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语文胡同文化教案2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胡同文化》
二、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阅读全文,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3、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感情。
4、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信息的能力。
5、引导学生通过品读,领会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6、思考发展建设与保护文物的矛盾。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概括胡同的特点。
2、领会胡同文化的内涵。
3、体味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对胡同文化内涵的领悟。
2、对北京人心态的认识、评判。
3、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㈠、导入
1、欣赏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
2、有人这样概括中国的城市:
北京是一个官员,上海是一个富商,深圳是一个暴发户,沈阳是一个男人,杭州是一个美女,成都是一个市民,重庆是一个工人。你认为他对北京的概括全面吗?为什么?
㈡、检查预习
1、生字识记。
2、多音字。
3、词义。
㈢、作家作品简介:
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关于作者汪曾其,有人这样评价他:“具备了中国文字白描传统的美。寥寥几笔,便具形神,决无赘肉。又有中国画之美,笔画简单,立意深远,意在笔外。
其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㈣、诠释文题,理解文化
关于“文化”,常见有下面一些阐释:
1、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狭义即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独立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某某人“有文化”。
4、在某一地域或某一领域由人们创造并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如“酒文化”“饮食文化”
胡同文化是: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心态、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㈤、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题目是“胡同文化”,文章直接阐述胡同 文化内涵是在哪些段落?
2、其他段落是不是偏题了?为什么?
3、其他段落的内容又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据上面思考的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胡同是胡同文化形成、演化的依托。胡同文化的发展前景与胡同的命运紧密相连。
一、(1—4)胡同特点
二、(5—12)胡同文化
三、(13—15)胡同评价
㈥、分析胡同特点
快速阅读1—4自然段,说说胡同有哪些特点。
形态——方正 得名——复杂 来源——广泛 宽窄——不一 数量——众多 交通——方便 环境——安静
㈦、把握胡同文化的内涵
阅读5—12自然段,思考:
1、这一部分的内部结构关系是什么?
2、找出(或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这些句子分别体现了胡同文化怎样的内涵? 胡同文化的内涵
安土重迁,因循守旧 自我封闭,自私自利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唯我独尊,固步自封 置身事外,冷漠麻木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特点“封闭”,精义是“忍”
㈧、理解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评价及作者对它们的感情
1、作者认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面对一种文化的没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情感。面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没落,作者的情感又是什么? 齐读13—15自然段,划出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胡同评价
衰败、没落、消失 胡同情感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怅望低徊,理智豁达地告别胡同
㈨、品味语言
1、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1)虾米皮敖白菜,嘿!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3)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
2、小结本文语言特点:
⑴、口语化、生活化,京味十足。
⑵、短句多,表情达意清爽利落,不拖泥带水。⑶、引用北京方言、谚语,化用古语,通俗而典雅。
㈩、拓展思考,文化心理
阅读材料:
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态度、胡同的命运、胡同的价值。思考问题:
1、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文化心态?
2、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
布置作业: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
从你生活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的思考,如《校园文化》、《课桌文化》等。
第二篇:胡同文化教案2
<<胡同文化>>优秀教案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下午 07:09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教学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一.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板书] 二.写作背景
