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桂教二年级美术教案草原牛羊壮
草原牛羊壮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欣赏各种表现草原的摄影和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如何用美术手法来 表现自然美景。
3、通过记忆与联想,利用各种方法表现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教学重点:有创意地表现草原上的各种生活场景。教学难点:画面的组织和构图。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有谁见过大草原?它是什么样子的?草原里都有什么动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描绘大草原上的动物们的生活吧!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觉得大草原上的动物平时都在干些什么?
2、通过欣赏课本的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大草原。
3、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和想了解的问题。
4、教师简介大草原。
5、大草原美在哪里?教师从大草原的形、色以及草原牧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感知。
6、学生分组讨论。
三、教师示范,学生作业
1、教师作剪贴、画画的示范。
2、教师讲述本课作业要求。
3、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用画笔或用其他材料把对大草原的感受表现出来。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第二篇:桂美版小学三年美术教1
桂美版小学三年美术教案
1画家笔下的风景
2课时
教学目的 1显性目的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画家笔下的风景画所表现的艺术魅力,学会分辨风景画与自然风景的不同所在,懂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提高认知能力。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2隐性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及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感受风景画的内涵与艺术形式之美,知道美丽的自然风景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识别画家笔下的风景画所表现出来的风景与自然风景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如何用语言或文字把心中的风景画描绘出来。 1教学思路
对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业的学习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感受、欣赏、分析、表达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直观感受入手(配有歌曲或诗配乐的自然风景光盘、录像片),巧妙地切入到自主欣赏、分析作品—集体交流研究、评价作品—想像描绘作品—课后拓展延伸等环节。在开展探索体验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大胆表达思想感情与构想,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发展健全的人格 2课堂教学设计参考
教师课前准备:配有歌曲的自然风景光盘或录像带、图片、电脑课件(风景摄影照片,不同表现形式的名家风景画作品)、教师绘画作品等。
学生课前准备:自然风景摄影照片或外出游玩拍摄的照片、笔等。(1)引导与感受。
教师创设听、看、想的情境,让学生在观赏风景录像片的同时,通过音乐的作用,刺 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印象与认识,并让学生根据自己观看自然风光片后的印象和感受,谈一谈对大自然美的理解与感悟,说说自己认为最美的风景片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真情实感。(2)欣赏与体验。
教师采用电脑课件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画家的风景画作品和风景摄影作品,让学生欣赏、观察、分析后指出哪些是自然的风景,哪些是画家主观加工过的风景。然后,教师提出思考题请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如:画家笔下的风景画与自然的风景有什么不同?你认识哪些画种,它所使用的材料与技法如何?你喜欢哪一位画家的风景画,它给你的印象如何?(可以用课本上的图例作举例说明。)学生交流、讨论(从色彩、线条、表现形式等角度去感受、体会作品,根据自己的认识,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学生通过对作品构成因素及艺术表现特点的理性分析,理解画家的创作初衷,初步领会绘画语言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在欣赏、评述的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快乐。
教师提问、讲解,目的是通过提问、解答,使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加深印象。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作出评价。然后,选出几幅画家作品、摄影作品作比较(课件演示),简单地分析、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绘画色彩、线条运用、风格表现、构图选择、景物取舍等技法,提高学生观察、判断与审美的能力。(3)评述与实践。
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像,用语言描绘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学生把自带的风景照片和同桌一起欣赏、讨论、描述。)
教师鼓励学生拿上风景照片走上讲台,把风景照片放在投影仪下展示,用简短的语言谈一谈打算采用什么技法描绘自己心中的风景画。再请同学们补充意见,提出建议,互相促进,共同提高。(4)总结与拓展。
教师对学生的审美体验、探究学习、相互促进等方面进行总结。激励学生多看、多想,提高欣赏他人作品的能力。
四、课后延伸
课后,根据想像与构思,学生可以最喜欢、最熟练的绘画技法,把自己心中的风景画描绘出来。
第三篇:六年级(桂教版)上册美术教案(详案)全
美 教师姓名:农志鸿任教班级:六年级(术 教 案
1)班
第一课 中外艺术欣赏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9月5日(第二周,星期二)
第三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9月7日(第二周,星期四)
第四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欣赏课
四、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主要通过对熟悉的建筑的欣赏,引导徐盛认识优秀建筑的使用价值与艺术性的完美的结合,使学生通过了解、欣赏中外各国的建筑文化、建筑艺术、建筑特点、建筑种类和建筑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和鉴赏力,并能对经典的建筑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
五、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欣赏和认识中外建筑美及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激发学生的鉴赏能力,获得审美经验。
过程与方法:观察中外建筑,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表达对中外各国的建筑形式、建筑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和尊重人类遗产,提升保护人类多远文化的意识。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中外建筑艺术。了解、欣赏中外建筑艺术的文化和建筑形式、建筑种类和建筑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建筑与建筑艺术和谐统一的关系。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有关中外各国著名建筑的图片、画册、影像资料等 学生准备:课本和有关建筑的画册、图片资料等。
九、教学过程: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计(1)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的方式导入教学。提问内容与本课有关。如: ○1你知道这个有什么著名建筑吗? ○2你知道中国那些著名的古代建筑。○3你知道中国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4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公共建筑。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明课题,板书课题。(2)教授新知,认识建筑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提出三个问题供学生参考: ○1人类为什么会发明建筑? ○2建筑有什么使用功能? ○3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美的建筑?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成果。(3)欣赏评述,探索建筑。
教师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建筑的画册、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并结合课本提供的建筑范图与学生共同欣赏优秀的建筑作品。
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建筑作品。
学生自由地对国内外的优秀建筑作品进行评述,教师巡堂指导,并参与其中。(4)课堂小结,再识建筑。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状况,归纳本课学习要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关于建筑的知识。
教师提出课后思考的问题。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建筑类的欣赏课,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漏洞;比起以前的建筑,我更偏爱现代建筑所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力;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各个时代建筑的特点,这些建筑的美,单单通过欣赏课的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最好的方法是能让学生清下心来,拿着一只画笔,画上几笔,从线条的变化,装饰的变化,再到空间的变化,才能让学生全方位的感受到这些建筑的美,在哪里。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在于多样化的装饰,鲜艳的颜色搭配,特殊的结构载重;从中带来的外形的变化也非常有意思。外国的建筑基本与信仰有关,不论是哥特式还是拜占庭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但让学生区别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建筑的美,应该结合动手来体验,而不是单单看那几张图。
第二课
永恒的追求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9月11日(第三周,星期一)
第4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欣赏课
四、教材分析:
本课属“欣赏·评述”学习灵越,以欣赏古今中外表现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欣赏体育与美术结合的实际范例为教学内容,运用讨论、分析、比较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内涵在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人类体育精神也在他们的心中扎根。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体育与美术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表达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对体育与美术的密切关系。
五、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体育与美术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感受美术作品所表达的 体育精神内涵。
过程与方法:欣赏表现体育精神的绘画、雕塑等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学 会用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评述。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往今来人类对力与美的追求和对理想生存状态的向往 培养关注体育事业、热爱体育运动的思想情感。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欣赏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教学难点:如何领会美术作品表现的体育精神。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课件、教案 学生准备:
九、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进行分组教学,创造人人可以发言的机会。
2、导入。
优秀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体育运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瞬间,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特定的主题,也表达出艺术家对所表现对象的独特感受。同时,其艺术形象能感动观赏者,引发观赏者的联想和深深的思索,使观赏者得到美的熏陶。
3、观赏、思考与描述。
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了解,并进行思考和描述。问题:这些美术作品表现了什么,它们是否吸引你,为什么?你对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体育精神有什么感受?你是否知道和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
4、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更进一步欣赏、探讨、评述作品蕴涵的内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对美的感悟。问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体育运动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从这些表现人类体育的美术作品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结合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并记录下来。各小组选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对作品进行评述发言。
5、学生对收集的体育用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引导学生从体育用品的造型及色彩设计、实用与审美结合,从运动会标志的创意及构成形式,从运动会吉祥物的形象设计及象征意义,从体育场的内外空间设计、实用与美观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适时引导、归纳。
6、结合本课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奥运会的认识。
