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清新细腻的语言;品味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及作品,导入新课。
《明湖居听书》选自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游记》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中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叙其“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统治下,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鲁迅先生把这部作品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字铁云,江苏人。1888年因治理郑州段黄河有功升至知府。庚子(1900)年,他买谷赈济北京饥民,后因私售仓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里。
二、听录音朗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
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台上、台下的反应来理清结构: 本文结构图:
时间: 次日九点钟以后
地点: 明湖居
人物: 老残、众多听众、艺人、歌女(黑妞、白妞)
事件: 听书(唱书)听书前:
台上:空洞无人,设备简陋。
十点钟:
台下:拥挤热闹(侧写烘托)。台上:仍空洞无人(先声夺人)。
十一点钟:
台下:更拥挤热闹。
台上:男人(丑陋、弹曲、动心)。
十二点半钟:
台下:叫好不绝。
听书时:
台上:黑妞姑娘(十六七岁)─清脆婉转,百变不穷。
弹罢数分钟:(侧写、正写)
台下:以为观止。两人对话: 白妞更好(映衬对比)
台上:白妞姑娘(十八九岁)─清秀动人、唱书妙绝。
正热闹时:无比奇妙、精彩绝妙
台下:鸦雀无声─暗暗叫绝─轰然雷动。
听书后: 闹声稍定
台下: 少年盛赞白妞,众人交口称是。
三、分析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侧面描写:在白妞出场前写戏院盛况,琴师的演奏,黑妞演唱,观众议论,烘托白妞高超技艺。
1、戏院盛况
(1)说明济南已掀起了一股白妞热,为了欣赏白妞演唱,人们不惜提早几小时赶到戏院,不吃饭,烘托了白妞说书魅力无穷,为白妞出场渲染了浓烈气氛。
(2)来的各方面人,说明白妞演唱艺术雅俗共赏,对各阶层人物都有吸引力。(3)戏院嘈杂场面描写,为白妞出场肃静埋下伏笔。
2、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观众的评论
写琴师用先抑后杨的手法,先写相貌,写小调,再写绝妙的轮指,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设下伏笔。
写黑妞从外貌与演唱两方面,目的在于:(1)为写白妞设伏笔,可以省去笔墨。
(2)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可复加。然后用观众评论使文章绝路逢生,从而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之高、绝妙。
第二课时
一、继续分析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正面描写:出场、演唱、反映三方面写。
1、白妞出场
先写外贸,紧接着写梨花简的几声叮当,鼓棰子的两下轻点,两眼一顾一盼,来写她出场时的动作和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2、白妞说书
描写白妞说书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作者首先用声音的高低、缓急,把演唱分五个部分:(1)初不甚大:演唱开始(2)越唱越高:演唱发展(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4)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5)人弦俱静:演唱的结束 使读者从整体上体会白妞说书的全局
作者具体地从听众的感受出发,用大比喻,以人们的感觉、视觉形象,赋予声,细致描写,多处用此。
人参果:舒畅
熨斗熨:伏贴
钢丝:尖细、高亢、有力
登泰山:险、奇、不断升高
黄山飞蛇:轻快、回环、多变
东洋烟火:形色兼备,多姿多彩
(1)用感觉设喻:通感(2)用视觉设喻:通感
(3)用容易体会的声音设喻:比喻
说唱的音乐转瞬即逝,作者却借助于精妙的比喻,把白妞说书的或高或低或缓或急,形象地描摹了出来。从发展、跌宕、高潮、结束,其音乐的过程一目了然,不能不让人赞叹其技艺的精湛。
作者为了突出白妞演唱还用了对比手法,层层烘托步步映衬。节选部分共写三个人物,无论琴师、黑妞都是为了写白妞的演唱技艺。
小结:“水涨船高”、“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四处无一处写白妞,实则处处写白妞,这就是铺垫,就是侧面描写,从而烘托的妞说书的精湛技艺。(再出示完整的鲜花图)。整篇课文就是以鲜花样凸现在大家面前,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铺垫,浑然一体,鲜明生动。
二、总结课文:
(一)这篇课文主要写白妞高超的歌唱艺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在写演出之前,先写
场内热闹场面,先写琴师和黑妞,先写场中的议论,这些都是为突出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作烘托和铺垫的。然后,作者集中笔力,正面写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最后,写听众的反应,高度评价白妞说书的效果。
分别分析如下:
1、明湖居是一个戏园子。
听书人多: 当官的;做生意的;读书人。
下午一点钟才开始,可十点钟园子已坐满。台上、台下对比: 空洞无人
