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培训与开发》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培训与开发 英文名称: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总学时(包括学时分配):32
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教 材:陈国海编著.员工培训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参 考 书:[1]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淑珍编著.现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开课单位:商学院
主要内容(300字以内):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训与开发中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要评估、各种类型培训方法、培训有效性评估等。培训与开发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管理素质的提高。
《培训与开发》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培训与开发(英文):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代码:
总学时(包括学时分配):32 学 分:2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一门系统地阐述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管理开发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与开发管理工作职能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重点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各种类型培训方法,掌握培训与开发中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要评估,了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导论(2学时)2.学习理论(2学时)
3.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2学时)4.培训需求分析(4学时)5.培训设计(4学时)6.培训实施技术(4学时)7.培训评估(4学时)
8.培训课程开发技术(10学时)
五、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无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建议
本课程的内容是通过教师讲授.课堂案例讨论、学生课后阅读及平时的训练等环节进行的,各环节应紧密配合,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原则。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30%
八、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王淑珍、王铜安编著.现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参 考 书:[1]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德伟.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九、说明
执笔人:王凌峰
审核人:蒋志兵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Organization Behavior 课程性质:学位课
学时:
学分:2.0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预修课程:管理学原理或高级管理学、管理心理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掌握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规律,掌握与组织行为有效性相关的组织沟通、组织冲突、组织变革与发展等理论,从而提高群体绩效和组织工作效率。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3学时)
一、组织行为学的基本问题(重点)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三、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的知识来源
案例1-1 通用与本田汽车公司的管理风格
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4学时)
一、传记特点与管理
二、能力理论与管理
三、人格理论与管理(重点;难点)
四、学习理论与管理
案例2-1 谁适合当总经理?
第三章、知觉与个体决策(2学时)
一、感觉与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内容
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四、在知觉与判断中的错误(重点)
案例3-1 “凶杀案”目击者的自述 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2学时)
一、价值观与管理
二、态度与管理(重点)
三、工作满意度与管理
案例4-1 在东京帝国饭店打工的女生 第五章、工作激励理论与应用(8学时)
一、激励的基本概念与模型(重点)
二、早期的激励理论与管理
三、当代激励理论与管理(重点;难点)
四、激励理论的应用(重点;难点)案例5-1 工资全额浮动为何失灵? 案例5-2 浙江先锋机械公司激励经销人员
案例5-3 组合国际电脑公司有什么绝招? 案例5-4 IBM公司的激励制度
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2学时)
一、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二、群体行为的解释
三、群体结构与互动(重点;难点)
四、群体任务与决策
案例6-1 易继芳的转变
第七章、工作团队与管理(2学时)
一、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二、使个人成为团队高手
三、打造高绩效的团队(重点)
四、团队管理中现存的问题(难点)
案例7-2 微软中国公司的团队建设
第八章、组织沟通与管理(4学时)
一、沟通的理论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重点;难点)
三、有关沟通的当前问题
案例8-1谁该当经营副厂长?
