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气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电气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一、深度要求 1 总则
1.1 本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电气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
1.2 建筑电气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主要设备表。
1.3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可分为电施设计文件和弱电施设计文件,或统一并归为电施设计文件。
1.4 设计文件中的图线、字体、比例、符号等应符合GB/T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要求。2 总体工程电施设计文件 2.1 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使用图。设计修改图、修改通知单应编入图纸目录。
2.2 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1)施工设计说明(详说明要求)。(2)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主要电气设备一般包括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开关柜、配电箱、插接式母线等。2.3 供电总图
(1)标示建(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层数或标高,标示道路、地形标高或等高线及规划红线。
(2)标示变、配电站位置、编号;变压器台数、容量;发电机台数、容量;室外配电箱的编号、型号;室外照明灯具的规格、型号、容量。
(3)架空线路应标示:线路规格及走向;回路编号、杆位编号、档数、档距、杆高、拉线、重复接地、避雷器等(可选用标准图集有关页次及选项)。
(4)电缆线路应标示:线路走向、回路编号、电缆型号及规格、敷设方式(可选用标准图集有关页次及选项);电缆沟及排管应附有主要线路段的断面图。(5)比例、指北针。
(6)图中不能表达清楚或需作统一说明项:室外照明的控制方式,接地装置的阻值、型式、材料、敷设方法等。2.4 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控制原理图
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应标示箱编号,进线回路编号;标示各元器件型号、规格(包括整定参数);配出回路编号、导线型号规格,单相负荷应标明相别,有控制要求的回路应提供控制原理图;供电回路宜标明用电设备名称;配电箱应标注负荷计算数据Pe(或Pjs)、Ijs、Kc、CosΦ等参数。2.5 配电平面图及照明平面图
(1)绘制总平室外照明灯布置图,标明配电箱及其编号、干线、分支线、回路编号、敷设方式等。
(2)绘制总平附属用房的配电平面及照明平面图。2.6 详图
主要线路段的电缆沟、排管断面图等。2.7 防雷及安全接地图
绘制总平附属用房的防雷及安全接地图。2.8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归档)3 单体工程电施设计文件 3.1 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使用图。设计修改图、修改通知单应编入图纸目录。
3.2 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可组成首页,当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内容较多时,此表可放置次页。(1)施工设计说明(详说明要求)。
(2)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主要电气设备一般包括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开关柜、配电箱、插接式母线等。3.3 电气总平面图(见2.3)3.4 变、配电站(1)变配电主结线图;
绘制从高压电源进线,直至低压母线段的主结线图,并应表达一、二级负荷的供电方式及相应联锁控制的要求。标注变压器及发电机的编号和容量,母线段编号及电压等级。
(2)高压配电系统图(一次线路图)图中应注明母线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标明开关、断路器、互感器、电工仪表(包括计量仪表)等型号、规格、整定值等参数。
图下方表格标注自上而下依次为:开关柜编号、开关柜型号、回路编号、设备容量、计算电流、电缆型号及规格、敷设方法、用户名称、二次原理图号或继保要求。
(3)继电保护及信号原理图
继电保护及信号二次原理方案,可选用标准图。当需要对所选用标准图进行修改时,应绘制修改部分并说明修改内容。
控制柜、直流电源及信号箱(柜)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产品,图中标示相关产品型号、规格和要求;
应有盘(柜)外部电缆连线图、标明连线编号、型号、规格、敷设方式等。(4)低压配电系统图(一次线路图)图中应注明母线型号、规格;变压器及柴油发电机组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标明开关、断路器、互感器、电工仪表(包括计量仪表)等型号、规格、整定值等参数;
图下方表格标注自上而下依次为:开关柜编号、开关柜型号、回路编号、设备容量、Kc和CosΦ参数、计算电流、导线或电缆型号及规格、敷设方法、用户名称,(当选用分格式开关柜时,可增加小室高度或模数等相应栏目);
(5)平、剖面图
按比例绘制变压器、发电机、开关柜、控制柜、直流及信号柜、母线槽、电缆桥架、支架、地沟等平、剖面布置,标注层高、标高、安装尺寸等,当选用标准图时,应标示标准图编号、页次。
标示进出线回路编号、外引控制电缆编号、敷设安装方法。(6)照明及接地图
应绘制照明和接地装置平面图,并标明设备及材料的规格,接地装置敷设方式和要求,标明所涉及的标准图和安装图的编号、页次。(7)相应图纸说明
图中表达不清楚需要说明的内容,可附在图中。3.5 低压配电干线系统图
以建(构)筑物为单位,自电源配出线开始,宜至第三级配电箱止,按设备所处相应楼层绘制,应标注配电箱位置编号、回路编号,接地干线规格。3.6 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控制原理图
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应标示箱编号,进线回路编号;标示各元器件型号、规格(包括整定参数);配出回路编号、导线型号规格,单相负荷应标明相别,有控制要求的回路应提供控制原理图;供电回路宜标明用电设备名称;配电箱应标注总负荷计算数据Pe(或Pjs)、Ijs、Kc、CosΦ等参数。终端配电箱应标注分路负荷计算数据Pe(或Pjs)、Ijs。3.7 配电平面图及照明平面图
(1)配电平面图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房间名称、工艺设备编号及容量;布置配电箱、控制箱,并注明编号;绘制线路平面位置(包括控制线路),标示回路编号。
(2)照明平面图,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房间名称,绘制配电箱、灯具、开关插座、线路等平面布置,标明配电箱编号、干线及分支线回路编号等,必要时应注明敷设方式;凡需二次装修部位,其照明随二次装修设计,但配电或照明平面图上应相应标示预留的配电箱位置。(3)图中表达不清楚需要说明的内容,可附在图中。
(4)各平面图的图号排列宜从最底层开始,到建(构)筑物的最顶层终止。3.8 详图
(1)控制室大样图
绘制有特殊要求的控制室平面布置图、盘外部接线图、标明连线编号、走向、敷设方式等。(在图面表达完整、清晰的条件下,可绘在对应的配电或照明平面图中)。
(2)竖井大样图
大样图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标示竖井名称、设备等平面布置,标明设备编号、安装方式、定位尺寸等,图纸应有比例。3.9 防雷及安全接地图(1)防雷布置平面
绘制建(构)筑物屋顶平面,应有主要轴线号、尺寸、标高、标示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位置。注明材料型号规格、所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2)接地布置平面
①绘制接地平面图,绘制引下线、接地线、接地极、测试点、断接卡等的平面位置,标明材料型号、规格、相对尺寸等及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当利用自然接地装置时,宜按结构条件图绘制。
②除防雷接地外的其他工作或安全接地的做法(如:电源接地,直流接地,总等电位及局部等电位联结等),如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应在接地平面图或设计说明中叙述清楚。
③当利用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标示连接点,接地电阻测试点,预埋件位置及做法,标出所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
④附图说明应包括:防雷类别和采取的防雷措施(包括防直击雷、防雷电波浸入、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雷接地装置的型式和材料要求、敷设方式、接地电阻值要求。本条内容也可在施工设计说明中叙述。3.10 防空地下室
(1)应与建筑专业商定人防值班室位置。(2)绘制配电系统及人防通风方式控制原理图。
(3)绘制通风信号、呼唤按钮等平面布置,标明设备安装高度,绘制线路走向(包括控制线路)。
(4)绘制配电、照明布置平面图。
(5)注明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大样等套用图编号、页次。3.11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归档)施工图计算书,只补充初设时应进行计算而未进行计算的部分,修改因初设审查变更后,需要重新进行计算的部分。4 总体工程弱电施设计文件 4.1 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使用图。设计修改图、修改通知单应编入图纸目录。
4.2 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1)施工设计说明(详说明要求)(2)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主要设备表可按各弱电项目分类,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单位、数量。4.3 各弱电项目系统图
绘制与总平管网有关的各弱电项目总体系统框图,标示各系统在各建(构)筑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标明连线编号、线路型号、规格、敷设方式等。4.4 弱电总图
(1)标示建(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层数或标高,标示道路、地形标高或等高线和规划红线,标示各系统总容量。
(2)标示与总平管网有关的各系统线路走向、系统名称、管线规格、敷设方式(可选用标准图集有关页次及选项)。
(3)标示与总平管网有关的系统前端总箱(总设备)的位置、编号。(4)比例、指北针。
(5)图中不能表达清楚或需作统一说明项。4.5 详图
绘制主要线路段的排管敷设断面图等。
4.6 绘制总平附属用房的弱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平面布置图; 单体工程弱电施设计文件 5.1 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使用图。设计修改图、修改通知单应编入图纸目录。
5.2 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可组成首页,当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内容较多时,此表可放置次页。(1)施工设计说明(详说明要求)(2)补充图例符号及主要设备表
主要设备表可按各弱电项目分类,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单位、数量。5.3 弱电总平面图(也可表示在电气总平面图中)(见4.4)5.4 各弱电项目系统图(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通信系统(3)有线电视系统(4)楼寓防护门对讲系统(5)安全防范系统(6)闭路监视电视系统(7)综合布线系统
(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9)车库管理系统(10)有线广播系统(11)扩声和同声传译系统
(12)呼叫信号系统(13)公共显示系统(14)时钟系统
(15)三表(多表)自动远传计量系统。
绘制以上有关系统图,标示各设备位置、数量及管线敷设要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绘至DDC站止,附图说明各建筑设备监控要求、点数、位置以及系统集成要求)。5.5平面图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住宅的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楼寓对讲系统应绘各层平面图,应包括设备及器件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2)其它系统视工程具体情况,绘制各层平面图。
(3)各平面图的图号排列宜从最底层开始,到建(构)筑物的最顶层终止。5.6 详图
(1)各弱电项目控制室设备布置示意图
绘制各弱电项目主要控制室设备布置示意图,标示房间名称,标注设备安装方式、定位尺寸等。(在图面表达完整、清晰的条件下,可绘在对应的平面图中);(2)竖井大样图
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竖井名称,绘制设备等布置,标明设备编号、安装方式、定位尺寸等,图纸应有比例。5.7 审查系统集成商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
二、总说明要求 1 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1.1 建筑概况
