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苦乐参半,教学人生——霍懋征教师教育思想“苦乐论”的探究
苦乐参半 教学人生
——霍懋征教师教育思想“苦乐论”的探究
摘要:霍懋征是我们中国国宝级的语文、数学教师。她始终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对任何学生她都给予很大的关爱和极大的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在霍懋征老师从事教学的这六十多年中,她慢慢也形成了一种自身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所领悟到的教育思想,那就是——苦乐论。
关键词:苦乐论 关爱教学 奉献教学
霍懋征老师在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任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工作(即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担任语文、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195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2010年2月11日零时35分逝世。霍懋征老师在世期间多次荣获北京市模范教师,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种荣誉誉称号。并且在从教的几十年来,霍老师受到了周恩来、温家宝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周总理称她为“国宝”级别的优秀教师;薄一波副总理为其题词“一代师表”;温总理称她是“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国务委员刘延东称她为“教育大家”。或许这些称号和名誉不足以完全将霍懋征老师终生的教学成就完全展示出来,但是并不阻碍我们可以从这许多的奖项和称号中得以查看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工作者她所具有的一颗终 生为事业、为学生、为祖国奉献的真挚的心与高尚的灵魂。
“那到底是什么支撑着霍懋征老师,是什么推动着她鞭策着她,让她的在教学的殿堂上创造出如此多的奇迹呢?”我不禁抚心自问。然后我自己在终于在霍懋征老师的著作《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经验谈》书中得到了答案,那就是——苦乐论。
苦乐论到底是什么呢?霍懋征谆谆教导,她所认为的苦乐论,那就是“在为教育事业和学生发展所做的奉献中,快乐和幸福是最好的精神回报。”霍老师将这苦乐论扩展为六条要点理论,而上面简单的两句话并不能完全明确领悟到霍懋征老师的思想,那下面就将这苦乐论具体的六条分别都进行详细的说明。
苦乐论:第一条,做一名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即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
霍老师曾经说过,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也需要有学无止境的努力;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教师工作既是职业,更是可以寄托理想的事业。但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一个老师心里都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成钢。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教师是学生在学海途中的领航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而且先进的思想来对指导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学业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小学教师。因为小学教师在学生的生命中始终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优秀而恰当的教学指导对于孩子未来人生的成长是毋容置疑般的重要的。所以教师不但需要提高自身的师教技能,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对于教育对于教学等方面上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认识。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并且配合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来教学,这样保持着思想的先进性,才能在各种突发的事件中能够正确地带领着学生,引导着学生去学习,帮助他们少走更多的弯路。
第二,教师要忠于党的事业,把教育看成是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要有献身于这个事业的决心,要热爱学生,这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最根本的一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于此,霍懋征老师曾经在她自身的报告中就明确说出她对于学术和她个人的育人方法。那方法就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八个字,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始终认为我的学生 “人人都是材,人人都成才。”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直都是霍懋征老师的教学理念的精髓。但这种爱不但是面对学生的,而且是需要自身也对教育对教师这行业也要产生爱。但是因为教师是一份持久而长远的工作,或许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就会陷入一个无力而疲倦的局面,使到当初热爱这份工作甘愿用热血来倾洒浇灌的心而慢慢变冷。所以爱上自己的职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很重要,但需要持之以久地为这份教师的工作而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让自身不会患上职业厌倦感,细水长流的继续下去就更为重要。所以学会调节自身的感情,适当地解放压力,时常学会在枯燥而长久的工作发现新的乐趣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加长久在教师的职途中越走越远,越走越久。
热爱自身的职业才能很好地深入其中,并且甘愿为之努力,甘愿为之拼搏。即使这份工作做的时间再久,也不会感到枯燥无趣,而是时时从里面不断发现新的乐趣。而这新的乐趣新的体验又会对自身教学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在教师这行业中走得越远越好。“以爱育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老师的这句名言不仅仅是字面上那么简单的意思,这需要更深层次地进行思考,你会发现字句下面藏着珍珠般炫目的宝藏。
第三,教师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 学”。创造条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一生受益。
