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本命年的回想》一课的反思
关于《本命年的回想》一课的反思
任店一中 陈爱强
2012年10月26日上午第二节,在县教研室余永海主任、校李安全主任的带领下,在留庄一中七四班执教了《本命年的回想》一课。
该课是七年级苏教版上册第12课课文,作者刘绍棠,教读课文。单元主题是“民俗风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能力
1、疏通字词,理清结构层次;
2、鉴赏语言特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谐热情大方真挚朴实的情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课时 :2课时;重难点:鉴赏语言,理清结构层次;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解题——作者——字词——概括节日习俗——感受节日气氛——品味节日习俗内涵——对联知识(写对联)——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习俗里的节日、古诗里的节日、图画里的节日)——如何看待中国人渐渐淡忘了传统节日而逐渐重视洋节日——孙悦歌曲《欢乐中国年》结束全篇。幻灯总共做了40张。
因为是公开课,又是七年级学生,所以目标缩减为:
1、理清结构层次;
2、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真正实施的情况如何呢?
由于没有多媒体教室,只好等到第一节英语下课,我才进入班级。匆忙打开一体机,安装酷我音乐盒软件,尽快熟悉学生。方法是:询问课程进度,学习方法,尽量记住他们的名字。上课铃已经响了,为了缓解气氛,拉近和陌生学生的心理距离,我一边放刘德华的歌曲《恭喜发财》,一边做恭喜发财的手势,并导入到本课《本命年的回想》。开头很成功。接下来的解题——梳理春节习俗——品味节日文化内涵——归纳写作技巧——······归纳写作技巧的时候,下课铃已经响了,而第二个目标还没来得及提到。——这是一节失败的课!
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幻灯片设计太多,应该控制在15张以内,甚至更少。幻灯片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并不能代替教案,更不能当教案来用。很多教学环节,并不是非得用幻灯片才能很好地展现。
2、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不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要是刘绍棠基于1996年的北京过年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触发了他的写作灵感,回忆起小时候过年时人们之间的那种真诚、热情、亲密、和谐、温馨······不应该只是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甚至这一点还是次要的。
3、贪多。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想说,其结果什么都没有说清楚。顾此失彼,捉襟见肘,手忙脚乱。说到底,是目标定性问题。只考虑教师因素——想讲什么、要讲什么,而忽略了学生因素。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其实,目标的确定应该坚持“一节课学生能掌握多少,就教多少”的原则。
4、教学思想认识偏差。总以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就是一节成功的课。事实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巧和方法获得了对人生和社会的哪些体验等等。
5、对阅读教学的认识肤浅。对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阅读读通——阅读读透(理解)——阅读读悟(体验)——阅读质疑(发现)”层面,强调读者与作者与文本主人公的情感共鸣,而没有认识到阅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读个明白,而是要学会写——即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阅读教学,不要仅仅为了阅读理解感悟而教,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运用语文的能力和方法。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写作。虽然在执教本课时,总结了本课的写作特点,也告诉了学生表达节日习俗中蕴含期盼的语言形式——“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运河父老乡亲对________________的期盼”,但就是没有让学生去应用这些写作特点和语言形式去写一个片段或一个句子。只能属于初级水平的课堂教学。
第二篇:《本命年的回想》教学反思
《本命年的回想》是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的内容是介绍淳朴的民俗和民风等内容,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注重了过年时传统习俗的收集,在预习的时候也留下了作业,让学生查找关于过年的习俗,并且了解“本命年”的含义,以备上课时大家交流。
在课堂教学上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由于文章的内容是关于春节的,所以我的课件色彩都是鲜艳的,学生看了感到新鲜,所以都很快的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这节课上还有许多不足,首先激情不足。课堂开始的时候可能是紧张的原因,声音不够响亮,缺乏感染力,这样学生就容易走神。其次是在问题的提出上,例如在分析作者所描写的十件事情的写作顺序的时候,就急于要学生说出答案,分析的不够详细,应当从文本出发,先找出词语,然后体会到时间顺序,应从感性到理性的这样一个过程,而不是先说出时间顺序然后再找词语,这样学生往往印象不够深刻。还有在品味文章的语言时,在让学生们找出后,应让学生反复的去读,从而对本文那种具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语言有个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在找出后,匆匆而过。