《胡同文化》是替一本名为《胡同之没》的摄影集作的序。什么是他序?代为他人的著作作的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大家看屏幕,这就是胡同[出示两张灯片]。胡同就相当于上海的弄堂,我们这里的小巷子;“没”是什么意思啊?没落。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北京的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冲击,胡同逐渐衰败了,为了记载这一文化历史,留住永恒的一刻,拍摄了这本影集。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三.作者简介
那么为什么会请汪曾祺作序呢?我们先了解一下汪老先生其人,看屏幕[出示灯片]。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他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正是他对北京的深厚感情给了他创作《胡同文化》的动力。
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四.课文分析 1.进入课文:
这里的文化是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化知识啊?不是,而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因此胡同文化应该是由胡同和人的精神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那么文中将胡同和人连结起来的是哪一节呢?[提问并回答] 方案一:第1节,哪一句能够说明[生读],好,我们看一看。“这种方正”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胡同是方正的吗?我们已经看过图片了,胡同是长的,那什么是方正的?北京城,所以讲了城建给人造成的方位意识,还没细化到胡同。再看一看有没有哪一节将胡同本身的特征与胡同里人的精神状态联系得更加紧密的。
方案二:第5节,它是一个过渡段,作用是承上启下,齐读此段。强调胡同是北京的市民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重要”“主要”注意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性。2.物质的胡同(1-4节):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也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胡同的物质部分,看看它本身具有哪些特征。
(1)[依据方案一稍做改动]首先讲了什么?[提问]首先用大镜头描写了北京的城建,什么特点?方正,而且构成胡同的细胞四合院也是方正的,看图片[出示灯片]。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将北京城比成一块大豆腐,那么劈开这块豆腐的刀是什么啊?大街和胡同,它们方向性强,所以造就了人们强烈的方位意识。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人们方位意识强的?[提问]3个:拉洋车说东去西去,我们这里讲左拐右拐;老两口睡觉说你往南边去,我们讲你往里头去一点;街道特别标明是斜的,因为少,因为习惯了方正,所以才要特别对待。这里的高叫声、埋怨声都是什么语言啊?口语,都是`市民语言,很朴实。(2)接着就细化到胡同了。最先讲了胡同的什么啊?[提问]取名,胡同的取名有哪几种来源?[提问]计数、皇家储物地、名人居住地、行业集中地、形状相似地和不知何所取义的,来源多,只能简单归纳成6种,说明胡同的名奇[板书]。比如石老娘胡同——注意:娘在做接生婆讲时读轻声niang、大哑巴胡同、王寡妇胡同、狗尾(yi,上声)巴胡同等,后来为了改变形象,用了什么手段?谐音,有一个从俗到雅的过程;有些胡同名还有些调侃意味,如大绿纱帽胡同,非常诙谐幽默,可以说是亦庄亦谐。
(3)接着讲了胡同的什么特点啊?[提问]量多[板书],“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4)那么第4节又讲了胡同的什么特点?
宁静。身居闹市,人们的生活很方便,也很宁静,“总是安安静静的”,我们说一水之隔似隔千里,一墙之隔隔来了闹中之静。那么为什么后文又要写到“唤头”、“惊闺”和盲人的短笛声呢?[提问]以动衬静、以声衬静,是反衬手法,更加突出胡同的环境之静[板书]。3.过渡:
胡同的名奇、量多、静境是胡同作为物质具备的特征,而文化的核心是人,物质承载的精神内在才是文化的根本,胡同里人的精神状态总的来说是什么?封闭,是封闭的文化。第五节中说到胡同是由四合院构成的,大家看四合院是什么格局啊?四面相连,是一个封闭的民居环境,所以造就了人们封闭的思想意识,那么这种封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4.精神的胡同(6-9节)
(1)安土重迁[板书]:在第6节,他们不愿意搬家,舍不得“挪窝儿”,即使“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地根儿”什么意思啊?[提问]口语副词,根本,开始,渗透到骨子里去了。即使外面下大的,里面下小的;外面下的斜,里面下正的,房子塌了也不愿意搬离,一种敝帚自珍的心态,是北京人也是中国人普遍的怀旧心理的表现。
(2)过往不多[板书]:“独门独院”四合院相连围成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他们是不是整天就呆在院里看着高檐峭壁啊?不是的,他们也有交往,也会“随分子”“处街坊”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啊?为了“合礼数”。北京是个多礼的城市,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到:城外已经是炮声连天了,关起门来还要给齐老爷子做大寿,因为不能少了礼数,为了面子,为了一种从众心理,也不见得是心甘情愿的。
除了“处街坊”,还有哪些活动?下棋、喝酒、会鸟,除此之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3)正是将自己关闭在小小的天井之中,少与外界交流,看不到外界的进步,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富足了,所以他们又是“易于满足”[板书]的。表现在哪里?请位同学读一下第8节。正音:熬读成ao(阴平),庠xiang(阳平)。这里都是讲的吃的方面,衣食住行之中民以食为天,一个人对食的要求最能体现他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就选取了这个角度来表现北京人。
这节中有一段描摹老北京心理的文字很精彩(师读)。有窝头行了,有小菜好,臭豆腐可以待姑奶奶这样的贵客,看过《大宅门》的同学就知道了:姑奶奶是指出嫁了的姑娘,地位是较高的。虾米皮,注意是虾米皮而不是虾米熬白菜就最好,“嘿”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啊?[提问]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无限的满足溢于言表,请把这部分齐读一下。
