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善《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探索与思考张丽华
改善《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探索与思考
张丽华
《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理论视角与社会学方法。同时《社会学概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很强,也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或必修课。本人所讲授的《社会学概论》是云南师范大学法律专业二年级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人针对法律专业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了改善《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社会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尝试。
(一)参与式教学
社会学课程中的很多专题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往往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别人的生活实例中找到社会学课程中的所指。这个特点使得学生具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天然优势。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改变以往在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局面。将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中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分为三类。
第一类参与是学生参与教学。其主要做法是将一部分小节的内容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完成。通常选择浅显易懂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一个学期总共大约用2-3个课时的时间。文化这一章内容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本人只需讲解主要概念和理论。在上《文化》这一章之前的一周,本人将部分学生分成小组,将其中的“非语言沟通”、“规范”、“惩罚”、“亚文化”、“反文化”、“文化震惊”等几个小题目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设计和完成教学。这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意和积极性。每个小组都做了PPT文档,有人专门负责讲解,有人负责小品、小戏剧的演出,整个课堂充满了笑声和掌声。这样的学生参与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安排学生为上台的学生拍照、摄像,将照片和视频传给学生,与学生分享,并评选出优秀的小组给予每个成员小小的奖励。
第二类参与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做得好,对于课堂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参与课堂导入的具体做法是针对课堂内容,想出一些表演题目,请学生在老师讲授理论知识之前进行表演。这样的表演一般在3分钟左右。由于是真人表演,常常比多媒体上的视频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很多章节都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学生们往往能从很多角度做出表演,其中的一些表演非常有创意和趣味。在理论课之前帮助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都引到了课堂之中,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这些简短而有意思的表演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发挥了学生的文艺表演才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类参与是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过程中。在上《社会学概论》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举很多实例。有一些例子,可以让学生参与来完成。比如,讲到社会角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他/她扮演的所有社会角色。就以这位学生的社会角色为例来讲解其他相关的概念,如:先赋地位、自致地位、主要身份、角色冲突、角色紧张等,这拉近了理论与学生的实践之间的距离,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增加了理论的应用性。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社会学知识的生动性,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动作,以配合知识的理解。比如,社会化这一章中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强调自我是我们与其他人社会互动的产物。教师要求学生行动起来,对自己旁边的人说出赞美的话。学生们都活跃起来了,大家互相赞美。整个课堂气氛顿时 变得非常热烈。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静下心来体会刚才同学的赞美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更进一步指出,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和智慧,良好的互动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
(二)角色扮演法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历史事件和理论。本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场景,不同情境之下的不同人物,并让学生从所扮演的角色出发,演绎这个角色的命运、思想与行为。比如,在讲到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那个时期不同人物的命运,抽取了一些学生,让他们分别扮演小工厂主、大工厂里的工人、大工厂主、乞丐、农民、小作坊主、小作坊的雇佣工人等。让扮演这些人物的学生想象自己角色的生活,并且让这些角色进行对话。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之后,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这一段遥远而陌生的历史。
(三)社会调查法