热闹
侧写场内热闹场面,有力烘托白妞说书的魅力,渲染了气氛,与白妞出场寂然无声形成鲜明对照。
2、写琴师和黑妞,也是为白妞说书作烘托和铺垫。
写琴师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貌甚丑陋,开始弹琴琴声也不动人,最后轮指弹奏,动人心弦,突出轮指弹奏的高超技艺,为后文替白妞出色地伴奏埋下伏笔。
写黑妞容貌、服装,细致说明她朴实、纯洁,为后文白妞的容貌、服装描写节省笔墨,以便集中笔力写演唱,然后突出吐字清晰,行腔婉转的特点。但她的技艺远不如白妞,因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就这样层层铺垫,烘云托月,很好发挥琴师、黑妞的陪衬作用。
3、借观众之口议论,将黑妞白妞说书互相比较。
黑妞: 好!是白妞教的,别人可说得出,别人能学一两句。
白妞: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学到手(对比、烘托、先声夺人)。
4、白妞说书;
(1)白妞登台: 貌不惊人
但一举一动,一顾一盼,就使观众为之倾倒。(动作、眼睛)
(2)白妞说书: 运用大量形象、贴切而生动的比喻。
声音: 低─高─极高─陡然一落愈低愈细─无声─忽起─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说唱 ,听觉: 感觉妙─伏贴─畅快─暗暗叫绝 ─屏气凝神不 敢少动─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本文的比喻句,使难以捕捉的没有实体形象的声音美,变成了可见、可感的实体形象,借助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引起读者丰富多彩的联想,深化了作品的意境,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
5、听众评价: 借一湖南少年之口用了两个典故。
(二)《明湖居听书》一节不涉及谴责的内容,是该书中以描摹生动而素被人所称道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运用了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引人入胜地描绘出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所谓侧面描写,指的是文中那些铺垫的笔墨;正面描写,指对白妞说唱所作的
直接描写。说唱的声音之美,并无实体形象,全靠听觉鉴赏,直接描写很不容易,但作者却写得很成功。他选用可见到的形象、可经历的事情、可体验的感觉作喻体,使读者借助其他感官来体会声音的美妙。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现在的修辞学上称之为“通感”。课后还要对文中的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特别是“通感”的修辞手段细心体会。
第二篇:《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感受和用形象来比喻无形事物,从而使读者能真切地领略无形事物的美的手法。
3.学习用场面烘托、人物映衬、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场面烘托和人物映衬。
【教学难点】 用感受和形象来比喻无形的声音。【教学方法】赏析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老残游记》
2、理清全文的整体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
四、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直接入题
(二)简介作者
刘鹗(1857-1909),原名孟鹏,字云抟,后字铁云,发表《老残游记》时署名“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在算术、治河、医道上家学渊源。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因为设平粜局赈济饥民被逮捕,流放新疆,后病死迪化,时年五十三岁。
(三)简介《老残游记》及四大谴责小说
1、《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借老残之游历,记述其言论见闻,揭露晚清吏治的黑暗及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老残游记》写一个江湖医生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揭露了清末吏治黑暗,涂炭生灵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评论:“言人所未尝言”、“叙事状物,时有可观”,并把它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明湖居听书》选自第二回,主要是赞颂说书艺人超群的演唱技艺的。
2、四大谴责小说: 刘鄂《老残游记》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孽海花》
(四)之前情节:
“明湖居听书”故事是这样的:老残来到济南府,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游玩,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居中写“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么事情。路上听得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日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听得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中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又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回到店里向茶房打的此事,茶房介绍刘:这说鼓书,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什么稀奇,自从王家出了个白妞、黑妞两姐妹就不同了。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的出奇人物,十二三岁就学会了说书的本事。他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京剧、昆腔、小调种种腔调,运用到大鼓书的调儿里,经过二三年的工夫,创造出梨花大鼓的新调,“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她唱书,无不神魂颠倒”。明儿下午一点钟开唱,若上午十点钟去,便没了座位,要听还是早去。老残听了茶房的话,也不甚相信,次日九点多钟便便去明湖居听书。可以说,在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在为白妞说书作了铺垫,那属“耳闻”;进入课文之后,则属“目睹”了。
(五)感知课文:
1、明湖居听书,听谁说书?主人公是谁? 生:白妞
2、白妞出场之前都写了哪些内容?运用了什么写法?对写白妞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1)、戏园盛况
时间早: 十点钟 观众多:满满的,人缝里坐下 职业广:官员,生意人,读书人
作用:①烘托白妞说书的无穷魅力
②人声嘈杂的描写为后面的鸦雀无声作铺垫,衬托出白妞说书的超人技艺。
③说明白妞说书雅俗共赏,衬托说书造诣深(2)、琴师弹奏 外貌: 甚为丑陋 初奏:不甚留神 轮指:入耳动心(3)黑妞演唱 外貌:朴素洁净
演唱:字字清脆 声声宛转
作用:衬托白妞说书的不同凡响(4)、观众的评论
作用:烘托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2
(六)、课堂小结:经过层层铺垫,便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极大的悬念,人们不禁想探究:这尚未出场的白妞究竟是何等高人?为什么她使这么多人如此沉迷?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的表格。
第三篇:《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2.通感
3.中华艺人的精湛技艺和文学家的创造性
二、教学重点: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感
三、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学习目的
创造,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小说,是极具创造性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极具创造力的文学杰作。从学习该文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成功方法,提高 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文意的能力,而且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学习《自读提示》,明确学习重点。1.请同学们读两分钟。
2.同学们自学关于作者刘鹗和《老残游记》的知识,完成一篇短文,简介刘鹗和《老残游记》,400字,独立完成。3.学习第二段
①请一位学生读 ②请一位学生概括文段的两个要点: 《明》一文的艺术特色和学习重点
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感,都是为了表现白妞的精湛技艺。
(三)课文研讨:
一、正面描写:
1.根据提示,找出6-9自然段。2.听录音,或请学生朗读。
3.分层次。两层: 白妞出场——白妞说书 4.研讨“白妞出场”:
着重写了什么?外貌、动作、眼神——魅力动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她丰富的的内心世界和生动的表现力 5.研讨:“白妞说书”:
过程分成五步,以声音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划分层次 显得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二、通感:(成功的奥秘)
1.学习其定义(见自读提示)
作用:赋无形于有形,生动可感 激发想像 2.补充钱钟书《谈艺录》中论述:
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 无 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味
嗅
触
通感 视 听
4.补充例子:
目光锐利(视——触)耳朵太长(听——视)笑声很甜(听——味)声音响亮(听——视)味道很浓(味——视)联系《荷塘月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5.品味课文例:
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听,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
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
三、侧面描写:
1.学生快速阅读后,归纳层次大意。
①戏园盛况 ②琴师演奏 ③黑妞演唱 ④群众反响
2.讨论侧面描写的作用,联系《林黛玉进贾府》对贾宝玉的侧面描写。
——烘托与铺垫
3.集体品读第七、八自然段。
四、总结:
《明湖居听书》是描写说书艺人精湛技艺的成功片段。就其描摹音响效果这一点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可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媲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感的写作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声世界,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我们还要向作者刘鹗先生和白妞式的中国艺人表示敬意。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为中华民族文库增添了瑰宝。
五、作业:
1.给白妞演出设计一幅广告,可文可画。2.课外阅读《老残游记》,写一篇读书笔记。
六、板书:(制高点)
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
(拎动点)正面描写
铺垫 赋声 侧面描写
通感
烘托 以形
1.戏院盛况 1.白妞出场:外貌、动作、(语言训练)2.琴师演奏 眼神(学生搜寻、分析)1.定义 3.黑妞演唱 2.白妞说书 2.举例
4.观众反响 ① 开端:初不甚大 3.课文具体表现
(学生自读 ②发展:越唱越高 4.学生自己举例(迁移)逐点归纳)③跌宕:陡然一落 ④高潮:忽又扬起 ⑤结束:人弦俱寂(师生朗读、研讨、分析)
第四篇:明湖居听书
明湖居听书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场面烘托、人物映衬、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学习本文用形象来比喻无形事物,从而使读者能真切地领略无形事物的美的手法。学习重点:
学习用场面烘托、人物映衬、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用形象来比喻无形事物,从而使读者能真切地领略无形事物的美的手法。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及作品
刘鹗,字铁云,是晚清光绪年间的传奇人物。他出身道台公子,经过商,行过医,治过黄河,做过小官,又长时期担任洋务买办,生活豪侈,手面阔绰,从不曾想到要写小说。他写《老残游记》,十分偶然,十分潇洒,兴到即写,断断续续,时而为之,却不料因此而成佳作。他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明湖湖边美女绝调。《老残游记》写一个江湖医生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揭露了清末吏治黑暗,涂炭生灵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评论:“言人所未尝言”、“叙事状物,时有可观”,并把它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鲁迅先生把这部作品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用场面烘托、人物映衬、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学习本文用形象来比喻无形事物,从而使读者能真切地领略无形事物的美的手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什么? 戏园盛况 琴师弹琴 黑妞说书 白妞说书 观众评说 白妞说书
四、再读课文 深入探究
(一)正面描写:出场、演唱、反映三方面写。1、白妞出场
先写外贸,紧接着写梨花简的几声叮当,鼓棰子的两下轻点,两眼一顾一盼,来写她出场时的动作和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2、白妞说书
描写白妞说书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作者首先用声音的高低、缓急,把演唱分五个部分:
(1)初不甚大:演唱开始(2)越唱越高:演唱发展(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4)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5)人弦俱静:演唱的结束
使读者从整体上体会白妞说书的全局,作者具体地从听众的感受出发,用大量比喻,以人们的感觉、视觉形象赋予声,细致描写,多处用此。
人参果:舒畅 熨斗熨:伏贴
钢丝:尖细、高亢、有力 登泰山:险、奇、不断升高 黄山飞蛇:轻快、回环、多变 东洋烟火:形色兼备,多姿多彩(1)用感觉设喻:通感(2)用视觉设喻:通感
(3)用容易体会的声音设喻:说唱的音乐转瞬即逝,作者却借助于精妙的比喻,把白妞说书的或高或低或缓或急,形象地描摹了出来。从发展、跌宕、高潮、结束,其音乐的过程一目了然,不能不让人赞叹其技艺的精湛。本文的比喻句,使难以捕捉的没有实体形象的声音美,变成了可见、可感的实体形象,借助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引起读者丰富多彩的联想,深化了作品的意境,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
(二)侧面描写:在白妞出场前写戏院盛况,琴师的演奏,黑妞演唱,观众议论,烘托白妞高超技艺。
1、戏院盛况
(1)说明济南已掀起了一股白妞热,为了欣赏白妞演唱,人们不惜提早几小时赶到戏院,不吃饭,烘托了白妞说书魅力无穷,为白妞出场渲染了浓烈气氛。
(2)来的各方面人,说明白妞演唱艺术雅俗共赏,对各阶层人物都有吸引力。
(3)戏院嘈杂场面描写,为白妞出场肃静埋下伏笔。2、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观众的评论
写琴师用先抑后杨的手法,先写相貌,写小调,再写绝妙的轮指,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设下伏笔。
写黑妞从外貌与演唱两方面,目的在于:
(1)为写白妞设伏笔,可以省去笔墨。
(2)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可复加。然后用观众评论使文章绝路逢生,从而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之高、绝妙。
3、听众评价: 借一湖南少年之口用了两个典故。
4、学过哪些侧面描写的例子?
