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剑敏李莉,影视资源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影视资源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黄剑敏 李莉
摘 要:影视资源的丰富多彩,向传统的中国音乐史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中国音乐史课程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一些直观而形象的资料,这就给影视资源与中国音乐史教学提供了一个结合的契机。本文分析了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影视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原则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利用影视资源来丰富中国音乐史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影视资源;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
新课标非常注重利用课程资源,以开发学生的潜力,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比如影视资源就是非常好的音乐教学课程资源,影视作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越来越普及,可以渗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个方面。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中国音乐史内容密切相关的全面的、积极的、正确的影视信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合理剪辑和运用,以促进学生对中国音乐史知识的更加感性的认识和全面准确的把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如果只是毫无选择地把一些片面的、消极的、错误的影视信息运用于课堂教学,则对学生的学习有误导作用。大学生们以其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几乎是天然地与影视有缘,他们几乎就是在影视的伴同下成长起来的。影视作品,除了具有艺术性外,还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别林斯基把她誉为“社会的家庭老师”。正因为如此,大量的影视资源被运用到了学科教育之中。如何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自然也就成了中国音乐史教学的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
一、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应遵循的原则
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影视信息,能够使学生立体地感知与中国音乐史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音乐史背景和具象化的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中国音乐史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影视信息,切不可只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忽略客观效果。所运用的影视信息应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合理运用影视信息,更好的优化教学过程,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可行性原则
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学生的素质水平和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差异去选择不同的影视信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识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同时还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掌握影视信息的程度,量力而行。3.适度性原则
不能矫枉过正,不分时间、内容,过多引用影视信息,喧宾夺主,反而弄巧成拙。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尽量选择最形象、最快捷、最能体现动态、最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媒体,来运用影视信息,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发挥影视信息的积极影响,获得最佳效果。
4.师生共同参与原则
要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参与讨论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运用影视信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的、和谐的全面发展。
5.整体性原则
运用影视信息进行中国音乐史教学时,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富有感染力,当然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可能最佳的教学效果,还要通过多种途径,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可以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优势和资源,引导学生从影视信息中获取知识和效益,形成全面性和整体性的教育,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
二、在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影视信息的实践 1.运用影视信息导入新课
影视作品以其题材的丰富性客观上扮演着“音乐教育者”的角色,作为解读中国音乐史知识的绝佳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深入鉴赏音乐作品的形象和主题。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别开生面的新课导入设计常常能令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既能起到抛砖引玉、温故求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的作用,恰到好处地为新课创设情境,又能够有效的为新课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推动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迅速步入创新的境界。
例如:在讲“学堂乐歌”一节时,可以引用电影《城南旧事》:“同学们,大家看过《城南旧事》吗?你们喜欢里面的主题歌吗?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吗?他和学堂乐歌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样导入新课,很自然地就把“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李叔同及其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送别》一并引入了新课教学,与此同时,学堂乐歌时期的文化场景以电影特有的具化形象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再比如,在讲《音乐的起源》一节时,可以引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音乐的起源之巫术说”的视频资料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同学们,大家看完‘音乐的起源之巫术说’后再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谈谈你认为哪一种‘关于音乐的起源’学说是比较科学的?为什么?这方面的相关学术论文有哪些?”这样导入新课,能够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运用影视信息讲解新课