社会学的方法是科学而严谨的,对于许多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掌握社会学的方法是最实用的目的。然而,按照传统教材的安排,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社会学方法的讲授时间只有3个课时左右。这难免使得学生对社会学的方法掌握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加入了社会调查的环节。在学期伊始开始布置社会调查的任务,将社会调查的汇报和调查报告作为中期考核的主要依据。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他们一定的选题范围,让他们在四周之内完成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完成后,安排大约3个课时的时间让各个小组进行汇报演讲。汇报演讲时每一组需要做PPT文稿,教师综 合调查报告和汇报演讲的表现,评出优秀小组,给与奖励。(由于第一章讲社会学的想象力时,以咖啡为引子,这时的奖品就用了咖啡)。汇总学生们在调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方法操作上的失误,再来有针对性地和学生探讨如何做好社会调查、有哪些获得信息的技巧、有哪些与人沟通的技巧等等。总体看来,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对社会学方法有所体会和了解。同时,这也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课堂上、理论上都无法学到的东西。另外也使得学生有信心有兴趣申报学校和学院的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
(四)课堂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往往能反映学生对理论掌握的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状况。例如在讲社会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艾滋病早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成为当今世界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为什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问题如此严重,它的原因是什么?同样是非洲,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艾滋病问题要比北非和中东严重得多?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更透彻,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准确。各个小组派出代表综述本组的讨论成果,使小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刺激了学生的上进心。教师在小组汇报之后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分析,帮助学生认清事实,厘清思路。
(五)多维度沟通
由于是在呈贡县上课,学校与教师的住所很远,交通车的时刻表比较固定,多数情况下教师一下课就必须急着赶车。教师和学生当面沟通的时间比较少。所幸的是现代社会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除了电话、短信之外,还有邮件、博客、QQ、MSN等等网络手段。为了便于和学生沟通,本人专门开通的教学博客,将与社会学课程相关的内容、课程安排、通知、社会调查的实施方法等放到博客里,以期让学生即使不在课堂上也能继续学习。在博客里共享社会学课堂上的照片,发布优秀的学生调查报告和文章,使得博客也成为同学交流和互相学习的一个平台。与学生的邮件、QQ、MSN联系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认识,有助于给学生学习、心理、生活等多方位的引导。
二、问题与讨论
总体而言,本人所采用的这些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社会学概论的教学效果。看到学生的进步,本人在上这门课的时候也更加心情愉悦。然而在这些方法的运用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一,虽然教师自己做得辛苦,但由于呈贡学生大多数没有电脑,上网不方便,很多同学没有利用网络的习惯,教学博客的利用率不高,回复率更低。长此以往,教师自己对教学博客也没有了热情和动力。这促使本人反思这种方法在云南师范大学学生中的实用性。其二,课堂讨论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讨论情况的监控比较困难,无法避免一部分学生在讨论时不认真和不围绕主题来进行讨论的情况。如何使讨论进行得更有效,更具有操作性仍是一个问题。其三,社会调查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资金。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多数来自贫困山区,家庭经济普遍困难,生活费本身比较少,社会调查的支出会给他们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教师对学生的奖励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由于班级多,奖励的同学总数较多,也给教师本身一定的经济压力。如果学院或者学校能有一笔教师教学基金,报销在实践教学中的开支和给予学生的奖励,这将带动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和注重对学生的奖励,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也有利于学生多方位的学习。目前学校和学院都有了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对于学生的科研训练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如果再建立教师教学基金,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综合运用,支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投入,这必将使学校的教学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思考①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钟玉英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属于人文素质课,是高校全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1]。《社会学概论》就是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很重要的课程之一,它是对社会学学科主要范畴、原理的介绍,包括个人社会化、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区、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等内容,对于帮助大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认识自我和他人、学习如何适应社会,融入群体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社会学概论》这门课,有些高校甚至还开设了社会学公选课,各种专业的学生都可选学。如何才能上好这门课,使大学生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上有更大的收获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高等学校从事社会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谈几点体会。
一、《社会学概论》课程的特点
首先,该门课程内容庞杂。从其学科位置和性质看,《社会学概论》具有导论性,是为社会学整个学科提供一个概括性的说明,为初学者提供整个学科的历史、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框架,这就决定了该门课程涉及面广,既要包括社会学的历史,又要介绍社会学的基本原理;既要介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又要介绍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际运用,内容庞杂,这就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难度。