案例8-2 苏黛薇的卓尔不群
第九章、组织冲突与管理(4学时)
一、冲突概述
二、冲突观念变迁
三、冲突产生与解决(重点;难点)
案例9-1 研发中心的人际纠纷
案例9-2 红旗轻工设计院的群体冲突 第十章、工作压力管理(3学时)
一、工作压力概述
二、工作压力对行为的影响
三、工作压力管理策略(重点;难点)
案例10-1华为员工张立国心很累
第十一章、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2学时)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二、一般与新型组织结构设计
三、组织诊断与优化设计(重点;难点)
案例11-1凌云科技集团的组织结构变革 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发展(4学时)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与推行
二、推动组织变革的方法
三、组织创新与发展(重点;难点)
案例12-1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创新
案例12-2 东原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教材:
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孙泽厚、罗帆.管理心理与行为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书:
1、张德.组织行为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查尔斯 汉迪.管理之神:组织变革的今日与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Stephen P.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12th Edi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费栋华,员工脑电波——人力资源心理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孙泽厚、罗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Richard L.Daft.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Sixth Edition).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8、工商管理学习网:http://202.114.88.145/cm/study_web/index.jsp
学习成绩组成:
1.平时成绩30分(包括出勤、发言、课堂讨论或角色扮演)2.案例分析报告 30分 3.结业考试 40分 案例分析报告作业要求:
从《组织行为学》教材或课堂讨论案例(武汉理工大学工商学习网)自选一个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左右。
不要依次回答问题,应写成一篇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论点鲜明,论证充分,结论有应用价值;要独立思考,不能雷同。
要有封面,写明课程名称、案例题目、学员姓名、班级、任课教师姓名等。
结尾处请注明:“本案例分析报告系本人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报告人:……”, 诚信签名。
请将案例分析报告夹在答题本中,与考试卷一起上交,此成绩占总分的30%。
并亲笔
第二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从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来讲,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大量借鉴了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它把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对象组织化程度,划分为4个层次:(1)对个体行为的研究,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层的单位,是组织的细胞。从人自身的角度看,人又是组织的主体,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立的人格。认识个体是了解组织行为的基础。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中知觉、价值观、个性和态度的认识,以及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2)对群体行为的研究。群体是组织的基层单位,在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群体行为对组织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组织行为学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等方面做专题研究。(3)对组织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并应用这一理论对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进行研究。(4)对社会环境的研究。把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研究组织与社会的交换关系,社会环境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等,领导行为也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得到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众多的领导理论。
二. 教学目的要求:
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提高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组织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由于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组织行学领域中人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还存在着分歧,针对某个观点,会有正反两方面的争论,通过互相矛盾的正论和反论的形式,使学生有机会探讨不同的观点,了解不同观点如何互相补充,从目前组织行为学的争论中获得启发。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三. 参考书目:
1.《组织行为学》边一民、徐力等编著
2.《组织行为学》詹虹编著
3.《组织行为学》张德主编
4.《组织行为学》龚敏编著
四.教学安排:
第一章绪论
一.管理者的人际技能
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管理的功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从事的活动。
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征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劳动者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学科特征:跨学科性;层次性;情景性;权变性;系统研究代替直觉。
三.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四.不同管理阶段的人性假设及管理措施
“经济人”的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第一次作业题:书面完成(打印)
第二章知觉差异与管理
一.知觉与个体行为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所在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二.知觉的选择过程:
知觉对象因素;知觉者本身因素;情境因素。
三.知觉的组织过程:
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归类原则;知觉防御
四.错觉:
社会知觉方面的错觉――
选择性知觉:根据自己的需要等选择知觉对象。
