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
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近年来凤翔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相传明代曾在此驻扎六营军队,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20世纪60年代前,六营村及周边村有三百多户农家生产泥塑,现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兴、韩锁存、杜银等艺人利用农闲时从事泥塑创作与生产。
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深为有关专家所瞩目。但在商业环境的影响下,现在的凤翔泥塑艺人往往以销定产,一味迎合市场需要,这使得许多传统产品近于灭绝,也使得凤翔泥塑技艺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变异
凤翔县城东六道营村的农民;都有制作彩绘泥塑的传统艺术技巧,世世代代流传已久。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家产户,男男女女都要制作一些泥塑玩具,出售给四乡人们作为互相赠送的礼品,也是孩子们过年度节的得意的“耍货”。彩绘泥塑玩具,形状有人物:如唐僧;;孙猴,猪八戒,动物有狮、虎、牛、马、鸡、狗等,植物有瓜、石榴、桃、葫芦等。大都是空心的圃塑体。
彩绘泥塑玩具制作方法简便,成本不高,将黏土和纸浆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晾于后加以修饰;再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制,最后上光。:
凤翔彩绘泥塑玩具,造型概括洗炼、生动逼真、活泼可爱。作者善于抓住对象特征,删繁为简,·表观出所描绘对象本性的内在性格。如:常见的泥:老虎,概括了虎、狮、豹共有的凶猛洼格特点,大胆地进行了艺术夸张;使得泥老虎生气勃勃;朴实可爱、。还有那大方憨厚的卧牛、机灵的孙猴子、傻乎乎的猪八戒等。不管是人物、动物,都很有神气:令人爱不释手。
凤翔彩绘泥塑的色彩别具一格,它虽用色不多,却对比强烈。在色彩的选择上,一般以大红、大绿和黄为主,以黑墨勾出简练的线条,·更显得艳丽醒目;在凤翔和岐山一带农家,孩子们过生日时:外婆、舅舅们把凤翔的彩绘泥塑动物作为礼品,送给孩子们,用以取镇恶辟邪之意。这个习惯至今还广为流行。
凤翔彩绘泥塑田史悠久。传说明代朱元璋率兵驻此,士兵们大部分是江西老表;后来就留下为农。他们大都擅长陶瓷手艺,在农闲时,做些玩具作礼品,久而久之,日臻完善,从而发展成今天的彩绘泥塑。
在彩绘泥塑中也有浮雕式的挂片,如虎头、孙猴、脸谱等。其中尤以虎头彩塑挂片最具特色。
长期以来,这种虎头挂片是经过民间艺人一代代的艺术加工演变而成为现在的这种玩具。凶猛的老虎脸面,在艺人简练概括的手法处理下,塑造成一个既:威严,又活泼的装饰品。从古至今在陕西关中西部地区广为流传。人们把它用作辟邪镇宅的吉详物,也有把它当作艺术品来欣赏。还成为礼品互为赠送,往往都是小孩出生过满月,逢周岁生日,外婆舅舅总要送泥老虎头挂片作为重礼。,彩绘泥塑挂片产生在什么年代?又是怎样生产?追根求源,人们传说不一,有的说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人们对龙凤虎头兽而的图案就用于各种器皿、兵器、工具、祭器。如陕西岐山县文管所声周原所发掘的青铜虎头盾牌,就和今天的彩塑虎头挂片很相似。从秦汉以后历代瓦当直到现在农村的箱柜、门环护板,牛马车轮具上的金属部件,也都类似虎头挂片的兽面形象。从这些情况说明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起,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理解,遇到生活中的灾害无法战胜,而寄托神灵、渴望幸福及美好的追求,除障避难,借以虎威来镇宅,向往神灵保佑平安。
虎头形象饰物在宝鸡地区广大农村的庙宇,村舍、祠堂中的石刻、青铜器中有,以及家用的陶器、瓷器处处可见。当然,青铜器多是贵族奴隶主所享用。泥淘、粗瓷多为平民所用。久而久之,逐步发展成今天的虎头彩塑挂片挂在宅中。既有借虎之阳威以镇宅之用,也是装饰人们生活的艺术欣赏之物。难怪虎头彩塑挂片在各种彩绘泥塑中更为人们所欢迎。