7、教师归纳小结。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讲解思路不够清晰,本节课的思路应是从先让学生看雕塑的图片,然后讨论出雕塑的特点,最后通过雕塑的组合,认识到雕塑的运动感的视觉表示。思路理顺后,考虑学生的感受,这种教学方法,如果我是学生坐在下面,我会想到什么?该怎样去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一来,整节课里面存在的艺术的专业用词,得斟酌再三,该怎样解释学生才能理解。欣赏课、鉴赏课不好上,是因为存在两个极端,老师讲多了,学生就昏昏欲睡,学生参与过多,课堂氛围则不好把控。固应研究课堂节奏的把控、课堂情景的创设。
第三课
黑白装饰画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9月18日(第四周,星期一)
第四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9月20日(第四周,星期三)
第六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水彩画、卡通画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并且有了自己的感受,通过学习了解壁挂、花丛、以及闹新春、神鸟、仙鹤等,让学生热爱 美、感受美,而这些绘画都是装饰类型的,固想让学生们学习黑白装饰画,去除彩色的繁杂,循序渐进。
五、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和多种表现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与对作品的观察,寻找装饰画的特点,尝试根据生活中的图片或形象,发现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创作一副黑白装饰画。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装饰画的练习,体验黑白装饰画的美感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表现特征和艺术效果。运用点、线、面,通过绘画的方法创作黑白装饰画,感受黑白装饰画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将物像进行概括,完成有创意的黑白装饰画绘画。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静物图片、学生准备:黑色记号笔、画纸、铅笔橡皮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出示熊猫图片,以脑筋急转弯导入:“熊猫一生当中的两大愿望是什么?” 生:减肥,拥有彩色的衣裳。
师:黑白画和彩色画进行对比。用四季做比喻,那么黑白画应当属于冬,象它一样的纯洁,平静。
师:有的美感,仅仅通过黑色和白色就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示给学生大量的多种风格、多种材料的黑白装饰画作品,播放课件。学生观看,并展开自讨论。分析黑白装饰画的内容与风格、交流对黑白装饰画的个人看法,挑选自己喜爱的作品。)
三、理解概念
(1)装饰画的概念:指带有浓厚的装饰意味,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画。
四、装饰画的种类:
(1)运用工艺材料和手段绘制而成的。如刺绣,壁挂等,又称“工艺绘画”;(2)运用绘画材料和工具绘制而成的,如壁画、广告等;(3)运用现代电脑技术设计而成的,又称“电脑绘画”。
五、装饰画的特点:
(1)适应性:装饰画是为一定适用目的和使用要求而创作的。
(2)工艺性:它是和工艺材料、工艺手段结合来表现的。装饰品画受加工手段和材料的制约是它的工艺性。
(3)装饰性: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的手法,布局具有规范化、程式化的特点。
(4)程序化:即根据固有的或约定俗成的模式套路来进行。(如埃及古代壁画中的人物造型)
(5)夸张性:夸张所表现的对象的形体、比例、结构、色调、肌理、图案等特征,加大作品的表现力度。
六、装饰表现的形式构成元素(1)点、线、面
(2)在装饰表现中,点、线、面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运用相当广泛。(3)黑、白、灰(4)横、竖、S(5)基调:作品的基调往往构成作品的氛围。以此来区别于其他的作品。基调除了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外,还可以为基本笔调和基本色调。
七、作品构成分析:
八、课堂练习
用黑白装饰的方式,装饰一幅静物画。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一开始我以图片形式展现,先让学生有个感官上的认识,然后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画面的表现特点,画面上由不同的形状组合而成,运用了黑和白的对比表现了画面的美感。学生在初始看到画面时全是惊讶,因为之前所接触的都是彩色的绘画,这样的黑白,而且还是不同的表现手法,第一次接触,所以孩子们也特别感兴趣。在孩子们的实践阶段,我给孩子出示了许多成品作品,图形轮廓都是孩子们平时绘画中常画到的,只是运用了点、线、面的黑白表现手法,这样在经过孩子的观察和教师的讲解,孩子在创作过程中就更容易操作了。唯一不足的是孩子的年龄小,构图不当,大小不均,画面不饱满,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多引导、多指导。
第四课
奔马图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9月25日(第五周,星期一)
第四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9月27日(第五周,星期三)
第六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经过上一周的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基本认识了什么是黑白装饰画,指带有浓厚的装饰意味,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画。黑白装饰画的基本扣成要素,即点、线、面,黑白装饰画的种类及特点,及各种画派的装饰画特点;接下来的应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以练习。
五、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的:欣赏名家表现马的作品,认识马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学习马的表现方法。
2、能力目的:认识马的生理结构特点,运用毛笔用水墨或色彩表现一匹奔跑的马。
3、情感目的:学习马勇往直前的奔跑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马的生理结构,学习用毛笔表现一匹奔跑的马。教学难点:笔墨、色彩技法和马形体结构的掌握。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静物图片、学生准备:黑色记号笔、画纸、铅笔橡皮
九、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讲述有关马的故事导入本课,点明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马的问题“你见过马吗?它是什么样子的?马和人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从生活、生产、军事、交通、娱乐等方面思考。)
小故事:塞翁失马
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他的父亲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大部分人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得以互相保全。
(2)通过欣赏评述认识马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展示的名家画马范作,展示马的图片。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绘画作品中的马与自然界的马有什么区别。
教师展示马的生理解剖图,介绍马的生理特征。
教师示范马的画法:教师展示马的生理解剖图,介绍马的生理特征。教师示范马的画法: ○1用毛笔蘸上颜色画出马的身躯和脖子。○2在身躯的基础上画出四肢及头部、鬓毛和马尾。○3勾出人物大形,添加马缰、马鞍。○4给人物上色。
知识点:
1、唐代已是马画非常成熟的时期,高手很多,如曹霸、韩干、张萱等。这是中国马画正式形成的第一高峰。清代任伯年的出现,改写了中国马画谨慎细腻的风格特点,其作品或细丝灵魂,或粗笔奔放,墨色浓淡相兼,干湿并用,虚笔若云卷云舒,舒畅婉转,实笔似逆水行舟,力从中来,造型千变万化。
2、焦点透视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从而使马画更加科学,马体更加具有立体感,画面更具现实意识,也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3、依体态特征,马可以分为轻型马、重型马、小型马三大类型。
4、行笔要速疾;实入虚出;水分要少;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与笔之间要相互交错,才有厚度;稍干后即补以淡笔,使鬃毛更加丰满。
(3)学生做作业大胆创新。
教师简要介绍马的站立,行走、奔驰这三种不同姿态的特点。教师讲述作业要求:先个人画马匹,画好一匹马后用剪刀剪下粘在老师准备好的长卷上。每个人可画一到两匹马,可以画站立的马或行走的马,也可以画奔驰的马。
(4)作业展示,共同评价。
长卷粘好后,师生一起欣赏、评议。看哪匹马画得最好。
十、教学反思:
起先我觉得这对从来没有接触过画马的六年级小朋友来说难度系数非常大。但是基本上80%以上的同学都能完成任务,给我们带来了惊喜。我认为课程顺序还可以进行调整。在第一课时让学生练习三个动态,在第二课时时进一步强化马的细节神态的教学,再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动态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态再进行精细地加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小学生的美术课教学,在示范课和动手课上,控制纪律方面还有很大的功课要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正。
第五课 新房子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0月11日(第七周,星期三)
第6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本课所呈现的是现代新兴的住宅建筑图片,还有画家与学生表现的新房子的线描作品。在教学当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家乡新房子的观察,指导学生运用线描的绘画表现方法进行写生。
五、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家乡的建筑,了解新房子的外观、结构、材料等特点。过程与方法:练习用线描方法进行写生,掌握写生的取舍以及线条的繁简、疏密运用。
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环境的美好情感。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新房子的外观造型以及构造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和写生。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注意把握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与基本透视关系,正确运用和处理线条写生的技巧。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范画 学生准备:图画纸、铅笔、橡皮
九、教学过程:(1)赏析
激发学生兴趣,板书课题:新房子。引导学生说说老房子和新房子各有什么特点。
出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挂图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2)观察
出示范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范画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从表现方法、表现技巧、表现形式等方面欣赏画家与小朋友的作品。你觉得那幅作品最好?作品是怎样表现出新房子的特点?
知识点:
1、把能够表现景物轮廓、结构和特色的部分留下,把繁琐、杂乱以及影响主体的部分舍弃掉。
2、强调画面中线条的疏密、繁简、区直、方向和对比处理技巧。
3、根据景物的结构特点,运用明暗层次和色调体现建筑及其环境的形态、体积、空间关系的表现手法(此种技法运用较为普遍。
4、线面结合的表现方法
根据建筑物形态特点,对建筑极其环境的轮廓和结构以提线的办法,仅略加明暗处理,使建筑的形态特点更加概括,明暗层次更加简练,以达到快速准确地体现建筑极其环境的形态特点和空间层次的表现手法。
5、线描的表现方法
根据建筑极其环境的特点,用提线的手法对建筑物的轮廓、结构概括地组织其形态特征,运用疏密、浓淡、粗细、虚实、顿挫等方法体现建筑极其环境的空间形态。
6、风景写生多数采用铅芯较粗的铅笔来塑造形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宽笔画法。一般将粗铅笔削成扁方形,画较宽的面时,将铅芯宽面与纸面接触,画细线时可用铅芯尖棱,这样粗细运用自由。同时还可用不同的力度变化,画成丰富的,深浅不同的灰面。建筑物的灰面、暗面及树木的暗部面积相对较大一些,所以在一定的时(3)写生。
观察实景或图片资料,分析房子的结构特点。
教师示范作画,解析在写生过程中难以把握的地方该如何表现。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
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课堂小结。
十、教学反思: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子,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把同一小区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景象,他们都显得十分高兴,作业效果也很出色。
这节活动课,大部分学生都能表现出近、中、远景的社区活动景象。我在上这节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讲解示范,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一个框架,以便为自己设计的打好了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较满意的作品。感觉很满意。
第六课
有趣的脸谱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0月16日(第八周,星期一)
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0月18日(第八周,星期三)
第6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五彩缤纷的戏剧脸谱不同于面具,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如今,脸谱这一古老艺术非但没有历尽沧桑而消失其魅力,相反,它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中,形成很多品类,如彩塑、国画、剪纸、竹刻、烧瓷、面塑、蜡染、风筝、面具、蛋壳、皮影、木偶、邮票以及装饰包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脸谱造型,格调各异,绚丽多姿。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元素的借鉴能力。
脸谱是一种色彩浓重、线条分明、夸张与象征相结合的脸部造型艺术。特别是脸谱的色彩运用,富有褒善扬恶,评判好坏的涵义。如红色脸谱大多用于表现忠义、勇敢善战的人,如关羽等;黑色常表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现阴险疑诈、飞扬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本课安排了许多脸谱人物造型以及脸谱的化妆方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脸谱艺术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
五、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我国传统戏曲脸谱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脸谱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传统戏曲脸谱,感受脸谱独特的艺术魅力。学习、了解传统戏曲脸谱的基础常识与作用,初步掌握传统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教学难点:脸谱的造型设计与正确的着色。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学生准备:画纸、彩色笔、九、教学过程:
(一)欣赏脸谱,了解脸谱的由来。
1、欣赏京剧(音乐)。提问:我们听的是什么音乐?
