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川教版)(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2:2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川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川教版)》。

第一篇:2013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川教版)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埃及“七月革命”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情况;记住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胜利、“非洲独立年”和纳米比亚独立的时间;了解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斗争的基本情况;理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释读本节教材中的历史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思考和认识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亚非拉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振兴而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爱国精神;认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崩溃、第三世界的崛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团结斗争是亚非拉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保证。重点和难点

重点:埃及“七月革命”、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难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课

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了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非洲的历史以及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历史;制作历史事件、人物如卡斯特罗资料卡片。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对非洲、拉丁美洲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起了示范作用,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迅速发展。

二、学习新课

(一)非洲独立浪潮

师:非洲资源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非洲漫长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此后,可恶的欧洲殖民强盗在非洲从事过哪些令人发指的罪恶活动?

(由几位学生以非洲土著居民的身份讲述非洲遭受侵略和奴役的历史,并向世人控诉殖民强盗的罪恶行径:非洲是一块饱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践踏、蹂躏的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开始了在非洲的殖民活动;从17世纪起,黑奴贸易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非洲的重要手段之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到20世纪初,整个非洲几乎全部沦为殖民地;二战结束时,非洲政治版图上只有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三个形式上独立的国家,其余92%以上的地区仍是英法等殖民者统治的地区。)

1.非洲的独立进程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

(课件出示教材第114页《“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独立的国家》)师:请同学们结合这个示意图介绍非洲独立运动的进程并归纳各阶段的特征。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指出:非洲的独立浪潮可分为三个阶段:①20世纪50至60年代,非洲有30多个国家独立,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被摧毁。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利比亚、埃及、苏丹、摩洛哥、突尼斯等国相继独立。此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1957年和1958年,加纳、几内亚获得独立。1960年,非洲独立运动出现高潮,尼日利亚、刚果(布)、马达加斯加等17个国家独立,该年因此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62年,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结束法国130多年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②20世纪70年代中期,葡属殖民地的莫桑比克、安哥拉独立。③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黑人领袖曼德拉当选为南非总统,标志着殖民主义的附属物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

2.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和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收回

师:在非洲独立浪潮中,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和苏伊士运河的收回成就突出、影响很大。为什么这样说呢?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归纳:①以纳赛尔为首的中下层青年军官发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七月革命”,推翻了英国庇护的埃及君主统治,成立了共和国,结束了英国对埃及长达70多年的殖民占领。②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主权。③埃及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辉成就,推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走向高潮。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给我们介绍一下从开凿苏伊士运河到埃及把运河收归国有的历史。

(学生介绍应包括以下内容: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航运要道。1856年法国取得了开凿运河的权利,规定埃及要提供土地和无偿提供劳动力,运河建成后要出租99年,之后再交还埃及。1859年,运河开始动工,历时10年,于1869年正式通航。1875年,埃及因财政困难被迫把所控制的44%的运河股票廉价卖给英国。此后苏伊士运河一直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但英国并不甘心失败,于同年10月支持以色列侵入埃及的西奈半岛,并借口“保护”运河,而与法国一起出兵埃及,侵入苏伊士运河地区。同年底,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侵略军被迫撤走。埃及终于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

课件出示《纳赛尔在人民的欢呼中》

师:同学们想一想,纳赛尔为什么会受到埃及人民的衷心爱戴?(学生归纳)

教师补充:纳赛尔还与印度的尼赫鲁、南斯拉夫的铁托共同倡导了不结盟运动。

3.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师: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史海拾贝》栏目《非洲:新兴的大陆》的内容,思考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遭受西方殖民者奴役的非洲人民获得民族解放,改变了非洲的政治面貌;它标志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成为第三世界中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师: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时拉丁美洲人民的独立斗争取得了哪些成就?

