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调查问卷
第二课:调查问卷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2、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感受、综合表达、人际交往、组织策划等能力。
3、学会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
二、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制定总的活动计划
主题确定之后,我们班制定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活动计划。活动分成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从学校、家庭两方面的用水情况进行实际的用水调查,调查学校的用水情况,家庭中的用水情况,了解学校、家庭水资源浪费的现状。逐步形成自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发出保护水资源的呼吁。
第二步:通过上一环节的活动,学生已经建立起保护水的意识,认识到浪费水的严重危害,进一步对社会水资源深入调查,并激发起节约水保护水的热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他们能想到和能实施的方法大力宣传,第三步:知道怎样节约用水,用实际行动节约每一滴水,提出可行的节水措施。
(二)分组行动
1、自愿结组。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正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学生年龄小,决定采用小组结合的方式。本着自愿结组的原则,把10人分成一个小组。小组成立后,孩子们便按总计划分步进行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分工合作。2、实施过程
活动前给学生提出了注意事项:A.要求学生带全所需工具,做好记录,活动后及时整理资料;B.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C.活动中要注意安全,讲文明,团结协作。
校园水资源调查问卷
1.当你看见一名学生在浪费是资源,你会才取什么措施? A视而不见 B上前阻止 C向老师汇报 2.在学校里你是否常看到水资源浪费的例子? A常常 B有时 C不注意 3.你有参加过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活动吗 A有 B没有 C从不过问 4.你能做到不浪费水资源吗?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5.你是否主动教别人节约用水? A是 B 否 C 不管
6.有的同学会用瓶子灌上自来水或饮用水在一起打水仗,你参与过吗? A有。B没有。
2006年10月开展调查,五年四个班共258人参加调查,发出问卷258份,回收256份。调查结果及分析: 1.A.15% B.0 C.85% 分析:说明了同学们知道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是不文明行为。2.A.5% B.70% C.25% 分析:说明了学生节约用水意识淡漠,浪费水资源现象普遍存在.3.A.35% B.65% C.0 分析:没有完全认识到保护水资源义务 4.A.90% B.6% C.0 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现象,只要宣传、管理到位,就一定能使所有学生改掉浪费水的现象。5.A15% B.80% C.5% 分析:对于浪费水资源现象,同学们没有相应的措施,缺乏节约用水的办法.6.A95% B.5% 分析:同学们的自制力差,为了满足一时的快乐,会把节约用水的意识抛在脑后。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六上教案
第一单元
人与自我 我自信,会成功
学习目标
正确认识自我,能够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了解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康、自信的人生观。
参考主题
(1)我自信,会成功;(2)克服考试焦虑;(3)消除孤独感。
实践方式
心理测试;收集资料;手工制作。
方法引导
发表意见的技巧;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学科整合与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学科整合。关注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善于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并虚心学习;学习名人名言,领悟其深刻含义,并激励自己;进行小制作设计。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研究准备
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从妈妈怀里的婴儿,长成了少年。想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烦恼?你是怎么解决的?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确定设计研究方案,其方法一般是:
1、我的烦恼及解决的办法
2、我自信,会成功
3、消除孤独感
以上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尝试初步建立印象。第二课时 我自信,会成功
一、研究实施
自信对我们走向成功非常重要。今天,就我们一起通过探究活动来寻找自信,增强自信!
二、方法与引导:
发表意见的技巧
1、态度诚恳、谦逊。多采用“我个人认为”、“我目前的想法是”等表达方式;
2、不能只发表否定性意见,对好的方面要充分肯定;
3、对事不对人,只针对事情发表意见;
4、通过举例等方式,引导他人发现存在的问题;
5、避免个人垄断话题,邀请不善于发表意见的组员参与讨论。
三、“我自信,会成功”研究方案 主题名称
研究时间
研究目的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研究方法
小组成员与分工
研究步骤
1、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小组成员合理分工2、3、注意事项
1、心理测试时,要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2、3、研究收获
四、作业:什么是心理测试?
第三课时
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
一、调查与实践
自信现状调查
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们做的怎样呢? ●展开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
二、实践与探索
寻找自信
增强自信有多种方法,谈一谈自己增强自信的方法,听一听其他同学的做法,把你认为值得学习的方面记录下来。
●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 ●名人名言引路
三、自信就在我们身边
发现了自身的优势与潜能,让自信的光芒随时照耀着我们的心灵。除了正确认识自己,还可以与小伙伴互相找优点,在同学们的欣赏和赞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
四、创意小制作 不倒翁的制作
材料:鸡蛋1枚、沙子(或大米)少量、双面胶、彩纸1。张 制作工具:剪刀、彩笔、锥子(或大头针)
制作方法:
1、选一枚鸡蛋,用锥子在鸡蛋的小头上戳一个孔。鸡蛋很脆,可别太用力。
2、将小孔朝下,把蛋清、蛋黄倒入碗中。别浪费了,它将是一道可口的菜。倒净后再用清水把蛋壳洗净。第四课时 接着做不倒翁
1.将沙子小心地装进蛋壳里,直到大头朝下能立在桌上。2.用彩纸剪一个扇形。
3.拿双面胶把扇形粘成一顶小丑帽。当然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帽子或头饰。
4.把小丑帽“戴”在蛋壳的小头上,粘紧,要把小孔遮住。5.用彩笔画上眼睛、鼻子等。
6.呵呵,一个滑稽的“自信不倒翁”就做好了。
“自信不倒翁”可好玩呢,即使你把它扳倒,但只要一松手,它马上就能恢复直立状态。大家也来试一试、做一做吧!
布置作业:自己制作不到翁
第五课时
总结与反思
1、汇报与展示
(1)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2)举一次“我自信,会成功”的主题班会。
2、评价与反思
“我自信,会成功”研究活动评价表
学校名称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填表日期
评价内容
完成情况
能对自信心理测验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与分析
积极参与调查活动
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掌握了一些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收集了很多名人故事、名人名言,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善于发现同学的长处
学会制作“自信不倒翁”
我在活动中最大的收获: 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备注:★★★★表示优秀 ★★★表示良好★★表示合格。布置作业:填写研究活动自我评价表
第二单元 社会生活
零用钱该怎么花 教案:学会过富日子——零花钱如何花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2、帮助学生合理支配零化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心理。
3、让学生了解自己日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合理的索取和支配自己的零用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有计划地管理好金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
制定各种收支计划,建立各种收支帐目。活动准备
1、课前做零花钱的调查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各位同学:今天很高兴能站在这里给大家上课,希望我们在这短短40分钟里,合作愉快!我们今天上课的主题是学会过富日子——零花钱如何花。说到零花钱,我想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手里的零花钱也慢慢多了起来。那么想看看我们的小学生是怎么在用零花钱的吗?我们先来看个小短片吧!同学们,短片里的小学生们都在忙着干什么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呀?
二、调查大汇报
师:看来,关于零花钱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啊,还好,我们课前已经对零花钱的使用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了,下面,我们来个课前调查大汇报吧!同学们对自己一周的零花钱的使用作了一个记录,现在,老师要对全班同学来做个当场调查。
1、对零花钱的来源的调查来源 人数 百分比 爸爸妈妈给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给
亲戚给的自己挣稿费或者比赛得来的其他
(举手统计后)
师:看来,我们的零花钱大多数还是爸爸妈妈给的,而父母的钱又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
父母工作容易吗?(学生回答)
是呀,其实,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我们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的,父母把辛苦工作得来的钱交给我们,我们更应好好精打细算一下了!先来看看我们班同学每天的零花钱数目的调查情况吧!哪个调查小组 的同学给我们来汇报一下啊?
2、汇报
表1 全班同学平均每天的零花钱数目的调查金额 人数 百分比 5角
5角—1元
1元—2元
2元以上
总计
表2 全班零花钱的主要用途调查类型 人数 百分比 玩具
文具
零食
捐钱给困难学生
课外书
上网吧或电子游戏厅
请客
其他
表3 个人一周消费记录小金库一周消费记录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费小计
一周消收入金额
支出金额
结余金额
师:从上面的一个个数字中,我们来反思一下:我们的零花钱花的合理吗?(学生讨论)
3、如何合理花零花钱的交流讨论教师:在这些花费中,你们认为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不该花的呢?应该怎么合理花呢?