《口技》:
“一桌、一椅、一扇、一尺而已”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汉乐府《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 头。耕者忘其犁,锄 者忘其锄”
五、课堂总结
《明湖居听书》一节不涉及谴责的内容,是该书中以描摹生动而素被人所称道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运用了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引人入胜地描绘出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所谓侧面描写,指的是文中那些铺垫的笔墨;正面描写,指对白妞说唱所作的直接描写。说唱的声音之美,并无实体形象,全靠听觉鉴赏,直接描写很不容易,但作者却写得很成功。他选用可见到的形象、可经历的事情、可体验的感觉作喻体,使读者借助其他感官来体会声音的美妙。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现在的修辞学上称之为“通感”。课后还要对文中的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特别是“通感”的修辞手段细心体会。
六、当堂检测(10分)
1、填空(2分)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作者是清朝的,2、本文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什么?(2分)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举例分析。(3分)
4、描写王小玉说书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举例分析。(3分)
1、《老残游记》 刘鹗
2、戏园盛况 琴师弹琴 黑妞说书 白妞说书 观众评说 白妞说书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4、通感
第五篇:明湖居听书
《明湖居听书》学教案
学习目标: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学习通感、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学习重难点:侧面烘托表现主要人物的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重点:讨论学习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一、预习导航、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抓髻 千仞 周匝 花坞 偌大 遽发 屏气凝神 · · · · · · ·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月不知肉味 于我心有戚戚焉 透辟 3、简介作者
刘鹗(1857-1909),原名孟鹏,字云抟,后字铁云,发表《老残游记》时署名“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在算术、治河、医道上家学渊源。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因为设平粜局赈济饥民被逮捕,流放新疆,后病死迪化,时年五十三岁。4、简介《老残游记》
本文节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铃铛,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述其言论闻见,揭露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在这种黑暗吏治的统治下百姓被陷害、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它揭露了当时丑恶的社会现实,特别揭露了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
5、同学们,请你查资料把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写在下面
6、知识储备:什么是通感?通感也叫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积极的修辞效果。
通感分“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两类”。
7、熟读课文,读出感情,体会作者如何把梨花大鼓艺人精湛的演唱技艺形象的描写出来。
8、整体感知(课前热身)
(1)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你认为谁是主人公?写其他人物有什么作用?
(2)白妞出场前都写了哪些内容?
二、交流研讨
(一)、导入:(2分钟)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本文中如何充分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
(二)、检查交流预习导学(6分钟)
1、检查预习导航1、2及学生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字词。(可采用小组互动形式)
2、检查预习导航3、4、5中有关作者及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可由课代表检查)
3、交流预习导学8。(可由小组派代表发言进行交流)
(三)合作探究,研讨重点(30分钟)
读第一段思考:
1、戏园的人多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①十二点半才预备说书,可是十点钟戏园已坐满;②老残无处落脚,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③很多人不吃饭就赶来,而卖烧饼油条的还得顶着篮子)
2、写戏园的盛况是为什么?
(人们为了听书不惜提前几小时赶到戏园,说明济南掀起了白妞热;听众有官员、读书人、生意人及普通百姓,说明白妞说书适合各类人群,雅俗共赏;写戏园的嘈杂场面也是为了反衬白妞出场后的肃静。总之,写戏园盛况就是通过场景描写来烘托白妞说书艺术的高超。)读第二段思考:
3、琴师弹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琴师弹得很好,从“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以及台下的叫好声可以看出。)
4、写琴师的弹奏是为什么?
(只是一个伴奏的琴师尚且如此技艺高超,白妞的说书艺术更是显而易见,从而烘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精湛。)读第三段思考:
5、写黑妞的装束打扮对下文白妞出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白妞出场时的装束描写埋下伏笔,后面用“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就可以省去不少笔墨,从而可以更集中的描写演技的高超。)
6、文章描写黑妞的表演给人的感受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黑妞歌喉的清脆婉转,魅力无限)
7、写黑妞的演唱已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这样写是为了什么?
(黑妞的演唱虽然已经如此美妙,但她的技艺还远不如白妞,由此来衬托白妞精湛的说书艺术。)读第四段思考:
8、听众中两人的对话将黑妞和白妞进行了怎样的比较?(“黑妞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
9、写听众的这番议论有何作用?
(借听众之口,表现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
(四)教师总结:(1分钟)在白妞出场之前,作者从多方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点染:通过听众来得早、人多、或官或民、嘈杂哄闹的场景描写,烘托出白妞演唱雅俗共赏,技艺高超;又写了琴师绝妙的轮指弹奏,黑妞魅力无限的精彩演唱,通过两个人物,烘托出白妞的技艺该更加精湛;还通过听众的评价,烘托出白妞说书技艺之高超。这种写法叫做侧面描写。
三、巩固练习(6分钟)
运用侧面描写,反映某个同学在运动会上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