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经考证专家们认为,其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所不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它以创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出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并以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威武可爱的造型,大红大绿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纹饰而称道,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喜爱,是馈赠亲友的艺术珍品及陕西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镇宅避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
各种色块和纹样有着特定的寓意。绿色,意万年 长寿;红色,意四季红火;石榴,意多福多子;艾草,意去毒辟邪;海棠,意富贵;蝴蝶,意多福;牡丹,意吉祥高照;贯钱,意万贯利钱。这些有 “讲究”的符号,在求生、趋利和避害观念的统摄下,串联组合成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
此外,素白色的作品则主要受中国书法绘画的影响,有大俗大雅的意味,别 具一格。
第二篇:凤翔看泥塑(推荐)
凤翔看泥塑
凤翔泥塑,为民间观赏艺术形式之一,过去俗称“耍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明代凤翔县六营村。据说,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军队一部中的第六营兵士屯扎于此,这个村便命名为“六营”。这些来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艺,闲暇无事,就和土为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活儿当做玩具,并且彩绘示人。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百姓购泥塑放在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
习仲勋对凤翔泥塑并不陌生,早在1932年两当兵变前部队驻扎凤翔时就见过,集镇的摊点上,百姓家的炕头、衣柜上,随处可见泥老虎、泥娃娃等,其古里古气、土里土气的特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到宝鸡,老人家决定亲自去看看,这项流传西府上千年的民间工艺现在生存、传承、发展的情况怎么样,这个有代表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万不能失传。
带着牵挂,带着关心,1989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五,习仲勋一行驱车离开宝鸡市区,东行穿过虢镇,再北折上原,直奔凤翔县传统泥塑村—六营村。“习仲勋副委员长要到咱们村来看泥塑!”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开了,全村男女老少无不欢欣鼓舞,加上又是大年初五,到六营村走亲戚的人络绎不绝,整
个村子沉浸在一片喜庆欢乐之中。
尽管春寒料峭,吹着北风,但当天天气晴好,没有一丝阴沉。村民们热情洋溢,在村干部和保卫人员的指点下,自觉站立在街道两旁静静等候着习老。早晨8点多钟,一辆黑色小轿车徐徐驶进村子,后面是一辆白色面包车。车子停在泥塑艺人胡新明家的门前,习仲勋微笑着从面包车上走下。他没戴帽子,身穿深蓝色风衣,步履稳健,精神矍铄,既有将军的风度,又有老者的慈祥。习仲勋像见到老朋友一样,热情地紧紧握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连连问好:“大家过年好,大家过年好!”并说,看到你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神情,就知道你们过得很好。
陪同的领导特意向习仲勋介绍了农民泥塑家胡新民。习仲勋看着这个年轻精干的小伙子,高兴地说,好啊,到你家去看看。年仅24岁的胡新明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用微颤的声音向老人家问好:“习副委员长好,您老人家辛苦了!”一老一少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胡新明1965年出生于凤翔县泥塑之乡——六营村,从小就受到乡土艺术的熏陶和祖传艺术的感染。上学期间,就己显露出对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灵气。但在70年代以前,家中缺吃少穿,泥塑成了贴补家用、换取口粮的“讨饭手艺”。胡新明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用架子车拉着“泥耍货”到百里之外的陇县、华亭等地走村串乡,“耍货耍货,一毛钱两个”地喊着去叫卖,以换取微薄的收入在“黑市”买点粮食,或者干