1.1.1 建筑防火类别、面积、层数、性质、人防等级及工程类型、车库类别; 1.1.2 厂房生产、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1.1.3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的划分;
1.1.4 工厂、仓库、低层公共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1.2 有关职能部门对工程设计的批复或建设方提出的要求。2 设计范围
2.1 电气专业的设计内容。
2.2 根据设计深度要求应同步设计的若有缺项,必须阐述原因。2.3 合作设计的工程明确分工范围。3 负荷级别及电源
3.1 电力负荷的级别,应分别列出一级、二级负荷。
3.2 外供电源的回路数、电压等级,专用线或非专用线,低压供电的是内部变电所还是公用变压器。
3.3 自备发电机容量、启动方式。4 变配电所
4.1 高、低压系统主结线形式及运行方式。
4.2 继电保护装置种类及其选择原则、操作电源的配置情况。4.3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4.4 计量方式:高供高量、高供低量、低供低量、集中电表。功率因数补偿方式。5 线路敷设
5.1 配电线路敷设方式,导线穿管要求、根数与管径的选择。5.2 电线、电缆在金属线槽,电缆在桥架内敷设要求。
5.3 配电线路穿越楼层、穿防火分区隔墙的防火封堵、防火隔断要求,高层建筑的电缆穿越变形缝敷设时的防火措施。5.4 消防配电线路的防火措施。
5.5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线路的敷设要求。6 设备安装
6.1 变配电所变压器、高低压柜的安装。
6.2 照明控制开关、插座、灯具及配电箱的选型、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特殊场所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要求。6.3 大型灯具的安装要求。7 防雷
7.1 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7.2 建筑物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
7.3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GB50057-94 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7.4 防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材料和敷设要求。7.5 防雷接地电阻值要求。8 接地
8.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TN-S、TN-C-S、TT、IT),接地装置电阻值要求。
8.2 电源进线的PE、PEN线的重复接地要求。
8.3 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金属电缆桥架、电缆沟内金属支架及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米的接地要求。8.4 弱电系统的接地要求。
8.5 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设置要求。9 人防
9.1 人防电力负荷等级,备用电源来源。
9.2 配电线路敷设、穿越防护密闭墙的处理要求。9.3 人防区域电源的重复接地要求。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1 系统保护对象的等级,消防控制室位置。
10.2 消防联动、监控要求。
10.3 火灾应急广播的主、备用扩音机容量,与背景音乐广播的关系。或火灾警报装置的配置、安装方式。10.4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要求。
10.5 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设备的安装高度。
10.6 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的选型、敷设方式及防火措施。11 有线电视系统
11.1 用户终端配置标准、输出电平值。11.2 线路选型、敷设方式。11.3 设备安装方式、高度。12 电话系统
12.1 用户终端配置标准、电讯机房位置。12.2 线路选型、敷设方式。12.3 设备安装方式、安装高度。13 综合布线系统
13.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标准。13.2 楼层配线间、总配线间位置。13.3 线缆选型、敷设方式。
13.4 设备选型、安装方式、安装高度。14 闭路监视电视系统
14.1 闭路监视电视系统的配置标准。14.2 线路选型、敷设方式。14.3 设备安装方式、安装高度。15 保安对讲系统
15.1 对讲系统的配置标准。15.2 线路选型、敷设方式。15.3 设备安装方式、高度。16 总体设计说明
16.1 总用电量、电讯容量、电视终端容量等。16.2 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
16.3 电气线路、管沟与其它专业管线管沟并行、交叉时的最小间距要求。16.4 电气线路在车道下敷设的保护措施。
16.5 室外水下照明、音乐喷泉水泵等配电安全保护接地要求。
16.6 道路照明、庭院照明、泛光照明等室外照明的管线选择、敷设和接地要求。
16.7 电力电缆沟内支架的接地要求。17 其它
17.1 施工时应严格按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执行。17.2 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附注:
1、本说明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的电气设计施工图文件。
2、本说明要求可根据工程性质选用与工程相关的条款。
3、本说明要求7、8、10条款若已在设计系统图、平面图中表达的,说明时可简述
三、说明范例 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1.1 本工程为19层的省级办公楼,属一类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九层。地下一层战时设有一个6级防空地下室,属一等人员掩蔽所,平时为设备用房及停车库(停26辆汽车);一层为餐厅、停车库、消控中心、保安监控室等;二层为礼堂、门厅;三层为计算机中心;四~十九层为办公。建筑高度69.9m, 建筑面积26,000m2。消防泵房另设在室外地下室。
地下室发电机储油间存储柴油,电气按火灾危险环境21区设计;其余场所按正常环境设计。
1.2 设计依据福州市XXX规划办公室文件-XX规纪〔2001〕XXX号《XXXX总平方案会审纪要》、福州市XXX规划办公室文件-XX规纪〔2002〕XXX号《XXXX扩初设计会审纪要》。2 设计范围
2.1 10/0.4kV变配电所; 2.2 照明、动力配电; 2.3 防雷、接地; 2.4 人防电气;
2.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6 有线电视系统; 2.7 电话及综合布线系统; 2.8 闭路监视电视系统;
2.9 门厅、大会议室、餐厅、礼堂等有二次装修的部位仅预留电源,其电气部分装修时另行设计。3 负荷级别及电源
3.1 本工程消防设备用电、中心计算机房的计算机用电,主要办公室、会议室、总值班室、重要设备机房、主要通道的一般照明,按一级负荷供电;客梯电力、档案室按二级负荷供电;其它按三级负荷供电。
3.2 从城市10kV电网引两路独立电源,分别由XX大道、XX大道引入地下室变配电所,内设两台1250 kVA干式变压器。
3.3 为保证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应急供电,在地下室设一台300kW自启动发电机组,要求能在30s之内供电。4 变配电所
4.1 10kV双电源采用一用一备,备用自投的供电方式。10kV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低压母线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低压母线间设手动联络开关。
4.2 10kV系统设有过流、速断和变压器过负荷、超温等保护,选用微机保护装置,操作电源为~220V,引自电压互感器。
4.3 市电与应急发电机电源之间设机械、电气联锁,仅当高压进线两个主开关和1#、2#变压器出线两个主开关同时断开,发电机才能启动并投入运行。4.4 本工程采用高供高量,功率因数补偿采用低压侧集中补偿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0.9以上。5 线路敷设
5.1 所有照明、插座线路均采用ZR-BV导线沿金属线槽或穿焊接钢管敷设,电线或电缆在金属线槽内不得有接头、分支接头,由金属线槽引出的线路,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软管保护,电线或电缆在引出部分不得遭受损伤。金属线槽的安装详 96SD181《线槽配线安装》。除图中已注明外穿管管径按下表选择: 5.2 电力电缆均沿电缆桥架或穿钢管敷设,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距地高度不低于2.5m,垂直敷设时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如配电室、电气竖井等)内时除外。电缆桥架的安装详86D169《电缆桥架安装》。
5.3 封闭式母线水平敷设时,距地高度不低于2.2m。垂直敷设时,距地面1.8m以下部分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措施。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内(如配电室、电气竖井)时除外。封闭式母线的安装详91D372《封闭式母线安装》。
5.4 金属线槽、电缆桥架、封闭式母线在穿越防火分区、穿过防火墙及防火楼板时,应作阻火封堵。
5.5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均采用NH-YJV电缆在防火电缆桥架内敷设,或采用NH-BV导线在金属线槽内或穿焊接钢管敷设,暗敷时应敷设在混凝土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金属线槽、金属管均应涂防火涂料保护。5.6 地下室发电机储油间内线路采用镀锌钢管明敷,灯具、接线盒防护结构要求IP54;做法详94D80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6 设备安装
6.1 所有电气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凡属于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应取得国家认证标志。
6.2 发电机安装做法详00D272《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安装》,干式变压器安装做法详99D268《干式变压器安装》,变配电所常用设备安装做法详88SD263《变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6.3 所有配电柜均落地安装、所有在电气竖井内的配电箱底距地1.2m明装,其它动力控制箱底距地1.3m明装,照明配电箱底距地1.5m暗装,做法详90D
367《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电气竖井内设备安装详90SD180《电气竖井设备安装》。
6.4 所有照明开关、插座均暗装,安装高度详图例。门厅吊灯重量大于3kg时需预埋安装螺栓,其它灯具安装高度详图例。7 防雷
7.1 本工程为省级办公楼,所在地的年雷暴日数为56.5,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保护措施设计。采用Φ12镀锌圆钢在屋面设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避雷网格,且屋面上所有的金属构件、外露金属管道均用Φ12镀锌圆钢与避雷网联结,突出屋面的风管、烟囱等物体的顶部边缘均设避雷带。建筑物各层梁内主筋应相互连通,七层及以上各层的建筑外墙上的金属门、窗、较大的金属构件均与防雷装置连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利用结构柱内大于Φ16两根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地下室底板钢筋、桩内钢筋互相焊通作接地体。
7.2 进出建筑物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金属管道等应在入户端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用Φ12镀锌圆钢接地。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线路从配电盘引出穿钢管,钢管的一端与配电盘外壳相连,另一端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连接。8 接地
8.1 本工程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本工程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弱电接地共用同一接地体,工频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8.2 所有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可靠接地。PE线不得采用串联连接。8.3 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金属电缆桥架、支架及引入、引出金属导管金属线槽、电缆沟内金属支架及安装高度距地面小于2.4米的灯具金属外壳均应接地。电缆沟内接地干线为-25X4镀锌扁钢。
8.4 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干线用BV-1X25mm2导线穿PVC管引自接地体。强、弱电气竖井PE干线采用40X4扁铜,电梯机房、中心计算机房、有线电视机房、保安监控室及通信机房的接地干线均用BV-1X25mm2导线穿PVC管引自接地体,供机房设备接地。
8.5 本工程设总等电位联结,在地下室变电所设MEB箱。应将建筑物的PE干线、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水管、煤气管、采暖空调等金属管道、建筑物的金属构件等导体作等电位联结。
8.6 本工程各弱电机房、弱电间、卫生间等作局部等电位联结,设LEB端子板。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物体、金属构件均用BV-1X6 mm2与LEB端子板联接。