成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要概面的方法。
投射:是一种以已度人的思想方法。
刻板现象:是一种以个体所在群体的特征为依据判断个体特征的方法。
五.归因理论
个体行为归因:内因行为;外因行为。
影响归因的因素:
区别性:在不同的情境下个体行为是否不同;
一致性:在相同的情境下个体行为是否与别人一致;
一贯性:个体行为是否在任何时候都一样。
第三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
一.个性概述
个性是个体所有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
二.气质差异与管理
三.性格差异与管理
四.能力差异与管理(自学)
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组织行为
一.价值观
1.价值观的概念及形成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总看法、总评价,是个人的基本信念。
2.价值观的分类
斯普兰格尔的分类:理性价值观、唯美价值观、政治性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经济价值、宗教性价值观。
格列夫斯的分类;反应型、宗教式忠诚、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经营管理价值观。最大利润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生活-质量型。
3.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组织管理的影响
影响对其他人及群体的看法,从面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影响个人所选择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影响个人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影响确定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
影响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或组织压力的程度;
影响对个人或组织成功或成就的看法;
影响对个人目标或组织目标的选择;
影响对管理或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手段的看法。
二.态度
1.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心理评价)。
2.态度的组成成份
认知成份、情感成份、行为成份。
3.有关态度的理论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为人们降低不协调的意愿取决于-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个体对导致不协调的影响;不协调带来的后果。
海德的平衡理论:(自学)
4.态度的改变
技巧:根据态度之间的距离;引导对方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改变事实以改变态度;通过组织规定;通过改变行为以改变态度。
5.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单一整体测量法;工作因素的总和评分法。
6.决定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具有心理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分配制度的晋升政策;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7.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绩效
第五章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需要、动机、行为、激励的定义及关系
二.基本的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论.X理论和Y理论
3.双因素理论
4.克莱顿•爱尔德弗的“ERG理论”
5.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6.维克多•弗鲁母的“期望理论”
7.J•S•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8.爱德温•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9.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第六章 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一.群体的定义和类型
二.非正式群体
三.人们在群体中工作的原因:
四.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成果的主要因素:
五.群体决策:
第七章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人际关系的平衡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
四.人际关系分析理论
第八章 信息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定义及模式
二.信息沟通中的障碍及改善
三.信息沟通的基本形式:
四.相互交往理论
第二次作业:案例分析。(打印)
第九章冲突及其处理
一.冲突的定义
二.冲突的原因
三.冲突的处理
第十章领导的心理与行为
一.领导及领导的影响力
二.有关领导的有效性理论
1.特性理论及其评价
2.行为理论及其评价
3.权变因素及权变理论
三.领导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四.领导者与追随者
第十一章 工作设计(本章内容放在第五章中讲授)
一.工作设计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专业化
第二阶段: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
第三阶段:工作丰富化和工作特征的再设计
二.工作设计的特征
1. 工作的多样性;
2. 工作的自主性;
3. 工作的完整性;
4. 工作的难度;
5. 绩效反馈
四.作业要求:
1. 案例书面分析每篇1000-2000字左右
2. 书面作业要求打印。
五.考试方式:
开卷考
六.考核方法:
1. 案例书面分析20%;
2. 考勤10%;
3. 最后考试70%。
第三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40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目的和任务:《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提
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
组织成员个人满意度的科学。该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的一门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
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
解决管理中涉及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说,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有
以下三点:
一、学习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相关理论,培养学生的理论
基础;
二、学习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组织行为学概论
教学内容:组织的类型和作用、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学习方法。
3、熟悉组织的概念、类型、作用,能够认识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重点难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二)个体行为
教学内容:人的行为分析,知觉与行为,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气质、能力与性格,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2、掌握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