2、相互交流:戏剧还有哪些种类,你知道吗?(我国有360多个戏剧剧种,如徽剧、豫剧、汉剧、昆曲、秦腔、川剧等。)
3、欣赏戏剧图片,认识脸谱。
看这几幅戏曲剧照,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一般分为 “生、旦、净、丑”四种基本类型。“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净角和丑角的的各种人物,则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这种图案化的性格化装称为脸谱。生动形象的“脸谱”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加强了舞台效果。
4、结题,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趣的脸谱,板书课题。
绝大多数戏剧都有自己的脸谱形式,清代中期形成的京剧,吸收了不同剧种的精华,经过艺人们创作,脸谱最多有100多种,也最为绚丽多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一起来欣赏京剧脸谱,这些是净角人物脸谱,那些是丑角人物脸谱。
(二)观察脸谱,分析脸谱的造型
脸谱这么多,他们的造型有什么规律吗?我们一起观察分析这四个脸谱,(出示脸谱范例)你觉得老师在描绘时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一是讲究脸形的左右对称。二是描绘时以古老的“三亭五眼”作为基本骨架。
不同点:适当展开想象,以夸张强烈的色彩,运用美术上的点、线、面进行图案装饰。
脸谱的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譬如就额头图而言,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姜维额头有一太极图,表示此人熟悉阴阳学说;杨戬二郎神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张颌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里克的脸谱上有一只蜜蜂,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
(三)研究脸谱,确定脸谱的色彩
脸谱的色彩多种多样,其主色调有黑脸、红脸、花脸、蓝脸之分。色彩的运用富有褒善扬恶,评判好坏的涵义。如红色脸谱大多用于表现忠义、勇敢善战的人,如关羽等;黑色常表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现阴险疑诈、飞扬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蓝色表示坚毅、勇敢,如《连环套》中的窦尔墩、《白水滩》中的青面虎;粉红色脸一般象征年迈的红脸人物,如《盘河战》中的袁绍;绿色脸一般寓意为勇猛暴躁,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使用绿色脸。如《响马传》中的程咬金;黄色脸寓意人物勇猛残暴,如《车轮战》中的宇文成都;此外还有神怪仙佛一类人物,专用金色、银色,如《蟠桃会》中的杨戬(二郎神)。
(四)想象脸谱,创作脸谱的个性
播放戏剧音乐,学生边听音乐边绘制,教师巡视指导。1.设计脸型:确定脸形的大小,对折,剪脸形
2.勾画纹样:用铅笔描绘脸谱的造型,注意点线面的夸张运用 3.定稿上色: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上色,注意色彩鲜艳,对比鲜明(五)评价脸谱,拓展脸谱的元素
1.学生作业时把戏剧音乐当作背景音乐,作业展示时学生可以戴脸谱表演“戏剧脸谱大联欢”。
2.欣赏用脸谱元素设计生活用品:如服装、柱子、u盘、开瓶器、杯子……告诉学生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
十、教学反思:
五彩缤纷的戏剧脸谱不同于面具,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如今,脸谱这一古老艺术非但没有历尽沧桑而消失其魅力,相反,它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中,形成很多品类,如彩塑、国画、剪纸、竹刻、烧瓷、面塑、蜡染、风筝、面具、蛋壳、皮影、木偶、邮票以及装饰包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脸谱造型,格调各异,绚丽多姿。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元素的借鉴能力。脸谱是一种色彩浓重、线条分明、夸张与象征相结合的脸部造型艺术。特别是脸谱的色彩运用,富有褒善扬恶,评判好坏的涵义。如红色脸谱大多用于表现忠义、勇敢善战的人,如关羽等;黑色常表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现阴险疑诈、飞扬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这一课安排了许多脸谱人物造型,以及脸谱的化妆方法,让学生了解传统脸谱艺术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学生兴趣非常浓厚,造型也不错。
第七课
风景写生技法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0月23日(第九周,星期一)
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0月25日(第九周,星期三)
第5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
四、教材分析:
五、学情分析: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风景写生的步骤与技巧。
2.进一步学习风景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家及同龄人的作品,了解线描风景写生的表现方法。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美景,激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艺术。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线描风景写生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通过线条突出主体。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画家及同龄人的美术作品。学生准备:纸张,水粉(广告)彩笔。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校园风景图片,引入课题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美景 2.揭示课题:风景写和生
我们能不能把这些风景画出来呢?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画
主要掌握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表现空间感,一般来讲,中景主要用来刻画主体物,画得比较实,而远景是为了衬托中景,画得比较虚。掌握得好,有了虚实,也就塑造了空间感。
2、风景画的透视
作画时要先用合理的构图,把透视关系画准确。(近大远小的透视)
3、讲解绘画步骤
(1)构图
(2)画铅笔稿,用线要轻,掌握好近景、中景、远景
(3)着重刻画
4、引导学生从平凡景物中去发现美,选择素材。
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景色。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道河湾,一条小径„„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5、教师巡回指导
6、作业评价
(1)作业展评(2)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2.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 3.绘画步骤
二、讲授新课
1、取景
风景写生,首先要取景,取景就要解决构图的问题。
怎样取景:可以用取景框或者用手代替取景框来选择景物的一部分,对于自然景物,根据画面的需要可以有取有舍。
在取景构图中,视平线在画面上的高低位置是很重要的,“画面”上视平线低,就产生开阔的感觉;视平线高,则近景显得更为具体充实。这是根据需要来决定的。
在画风景写生时,还要注意近、中、远景三个层次,表现出空间距离。
2、带领学生实地写生,讲解构图
(1)从不同的角度看一自然风景,先仔细观察,确定主体物并可作适当移动,将别处的景移到自已的画上。
(2)落笔时,注意留“天”、留“地”,整体饱满,切忌散乱,不管在哪个角度,主体物要突出。
(3)打好轮廓,可上一些明暗。
3、巡回指导
(1)用水粉画一幅风景写生,注意画面的气氛和色彩相协调。
(2)可以用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工具材料结合水粉色进行作业。
4、作业讲评。
十、教学反思:
昨天,我上了一节《风景写生》课,课后反思起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使学生想学,乐学。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转变了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
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总是打不开思路老是围着教师转,这 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把学生领到教室外面,走进大自然,多观察,多思索,首先以学生的自主尝试、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通过学生尝试、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法,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为学生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
在教学中,我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朋友。如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我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画,帮助他们难以表现出来的地方进行辅导。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提倡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虽然这节课我觉的是上的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时间把握的不理想,色彩对比讲解的不够详细等等。以上是我在教学《风景写生》这课后进行的反思。通过这次课堂教学,让自己感到收获不少。
第八课
学做设计师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0月30日(第十周,星期一)
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1月1日(第十周,星期三)
第5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在学校里有教学楼、办公室、图书楼、体育馆等各钟功能不同的建筑,有转授知识和本领的老师,有管理学校事务工作的校长,还有很多高年级或低年级的同学。学生在校园里长大,在学校里学到了知识和本领,在学校里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本课借助学生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让血神结合自己的理想愿望,学习做设计师,给自己的学校提合理化建议,为学校重新做整体规划。学生通过画校园平面图,做出校园建筑整体规划图;根据校园面积大小和平面形状制作校园建筑纸模型;最后按平面图纸摆设,做成一个完整的校园立体模型。
本课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探索。课本设置的学习内容以美术为中心,融合美术各门类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旨在通过校园真题建筑设计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习策划的有关知识,并且把与之相关的美术知识综合起来应用以达到最佳效果。这些综合知识包括校园平面设计图、楼房纸模型设计与制作、建筑环境规划与安排、建筑环境色彩搭配与应用等,使学生在综合性的策划、设计、制作学习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五、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六、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认识校园建筑策划整体布局的重要性。学习掌握平面设计图的知识和立体建筑模型的设计制作知识。
过程与方法:运用综合美术知识和技能,通过规划校园平面设计图和制作建筑模型,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平面、立体的设计思维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关心未来、设计未来的美好情怀。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讨论策划达成共识,合作设计学校校园平面设计图;学习设计制作校园建筑模型。
教学难点:校园平面设计图的正确及规范设计;校园各种建筑模型功能与外形的统一体现。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激情导入。
学生按八至十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把小组成员的课桌椅摆在一起,学生围坐好,准备上课。
教师从校园建筑状况、建筑模式、建筑布局等问题谈起,激发学生产生改变校园现状的想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回答:想不想为自己的校园描绘蓝图?想不想学做设计师?导入本课学习。
(2)欣赏作品,认识设计。
教师让学生欣赏课本上校园全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建筑的整体性。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本校的建筑都有些什么使用功能,提出为什么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式样也不一样,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人们在建造大型建筑时,为什么都必须先策划、画图纸、做楼房模型。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随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归纳小结(从计划性、安全性、省材、省时等方面简要讲述为什么先规划后施工建筑的道理)。
(3)自己策划,设计校园。
教师讲述校园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其在形式上和布局上的相关知识,如体育馆等建筑物能不能过高,运动场一般都是露天形式(运动场一般有球类、田径类等设施)。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展示的校园平面设计图,讲述平面设计与立体建筑模型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设计校园建筑的平面布局的方法。
教师布置作业,画校园平面设计草图。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校园布局方案,每个人都可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设计校园。
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把校园设计的构思用16开画纸画出来。草图完成后,摆放在小组桌面上,全班同学欣赏评价。教师归纳总结。
(4)描述蓝图,建设校园。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学生的设计草图,帮助学生选择一两张草图,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整合各设计图样的优点,综合设计成一张4开纸大小的平面图。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各小组把设计图展示在课桌上,派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想法。