这一节还提到了“大白菜文化”,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祭酒是国子监的长官,国子监是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相当于教育部和北大的合体——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大白菜哪里没有啊,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提问]我们要能辨证的分析:首先知足方能长乐,但是皇城意识的惟我独尊给了他们一种优越感,由于满足,不想追求新的东西,走向了保守、封闭的极端。
(4)也因为身在皇城,看惯了世事沧桑,但尽管他们爱瞧热闹,却不管闲事。文章第9节中称学生示威游行叫“过学生”,怎么理解“过”?过就过去了,在人们脑中留不下印迹,心中激不起波澜,形容短暂与无谓。从元大都开始北京城经历了700百多年的历史,战乱频仍,所谓“城头变换大王旗”吗,所以老百姓们无所适从,不敢轻易表态,咱管不起,咱还躲不起吗?不如明哲保身[板书],保住窝头和棒子面就行了。5.文化精义“忍”的分析:
胡同里的人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明哲保身,这些现象的文化精义是什么?一个字:忍,心字头上一把刀,但这刀必须得给我封着,是安分守己,是逆来顺受,那么文中是如何揭示这种精义的呢?举例子,举了3个例子说明:《茶馆》、《八月骄阳》和电梯事件。《茶馆》中的王利发祖传开茶馆,善于经营,对权势他会奉承,对贫困之人他也很好,但最后只落得家破人亡、上吊自杀。《八月骄阳》中作者选取了一段对话,请两位同学读一下,看看能不能读出点京味来。说明天下之事与我无关,咱只管好咱这张嘴就行了,随遇而安,安分首己。第3个例子是电梯事件,人们用钢精水泥建起了高楼大厦,胡同文化却并不因此而消亡,它深入骨髓。当作者要为小姑娘出气时,两个老北京说:“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冷眼旁观,逆来顺受,忍到极至,所以作者语带嘲讽的说:北京人真有你的。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三个例子可不可以颠倒顺序?为什么?[提问] 首先在内容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茶馆》描写了从清初到民国这样一段历史,《八月骄阳》写的是文革时期,而电梯事件就是现在。这说明胡同文化历时很长,有历史根源,在人们心中的烙印很深,不会很快消亡的。高楼建起来了,胡同被拆除了,物质的胡同消亡了,但精神的胡同仍根深蒂固。
其次在结构上为下文作了铺垫,文中第12小节括号里说:“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那么胡同哪里去了呢?拆了,胡同被拆除了,所以才要拍摄影集,才有了作者情感的表达。6.情感分析:
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到底是什么感情呢?请大家先读一下13-15小节。正音:虾蟆读ha ma(均阳平)。
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提问]矛盾的:在理智上作者知道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不适应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知道它的消失是必然的;但情感上面对熟悉的照片、熟悉的生活,[出示两张灯片]面对“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胡同,怀旧与不舍涌上心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四个四字短语与前文的语言风格有什么区别啊?[提问]前文都是市民语言,口语,而这里很雅致,可谓俗中有雅,亦俗亦雅,富有表现力。这里四字相连,形式整齐,一气呵成,给人扑面而来的伤感。
理智与情感形成了冲突,所以最后作者说:“再见吧,胡同。”一声长叹,这叹息声中有着几份清醒、几分伤感以及几分无奈。五.课堂小结
大家知道2008年北京就要举办奥运会了,口号是什么?“新北京,新奥运”北京要以一个新的形象出现在全世界面前,所以将胡同拆除了一部分、保留了一部分、改造了一部分,[出示灯片]这就是改造过后的胡同和四合院,仍然是四面相连的形式但赋予了时代气息,可以说是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完美的结合,是成功的典范。胡同的物质部分保留下来了,那么精神部分呢?我们不仅希望北京以新的市容市貌出现在世界观众面前,更期待它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当然精神的胡同能否得到应有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只能留待历史的见证。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第三篇:胡同文化教案2实用
胡同文化
课前热身:(课前活动)成语故事:
弄巧成拙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时有朋友请去他饮酒,他放下笔,将画仔细看了好一会,觉得还算满意,便对弟子们说:“这幅画的线条我已全部画好,只剩下着色,你们须小心些,不要着错了颜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来时,希望你们画好。”
孙知微走后,弟子们围住画,反复观看老师用笔的技巧和总体构图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说:“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态多么逼真,长髯飘洒,不怒而威。”
还有的说:“菩萨脚下的祥云综绕,真正的神姿仙态,让人肃然起敬。”
其中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时专门卖弄小聪明,喜欢哗众取宠,只有他一个人装模作样地一言不发。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说话,莫非这幅画有什么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说:“水暖星君身边的重子神态很传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点东西。”
一分钟默写:
过香积寺(唐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特长展示:
教学目标与导向:
1、利用词典,掌握“胡同、凭吊、安土重迁、街坊、里道、西风残照、衰草离披”等词语。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3、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4、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5、习得在既定主题下对材料进行适度收放的散文写作技巧。