3、了解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掌握知觉、态度、价值观与人的行为的关系;理解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内容。
5、掌握激励理论及实务的内容。
重点难点:
1、着重理解个性、态度、价值观以及激励的概念。
2、个性与行为的关系如何。
3、激励理论的内容。
(三)激励
教学内容:激励概述,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综合激励模式,如何提高激
励的有效性。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激励的内涵。
2、理解常见的几种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
励理论。
3、简单掌握激励的技巧及如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重点难点:
1、对常见的三种激励理论的认识。
2、如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激励的手段有哪些。
(四)群体行为
教学内容: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群体互动,群里中的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团队管理,弱
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影响群体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及主要方法。
2、掌握群体冲突来源及处理。
3、了解人际关系的特点、功能和研究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4、人际交往的原则,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
5、掌握沟通的概念及影响沟通的因素。
重点难点:群体的概念,人际交往的原则及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群体冲突来源及处理,沟
通的概念及影响沟通的因素。
(五)领导行为
教学内容:领导的概念与领导工作的作用,领导者素质理论、领导者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
论,领导决策,以及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基本要求:
1、掌握领导的概念与作用。
2、掌握提高领导行为有效性的方法途径。
3、掌握领导的有关理论。重点难点:
1、领导的概念。
2、领导理论。
(六)组织行为
教学内容:组织理论,组织设计,工作设计,压力,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等。
基本要求:
1、掌握组织的概念,组织理论,组织设计的意义、要素与程序,组织设计应遵
循的原则。
2、掌握工作设计方法、工作压力的来源与后果、对付压力的方法和措施。
3、掌握组织文化的涵义与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建设。
4、了解组织结构的类型。
重点难点:组织的概念,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七)组织变革与发展
教学内容: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变革与对策,组织发展与工作生活质量,当代组织
变革的趋势及关键问题。
基本要求:
1、了解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都有哪些。
2、掌握组织变革以及相应对策。
3、理解组织发展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关系。
4、了解当代组织变革的趋势及关键问题。重点难点:理解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
三、学时分配
四、参考教材
《组织行为学》,孙成志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五、审核
编写人:卞子全系(部)主任:周翔
第四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组织行为学
2.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课程号:43100410
二、学时
总学时36 学时其中:授课36 学时实验0 学时
三、考核方式
考试
四、适用专业
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
五、课程简介
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行为的现象与规律,有关的理论模型,相应的研究方法,如介绍各种领导的理论,分析不同领导行为的特色、适用情境、效果,对权变领导、情境领导、目标-路径领导、转换型领导等进行比较分析与提供应用建议。探讨组织中激励的基础、有关的要素、以及途径,讨论企业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方法,探讨在不同层次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系统途径。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地了解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在未来的管理工作岗位上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本课程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先导课程。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2个学时)
1、内容:学科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2、要求:掌握关于人性的假设的主要观点,了解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的有关背景、学
科的研究方法。
(二)知觉(2个学时)
1、内容:知觉概念和种类、特征。社会知觉、知觉偏差、归因理论
2、要求:掌握知觉的基本概念,了解知觉的一般规律、以及知觉偏差和偏差原因。
(三)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2个学时)
1、内容:性格、能力、人格,个性与认知风格类型,管理者的职业风格,个人决策风格,对组织行为有重要个性特征以及个性的管理意义
2、要求:理解个体心理特征并掌握个性的管理意义
(四)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2个学时)
1、内容:价值观态度的概念、分析、工作满意度测量方法和决定因素,及其对员工的绩效影响
2、要求:掌握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对个体绩效、组织绩效的影响
(五)激励理论(2个学时)
1、内容: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
2、要求:掌握一些比较重要的激励理论,了解激励理论对于知道激励实现的意义和作用。
(六)激励的应用(2个学时)
1、内容:各激励方案包括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目标设置理论等
2、要求:掌握一些比较重要的激励方案,学会灵活运用。
(七)群体行为(2学时)
1、内容:群体行为的一般规律、群体决策、群体的发展过程、高效群体的特征。
2、要求:掌握群体行为特征、分析与改进人际关系的技术、学会如何灵活管理群体。
(八)团队(3学时)
1、内容:团队含义、团队普及的原因,团队的种类、团队管理
2、要求:掌握团队与群体区别和联系,灵活运用团队的建设管理
(九)沟通(3学时)
1、内容:沟通过程、沟通要素、沟通模式、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
2、要求:正确对待沟通、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
(十)领导行为(3学时)
1、内容:领导的有效性、领导的权利与影响等问题的研究。
2、要求:掌握有关领导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能够根据环境因素的改变确定应该采用何种领导方式,了解增强领导有效性的多种尝试。