课虽然上完了,但课堂上所反映出的许多内容却是值得我思考和改进的,希望能以这次为契机,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在课堂上更加富有激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课堂上的重点更加突出。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篇:《本命年的回想》教学反思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反思
《本命年的回想》是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的内容是介绍淳朴的民俗和民风等内容,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注重了过年时传统习俗的收集,在预习的时候也留下了作业,让学生查找关于过年的习俗,并且了解“本命年”的含义,以备上课时大家交流。
在课堂教学上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由于文章的内容是关于春节的,所以我的课件色彩都是鲜艳的,学生看了感到新鲜,所以都很快的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这节课上还有许多不足,首先激情不足。课堂开始的时候可能是紧张的原因,声音不够响亮,缺乏感染力,这样学生就容易走神。其次是在问题的提出上,例如在分析作者所描写的十件事情的写作顺序的时候,就急于要学生说出答案,分析的不够详细,应当从文本出发,先找出词语,然后体会到时间顺序,应从感性到理性的这样一个过程,而不是先说出时间顺序然后再找词语,这样学生往往印象不够深刻。还有在品味文章的语言时,在让学生们找出后,应让学生反复的去读,从而对本文那种具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语言有个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在找出后,匆匆而过。
课虽然上完了,但课堂上所反映出的许多内容却是值得我思考和改进的,希望能以这次为契机,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在课堂上更加富有激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课堂上的重点更加突出。
第四篇:本命年的回想教学反思
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所学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最大限度的增加课堂容量。并且能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领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同时他们的快乐又改变着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本节导入新课由多媒体播放一组春节习俗的图片,唤醒学生对过年生活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品味语言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子,认识过年的文化内涵也是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来完成。学生设疑,学生发现,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所有这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的生成性,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另外,这节课上有许多教学内容不是预先设计定死的,而是随着学习进程的展开,随机确定的。例如,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对赏析语言的确定,学生对过年民俗的理解,这些内容都有很大的随机性,有很多即时生成的东西。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的内容,给学生较大较自由的思维空间。
不足之处:学生阅读的时间不够充足,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强,鼓励性的语言不是太多。
第五篇:《本命年的回想》教学反思700字
《本命年的回想》是刘绍棠介绍自己家乡过年习俗的一篇课文,作者想要带给学生们的是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我其实在之前代课的学校就选择过这篇课文来开过公开课,当时上下来觉得内容杂而多,所以这一次,我决定就从怎么去生动地描写习俗入手,然后在分析文中关键词的基础上,自己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习俗。
在上课之前,我做了一些准备的工作。一是让学生回家填写习俗的表格;二是让学生写一个一百字左右的家乡习俗的片断。上课之前,我播放了《恭喜恭喜》的过年歌曲,营造过年的热闹气氛,让课堂活起来。然后就交流过年习俗的表格,在交流时,采取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但是这里有个小小的疑问,老师在这个时候什么时候参与评价是一个问题。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说一说文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过年习俗。在这里呢,我犯了个错误,因为平时说实话,展台用的比较少,所以忘记了切换成笔记本。这个在以后的教学中定要多加注意。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作文。
总得来说,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不错的,但是自己也有很大的不足,坐在窗边的一位学生说是举手多次,我没有叫他,课后大声地叫道,“我举了那么多次,老师都没有叫我。”充满了委屈。其实在课堂上我看到了他的手,只是我了解他的回答是语无伦次的,我不敢叫他,现在想想有点内疚,所以下课之后,我找到了他,向他说了抱歉,我怕从此打击了他的积极性,他说“老师,没有关系,下周我坐到中间,你要多叫叫我。”我觉得学生已经有了评价别人回答的意识,但是怎么评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还没有意识。开学才只有一个月,我想这需要时间去培养和训练。我自己的记性也不是很好,对学生的名字还不是很熟悉,这一点觉得特别惭愧。
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