师生共同评价。
教师课堂小结,布置第二课时学生需准备的学习用具。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
教师重温第一课时学生的学习情况,导入本课的学习。组织学生按第一课时的分组情况摆好桌子,坐好。把各个小组的平面设计图分发给各小组。(2)讲授新科。
教师讲述如何根据平面面积设计制作立体的制造型的方法。教师示范楼房模型的制作步骤:
1.按平面建筑设计图的地面形状设计楼房的构成。2.画出楼房模型平面展开图。
3.剪下图形,按设计的图样折叠,制作。4.用胶水粘贴,做细部装饰,完成。(3)学生做作业
各小组分工,各人负责或几个人共同负责设计制作一个立体模型。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各个建筑模型做好后,按平面设计图设计方案粘贴在一张底板上。(4)展示评价
各个小组把完成后的校园模型摆放好,教师组织学生相互欣赏、观摩。各个小组介绍自己的校园建筑立体模型设计。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归纳本课的学习情况。
十、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我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较多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等精神。以“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为教学重点内容进行教学,主要通过讨论学习法、协作学习法和讲解法来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较为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过于紧张,导致在讲解“定势思维”知识点的时候没有按照教学设计的程序的进行,使学生不能较好较容易地接受该知识内容,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较为低沉。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第九课
设计校服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1月6日(第十一周,周一)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1月8日(第十一周,周三)第5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设计·应用”课
四、教材分析:
校服是现代社会在校学生统一穿着的服装,校服以其统一性给学生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各种各样的校服展示了青少年学生的青春与活力,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青少年一代活泼又严肃的学习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成长经历。本课通过学习纸样校服设计,让学生了解服装的设计原理及制作方法,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提高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感悟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五、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任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吻合,容易引起血神的学习兴趣。校服设计与一般的家居服装、戏剧服装、体育服装等的设计不同,一定要考虑校服穿着的特定环境,穿着的舒适、实用等因素,二是要在服装样式、服装色彩的和谐性上做一定的探究。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校服的作用,学习服装设计的一般知识。
过程与方法: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多样与统一的形式原理进行校服设计。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凡事亲自动手的习惯。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学生学校服装,了解学生服装形式和特点,学习设计校服。学会欣赏校服的美。教学难点:如何有创意的设计出具有学校服装风格,体现学生青春与活力的校服式样。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校服设计效果图、教案、课件等 学生准备:图画纸、颜料、铅笔、毛笔等
九、教学过程:
一、课堂教学设计(1)欣赏校服。
教师组织学生在讲台前腾出一块空地,让学生穿好课前准备的各种各样的校服。学生在掌声中或音乐声中模仿模特时尚的走台步伐,从教室一边走到另一边,像同学展示不同的服装式样。
(2)欣赏各式各样服装,评价、认识校服。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学习模式讨论那几套校服好看,哪几套校服适合学生穿着。以及原因是什么。
(3)讨论校服设计元素。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设计一套夏天穿的校服需要哪些服装设计元素。本教学环节主要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给学生拟定讨论的大范围或设计若干问题,如:男孩子穿的校服与女孩子穿的校服有哪些不同。在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布料的不同又给校服带来什么不同的特点。
知识点:
1、校服最早源于英国,1864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将海军制服穿在小王子、小公主身上,受到民众的喜爱,也因此引发了改良海军制服的热潮,修改后的海军制服也最终成为最早期的学校制服。
2、而校服一词最先起源于日本,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快速恢复时期,政府为了保护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以防他们因为衣着方面的差异而产生自卑心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改革,统一学生着装,消除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帮助学生成长。
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重视“仁”、“礼”,授学时,便要求学生青衣青帽,穿戴整齐,以示尊师重道。到明清时期,儒生文士男子服饰,大多青布直身的宽袖长衣,头戴四方平定巾,更是出现进士服、儒士服及乌纱帽等。
4、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校服文化起源于辛亥革命以后, 当时中国开办的许多西式学堂发放给学生统一的衣服、帽子等,这大概也就是中国校服的萌芽。
5、校服要做到材料安全、对人体友好无害;同时要做到结构安全,满足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学习、运动的需求;还要在细节设计上体现安全,为孩子们的运动、出行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安全保护。针对结构和设计的安全性,要完善校服工艺质量控制强制性标准,并从拉链、反光材料、配饰等细节方面着手,处处留意对学生的安全保护。
(4)汇报与小结
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汇报结果进行总结。(5)讲述新知。
教师讲述男装和女装服装设计的要求。
教师示范男生的校服设计方法、步骤,讲解设计校服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示范女生的服装设计方法、步骤、服装样式及设计后人物着装的效果设计图。
(6)讲述作业要求,布置学生作业。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7)学生作业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校服效果图展示出来。
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校服进行评价。
十、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意义的建构者,教师的巧妙引入新课起着主导作用。在课上学生对校服初步了解后自己动手设计校服,由于是让学生先动手设计,没有指导性的设计,很多同学设计出的作品都不是很专业,这样看起来不如指导过的作品从视觉上好看,但是能让学生在动手中找到自己不足,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本课的一个闪光点。通过本课我体会到了,选题的重要性。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到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综合实践学科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受学生的喜爱。
第十课
苗绣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1月13日(第十二周,周一)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1月15日(第十二周,周三)第5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设计·应用”课
四、教材分析:
苗绣是指我国苗族妇女的刺绣作品,苗绣以针法精巧、古秀文雅、色彩丰富而闻名。图案多以花鸟虫鱼及几何纹样为主,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苗绣讲究对称美、充实美和艳丽美。苗绣主要用来镶嵌衣领、衣襟、衣袖、帕边、裙脚等部位,也可以用它来装饰挎包、钱包等。苗绣显示了苗族民族妇女精湛的手工艺术。近年来,苗绣这朵艺术奇葩已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喜欢观赏收藏的艺术精品。
五、学情分析:
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苗绣的艺术特点,感受苗绣纹样的装饰美。
过程与方法:学习苗绣的基本纹样,并能把苗绣应用在生活用品中。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家乡的民间艺术的热爱。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苗绣的艺术特点,学习绘制苗绣纹样。教学难点:如何将苗绣装饰在生活用品中。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苗绣图案图片等
学生准备:苗绣作品、图案、文字资料,以及彩色笔、丙烯颜料、旧的衣物、小提包、帽子等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请生课前收集有关苗绣的实物作品,互相观摩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以讨论的形式交流,请生说说对苗绣的初步认识与感受,唤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启发引导,师生共赏
1、出示各种苗绣作品,与学生一起欣赏交流,感受苗绣作品的艺术美感,并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苗绣的知识及对苗绣的审美感受。
2、引导学生观摩分析苗绣纹样,苗绣作品及课本中的范图,了解作品的设计素材多以花鸟鱼虫及几何纹样为主,构图严密,色彩对比强烈。
3、介绍苗绣的应用:苗绣主要用来镶嵌服装的衣领、衣襟、衣袖、帕边、裙脚、脚带等部位,也可用它缝制挎包,线包等。
三、设计与制作
1、讲授要领: •根据苗绣纹样的特点,自由选择适合纹样等单独纹样的形式进行纹样设计,可用彩色或油画棒在白纸或图画本上的绘制(提示:色彩的深浅对比)
•可以用剪纸的方式,轻松的解决二方连续和多方连续重复绘制的问题。
2、学生尝试绘制,教师巡导,展示作品,师生共评。选择一下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
•设计服装:衣领、衣襟、衣袖等 •手帕
•裙子:裙身花纹及裙脚 •挎包、线包等 板书设计:苗绣
范图:几何纹样 花卉纹样 鱼虫纹样 多方连续纹样 苗绣服装纹样设计。
十、教学反思:
关于苗绣起源的详细情形,我们今天已经很难考证了。现在大家比较认同的一个说法是:5000年前苗族人文始祖蚩尤时代的苗族服饰大多是战服模样。处于萌芽状况的刺绣服饰并不普遍存在。关于史书中记载的对苗族“鸟章卉服”特征的描述应该是到了苗人建“三苗国”之后。至春秋战国时的楚国,苗族的刺绣工艺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赏析苗绣,先得要搞清楚它的技法针法及纹样特点。苗族支系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个支系,苗绣的针法和技法有20多种,有的技法在中原大地早已消失,但大多数都在贵州大山的皱褶里被苗家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苗绣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技法耗时耗材及制作时间上。如:破线绣、堆绣等因其制作工艺繁复,制作过程漫长故在目前苗绣收藏市场上价格占据其首;当然,数量稀少更是影响其价格的因素,比如“板丝绣”。
第十一课 成语故事新编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1月20日(第十三周,周一)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1月22日(第十三周,周三)第5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目的旨在以成语故事为基点,对故事内容实施构图、造型和色彩创作,并用绘画的形式集合成语注入健康的、意义积极的、观念全新的解释,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创作编故事画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寓意做新的理解与联想,开拓学会少年宫的创作思维,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步形成创作的灵感。
五、学情分析:
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绘画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可见有助于本科的教学。本科以成语故事图片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成语故事的准确意思,或夸张、或抽象、或概括等形式。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抓住成语的主要意思进行构思创作。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语配画的形式美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选择运用不同的表现技法,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新编一个成语故事,并把故事内容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薪榘一个成语故事或给成语赋予新的内容,然后把它画出来。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组织与绘制,画面表现内容的连贯性和成语特点的体现。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相关的课件、图片资料、范作等 学生准备:图画本、水彩笔、蜡笔、油画棒等
九、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几幅手绘或电脑绘制的范画进行故事内容分析,并引出课题。
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画?这幅画是用什么表现手法绘制的?欣赏了这些画你能大概说出画中的故事情节吗?想一想,用一句什么成语来概括画中的内容?