影视作品具有明显的易加工转化和直观可视的特点,凸现了大众文化资源的时代性、流动性、现场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音乐史复杂的背景知识。在讲授新课时,适当运用影视信息,可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讲授“唐代乐舞”时,可利用电视连续剧《唐明皇》的片段,向学生再现唐代时期歌舞升平的恢宏场面,连续剧中出现了许多乐舞场面,在四十集中有十几集的情节中安排了十几个精心创编的乐舞。这些乐舞场面不仅烘托了盛唐时期的气势,还以风姿各异的乐舞给人们带来新鲜悦目的艺术享受。让观众从这些辉煌的艺术上对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朝代的文化产生些感性的认识。
对于“唐代乐舞”这部分的内容讲解历来是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很不好上的一部分内容之一,然而,我们通过对电视剧《唐明皇》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应用后,对于各种各样具体的唐代乐舞知识的教学效果就好得多了。
通过分析我们注意到了在电视剧中有很多“唐代乐舞”的精彩场面,如:第三集的“光圣乐舞”、“踏歌舞”;第六集的“绿腰舞”、“胡旋舞”;第九集的“南绍蛮舞”、“天可汗赐宴”;第十三集的“剑器舞”;第十四集的“阿拉伯舞”;第十八集的“小胡旋舞”;第十九集的“驱邪舞”;第二十集的“如意娘舞”、“凌波舞”;第二十三集的“庆善舞”;第二十四、二十五集的“霓裳羽衣舞”;第三十三集的“女子破阵舞”等等。这些视频资源的有效应用对于我们中国音乐史课程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3.以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基础进行研究性学习
以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基础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影视资源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在体验中提高与成熟。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对所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基本要素,它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能否建设和实施好研究性学习,是我国音乐教育能否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真正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关键。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特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一切也是我们中国音乐史学科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三、小结语
大学生们以其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几乎是天然地与影视有缘,他们几乎就是在影视的伴同下成长起来的。影视作品,除了具有艺术性、娱乐性外,还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别林斯基把她誉为“社会的家庭老师”。正因为如此,大量的影视资源被运用到了学科教育之中。发掘影视资源,开发中国音乐史教学需要的影视信息模块,改革教育环境,服务广大师生,是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工程。通过对中国音乐史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必将为中国音乐史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开拓无限广阔的天地。
基金项目: 该论文为2008年度江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中国音乐史多媒体教学的影视资源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JXJG-08-14-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延红.运用影视资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J].电影文学, 2006,(13)[2] 屈华莹.浅谈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 2003,(12)[3] 田梦萍.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13)[4] 钟康云.影视艺术类高校音视频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04)
第二篇:浅谈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将影视资源引进语文课程,充分发挥影视的教育教学功能,突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语文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语文的教学彰显出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影视资源
语文课程
开发 利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电影、电视、其他图书、报刊、网络等等都是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的课程资源,做好影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为语文的学习找到丰富的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初中学生的的文化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影视资源引进语文课程,突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语文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语文的教学彰显出无穷的魅力。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如何有效利用影视资源。
一、紧密结合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选择和课文紧密相关的影视作品来为学生播放,使课文中的人物活灵活现,让课堂教学变得富有吸引力,也增加了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比如,初一课本中的《木兰诗》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花木兰的人物形象,体会木兰作为一名女子,她那种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在教学设计时,可以紧紧扣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在这节课的开始前,播放豫剧《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的选段,通过电影画面的渲染,将学生带入课文美的意境当中,通过对《花木兰》电影片段中的形象的欣赏,学生自然会带着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古代女子?为什么男扮女装去替父从军等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探究之中。而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花木兰的形象就会渐渐生动、丰满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去观看动画片《花木兰》、豫剧《花木兰》等,通过影视资源的导入,很好地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音乐之声》,这是一篇著名的音乐剧剧本的节选,其教学的重点是主人公玛利亚的形象,难点是体会音乐剧剧本的特点。教者设计时,可以紧紧扣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两个环节:一是在学生阅读感知玛利亚的形象之后放映一个相关片段,然后让学生探究、比较、区别,从而导出剧本的特点,再让学生来朗读体会。二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播放电影的开头片段,既是欣赏,也是对教学内容形象化的再理解和小结。这样就能很好地将电影与语文课堂结合在一起。既解决了重点和难点,又缩短了探究时间,还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中体会出文本之美,感受到电影带来的视觉美感。