改革开放以后,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就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霍懋征老师从中受到极其深刻的启发,随后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她向学生提出了10点要求:“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乐群、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这就是霍懋征老师著名的“10个学会”。纵观这10个学会,看似随意说出,但是认真一看,才明白霍懋征老师是独具匠心地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精心思考过得出的理论。这样得出来的10个学会就囊括了多方面的学习要求,而不仅仅只是要求在成绩方面的硬性要求,而是符合多方面综合发展的建议。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教师不但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学习产生兴趣而自主学习,主动地去探讨知识。这样的学习就不会是形式化的死背硬记的,而是灵活多变而充满乐趣的享受过程。而学生也会更加愿意自主来学习,自主地去学习,那样的知识才能记得牢。而一旦形成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就不需要老师和家长来对学生进行监督才会学习。那么长久下去,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就会给学生人生产生强大的影响,使其能够受益终生。
第四,当一名教师必须时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在今天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应是长流水,只有渊源不断而来,才能滔滔不绝而去。
第三条苦乐论里面,我们提到了霍懋征老师对学生提出了“10个学会”是具体是哪个10个学会。但霍懋征老师并没有忘记这“10个学会”仅仅是面向学生而提出的要求而已,她认为,学生做好了还不够,老师也需要相应地提高更方面的实力。因为教育学生不仅要靠老师的说教,更要靠老师以身作则。老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老师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待人接物,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忽视不得。“素质教育并非单对学生,它是针对双主体而言,有什么素质的老师就有什么素质的学生。”教师自身的素质之重要,是无需重复赘言的。学习是个终身的活动,任何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时代是不断进步,而思想理论也会不断地适应着时代的变化而推陈出新,所以必须终身学习。而教师身为传授知识的桥梁,为了与时俱进,对于这种终身学习就显得更为迫切而必不可少的了。
第五,要想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对象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备课要进入角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要用自己的语言、丰富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说出“因材施教”这个至理名言。所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每一个教师或者师范生都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师教技能。而在课堂的40分钟内,为了能很好地有质量地上好一节课,单靠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来教学还是不够的,这是需要认真地备课,是为了让老师对课文进行彻底的了解,然后在根据老师自身的理解来选择性地采取各种师教技能来辅助教学,来达到教学目标,最终都是为了上一堂优秀的好课,使到学生更好更快更容易地吸收新知识。
教师是手执“金钥匙”的人,要帮助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智慧之门,但需要清楚的是,因材施教,教法不一定只有一种,但却会有最适合的一种。而这就需要教师来进行不断地思考改进。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要因人、因内容而有所变化。教学、教法,有教又有学。而学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必须谨记。
第六,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依据的,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能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爱学喜学,自愿参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研究问题,并能设法解决问题。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探讨的热点。教师确实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去从高处俯视学生去指导着学生学习。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主体,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课堂中,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所以在课堂上,霍懋征老师觉得课堂不应该是一个压抑地只注重分数的地方,我们的教学不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应该是着眼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所以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的地方,在那里师生地位是平等的,交流是不受限制的,实事求是,没有禁区。要做到那样,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能用心倾听学生的建议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多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与他们建立起朋友式的友谊。
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再加上各方面的努力,比如在教案设计上合理安排课程的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趣事扩展等等。那么到温馨融洽的课堂氛围必定水到渠成。而好的课堂气氛有助学生接受掌握知识轻松的课堂气氛更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获取知识这样同样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最后这样的课不会获得成功才是真正的怪事。
霍懋征老师是最早的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之一,她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而勇敢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使得她的一些教育理论在今天看来是难免显得有些粗糙而且缺少重要理论的证明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霍懋征老师提出的理念不够好不够先进,应该恰恰相反倒转过来是很好很先进。那是因为霍懋征老师几十年前提出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即使是放在今天来看依旧还是十分有说服力的。就那这苦乐论来讲,即使是抽开来只讲其中一个方面也是足够让先进的教育学者来进行十分长篇大论的讲解分析了。所以这不能说霍懋征老师的教学理念浅薄,但是几十年过去了,现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教师在考虑授课之前、授课过程中和授课过程后都需要有更多的考虑和思考。这并不意味着霍懋征老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不适合于现今使用,但是在接收的同时也需要创新性吸收,来将理念进行改动,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的教学中使用,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来对霍懋征老师的理论思想来进行新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教学。
