、教辅资源的关系
课标是教学内容的主线,突出阐述了知识内容,能力要求和学习过程和方法;是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综合体,是教学标准与评价标准的有机结合,更是教学实践的导航。因此,无论教学活动的哪个环节,都应紧扣课标,该详就详,该简就简。如果像传统教学一样,过分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丰富性,势必重蹈“满堂灌”的后尘,忽视学生体验学习,实践学习,巩固学习成果,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相背而驰。特别是某些教师常陷入“经验式”教学,新旧知识托盘而出,导致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时间紧张,学习气氛枯燥,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选材不同,案例有所差异,但作用和目的相同。因此,教学中立足于学生所用课本,讲好讲透,适当让教材生活化,本土化,有利于学生预习、理解和复习,切忌陷入“考教材”,随意“综合”和机械拼凑各种版本的教材案例,追求宽而全的教学。这样,容易造成教学时间紧张,教学内容重复,给学生的预习、复习带来不便,学习无所适从,力不从心。
教辅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一本优秀的教辅是预习、理解教材、复习的好帮手,但过多,过繁,类同的教辅会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因此,在选择或编印教辅资料时,一定以课标为准绳,以辅助学习为原则,以减轻负担和提高效率为目的。
2、尊循学习规律,合理安排中学地理学习,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阶段性,延续性和层递性特点。课标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详细制定了各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严格按照课标,保质保量完成每个阶段教学任务,学习就会循序渐进。相反,若某个阶段“减负”,导致某些基础知识遗漏,必然导致后阶段学习负担加重,同样,在某阶段盲目添加内容,也会增加学生负担。例如,初中地理注重地理位置,地理事实等教学,农村的孩子们由于条件限制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及对地理事物的认知不够,致使学生学习地理有一定的困难。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讲精练,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要让学生从传统教学巨大的课堂学习压力和繁重的课后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主动学习、探究、实践学习,教师就要作好以下两点:
第一、精讲。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一对辩证统一体。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再次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用最少的时间,最高的效率,讲授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作好知识和技能的铺垫,才能够把时间充分交还给学生探讨、研究、体验和实践,才可能真正实现减负,增加效率。
例如:日本的经济部分,首先复习日本的自然地理状况,让学生们找出日本发展经济的方法,通过讨论选出最佳方案,参照教材得出结论。
这样的方法,遵循了学生学习习惯,灵活融入了学生自我观察,探索、研究、总结等自主学习活动,循序渐进,生动和谐,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有效改善了学习效果。
第二、精练。
练习是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活动。一道精炼的习题,应对所讲内容有概括性,全面性,拓展性,应用性,能帮助学生识记、理解和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讲完世界气候一节后,我设计一道练习: ①学生指出各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②说明其成因和特点 ③举出各气候的典型代表地区
这样的练习,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概括,并通过建立模型,让学生对气候形成原因、空间分布、特点等有较清晰的认识,通过练习,巩固和拓展了知识,提高了效率,摆脱了题海战术,减轻了学习压力。
二、贯彻科学教育观,点拨地理能力,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科学教育观实践教学的结果,是让学生从大量现成的知识识记中解脱出来,运用智慧的钥匙去打开知识大门,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过程,也是减负增效的必然之路。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学生掌握好“能力”这把钥匙,主要做好以下三点:
1、图文转换,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读图能力是地理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可适时设计图文信息互换,有效培养学生能力。例如讲到城市和农村时,先根据课本提供的城市与农村的图片与材料感知城乡区别,让学生绘制图表,然后说明城市和农村的特点与差异。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2、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 案例分析,特别是相关地理时事分析,是全面有效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以此为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收集其影响、灾害统计数据等,然后课堂上再逐一加以评价。这样,学生不但对地震的要素、地震的破坏性,地震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四川盆地的自然、社会特征、如何防灾救灾等有了深刻认识,还极大鼓舞了学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民族情节和爱国热情。
3、创高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科学教育观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全面的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社会生产者。因此创设情景,把课堂社会化、生活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减负增效的有效方法。例如:讲到聚落时,选择秦皇岛为情景,要求学生说明其聚落布局的特点,并分析其科学性,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诸如此类的地理问题很多(如人口与人种、合作与发展等)。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生本”学习模式,是减负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学教育观的践行,课堂逐步转向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服务,教师主导,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铺垫基础知识;学生主体,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个性与共性齐头并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不断改变过去“满堂灌”等模式,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生本”学习模式。
1、互动式学习模式。
所谓互动,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样,最容易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这是有效减轻内在负担,挖掘和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2、体验式学习模式。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得知识,深刻、牢固、高效。因此,适时,适当创设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实践探索。例如:讲到地图时,安排学生走出课堂,到教室外观察校园,根据观察的情况自制地图,或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学校和家的地图。这样的体验,不但掌握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竞赛式学习模式
所谓竞赛式模式,就是通过学习成果评比、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形式,组织地理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激发学习热情和斗志。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减负增效的最主要阵地,只有科学处理教学内容,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立足学生能力培养,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才能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