二、利用影视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
当今社会,电子产品的普及,生活节奏加快。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当下人们浮躁的心态和实用主义的观念也日益加剧,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被影视作品的观看所取代,这一点表现在对名著的阅读上,更为突出。基于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注重对优秀影视作品资源的利用,以此来促进对宝贵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多部中文名著和畅销书,都是因为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才广为传播。比如,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围城》《阿Q正传》《简爱》《哈里•波特》等等,因为学生更喜欢观看影视,这就给阅读开辟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学生对某些课文和课外读物的关注和阅读,往往是受热播的影视作品的影响。对此,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的引导工作,一般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对比法,在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针对影视的改编,去分析原著,找出不同点,来进行讨论。比如学生在观看了新版《水浒传》第71集《智取生辰纲》的电视剧后,对照课文,比较哪里进行了改,你认为导演为什么这样改,你认为改动得好吗?有的学生在随笔中写道:电视剧更搞笑,更直观。在引导学生读原著,看电视剧的同时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对原著的阅读分析也更加深入细致。
三、利用影视作品丰富的内容题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力
影视资源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通过精彩的画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力,启发学生通过对表象的分析,来进行综合的概括,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在学习《黄河颂》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歌中颂赞黄河,颂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笔者在课文的讲授中,插入了《上甘岭》《亮剑》《董存瑞》等等影视的片段,学生通过感受片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感人情节,再联想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那种雄壮无比的力量和无坚不摧的伟大气概时,对《黄河颂》的真正内涵有了深刻的体会,对黄河也有了深层的认识,从内心深深的震撼中,激发出了对黄河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的赞颂,也得到了难以忘怀的思想教育。
把影视引进语文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形象感染、艺术熏陶,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抓住那些最煽情的情节和镜头,渲染教学氛围,去打动学生心灵,促使其思想感情的内化。节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最后部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教学时,可以将电影《城南旧事》中的几个相关桥段相机地引入课堂,比如英子去医院探望生命垂危的爸爸的情景、英子听了爸爸的话之后的表情等等,将整个课堂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又有隐隐的希望的氛围,然后再请学生交流体会。特别是,可以在结束欣赏《送别》这个片段,在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中,将这种氛围渲染到极点,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领悟到这首歌在电影中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暗示成长过程中的悲伤、离别。这样整个课堂就有了较为强烈的审美效应。
四、在影视资源的利用上,要处理好师生、教材及影视的关系
影视资源的利用,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可以使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在选择这些影视资料的片段时,要注意切实结合课文的难点和重点,要有较好的感染效果,在放映的时候,不能让这些内容占有过长的时间,语文教学不能因此办成了“影视课”。
在影视资源的利用中,教师是该项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要在认真分析和研读教材后,剪辑出能和教材完美衔接的影视资料的片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注意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老师和学生要构成思维的互动关系,把影视资料作为学好课文的补充,老师教学活动中的有效的辅助手段,有了这些辅助手段的帮助,可使老师高效地完成教学的任务,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结合语文课程的的特点,把好的影视资源引向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把影视文化吸引到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来,有效地发挥影视的教育教学功能,使它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的资源,这也是当前的创新之举,做好这项教学工作,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才能和着时代的节拍,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参考文献:
[1] 黄兴惠;谈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