(十一)权利与政治(2学时)
1、内容:权利的含义、基础、政治的含义和技巧
2、要求:掌握权力行使的条件、原则和使用技巧
(十二)冲 突(3学时)
1、内容:冲突过程、分类、处理方法
2、要求:正确认识冲突、理解冲突的作用、掌握冲突处理方法
(十三)组织结构与设计(2学时)
1、内容:效能与效率、组织环境,决定组织结构的六个要素、组织结构的一般形式、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2、要求:掌握组织规律、设计程序以及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十四)人力资源政策与实现(2学时)
1、内容:工作分析、选拔工具、技能类型、培训方法、职业定位模式
2、要求: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十五)组织文化(2学时)
1、内容:组织文化的发展、概念和实质、主要内容、类型与特征、组织文化的一般作用、具体功能、代表性理论
2、要求: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掌握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和个体行为的影响(十六)组织变革与发展(2学时)
1、内容:组织的发展与变革。
2、要求:掌握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学会分析组织变革成败的原因,了解传统的组织理论的不足与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概况。
八、实验内容:无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组织行为学》郭毅,阎海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主要参考资料:
《组织行为学》 叶龙、史振磊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组织行为学案例》 黄维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4《组织行为学》 陈国海,方华,刘春燕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3《组织行为学》王玉莲,机械出版社2003
《组织行为学》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
2《组织行为学》李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组织行为学教学案例精选》 周文霞 孙健敏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人力资源:组织和人事》 MBA核心课程编译组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 《组织行为学》 [美]史蒂芬•P•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十、先修课程
管理学
第五篇:《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2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组织行为学(英文):Organizational Behavior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高升专
学时:64学分:
4先修课程: 《管理学》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系统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研讨,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对组织环境中人的行为的认识、预见和引导的能力。
要求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并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懂得在管理过程中正确运用用人之道,并具有相应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导论
基本内容: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组织行为学总说。
目的要求:了解现代管理的趋势和特点,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从总体上把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内容,了解为何和如何去学习组织行为学。
教学重点:管理的实质是用人成事;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
2.激励
基本内容:三类六种激励理论,即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包括强化理论、挫折理论。
目的要求:了解三类六种激励理论的内容和适用性,进而有效地开发人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分析如何让人做事,并且做好;三类六种激励理论的特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3.个体
基本内容:个体的概念;个体行为与心理的关系,主要心理因素。
目的要求:了解个体的特性,阐明个体行为与心理的基本关系,对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有所认识。
教学重点:个体的实质是社会化的个人;心理因素中的知觉和个性。
4.群体
基本内容:群体的概念和分类;群体的动态特性;团队及其管理。
目的要求:了解个体组合为群体引起的质变以及群体特性;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作用。教学重点:群体行为的动态特性。
5.组织
基本内容:组织的概念;有效组织的特性;组织设计。
目的要求:了解组织概念的双重含义,从动态和静态的统一去把握组织概念;认识组织概念的历史演变,对此予以区别;了解有效组织的特性;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组织概念的双重含义;组织设计的思路和程序。
6.变革
基本内容: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结构、行为、技术三大变革;改变革的策略运用。目的要求:着重解决“什么是”、“为何要”和“如何实施”组织变革与发展;联系我国的改革实践(尤其是机构企业改革),探讨改革的策略,有效地推动改革以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重点: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模式。7.沟通
基本内容:人际沟通;组织沟通;有效沟通及其障碍。
目的要求:了解人际沟通的过程,认识组织内部人际沟通的特点及其特殊障碍;进而探讨如何有效地实现组织沟通。
教学重点:组织内部沟通的方式及其障碍。8.冲突
基本内容:冲突观;冲突分析;冲突的处理。
目的要求:认识冲突的客观性、二重性和程度性;提供有效的冲突分析模式;掌握冲突处理的原则和策略。
教学重点:传统的和现代的冲突观的比较;冲突分析模式。9.领导
基本内容:领导概念;领导模式。
目的要求:了解领导概念的双重含义,认识领导与权威的关系;介绍特性、行为和权变三类领导理论,以此增进领导模式的认识;探讨有效地实施领导过程的主要策略。
教学重点:领导的实质是影响力;领导与权威的关系;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式。(注:以上学时分配含案例研讨)
(二)实践教学(没有可不填)
(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
1、实验、实习
实验、实习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实验、实习项目和要求如下:
三、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参考资料
1.黄培伦.组织行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
12.[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社,1997
五、说明
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为主。
大纲制订人:亢升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