①多买课外书,教师:买了些什么书?买了就等于看了吗?买书是好的,关键是买来之后要认真看,要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帮助
②不吃零食,教师:只要有利健康的还是可以吃,比如你的确饿了不吃会伤害身体的,要吃健康、安全、卫生的
③文具要爱惜,不要重复买,不造成浪费就可买
④上网本是一种自己主探究学习的好方式,但是网吧是明文规定了的未成年人不准去哟,在家里或有家长陪同允许时可以上网查资料或玩益智的游戏调节一下是可以的。
⑤其他。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一种正确的消费思想了,也提出了不少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制定一个小计划,名称为:我的金库,我做主。请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每天能做好消费记录。我们来看看小金库消费记录表。
小金库一周消费记录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一周消 费小计
收入金额
支出金额
结余金额
注:请注明消费的内容,并与周末上交家长过目。
(四)问题与总结反思教师小结: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其实在生活中,已经开始慢慢学会独立,我们发现生活中每一件事都会使我们懂得很多道理,而零花钱的合理使用也是一样的,别看它少,积少就能成多,所以,在本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想再回头看我们的课题,零花钱我们应该如何花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来作一个简单的小结,谁愿意来?(学生回答)很好,老师希望这节课上了以后,大家能够真正明白尽管我们的生活变富裕了,家庭条件变好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从小做个理财高手,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制、有条理地进行合理花费,做新时期的好少年!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吧,很高兴能和大家有这么一个交流与讨论的机会,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一切如意!下课!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
死海不死的秘密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2理解题目的新颖与巧妙,理解神话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3探究死海的未来,从而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和环保意识 4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担起自己的责任;表达自己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教学重点:
1、学习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2、理解题目的新颖与巧妙,理解神话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担起自己的责任;表达自己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大家在地理课本中学过死海,谁能够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死海?
(开门见山切入正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死海不死》(师板书),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这个题目的看法。(好不好?好在哪?从题目中又能够提出哪些问 题?)
二、整体感知:
(一)刚才同学们都提了这两个问题: 1为什么叫做死海? 2死海为什么不死? 请同学们读前两段回答!
(二)我们已经知道了死海的特征,下面我们探究一下死海的成因,答案就在字里行间。我们通读全文,像挖宝藏一样去找寻答案吧!
(这道题目很好找,只要认真读书,就能够找到答案。)
三、重点研读,分析写法 1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本文使用了很多数字来说明,具体包括确切的数字和大约的数字两类,各举几例,细加体会)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 对死海成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2、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
四、探究未来
你想到死海去游泳吗?死海对人类疾病有着特殊的治疗和康复效果,人们利用死海的特殊的自然环境治疗皮肤病,心血管病,风湿病,和肠胃病等。你喜欢死海吗?你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吗?请读文章后两段,生交流。
死海真的要死了。含义:死海将要干涸而死!
人生存于大自然之间,大自然水草丰美,风调雨顺,人们就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人与大自然,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
(生交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等)五 德育渗透:
1、本文的题目很凝练,带给大家很大的思索空间。谁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来体会一下。
青山不青——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很多青山变成荒山了。蓝天不蓝—— 海鲜不鲜—— 蛋黄不黄—— 牛奶不奶——
(通过交流,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以及饮食安全特别敏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2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 是我们人类!!我们这样做的后果??? 我们将自己毁灭!!我们必须要反思自己!!六小结
我们只有一个家园,那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期望平安健康。当我们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当我们一日三餐的饮食安全无法保障时,我们将走向末路。同学们,救救大自然吧!救救我们人类自己吧!
我们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从我做起,从小事情做起,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从小培养 起诚实守信的品质,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水更碧!让山更青,让天更蓝!让自然更加自然吧!
死海不死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认识死海的特点。了解地球上奇妙的自然现象。
2、体味课文写法的生动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
湖泊、河流、海洋遍布地球。在它们中,有着许多奇妙的现象。同时,人们也给与它许多神奇的传说。(教师展开世界地图)在亚洲西部,有一个“死海”,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将它们概括出来。
明确:死海的特点是围绕着“死”与“不死”来展开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水中没有生物,海边寸草不生。(2)、人在其中不会下沉。
(3)、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特别是氯化钠含量很高,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2、作者在向我们介绍“死海”特征的同时,遵循着认识事物的逻 辑顺序,还介绍了死海的形成、死海的开发与前景,请找到课文中相关的段落,给课文分段。
死海的特征
《死海不死》死海的成因 死海的开发与前景
三、品读课文
1、课文并不是冷冰冰的向我们阐释“死海不死”这一科学事理,而是穿插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将死海赋予了生动的人文色彩。谁能够给大家讲讲这几个故事呢?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生动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2、引导探究:“死海不死”中“死”与“不死”的含义。
“死”的本义是指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想对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从标题到内容无不赋予“死”丰富的内涵。
“死”——(1)死海的表面特征——寸草不生。(2)死海的未来——干涸。
“不死”——(1)浮力大,人在上面沉不下去。(2)开发利用死海,死海的“不死”得以光大。正是“死海不死”的真正含义。
四、课文的结尾说:“死海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请同学们想一个挽救死海的办法。
死海不死
追求目标:通过自读、思考、讨论,能够概括死海的特征;理解文章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死海特征;说明方法。教学难点:说明语言的特色。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我们今天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死海不死》。
二、读书竞赛(第一次竞赛)。语文学习从读书开始,谁会读书?学生轮流将课文读一遍。(指名分段读书,让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三、看谁学得好(第二次竞赛)。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积极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研讨与练习二。(有关三个“死”的含义)
2、研讨与练习一。(死海的三个特征)
3、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死海的特点?(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引资料)检查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四、看谁答得正确(第三次竞赛)。
请结合课文,积极思考“研讨训练三”3分钟后,比谁答得好。(本文与《辞海》有关“死海”的说明文字比较)
五、看谁有办法。当堂练习内容:请认真阅读课文第7、8两节,积极思考,你认为死海将来真的会死吗?为什么?如果让你来保护死海,使死海永葆生机,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时间3分钟。
六、课堂检测。在5分钟内,完成检测题。
1、死海的特征有哪些?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2、本文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说明方法?各举一例。
3、本文与《辞海》有关“死海”的介绍,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谈谈你对保护死海的措施。
第四单元 项目设计 我们的风筝飞上天
教学目标
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资料的收集和风筝的制作 教学难点
风筝的制作和放飞的技巧 学具准备
长竹条 选址 棉线 胶水 毛笔 颜料 剪刀 小刀 砂纸 第一课时
活动(一)制定活动方案 一,激趣导入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你们最喜欢玩什么?喜欢玩风筝吗?(生答)师小结玩风筝的好处,提出问题:我们也来自己做风筝行吗? 板书课题 风筝
二.确定课题
提问:要想制作风筝就要了解风筝,你们想了解风筝的哪方面知识呢? 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风筝感兴趣的方面,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课题.2.学生分组,小组讨论所要研究的内容,确定研究课题.3.确定的课题:《风筝的起源》 《风筝的样式》 《风筝的制作方法》 《风筝的放飞技巧》
4.小组确定课题 三.制定活动方案
1.小组针对小组选定课题确定人员分工。2.确定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3.小组调查,整理调查资料。4.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演示文稿。四.总结本课完成情况 板书: 风筝 制定活动方案
1.小组针对小组选定课题确定人员分工 2.确定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3.小组调查,整理调查资料。4.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演示文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动手和实践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资料的收集和风筝的制作。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和放飞的技巧。
学具准备:长竹条 选址 棉线 胶水 毛笔 颜料 剪刀 小刀 砂纸 教学过程
活动
(二)汇报交流 一.说一说:
请调查《风筝的起源》,《风筝的样式》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用演示文稿向大家介绍本组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了解有关风筝的历史和样式特点。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获取知识,发布知识的能力。
二.教一教
请调查《风筝的制作方法》,《风筝的放飞技巧》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用演示文稿向大家介绍本组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了解有关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
本环节为本课的重点,主要通过生教生的方法,了解风筝基本的 制作方法,为自己制作风筝打下基础,通过本环节,即提高学生 获取知识,发布知识的能力,又为学生制作风筝增添了信心。
三.议一议
(一)出示几个制作风筝要点问题请同学讨论。1.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呢?