2、教师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本中的范图,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主体)造型、故事情节、画面色彩、背景和构图等方面进行赏析。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喜爱的成语故事,然后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4、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创作的思路,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来表现成语故事,并进行大胆创作。
5、教师展示范作的步骤图,讲解创作方法和步骤:(1)确定主题后轻轻画出人与物的轮廓。(2)进一步勾描出人与物的形态特征。(3)添加色彩。(4)调整完成。
6、教师布置学生作业时,强调在绘画中注意体现成语的特点;构图形式可选择多幅式,也可以选择单幅式;构图饱满,色彩搭配得当。
7、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堂辅导,对于在创作中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和鼓励。
8、学生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观摩欣赏,评一评、说一说谁的作品最有创意。教师点评并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十、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尽可能的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注意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教师巡回指导时,放舒缓音乐可以使师生情感得到共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体现的新课标的倡导理念,对于中高段学生有着示范的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作精神的培养。这是学生的感觉由体表转向了内心,感觉的体验得到了升华。当学生小组基本完成作品时,让他们把自己画给好朋友或者周围同学看,并说明比较经典的地方。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对自己的感觉多元素的展示,另一方面又是展示绘画方法和造型元素的组合画,表现自己的独特构图能力。这又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评价。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课后拓展让学生积极的去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自主参与探索过程。
第十二课 书香校园——我的梦 中国梦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1月27日(第十四周,周一)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1月28日(第十四周,周三)第5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2月4日(第十五周,周一)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2月6日(第十五周,周三)第5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五、学情分析:
中国梦对小学生来说,不能用深刻的内涵去深入的讲解,而对他们来说最熟悉的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去理解中国梦就比较容易,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广泛,要让小学生自己去作画,能画出作品的学生在少数。所以需要给他们一些参照和必要的指导。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梦想作画,注意人物的绘画方式。过程与方法: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梦想作画。
态度与价值观:在作画的过程中,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增强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与人物绘画的方法。教学难点:用我的梦想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绘画。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范画,教案,课件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8K以上的画纸。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在上课以前呢老师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
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师:非常好!同学们,那么这二十四个字又该怎样去理解呢? 生:分三个层次去理解:国家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师:这二十四个字和起来就是中国梦的核心部分;什么是中国梦呢? 生: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师:回答得非常好!中国有一个梦那就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告诉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生:。。。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对国家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国家就像一个很大很大的机器,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颗非常非常小的螺丝钉。我们每个美好的梦想汇聚起来就是伟大的中国梦。(板书课题中国梦 我的梦)
三、讲授新知: 师:“中国梦 我的梦”用这样的一个主题来作画,画面必然会联系到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物的绘画。
师:那么我们该如何快速的画出很多不同职业的人物呢? 师: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有头、身子、四肢,师:那外观又有什么不呢?除了五官不一样,高矮不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是什么?
生:服饰!
师:对了,不同职业的人,所穿戴的服饰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个军人和一个医生站在一起,首先,帽子不一样,接着是衣服不一样,然后是鞋子不一样,最后是道具不一样,军人拿的是枪,而医生拿的是听诊器,注射器等。一样的方法,谁来分析厨师与律师的不同? 生:。。。
师:非常棒!最后我们要注意的是男生与女生的区别。
四、课堂练习:
以“中国梦 我的梦”为主题进行创作。
五、自我展示,作品评价。
六、课堂小结:
“中国梦 我的梦”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
十、教学反思:
我的梦中国梦,这个内容比较难,给学生两节课的时间去画;能出一些成品,但是基本是照着所给的素材照搬;很少有学生是能按着自己的思维去修改的,这个问题,一直找不到办法解决;同时还存在学生画画总是把东西画得很小,不管怎么说,还是那样。
第十三课
写意画小品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2月11日(第十六周,周一)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2月13日(第十六周,周三)第6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写意花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花鸟画是我们熟悉的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写意花鸟更以其痛快酣畅,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人们。
本课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写意花鸟小品创作与表现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中国花鸟小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绘画动笔能力。通过本课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绘画的兴趣,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和对国画的理解。
五、学情分析:
对于2018届六(1)班来说,国画对他们的吸引力很大,国画的自由表现的笔法,在短时间内能快速的创作出简单的写意画或者抽象画,能提升学生的艺术自信感,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课件介入的形式,进行进行欣赏——认知——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评述(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这一过程以欣赏、教师演示为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充分利用大量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感受花鸟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六、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意画墨色的分层和基本的执笔、运笔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摩老师的示范与讲解,了解意画墨色的分层和基本的执笔、运笔方法并通过素材加以练习。
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墨色的分层与基本的执笔、运笔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完成的画面。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毛笔45只、毛毡7张、墨碟7只、防水一次性碟子7个,半截瓶子7个,8K生宣纸90张,教案、课件
学生准备: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
教师:展示悬挂教师的写意花鸟作品,让学生感受运用写意花鸟小品装饰教室的效果。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背景音乐)
学生:。。。。。。。。。。。。教师:(表扬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花鸟画是我们熟悉的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写意花鸟更以其痛快酣畅,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人们,这节课学习内容《写意画小品》(板书课题)
教师:“国”字当头,国画历经沧桑,能够发展到今天非常不容易,这可以说明国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欣赏)中国画的历史及分类 1、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龙凤人物图)
2、中国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幅绘画作品,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瓮葬棺《鹳鱼石斧》彩陶缸,还有宁夏贺兰山的岩画《人面像》。
教师:(出示课件,国画的种类)按照题材分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学生:(分析作品)。。。。。
教师:按其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课件展示)。学生:欣赏教师讲解。
教师: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课件展示、实物展示)。
教师:国画的用笔技法(教师演示讲解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从笔锋的运用分:中锋、侧锋、顺锋、逆锋 从用笔的力度分:轻与重 从用笔的速度分:快与慢
从用笔的效果分:方与圆、苍与润等
国画的用墨技法(教师演示讲解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用笔用墨的方法)(学生展示 师生互评 教师总结)
教师:写意画中包括哪些内容?(学生欣赏教师作品)学生:诗句、书法、画面、印章(学生上台指出)教师:演示荷花的画法:
(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讲解及提问目的在于学生参与)(课件展示①②③④⑤⑥幅图片)
学生作业:
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完成一幅写意花鸟画小品。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背景音乐图片)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评价相结合.(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总结:
1、能否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小品的人文特点和技巧特点.2、能否运用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写意花鸟画小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3、是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写意花鸟画小品.课后拓展:
1、如可能,可以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法将同学们自己的作品 合成到自己的居室图像中。
2、可以结合作品的创作,以书面的形式,从人文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
十、教学反思:
禽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他们的兴趣是很高的。要他们真正掌握禽鸟画的画法,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禽鸟的形体、结构、动态、生活习惯等作细致的观察和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体验彩墨画的乐趣,并进行简单的技法练习。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才能熟练应用;造型基础的不同,将致使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写意花鸟写画“诗、书、画、印”结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学生的画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鉴于上学期学生已接触过一堂彩墨游戏课了,对彩墨画的绘画形式有了一些了解,对彩墨画的表现方法有了一些经验。
第十四课 古代的桥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2月19日(第十七周,周一)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2月20日(第十七周,周三)第6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本课以“古代的桥”为课题,以当代版画家古源的套色木刻《玉带桥》导入,旨在通过“桥”这一建筑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的桥梁文化,用装饰纸版画的美术形式,创作一幅以桥为主的风景画,使学生在欣赏我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同时,画一画我国古代的桥,体验桥文化给我们的启示和审美趣味。
五、学情分析:
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绘画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可见有助于本科的教学。本科以成语故事图片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成语故事的准确意思,或夸张、或抽象、或概括等形式。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抓住成语的主要意思进行构思创作。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了解桥的文化,认识版画的艺术特性。了解版画的绘制过程。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装饰纸版画的制版与印刷的技法,制作出有多种颜色的纸版画作品。
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桥的建筑的成就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我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了解桥梁文化内涵。以桥为主题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以桥为主体的画面构成及纸版画的制版与印刷工艺。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版画材料
学生准备:画纸、剪刀、尺子等
九、教学过程:(1)欣赏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画或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师生共同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中国古代的桥的图片、画册、录像等材料。欣赏的形式可用教师设置课前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或师生共同讨论、自由发言等形式展开。使学生增加对中国古代桥梁的文化及艺术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提出本课学习任务:用装饰纸版画的形式,创作一幅反应桥的风景画。(2)知识教授
讲授有关桥的相关知识。包括古桥的起源和发展;桥的种类;古桥的技术和艺术成就。让学生认识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古代的桥在世界建筑史中的地位。
讲授有关装饰纸版画的制作知识。包括纸版画的种类、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印刷方法。为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教师可用影视录像的方法或利用课本提供的方法步骤图进行演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讲授有关主题创作的方式方法。知识点:
1、中国的四大古桥分别是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湘子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的洛阳桥。
2、河北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这座桥建造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它气势宏伟,造型优美,结构奇特,远远看去,好像初露云端的一轮明月,又像挂在空中的一道雨后彩虹,十分美丽壮观。
3、泉州洛阳桥
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
4、北京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13公里、丰台区宛平县城西门外,跨永定河之上,它是北京最古老的石造多孔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至今已有八百多的历史。
5、潮州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3)学生作业
本课时的作业主要是用铅笔创作画稿,为第二课时的版面制作打基础。要求学生尽可能明确构图的主宾关系,即以桥为主,其他为辅。(4)作业展示
学生完成草图创作后,进行展示互评。(5)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本课学习内容和作业效果,肯定学生成绩,提出不足。
十、教学反思:
《古代的桥》教学反思“好的引入是课成功的一半”。课前我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桥的有关知识。在引入课题以桥的知识的抢答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使一些平时“不安分”的学生,表现了超乎常人的想力和创造力。游戏的魅力能使人的身心处于放松、愉快的状态,使思维更加活跃,更具有意外的发现。借助游戏的力量来辅助美术教学,让学生“游于艺,成乐”一直是我尝试的,效果较好。接着我让学生从它们的样式、特色入手,找找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然后请同学做一名讲解员,给大家讲一讲自己家乡的桥功能和特征。根据学生的介绍总结出结构特点,根据需要合理地设计安排出桥的使用功能部分,再加以美化,就形成一座漂亮的桥。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设计思路清晰,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对学生有扶有放,重点明确,效果非常好
第十五课 美丽的家园
一、备课人:农志鸿
二、授课时间:
2017年12月26日(第十八周,周一)第4节
六(1)班
1课时 2017年12月27日(第十八周,周三)第6节
六(1)班
1课时
三、授课授课对象及类型:六年级“造型·表现课”
四、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学习内容是让学生用绘画形式描绘生活环境,学习要点定位在记忆写实绘画。
五、学情分析:
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绘画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可见有助于本科的教学。本科以成语故事图片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成语故事的准确意思,或夸张、或抽象、或概括等形式。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抓住成语的主要意思进行构思创作。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描绘小区的景物,合理组织画面。加强观察、引导记忆,提高学生绘画的取景和构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查找居住区域的相关资料,了解与自己生活环境相关的人文知识。引导学生从观察过程中获取构图的景物。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养成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热爱家园的品质,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八、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生活、社区景色的图片和照片。预选一至两张准备介绍其来历及背景故事。
九、教学过程:
一、欣赏领悟:
1、设疑导入:
老师这几天收集、拍摄了许多我们身边的生活的图片,这使我觉得原来美是无处不在的,它离我们是那么那么地近。看过之后,你们会觉得很是亲切,也许还会引起你许多的记忆呢!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2、感受社区之美。
A.欣赏时,教师适时进行解说描绘,唤起学生对社区的审美感受,让学生找到社区之美。
B.分类列出休闲、饮食、文化、体育、交通等各类社区环境,清晰学生的思维路线,同时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社区。
二、信息交流:
1、分组展示。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收集的社区照片、图片。请你们把它们放到你们小组的展板上,让伙伴们一起分享好吗?(组内交流讨论)
2、自我推荐。这些照片可真美,他们一定有让你感动的地方,一定有他们自己的来历和故事。谁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资料,介绍你的照片呢?(每组请1—2位同学为代表,推荐、介绍自己的照片和图片)
3、信息反馈。说一说最让你感动、让你记忆深刻的社区情景是什么?