[2] 闫绍伟;求真 求善 求美——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篇: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电视的普及使用也让影视资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各行各业也能够见到影视资源的有效运用。影视资源具有直观化、真实化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影视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满足学生直观化的思维需求,让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本文围绕“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影视资源;小学语文;有效运用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们要积极地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人文化特征,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许多具有文学意味的作品被创造出来,许多教师都选择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引入影视资源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小学生在更直观的情境下理解学习的内容,这一方式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趋势,也让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多了一份思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深远长久的作用。然而,要更好地发挥影视资源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们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分析教学内容,引入相关资源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具象,他们更容易接受能够直接看到的事物,而语文的学习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学生们在学习时不能够很好的去理解纯粹用文字表达的内容,而影视资源则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切实的感受其中的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是非常符合学生们的思维需求的。在运用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教师可以广泛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让学生们进行观看,对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探究。比如在《纪昌学射》这一课时,一味地进行文字的分析,学生们难以理解纪昌在学习射箭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故事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在视频中,学生们看到一个名叫纪昌的人,遵从别人的引导十分刻苦的练习射箭的本领,坚持不懈,终于练就了非常高超的射箭技术,他们能够直观地看到纪昌的一举一动,他是怎样练习“视物”的,他的射箭技巧是怎样一步一步提升的,在看完视频之后学生对照着视频中的内容就会对文章中的内容有更加好的理解,并积极学习纪昌坚持不懈的精神。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在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章节时,学生们只通过文字上的描写不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王熙凤的灵活圆滑,教师就可以引入相关的影视资源,让学生通过视频中演员的一颦一笑去感受不同的人物性格,王熙凤在笑的时候洒脱张扬,也展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林黛玉的谨慎有礼也显示了她敏感内向的性格,学生们在观看的同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们完善故事的背景和大致的人物特征,这样学生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就会超出段落本身。但是教师在引入资源时也要注意影视资源与教材内容的出入,??下许多的影视作品都会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有些戏剧化的处理会让原著更有色彩,但是有些改动则改变了原著的韵味,如果给学生观看这部分改编过的作品,不仅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还会让学生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思想矛盾。
二、设计教学课堂,进行知识外延
影视资源不仅可以运用在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中,还可以进行有效的知识外延,给教学课堂铺垫有效的教学背景,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完整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课时,文章主要讲解了有关开国大典的事宜,但是如果仅仅让学生们学习这一课的内容,学生们对于开国大典的理解则仅仅局限于一个典礼之中,而忽视了开国大典成立是多少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数年的不断抗争才换来的和平的生活,开国大典的举行代表了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的影视资源,让学生们了解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从衰败到重新站起来经历了多少磨难,用一些重大的事件作为时间点,让学生们跟随着历史的脚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学生们看到了战士们的浴血奋战,看到了情报员们的机智英勇,在进行了过程的铺垫之后,学生们再看到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的时候,高涨的爱国热情使他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天安门前三十万人的齐呼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当时人们心中的愉悦和激动。如果没有前面资源铺垫,那么学生对于文章中的情感共鸣就会缺少很多,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外延,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要学习的内容。
三、巧妙运用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科学于一身,如果教师只对教材进行解读论述就无法完整的表达出教学内容,有的时候教师讲解所带的个人情感色彩也会影响学生对于教材的判断,而影视资源则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但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思考,比如在学习《文成公主进藏》这一课的阅读时,教材中的内容不仅仅包含着文学创作的内容,还蕴藏着许多与当时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知识的深厚底蕴,而如果只从这一课的文字内容进行解读,那只是解读这一事件,就忽略了其中包含的丰富内容,所以教师可以把电视剧《文成公主》中公主进藏这一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出来,让学生们理解文成公主为什么进藏,她的进藏对西藏与唐朝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让语文教学不再停留在表层,而是具有更加丰富的色彩。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运用影视资源,能够有效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利用影视资源直观性、综合性的特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同时教师也要对于引入的资源进行教学化的筛选和处理,让影视资源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梅.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5).[2]房磊,张静.论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5).作者简介:
陆进胜,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小学。
第四篇:浅谈影视资源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语文小说教学中影视资源的运用
复兴中学郑海山zhs0031@139.com
【摘要】影视资源与小说教学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影视资源与小说教学的结合,前景是广阔的,我们要努力不懈地去探索,让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充满明媚的阳光!