2.制作风筝时怎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它的平衡? 3.风筝的尾巴是起什么作用的? 4.风筝的提线应该怎样扎?
(二)学生探究
学生小组探究以上五个问题,回答交流。
(三)老师小结
老师小结以上五个问题的解决技巧。板书: 风筝
1.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呢? 2.制作风筝时怎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它的平衡? 3.风筝的尾巴是起什么作用的 ? 4.风筝的提线应该怎样扎? 5.怎样使风筝更美丽? 第三课时
活动(三)制作风筝
结合学生收集的信息和相关的,学生开始制作风筝。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制作风筝,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统筹安排能力.2.认知目标:通过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和问题的能力和方法.3.德育目标:通过风筝的历史介绍,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风筝图形的剪裁 教学重点:风筝骨架的扎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现在是春天,阳光明媚,百花齐放,特别适合到户外去活动活动。在这样的日子里,你们都喜欢到外面玩些什么呢?
生:根据情况回答
师:说到放风筝,请问大家,你们知道风筝起源于哪个国家吗? 生:中国
师:风筝啊,起源于我们中国,至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风筝是用来传信息,报告军情的。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经成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 在了”风筝”的名字.师:前阵子我们学校举行了大型的风筝比赛,看着人家的风筝做的那么漂亮,飞得那么高,你们心里羡慕吗?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把它放上蓝天呢?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筝的制作.二、制作材料和工具
师:要想制作风筝,就需要用到材料和工具,制作风筝需要哪些材料你知道吗?那么还需要哪些工具你知道吗?
生:学生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我们来总结一下,制作风筝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请同学们看投影课件。
三、制作原理
师:准备好了材料和工具,我们还需要了解风筝的制作原理。风筝能飞上蓝天,除了它的质地轻盈,借助风力外,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要讲求对称。什么叫对称呢?以我们常见的蝴蝶和蜻蜓风筝来说,它们的左边和右边,不论大小燕,体形,还是花我、重量来说,都是一致的。像这样的左右右一致的形状我们称为对称。
风筝只有具务了这样的特性,才能在空中平稳的飞行。因此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风筝的对称。
四、制作过程
师:了解了制作的原理,同时我们也准备好了制作的工具和材料,下
面就该学习如何制作风筝了。师:制作风筝一般分为如下几步:
1、剪裁图形
2、扎骨架
3、装尾巴
4、画风筝
5、栓提线
6、试飞调试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老师手中的这种“八角”风筝,首先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我手中的这个风筝,它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像星星
像两个正方型嵌套在一起......1、剪裁图形
师:噢,有同学说这个图形像两个正方形嵌套在一起,同学们的观察非常的敏锐。选择这种风筝是因为这种风筝的形状很特殊,无论从上下左右哪个方面来看,这种“八角”风筝都非常的对称,不仅如此,这种风筝还制作简单,容易放飞。
师:可是我们发现,要在纸上制作出一个标准的正方形很难,何况我们的这个图形是两个正方形互相嵌套在一起的,那就更难了。请同学 们动动脑筋,要想做出这样的图形,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发挥你
们的聪明才智吧!生:动脑动手想办法
师:同学们的方法非常多,老师这里有一个巧方法,可以一剪刀出一个“八角”图形,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
示范演示:
1、先折出一个正方形来
2、上下两边先对折
3、接着,左右两边再对折
4、然后左下角和右上角对折
5、在4的基础上,再左下角和右上角对折
6、剪刀一下剪出图形 生:哇,真奇妙!
师:有同学说,老师你这不是剪窗花的吗?那我为了漂亮,我也可以剪窗花那样在图纸中间剜成镂空的花纹,你们说这个想法可以吗? 生:不行!那风筝就漏风,不能兜住风,就飞下上天了。
师:你们说的很对,当然,我们都想让我们的风筝与众不同,充满了个性,我们也可以在下刀的时候做点变化,我们可以将八角变成园角,斜角,花纹等等,因为老师今天教大家的这种风筝很特殊,无论从哪能个角度来说,他都是十分对称的。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试着剪出你们认为是最漂亮的风筝的图形,剪好后,我们进行下一步操作。图形展示:对剪得漂亮的图形进行评讲,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2、扎骨架
师:剪好了图纸,我们就要扎骨架了,在固定骨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风筝制作原理中的对称,即上下一样,左右一致。
制作方法:
1、在紫色的划线处截取相应长度的竹签,用大小相等的纸片固定在图纸上,纸片粘贴位置也应该对称,左右一致。
2、风筝的左右是固定好了,可是一下还未固定,我们还需要在顶端和底端间用竹签来固定,将风筝的骨架撑起来,使之定型。
3、先用纸卷出一个小圆筒,大小刚好可以插进竹签端头为宜,一端压平,固定在顶端,用小纸片粘好,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一个小圆筒,粘在下端,然后中间插上竹签,使竹签具有一定的弯弧度。师:请同学们动手制作,制作过程中,注意操作安全,还要分工协作。生:动手制作
五、画风筝
师:同学们刚才把骨架已经扎好了,现在就在风筝的正面涂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吧!顺便给风筝加上美丽的尾巴。
在画图时,请同学们要注意色彩面积要大,颜色要鲜艳明丽,留白要少,这样我们的风筝在放飞蓝天时才更加醒目漂亮!生:用水粉作画,画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风筝
六、展示成果
师:我看到很多同学已经把风筝画好做好了,请你们给大家展示你们的风筝,大家选选谁做的风筝最漂亮!!评一评:进行评比,选出最漂亮的风筝
七、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风筝制作的前半部分,我们剪裁好了图形,也扎好了骨架,同时还给我们的风筝涂上了漂亮的颜色,在下一节课里,我们学习如何栓提线,同时进行试飞调试,把我们做好的风筝放飞蓝天,请同学们在下节课的时候准备好线轴和风筝线。这节课就到这里
板书: 风筝
1、剪裁图形
2、扎骨架
3、装尾巴
4、画风筝
5、栓提线
6、试飞调试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资料的收集和风筝的制作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和放飞的技巧
学具准备:长竹条 选址 棉线 胶水 毛笔 颜料 剪刀 小刀 砂纸 教学过程
活动
(四)放飞风筝
一、展示成果
展示学生制作的风筝,评选做的最美的风筝
二、放飞风筝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放飞风筝。在放飞中如果风筝无法飞起来,请他们自己的出问题,解决问题。
风筝制作小组的同学充当“技术员”、“小指导老师”来指导各组制作中遇到的难题。
三、交流感受
请同学们说说本次制作、放飞风筝的体会和感受。
四、活动
五、延伸
本节课,了解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风筝。我们制作、放飞了风
筝,了解它的制作、放飞方法,试一试,你们还能做出其它样式的风筝让它飞起来吗?