其次,教材编排逻辑的多重性。大多数《社会学概论》教材内容的编写都将静态-动态、微观-宏观、个人-社会、行为-群体-制度-问题、历史-理论-方法等几条逻辑线索交织在一起,进行内容编排,在讲授该门课程时,教师必须仔细领会几条线索的特点和深意,再选用恰当的方式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几条逻辑线索、真正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
再次,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现实性。社会学力求象自然科学那样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它从创立伊始就与众不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众多的理论派别。但与此同时,社会学大量采用社会调查、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描述和解释当代社会现象,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种特色要求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时既要深入浅出的阐发理论,又要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全面展现社会学的特色。
最后,研究方法的独特性。社会学提倡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四种:社会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实验法,其中以抽样技术、问卷设计、统计分析为支柱的社会调查法是社会学的典型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也正越来越广地被其他学科所采用。让学生领会社会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是社会学概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需要社会调查实践,课堂教学安排又往往很难兼顾这一点。
从以上几个特点看,要想上好这门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讲授《社会学概论》时的心得体会 ① 此系四川大学新世纪教改工程二期项目“《社会学概论》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研究”的成果之一。
(一)教学内容要有繁有简
社会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涉及的概念多是一些大概念,例如“文化”、“群体”、“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等。很多时候教师出于好心想把教材所有内容都细细讲给学生,但这往往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和被淹没感。有些学生反映“一整堂课从头至尾一直忙着记笔记,手都写酸了,却没有时间充分消化所听内容,收获也不大。”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有繁有简、有详有略。首先在安排各章内容时,要注意详略搭配,注意章节间的节奏感。例如,根据具体情况如果第一、二章详、第三章就可稍略,第四、五章又可稍详,稍略的章节可提出问题并提供参考阅读文献让学生自学;其次,在某一章内部的内容安排上也要繁简搭配。例如在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时,可以着重讲清社会学发展的人物及思想脉络,详讲几个重点人物和派别,其他内容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同学们下课后自学,在下次课刚开始时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二)避免照本宣科
照着教材或讲义念上课内容,这对于教师来讲是最省事省心的一种教学方法了,但也是最不能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甚至最令学生不满的一种形式。这种现象最易出现在初为人师或初教此课还未融会贯通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心理上不重视学生需要的原因;也可能由于对教学规律和方法钻研不够;对理论未联系实际领悟透彻,只能勉强做到转述清楚,还无法融通,用实际生活的例子印证理论;还可能因为考评体制对教师教学效果缺乏监督和推动。
如何才能避免在上社会学课时照本宣科呢?首先需要找来国内国外最权威经典的教材来参详,将整个知识结构、理论体系领悟透彻;其次要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最后再综合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体语言、电子教案、案例讲解、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式讨论等教学形式,以达到有效避免照本宣科,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收获的好效果。
(三)避免庸俗搞笑
有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听课兴趣,会采取多举例多讲笑话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但是需把握尺度,避免庸俗搞笑。在上社会学课时,切忌为了举例而举例,为了搞笑而搞笑。尽管时下许多大学生喜欢轻松、搞笑的课堂氛围,喜欢听幽默、能吹能侃的教师上课,但如果教师为了讨好学生,获取表面的热闹而避开理论,尽讲时下热点新闻、肤浅的笑话,就会耽误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而误人子弟,自然也不会得到学生长久的热爱与尊重。尤其在学分制背景下,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以选课人数作为教师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之时,更难避免一些教师把放松考试要求、降低听课难度、增加课堂搞笑气氛当做吸引更多听课学生的手段这一现象。这些老师误以为学生只是追求轻松的听课,实际上学生也想学到真本事,也不绝对排斥理论。
其实,社会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的学科,很多规律、原理都是从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每讲一章一节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许多活生生的例子。例如,在讲“文化”这一章时,不仅可以举一些具体的文化形式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同性恋文化、哈韩文化等来增 2 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可以用各民族文化对于人类的作用来说明文化是人类进化的“体外器官”这一道理,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来启发学生理解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四)组织好讨论
讨论是大学课堂教育中最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它也是许多重要的教学方法——如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对话教学、探究性教学等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基础。尤其是在进行大班教学或选课人数超过百人的公选课教学时,讨论更是可行可控的好形式。但缺乏精心设计和良好组织的课堂讨论也是无法博得同学欢迎、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如何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上组织好讨论课呢?