【关键词】 小说教学影视资源运用
鲁迅先生曾说:“用活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第四条:“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并由此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让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这正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合理的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的欣赏结合起来,将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小说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与小说相关的影视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影片中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也会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增加知识的摄入量,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自己如何利用影视资源进行小说教学的尝试做一些介绍。
一、以影视片断导入小说,趣引学生进入情境
有些课文里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本身就在影视片里被表现过,对于此种情况,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以直接以影视片中的片段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学初三上自读课文18课《杨修之死》这篇文章时,我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和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作为课件的首尾音乐,再以电视剧第57集《巧取汉中》中的杨修被杀这一片段导入新课,此片段的内容正好与课文内容的第一部分完全相同,叙述了杨修因“鸡肋事件”被曹操杀害的经过,学生一下子就被影片的情节和演员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很快融入了小说的情境,对课文情节和人物的形象有了较深的理解。当时,正值县教育局语文教研员来我校听课,听完课后对这一设计十分赞赏,认为这个环节的设置导入十分贴切,学生兴趣也很高,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很好。
诸如此类的例子中学课文里还可以举出一些,这些影片学生大多在银幕荧屏上接触过,但往往不知将它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教师若能借助于学生看过的这些影视片,使之和课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可将学生观看影视片后贮存在知识库里的信息和课文内容串连起来,以旧知带新知,以形象带抽象。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以影视作品延伸小说,加深课文主题理解
语文教学历来讲究“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教书更育人”。初中阶段所选取的小说课文大多是节选,虽然故事的独立性比较强,情节也比较完整,但学生们在学完课文后总觉得意犹未尽,恨不能将整篇小说看个究竟,恨不能将小说中的人物命运知晓清楚,但是课堂教学毕竟有限,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提高学生的大语文观念呢?这时,老师如能找到一部相关的影视作品介绍给学生,我想肯定对学生大有益处吧。
例如:我在教学《孤独之旅》这篇文章后,学生们对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历程颇有感慨:从“不堪”孤独之苦,到“承受”孤独之艰,再到“享受”孤独之味,最终“雨后天晴”,经历过“孤独之旅”的油麻地的少年杜小康,已长大成人,因为那份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地雕刻了他的灵魂。学生们已被小说中的人物深深地吸引,谈了很多的感受,于是我就进一步引导,说杜小康父子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时学生们特别担心,更想知道杜小康的整个人生命运的旅程。我也很自然的向大家推荐了小说《草房子》,谈了小说中其他的人物的成长故事,紧接着在第二天用了课外时间给大家播放了几乎获得国内所有最高奖项和两项国际大奖的同名电影《草房子》。学生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就有许多人热泪盈眶,之后更有同学拿着写好的观后感来主动请我修改,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学生们是如此地深入到小说情境中去呀!
又如,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了小说《智取生辰纲》后,再看电视连续剧《水浒》相关片段,让学生将杨志、林冲、鲁智深三个形象进行比较,从中看出三个人物的遭遇、思想意识和阶级出身上都不同,也就是他们的出身不同,那么他们的立身行事也就不同,从而可以看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特点。
由此可见,影视资源如能在小说教学中得到恰当地运用,将在学生情感的培养、品德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呀!同时也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以影视资源对照小说,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小说在改编成电影电视时,要受到当时背景的影响,也受到改编者对原作的理解,因此电影电视的所展现的内容是经过了演员,导演、美工的再创作,它与原作有时有着很大的区别。
如电视剧《红楼梦》在改编时,对原作的改变较大,并且参照了几种版本,教学时主要是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精彩的语言艺术,并通过学生看电视剧,领悟电视剧改编者的意图,比较电视的改编和读原小说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可比较演员表演与原著的描写,目的是更好的解读文本。其实在引导学生赏
析了小说《香菱学诗》原著后,再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生说,有的地方没有看小说过瘾,学生从中感受到,小说中的很多东西是演不出来的,要通过语言来品味,尤其是象曹雪芹这样的语言大师的作品。又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水浒》中《智取生辰纲》这一回目时,学生了解到中国章回小说的特点,是具有古白话的特点,因为它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具有说书人的语言特点,比如在叙述吴用七位好汉最终是怎样把蒙汗药放到酒桶里的过程,是在最后在道出谜底,突出了中国古代小说靠情节取胜的特点,读后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可是仅看电影电视就不能体会古典小说的这种特点。
因此,应该注意不能以影视欣赏来代替对小说原著的欣赏。当今的青少年他们本身都是在形象艺术中长大的,如果过分的强调影视的欣赏,那么就会淡化语言艺术的欣赏,这就不能达到语言艺术欣赏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解小说文本是关键,即要以影视作品作为阅读的迁移和深化,可以借助影视作品对原著的再创造的特点,来让学生学习对小说的再创造,而不能让学生过分的依赖电影电视的趣味性,放松了对小说语言的解读。
以上所说的是我将影视资源和小说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尝试。在我看来,小说教学,从某种角度来说,还应有更广泛的涵义,这就是我充分运用中学生所喜爱的影视文化进行小说教学,用影视画面的视觉形象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形象理解,用把文字语言幻化成影视画面视而可见的形象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收到融文字教育、美学教育、思想教育于一炉的效果。中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这就为我们利用影视文化来进行小说教学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而且利用学生已看过的影视画面来进行小说教学,只须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意念稍加点拨即可,其方法简易,效果极佳。