第五单元地方特色 探访山西民居
山西民居 【教学目标】:
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对建筑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
了解在建筑领域由于地域因素而产生的一些流派和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对自己生活地区的建筑以及其他的美术形式进行一个调查,了解或者分析它们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认识山西文化传统与艺术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整个流程中充分运用多纬度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民居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发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交流山西的民居情况。
介绍山西的民居情况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其晋商建筑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国传统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
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柱子之间的墙壁,不论用土、用砖、用石或其他材料筑成,都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重量。而山西建筑却恰恰是中国建筑的代表。
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是防御地震。例如:晋城的晋祠中的中院大殿,除底层的砖墙和屋面的瓦以外,全部由木材筑成,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其间经受了多次地震的袭击,但依旧巍然屹立,充分显示了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二就是从采伐到施工都较便利。
山西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除了木构架的结构体系以外就是建筑的群体性。主要表现在建筑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博大与壮观。建筑群体的组合形式一般采取的是由单幢房屋围合成的院落形式。四合院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单元。这一特点在山西表现及为突出。
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展示。
在山西古代建筑艺术中,建筑装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屋顶上塑造出鸱吻、宝顶、仙人走兽等奇特的个体形象。在门窗上制造出千变万化的窗格花纹样式,在梁、枋、柱和石台基上进行巧妙的艺术加工,更将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工艺应用到建筑装饰里,极大地加强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在山西一带,黄土、青砖又是另一种韵味。
在人类丰富多采的物质生活中,居住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每个人从来到世界的这一天直到去世都离不开“居住”问题。但是,民居
不仅从远古的穴居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就是在同一个时代里,各个国家、民族,甚至各个地区,民居也千姿百态,各有其特色。民居的特色不仅仅为研究文化的学者们所注意,而且也成了人们回忆故乡、思念亲人、追想童年的美丽的诗情画景。
民居的特色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很大程度上受着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山西近世民居就是这样,它有两个特色,一是黄土窑洞,一是砖瓦四合院。
窑洞,就是在黄土地上挖出洞穴以供居住。不用说,黄土层是它产生的自然条件。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质地坚硬,开挖洞穴不易倒塌,再加木材较少,所以自古以来,窑洞就成为人们居住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据考古工作者的报告,在山西垣曲县古城东关、芮城县南礼教、夏县东下冯都曾发现有新石器时期的土窑洞遗址,它已经有单间、双间、半地穴式、平地横挖等各种式样的窑洞及窑洞群。①由于这种自然条件,加之交通的不便,在以后漫长的年代里,窑洞一直是山西广大山区民居的一种重要形式。群众所熟悉王宝钏寒窑受苦十八年的故事,相传就发生在山西南部。明代无名氏的《过河曲》诗,刻画了晋西北山区的窑洞风情:“山路崎岖沟涧多,此心兢业畏磋跎,玉蹄铁勒高低步,白雪黄沙上下坡,土屋不闻鸡犬叫,人家犹恐寇戎过。”土窑洞中是听不到外面鸡犬之声的,这首诗写出了真实情况。
窑洞是山西民居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如清
康熙时所修的《隰州志》载:民皆穿土为窑,工费甚省,久者可支百年。有曲折而入如层楼复室者。每过一村,自远视之,短垣疏牖,高下数层,缝囊梱屦,历历可指。坡之高者,路峭而窄,老翁驱犊,少妇汲水,登降甚捷,殊不以为苦。平地亦多垒砖为窑,山木难购,且窑中夏凉冬暖也。雍正年间所修《岳阳县志》中还记载有关穴居的民谣说:掘穴为居便作家,儿孙几辈长些些。生涯何处度长年,只在颓窑破洞边,猛虎骄狼搏得惯,深山苦海更三千。
嘉庆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1815年10月23日)晋南地震,大量房屋倒塌,地震的主要地区平陆县“倒塌房屋二万余间,窑洞二万余孔”(张杰《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从地震造成房屋窑洞倒塌数字的比例,可以粗略看到窑洞在民居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义和团运动前在山西的一个传教士描绘了当时他看到的窑洞:“许多村庄是由在特殊的黄土层中挖的窑洞组成的,窑洞的前脸用砖或石头砌上门窗。窑洞位置很好——在倾斜的小山边——一层一层地向上排列,在每一层窑洞前有一条很窄的小路。这些住房冬暖夏凉,但是最大的缺点是不能通风。”(〔英〕爱德华兹《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山西传教士》)
民国修《定襄纪事》中说:“傍山人民亦有住土窑者。”
上面这几条材料说明清代以来,窑洞在山西民居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窑洞直到近代还久存不衰,是有它的优点的。首先是窑洞的建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利用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层,节省木材,开发地下空间,又可以少占平地。其次是窑洞能充分利用自然条
件,因它与大气接触少,传导慢,因而窑洞冬暖夏凉,可减少采暖或降温的设施。据测量窑洞温度在10—22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为30%一75%,而且受大气中各种放射性物质、噪音的污染干扰较少。因而在近代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它自然地成为民居的一种主要形式。
近世山西的窑洞在品种和质量上已有较大的发展。从品种上说有横穴式的,就是在黄土崖旁先将土坡垂直削齐,然后横向挖穴,这些窑洞因傍山而凿,采光较好,有时依山势挖成一排多孔窑洞,并且形成“高下数层”;还有所谓“地窑”,就是从黄土平地先挖四方形深坑,然后在坑四周穿打窑洞,并在坑旁挖出一条斜坡“窑漫道”作出入口,即古诗歌谣谚中所说“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烟”、“车从屋顶过”、“声由地下来”的情景。也有在山区产石地方,取青石砌成青石窑,或用砖砌成砖窑,它虽然不是挖土成窑而是由砖石券成,但也属于窑洞。在窑洞质量方面,近世也有明显提高,土窑洞的前脸用砖或石砌成,装有门窗;有时内部也用砖石砌于黄土外表,再抹上泥灰,甚至油漆彩画墙壁,同时内部结构也挖成多套间和多层次。
山西近世民居的第二个特色就是砖瓦四合院,大都存在于汾河盆地的小平原上,这里的地形不便于挖窑洞,而黄土和煤炭却是烧制砖瓦的原料,这就造成它产生的有利条件。当然在这些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主要还是使用土坯造墙、炉渣抹顶的平房,或部分用些砖瓦。但明清以来,山西商业活动发达,特别是清中叶以后票号商业发展很盛,积累了相当财富,在山西平川地区,修建砖瓦房极为盛行,一般
是四合院、三合院,也有一进两院、三院者,甚至有联串几个大院形成建筑群的。如在襄汾县丁村和祁县乔家堡现作为民俗博物馆的建筑物就是其中的代表。正如清代传教士刻画的那样,“在乎原地区,许多村庄的房屋是平顶的,而盖的好的房子带有高高的塔楼,呈现出城寨的式样。甚至在不能修建这种精美建筑的地区,大多数山西房屋也有坚固的砖墙和瓦顶”(同上)。这种砖瓦房四合院除了适合自然条件而外,无疑也是当时小农经济、商业资本的需要,同时也是几世同堂大家庭、家长制的产物。因为当时家庭实际上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消费单位,四合院、三合院以至多进的建筑群正是适应这种条件和要求的居住形式。
在山西近世民居中,不论是窑洞还是砖瓦房,都还具有另外两个共同特点,就是土炕与炕围。土炕是休息睡觉的地方,也是取暖设备。山西和我国北方历史上一般不用木床,而是用砖或土坯砌成的炕。它三面靠墙,炕内部用砖或土坯砌成纵横相通的通道,一头经过墙内通道直到房顶,为排烟气口,一头连接炕头的灶火是热源。媳妇在地下把柴禾塞进灶口用大铁锅做饭,热量通过通道使全炕发热,全家盘腿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吃饭,婆婆坐在炕头舀菜打饭分食,或是全家坐在炕上闲话,有客来时让脱鞋上炕,围炕桌抽烟喝茶,就是近代以至现代山西的一幅农家生活画面。有的地方经济富裕,还把火道通过全墙壁(名火墙),取暖就更方便了。
与“炕”相联的又一个特点是炕三面靠墙的墙面上,从炕面起往上约一米,用油漆彩画了各种图案、图象的装饰,就是历史上有名
的“炕围”,图画叫“炕围画”,这种实用美术,在内容上反映了近代农民的精神生活,有历史故事和传说,如“刘海戏金蟾”、“孟母三迁”、“孔融让梨”、“二十四孝图”等,也有翎毛花卉、山水人物,还有“连年有余”、“锦上添花”、“四喜齐来”等,在当时包含着农民群众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含意。
近世山西民居的特色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显示出历史上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作斗争的智慧,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
第三篇:六上综合实践教案
六上劳动与技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对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动手制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
二、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教学措施:
l.认真备课,师生课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劳动工具、学具、制作材料等准备齐全,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认真上课,老师要将重点、难点作反复的讲解、示范,使劳动步骤正确,确保劳动出成果。
3.对学生劳动成果——作业,要及时反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学生作业定期展览,使学生获得劳动的快乐,增强劳动的兴趣。
4.开展劳动竞赛,在班级、家庭自觉参加劳动,不断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懂得劳动的意义。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教学内容
课时 家政
8课时 技术初步
8课时
第一单元家政 烹饪
教学内容: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和照片。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
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
2、交流
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
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
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
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
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
五、网络学习
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
六、课外延伸
当好小小采购员
教学目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
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一次买菜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
二、购物要有计划
1、电脑显示“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
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
2、小组讨论,完成填表(书上P6)
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 继续看电脑显示
凉拌黄瓜
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
教学准备: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你吃过凉拌菜吗?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二、总结做法:
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
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
(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
四、评比
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凉拌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另外的凉拌菜,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布置作业;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学做家常菜。
做什锦菜
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 教学准备:
1、原料:芹菜、藕、胡萝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
2、调料;盐、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厨房用品:菜刀、灯板
4、教师课前制作好一盘什锦菜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请同学品尝。提问:好吃吗?你知道这菜名吗? 出示课题:学做什锦菜
二、看看学学
1、介绍做什锦菜的原料、调料。(同时出示,帮助学生认识)
2、介绍制作方法。
3、将有关的蔬菜出示。
4、让学生说说这些菜要切成什么形状?(学生说教师提示并操作)
5、把这些蔬菜分别放在开水里烫一遍,捞出沥干。
6、在炒菜锅里倒入适量的食油,烧热,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会。
7、加入适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等。
8、让学生说说制作的过程。
三、学生做做试试。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品
同学间相互评品,得奖小组谈体会。
五、课外延伸
学做家常菜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烹调原料,及洗涤炊具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让大家向父母讨教了,谁来说说你掌握了些什么方法?