首先要结合所讲章节内容选好讨论主题,例如在讲“社会化”时,可以选一些社会化不良的个案进行分析,我曾选过一个研究生的自杀作为讨论主题。在公布讨论选题时,要提供充分的客观资料,便于学生全面了解该讨论题目。然后根据学生多少选择是分组讨论还是全班讨论。选修人数多的时候最好采用分组讨论,这既能增进选课同学的了解,又能集思广益。每个讨论小组要选定一个组织者,不然就容易散掉,讨论很难深入。讨论5~10分钟后,可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随时与他辩难。最后教师需点评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并就该主题做一个全面分析。
(五)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角色扮演
后现代知识论认为,认知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认知现实、解释现实的。如果要使认知富有成效,需要提供与认知者已有经验相关联的情境,促动认知者“进入”情境中获得个性化
[2]的体验,才能使外在的知识内化到认知者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而具有真正的意义。因此体验性教学模式被提了出来,并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应用。角色扮演是一种再现的体验性教学,即学生设身处地扮演他人角色,体会他人曾经有过的经历,这是一种移情性质的体验[3]。社会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可以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也可为个人成长、群体发展提供说明和指导,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和可能开展体验式教学,于是我也尝试在社会学课堂上融入角色扮演的方法。首先我告诉同学们将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作为期中考试的办法,然后启发同学们将自己生活经历中认为最有意思的人际交往情景提炼成角色扮演的题目,一周后,在每次课开始留出一点时间用于学生课堂完成角色扮演。这种形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认真准备自己的表演,并且一个比一个选题好、表演好,投射了以大学生活为主的许多社会生活情形,不仅使全班同学受益匪浅,也令我大开眼界,更了解和理解当代大学生。
(联系方式:028-66976773,028-84515953,zhoey123@163.com,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编:610064)参考文献:
1.黄光荣: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文史博览,2005年8期 2.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3.汪潮,郑丹丹:解析“体验性教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期
第三篇:改善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的思考与探索
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离不开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党员队伍。近年来,农村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市场经济影响,以及发展党员方面存在的问题,农村党员队伍注入的新鲜血液不足,老龄化现象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
一、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老党员比例偏高,影响到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胶南市31268名建制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3484人,仅占11.1%;而55岁以上的16297人,占总数的52.1%,超过一半。他们多数身体状况差,精力有限,虽然一些老党员党性原则较强,但思想观念有些落后,无法在村民中发挥带头作用,有的甚至属于党组织帮扶对象,完全丧失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二是村干部后继乏人,面临着选人用人难的问题。当前,部分村庄按照政治文化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和致富带富能力强、增加村集体收入能力强的“双高双强”标准选配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面临困难,符合标准的优秀青年人选更是“凤毛麟角”,有时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一下。如有一个村,全村只有14名党员,人人都当过村党支部书记,没有一
1个能当好,但又互不买帐,村里工作始终搞不上去。三是青年党员发展数量相对较少,落后于党员老化速度。胶南市2007年发展农牧渔民党员288名,其中35岁以下的132名,仅占农村党员总数的0.4%,对改善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作用有限。而一些农村党组织仍然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致使许多优秀的农村青年感到入党无望,发展年轻党员陷于“青黄不接”的困难境地。
二、原因分析
导致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有些村党组织片面地认为只要抓好中心工作,把经济发展好就可以了,主观上忽视了发展党员工作。有的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搀杂着一些地域、宗族和裙带意识,优亲厚友,搞“近亲繁殖”,造成农村党员“家族化”,影响了一些农村优秀青年入党的积极性。甚至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怕“培养了苗子,挤掉了位子”,害怕发展党员,不发展党员。二是入党积极分子偏少。近年来,农民发展经济的热情高涨,对入党的追求有所减低,具有入党动机的青年农民相对减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确定发展对象的选择余地较小,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难度。目前胶南市入党积极分子5885名,其中农牧渔民2782名,仅占47.3%,而全市农村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80%。三是农民
外出流动增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农村人口外出流动呈上升趋势。2007年胶南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1.9万人,他们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外出务工或经商,缺少与家乡党组织的交流与沟通,在培养上带来了断层和空缺。
三、解决措施
改善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必须加大发展农村青年党员的力度,并注重多渠道解决问题。
一是把住“入口”,侧重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在制定发展党员规划时,要结合实际做到“发展方向向农村倾斜,培养重点向青年倾斜”,增加农村发展党员数量,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重点培养,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的不得少于80%。要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研究细化农村发展党员关键环节,全面落实入党积极分子“两推”制度、集中培训制度、票决制度、公示制度、预审制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发展党员六项制度,防止农村党员“家族化”,保护好农村青年的入党积极性。
二是实施“互动”,城乡一体培养外出务工和经商农民入党。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间的联系互动,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一方面由镇村党组织对优秀
青年实施跟踪培养,定期安排人员前往外出务工农民相对集中的地方党组织走访、座谈,了解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生活以及遵纪守法情况;利用传统节日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探亲的时机,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集中学习,交流思想,教育引导,促其快速成熟。另一方面依托城市社区和企业党组织,对外出务工和经商的农村优秀青年农民,进行异地培养、委托培养,帮助村级党组织发展德才兼备的青年农民入党,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的问题。