8.7 总等电位及局部等电位联结做法按国标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9 人防电气设计
9.1 本工程防空地下室的应急照明、警报设备按一级负荷供电,正常照明、风机、水泵按二级负荷供电,其它按三级负荷供电;电源正常时从低压配电系统引接,战时从人防区域电源引接,人防配电箱设双电源切换装置。
9.2 人防照明与平时照明结合使用,战时灯具均改装为链吊灯。自防空地下室内部引到防护门以外的照明回路在该门的内侧设熔断器保护。
9.3 人防地下室配线管穿越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时均采用镀锌钢管且采取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
9.4 风机室、人防值班室及战时主要出入口最里一道密闭门的内侧,设显示三种通风方式的音响、灯光信号,主要出入口防护密闭门的外侧设有防护能力的呼叫音响按钮,音响装置设在值班室。
9.5 战时从人防区域电源引入的PEN(PE)线应作重复接地。所有人防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工程按一级保护对象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设置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火灾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彩色CRT、打印机等设备及“119”专线电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由消防电源作主电源外,另设直流备用电源。CRT显示器、消防通讯设备等的电源,另设UPS装置供电。
10.1 在各会议室、办公室、报告厅、餐厅、计算机中心、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的前室及合用前室、地下室、变配电所、配电间等场所设置火灾探测器,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均不大于30m。所有报警信号均通过总线进入火灾报警控制器。
10.2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可通过总线实现以下控制及显示功能: 控制防火卷帘门动作和状态反馈信号;
手动或自动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启动或关闭有关部位的排烟阀、送风阀或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显示室内消火栓启泵按钮的位置;
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雨淋阀、安全信号阀的工作状态等;
显示气体灭火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显示气体灭火系统的喷放工作状态。
10.3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可通过多线实现以下控制及显示功能:
控制消火栓泵、喷淋泵、水喷雾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并显示其工作及故障状态,除自动控制外,还能手动直接控制。消火栓启泵按钮应能直接启动消火栓泵,压力开关应能直接启动喷淋泵、水喷雾泵;
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控制水喷雾系统电磁阀的开启;
显示消防水池及水箱水位、消防水泵电源和备用动力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反馈信号;
显示消防稳压泵系统的工作及故障状态。
10.4 彩色CRT应能显示保护对象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等。
10.5 本工程火灾应急广播兼作平时背景音乐广播,在走道、报告厅、地下室等公共场所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为3W,选择主用扩音机容量为510W(即全部楼层扬声器容量总和),备用扩音机容量为250W(大于火灾时需同时广播范围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1.5倍)。火灾应急广播具有手、自动选层功能,火灾时能自动强切为消防广播。10.6 在消控室设置30门的多线制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所、柴油发电机房、消防电梯机房、排烟机房、气体灭火系统应急操作装置处设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处设电话塞孔。
10.7 消控中心设备应按实际定货尺寸进行布置,并符合规范“GB50116-98”第6.2.5条要求。各层模块均集中安装在各层弱电竖井的模块箱内,模块箱挂墙明装,底边距地1.3m。各火灾探测器吸顶安装在楼板或顶棚下,0.5m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到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到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层号灯距顶0.3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含电话塞孔)距地1.5m,消防专用电话分机距地1.5m。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在有吊顶处为嵌入式安装,在无吊顶处选用壁挂式喇叭,距地2.5m,其余详图标注。
10.8 总线的传输线路采用RVS-1.5mm2的绝缘导线,消防控制线路采用NH-KVV-0.6/1KV-1.5mm2的控制电缆或NH-BV-1.5mm2的绝缘导线,消防通信选用RVVP-2×1.0mm2绝缘线,广播线路选用RVV-2×1.0mm2绝缘电线。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线路在竖井及吊顶内沿金属线槽或穿焊接钢管敷设,水平线路在无吊顶处穿焊接钢管可暗敷在混凝土板内,但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也可沿金属线槽或穿钢管明敷,所有明敷设的金属线槽或金属管均应涂防火涂料保护。11 有线电视系统:
11.1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各终端信号出线座只在会议室和带休息室的办公室内设置,而办公用房由甲方自行设置,各终端信号电平应为64±4dB。11.2 竖直干线电缆与闭路监视电视电缆共线槽沿弱电竖井敷设,各层水平电缆沿线槽和穿SC20钢管在楼板或吊顶内暗敷设。
11.3 本工程各终端信号出线座距地0.3m安装,有线电视分支器箱嵌墙暗装,底边距地0.5m,有线电视前端箱设在一层弱电间,挂墙明装,底边距地1.3m。12 电话及综合布线系统:
12.1 本系统根据GB/T50311-2000设计规范,按“基本配置”标准(每个工作区配置两个信息插座)设计。系统设计包括计算机网络和语音系统的布线。12.2 总配线设备间设在三层通信机房内,每层弱电间均设有楼层分配线架。12.3 系统数据主干采用超五类25对电缆,语音主干采用三类25对电缆,分配线架至信息点水平线均采用超五类双绞线。
12.4 竖井内垂直干线沿金属线槽SR-200X100敷设,水平走线采用SR-100X100线槽,从吊顶内线槽到信息插座采用焊接钢管在吊顶或楼板内暗敷设,信息插座间采用钢管在楼板或墙内暗敷设,超五类UTP线穿管原则为:1~2根穿SC15,3~4根穿SC20。
12.5 信息插座用暗盒置于墙内,底边距地0.3m,配线机柜采用19”标准机柜,落地安装。
12.6 本工程共设有(包括预留)电脑数据点980个,语音点650个,要求从市电信部门引入通讯电缆HYA-800(2X0.5)/2SC100至三层通讯机房,另设2SC80钢管作光缆进线预留管。13 闭路监视电视系统:
13.1 监控中心位于一层,设置有中央处理机、长时间录像机、彩色监视器、视频自动切换器、打印机等。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分(五
级损伤制评分标准),图像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270线,图像画面的灰度不应低于8级,随机信噪比大于36dB。
13.2 在一层各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电梯轿厢内、各层电梯厅等设置彩色CCD摄像机,信号通过SYWV-75-5视频电缆传输至监控中心,各摄像机电源从监控中心集中引出,使用电源电压为AC24V,每层共用一回路,采用BV-500V-2.5mm2导线。
13.3 闭路监视电视系统线路与有线电视线路共线槽沿SR-200X100在竖井内垂直敷设,在各层沿SR-100X100水平敷设,从线槽到各摄像机穿SC20钢管在吊顶或楼板内暗敷设。
13.4 各摄像机均吸顶安装。监控室的布置应满足GB50198-94规范的要求。14 施工时应严格按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第二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与管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施工图审查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基本建设必不可少的程序,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施工图审查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施工图审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施工图审查是指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认定的设计审查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对施工图进行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进行的独立审查。
第五条 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级标准中的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项目均属审查范围。省、自治区、直辖布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的实际,确定具体的审查范围。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审查机构,进行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内容的审查。
第七条 施工图审查的主要内容:
(一)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
(二)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
(三)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
(四)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第八条 建设单位将施工图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时,还应同时提供下列资料:
(一)批准的立项文件或初步设计批准文件;
(二)主要的初步设计文件;
(三)工程勘察成果报告;
(四)结构计算书及计算软件名称。
第九条 为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凡需进行消防、环保、抗震等专项审查的项目,应当逐步做到有关专业审查与结构安全性审查统一报送、统一受理;通过有关专项审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颁发设计审查批准书。
第十条 审查机构应当在收到审查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提出审查报告;特级和一级项目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提出审查报告,其中重大及技术复杂项目的审查时间可适当延长。审查合格的项目,审查机构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项目施工图审查报告,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通报审查结果,并颁发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对审查不合格的项目,提出书面意见后,由审查机构将施工图退回建设单位,并由原设计单位修改,重新送审。
施工图审查批准书,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施工图审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要求,并由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机构盖章。
第十二条 凡应当审查而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施工图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施工图也不得交付施工。
第十三条 施工图一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进行修改。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进行涉及审查主要内容的修改时,必须重新报请原审批部门,由原审
批部门委托审查机构审查后再批准实施。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对审查机构作出的审查报告如有重大分歧时,可由建设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查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做出复查结果。