二、探讨烹调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学生讨论
2、看书本第15页烹调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导学习第15——16页常用烹调作料。
三、网络学习
1、浏览美食长廊网站
2、中华饮食美食文化网
3、餐音世界网站
四、学生谈体会
看了这么多美食文化,有什么想和同学交流的?
五、课后拓展,坚持学习做家常菜。
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和照片。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以备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 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2.交流
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 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 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
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
五、网络学习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
六、课外延伸
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G形夹、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泡桐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活动过程:
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① 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 钉锤的使用 ③ 起子的使用 ④ G形夹的使用
2、观看木制品的制作录像片。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注意点介绍:①衣着
②头发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⑤工具使用
⑥纪律
4、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模仿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工制品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
3、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学生:角尺、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G形夹、锤子、大头针、泡桐木块、砂纸、乳胶等。活动过程:
1、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形状,结构……)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制作流程:先设计后制作 连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 胶合 ② 钉钉 ③ 榫接
3、制作角尺。
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制作一把角尺。师:做角尺需分几步完成? 学生交流
学生在纸上画好草图 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从旁指导
设计制作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到的木工知识和木工技术,自己设计、制作一件木工制品。
2、培养学生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及作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其对作品的认知、鉴赏、创造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鸟笼、信插、屏风、笔盒等学生设计的范作。
学生:生活中的木制品(实物或图片),铅笔,直尺等工具及以前做过的木制品。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木工制品实物或图片,引导欣赏作品 师:谈谈设计者的意图与设计方式 师:说说看后自己的感觉 师: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制作启发
2、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木制品,谈谈感受。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
二、讨论设计
1、讨论:①你想做什么木制品 ②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提示构思作品的基本原则。根据讨论情况,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设计:先画成品草图,再商讨制作步骤,画出部件图。标明数据尺寸。设计创作常用技法:①加一加
②减一减
③扩一扩
④缩一缩
⑤改一改
⑥代一代
3、创作:按照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制作。教师指导,学生合作。
4、装饰:“你做得怎样?能不能再装饰或修改一下,使作品更漂亮或功能更多些?”
三、学生评价
1、组织学生互评
同组间互相评价自己组内组员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
2、组织自评
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需改进的地方
用塑料材料制作
单元解读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塑料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2. 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简单技巧,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呵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3.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模仿制作。一课时。2. 设计制作。一课时。模仿制作
一、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感知作品(盆景、杯垫、毽子、彩球),了解制作方法,分析制作步骤,熟悉材料和工具。
2. 实践操作,完成作品,并通过评价对作品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3. 培养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范作如盆景、杯垫、塑丝毽子、涤纶彩球各一套。2. 师生共同准备:
(1)塑料的相关知识和资料。(2)假山欣赏图片。
(3)工具:剪刀、美工刀、圆规、毛笔、针、梳子。
(4)材料:泡沫塑料板、各色塑料管、涤纶薄膜、塑料、各色称纸、双 面胶。
三、教学过程。
1. 认识、了解塑料的种类和特点。
(1)一一展示书上的各种物品。问: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2)学生介绍自己对塑料材料的认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了解塑料的发展、性能、特点。对生活的作用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2. 实践操作,完成作品。(1)展示四种常见的塑料小制品。
观察意识哪个这些作品,说说它们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 “盆景”选用泡沫材料,采用分割、胶合、挖刻、上色灯操作方法。“杯垫”采用分组捆扎的方法。
“塑丝毽子”采用对折、穿绳、打结、梳丝等方法,将塑料丝绳制成毽子。“
(2)学生制作作品。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学习制作哪件作品? 3. 评价,完善作品。
组内交流作品的制作过程,经验得失。
设计制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塑料手工制品,在讨论中完善作品,并动手制作,完成作品.2.培养学生对设计技术、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思考和评估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式塑管小动物,泡沫塑料雕刻工艺品,塑料花等塑料制品。2.学生准备:
3.收集到的各种塑料工艺品,自己制作的小塑料作品,铅笔,尺,白纸,收集到的各种塑料材料等。
三、教学过程。1.欣赏作品。
出示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评价。请你看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提供相关图片,激发创作兴趣。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塑料材料制成不同的作品。
给学生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及作品,让学生谈谈作品的构思、用料及技能技巧上的独特和巧妙,启发创新思维。3.说一说。
阅读书本第40页的“说一说”,回答问题。4.设计制作。
问:看了以上的一些图片,给了你什么启发?你能设计一件塑料手工作品 吗?
学生按以下步骤创作:构思、讨论,设计、画出草图,准备材料、工具,制作、修改。
提醒:在使用美工刀、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5.评议。
展示作品,在小组内交流、评议。作者向全班同学介绍思路和创作过程。6.全课总结。
学生谈体会、感受
香干炒芹菜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摘、炒的技术。
2.让学生通过制作一道炒菜,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判断油温
三、教学准备:芹菜、香干、刀、油、锅、铲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平时中午都会吃炒菜吧?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二)总结做法:
1.香干炒芹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
2.请同学摘芹菜
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4.油温的知识
(三)学生动手操作(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
(四)评比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香干炒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其他的炒菜。
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
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课题:做蛋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使用电饭锅制作蛋糕,体验动手做蛋糕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
感。
2.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分离蛋黄、蛋清,打发蛋清
三、教学准备:鸡蛋五个、牛奶、色拉油、低筋粉、糖、电饭锅、打蛋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吃什么?你觉得味道怎样?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在家利用电
饭锅就可以做了。
(二)总结做法:
1.看看,说说,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2.说说它的制作流程。
3.请同学说说面粉的知识
4.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
(四)评比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蛋糕,回家以后,我们可以做给平时为我们操心劳累的父母吃。回家同学们可以再查查,做蛋糕还可以用烤箱。如果再用一些其他的材料还可以做不同口味的蛋糕,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试一试哦。
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课题:电池盒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材料、工具和方法组装一个电池盒。2.学生合作讨论、研究电池盒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认知简单的电路示意图,学会用简易符号表示一条电路的不同部分。4.让学生通过多种材料的制作,激发对木工和电路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认知简单的电路示意图。
三、教具准备:
制作材料:泡桐木若干,木胶,细木棒,5号电池2节,铜丝若干,记录纸若干。制作工具:尺子,记号笔,砂皮纸,尖嘴钳,红、黑接线柱。
四、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我们需要一个“电池盒”。)2.小组观察,讨论研究。(1)观察材料。观察电池盒的结构特点。(2)研究组装。
①把截取好的木板,用细木棒粘木胶粘制成电池盒。
②把黑色、红色接线柱固定在木盒的一端。
③用尖嘴钳把铜丝绕成3个弹簧夹,固定在电池盒两端,其中两根铜丝分别与红、黑接
线柱连接。
④用电池与电池盒组建一个电路。并且说说电是怎样流的?(3)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表示电路?把简单的电路图画在草稿纸上。3.小组合作,安全操作。
分组进行电池盒的制作,教师强调安全、规范操作,同时要关注纪律和卫生问题。
4.小组评价,互动交流。
利用书上的评价表进行小组白评,利用展示交流进行互相评价。
5.活动延伸,强化所学。
(1)挑战:结合“电”的知识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木制品,使它们有的亮起来、有的 响起来?