“泥娃娃”换些馍疙瘩、破衣服、旧皮鞋。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这种事情只能担惊受怕偷偷干,惟恐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受到批判。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西秦大地,民间艺术也得到新生。在传统泥塑手工艺濒临灭绝失传的关头,胡新明1982年初中毕业回乡,适逢农村改革包产到户,农民再不用长年累月扎在地里干活了,许多人家捡起了祖传手艺,希望开创新的生活。凭着对民俗文化艺术事业的执着和喜爱,胡新明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不但掌握了传统工艺技法,而且在发掘创新上倍下工夫,塑造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形象,成为一代身怀绝技最具代表的民间艺人。
有次一批来华访问的法国友人专程到陕西要看“凤翔泥娃娃”,原来其前辈一百多年前曾从中国带回一批美轮美奂的凤翔泥塑作品,嘱托后代有机会一定要到中国寻访泥塑的故乡。胡新明作为凤翔泥塑的新传人参加了给外国友人的“泥娃娃”制作演示。1983年,凤翔泥塑被选送到南京艺术学院办展览,胡新明不仅有作品入选,还应邀走上讲台,讲了凤翔泥塑课。同年,陕西省文化艺术采风团来到凤翔县,县政府举办了联欢晚会,胡新明及其父母亲等许多民间艺人都被请去登台献艺。胡新明在10分钟内,用泥巴捏成了熊猫、松鼠、猪、羊等4只小动物,赢得全场一片叫好声。
1985年,陕西省政府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举办“陕西月”活
动,胡新明被省上选定为“中国陕西民间艺术交流团”4名成员之一,带着300多件泥塑作品和用皮箱装着的100多公斤泥巴,平生第一次乘坐飞机,作为友好使者飞往大洋彼岸,参加了“陕西月”活动,在旧金山、圣保罗等11个城市及8所学校进行了泥塑表演和讲课。此次在美国共42天,胡新明他们4个艺人制作的泥塑、微雕、剪纸和国画作品为国家换回外汇23万多美元,胡新明个人也领到了500美元补助,回家后他用这笔钱为家里办了许多大事。
八十年代末的一天,胡新明家来了8个日本朋友,他们想要几种不同造型的羊的泥塑品。胡新民过去还没有当着顾客面现场创作的经历。眼看客人要走,胡新明说,你们只须等半个小时,我就可以做出来!结果他只用了20多分钟,就连着做出了五个羊的造型。日本客人连翘大拇指,赞不绝口,当下就订了300多件。没想到当时设计制作的“右偏头泥塑羊”,因其造型夸张、憨态可掬,后来作为2003年生肖邮票设计的主要参照物,经过专家的艺术再加工,登上了被誉为“国家名片”的生肖邮票。
进了屋子,习仲勋随和地坐在炕沿上,没等县上领导汇报,就和小胡一家拉起了家常,从彩绘泥塑的配料、制作、上色,一直问到生产规模和销售等情况。胡新明一一作了详细的汇报,最后说:“彩绘泥塑在过去俗称„耍货‟,我们的祖辈常年奔走他乡,走街串巷,用来换取柴米油盐,养家糊口,十分艰辛。„文化大革命‟中,又被称之为„牛鬼蛇神‟,当做„四旧‟破除。改革开放后,有了好的政策,才使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又复活了,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这是实话!”习仲勋表情严肃,长叹一口气说:“那个年代,不堪回首啊!把我们民间好多好的东西都糟蹋了,手艺人在旧社会受地主老财的欺压,解放后又生活困难,„文革‟中又经历了那样的浩劫,真不容易啊!”习老略作停顿,身子向后微微一倾,右手一扬,高兴地说:“现在好了,党和政府支持你们,小胡还年轻,大胆的干,往前闯,把我们的民间艺术挖掘出来,还要有所创新,有所提高。”习老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在场的人无不拍手称快,喜上眉梢。
当市县领导向习仲勋介绍胡新明这几年在彩绘泥塑方面的成就,和他以民间艺人的身份到美国访问受到里根总统的亲切接见,并当场向总统表演泥塑制作等有关情况时,习老听得非常认真,不时露出自豪的微笑,他称赞小胡说:“这不容易,你这样年轻,就漂洋过海,为国争光,真了不起呀!”他又望着胡新明的父亲胡义说:“还是后生可畏啊!”