虽然霍懋征老师的理论是需要新时代的学者来进行理论性的改革,但是霍懋征老师对待学生的那种非常耐心而爱护的行为和名言,依旧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为许许多多的人民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应对方法,特别是师生关系这一方面,霍懋征老师在她教学的几十年里,她从来没跟学生发过火,更没有大声呵斥过学生。遇到一些淘气的学生惹她生气,她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待自己冷静下来再解决。她说:“教师向学生发火,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对学生要严格,但不是严厉。”所以看到学生的错误总是先检查自己的不足。在发生争执的时候,老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因为是一个教师,所以应该马上冷静下来,首先想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放大事情错处不松口。与其说霍老师是教老师怎样上课,她更加是教育了老师如何真正地做一名人民教师。霍老师还认为,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所以,如果每一个老师心里都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成钢。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这才是我们的最本职的要求。
霍懋征老师的苦乐论从多个方面来提出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很多的老师都能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训喜欢小孩子很容易,把这种喜欢信守一辈子不易。一生不离开小学课堂,一生坚守在孩子们身边,用全身心的爱守护着没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怎样的一种执著?她用自己敏锐的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她用一生证明了爱的传奇。
霍老师以高尚的师德,高深的学养,扎根小学教育工作。她从教60年,踏踏实实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以自身的实践告诉我们:“当老师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光荣的、最幸福的。当你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时候,你获得的欣慰是任何人也理解不了的。” 很快我也要踏上教师这个讲台了。经过认真读了霍懋征老师的这两本书,我会根据霍老师她提出过的要求来严格要求我自己,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使到能帮助学生们进行学习、学会学习以及收获学习的喜悦和成果。那么直到我从教师的职业上退下来的时候,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也像霍懋征老师一样,在重新回头看待我走过的教学岁月中,我并没有辜负我自己的理想,更加没有侮辱教师这个神圣职业所给予加冕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百
度
百
科:霍懋征老的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316887.htm,2007-03-10/2011-07-20 [2]霍懋征《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M]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08 [3]马雪颖、赖学军《语文特级教师之“特”处——霍懋征教育观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又名《教学研究》)2011.08.28 [4]赵萱 曾曙春 《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事迹报告》[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07
第二篇:霍懋征教育思想
霍懋征教育思想
爱心论:以爱育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教育过程,爱也是教育的方法
与目标)。
学生论: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教育学生的八字方针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培养好的习惯使学生一生受益。
教师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也需要有学无止境的努力;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教师工作既是职业,更是可以寄托理想的事业。
德育论:寓德于教,文道统一。
课堂论:手执“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还给学生自主
学习的时间;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要因人、因内容而有所变化。
实践论:师生共同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实事求是,没有禁区)。方法论: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
用无穷)。素质论: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对学生十个方面整体相关的素质要求: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乐群、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苦乐论:在为教育事业和学生发展所做的奉献中,快乐和幸福是最好的精神回报。
第一,做一名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即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
第二,教师要忠于党的事业,把教育看成是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要有献身于这个事业的决心,要热爱学生,这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最根本的一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三,教师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创造条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一生受益。