(2)组织讨论:谈谈各人的想法,使学生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后反思:
课题:兔子灯
一、教学目标:
1.解民间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制作兔子灯,能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三、教学准备:
1.民间艺人制作花灯视频。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提高兴趣。
(1)播放我国南北方张灯结彩闹元宵节的录像片段,感受节日的气氛,了解元宵灯会的由来。
(2)欣赏一组彩灯图片,了解彩灯的造型特征与艺术特色。彩灯的造型特征有几何形的(如宫灯、大红灯笼),有象形的(如荷花灯、鸟儿灯、兔子灯)。(3)介绍制作花灯的三步骤:扎——糊——饰。2.学习制作,研究讨论。
(1)观察教师已经制作好的兔子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2)小组研究讨论兔子灯的制作过程。
(3)看教师展示半成品的兔子灯材料,现场表演扎兔子灯,进一步了解制作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①观看扎制兔子灯,可以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并讨论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②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铁丝扎成兔子的骨架——蒙扎丝网——组装固定——装饰调整——安装兔子灯底座。)3.课堂小结
挑战: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花灯作品呢?
兔子灯
一、教学目标:
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二、教学重点
制作兔子灯。
三、教具准备
1.制作材料:铁丝若干、丝网材料若干、线、胶布。
2.制作工具:剪刀、小刀、强力胶、尖嘴钳、缝衣针、大头针。
四、教学过程
1.“头脑风暴”:在最短的时间内,比比谁说出的花灯多。
2.复习、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铁丝扎成兔子的骨架——蒙扎丝网——组装固定——装饰调整——安装兔子灯底座。)3.学生合作,动手实践。
学生制作兔子灯,教师巡回辅导。
4.展示评价,肯定成果。
5.小组评价,互动交流。
利用书上的评价表进行小组自评,利用展示交流进行互相评价。6.活动延伸,延伸所学。
我们要举办一个元宵花灯节,希望同学们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设计、制作出一些更加有创意、更加美观实用的花灯。
课题:手电筒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手电筒,并能使它亮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2.在学习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学习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制作手电筒,并能发出亮光。
三、教学难点
手电筒内部电子元件的连接。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手电筒范作、制作材料及工具。(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收集关于手电筒的知识信息。2.学生准备:
(1)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手电筒的结构。(2)掌握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方法。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夜晚在没有路灯的地方行走,我们就非常需要一个好帮手——手电筒。(2)图片欣赏各类手电筒,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
(3)出示教师范作,看,老师运用材料袋中的电子元件制作了一个手电筒。(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手电筒。板书课题:手电筒。2.学习探究,掌握方法。(1)观察范作结构,学生交流。(2)难点突破。
①出示三个发光二极管。我们已经学会了将1个发光二极管接入电路的方法,现在有三 个发光二极管,这可怎么接入电路呢? ②指名学生演示。③教师评议指导。
(3)学习手电筒的电路图、接线图和实物图。
①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平台,由学生完成线路连接示意图,初步了解各个电子元件的连接步骤。②组织评议。
3.实践操作,分工合作。
(1)学习手电筒手柄内部电子元件的连接。①观察图片,自学连接方法。②提出问题,哪个部分连接比较困难? ③解惑,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2)学习手电筒头部电子元件的连接。①观察图样,分小组尝试制作。②教师指导发光二极管接入电路的方法。③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视。
(3)学生分组进行手电筒手柄的制作。教师关注学生使用劳动工具的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
4.成果展示,交流评议。(1)学生交流展示作品。(2)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3)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设立奖项,评出“合作团结”组、“安全操作”组、“创新设计”组等,激励学生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和获得成功。5.拓展思维,总结课文。
(1)通过制作手电筒,我们已经掌握了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接入方法,如何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更新颖的手电筒?(2)交流评议。
(3)节能环保要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了解绿色节能手电筒的信息。(4)补充信息:太阳能手电筒。
课题:最简单的电动机
一、教学目标:
1、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2、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3、在教师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的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
1、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2、在教师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的实验。
三、教学准备
1.小组准备:锁片已经撬开的玩具小电机、自制教具、一号电池2节、导线、磁铁2块、电池盒、开关、。
2.教师准备:有关玩具小电动机构造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玩具小车引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师:我们的四驱车通上电后,它就会动起来(师演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的吗?
生回答。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认识小电动机的结构。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电动机,请你们给它通上电流,让它转动起来。
生动手让小电动机转动起来。
师:请同学们断开电路。这个小电机真神奇!同学们,你们中有谁知道小电动机里有些什么吗?
生回答,师作评价。
师:这样,我们把它拆开来看一看,小电动机的构造究竟是怎样的?(师指导学生拆电机)
师:我们拆开电动机后发现:我们的小电动机分成了几部分?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部分一部分的来认识!(课件出示)
师:这一部分叫做外壳(板书),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什么?(板书磁铁)
师:这一部分叫做后盖(板书),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两个小的金属片,它的名字叫电刷?(板书电刷)师:这一部分叫做转子(板书),其中这个叫做转向器(板书),它是由三个环状的小金属片构成的圆柱,同学们可以传阅一下,它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资料(课件出示)。
师:读了资料我们就知道:转向器和电刷一起作用就可以接通和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板书)
师:我们接着来认识转子的主要部分,这个是铁芯,这个呢?看着铁芯和线圈,我们就会想到什么呢?对了,我们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师演示,后板书电磁铁。)
(三)师生总结本课内容
最简单的电动机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2、在教师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的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1)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猜测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
师:现在我们完全认识了小电动机的结构。你们能够猜测一下,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吗?
师引导:老师给你们一些小提示:(指着板书)小电动机转子是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什么呢?它的外壳中有磁铁,磁铁本身就带有什么?电磁铁和磁铁,距离那么近,通了电后,它们之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师:现在你们知道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吗?这样,先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想法?
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师评价并小结:磁铁和电磁铁之间这种相互吸引,相互排斥也就是做磁的相互作用。(板书:磁的相互作用)
(2)检验我们的猜想。
同学们根据我们学到的知识作出了猜测,那我们的猜测对吗?现在我们就来做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课件出示自制教具)(师演示)。
师说明马上断电的原因:如果我们的转子没有动起来,是很费电的。在后面的实验中,如果你们小组的转子没动起来,请马上断电。师: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给大家演示一遍。
生做实验师指导。
提问:你们的小电动机转动起来了吗?现在证明了我们的猜想了吗?说明小电动机的转动就是通电后磁铁和电磁铁相互作用的结果。(板书)再加上转子和电刷接通和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就会让我们的小电动机不停地转动了。
明确:我们现在知道了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老师还有两个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帮老师解决。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玩四驱车,不过有些同学总是嫌自己的车子跑
得慢,我们怎样可以让我们的四驱车跑得快起来呢?
总结:也就是让小电动机的转子转更快!
1、怎样使转子转得更快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方法,并做实验验证!)
生做实验,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师作评价
我们在装四驱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装的车,通电后倒着走,什么原因呢?
总结;也就是转子转动的方向反了!
哪怎样可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这个方法可有两种啊!你们能找到吗?试一试呢?
生做实验,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师作评价
(3)课堂小结?
1、师指着板书小结。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3、师对学生的评价并小结: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4、小组内说说或课外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动机?