第十五条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要对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勘察、设计单位对提交的勘察报告、设计文件的真实性负责,并积极配合审查工作。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勘察设计文件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设计审查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10年以上结构设计工作经历,独立完成过五项二级以上(含二级)项目工程设计的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年满35周岁,最高不超过65周岁;
(二)有独立工作能力,并有一定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上述人员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考核认定后,可以从事审查工作。
第十八条 设计审查机构的设立,应当坚持内行审查的原则。符合以下条件的机构方可申请承担设计审查工作:
(一)具有符合设计审查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独立法人实体;
(二)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注册资金不少于20万元;
(三)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四)地级以上城市(含地级市)的审查机构,具有符合条件的结构审查人员不少于6人;勘察、建筑和其他配套专业的审查人员不少于7人。县级城市的设计审查机构应具备的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五)审查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强制性标准、规范。
第十九条 符合第十八条规定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设计审查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施工图设计审查许可证;其他城市的设计审查机构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施工图设计审查许可证。
取得施工图设计审查许可证的机构,方可承担审查工作。
首批通过建筑工程甲级资质换证的设计单位,申请承担设计审查工作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优先予以考虑。
已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专职审查机构,按本办法做适当调整、充实,并取得施工图设计审查许可证后,可继续承担审查工作。
第二十条 施工图审查工作所需经费,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向建设单位收取。具体取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商当地有关部门确定。
第二十一条 施工图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与地方的技术标准认真履行审查职责。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对审查的图纸质量负相应的审查责任,但不代替设计单位承担设计质量责任。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对本单位,或与本单位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单位完成的施工图进行审查。
审查人员要在审查过的图纸上签字。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审查人员和机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暂停或者吊销其审查资格,并处以相应的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铁道、交通、水利等专业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专业部门参照本办法制定,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施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关于转发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建设〔2000〕301号
各市建委,省直有关部门:
现将建设部建设〔2000〕41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建设部勘察设计司建设技〔2000〕21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实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是国务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的,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基本建设的法定程序,也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二、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全省施工图审查工作,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施工图审查工作。
施工图审查具体工作,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
三、本省境内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级标准中的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包括建筑装修工程)均属审查范围。
四、建设单位申请施工图审查,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申请表》(一式二份);
2、施工图设计图纸(二套);
3、批准立项文件或初步设计批准文件以及主要的初步设计文件;
4、工程勘察报告;
5、结构计算书及计算软件名称和相应的数据文件软盘;
6、勘察、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副本;
7、勘察、设计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8、勘察、设计合同;
9、省外来皖设计单位须出示注册证明。
五、施工图审查按以下程序进行:
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报送审查的有关材料进行登记,并审核是否具备审查条件。审核的主要内容是,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是否具备、是否办理注册和年检,是否按规定签订合同并进行合同审查备案,设计文件是否按照规定加盖设计单位出图专用章和注册人员印章,以及材料是否齐全等。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经过登记和审核,符合审查条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委托指定的审查机构审查。
3、审查机构按照审查内容、标准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审查合
格的,审查机构将全套设计图纸加盖审查专用章后,连同审查报告一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不合格的,审查机构提出整改意见,要求修改设计或重新设计。经修改或重新设计后重新送审查机构审查,直至审查合格。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审查意见有异议的,可向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审。
审查机构应将审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妥善存档、备查。
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建设单位颁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并同时将一套经审查机构盖章的设计图纸退建设单位。
六、按照建设部的规定,从事施工图审查的机构,必须取得相应的施工图审查许可证。施工图审查许可证分甲、乙、丙三个级别。甲级由省建设厅初审后报建设部批准,乙、丙级由建设厅批准。安徽省建设厅资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施工图审查机构的资格审查。
省会城市的审查机构可申请甲级审查许可证,其他城市的审查机构可申请乙级或丙级审查许可证。甲级审查机构的审查范围不受限制,乙级审查机构审查范围为二级及以下建筑工程,丙级审查机构审查范围为三级建筑工程。
施工图审查机构必须按照批准的范围开展审查工作,不得超越范围审查施工图。超出审查范围的工程,由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省建设厅审查。
七、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独立法人资格和一定的注册资金(甲级不少于20万元,乙、丙
级不少于10万元);
(二)有一定的固定工作场所;
(三)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四)有足够的审查人员。甲级审查机构的结构审查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6人(其中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3人),勘察、建筑和其他配套专业的审查人员不少于7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2人);乙级审查机构的结构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4人(其中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2人),其他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1人);丙级审查机构的结构审查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3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1人),其他专业审查人员不少于4人(注册建筑师不少于1人)。
申请施工图审查许可证,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一)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正式申请文件;
(二)施工图审查机构申请表(一式三份);
(三)审查机构的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工作场所证明;
(五)章程和主要的技术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八、从事施工图审查的人员,必须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考核认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审查工作。
施工图审查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熟练掌握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强制性标准、规定;
(三)有独立工作能力,并且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四)具有10年以上本专科设计工作经历,承担过5项与审查范围相一致的建筑工程设计的注册执业人员或高级工程师。
申请施工图审查人员资格证书,应报送下列材料:
(一)施工图审查人员资格申请表(一式二份);
(二)学历证书、职称证书(执业资格证书)的原件、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
(三)所承担主要项目清单及设计图纸。九、一般工程的抗震审查纳入施工图审查,统一报送、统一受理,通过抗震专项审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颁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审查按建设部第59号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十、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紧进行审查人员资格的申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申报工作。按照建设部的要求,未经批准的任何机构、人员,均不得进行施工图审查工作。
十一、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有关规定,建筑工程未取得施工图审查批准书的,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不得进行施工。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有关部门(单位)应根据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验收。
建设单位不按规定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送审查或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十二、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图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人员有违规行为的,应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
取消其审查资格。