“这全是党的政策好,是你们这些大官好官领导的好。”胡新明说。“哈哈,官当的不好,不好!要么你来当这个官,我来学做你的手艺,你看行不行?”习老幽默风趣的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不行不行!”胡新明脸一红赶紧说:“有这样的好政策,有您的支持和鼓励,我就非常知足了,干起来也觉得更加有劲
了。”
习老转过身子,对一旁的省委书记张勃兴、省长侯宗宾说:“你们要好好资助一下小胡,让他放开手脚干,有这么好的东西,还怕没人要?要把规模搞大一点,带动更多的人搞,搞出点动静、搞出点气候来。”省上领导明确表态,要支持小胡的事业,并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产业。
习仲勋兴致极高,还仔细询问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收成情况。“我这次来看望你们,还想多了解一些农村的情况,有啥困难尽管讲。”面对习老亲切、鼓励的目光,小胡非常激动。老人家日理万机,工作繁忙,怎好意思再给他添麻烦呢?于是笑着说:“现在有粮有钱,丰衣足食,对我的事业上领导又这么关心和支持,还有啥困难,请老人家放心。”
随后,习老很有兴致地参观了胡新明的泥塑作品。胡新明及父母、姐妹为习仲勋作了彩绘泥塑现场表演。看着一块块黄泥巴转眼间魔术般地变成活灵活现的小泥人、小老虎,习老高兴地说:“你们的泥塑工艺很有特色,古里古气,土里土气,生动质朴,古色古香,这就是我们民间工艺的魅力所在,难怪美国总统都赞不绝口呢!”习老对泥塑工艺恰到好处的评价与称赞,使在场的人们不住的点头,不知者还以为他是这方面的内行哩。
观摩完泥塑制作表演,习老又在胡家的灶房、后院看了看,随即邀同来的省委书记张勃兴和省长侯宗宾为胡新明签名留念。
出了胡新明家的头门,习老又在另外几家泥塑专业户家里看
了看,希望他们好好干,日子越过越好。听了习老的话,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习仲勋恋恋不舍地上了汽车,向街道两旁欢送的人群挥手道别,车子缓缓驶出了村子。
此后胡新明的事业顺风顺水,产业越做越大,泥塑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艺术展览会和博览会,荣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及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首届中国吉祥文化艺术节金奖等百余大奖,并远销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港澳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作品“乐乐狮”被选为“99巴黎中国文化周”吉祥物,“平安马”、“发财羊”、“福寿猪”被选为2002、2003和2007马年、羊年、猪年生肖邮票主图。2007年自筹资金500万元,建成了占地15亩的“西府民俗艺术博览园”,任法人。2009年投资100万元注册成立了“凤翔县新明民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并任法人执行董事。每年向社会制作输出60多万件泥塑等手工艺品,收入26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2008年,被国务院特授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并光荣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习仲勋到六营视察的事虽已过去二十多年了,每当提起,六营村的村民及胡新明一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们说,真正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大干还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习老的光临指导,支持鼓励,对他们的鼓舞很大,使他们对彩绘泥塑的认识从“耍
货”上升到“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跳出了只搞泥老虎、泥娃娃、泥玩具的框框,在挖掘整理过去艺术珍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已发展到戏剧脸谱、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多个系列、几十种产品,还与外国友人联手,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凤翔泥塑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是与习仲勋的支持、鼓励和推动分不开的,深刻包含着他老人家关心民间工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愿。
插图:
1、习仲勋与胡新明交谈。
2、泥塑典型样品。
3、泥塑作坊。
4、凤翔泥塑博物馆。
第三篇:中华一绝-陕西凤翔泥塑
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凤翔泥塑、布艺、剪纸、皮影、马勺脸谱、漆器等民间工艺品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凤翔彩绘泥塑,造型优美,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