第四篇:六上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
面对地质灾害
活动一:班级防震演习教学目标:
通过 学习防震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通过演习进一步的让学生感受到在生命关键时刻一些优良品质。重点: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难点: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教具: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二、讲授新课。先让学生小组自由讨论一些自然灾害的现象。讲授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地震的危害(展示相关的图片给学生视觉的震撼)。关于地震的防护。
三、小组讨论,制定出班级防震演习计划。提示:和防火演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防震演习总结。
布置作业 :写一写感想
活动二:了解家乡的防洪措施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当地是如何预防和减轻洪涝灾害的危害。重点:对洪涝灾害的了解。
难点:如何预防和减轻洪涝灾害。教具: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图片。
展示由小雨变成洪涝的过程
二、活动。
1、对洪涝的了解。
2、讨论:洪涝的灾害和预防洪涝的措施。
3、采访计划的制定:内容,形式。
4、采访结果分析。
5、采访时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展示。
三、小结,学生介绍所收集的资料。
四、提出意见。
布置作业: 洪涝的预防措施
活动三:消灭蚜虫 教学目标:
通过对蚜虫的认识,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与措施。重点:找出有效的防治蚜虫的措施。难点:找出有效的防治蚜虫的措施。教具: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图片展示一只蚜虫的成长过程。
二、活动。
1、蚜虫给植物带来的危害。
2、找出容易遭到蚜虫侵害的植物。
3、小组讨论,蚜虫的防治办法。
4、设计实验方案。
5、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6、评出“最佳方案 ”。
三、总结
布置作业:自制除虫液
小小护绿队
活动一:绿化真的能降温吗? 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知道小区的绿化情况;了解树的作用,学会种树;锻炼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重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
难点:了解树的作用,学会种树;锻炼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具:相关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图片:人们在树荫下乘凉的情景。
师:树阴下真的凉快吗?大树、草坪、灌木真的能降温吗? 生:我们要成立护绿队,设法了解并细心养护环境。
二、活动。
1、分组,定名,明确实验方案,测量温度。
2、分配任务。
3、分析、总结测量出来的数据。
4、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小结活动情况。
三、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布置作业设计一份护绿海报。
活动二:考察小区绿化情况 教学目标:
知道小区的绿化情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锻炼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重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
难点:调查了解小区的绿化情况;锻炼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具:相关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任务。
二、活动。
1、制定考察计划;
2、设计考察记录表;
3、实地考察;
4、总结分析,写出考察报告。
三、学习单。
1、总结活动开展的情况;
2、对小区的绿化提出建议;
3、谈收获。
布置作业 设计一份护绿海报。活动三:小区护绿监督队 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了解树的作用,学会种树;锻炼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重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
难点:锻炼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把思想化为行动。教具:相关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课件:小区内乱踩草地的现象、树木被砍情况播放。
师:我们的小区人民的环保意识强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生:我们要成立护绿队,设法了解并细心养护环境。
二、活动。
1、成立护绿队,分组,定名。
2、调查,明确我们可以做什么,分配任务。
3、分析、总结发生不文明现象的主要原因
4、制定计划,付诸行动,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5、制定一份护绿队日常护绿计划。
三、写一份爱护绿化倡议书,宣传,赢得更多的支持,让附近的人们一起参与护绿计划。
布置作业:设计一份护绿海报。
通信连接你我他
活动一:从烽火台到网络 教学目标:
通过对通信基本知识和途径的学习,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并且安全上网。提高学生与时俱进的意识。
重点:通信基本知识和途径的学习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难点: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教具: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现在的通信方式有很多,可是古代的人是怎样联系得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从古至今的通信方式。
二、活动。
1、图片展示烽火台,让学生自由讨论其作用。
(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并让他们想象古代人通信的情形)
2、以漫画的形式,感知从古至今的通信方式。
3、讨论: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
4、小组合作画出漫画:从烽火台到网络。
5、漫画评价。
布置作业:搜集更多通信资料。板书设计:
从烽火台到网络
活动二:小学生上网大家谈 教学目标:
通过对通信基本知识和途径的学习,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并且安全上网。提高学生与时俱进的意识。
重点:通信基本知识和途径的学习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难点: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教具:相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从古至今通信的方式。
二、活动。
1、讨论:现在通信方式知多少。
2、选出现在最普遍的通信方式----网络
3、问卷调查:互联网与你
4、调查结果分析
三、互联网与生活。
1、展开对互联网好坏的讨论
2、对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提出相关的建议
3、你的做法。
布置作业:网络调查问卷 活动三:移动电话入网选择 教学目标:
通过对通信基本知识和途径的学习,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并且安全上网。提高学生与时俱进的意识。
重点:通信基本知识和途径的学习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难点: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教具: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式。
方式总结
二、活动。
1、移动电话的作用。
2、了解入网的方式:中国移动于中国联通。
3、小组讨论:什么方式最适合你。
4、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入网方式。
5、分享你的方式。
三、总结
作业布置:入网的方式
汉 字 王 国
活动一: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 教学目标:
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各种汉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教具: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文字游戏,请大家看投影并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文字:
1、山石____上古木____ 此木是___。(岩、枯、柴)
2、____泉边____好____真妙。(白水、女子、少女)
3、____是柴山山____。(此木、出)
4、因火生____夕夕____。(烟、多)
二、讲授新课。投影:“想一想”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
师:我国的汉字从她的出现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同学们你们对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多少呢?
三、确定研究内容,收集资料。
四、资料整理,汇报。
布置作业:出一期关于汉字的发展演变的墙报。板书设计
汉字的发展演变
活动二:小小啄木鸟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为规范汉字出一分力。
重点:找出日常生活中的错别字。
难点: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规范汉字。教具:相关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活动主题——小小啄木鸟。
二、活动。
1、讨论,确定“捉虫”范围。
2、作好捉虫准备。
3、分工,行动,并作好记录。
4、调查结果分析。
5、“捉虫”成果展示。
三、小结,学生谈收获。
布置作业:继续“捉虫”行动。板书设置
小小啄木鸟
活动三:成语故事表演 教学目标:
通过成语故事的表演,教会学生编写剧本,使用成语。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认识。
重点:编写剧本,表演。难点:编写剧本,表演。教具: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任务。
二、活动。
1、选择要表演的成语。(列出成语、讨论选择)
2、分析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及背后的故事。
3、小组讨论,编写剧本。
4、练习表演。
5、演出。
6、评出“故事大王”。
三、总结。
布置作业:了解更多的成语故事。
第五单元 关注能源 活动一 怎样让电饭锅更节电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饭锅的正确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电饭锅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发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关注,形成爱提问和思考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制订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意义,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活动重点:了解电饭锅的正确使用方法
活动难点: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得出如何让电饭锅节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能源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作为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关注能源,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从最小的电饭锅节电作起,这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
二、制订实验方案
1、观察教师用电饭锅煮饭(0.5千克大米、0.75千克水),从下锅到煮熟需要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2、在煮饭的同时,小组讨论和制订让电饭锅更节电的实验方案。
3、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最终确定两个实验方案。
三、开展实验
1、重新组成两个大组,分别开展按两种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验。
2、确定实验的具体分工,并合作开展实验。
3、在实验中注意作好记录。
4、如果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应通过集体讨论,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
5、如果课内时间不足,可以在课后对改进后的方案再次进行实验观察,并认真作好记录。(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家中进行,一定注意安全)
三、交流实验结果,宣传节电方法
1、将课内(或课外)完成的实验情况以及实验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2、共同总结出有效的节电方案。
3、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节电措施或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节电宣传计划,向家长、小区居民、村民宣传节电方法。
四、课外延伸
今后同学们在家遇到要用电饭锅煮饭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节电煮饭。平时注意养成节电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二 认识可再生能源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及其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活动,更全面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相关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制作、交流展板,锻炼动手制作的和协作能力,增强审美意识和情趣。
活动重点:了解常见的可再生能源的种类 活动难点:制作展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如何让电饭锅煮饭节电,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讨论交流,制订计划
1、交流课前了解的有关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信息。
2、与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研究一种可再生能源,讨论并制订探究计划。
三、收集和整理资料
1、按计划分头收集有关资料。
2、与小组同学一起汇总资料,并进行整理。
四、制作展板
1、小组讨论分工情况。
2、根据计划制作展板
五、汇报交流
1、各小组选派代表介绍制作的展板。
2、其他人员协助做好展示工作。
第六单元 探寻钟表世界 活动一 探究钟摆快慢的奥秘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知道影响摆钟走时快慢的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影响摆钟走时快慢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和影响摆钟走时快慢的因素 活动难点: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影响摆钟走时快慢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家里有没有摆钟呀?