(根据学生知识储备应能答出:拉丁美洲人民经过30余年的斗争,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18个独立国家,奠定了拉丁美洲新的政治格局。)

师:拉丁美洲各国独立以后,没有铲除封建主义,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不断遭受英美等国的经济、军事侵略而沦为半殖民地,拉丁美洲人民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发展迅速,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是其中的典型事例。

1.古巴革命

(课件展示《卡斯特罗肖像图》、《卡斯特罗与古巴妇女交谈图》。)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和古巴革命的相关资料,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用幻灯片展示一下你所制作的相关学习卡片。

(学生出示学习卡片,内容应包括:菲德尔·卡斯特罗,1953年7月26日带领150名青年攻打圣地亚哥蒙卡达兵营失败被捕,1955年获释后流亡墨西哥;1956年12月带领80名革命青年回古巴开展反对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革命斗争,受挫后转入山区开展游击战争;1959年初推翻亲美独裁政权,1961年宣布古巴为社会主义国家。)

师:1898年美西战争后,古巴沦为美国的保护国。古巴革命结束了美国对古巴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此后,古巴又挫败美国的经济封锁和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古巴政府实行了以国有化和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改革。面对美国的长期压力,古巴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斗争(课件展示《巴拿马运河示意图》)师:受古巴革命影响,巴拿马人民掀起了要求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斗争。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用幻灯片展示一下你所制作的相关学习卡片,并将巴拿马运河及运河区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介绍。

(学生介绍的内容应包括: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上,全长约81千米,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1903年美巴签订《巴美条约》,美国获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美国开凿运河,1914年完工,1920年正式开放。运河通航后美国一直把持着经营和管理权,后来又将运河周围1400多平方千米的地带划为运河区,形成“国中之国”。)师:长期以来,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及运河区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77年9月7日,巴美双方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在1999年12月31日前美国从巴拿马撤出全部驻军并将运河区主权和管辖权归还给巴拿马。1999年底,巴拿马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了美国对这条黄金水道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使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巴拿马的运河”。师:同学们想一想,古巴人民和巴拿马人民的斗争有何共同之处?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

(学生思考,教师概括总结。共同点:反对美国的霸权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影响:沉重打击了美国在拉美的霸权政策,为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树立了榜样。)

(三)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运动走向自觉地联合反帝,积极地相互支持。19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

1.亚非会议

师:1955年4月,由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五国政府总理发起的、有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请同学们结合亚非会议召开的时间分析召开这次会议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会议召开的背景:①战后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有约三十个亚非国家打碎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而独立。②旧的国际政治秩序虽然已被打破,但亚非人民反帝斗争的任务仍很艰巨。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当增进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以推动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因而产生了要求团结和合作的强烈愿望。)师:亚非会议通过的《公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十项原则作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基础。而这次会议所体现的团结反殖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则被称为“万隆精神”。请同学们结合会议成果思考,亚非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亚非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亚非会议是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它标志着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独立地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标志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主宰亚非各国人民命运的终结;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和团结,促进许多中小国家走上团结合作、共同维护自己利益的道路,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性事件。)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师:在南斯拉夫、印度和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目前,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已达一百多个,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国际组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拉美国家为什么掀起不结盟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指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二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①战后20世纪50至60年代,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动荡不安。②许多刚刚独立的亚非拉美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它们不愿卷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深感只有推行独立于东西方大国的、不与任何大国或军事集团结盟的外交政策,并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才能保证自身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万隆精神”的进一步发扬光大,是许多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结果。亚非会议的召开和不结盟运动的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强调:第三世界崛起,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因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相对落后,内部也存在一些矛盾,与资本主义大国抗衡时还没有明显优势。基于此,未来第三世界的国际斗争,仍然任重道远。

三、新课小结

师: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采用提纲法、表格法、图示法、口诀法或编制大事年表等方法进行新课小结,两人一组,组与组之间可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点拨,选择有代表性的新课小结进行课堂展示。)

四、课堂延伸

本课的学习内容,很多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比如,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在摆脱殖民枷锁之后,普遍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振兴民族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等问题;在国际关系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严重阻碍着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课后搜集资料,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面临着哪些突出的政治经济问题?结合从本课学习中所得到的启示,思考这些问题有哪些可能的解决途径。