三是吸收“外援”,多种途径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其他途径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比如积极吸收“外援”,充分发挥退伍军人和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对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作用。退伍军人和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在政治素质、年龄和学历上更具优势。近三年来,转入胶南市村级党组织的党员中,有退伍军人党员534名,大中专毕业生党员192名,占到农村新增加党员的三分之一,对于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篇:重庆市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探索与思考(共)
重庆市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探索与思考
何事忠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坚持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精神支柱为首要,以内容供给为基础,以阵地建设为根本,以活动开展为关键,着力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用引导引领解决好精神支柱这个首要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呈现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倡导的思想道德,是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精神支柱。
抓理论武装。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教育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市、区县、镇街、村社四级宣讲体系,组建高校时事政策报告团。针对广大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每年推出一本《理论龙门阵》,析事明理、深入浅出,释疑解惑、明辨是非,从而增进了共识,凝聚了力量。抓思想引导。通过每年组织2万至3万名大学生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参加暑假岗位锻炼、每名大学生每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20天等创新举措,让机关、学校、社区、农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面对面、手牵手、心连心。2009年以来,组织近30万人次机关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深入近200万农户家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增强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抓典型示范。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思想素质好、服务群众好、工作业绩好、廉洁自律好、社会评价好的“人民好公仆”,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坚持定期开展“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劳动模范”和“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坚定广大群众理想信念。2010年底的10万人调查显示,重庆干部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达79.3%,拥护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达89.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达91.4%。
二、靠优等优质解决好内容供给这个基础问题 不断推出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十一五”期间累计拍摄影视作品49部,新创和改编剧目65台,涌现出了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解放大西南》、《医者仁心》、《江姐》,电影《我是花下肥泥巴》,川剧《金子》,话剧《三峡人家》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编辑出版 2 《经典歌曲》3辑;每月编辑出版一辑《读点经典》,目前已出版30辑,单辑发行量超过70万册,并入选2010全国“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全国百部“我最喜爱的好书”、现代党政干部值得精读的10本书;每月编辑出版一本《讲故事》专刊,整理编写红色故事、革命故事、历史故事、现实故事共计8000余个;推出《古今中外箴言1000则》、《诸子百家箴言选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箴言选读》等一系列精品读本。
始终让人民群众做媒体宣传的主角。从2009年起,我们创办了《重庆日报》农村版,以报道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线,突出指导性和针对性,每年免费向各乡镇、村、社赠阅10万份。今年3月以来,重庆卫视创造性地打造全国首家公益电视频道,杜绝商业广告,增加新闻节目播出量、增加自办专题节目和文化栏目、增加公益广告和宣传片,减少电视剧播出量且不占黄金时段、减少外购外包节目播出量,重点推出“记忆”、“信念”、“品读”、“书香”、“民生”等栏目,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主流文化、高雅文化。
深入持久开展送电影、送图书、送戏剧、送展览、送春联下乡等活动。每年安排3300万元用于电影放映设备、拷贝购置和放映场次补贴,从图书出版单位新编辑出版的《农家丛书》中挑选100种图书,按照每个行政村100册的规模进行配送。每年实施城乡文化互动工程,专业艺术院团下乡演出3000多场,农村文艺节目到城区演出1000多场;组织电影下乡,每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送展览下乡已覆盖全市 3 40个区县和一半以上场镇。2007年以来,累计送电影下乡75万场,送图书下乡1796万册、报刊86万份、音像制品130万张,组织各专业艺术院团演出下乡3000多场,送展览下乡超过1500场,送春联1000多万幅。
三、以惠民利民解决好阵地建设这个根本问题 聚财力抓“点”。抓“点”就是推动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节”。近年来,先后投入100亿元建成重庆大剧院、重庆图书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20个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国泰艺术中心、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等13个在建大型文化设施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市财政加强投入,大力推动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四大件”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文化馆41个、图书馆43个、影剧院53个、博物馆32个。