十三、施工图审查批准书由省建设厅统一印制,其他部门、单位不得仿制、复制。
十四、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我厅另文通知。附件:
1、建设部建设〔2000〕41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2、建设部勘察设计司建设技〔2000〕21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3、《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4、《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申请表》
5、《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人员资格申请表》
6、《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申请表》
7、《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整改通知书》
8、《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记录》
安徽省建设厅 二○○○年八月十日
抄报:建设部、省政府 抄送:有关市建管局
第三篇:施工图审查要点
施工图审查要点
一、总则
1.目的
确保设计质量得到有效控制。2.范围
适用于公司开发的建筑工程各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景观)施工图图审查。3.审查依据
3.1 国家现行相关规范; 3.2 公司制度要求; 3.3 项目设计任务书。4.其他要求
4.1 产品标准和设计任务书的内容是否反映在施工图纸上;
4.2 设计依据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是否正确,是否为有效版本; 4.3 着重从设计参数、设计标准构件材料、合理设计荷载、含钢量、所选用的设备材料等审查;
4.4 审核施工图设计是否具备由专业承包商进行二次深化所需要的条件和深度,有否存在重大缺、漏项,不同专业、不同工程间的设计接口是否充分合理考虑;
4.5 本审查要点内容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增补。
二、各专业审查要点
(一)建筑专业
1总图与设计说明 1.1 总图 1.1.1审核楼座及地库定位四角坐标; 1.1.2审核竖向标高;
1.1.3审核技术经济指标是否符合方案报审图;
1.1.4审核建筑高度:不超过方案审定各楼座高度,注意建筑高度的计算方式; 1.1.5审核施工图各类坐标、间距是否与报建图纸吻合; 1.1.6
是否满足消防规范,是否设有消防通道;
1.1.7
是否考虑无障碍设计,内容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1.1.8
安全性考虑:水景处,如无护栏,水深不超过400;泳池周围应有围护处理,平台临界边有否设护栏,高度有否满足安全要求。1.2 设计说明
1.2.1 关注屋面、地下室防水等级的选择与具体做法(注意最新规范); 1.2.2关注保温做法的选择; 1.2.3 墙体
1.2.3.1 关注外墙外饰面材料的描述是否有误;
1.2.3.2
分户隔墙(非承重墙)的做法选择,综合考虑使用和隔声要求; 1.2.3.3 关注电梯井道与主要居室的隔墙内侧是否采取了隔声处理; 1.2.3.3关注门窗玻璃选择和空气层厚度要求,以及安全玻璃的使用范围; 1.2.4关注电梯的选型是否满足公司要求(品牌、规格、系列); 1.2.5施工图时,确认保温层的厚度是否满足热工计算的要求。1.3 材料做法表
1.3.1 审核面层材料是否与任务书一致;
1.3.2 审核做法的厚度是否与图纸建筑面层预留厚度一致,是否满足任务书要求,且审核是否满足各种埋管要求。2 地下室部分 2.1 地下室一般要求
2.1.1汽车通道的入口高度不应小于2.2米、局部非主要通道的高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得小于2.0米;坡道的坡度是否合理,坡道应有防滑构造、照明装置,坡道入口和坡道底端应有排水沟。
2.1.2人防分区布置要满足满足平时和战时的要求,各种管线布置不应对人防门的开关有影响。
2.1.3 地下室层高要与给水、消防和喷淋的干管安装协调,既经济又合理。2.2 地下室的留洞
2.2.1 管道穿越地下室的外墙必须预留防水套管;
2.2.2 管道穿越地下室的顶板,如位置在室外时必须预留防水套管; 2.2.3 电缆穿越地下室外墙应做特殊防水处理;
2.2.4 地下室的留洞在施工前,各专业应汇总校对,以防止遗漏; 2.2.5 干管穿越地下室梁的留洞在水平方向应考虑留有较大的富裕,以避免施工误差,使管道安装困难;
2.2.6 穿梁的位置是否对梁的受力不利,是否有加强处理措施。2.3 地下室设备房
2.3.1 各设备房的位置布置合理,地下室设备用房与住宅或人员活动建筑空间相邻时考虑降噪隔音处理;
2.3.2 变配电房、水泵房、材油发电机房不宜放在较低的位置,以免被水淹; 2.3.3 变配电房如在地下室应考虑局部的抬高;
2.3.4 水泵房内的配电柜不宜和水泵地平一个标高,配电设备应抬高,以免被水淹;
2.3.5 水泵房的排水首先应考虑能自然直接排出,同时考虑设置水泵排水。2.4 人防
2.4.1 防爆电井,人防的洗消间防暴地漏、防暴门铃设置是否符合规范; 2.4.2 穿越人防外墙的管道,在人防一侧必须安装防暴阀门,穿越人防分区墙的管道应在两侧增加防暴阀门;
2.4.3 穿越人防分区的电缆桥架应进行封堵处理,电缆周遍应用防火棉封堵,穿越人防外墙的电缆是否符合规范;
2.4.4 地下室排水沟穿越人防的分区墙时必须做特殊处理;
2.4.5 必须考虑防火门和人防门的关系,两种门不宜共同使用一个门洞; 2.4.6 DN100以上的管道不应穿越人防顶板,如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越处做变经处理;
2.4.7 排水PVC管道不得穿越人防顶板和外墙; 2.4.8 应注意人防门与结构水电的关系,避免相碰,使人防门打不开; 2.4.9 应注意防排烟等通风系统与人防的关系。2.5 地下室排水与消防
2.5.1 地下室车道应设置两条雨水排水沟,上面的雨水够的排水应考虑直接排向室外的雨水井。
2.5.2 防火卷帘的喷洒应使用独立的喷淋系统;
2.5.3 应注意防火卷帘门与梁柱的关系,尽量抬高安装高度。5 首层、标准层及户型 5.1 首层
5.1.1 审核首层商业(办公)单位或住宅单位的出入口设置; 5.1.2 审核自行车出入口、进排风井等对首层住户的影响; 5.1.3 审核雨落管位置;
5.1.4 审核首层大堂面积是否合理,落地结构是否利于使用; 5.2 标准层
5.2.1 审核雨落管、阳台雨水管、空调冷凝水管的位置; 5.2.2 注意厨房卫生间与客厅完成地坪的高差关系;
5.2.3 地漏在阳台、卫生间已经厨房设置位置、坡度、坡向等是否合理,符合使用习惯;
5.2.4 卫生间的防水构造是否合理;
5.2.5 阳台放置洗衣机时排水设计包括排水管、地漏、排水坡度以及防水构造等是否符合规范。5.3 户型
5.3.1 审核开窗(门)位置和大小;
5.3.2 审核卫生间、厨房空间尺寸和洁具、橱柜位置; 5.3.3 审核空调室外机位;
5.3.4 审核家具摆放,在确定的家具摆放基础上,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后续机电点位的设置;
5.3.5 施工图时关注保温设计是否连续,平面窗、阳台等处的墙垛是否满足构造要求。6 公共空间 6.1 一般要求
6.1.1 审核公共走道净宽是否符合规范,满足使用要求; 6.1.2 判断消火栓箱的放置是否考虑了使用和美观效果; 6.2 前室
6.2.1 楼梯间前室应尽可能设自然通风采光,如因为条件限制前室不靠外墙的,应设强制通风系统。前室疏散门应为防火门,门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门位置应考虑人行流线的便捷,门前后留有足够缓冲空间。开启宽度不小于楼梯梯跑净宽。
6.2.2 水电管道井根据需要设置,管井开门位置尽可能设在前室等较隐蔽处,避免设在电梯大堂或人流较频繁的位置。消火栓箱位置应不影响人流通行,尽可能埋入墙面内。
6.2.3 消防立管不应放置在电梯前室,有专门管道井的除外;
6.2.4 消防立管尽量放在电梯前室以外的部位,通过支管与消防箱连接; 6.2.5 如果消防立管必须穿越电梯前室时,应将管道尽量放置在视线不易看到的地方,尽量隐蔽,并予以装饰;
6.2.6 电梯前室的桥架应尽量抬高,保证吊顶高度,应考虑与给排水管道的关系与吊顶的关系;桥架的走向应与吊顶装修一同考虑。
6.2.7 设置管井应满足规范要求,水井电井要分开,强弱电井要分开; 6.2.8 设置管井,既要经济又要考虑能进人检修和安装;
6.2.9 管井的洞口隔层必须封堵,电井一般采用放火棉或水泥沙浆,水井用混凝土封堵;
6.2.10 电梯前室的完成高度应比房间低1-2cm,电梯前室应比电梯低1—2CM,轿箱前的地砖应坡向前室;
6.2.11 电梯前室应尽量考虑自然通风,在无法满足自然通风的情况下才考虑正压送风;应检查自然通风的面积是否满足规范要求。6.3 首层大堂
6.3.1 注意首层大堂与室外以及住宅室内的高差关系;
6.3.2 消火栓箱、电表箱等水电设备应避免设在首层大堂,尽可能设在楼梯间内;
6.3.3 首层大堂应设相应单元住户的信报箱,信报箱的位置应考虑防雨,并尽量嵌入墙体内。6.4 疏散楼梯与电梯
6.4.1 疏散楼梯的设置应注意底层梁底碰头问题,梁底标高不应小于2.0米; 6.4.2 疏散楼梯间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采光,因条件限制无法实现的应设强制通风系统,有落地玻璃窗的疏散楼梯应设护栏;
6.4.3 疏散楼梯间安装需注意:高层疏散楼梯应尽量考虑自然通风,机械通风造价抬高; 消防管道的立管应尽量放在疏散楼梯间内,不应放在电梯前室; 水表箱应首先考虑安装在疏散楼梯间;
6.4.4 高层住宅的消防环管,可考虑在疏散楼梯间成环,避免对电梯前室的影响;
6.4.5 电梯选型时应考虑轿厢内的装修荷载,适当加大电梯最大载重量; 6.4.6 电梯轿厢内应设通风系统、电梯通风口以及上人孔应符合规范,在审查电梯装修设计时应注意审核电梯内的吊顶不应遮挡电梯通风口; 6.4.7 电梯出入口门套范围内地面装修应注意考虑防水应起坡;
6.4.8 机房屋顶用于吊装设备的梁位置及梁上吊环是否正确;机房设备应有进出口,进出口尺寸应满足设备尺寸要求;机房温度控制所需通风及空调设备的予留孔洞、电气管线、插座是否有。7 屋面设计
7.1 充分考虑屋顶花园构筑物的荷载(花池、树盆、柱廊、水池及种植土等)及业主可能的活动,保证功能合理、结构安全;
7.2 出屋面楼梯间为避免雨水倒灌门内外高差(完成面)定为:多层 100mm,高层300mm,为便于进出,门洞净高不小于1950mm;
7.3 在造价许可范围内尽可能选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如聚苯板及硬泡聚氨酯或水泥聚苯板等,并符合现行规范;
7.4 防水构造是否符合规范,在造价许可范围内尽可能选用新型防水材料,如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合物改型沥青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等,并符合现行规范; 7.5 屋面排水须满足规范要求的2%坡度,并保证分水线明确合理,排水顺畅,不致积水,必要时做排水沟; 7.6 屋面排水
7.6.1 为了避免雨水管穿屋面,雨水斗尽量采用侧壁式;
7.6.2 雨水斗处1平方左右应比屋面完成面低5—8厘米,以大于5%的坡度坡向雨水斗;
7.6.3 雨水斗应增加安装钢制网以防止雨水斗破坏和赃物进入管道;
7.7 屋面的通气管设置包括材料、出屋面高度、防水构造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8 门窗设计
8.1 根据项目定位选择合适的门窗及玻璃材料,中低档楼盘采用铝合金门窗和普通玻璃,略高档楼盘采用塑钢窗和中空镀膜玻璃或其它新型材料。8.2 门窗分格应结合立面风格、窗台高度、观景要求、使用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如在观景窗中视线范围内避免出现分格遮挡视线,开启扇过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8.3 公共部位常闭防火门应保证开启方向满足规范中疏散要求并安装隐式闭门器,防火门可作子母门。
8.4 在满足抗风压计算的前提下,门窗设计中应保证相同窗型材料型式规格一致。
8.5 门窗五金构件应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及安全因素,需满足隔音密封要求及应避免产生尖角,造成伤害,窗玻璃的颜色是否对人造成影响,有无不舒服的感觉,玻璃厚度应满足强度要求及确保安全,窗台较矮时,是否有造成意外的可能,有无安全设计考虑,防火门的开启方向是否有利于逃生的需要。9 立面设计 9.1 一般要求
9.1.1 审核立面材料的标注是否正确;校核立面与平面的一致性;审核空调室外机位;审核商业部分的店招位置预留;
9.1.2 各种外露管道的材料,应结合立面选用与立面色彩统一,达到与立面统一。
9.1.3 各种管材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其位置的可能性,应避免位于主立面,尽量位于隐蔽位置,可结合阳台、楼梯间等统一布置。
9.1.4 在外立面设计中需将各种材料的饰面画出详细的分隔设计,详细标注各种尺寸、颜色、材料、做法;尤其需注意转交处与不同材料交接处;同时注意立面变形缝处的材料和色彩的处理并应满足立面美观要求,尽量减少视觉差异。9.1.5 立面设计应注意立面美观和清洗保养,尽量避免在立面中设计局部花池,如窗台、阳台等相关部位。
9.1.6 在立面设计中,凡是非结构构筑物的部位,需在施工图设计中,考虑其施工的可能性,并设计预埋件,注明预埋件尺寸、间距、材料。包括阳台的栏杆及各装饰构件等。
9.1.7 结构与建筑施工图设计,应注意外立面的统一和美观,即门窗在相同立面与不同立面的对位关系应相对一致,主要是指窗台的顶标高、底标高与阳台门需位于同一高度且需与立面分格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在设计中应考虑到结构梁高度的不一致性进行综合考虑,最终达到立面的一致和美观。
9.1.8 由于煤气管道需外露的特殊性,在平面设计时需结合立面综合考虑煤气管道的位置,不应位于主要立面,并使其尽量位于隐蔽位置。
9.2 给水和消防立管应布置在管道井内,无管井时,给水立管尽量放在建筑物的凹面,视线不易看到的地方;消防立管宜放在疏散楼梯休息平台处。9.3 为了节约室内空间,排水管道应放置在外墙上;
9.4 建筑规划设计时应考虑排水管的位置,排水立管尽量放置在建筑的凹面里或者天井内,视线不易看到的地方;
9.5 建筑的主要立面上避免安装排水管道,如果是屋面雨水管,可考虑改变屋面雨水的排放方向和分水岭,将雨水管移走。9 防水工程 9.1 防水审查原则 9.1.1 可靠性设计; 9.1.2 按级设防;
9.1.3 防排结合;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复合防水; 9.1.4 节点密封;加强保护;充分考虑施工因素。9.2 地下室底板和外墙防水 9.2.1 结构自防水的设计(施工接缝的设计、及后浇带)