三、互动分析:
1、构图取景。
开展“找焦点”的游戏。老师这里有一张空泛的图片,谁能够移动取景框,帮我找到最适合的视觉焦点。(一幅图可能有几个视觉焦点。)
2、绘画语言的表现指导。
(1)同学们,我这里有两张作品,你们说一说,哪一张作品更好,为什么?(两张作品:一张画只是简单的平涂;另一张进行深入刻画,有明显的对比。)(2)那么我们一起来改一改怎么样?教师动手演示,将简单平涂的画修改加工,并进行适当的讲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a.色彩(冷暖);b.明暗(深浅);c.空间(前后);d.线条(轻重)。
四、自主表现:
1、教师演示步骤。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社区风景画。8人为一个创作小组,共同构思商议画面的大小(一般用横副,用全开纸3—5张合并使用,大小共同讨论确定),构图及手法表现,然后分工合作(例如有画房子,有的添树木,有的画人物„„),画出景物特色。利用学生作品在学校或社区橱窗主办一次“社区是我家,大家都爱它”的宣传展览。
3、学生分组集体创作,教师辅导,出现问题时共同讨论解决。
五、交流反思:
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自己对自己塑造部分的满意程度及感想。
2、互评,在互相尊重、相互包容的前提下为别人提出建议。
3、师评,根据学生分工合作的情况及作品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
六、课后拓展,学习延伸
1、想一想,你理想中的社区是什么样子?
2、欣赏新人类社区设计图。
七、课堂小结:
1、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知识、能力(技能)、感想。
2、教师总结: 社区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学习、生活、娱乐的大空间,是一个小社会,更是一个亲密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努力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做一个优秀的社区公民吧。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描绘社区人物与活动。由于学生对社区的印象是琐碎的、无意识的,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本社区一些文字或图片资料,在上课时,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社区”主题的信息交流,丰富学生的知识,增进学生信息交流的氛围。随后我将话题引到“我与社区”的内容上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社区中的生活体验。捕捉社区景色的最动人之处。
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美丽家园,例如:表现广场晨练的老人、游泳馆游泳的人们、广场嬉戏的孩子、集贸市场购物的场景„„多个角度的表现社区的情景。对个别学困生,美术作业适当对他们降低要求,从简单做起,打好基础。他们先临摹再向写生、创作过渡。并在作业批改多肯定多示范。尽量多包容,多关爱,少指责。尽管他们做的不是很完美,我依然会笑着鼓励他们。相信他们终有一天也能自如地进行绘画表现。
:名姓 :级班 :校学2017—2018小学美术六年级上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绘画是一种(A)艺术。
A.造型 B.涂鸦 C.雕刻 D.随意 2.绘画可以在(D)进行。
A.墙上 B.衣服上 C.木板上 D.以上都是 3.中国画用(C)作画。
A.尼龙刷 B.钢笔 C.毛笔 D.铅笔
4.在十九世纪以前欧洲的油画以(B)作画方式为主。A.抽象 B.写实 C.皴画 D.以上都不是 5.《龙猫》是(C)的代表作。
A.张大千 B.吴冠中 C.宫崎骏 D.安徒生
二、判断题:(10分)
1.中国画一定要用铅笔进行绘画。(x)
2.黄色、红色、绿色为是同类色,绿色和红色是对比色。(x)3.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等。(√)
4.绘画时只能用直线进行绘画和斜线。(x)5.在色彩中,不同色相组合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三、填空:(10分)
1.中国画“墨分五色”为 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2.透视现象体现在近大 远 小、近高 远 低。
3.徐悲鸿 是我国最早把西方绘画引进中国的美术教育家。
四、绘画:设计一张有趣的京剧脸谱。(70分)
要求:构图合理、美观;符合设计图要求;颜色和谐。
第四篇:二年级美术教案
《漂亮的花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花边,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什么是花边”,了解花边的装饰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用剪纸的方式设计制作花边。
2、能够联系生活,回忆起日常见到过的一些花边并学习制作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花边。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造型设计能力以及在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民族自豪感,并学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美。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并制作出花边。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理解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花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娃娃等)。剪刀、彩色纸、多媒体 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伙伴,请大家唱着儿歌来迎接他们吧。(学生唱《小白兔》儿歌,教师剪小白兔花边)
快看,小白兔来了!小白兔还会变魔术呢!(拉开花边,两只,四只……)你们想学一学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漂亮的花边》(板书课题)
二、欣赏花边: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出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请大家赶快来欣赏吧。(课件
出示生活中的花边)
1、古代服饰上的花边。
领口、袖口、长袍、鞋子等地方都有花边。
2、古代建筑上的花边。
好多的古代建筑的门上、墙上、窗户上等地方,有好多的花边。
3、陶器、瓷器上的花边。
在一些陶器、瓷器上的花边都很漂亮,尤其是青花瓷。
3、好看的生活用品的花边。
筷子上、盘子上、家具上、床上、裤子上、被子上、生活用品中太多了,他们都有好看的花边。
4、大街上的栏杆和围栏。
有各种单位的围栏,绿化带的围栏,各种栏杆的样式都很美。
5、民族服饰中的花边:少数民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以及服饰上随处可见漂亮的花边。
三、探索研究: 师:图案从一开始就从属于器物、建筑、服装等被装饰物上,用花边来装饰身边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非常地华丽、精美,图案的设计注重形式感,强调平面感,强调形象的装饰美感。他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他能美化我们的环境,让我们这节课探讨一下美丽花边的制作方法。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
教师示范:
1、连续图案剪法: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2、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做出漂亮的花边。
五、设计制作: 1.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 2.选一件周围的物品进行装饰。
六、作业展评
全班学生进行作业展评,并可以加上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评语。表扬制作精美的花边图案,可做花边展示秀。
七、拓展建议:
同学们虽然现在你们手中只是一些普通的花边,但只要我们肯动脑,勤动手,这些花边可以装点整个世界,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大家回家去试试吧,下课。
10课 脚印的联想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脚印,认识它们的外形特征。
2、对脚印进行联想,将动物的脚印变成新的形象。
3、运用添画的方法,组合成一幅有趣的想象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各种动物脚印的特点,并对脚印进行联想,创作一幅想象画。
【教学难点】
动物脚印的联想与巧妙组合。
【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绘画作品,课件,范画。
学生:课前观察、搜集生活中各种动物的脚印,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1、视频《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步画!”
2、揭示课题
二、观察感悟,探究体验
1、观察了解
小组内展示交流搜集的各种动物脚印,说说脚印的造型特征。投影展示自己最喜欢的脚印,并说说理由。
2、找主人,认识脚印
课件播放各种脚印及其脚印,找找相对应的动物及其脚印。说说自己喜欢的脚印像什么?
3、奇思妙想
(1)出示了犬的脚印,师生合作巧设计
观察它的形状,你想到了什么事物?如果改变脚印的大小、方向,再添画几笔,会变成什么有趣的形象?
(2)出示各种脚印
你对哪个脚印最感兴趣,它像什么?
改变它的角度,你又想到什么?
如果将不同脚印组合起来,你能设计出什么造型?
4、范画欣赏,引导方法
(1)添画:对各种单个脚印进行添画,组成画面。
(2)组合:将多个脚印组合成另一个新形象。
三、实践创作
作业:小组合作,用绘画的形式,轮流添画,将脚印进行巧妙联想,组合成一幅有趣的想象画。
要求:造型奇特,构图饱满。
四、作品展评
你自己用了几种动物的脚印?组成了什么?
五、拓展小结
1、除了画,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创作脚印造型。
2、欣赏脚印在生活中的运用。
3、欣赏其他小朋友的手印画。
六、教学结束
第11课 蔬果变变变 教学设计
蔬果变变变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学习要求收集所需的蔬果材料。
2.充分展开想象,将收集到的蔬果制作成各种立体的作品。3.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4.让学生走进生活,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学习设计知识,通过几种方法进行构思设计。2.蔬果的制作方法,通过示范解决。教学准备:
教具:示范作品及蔬菜、水果、切刀、刻刀等。学具:蔬菜、水果、牙签、切刀、刻刀、彩纸。教学过程:
一、故事趣味性展开导入法
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举办了一个动物狂欢节。听!音乐响起(CAI课件播放《动物狂欢》音乐会,一些可爱的蔬菜瓜果蹦蹦跳跳地一会儿组成了水果娃娃,一会儿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聚集在舞台欢快的歌舞起来。)(由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师:今天的森林动物狂欢节热闹吗? 生:热闹!和平时的狂欢节不一样。师:怎么不一样呢?
生:这些动物、娃娃是由蔬菜和水果变成的。
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蔬果变变的世界里。板书课题:蔬果变变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作品。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把动物狂欢节那些可爱的动物、娃娃们请到了现场。(放音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动物、娃娃们进场)(同学们有节奏地拍手欢迎小客人)师:这些小客人漂亮吗?它们美在哪?