师:你们知道摆钟走时快慢的原因吗?知道如何调整走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摆的知识。
二、新课
(一)猜测影响摆钟走时快慢的因素。
1、观察摆钟钟摆的摆动与走时之间的关系以及摆钟内部结构图。
2、观察单摆的摆动情况。
3、小组讨论,提出可能影响摆钟走时快慢的因素。
(二)实验探究影响摆钟走时快慢的因素
1、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
3、制作单摆计时器。
4、小组分工进行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
5、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三、巩固
1、小结全课所学知识。
2、练习:
(1)如果摆钟走得快了,原因是什么?因为如何调整钟摆?(2)如果钟摆偏短,摆钟走时快还是慢?
四、课外延伸
回去后仔细观察的摆钟,如果发现快慢,试着调整钟摆,再观察摆钟走时情况。
活动二 创意钟表我设计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钟表的各种新功能,知道各种不同的钟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而设计的。过程与方法:自己设计不同功能的钟表图。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
活动重点:设计不同功能的钟表图
活动难点:如何使自己的钟表设计新颖和实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摆钟的知识,知识了影响摆钟走时快慢的因素。如今科学技术进步,钟表也不仅仅是只有计时的功能了,已经有了许多新功能,你们知识有哪些新功能吗?
二、新课
(一)了解钟表的新功能
1、小组讨论各种不同钟表是如何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的。
2、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
(二)设计新功能钟表
1、根据实际情况,小组讨论身边不同人群的需求。
2、根据创意画设计图。
3、修改完善设计图。
(三)展示评比设计的新功能钟表
1、介绍自己的创意设计。
2、全班评选各项最佳设计。
第六单元 欢乐圣诞节
活动一:圣诞缤纷卡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制作圣诞卡,以让学生了解圣诞节,让世界各地的人增进了解,更加友爱团结。
重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动手制作的能力。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具: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是多少号?你们都知道圣诞节吧?什么时候?你了解圣诞节吗?
二、讲授新课。
1、学生汇报搜集的圣诞的相关知识。
2、谈在文具店中和书店贺卡中的印象。
3、展示自己制作的圣诞卡,介绍制作意图。
三、在圣诞卡上写祝福语。
四、小组交流,改进圣诞卡。布置作业: 制作圣诞卡
板书设计: 缤纷圣诞卡
活动二:圣诞大联欢 教学目标:
通过举行圣诞联欢,让学生对圣诞节有更多的了解,让更多同学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交往。重点: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难点: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敢于展示自己。教具: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师发言。
二、活动过程。
1、主持人发言。
2、小组策划联欢会分工。
3、确定节目单内容。
4、节目顺序的确定调整。
5、财务预算。
三、小结,学生谈收获。
四、提出希望和要求。布置作业: 制定策划书
板书设计: 圣诞大联欢
活动三:圣诞老人大现身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扮演圣诞老人,以让学生了解圣诞节,让世界各地的人增进了解,更加友爱团结。重点:表演。难点:表演。
教具:图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任务。
二、活动。
1、汇报资料,了解圣诞老人。
2、装扮圣诞老人计划。
3、制定表演计划。
4、道具和舞台布置安排。
5、演出。
三、总结。
布置作业: 了解更多的圣诞知识
板书设计: 圣诞老人大现身
第五篇:六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民间艺术
第四课: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具准备: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目光巡视学具准备,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共处的这一节课愉快而又难忘。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老师也非常喜欢。在旅游的时候,我除了饱览祖国的秀美河山,还会带一些当地的民间工艺品回来留作纪念。今天,我把这些工艺品带来了,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欣赏,同学们乐意吗?
老师:介绍民间艺术品(虎枕、蜡染、挂饰、服饰、套娃等)挂件:这是民间的福字挂件,具有辟邪的功能,可保一生平安。虎枕:这是民间小宝宝用的老虎枕头。拖鞋:这是带有吉祥图案的拖鞋。马夹:这是一件小马夹。蜡染:这是一幅蜡染的装饰画
老师: 同学们看这些工艺品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工艺品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鲜艳夺目的色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板书: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三、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艺术和狭义民间艺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民间艺术就是特指的民间美术与工艺。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书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典型而且常见的民间艺术作品,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有哪些种类的民间艺术作品?
2、讨论回答:常见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我国民间艺术种类很多,典型而且常见的形式有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3、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更是形成其艺术特征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一边欣赏民间艺术作品,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1)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为什么?
(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课件展示:欣赏民间艺术作品,配播音乐。
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老师:现在我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讨论思考问题。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答题,老师总结
(1)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哪些形象?为什么? 学生: 讨论、发言
老师: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植物、动物都有深刻的内涵。
老虎——镇宅辟邪、护生立子
鲤鱼——年年有余
龟鹤——延年益寿
雄鸡——吉祥如意
牡丹——雍容富贵
石榴——多子多福
另外还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固定的语言结构模式
瓶插牡丹
——平安富贵 娃坐莲花
——连生贵子 蝙蝠和桃子——福寿双全 猴子骑大马——马上封侯 莲花和鱼
——连年有余 玉兰和海棠——玉棠富贵
在民间,逢年过节时,在门上贴上凶神恶煞的门神,在家里贴上年年有余的年画;结婚的时候在窗户上贴上“喜鹊登梅”的窗花;这些不只是为了喜庆、好看,而是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具有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益寿延年、祛病避邪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民间艺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艺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民间艺术究竟使用哪些颜色?又是如何进行搭配的?
(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 课件出示:真虎和布老虎比较
这是生活中的老虎,这是民间的玩具布老虎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布老虎和真老虎有什么不同? 学生:(„„)
老师: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颜色虽然都以黄色为主,但是布老虎使用的黄色不是老虎身上的固有颜色,而是纯度高的原色,显得更鲜艳。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红、蓝、绿色,由于对老虎的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添加,因而产生了鲜艳夺目的艺术效果。
实验分析: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颜色进行色相、色调、纯度、对比、冷暖 方面的分析)
提问: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哪几种颜色?
布老虎身上主色调是什么?
这几种颜色的纯度如何?
这几种颜色的对比怎样?
这几种颜色的冷暖如何?
结论:色相: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色调:以黄色为主色调,添加红绿蓝
纯度:红、黄、蓝(三种原色,纯度高)
对比:黄与蓝、红与绿
(两种互补色对比)
但是表现各不相同,一组为大面积的黄和小面积的蓝,另一组为大面积但分散的红和小面积但集中的绿。
冷暖:暖色 多,冷色少
(以暖色为主)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点: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四种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搭配,使用互补对比色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下面,我们再看看其它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风筝 以蓝色为主色调,运用纯度很高的黄、蓝、红、绿两组互补色进行对比搭配,显得格外醒目。
面具:以黄色为主色调,与蓝色、红色进行对比搭配,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刺绣:绣片以蓝缎作底,以大红为主色调,配以黄、绿、玫瑰红等色,并在花纹的空间钉以金色亮片,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富丽堂皇。
蜻蜓:以 绿色为主色调,和红色、黑色进行搭配,清新亮丽、对比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这四件民间艺术作品主要使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由于主色调不同,使用比例不同,因而效果各异,精彩纷呈。
通过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很多相同之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结论: 民间艺术作品主要选用红、黄、蓝、绿四种; 民间艺术作品大多运用纯度较高的三原色进行搭配,纯度高,色 彩鲜艳;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使用互补色对比进行搭配,色彩对比强烈。
四、学生作业;
我们了解了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今天,我们也可以做一回民间艺人,用所学的民间色彩搭配的方法彩绘图形。同学们有兴趣吗?
希望同学们团结合作,涂出有浓郁民间色彩的作品。(老师发稿,小组合作)学生彩绘图形,老师巡视辅导。
课件展示知识窗(同学们可以自学一下,也许对你有所帮助)知识窗:
民间美术中的“五彩”:青、赤、黄、白、黑
年画“点套“口诀:
红靠黄,亮晃晃;
分青绿,人品细;
要想俏,带点孝;
要想精,带点青;
红忌紫,紫怕黄;
黄喜绿,绿爱红。
五、作业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自评互评,给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六、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在民间艺术中经常使用的色彩只有少数的几种,但在劳动人民灵巧智慧的手中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热烈、质朴、纯真的艺术特点,更让我们领略了民间艺术利用强烈对比的色彩搭配方法所形成的辉艳浓郁的艺术风格。
同学们都知道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主动地学习民间艺术,积极地了解民间艺术,努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