9.2.1.1 设计采用的水泥品种是否为抗水性好、泌水性小、水化热低,且有一定的抗侵蚀性;
9.2.1.2 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使用要求,来选用防水性好的水泥品种,一般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9.2.1.3 水泥标号、水泥用量及水灰比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9.2.1.4 混凝土墙是否设置了施工缝,施工缝是否有止水构造措施; 9.2.1.5 混凝土的抗渗及最小厚度能否满足防水要求(与地下防水工程的设防标准及建筑物类别或埋深有关)。9.2.2 外部防水设计
9.2.2.1 是否考虑了多层防水设防:多道设防才能保证防水的可靠性,一般应有三道防水层,从里到外为柔性防水层(外侧应设保护层),结构防水层,刚性防水层;
9.2.2.2 外层柔性防水层:防水材料的选用和厚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埋压保护措施。一般地下室外墙柔性防水层的保护可采用挤塑泡沫板等轻质材料粘贴;
9.2.2.3 内墙防水层做法是否明确并符合规范要求;
9.2.2.4 根据建筑物的类别确定阻水层的土质和厚度是否满足要求。9.3 卫生间的防水
9.3.1 结构自防水的设计,楼板可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
9.3.2 地面应采用一道柔性防水层,厚度不少于1.5mm,四周上翻300 mm; 9.3.3 穿卫生间墙管线应有防水处理;
9.3.4 四周墙壁的防水设计:四周墙下可做150mm高素砼墙,墙面的面层应为防水做法,柔性防水层上翻的高度为300mm; 9.3.5 卫生间楼板降板100mm。9.4 门窗的防水
9.4.1 门窗自身的防水设计
9.4.1.1 窗所有结构构件连接处均应考虑防水设计;
9.4.1.2 玻璃与窗框连接即防水胶条的设计是否合理,防水胶条应采用使用年限较长的胶条。
9.4.2 门窗与主体结构连接处的防水
9.4.2.1 门窗与主体结构连接处缝隙的防水最好在顶部再增加一层300 mm 宽的柔性或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
9.4.2.2 刚性材料即水泥砂浆填充,一般要求外刷聚合物水泥基3遍,外墙面层与窗交界处留缝打胶封闭;
9.4.2.3 柔性材料即发泡胶填充,防水性能较好,一般不再做其它处理。9.4.3 门窗四周批荡完成后四周应打胶密封。9.5 屋顶防水
9.5.1 屋顶结构的防水设计,是否为多道设防,刚性细石砼防水层分仓缝的设置尺寸是否合理,排水的坡度是否有利于尽快排出(一般可不小于3%); 9.5.2 防水材料的选择及做法:防水材料要根据建筑物的防水等级选择,选用的防水材料要考虑施工方便、质量容易控制,柔性防水层的设置应在结构层上; 9.5.3 雨水出水口处的防水处理:雨水管四周的塞填分层施工,300mm 范围内多加一层柔性防水层,四周面层适当降低,有利于雨水集中排出,并加钢筋格栅;
9.5.4 屋顶出气管的结构做法和防水做法,出气管外要加钢管保护,钢管与结构层要有可靠连接;
9.5.5 屋面保温层应设排气管,以防止保温层中的水气无法蒸发时对其上的防水层造成破坏,排气管的数量、位置、弯头等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9.5.6 上人屋面及屋顶花园出门处的高度及防水:出屋顶花园的门槛要比屋顶花园的建筑标高高出150mm,以防雨水倒灌。9.6 外墙防水
9.6.1 外墙砌块的选择要选用收缩变形小、不宜形成渗水通道的砌块,如黏土空心砖;
9.6.2 外墙抹灰应采用防水做法,对有砖砌外墙的部分可增加一层水泥基防水层;
9.6.3 外墙防水材料可根据外墙装饰面的具体做法选择,如有面砖装饰层时可选用刚性水泥基防水涂料,如为涂料时可选用有防水性能的涂料。9.7 阳台的防水
9.7.1 穿阳台管线的防水做法:所有穿阳台的管线均应按2道防水设计,一道为刚性防水,一道为柔性防水,柔性防水层的范围为管周300 mm范围内; 9.7.2 阳台室内外高差,结构高差应为100mm,装修完成后的最小高差不应小于30mm。
9.7.3 阳台面层的找坡应不小于2%。在图中应明确标出。10 墙身详图大样
10.1 审核是否墙身详图完整性;
10.2 审核主要墙身详图是否与立面设计一致;
10.3 注意外墙的防水抗裂等方面的构造,应注明其做法和比例及标号,并符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二)结构专业 总体说明
1.1 审查内容: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1.2 审查重点: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和甲方技术规范的要求;有无影响结构安全的重大隐患;有无设计内容的遗漏和细节的严重不足;是否与建筑、机电等专业图纸内容相吻合;选取的材料是否符合市场供应情况,便于采购;结构含钢量等成本指标是否在甲方要求的限值之内;1.3 图纸要求:图纸内容准确齐全;说明及标注详尽;有足够的节点大样且交代清晰;构造做法便于施工。2 地基基础设计审查要点 2.1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与验算
2.1.1 天然地基:埋深起算点是否正确;深度和宽度修正系数取值是否正确;2.1.2 地基处理:是否对地基处理的内容及检测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处理深度、处理范围、要求达到的承载力、变形限值、检测结构总体评价等);2.1.3 基承载力验算:对高层建筑应验算风荷载组合、地震荷载组合下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2 基础选型及埋深
2.2.2 基础型式是否经济合理;高层建筑的埋深是否满足规范要求;2.2.3 高层建筑与裙房间的沉降缝是否能保证高层的侧限要求;2.2.4 桩基础的选型和布置是否合理;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的参数是否准确;2.2.5 是否对软弱下卧层的强度和变形进行了验算。2.3 基础的计算
2.3.1 条基、筏基、桩基等基础的计算模型建立是否合理和经济;
2.3.2 独立柱基、筏基、桩基承台等是否进行了抗弯、抗剪、抗冲切计算;筏基柱下的抗冲切计算中是否考虑了附加剪力;2.3.3 各种荷载取值是否正确,如: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时土压力的计算;标准值和设计值的不同使用情况等。2.4 基础的构造
各种基础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拉通钢筋、飞边出挑长度、配筋率等。2.5 基础图纸
2.5.1 基础底板变厚度处、变高度处、留电梯坑、集水坑处,均应在平面图中表示变坡线,并画剖面图;2.5.2 基础底板钢筋应标注上下层位置;2.5.3 在基础平面图上应表示后浇带位置,以方便施工;2.5.4 在基础图中应写明基础设计等级。3 多层、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审查要点 3.1 结构设计、计算与构造
3.1.1 结构选型是否满足规范适用条件,如:房屋高度、高宽比等。如不满足,应按照超限高层建筑的相应要求进行处理;3.1.2 结构抗侧力体系的布置、质量和刚度的分布是否均匀对称;3.1.3 对于非规则建筑,其抗震计算是否考虑了扭转影响;楼层变刚度处楼板厚度是否加强;复杂体型的不利部位的配筋是否加强;有无薄弱环节,等等;3.1.4 各种结构缝的设置和构造是否满足要求;不设缝时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构造措施(如:超长建筑不留伸缩缝时,应采取设置后浇带、增加屋面板温度筋、增厚屋面保温层、对温度应力敏感部位加强配筋、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等);3.1.5 结构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的设计和构造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框支层层数超过规定时,是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会。各重要构造要求,如:落地墙数量及间距、上下层刚度比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3.1.6 各抗震构造,如:梁柱节点加密区的梁柱箍筋肢距和间距;柱轴压比;梁柱配箍率和配筋率等,是否满足要求;3.1.7 砌块填充墙的抗震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填充墙上开洞的洞口加强措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表示清楚;3.1.8 剪力墙及暗柱的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设置了边框梁或暗梁。3.1.9 是否有遗漏的短柱或超短柱,如:楼梯间梁造成的短柱、大型雨蓬出挑构件造成的短柱等;3.1.10 角部楼梯间是否采取了抗震加强措施;3.1.11 结构计算模型的选择是否适当。采用的结构分析软件采用的力学模型与实际结构是否相符,如:大开洞楼板;主体与裙房在地下部分连为一体的结构等;3.1.12 高层建筑的嵌固点的选择是否正确;3.1.13 对大跨度的梁、板是否进行了挠度和裂缝验算。3.2 结构图纸
3.2.1 在结构总说明中应对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并考虑便于施工的因素;3.2.2 后浇板应在图纸中以图例形式明确标出并写明做法;3.2.3 楼板变高处应画剖面;不同厚度楼板应标注清楚范围;3.2.4 结构顶板配筋图中应注明板顶标高和板厚;3.2.5 钢筋品种的选择要考虑不同等级、不同直径的钢筋在市场上的供应难易状况。不应选用难以保证供应的钢筋品种;3.2.6 对于后砌墙体中的构造钢筋的留置方法,应在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施工便利程度的前提下,在结构总说明中写明;3.2.7 局部剖面图及其它大样图中应表示轴线和定位尺寸;3.2.8 幕墙、雨蓬、大型门窗等均需在结构构件上设预埋件。如由于条件不清暂时不能在施工图中表示的,必须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说明;3.2.9 后砌墙体中的门窗洞口过梁做法应在结构总说明中详细表示。如选用标准图,应符合标准图的适用条件。4 砌体结构设计审查要点
4.1 结构布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建筑总高度、房屋高宽比、抗震横墙间距、局部尺寸等;4.2 楼屋盖圈梁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与墙体的连接措施是否得当;4.3 是否对重点部位,如:底层墙体、横墙开洞处等,进行了承载力验算;阳台、雨蓬、挑檐等悬挑构件是否进行了抗倾覆验算;4.4 是否采取了控制砌体产生温度裂缝的措施;4.5 大洞口两侧应按规范要求加设构造柱。
(三)给排水暖通专业 总体要求
1.1 审查内容: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1.2 审查重点:
1.2.1 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1.2.2 设计依据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是否正确,是否为有效版本; 1.2.3 有无影响安全的重大隐患;有无设计内容的遗漏和细节的严重不足;图纸中的标注有无错误。有关管道编号、设备型号是否完整无误。有关部位的标高、坡度、坐标位置是否正确。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是否正确完整。1.2.4 是否与建筑、电气等专业图纸内容相吻合;
1.2.5 选取的材料是否符合市场供应情况,且具有一定通用性,便于采购。1.2.6 设计说明及设计图中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设计是否符合企业施工技术装备条件。如需要采用特殊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1.2.7 设计意图、工程特点、设备设施及其控制工艺流程,工艺要求是否明确。各部分设计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工艺流程和施工工艺要求;管道、组件、设备的技术特性,如工作压力、温度、介质是否清楚;对固定、防振、保温、防腐、隔热部位及采用的方法、材料、施工技术要求及漆色规定是否明确。1.2.8 管道安装位置是否美观和使用方便。给排水专业设计审查要点 2.1 总说明
2.1.1 设计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给排水、消防各个系统扼要的叙述,管材及接口、阀门及阀件、管道敷设、管道试压、防腐汕漆、管道及设备保温等内容。
2.1.1 主要设备、材料表中的水泵、水处理设备、水加热设备、冷却塔、消防设施、卫生器具等的造型是否安全合理。
2.1.1 管道、设备的防隔振、消声、防水锤、防膨胀、防伸缩沉降、防污染、防露、防冻、放气泄水、固定、保温、检查、维护等是否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2.1.1 是否按消防规范的要求设置了相应的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气体灭火、水喷雾灭火、灭火器等系统和设施,消防水量计算是否合理。2.1.1 不应选用淘汰产品。2.2 给排水平面图
2.2.1 生活水池、水箱是否为独立的结构型式。
2.2.2 给水管道与水加热设备及可能引起回流的卫生设备的连接是否有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
2.2.3 生活给水泵房的位置是否避开了有防振或有安静要求的房间。水泵机组,吸、压水管支架及机房墙体顶板是否采取了隔振或消声措施。
2.2.4 有无厕所.盥洗室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仪器储存及变配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用房的上层。
2.2.5 地下污水泵井是否设置密封井盖和通气管。
2.2.6 选用的水加热设备及其布置、敷设是否考虑了检修要求。2.2.7 管道的布置、敷设是否满足规范要求。2.3 水消防、人防部分平面图
2.3.1 建筑物内不同用房或公共场所灭火设施的选择是否恰当,有无遗漏的地方。