6、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7、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3、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4、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方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指导学生通过默读、齐读,重点段落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2.讨论法。本文为自读课文,应依据课文行文脉络、思想内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语:
1.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感觉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作家汪曾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胡同文化》一文。
2.(放录音,请同学们随着歌声走进悠悠的胡同)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横胡同竖胡同,半截胡同斜胡同,就像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是最长可分西东,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钱市胡同两人相遇,您哪,要侧身行„„
提问: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有何感受?
学生甲:这首歌使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
学生乙:从这首歌中,可以感受到北京市民对胡同的热爱和眷恋。
同学们的感受非常真切。歌声里唱出的是北京往昔的岁月。如今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大多数北京市民已走出狭窄的胡同、拥挤的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现存的胡同在逐渐消失着,没落着。在北京胡同里住了四十多年的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胡同文化》一文。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虽是篇书序,可又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在文中将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其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思绪。
有关“胡同”“文化”的概念 1.胡同“或写作衚衕、、衖通。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以至今日,构成了北京的一大地方特色。”
杨慎《丹铅总录》:“南方日弄,北方日,弄之反切为也。(《北京传统文化便览》)2.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
3.“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海》)
老师的问题:
1.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1)进一步掌握生字词(包括字形、词义)。(2)把每一自然段的要点标记或概括出来。(3)本文的行文思路如何?(4)北京胡同的特点有哪些? 录音播放完毕,出示投影
①仔细辨认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何取所意
衰草离披
天翻地覆
深恶痛绝 B.不约而同
街坊里道
奉公守法
供人凭吊 C.伥望低徊
独门独院
天坛城根
记忆犹新 D.厉厉在目
半途而废
莫衷一是
通霄达旦 ②根据语意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成语。A.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B.声名在中外传播得很远。
()C.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D.没经商量而彼此一致。
()参考答案:
①B(A项“何取所意”中的“意”应为“义”,C项“伥望低徊”中的“伥”应为“怅”,D项“厉厉在目”中的“厉”应为“历”,“通霄达旦”中的“霄”应为“宵”)
②A冷眼旁观B驰名中外C安土重迁D不约而同 提问:本文共15个自然段,每段要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①自然段写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第②自然段写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第③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很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第④自然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第⑤自然段写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第⑥自然段写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⑦自然段写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觉得“远亲不如近邻”。第⑧自然段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⑨自然段写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第⑩~自然段写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要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第~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是无可奈何的事。第自然段则以“再见吧,胡同”收尾。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可分几部分?作者依次写了北京胡同的什么?