(学生自由发言:是由水果、蔬菜组合而成的,颜色鲜艳,造型很美也很有特别,它们生动有趣)
总结:没想到平时这些吃的蔬菜瓜果,可以变化成美丽可爱的动物、娃娃。
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动物狂欢节邀请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参加它们的晚会,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可它们要求用蔬菜瓜果造型来参加晚会?怎么进行蔬菜瓜果造型呢? 2.分析、讨论、找方法。
师:请每一小组根据你们喜欢的蔬果变变作品,共同讨论找方法,也可以试着做做!(分小组讨论、试做)。
生:鳄鱼是黄瓜做的,用一条黄瓜做身躯,再用小黄瓜切四条腿,用牙签插在躯体上就做成了。
猪是用藕做的,切两片藕作耳朵,用一段藕作身子,用彩色的纸剪眼睛,就成了可爱的小猪。师:这些可爱的动物、娃娃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呢?
生:材料用了各种蔬菜瓜果、牙签、彩纸、固体胶;方法是用牙签插接、粘贴彩纸、固体胶。3.示范。
师:材料和方法我们已经找到了,那应该怎样做呢?(出示整个茄子)看看这个茄子像什么? 生:茄子像蜗牛的身体、小帆船、鲨鱼的身体…… 师:要做成这些形状还缺少什么?谁来想想办法?
生:还缺蜗牛的壳、眼睛……可用洋葱做蜗牛壳,小蕃茄做眼睛。师:怎样将这一个个的零件(蔬果)组装起来呢? 师:可以用我们刚刚找寻到的牙签插接法。
教师示范:教师通过视频展示台进行演示,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步骤、方法和一些制作技巧 4.学生讨论你准备制作什么?
自选蔬果,分小组讨论可以做什么?怎么做?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作业:利用你准备的蔬菜瓜果进行造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嘱咐学生注 意安全,教师巡回指导。
(大屏幕出示一些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并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展示、互评
1.小组先互评,看谁的作品漂亮,谁的作品有创意,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来评一评这些作品的不足之处和优点。
2.大家带好自己的作品参加动物狂欢节,并评选出狂欢节最佳嘉宾。
五、收拾与整理
先将用剩下来的牙签,小树枝等物品收集在一起,再将其他物品归类收拾,将桌擦洗干净,注意安全。
12课 《小鸟的家》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了解鸟窝的外形,学习制作鸟窝及小鸟的简单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用与鸟窝相同的材料或代用品模仿小鸟做窝的方法,做一个鸟窝。能用彩泥做几只小鸟。
3、情感目标: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教学重点:做鸟窝及小鸟。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各种材料来制作鸟窝及小鸟。教学准备:“鸟鸣”录音 投影 范例 图板 教学环节:
一、引导阶段:
1、查看学生准备材料的情况,并播放鸟鸣录音(录音里面有各种鸟的叫声,非常美妙,容易产生各种美好的联想)。通过录音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说出录音内容以及联想的画面。提高学生通过听觉来联想美好画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出课题《小鸟的家》,并通过课前观察找同学说一说小鸟的窝。能够通过细心观察较细致的描述出鸟窝的外部形状以及内部絮窝用的物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发现事物的特征后,能用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对鸟窝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二、发展阶段:
1、出示鸟窝中小鸟一家快乐生活的图片以及《流泪的小鸟》(几根光秃秃的大树根,几只无家可归的小鸟流着眼泪在空中盘旋。)的投影。学生欣赏、感受小鸟有温暖家时的快乐心情和无家可归时的悲伤心情,从而使他们懂得保护大自然,关爱生命。欣赏图片,感受生活。教育学生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2、教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来做自己心目中的鸟窝,并用彩泥捏小鸟进行示范。学生兴趣盎然,积极踊跃。使学生了解小鸟的基本结构,学会用彩泥捏几只小鸟。烘托小鸟家的快乐气氛。
3、找学生在老师准备的大树间放飞小鸟。(老师课前准备了一张图板,用彩纸粘贴了一片浅浮雕似的树林。学生自告奋勇的上来,用彩泥做美丽的小鸟,粘贴在图板上。)师生共同来完成一幅作品。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大胆的表现自己。并通过老师和他们一起完成一幅作品,来建立师生的平等地位,使学生们更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来。
4、学生进行创作,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合作给小鸟创建美丽、舒适的家。培养学生充分思考、动手的能力,开拓思维创作出自己理想的作品来。
5、作品展示:各小组选一名代表手捧鸟窝到讲台上来展示。让同学们相互评价、自我评价。
欣赏师生共同的作品,老师用彩纸很快的作了一个大鸟窝粘贴在大树间,让所有小鸟都能住进去。学生积极表现,勇于评价同学的作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都非常欢快,又一次体验了大家庭的快乐。锻炼学生敢于表现自我的勇气,通过评价取长补短、完善自我。确立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地位,再一次感受大自然中的美丽人生。
三、小结总结这节课的内容,通过作品展示,引导学生联想小鸟在大自然中的快乐生活。说出这节课的感受以及今后的做法。
四、积极肯定学生,再次渗透保护生态平衡。收拾与整理:提醒学生课下收拾好剩余的材料,保持室内卫生。
13课《动物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连环画”知识,学习如何绘制出连环画。
2、运用简单的连环画形式较完整的把动物故事表现出来。
3、通过对各种动物故事收集、整理、绘制,学会关爱身边的小动物。【教学重点】
能用连环画的形式较完整的把动物故事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能用连环画的形式生动体现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示范作品。学生:绘画纸、彩色水笔等。【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动物明星欣赏:《喜洋洋与灰太狼》《狮子王》《熊出没》等。
2、揭示课题 《动物的故事》
二、欣赏感悟,探究技法
1、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能简单说说它的故事吗?
2、连环画作品赏析:《小马过河》
(1)故事讲述了什么内容?认真观察画面,你有何发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一想,在听取别人的意见后,更要亲自去体验。故事中的这句话“河水既不像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是小马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2)简介连环画:
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连环画的构成要素:故事的主人公、场景、文字(说明和对白)。
3、故事画作品欣赏
让我们继续欣赏画家和小朋友的作品吧!
《小鸡生病了》作品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鸡妈妈给小鸡找大夫治病的故事。画面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小作者对小鸡生病后鸡妈妈着急的表情的刻画,生动形象,夸张可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会飞的蜗牛》作品采用连环画的表现形式,用简洁、流畅的线条表现了一只可爱的小蜗牛的美好愿望——飞翔梦。画面赋予简单的文字来说明小作者要表达的故事情节,文字的运用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图形表达的不足。作品中表现的蜗牛原来会飞并因飞行而取得了奖杯,它一直背着奖杯变得很骄傲,之后奖杯变成重重的蜗壳长在蜗牛的身上,从此,蜗牛再也飞不起来了。《小黑和小白》作品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小黑与小白之间发生的故事。小作者以简单的画面情节表现出像是《寒号鸟》寓言故事的延伸,告诉我们做事不要拖拖拉拉,要把握当下。
4、进一步学习连环画的表现方法:
人物形象特征是相同的,随着情节发展场景而不同,辅以文字说明和人物对白。
三、合作探究
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构思故事情节,解决创作的主要问题。
1、提示:可以小组合作创作或独立创作一组连环画。
2、小组探究问题:
(1)你们小组以什么形式表现动物故事的连环画?(2)动物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主要情节。(3)每个同学负责绘制哪个情节的画面?
3、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帮助学生完善构思,落实小组分工合作。
4、动物形象提示:课件出示几组动物形象图片,给学生创作提供可借鉴的造型依据,创作时循环播放。
四、实践体验
以小组合作或独立创作的形式,用一幅或一组图画表现一个动物的故事,看哪组的故事最生动最有趣。在绘画时要注意动物和场景的变化。画面整洁,内容要清晰丰富。
五、小结拓展:
老师将大家的作业装订成册,做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本手绘动物故事书。转赠给我们班级。
14课《友谊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剪、贴、画等方法制作一张新颖的友谊卡。
2、学习掌握友谊卡的制作方法。
3、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掌握友谊卡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友谊卡的设计构思,材料运用的巧妙,作品有创意。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各种卡片、范作、剪刀、胶水等。
学生:各种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笔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贺卡,导入新课
1、老师收到一份小礼物,你们看,是什么?
2、你送过或收到过同学、好朋友的卡片没有?传递卡片有什么意义呢?
3、揭示课题
友谊卡传递着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它是感情的使者,也是团结的象征。让我们快快动手动脑,为自己的同学制作友谊卡。
二、观察感悟,探究技法
1、各小组赏析卡片实物,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1)卡片有哪些种类?