2.3.2 消防水池、高位水箱及消防水泵房是否满足规范要求。2.3.3 消火栓及自动喷洒头、水泵接合器的布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2.3.4 需要水幕分区或配合防火卷帘分区处是否按规范要求设置了相应的水幕设施。
2.3.5 消防电梯是否设置了排水设施。
2.3.6 寒冷地区.无采暖地下车库有结冻可能的水消防管道是否有合理可行的防冻措施。
2.3.7 灭火器的造型与布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3.8 当有人或防空地下室时.给排水设计应符合人防设计有关规范及当地人防主管部门的要求。2.4 总平面图
2.4.1 消防专用或生活共用的室外给水管是否按规范要求连成环状管网.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的布置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2.4.2 入市政污,雨水管接合井的管径、标高是否合适。
2.4.3 化粪池、污水池等与埋地生活用水储水池的距离是否不小于10m.当不满足时.是否采取了防止污染生活用水储水池水质的有效措施。2.5 系统图 2.5.1 给水系统
(1)高层、低层建筑的给水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最不利用水处的水压能否得到保证。
(2)给水管道的连接是否存在回流污染问题。
(3)水池、水箱至生活饮用水点的供水管上是否按规定采取了安全可靠的一次防污染措施。
(4)按规定需设中水的项日,是否设置了中水处理与供水系统,中水水量是否平衡。
2.5.2 热水系统
(1)热水供水分区是否与给水分区一致,热水供水压力能否与冷水压力平衡,(单独使用冷水或热水者除外)。
(2)其中热水供应系统是否设置了有效的循环系统,高层建筑的热水系统采用减压阀分区时能否保证各区循环系统的正常工作。(3)公共浴室是否设有水温稳定和节水措施。(4)系统上是否设有防膨胀泄压用的安全阀,膨胀管(或膨胀罐),伸缩节,固定支架等附件。是否设有防止和减缓管道和设备结垢、锈蚀的装置。2.5.3 排水系统
(1)排水系统是否采用了雨、污分流;雨水斗及其布置是否符合要求。(2)污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横管的连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或采取单独出户的措施。
(3)水管是否按规范要求设置通气管及检查口、清扫口。2.5.4 消防系统
(1)消防水池和屋顶消防水箱的储水容积是否符合规定.当消防、生活合用水池、水箱时.有无保证消防水量不被动用的措施。
(2)消防满足规范要求.系统上是否有减压、泄压等安全使用和保证灭火效果的措施.有无消防水泵的自检措施。
(3)消防水泵及增压设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室内消火栓管网是否按规范要求连成环状.环状管网的引入管是否不少少两根.管网上阀门的布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5)屋顶是否设试验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各层末端是否设有终端放水试验装置。
(6)消火栓与自动喷水灭水系统管径是否合理。(7)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3 暖通专业设计审查要点
3.1 冷热负荷及相关设备及管道的选型计算
3.1.1 围护结构传热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取值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节能规范;3.1.2 建筑负荷计算:相关计算参数选择是否合理且符合甲方要求;3.1.3 系统管径计算:针对所选管材所选管径及壁厚计算是否合理;3.1.4 设备选型计算:系统采用的设备型号容量及承压计算是否合理。3.2 系统设计
3.2.1 系统型式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是否满足规范要求;3.2.2 系统的自动控制是否合理且满足甲方要求;3.2.3 各类管线平面布置及高度设置是否合理和经济;3.2.4 设备及管线的设置是否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及美观要求;3.2.5 各类管线穿越建筑结构墙板时是否按规范进行处理;3.2.6 各类管线上设置的阀门及计量装置是否合理。3.3 管井设计
3.3.1 各类管井的布置是否紧凑合理,并考虑合理的维修空间;3.3.2 管井大样是否表示清晰。3.4 机房设计
3.4.1 机房空间的布置是否紧凑合理,平、剖面大样是否完整清晰;3.4.2 相关设备的基础及连接安装是否采取了经济合理的消声防噪措施;3.4.3 设备的匹配是否经济合理;3.4.4 设备表是否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要求注明设备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参数和数量。不得指定生产厂或供应商。不得使用淘汰产品。管线综合设计审查要点
4.1 各类管线布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管线间距、管线走向、管线坡度坡向、局部安装检修尺寸、检修口设置等;4.2 各类管线的标高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管线交叉位置冲突等;4.3 是否对管线密集交叉部位节点大样进行了清晰的表示;
4.4 要核对管道与其他管道或建筑物有无影响和妨碍施工,是否需要改道。
(四)电气审图要点 电气设计总说明。
1.1 供电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供电局的要求和规定;
1.2 供配电系统的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节能性要符合国标要求; 1.3 用电负荷等级、变电所位置、高低压进出线位置、负荷总容量应满足要求; 图纸要求:图纸总类应齐全、说明及标注详尽。2 图纸类型应包括 :
2.1 配电所高低压配电系统图; 2.2 配电平面图、插座和照明平面图; 2.3 配电箱系统图;
2.4 接地平面图(含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平面图或大样图); 2.5 屋面防雷平面图; 2.6 弱电系统图和平面图;
2.7 电气设计说明和主要设备及主材明细表; 2.8 强、弱电外网平面图。3 供电负荷及线缆审查
3.1 所有用电负荷的计算依据及计算方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标,照明系统应符合国标;
3.2 所有供配电选用的线缆直径是否合理,是否经济可靠; 3.3 设备用电容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节能性。4 用电计量
4.1 高压计量和变电所计量应符合供电局的要求; 4.2 住宅用电计量应满足使用要求,且集中计量; 4.3 商业用电计量应便于集中管理和收费;
4.4 公用设备用电计量要设独立的计量表,要便于统计管理。5 弱电系统
5.1 方案及系统应满足国标和规范要求;
5.2 电视、通信、网络、智能化、消防方案要合理、经济、可靠,设备选型应符合图纸要求,要选用节能型产品;
5.3 消防设备的双电源切换开关要有详细的选型说明,其可靠性和灵敏性要达到国标要求;
5.4 住宅电气点位(强弱电)应合理特别是与家俱位置、水暖设备的关系;5.5 进户位置、数量、标高应与市政协调,方案内容应满足产品标准及任务书。6 电外网
6.1 外网线缆、管沟、架空、埋地等敷设方式应有详细说明及局部打样图; 6.2 电外网总平面图应标注所有线缆的型号规格、数量、敷设方式、穿管材料与规格; 6.3 电外网布局走向应合理、简洁、经济,低压外网线缆的敷设距离不应超过250米。7 电梯
7.1 电梯设计应符合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要求;
7.2 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应符合标准,要选用节能型电梯;
7.3 电梯设计要有电梯交通系统评价的计算或说明。
(五)景观审图要点 总体要求
1.1 设计文件是否齐全,包括计划设计任务书、红线图、地形图、建筑规划图、各建筑规划图、各建筑主体首层平面图及立面图; 1.2 设计规模、功能等内容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要求;
1.3 施工图设计所依据的有关标准,规定,规范是否恰当,正确。1.4 绿化选材
1.4.1 基本要求:应适合于本地气候。多数为无需修剪或易修剪的植物。不易染虫害。无有毒、难闻的气体挥发。如有落果植物,其布置有否考虑落果对人可能造成的伤害;
1.4.2 有否考虑充分利用基地内原有植物;
1.4.3 植物的开花落叶有否考虑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景致变化; 1.4.4 有否考虑为配合销售的特殊需要而作适当的应时植物配置。1.5 绿化规格及数量
1.5.1 应考虑到成本和销售效果的需要作权衡。种植时胸径超过10cm以上的乔木数达60%以上时,需对其必要性和成本作一定分析阐述;
1.5.2 图纸中应注明的规格、数量是否全面。绿化效果、植物规格与生长时间有极大的关系,故应针对不同类植物和不同时期分别明确;
1.5.3 乔木规格应注明:高×冠幅×胸径,灌木规格应标明:高×冠幅×胸径,蔓生植物规格还应注明枝长,丛生植物还应注明一枝有多少丛;
1.5.4 应注明不同规格不同植物的总株数,注明植物种植株距(或每平方米植物株数);
1.5.5 根据项目发展需要,至少提供种植时和良好生长后达到预期效果时的植物规格、数量、种植株距,以便物业管理时能有效控制绿化效果。如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后根据设计需作疏苗、补苗处理,则应提供该时期的植物调整施工图。1.5.6 对于较大规格的植物,提前作运输种植方面的考虑,是否有因机械、基地要求等原因无法运到的植物。2 具体审查要点 2.1 总平面图
2.1.1 轴线编号与尺寸关系及其与总图、结构等图纸的一致性; 2.1.2 园林尺寸是否合理;
2.1.3 园林小品(雕塑、构筑物、花坛等)位置、形式是否合理; 2.1.4 指北针、风玫瑰以及图纸比例; 2.1.5 总索引图:图中编号与详图是否相符; 2.1.6 铺装索引图:图纸编号与铺装详图是否相符。2.2 竖向设计图
2.2.1 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是否正确;
2.2.2 场地外围的道路、河渠及地面的关键性标高是否正确;
2.2.3 各场地、广场的标高及原地面标高: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的设计标高(道路标注在道路中心线上,排水沟标注沟底标高)及关键点的原地面标高,纵坡距、纵坡向、平曲线要素、竖曲线半径,关键性坐标;
2.2.4 道路应注明其横坡向(单坡或双坡):用坡向箭头表明地面排水方向,如有堆山设计,可用设计等高线表示地面坡度。2.3 种植施工图
2.3.1 乔木:是否正确标注植物代号、栽植点、行距、株距尺寸; 2.3.2 灌木和草本,是否正确标注植物代号及群栽位置,范围;
2.3.3 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以及管线(地上地下)的距离是否恰当; 2.3.4 列表栏内容:尺寸单位比例图例施工要求。2.4 详图 2.4.1 图中编号与大样图是否相符; 2.4.2平、立、剖面图是否一致;
2.4.3 构筑物的墙、梁、柱的材料、厚度、对应关系及与结构图的一致性; 2.4.4 种植池、驳岸或护坡、挡土墙等构筑物的顶部和底部的设计标高是否合适;
2.4.5 铺装材料的选用及颜色是否合理;
2.4.6 无障碍设计:广场、道路等有高差的地方是否设置了供残疾人使用地坡道,其宽度、坡度及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5 大样详图
2.5.1 详图编号与平、立、剖面是否相符;
2.5.2 详图所表示地构筑物轴线、梁、柱、墙关系、标高等与平立剖面及结构是否一致;
2.5.3 铺装材料选用、颜色及做法、不同类型、不同颜色装饰材料之间的分界部位;
2.5.4 详图所表达的内容如埋件、灯具、管线是否与其它工种相符。2.6 给排水平面图
2.6.1 绘出总平面、注明构筑物的坐标值及道路中心线坐标值; 2.6.2 场地四届的施工坐标值及道路中心线坐标值;
2.6.3 给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的定位尺寸或者施工坐标值,并反应其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以及管线之间的相互间距; 2.6.4 场地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坐标; 2.6.5 场地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坐标。2.7 照明平面图
2.7.1 绘出总平面、注明构筑物的坐标值及道路中心线坐标值; 2.7.2 场地四届的施工坐标值;
2.7.3 配电系统管线的平面布置 注明各管线的定位尺寸或施工坐标值; 2.7.4 应反映与照明线路及灯具等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以及管线之间的相互间距,场地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坐标。3 景观安装设计要点 3.1 路边的园林草坪灯应与路灯一同考虑,草坪灯起到兼顾路灯的效果; 3.2 草坪灯、路灯、围墙灯等应分为不同的多回路,可单独开关,并应加装定时开关,灯的控制最好引到控制中心,通过BA一起控制; 3.3 主要通道和踏步的灯应和路灯放在一个回路中,便于行走;
3.4 在绿化带上的各种灯的基础应降低20厘米,使灯基础的混凝土不要外露,可被草坪或苗遮挡,灯定做时,灯竿可加长;
3.5 有灯座的灯,其基础的形状应和灯座形状一样,可考虑予埋钢件固定; 3.6 大型的活动场所应考虑照明,并应单独控制;
3.7 排水井尽量少的放在路上,混凝土的路面可适当放置,避免放在有装饰的路面上;
3.8 如果井必须放在有装饰的路面上,应做方形可开启的装饰盖,不要将装饰材料直接装载静盖上;
3.9 在草坪内的井座的混凝土尽量不要外露;
3.10 井盖不应放在构筑物上,不要一半在路上一半在人行道上,不要放在踏步上;
3.11 电话箱、配电箱、有线电视箱不要放在小区的主要视线内,应放在较隐蔽的地方,最好用灌木隐蔽;
3.12 绿化喷洒如有条件可采用自动喷洒,人工浇洒时,取水点应采用好的取水设备;
3.13 人行道的排水不宜采用道路雨水口,可采用方形和侧壁地漏。