凤翔泥塑内容有人物、动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圆塑作,也有浮雕式的挂片。其制作方法简便易行,将粘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坯凉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凤翔泥塑的色彩别具一格,非常鲜艳,对比强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的笔法涂染,给人以 明快醒目的感觉。凤翔彩塑取材立意极为广泛,戏剧脸谱、吉祥图案、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乡俗生活等无所不有。黑牛、卧虎、坐狮、虎头为拳头产品,造型洗炼夸张,神情生动,别具一格。
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
凤翔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凤翔泥塑分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
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使易行,其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
20世纪60年代前,六营村及周边村有三百多户农家生产泥塑,现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兴、韩锁存、杜银等艺人利用农闲时从事泥塑创作与生产。
一些泥塑的分类
挂虎:
挂虎属其挂片类,虎头暴额突睛,传统的制作色彩强烈鲜艳,双眉为两条相对的鱼(起源于6000多年以前的仰韶文明的彩陶纹饰),鼻子为人祖,有趣的是鼻子中插着三根火红的辣椒,据泥塑艺人解说,民间话说妇女的泼辣,借之渲染虎的厉害。这种醇醇的民风,就自然的融入到其中。虎头的“王”字为牡丹所替代,象征富贵。虎面的其他纹饰多为五谷、花草、蔬果的结合,反映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开花结果的永恒规律。虎面上还绘有宝葫芦,《诗经》中有云“瓜瓞绵绵”,其象征子孙昌盛。
坐虎:
坐虎前腿立后腿坐,形态极度概括,但不失虎的神韵。面部紧凑,耳朵夸大,显其威严。躯体饰以莲花、牡丹等纹饰,浓艳大方,很富有观赏性。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当初凤翔六营村的泥塑艺人从未见过虎的模样,他们却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民间百姓心目中大美无边的理想老虎的形象。这所有虎的造型都与虎的原形有着很大差距,但无一不具虎的神韵和气势。这种理想化创作是与当地的风俗相互影响着的。我们当地风俗,遇到小孩满月、百天、周岁,亲友们通常以坐虎相赠,置于炕头上,以表达他们对小孩长命、富贵的祝福。虎,就成了这种质朴情感的寄托。同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民间习俗前门帖门神,后门悬挂虎。虎,这时成为正义的化身,用以驱魔辟邪。本文来源:世界旅游新闻网 http://www.xiexiebang.com/Info/?id=79
第四篇:凤翔泥塑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的方案
凤翔泥塑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的方案
传统、现代、融合,是设计家长期来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仅从人们喜闻乐见的凤翔泥塑色彩元素的特征中做一些分析研究,企图探寻民族民间的传统配色规律及应用理念,从而在现代设计中的得以更好的融合与应用.风翔泥塑色彩的应用特征与审美内涵的研究凤翔泥塑的概况1.1凤翔泥塑的历史风翔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凤翔城关镇的六营村,据村民胡笃诚讲现在的六营村大概有六十多户居民,差不多一半的居民都在从事泥塑的生产活动。据村民传说: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军队一部中的第六营兵士屯扎于此,这个村便命名为”六营”,这些来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艺,闲暇无事,就和土为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活儿当玩具,并且彩绘示人。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但是学术界却认为风翔彩绘泥塑产生的时间要更早,也不是从江西带来的,而是由风翔本地居民创作,据《凤翔县志》记载:“县境内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汉、唐时期的古墓随葬器物中,有各种形态的动物、人物陶俑,如虎、牛、鸽、猪、狗、羊、独角兽、骆驼等,其型制相似今日之泥塑。z由此可见风翔泥塑的产生和发展可能早于传说中的明朝,历经了漫长岁月的传承,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风翔彩绘泥塑作品深深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审美价值的取向。据胡深老人回忆从他有记忆开始接触风翔彩绘泥塑以来,即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泥塑制作就不能作为单独的产业谋取生活,因为首先它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由于带有祈求平安幸福和趋利避害的意思,大部分是被老婆婆和孩子当作“耍货”,另外受到地域和经济的发展状况的限制,凤翔泥塑不能以一种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品出现,受不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再者凤翔彩绘泥塑的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但是经济效益甚微,根本不足以糊口,因此家家户户只有在农闲的月份才制作到集市、庙会出售,因此在2000年政府开发并把凤翔泥塑列为文化遗产之前,它的发展缓慢而封闭。