明确:本文可分三部分。①~③自然段从建筑学的角度写北京胡同;④~自然段谈胡同文化;最后三段则写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
提问: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多媒体显示:有关北京胡同的图片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其一,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使得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其二,取名有各种来源,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三,宽窄不同可反映出住户的阶层不同;其四,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百姓因此生活方便。
板书:
胡 同 ↓
方正 取名 宽窄 网络
四人一组研读课文二、三部分,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3)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教师深入其中,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明确:(1)胡同文化的特点:其一,封闭。住在胡同里的居士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的甚至一住几辈子,也舍不得“挪窝”。其二,满足。北京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有窝头、白菜就行了。其三,袖手。就是不爱管闲事,虽爱瞧热闹,但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其四,忍安。这也是胡同文化的精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用北京方言说就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板书:
文 化 ↓
封闭 满足 袖手 忍安
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呢?先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饱含了他对北京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的了解、同情、理解。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他虽然钟情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宽宽窄窄,大大小小如同网络般的胡同,深深地打动作者的心。市民们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也深深印刻在作者心上。作者对此虽曾有所推崇,但对这种封闭性的小市民文化,还是怀着一份清醒,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既给予了理解,又表达了无奈,他知道这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旧时代的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毫无生气的文化;无力抗争的文化,正在日趋消失、衰败没落的文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同情,有理解,有伤感,有批评。
第自然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桩、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可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板书: 大潮席卷 日趋消失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体会本文语言特色。(学生考虑5分钟,然后以问答方式解题)明确:“虾米皮熬白菜,嘿!”一个“嘿”朴素、亲切,大众化、口语化,充分体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熬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感觉到了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非常富有表现力,既是对别人的无可奈何,又是自我安慰,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的佩服和调侃。不愠不火,雅俗杂糅,带有浓浓的北京方言味儿。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四个四字短语一气呵出,带有浓浓的“书卷气”。不仅尽情渲染了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而且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伤。
课堂小结 《胡同文化》通过对过去北京市民居处方式——胡同、四合院以及北京市民过去文化形态的描述,指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传统的封闭文化,这种胡同式的文化思想,即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大潮涌起而日趋消失。
《胡同文化》犹如一杯陈年佳酿,使我们品尝到了原汁原味的北京。了解了老北京市民的生活和心态,体味到了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感受到了悠闲的小品文的精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技巧。
板书设计
学生的问题: 随堂训练: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答案】作者按以下顺序安排材料:北京的胡同 至 胡同文化的特征 至 胡同文化的衰落。2.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封闭、忍耐、自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3.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出什么感情? 【答案】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是留恋、怀旧、伤感,但他并不一味地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反思。理智上知道它走向终结是必然的,但感情上是怀着伤感情绪的。
第四篇:《胡同文化》教案2(模版)
《胡同文化》教案2
[教学目标]
一、了解北京民间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领会作者对北京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二、继续训练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掌握通过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各部分内容。
三、品味作者的语言。
[教材分析]
一、重点:概括北京胡同建筑和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句子。
二、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对象分析](包括人和物)
一、关于学生和老师: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在现代文明下产生了现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他们时尚、前卫、锐意革新、容易接受并喜欢新鲜的事物……。然而,对于曾经存在的或者还在存在但已经在逐渐消亡的事物,他们的情感似乎已经圆钝,他们表现得漠然。所以要让他们学会去对以往或正在成为以往的事物进行灵魂的触摸,进行认识和思考。
现在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老师仅仅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思维的能力。学生自己学习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老师撒手不管,而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本课让他们用上一课总结的概括要点的方法自己总结要点。其次培养学生的大胆思维能力。让他们自由发表看法。最后老师提出老师的认识和大家探讨。不能仅看到老师是主导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学生是主体;也不能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而忽略老师是主导。两方面都重要。
二、关于课文的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文章,而且脉络清晰,学生可以根据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筛选重要信息。同时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独到的看法,比如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对自己所喜欢的句子、段落的选择……。本文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时数上面已经分析。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教学设想]