第四篇: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湖南省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了加强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与管理,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和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审查要点。
第2条 施工图审查分为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技术性审查实行“双审制”,即先由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进行初审并提交书面初审报告,再由业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议审查,并形成专家审查意见。
第3条 政策性审查的主要内容是: 1.是否按照规定实行了勘察设计招投标;
2.设计单位承担的工程是否在其资质等级和业务许可范围内;
3.设计文件的有效签署是否符合规定;
4.有无出卖或出借图签、图章和印章等扰乱设计市场秩序的行为;
5.设计文件是否齐全; 6.设计合同是否有效;
7.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减灾防灾、土地使用等规定;
凡是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图纸,一律不予受理,退回上报单位。第4条 技术性审查的主要要求:
同的软件计算,优化建议要提出明确的技术措施及改进方法,作为施工图优化的重要依据。
第7条 施工图设计的咨询报告及专家审查意见分章节编写,具体内容和格式参照附件。
第8条 施工图审查的重点是法规符合性、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实施可操作性及经济合理性。
第二章 总体评价
第9条 设计文件的内容完整性,应符合《编制办法》及《公路设计图表示例》的格式和深度要求。
第10条 设计文件执行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文件批复的情况,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现行标准、规范要求。
第12条 设计文件所采用的地质、水文、地形、气象等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
第13条 设计文件所体现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及施工操作性程度。
第14条 指出设计文件存在的主要不足和主要问题。
第三章 总说明书
第15条 总说明书是否包括路线地理位置图、说明书、平纵面缩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及附件等内容。
第16条 重点审查说明书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以及对初设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 总体设计第17条 重点审查平面总体设计图,检查图中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各结构物的设置应满足功能需要。
第18条 评价各专业之间的总体协调衔接合理性,如界面处理是否衔接,检查各结构物设置的经济合理性。
第19条 对说明中有关总体实施步骤及工序衔接的可行性、施工组织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进行评价。
第20条 对特别困难路段或特殊结构物,必要时提请设计补充全景透视图或三维动态模型,检查空间立体线形的连续性、均衡性及结构物之间的协调性。
第21条 单向二车道的高速公路,当连续纵坡大于3%的路段长度超过5km时,应考虑上坡路段增设爬坡车道,下坡路段宜设置避险车道,平纵指标较低路段,因地制宜适当增设港湾式停车区等安全设施。
第五章 路线
第22条 审查该篇内容的完整性,应包括说明、平面图、纵断面图、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导线点成果表、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逐桩坐标表、公路用地图和征拆迁数量表等。
第23条 路线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批复的主要控制点和走向,对路线平、纵面设计进行全面审查,平、纵面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标准规范要求,线形组合要体现安全、协调、顺畅,并与地形地质相吻合。
第24条 重点核查纵断面设计,应满足设计洪水位、通航净空、交叉构造物净空等控制性指标要求,体现经济合理。
第25条 重点核查隧道洞口、互通区段及特殊结构物区段的期工期的可行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重视不同处理方式的衔接协调,对二次开挖要提出开挖断面、坡率、基底整理等要求。对路堤较高路段和纵横向地形明显变化路段,检查地质报告及特殊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33条 检查路基与其他结构物结合部的专项设计,评价所采用的设计在减轻桥头跳车等问题的有效性。
第34条 每个超高路段是否提供单独设计,超高过渡段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有利于行车安全。
第35条 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初设批复及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评价设计参数、混合料试验指标及结构分层的合理性,核查所采用的材料与建设条件适应性。对挖方路段应明确垫层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对老路补强设计,核查老路的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提出评价或修改意见。
第36条 核查排水系统构成的完整性,并应与沿线溪河系统相衔接,排水结构断面应满足泄洪要求,并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合理设置截水沟。核查超高路段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无路侧护栏的挖方边沟加设栅形盖板。
第37条 取、弃土场的位置、防护和绿化设计应符合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并核查土石方平衡和调配情况。
第七章 桥梁、涵洞
第38条 审查内容包括桥涵设计说明、工程数量表、桥位平面图、桥型布置图、结构设计图等。
第39条 桥型方案执行初设批复情况,桥梁配跨应满足泄洪、通航及交叉的要求。
要求,核查曲线隧道视距,有利于通风、排水及营运安全。
第51条 核查净空横断面各部尺寸符合标准要求、满足防护结构及附属设施安装要求的情况。
第52条 隧道的初期支护参数和二次衬砌结构尺寸的合理性,隧道内路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53条 评价隧道机电、通风、照明设计满足营运需要的情况。
第54条 洞内车行横洞、人行横洞及洞口的横向联络线等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第55条 核查特长隧道通风防灾及设备配置的合理性,核查通风井、地下机房及联络风道的空间布置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第56条 对特长隧道和深埋隧道,评价其施工组织计划和岩爆分析的合理性可行性,相应的技术措施应安全可靠。
第57条 评价浅埋隧道的特殊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第58条 评价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弃碴方案、施工量测方案及防灾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九章 路线交叉
第59条 路线交叉审查内容包括设计说明、立体交叉设置表、工程数量表、平纵面设计图、匝道连接部设计图及标高数据图;交叉区内路基、路面及排水有关设计图表;桥型布置图及结构设计图;通道、涵洞、管线及附属设施设计图。
第60条 重点审查互通位置、形式及其连接线的规模、标准执行初步设计批复的情况。
第69条 护拦的设置应体现因地制宜,不同区段应设置不同型式的刚性或柔性护栏,并考虑不同型式护拦之间的平顺衔接和刚度渐变。
第70条 标志的设置应满足安全、导向需要,并有主要景区和城镇等指示标志。
第71条 主要设备和材料的技术指标或参数的选择应合理适当,数量统计要准确。
第72条 线缆管道、设备基础、预埋件、手孔、人孔等设计应完整,尺寸规格应合理。
第73条 审查各设备和材料的安装方式和位置的合理性。第74条 主要设备或系统的供配电方式应合理,容量匹配,应急供电方案切实可行,设备负荷等级设定应合理。
第75条 图像、数据、语音等传输通道或通信信道的配置应合理,带宽、板卡数量应满足需要,预期的传输质量和功能目标应能实现。
第76条 各类应用软件流程及模块详图和预期的功能目标应相适应和匹配。
第77条 审查各类控制方案、救援预案、交通诱导预案等应完整可行。
第78条 设备电缆沟、走线架(槽)、接线盒、消防水管等的布置应完整、合理、经济、美观。
第79条 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措施完善合理。
第80条 光电缆的芯数配置、型号规格、干线光芯分配应合理。
第81条 操作台、控制台、机柜等定制件的尺寸规格应合理,0第90条 核查执行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有关要求情况,各项环保措施应合理可行。
第91条 绿化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景观,因地制宜,互通立交、服务区等重点区域的绿化设计应经济、美观、合理。
第92条 服务区、管理区、养护工区等区域的污水处理设计应齐全、合理、可行,处理结果应符合排放要求。
第93条 重点审查改路、改河、改溪、辅道等改移工程内容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原则上不低于原标准,必要时结合批准的规划进行设计。
第94条 核查施工便道及租用场地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宜避开基本农田、主要经济作物用地、军用基地、学校及医院等区域。
第95条 筑路材料分布示意图中内容的完整性,各材料的质量、储量、采运条件及试验成果应合理、可信。
第96条 核查是否按《编制办法》要求编制了概略施工组织计划,对关键工程提出的施工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十二章 施工图预算
第97条 施工图预算应按报审要求的造价编制软件编制,严格按照交通部规定的编制办法(预算文件组成、预算项目和预算费用组成)、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编制,单独成册,并提交完整的甲乙组文件(含电子文件)。其中,预算项目应按规定的项、目、节内容要求计列,不得随意归并和调整;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应列出详细的计划购置清单;勘察设计费应按规定的计费标准计列并列出计算过程。
第98条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中收费、监控、通信、供配电、2合理性。
第106条 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分析应符合实际,提出的结论、建议措施应合理可行。
第107条 水文调查及计算资料应完整可信,核查相关部门提出的通航和交叉等净空要求的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评价通航论证、行洪分析、风浪试验等外委专项报告成果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第108条 勘察期间的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的描述应明确合理,评价提出的水文地质参数的合理性;水的腐蚀性评价应符合规范、标准要求,评价判别结果的正确性。
第109条 核查地形测绘成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满足施工需要。
第110条 核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评估提出的防治方案及建议的落实情况。
第111条 评价与沿线政府及相关部门签订的协议的合理性、可行性。
第112条 其他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满足设计需要。
4附录二
专家审查意见格式
1.专家审查意见包括概述、总体评价、正文及专家名单。2.概述内容应说明主持单位、项目名称、会议时间地点、参加单位和专家、审查程序等。
3.总体评价应对设计文件和咨询报告进行客观评价,对设计内容的安全性、符合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及可操作性进行评价。
4.正文包括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其他、问题与建议等9个部分,顺序编写。若项目中没有其中某部分内容或另行审查,可按实际内容编排,但应在问题与建议中提出。
5.专家审查意见形成后应经组长签字生效。6.专家名单签字后作为附件,附在正文后面。
第五篇: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1、说明中应注明本工程建筑设计所依据的国家有关规范、规程的名称及有效版本号。
2、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可按6度以下设计。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贮油间与其它房间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防火墙两侧的窗间距不应小于2m。7.1.3
(强制性条文)
(2)0.9m的疏散门洞宽度偏小,不宜小于1.0m。3.7.5(强制性条文)
4、配电室属于高压配电还是低压配电应注明,如为高配,外窗宜采用固定窗,窗台高度不宜小于1.8m。GB50053-946.2.15、配电室顶棚不应抹灰。GB50054-953.3.36、钢板窗型材应注明,实腹钢窗及25、35系列空腹钢窗属淘汰产品。(建设部218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