出重拳联“线”。联“线”就是在完善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资源的“左右互通、上下联通”,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骨架”。重庆市积极推进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40个区县支中心、704个乡镇服务中心,实现8967个村级服务点全覆盖。筹资5亿元,全力实施“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今年6月,全市基本实现了“广播村村响、户户有彩色电视机、家家能看到电视”的目标。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阵地载体建设,从2006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建设,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884个、街道文化中心97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村文化室8295个、标准化农家书屋5400 4 个、农家大院借阅点16150个。同时,建立健全城乡、乡镇、村社活动互办、节目交流、图书轮换等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与科技、党建等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对接,实现了全市公共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建机制强“体”。强“体”就是健全运行保障机制,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血脉”。重庆市积极探索基层文化机构服务方式,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实施了《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常规管理办法》。强化经费保障,除重大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的投入外,市财政每年另投入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00万元。认真落实基层文化单位人员编制,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配备3至5名文化专干;择优选调和公开招聘1000名具有大学学历的乡镇街道文化专干,组织万余名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招募15000名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志愿者,支持农村“土才子”、民间艺术人才担任“文化义工”,确保基层文化工作有人干、愿意干。
四、用参与体验解决好活动开展这个关键问题 大力繁荣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广场文化。北碚区坚持开展农民工免费舞会、免费广场电影放映、免费上网、免费数字家园培训和免费电子图书阅览“五免”文化服务,每年惠及10余万农民工。潼南县的“菜花节”、垫江县的“牡丹节”、巫山县的“红叶节”、奉节县的“脐橙节”、铜梁县的“龙灯会”,每个区县、每个行业都联系实际围绕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5 重要节庆、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每个村和社区天天有坝坝舞会、月月有夜间电影、季季有文艺表演,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紧围绕“五个重庆”建设,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礼仪普及、行为养成、优质服务、环境整治行动,深化文明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成全国文明城区和文明县城各1个、文明村镇33个、文明单位57个、市级文明单位2886个。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有效提升了自身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广泛开展群众性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庆典,都精心策划举办一台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俱强的“唱读讲传”活动,仅2010年就举办了32场大型主题晚会。加强媒体宣传,安排市级平面、电视、网站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开辟专栏、开设专题,播放红色歌曲、赏析经典作品、刊播优秀故事、选登精彩箴言。推进“唱读讲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先后培育405个“唱读讲传”活动示范基地。构建长效机制,强化人财物保障,总结新鲜经验,加强理论研究,使“唱读讲传”活动提高了参与率、普及率,增强了辐射力、影响力。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生动的实践启示我们,要充分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使人民群众基本 6 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六个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一方面,以“五看一听一搞”(看电视、看电影、看演出、看书报、看网络、听广播、搞活动)为目标,确保投入到位、服务到位,实现全覆盖、可持续。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用市场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正确认识和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弘扬主旋律要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提倡多样化要处理好高雅与通俗、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兼顾大众和小众的需求,努力做到雅俗共赏。
———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形态文化与精神形态文化的关系。必须一手抓物质形态文化,一手抓精神形态文化,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坚持建设、管理与使用一起抓,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一起抓,使物质形态文化与精神形态文化形神俱佳、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时代进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正确认识和处理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的关系。既要围绕解决好群众关注关切的文化民生,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又要统筹兼顾,着力抓好城市和农村文化民生的保障,7 解决好眼前和长远的文化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生活。
———正确认识和处理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的关系。必须坚持把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统一起来,既要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努力使群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又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树立自力更生、共建共享的文化民生观,让群众在文化创造中切实感受到文化民生带来的幸福。
———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优良传统和深化改革创新的关系。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不断丰富文化民生的内涵;要在继承传统宣传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大力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让文化民生工作更加有声有色、多姿多彩。
第五篇:探索“两型社会”建设新路径 ——九华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
探索“两型社会”建设新路径 ——九华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期号:2009年第16期作者:彭宪法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成功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而使湘潭的经济社会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我们在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对“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精心设计,规划了全市域、核心区、示范区三个层次的建设。重点是以九华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路径,努力为区域乃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经验。经过几年的努力,九华示范区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力求在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