第四,当一名教师必须时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在今天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应是长流水,只有渊源不断而来,才能滔滔不绝而去。
第五,要想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对象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备课要进入角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要用自己的语言、丰富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第六,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依据的,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能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爱学喜学,自愿参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研究问题,并能设法解决问题。
第三篇:霍懋征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奉献、执著、创新的教育之路
——霍懋征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田小飞
12月3日,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观看、学习霍懋征老师的教育思想。而其实真正触动我的并不是霍老师在一些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上的具体做法,震撼来自于霍老师在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表现出来的奉献、执著、创新的教育精神。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霍老师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以至于形成终身的师生情,这是对霍老师奉献教育事业所给的最高荣誉和奖励。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何尝不希望获得这样的人生价值肯定和回报!霍老师的成功就是任何一名普通教师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标杆和前行的动力楷模。在这个过程中充满艰辛、布满荆棘,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你必须少陪家人一会,少和自己的孩子待会。在今天多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有时候是何等的残酷和痛心,又有谁能坚持的下去,奉献一切。
霍老师一生获得了数不清的成就和荣誉,在这些成就和荣誉背后,是霍老师对教育改革的执著。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用其长,助其困,立其志,让孩子在实践中放飞梦想。所有的这些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实际行动,走在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执著道路上。今天这些教育理念并不新鲜,几乎老师们都能随口讲,随口说,甚至于洋洋洒洒,文辞华丽。然为何没有像霍老师一样取得骄人的成就?许多的名人故事和经历都给出了答案:做比说重要。一个人不要看他怎么说,而要看他这么做!
霍老师在反思文革现象时提出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教学,做到“文道合一”,以及做的公开课《毛岸英在狱中》的事例,充分表明了霍老师不拘泥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框架中。不固步自封,创新、创新、再创新,是他不断突破自我的必杀器。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最终从一个小学学校走出了一位令人尊重和尊敬的大教育家。
奉献、执著、创新的教育之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何以如此的反差?其实,追根朔源它们背后的灵魂是对教育事业的恒爱,对学生的挚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一个字,“爱”是一切!在这条道路上,没有爱的人,注定碌碌无为。同时,爱的特性是无私,如果爱被附加了某些条件,施爱的人虽可以获得一时的满足,但终将必被曾经所爱的人忘却!
第四篇:学习霍懋征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霍懋征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驻马店市第十一小学:郭晓虹 暑假,学校让每一位老师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我读了《霍懋征教学经验选篇》,读后我被霍老师无限忠诚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所震撼。
霍老师她爱教育胜于爱自己,实在令人钦佩。过去我总认为自己忘乎所以的工作,为了教育我付出了很多,无愧于学生,是个好老师!看了霍老师的事迹,我才觉得我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的渺小。
我欣赏霍老师用爱教育每一个学生。她始终认为人人都是材,人人都可以教育成才。当她知道校长想把最调皮的学生何永山送到工读学校时,她却主动要求将这个学生带到自己班级。再反思自己,自己班级中遇到调皮不听话的学生,就总在心里想着让这个学生赶紧转走。时常选择的方式是消极的放弃或逃避,而不是像霍老师那样有耐心,有信心,善于发现,善于等待,善于引导。听了霍老师的事迹后,我最想做的是改变自己不对的想法,积极地用爱教育每一个学生。牢记: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雨露,可以让枯草发芽。
霍懋征老师还指出:“教育要跟着时代走。”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今后,我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时刻谨记:孩子的眼睛就像摄象机,耳朵就像录音机,他们会把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记在心里。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要做给学生看,而不是说给学生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
驻马店市第十一小学:郭晓虹
2017年8月20日
第五篇:霍懋征教育思想之九论
霍懋征教育思想之九论
爱心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教育过程)
学生论: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对学生的八字方针“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
课堂论:手执“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德育论:寓德于教,文道统一
方法论:让学生做学生的主人(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实践论: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
素质论:教在今天,想在明天
教师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苦乐论:在奉献中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