第二篇:17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精品教案(川教版九年级下册)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精品教案(川教版九年级下册)

审核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

第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了解埃及“七月革命”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情况;记住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胜利、“非洲独立年”和纳米比亚独立的时间;了解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斗争的基本情况;理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

重点

埃及“七月革命”、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难点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一)非洲独立浪潮

师:非洲资源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非洲漫长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此后,可恶的欧洲殖民强盗在非洲从事过哪些令人发指的罪恶活动? 1.非洲的独立进程

2.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和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收回 3.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时拉丁美洲人民的独立斗争取得了哪些成就? 1.古巴革命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同学们想一想,古巴人民和巴拿马人民的斗争有何共同之处?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

(三)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亚非会议

请同学们结合会议成果思考,亚非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亚非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亚非会议是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它标志着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独立地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标志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主宰亚非各国人民命运的终结;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和团结,促进许多中小国家走上团结合作、共同维护自己利益的道路,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性事件。)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拉美国家为什么掀起不结盟运动?(2)第三世界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三、新课小结 师: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采用提纲法、表格法、图示法、口诀法或编制大事年表等方法进行新课小结,两人一组,组与组之间可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巡视、点拨,选择有代表性的新课小结进行课堂展示。)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第三篇:2017川教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二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 教案.doc

第2课 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

知识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文和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汉文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复习中日隋唐时期的交往导入

一.日本的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 ⒈大和统一日本(提问)日本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大和统一(掌握统治者名称)、部民制 ⒉大化改新(646年)

1)背景:朝廷统治的危机,孝德天皇的上台 2)改革的内容:(提问,归纳)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内容;深受唐朝的影响

3)历史意义: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内容;深受唐朝的影响。

3.幕府统治的建立(学生自度,提问,了解)日本幕府统治建立的标志:1192年源赖朝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幕府”一词的含义,日本封建庄园的发展→武士集团的兴起

二、阿拉伯国家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伊斯兰教的创立(板书)1)历史背景(板书)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结合地图分析)创立背景归纳成三点来理解:A.由于“各部落有自己信仰的神”,所以半岛未能实现统一。B.“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C.贵族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财富,人民为了消除社会纷争,获得安定的生活生产的环境,他们都渴望半岛尽早统一。这说明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同的宗教信仰能把人们维系在一起,成为人们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既然“各部落有自己信仰的神”是阿拉伯半岛不能实现统一的思想障碍,那么,创立一个一神教,用以统一人们的思想,也就成为实现阿拉伯半岛统一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了。在这种形势下,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教兰教

2)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板书)在阿拉伯半岛西部红海沿岸,有一条通商要道,要道上有两座著名的商业城市麦加和麦地那(指图)。7世纪初,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他号召大家都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安拉”。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穆罕默德的说教被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的必修课。

(小结:学生答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人物)由于穆斯林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因此622年后来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元,即回历元年。要求同学们必须记住这个重要的年代。

2.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从麦地那返回来,进军麦加,麦加贵族无力抵抗,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和宗教领袖,即政教合一的国家元首。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板书)1.帝国的形成与繁荣(板书)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承人称为哈里发。哈里发接连征服了西西、北非、中西和欧洲的西班牙等地。8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指图说明帝国的疆域)。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制度。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上是个特例。随着哈里发的扩张,伊斯兰教传到了帝国势力所及的一些地方,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国际性大城市。(让学生阅读教材56页第一段小字,具体地了解、感受巴格达的繁华景况。)2.帝国的衰亡(板书)帝国衰亡原因:1)人民起义的打击;2)封建割据势力的成长;蒙古人的征服。(提问法)10世纪时,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三个哈里发国家。指导学生看脚注,以明确三个哈里发国家的称谓。

巩固小结:1.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分裂→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的基本线索,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学习目标。(当堂课上做并订正)板书设计:(见前)教学札记:

下载2013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川教版)(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川教版)(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