(生日贺卡、新年贺卡、尊师卡、圣诞卡、祝贺卡、节日卡、友谊卡等)
(2)卡片的设计形式:
(单页式、折叠式、开门式、抽动式 ;平面式、立体式 ;横式、竖式;几何形、实物形、不规则形等)
(3)装饰方法
绘画、剪贴、粘贴、剪切等。
(4)制作材料
色卡纸、瓦楞纸、包装纸、丝带等。
2、自学课本,了解制作方法
折叠镂空式:
(1)对折卡纸,呈竖式卡片;
(2)封面对折剪出心形,成镂空状;
(3)用瓦楞纸剪出较“小窗”大些的心形,粘贴内页;
(4)图形、文字装饰,注意预留写祝词的空白处。
3、视频演示其它卡片制作过程
小结:友谊卡的形式,造型、装饰,材料运用各种各样,制作之前要先确定赠送对象,有个巧妙构思、创意设计,再进行认真制作。
三、设计制作、实践体验
作业:为好朋友设计制作一张友谊卡。
要求:
1、学生可自行选定贺卡的类型及形式。
2、根据所定贺卡,设计图案色彩及外形。
3、每个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4、安全使用刀具、保持教室卫生。
四、作品展评:
评出最佳制作奖、最佳创意奖。
友谊卡写寄语赠送给好朋友。
五、小结拓展
祝愿所有小朋友和好朋友健康、快乐成长
15课《家乡变了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
2.发现家乡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之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过去的老照片、记录故事和一些物品、现在的照片和你知道的情况。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家乡到底有哪些变化。
:谁能来说说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怎么样?(生:好幸福)
师: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舒适啊!可是你知道20年前的家乡什么样吗?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同学们抓紧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学生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指名到前面说,带着资料向同学们介绍。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找到图片资料,我们来看。(屏幕出示图片)•每一张要做介绍和交流,让同学们更深入的感受过去的生活。教师总结:看了这么多的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说感受)板书:过去差过渡:过去的生活水平差,那现在的生活什么样呢?请同学们把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学生交流、汇报)指名到前面说,带着资料向同学们介绍。
.教师展示搜集的图片(屏幕出示图片)每一张要做介绍和交流,让同学们更深入的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总结:看了这么多的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感受)板书:现在好过渡: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美好,这么舒适,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生:靠改革开放和党的好政策靠人民的辛苦劳动)
板书:党的好政策改革开放劳动师:做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办?(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学生自由说)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家乡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生活,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屏幕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
在看每张图片的时候,要注意说些煽动性的话语,让孩子深切的感受污染的坏处。
师: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要想办法寻求帮助或查找资料针对这些问题想些好办法,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并评选出最好的“金点子”。
16《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2、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3、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4、在充满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学重点:
掌握画人方法步骤,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教学难点:
能记忆或想象画出老师的形象,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教学准备:卡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将表现性绘画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
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活动一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的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
作业之后,可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作业要求:
活动一,以写生或记忆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是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
活动二,记忆或想象画出自己和老师之间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动三,设计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
17会爬的玩具教案
教学目的: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难点:
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 教学学具:
师:旧挂历纸、包装纸、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和手工材料。
生: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
1、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制作
七、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第五篇:二年级美术教案
会变的线条 教材分析: 本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教材中展示出画家毕加索《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画面中不同线条合理组织给人带来的美感,感受画家非凡的创造力。教材中还选择了一些不同内容的学生作业,有学生设计的服装、陶罐、面具等,在线条的运用上既有秩序又有变化,给师生以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学生在作画过程中也可参考。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雄 伟 的 塔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塔这一建筑形式,启发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塔。在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画下记忆中的塔或设计出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从而拓宽学生的创作领域,写生、记忆画、设计,均可完成此课内容。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国家(地区)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B.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2)隐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塔建筑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新授:
1.看图片课件,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2.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3.师介绍绘画步骤。
(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2)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1.学生互评、2.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课后记
这一课给了孩子们很大的想象空间。从塔的功能到塔的外形孩子们都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把这一课用手工制作的形式呈现一定也会收到好的效果。小 扇 子 教材分析: 本课以现实生活中形象多变的扇子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出漂亮的扇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象各异、材料不同、用途不同的扇子来,达到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设计、选材、制作等过程,可以充分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教学中,强调知识、技能在美化学生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2)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教学时间]1课时
[手段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 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
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2)扇子的形状分析:
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3.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
(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
(2)折制、绘制扇面。
(3)安装扇柄。
三、实习作业:
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评。
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
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百 变 团 花 教材分析: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便可剪出不同图案,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B.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2)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手段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
1、五面对称折纸。
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
2、画五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
(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
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
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
五、作业展示、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
2、欣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
漂亮的小钟表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孩子们所喜爱。通过这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业,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钟表,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帮助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开阔思路。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2)隐性内容与目标: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2)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手段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3)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5)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 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是“版画系列”种的一节。严格地讲,它还不属于常规意义上的版画课,只是使学生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和版画起始课。本课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种发现凹凸不同的材料的质感,并能用工具采集下来,体会整个过程的经历,提出或总结一些问题和经验,并利用采集到的肌理效果,展开想象,做添加,制成新的作品。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感知种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2)难点:拓印的技巧。
[手段准备]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纪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
二、讲解拓印。
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
学生与教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印时,左手伸开,手指用力按住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蜡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
三、组合实物。
1、看实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
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
四、学生作业。
1、摆实物。
2、蒙纸。
3、拓印。
五、小结。
整理用具,材料。展示较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下课寻找事物拓拓,玩玩。
刷 牙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 表现”为主的课程。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己生活情景的联想,不同表现角度和不同人物特点的学生作品可以帮助和启发同学们的创作思路,特别选择了表现能力有一定差异的学生作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激发同学们的创作欲望。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细节,并以生动的观察和回忆作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能力。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作的精神。本课以一般的绘画创作为主要上课形式,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尽可能细致地回忆和大胆地表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生的作品表现形式既可以生动的动态形象为主,也可以以表现某个具体的细节为主。同时,在生动表现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适时刷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内容虽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像资料,但是关键还要看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在课前布置观察作业,还可以在课程启发阶段以教师和同学们即时的动作进行启发。[教学时间]1课时 [手段准备] 牙刷、刷牙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看电脑课件:《小松鼠刷牙》。
2.提问:看完动画片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天天刷牙? 3.揭示课题:画刷牙
二、新授:
1.观察:听刷牙歌,表演刷牙,同桌互相观察对方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刷牙的姿态是怎样的?
2.看课本,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画自己刷牙的样子。3.先请几位学生板演,并指出他们的优缺点。4.请“小老师”上讲台修改。5.教师出示作画要求:
(1)画面构图要饱满,人物位置要突出。(2)人物动态要明确,并适当添加背景。(3)用彩笔直接画,用笔要肯定。6.其他学生自己画。
三、作业讲评,提出希望。
1.看黑板上小老师修改的画幅,进行欣赏点评。2.投影展示同学们的作业,说出优缺点。
3.同学互相说说刷牙的必要性,教师提出希望:从小好好保护牙齿,才能有好身体。
大树的故事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 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打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B.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种,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B.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2)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手段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蜡笔。[教学过程]
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
1、看图片,认识校园里的树。
2、看校外的树,如:松树、柳树、椰树等。
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
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
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观察树、学画树。
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
2、多媒体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些模式化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距。
3、指导观察树:
(1)树的整体外形。
(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
(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
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
5、学生动手画树,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三、作业交流、评讲,课堂小结。
1、作业交流评讲可分步进行。
(1)画树干、树枝中途评讲。
(2)画树叶中途评讲。
(3)图色中途评讲。
(4)画树完成后评讲。
2、表扬鼓励,特别是有特色的作业。
3、课堂小结。
会变的小手套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一节“设计 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本课以人们冬季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2)难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教学时间]:1课时
[手段准备]:课件、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
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 会变的小手套
(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课件
1、构思。
2、包扎。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1、讲评保持原形特征、添加得当而生动的作品。并借此再重申突出事物的主体和特征。
2、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材料。动 物 乐 园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 应用”领域的课程,特别强调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可使用胶泥、彩泥等材料进行立体动物的制作。学生们可以分别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动物进行大胆的表现和创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用雕塑材料直接进行基本形体——球体、半球体等形体的塑造,对于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是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B.应会: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2)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教学时间]1课时
[手段准备]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启发回忆,揭示课题。
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动物。
2.学生说出动物,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动物 乐 园
二、尝试练习,进行造型。
1.通过投影欣赏泥塑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望。
2.教师示范一个动物。例:母鸡下蛋
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鸡蛋形;
(2)捏出头部和尾部。
(3)用红色捏出鸡冠、肉垂、耳朵;
(4)用黑色给它贴上眼睛;
(5)用各色彩泥给鸡加上翅膀。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
2.集体欣赏、评判,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
课后记:如何让一个泥团变成有头、四肢和尾巴等的小动物,制作之前泥料的分配非常关键。所以在示范时我特意举了几个典型例子,并插入了几个学生的小练习,讲、练结合的进行。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节日的装饰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观察书中的图片及周围生活,学习节日的装饰方法,认识了解古代、现代,各民族的装饰,懂得可以运用美术去装饰生活,使节日的气氛更浓厚。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地民俗、民风,注重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美。B.应会: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的饰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2)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教学时间]1课时
[手段准备]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观看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2.思考:节日,我们穿什么漂亮的衣服?不同民族有什么不同表现?人们都会进行什么样的庆祝活动?
3.节日中的气氛都是由美丽的装饰渲染的。揭示课题:节日的装饰
二、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1.基本形定位,用铅笔轻轻画人物动态。
要求:人的姿态表现出节日的快乐;服装色彩缤纷;各种装饰艳丽夺目。
2.描画具象,用铅笔在人物姿态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结构:头(五官、发式、头饰);再整体形的局部位置用简单的直线、曲线装饰服装样式;画颈、四肢、手、足。各部分不要求规范和比例。
3.勾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勾画人物的具体形象,细致生动的描写各部位。如:五官表情,头发样式、染黑头发,细致的刻画服饰纹样。人物服装组合图:
4.添加背景:烟火、礼花、彩旗、彩灯以及各种装饰道具。
三、展评作业:
1.同桌互评。分别说说自己和对方的不足。
2.选出构图合理,人物动态协调,背景丰富的作业表扬讲评。过春节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生活,了解春节的有关知识及各地不同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通过观察。回忆。想象、表现春节中有特色的生活情节,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的技能,提高学生设计制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B.应会: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气氛、热闹的场面。(2)隐性内容与目标:使学生简单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2)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范作、各种绘制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春节序曲》的乐声中,电子课件(拓展)、(让学生分组交流后回答感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行小结。
学生交流自己对我们民族的节日——春节的看法。谈一谈自己过春节的时候的见闻。
二:欣赏范作,归纳绘画方法和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表现春节的各种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玩具、农民画等。学生分析他们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
教师出示范作,小组讨论范作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归纳总结:构图——繁密,色彩——鲜艳,笔触——欢快,造型——生动。三:探索实践。
在学生感受、欣赏、了解各种节日及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作一幅作品,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或是自己在节日里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鼓励学生采用诗配画,书法,手工等形式进行尝试,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并巡回指导。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选择的材料、构思、构图及用色等方面进行评价,讨论改进方法,把所有作品贴在一起,构成各民族、各地区(学生个性奔放的节日联想画面)欢庆节日的盛大晚会,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五、教学拓展。
学生回家后上网查找或通过翻阅课外书籍了解国内外的一些节日,他们分别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