1.2凤翔泥塑的分类基本上风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图卜1),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图卜2),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等。三是立人(图卜3),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等。十二生肖在凤翔泥塑中多有吉祥用意,民间流行什么年就多做什么生肖,祝愿着一年的好运与红火,虎头等是用来趋吉避凶的,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一般是用来拜的,总之都是民间2引自《风翔县志》4 凤翔挝!目彩的应用特缸与4黄内涵∞日究信仰的一韶分实物化,这些本来就不足生活的必需品,是人们本着趋利避害的心理制作的,所以它能够体现民间艺人的精神生活,无论其造型或是色彩都离币开这种精神寄托。风翔泥塑按照色彩分类大概可分为传统彩绘的四色泥颦、单色泥塑以及紊面泥塑。由于两丁年后社会各界对六营村的开发,民问艺人接受,很多外束冈素把泥塑的色彩进行了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但足晟具有带表性的仍然是这三种色彩模式。豳~2,卜3,泥玩具、挂片、蕾人,源丁:考察拍摄{3凤翔泥塑的制作过程(I)风翔彩绘泥塑的制作步骤风翔泥塑的制作过程复杂而精密,每一个步骤都不能疏忽大意,否则就会影响整体的制作效果,由于六营村人多足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其家庭成员的分工十分明确,风翔彩绘泥塑的制作基本上分为l、取泥2、和泥3、擀泥饼4、入模5、出模6、捅铁钎7、晾晒8、卜白粉9、勾线10、卜彩11、k清漆等步骤.其中勾线和上髟是制作的两个关键性的步骤,要评断一件彩绘泥塑的成色如何,关键是看色彩是否鲜艳饱满、线条是否流畅洒脱|三【及造型是否生动。(2)风翔泥塑的上色步骤据民间艺人描述风翔传统的彩绘泥塑所使用的染料有网种颜色.包括红色、绿色、桃红色(民问艺人称为色红)和黄色。这些粉质的植物性染料的特点就是色泽十分艳丽.四种色彩十分的分明。这些染料可以卣接购买,买回来后取一定的晕放到碗单,加入水和骨脬,水的用量要根据使用颜色的饱和度,然后放剑炉子k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在水沸腾以前停止加热,水开了以后颜色会沉淀到碗底,颜色会变黑,影响明度。胡深先生的。:儿媳妇芰着说她母亲(胡殊先生的老伴)调的色虽好,又鲜艳又干净.这足老民问艺人多年米对色彩调配经验的总结.J.色的时候首先E红色,然后是绿色,这两种舰色是主要色彩,再是桃缸色,蛀后是黄色。在上色的过程中民间艺人还会使用加水降低饱和度的色彩,用淡红淡绿等来丰富整体色彩的明度层次。
风翔泥塑色彩的应用特征j4差自浦的研究四种颜色上完以后.有些民间艺人们还会用原点装饰作品,这些原点小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随着造犁的走向,增加丁造型的生动性和装饰性,还有很多作品(太多是动物类型的泥塑作品)在E色完成以后,会用张开的毛笔蘸干罐砘徘品某些部位点染.并A根据F笔的力度不同,做出层次。我问民间艺人这样做的原由,胡深老人的EJL媳笑着说“这样好看啊,像r}的毛一样”。这样点染的墨色形成一种扶t不起眼却使泥塑作晶画面变的更饱满.丰富丁色彩的层次还增加r作品的灵动性。最后为r防止颜色掉落和增加彩绘泥塑的亮度,还会为作“涂上清漆。整个制作过程精细而复杂,这对于文化程度不高,义没有进行过正规绘imigq练的艺人们柬蜕是蔓经过长时间的动手能力的练习,也正是由于这种家传式的而不是正规的训练,使得艺人们的作品l‘分具有灵活性和生活气息,把我们民间艺术的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14凤翔泥塑色彩的概述风翔泥塑的传承历经r相当K的岁月,在六营村这个小村庄.一代义一代的民问艺术家们从担辈的手巾接过r这项绝艺。到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风翔彩绘泥塑已经是多少代人的心J『『L和智慧的结晶。其色彩观念历经了中陶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型结台了现代艺术的审美眼光,对我I=!I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和审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1凤翔泥塑色彩的历史巾国民间美术作品历来被大家认为其有上、俗、艳、花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在其色彩的表现与搭配上尤其明显,风翔泥塑的色彩应用方式相对同定而具有特色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也是不断探索与修正的。据胡深老人口述,在大概几十年代初期,风翔传统彩绘泥塑的色彩并不是现在的四色(太红,绿,桃红,黄),而是六色(如图卜4),比现在多了两色分别足橙色和监色,但是据从群众艺术馆了解到,馆中收集的早于九}.年代的风翔泥塑作品还是四色泥塑,也就是说九卜年代之前并没有添加蓝色和橙色,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风翔彩绘泥塑¨益受到社会L文化各界的荚注,人们在开始了解和喜爱风翔泥塑的同时,也把台有时代特征的审美眼光投入到泥塑作品中,还是认为列色的风翔泥塑更具有代表性,六色的图14,风翔泥塑挂虎巨嬲当泥塑巾含柯两对补色:红色与绿色、橙色和蓝色,这样的搭配源于泥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