“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是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近年来,九华一直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难题进行探索。实践中,他们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遵循“立足两型、促进两新、自主创新、循环节约、高端带动、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限制和退出劣势产业,全面打造高端、高质、高效的“两型”产业体系。高起点规划发展。九华坚持以开阔视野和战略眼光,把自身置于长株潭城市群乃至全省的发展大局来谋划发展蓝图。为此,聘请国际一流水平的专业机构,编制了九华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了特色产业聚集区、现代物流及特色科教文化旅游产业区、新型生态宜居家园三大功能区的发展定位。
高规格集群产业。九华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一批高新企业、高新项目、高新技术,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目前,九华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建设为中心,形成了约30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
高质量招商引资。九华坚持招商引资提质上档,由单纯的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和新型城市化同步推进转变。截至目前,九华共引进入园项目131个,总投资规模超过400亿元。如湘潭台湾工业园投资6亿美元打造明兴光
电生产基地、隆平高科投资22.5亿元建设隆平科技创新博览园、与中南大学合作建设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这些项目的引进非但没有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反而对“两型社会”建设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
二、力求在城市转型上有新突破
为了推进新型城市化,推动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有机结合,把湘潭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环境优美、舒适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我们既把九华示范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也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来打造,从而使九华从几年前的一个小山村发展成了一个功能齐备、品位突出、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滨江新城。
强化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一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就能催生出城市的一片新区。九华牢牢抓住产业项目这个“牛鼻子”,以产业项目带动新型城市化进程。譬如,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入驻九华,就诞生了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4.2万平方米的三星产业社区。而湖南大学、湖南软件学院等一批高校项目的相继落户,更是增添了九华新城区的人文色彩和文化品位。
突出生态建设的基础地位。新型城市化不仅注重经济增长指标,更注重生态环境指标。为此,九华一方面坚持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另一方面直接引进和建设生态型项目,提高城市生态指数,如引进香港黄河集团投资,打造九华生态国际新城;引进广州百嘉信集团投资,建设1000亩湿地生态住宅区。目前,九华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2008年,区内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环保“三同时”(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验收,合格率均为100%。
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九华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示范区建设的始终,提出“失地农民也是示范区主人”,采取各种措施,让当地农民与示范区结成同呼吸、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把保障农民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底线,坚持把“黄金地段”留给农民建安置区,所有公益性岗位留给拆迁户,优先建设安置区的道路、绿化、水电等工程,帮助农民提高素质技能,充分促进农民在当地就业等。这些措施保障了6000多农民“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成功实现了向市民的转变,并有效化解了长期积累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矛盾。近4年来,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两倍多。
三、力求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
“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再是过去若干分散的单项改革,也不仅仅是经济改革,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的综合性改革。九华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谋划,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大胆探索和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推进了“两型社会”建设。
创新土地管理体制。土地管理是工业园区管理的基础。九华着力探索土地开发利用节约集约新模式,统筹建立了项目退出和用地调整机制、闲置土地整理使用机制、项目用地专家评价与考核机制、土地大面积预征机制等,力求将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好、用活,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项目建设上,九华还积极探索示范区与拆迁农民的共建共享机制,采取农民出地、园区建标准厂房出租、收入分成的经营模式,实现了既确保农民增收又保证财政增长的开发目标。
创新企业投融资体制。九华示范区从筹建伊始就十分注重投融资体制改革,使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在信贷支持、金融服务、金融创新、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从而为示范区建设铺设了快速融资通道。为突破企业投融资瓶颈,九华今年计划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此外,还建立了共建共享模式基金,用于九华标准厂房建设和征地拆迁安置。
创新就业安置机制。本地劳动力能否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示范区的发展环境。为此,九华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安置的良性机制。一方面,九华组建了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劳动用工及本地农民就业安置提供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就业培训岗前摸底制度,对入驻企业的用工计划进行调查,结合求职人员信息数据库,开展定向式培训,使当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尽快上岗就业。另一方面,九华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2004年起就设立了生活保障费发放制度,目前已累计发放生活保障费365万元。完善的城乡统筹就业安置机制,稳定了民心,优化了发展环境,生动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
(作者:中共湖南省湘潭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