第五篇:0057-浅谈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2011-6-24-剑(范文模版)
浅谈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和标尺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㈠立足教材,充分利用课内资源
在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就是教材,教师所使用的教师用书和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活动案例,都是最大限度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目标,这些也是教学中最为基本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很多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部分,如课本上的“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语文综合性学习”、“诵读与积累”和“口语交际”等众多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的结合这些内容,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故事会,让学生搜集盐城地区流传的各种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讲知道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自办小报,把盐城地区的重要新闻的记录下来。教师还可以在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调查周围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到了哪些字。还能让学生调查周围的旅游景点,然后试着进行口语介绍。盐城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很多,如中华麋鹿园(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施公遗踪--施耐庵纪念馆、盐文化风貌区等。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这些景点的时候,可以充分的练习学生的口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㈡拓展延伸,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本涉及到的文章有很多,有不少的文章与学生平时的生活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时,可以根据课文中相关的内容来拓展和延伸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和学习,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大的丰富学习的知识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刺激学习的方法是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而分布在学生周围的乡土材料正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乡土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生活的地方,这也是学生的内在需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希望学习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小学生因为自制力较差,很难在课堂上全神灌注的学习,而借助乡土资源就可以借助小学生好奇心较重的心理,通过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来改善教学。
例如在学习课本上的《陈毅探母》和《卢沟桥烽火》时,就可以结合盐城现有的资源进行主体活动。抗日战争时期,盐城是新四军军部驻地,陈毅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新四军军长曾经长时期的在盐城地区战斗。教师可以仔细的想学生讲解,关于陈毅元帅在盐城地区战斗的光辉事迹。抗日战争爆发,新四军作为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新四军的发展史,帮助学生了解新四军在盐城地区是抗日作战的小故事。盐城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故里,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说说水对浒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普及一下水浒的文学知识,带领学生查阅 其它梁山好汉的活动,紧密的把课内与课外内容结合起来。学生们知道了《水浒》的作者就是自己的家乡人时,会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麋鹿》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盐城的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进行参观,然后自己收集有关麋鹿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对麋鹿有着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㈢开发乡土资源,进行探索式学习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都比较难,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不容易。造成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师固守教材,对教材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比较忽视,只是单纯从文字出发。在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开展探索式学习正是克服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首先,丰富的乡土资源为教学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教师可以结合盐城的资源和学生自己的兴趣,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的走进学生周围的城镇、社区、乡村进行调查访问,更为详细深入的了解家乡。然后让学生写成作文,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写作的素材有很多,如盐城的奇花异树、九龙戏珠--建湖县九龙口、湿地公园--东台市黄海森林公园等,除了自然景观还有西溪古韵--东台市泰山寺、荷叶亭以及范仲淹的“读书堂”等人文景观,以及淮剧、香火戏等民间艺术。盐城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教师可以把学生写的介绍盐城自然风光和景点的作文,编辑在一起,做成盐城旅游专题,在学校的报栏展览。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主动的去寻找周围的优美写作素材,完成高质量的作文。通过写作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家乡的优美,应该为了家乡的建设更加努力的学习。同时帮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对学生的认知力和领悟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利用乡土资源的领域也是十分广阔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挖掘、开发、利用乡土资源高度的重视,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