《胡同文化》的教学目标有三点。第一点是继续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第二点是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三点是品味作者的语言。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也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地位。
所以:
完成第一个目标。学生自学课文,老师出示问题,由学生自己讨论思考,作答。教师仅仅总结。
▲设计意图:根据国内外研究,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简言之,即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等。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把一定的成就看作赢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通俗的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最大的可能范围内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能力,这也符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论。
完成第二个目标。历史是前进的,在前进的历史中,事物发生着生生死死,盛盛衰衰的变化。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衰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间前行的结果,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作者对胡同的没落和四合院的消失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这要让学生去体味,学生体味时带有自己的情感色彩。最后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仅是供学生参考。(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情感表达的流畅)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能力的锻炼,还有情感的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学称情感领域的学习为品德学习。在学习心理学里则称之为态度学习。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先认知,再内化为情感,最后外化为行动。这也符合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而且现代生活使人们的感情越来越粗糙,缺乏了细腻和温情的思索,这使学生学会用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万千生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外化为语言的能力。
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进行朗读品味。
▲设计意图:作者的文字表达是一种美。学生还需要得到美的熏陶,符合教育包括美育的观点,也就是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同时也使学生在进行文字表达时能够适时地学习汪老先生的语言风格。
[教学媒体阐述]
运用电脑,自己设计课件。软盘一张。软盘内容展示顺序按教学过程设计进行。如下:先是三张旧北京图片展示;接着是作者简介图片展示;然后是图片展示题目;再然后是图片展示作者简介;接下来是图片现出第一个问题:胡同的特点有哪些?然后图片按文中叙说的次序展示答案;随后是图片显示什么是文化;接着图片显示问题:什么是胡同文化,有哪些具体特点,精义是什么?然后图片按文中叙说顺序显示答案;紧接下来是从视觉上欣赏九张旧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图片;然后图片显示问题:作者的情感怎么样?再用图片显示老师的观点;再接着图片打出文章最后的与胡同说再见的一句话;再下一个是品味语言,图片显示要求;最后是图片出示作业。
这里面共有图片二十四张,图画十四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时间飞驰,也许你们还记得你们儿童时的故事,少年时的情怀,但是,现在你们已经不复再是从前的你们,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时间的前进使你们发生了有形和无形的变化。你们说说时间使现在的你们和过去得你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老师总结:时间的前行不仅使人产生变化,很多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我们的首都北京。
我们来共同欣赏几幅图画,这些图画是旧北京城区的图画(电教图片展示,共三张),但如今的北京却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老城区正在不断被改造,新城区在不断扩大,北京的胡同在没落,四合院在消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没事偷着乐》?这部电影也浓缩了北京市民由四合院,胡同搬迁到商品房的大时代背景。那么,这些搬迁的人们面对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消失,表现出的情感我们在影片中可以得知,汪曾祺老先生在胡同里住了四十年,他对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消失,表现出什么态度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为摄影艺术《胡同之没》写的序《胡同文化》。感受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感受作者的情感。(电教图片展示题目: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电教图片展示):
学习汪老先生的这篇文章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汪曾祺先生的一些大概情况:
汪曾祺,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曾任中学国文教师,历史博物馆职员等。1940年开始发表文章,代表作有《大淖记事》、《受戒》等。他的文章有一种“水性”,和沈从文的文章有相似点,大家课后有时间有机会可以读读他们两个的文章,然后比较。(简单介绍一下《受戒》)
▲设计意图:课堂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同时也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过渡语):
下面让我们随着汪老先生的笔墨走进北京,走进北京的胡同,看一看,瞧一瞧北京的胡同到底是什么样子!
三、教师语:同学们,请大家阅读课文1-5节,看看北京胡同的有哪些特点?运用我们上次总结的寻找重点的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电教图片出示问题)
(分组讨论,各个组派代表发言,各组成员可以相互补充。)
▲设计意图:同目标一的设计意图,并且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就的知识要和新的知识同化,也就是融合在一起。新知识的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我们这次新知识的学习是下位学习,也就是原有的知识处于上位,可以包容新的知识,即用学过的寻找重点方法在本课中寻找重点。分组讨论不仅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使学生锻炼了小组协作能力。
板书
方正 四方四正
取名来源多
量多且宽窄不一
网络状,安静,方便
和四合院是一体的
(板书位置可以随学生答案变化,每个答案说出时,要用文中的文字叙说举例。比如取名来源多,要距离说有哪些取名,某些胡同取名的原因等等。)
(再用电教图片按文中描写胡同的顺序出示答案)
四、教师语:这是我们在汪老先生笔下所感觉到的北京胡同的特点。汪曾祺先生在文中还说:“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因为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的,所以胡同文化也称四合院文化。刚才我们已经总结了北京胡同的特点,那么北京的胡同文化又是什么样的文化呢?在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电教图片展示答案)
▲设计意图:为下文老师的情感感受提供理论依据。文化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它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那么北京的胡同也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现象,胡同文化和一定的历
史阶段相适应,那么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有哪些具体
特点?其精义是什么?
(电教图片出示问题)
(分组讨论,各个组派代表发言,各组成员可以相互补充。)
▲设计意图:同目标一的设计意图,并且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就的知识要和新的知识同化,也就是融合在一起。新知识的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我们这次新知识的学习是下位学习,也就是原有的知识处于上位,可以包容新的知识,即用学过的寻找重点方法在本课中寻找重点。分组讨论不仅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使学生锻炼了小组协作能力。
板书
封闭 自私,渴望独门独院
易于满足 精义:忍
冷漠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板书位置可以随学生答案变化,每个答案说出时,要用文中的文字叙说举例。比如易于满足,要说出表现在哪儿等等。)
(再用电教图片按文中描写胡同文化的顺序出示答案)
五、教师语:我们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领略了北京胡同的风貌和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让我们再用视觉感受一下北京古老的胡同和四合院。(电教图片展示胡同和四合院,共九张)
▲设计意图:用直观图片增强学生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受。为下面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提供直观依据。
六、(过渡语):这就是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历史随时间的流驶而不断向前发展,历史终会成为历史,胡同在没落,四合院在消失,它们也仅仅是一个或一段历史时期的产物,面对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消失,住在胡同里的汪老先生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节,在朗诵中体会汪曾祺先生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图片出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
老师评价学生发言,并说出老师自己的对作者感情的认识。仅供学生参考。
▲设计意图:同目标二的设计意图。
明确:汪曾祺先生作为一个文化老人,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文人大都有一种怀旧情绪,汪曾祺先生也不能例外;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一个时代有属于一个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汪曾祺老先生的情感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徘徊。
所以,从感情上:文人大多有一种怀旧情绪,萦于心怀,挥之不去。对逝去的或即将逝去的,有一种理不清道不明的留恋。作者也不例外。
从理智上:时间的前行,总会带走一些,带来一些;时代的发展,终会逐渐抹杀很多的曾经存在的人或物事。也许会留下一点痕迹,也许什么也不会留下,只有空白。作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电教图片展示老师认识)(说明仅是老师的认识)
但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因此,作者在课文最后说:“再见吧,胡同?quot;(电教图片展示):
七、教师语:普普通通的胡同,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内涵表现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流露在作者的笔端。作者对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描写使用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相互结合,富有表现力。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有味道的语言或最精彩的段落,然后自由站起来朗读自己认为最为精彩的部分。(电教图片出示问题)
▲设计意图:同目标三的设计意图
评价:同学们有的喜欢典雅,有的喜欢朴实,有的两个都喜欢。其实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我们选择我们最喜欢的。
八、作业:普普通通的胡同,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却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正因此他的文章被称为”文化散文"。
▲设计意图:作业有课内和课外的,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都是为了使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熟练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五篇:《胡同文化》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探究胡同文化后面深刻的历史背景。
2、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重点】
3、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难点】
■教学安排:2时
■教学步骤和主要内容:
●导语: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北京的胡同和北京市民密不可分。它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涵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并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让我们翻开本,看看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文本探讨:、北京胡同的特点:
寻找出文中叙述、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
【正】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俗】胡同的取名,有各种。
【多】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静】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正(方正,整齐);俗(通俗,普通);多(无以计数);静(没有喧哗)。
2、胡同文化的内涵:
先找出点明胡同与文化内在联系的关键句子——
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快。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式。
由此得出结论——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和言行举止完全可以诠释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北京人的特点入手,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文中找出表现北京人特点的词句——
【守旧】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一住住几十年……
【封闭】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知足】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本分】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实际上,作者在文中,已经十分精辟地圈定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守旧】【封闭】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知足】【本分】
3、语言特点赏析:
这是一篇漫谈北京胡同逸闻趣事兼及京城市民文化心态的议论散文,又是一篇将针砭锋芒藏于风趣诙谐的随意谈吐之中的文化随笔。
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具体特点是平淡,朴素,带有口语化,极富表现力。
第2自然段对胡同名字的谈论,看似信手拈来,却很典型,具体而实在,除了口语化,还有字里行间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倘若将这些通俗朴素的话语再往深处想想,甚至还可以从中省悟出北京人平静、随和的心态(不就是个地名吗?好记就行,实在不雅,改个谐音,完全不必挖空心思地特意去命名)。
第8自然段中的“嘿”,第11自然段中的那段对话,将北京市民自我陶醉,易于满足和明哲保身的心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4、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作者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又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是一辈子当顺民的心态。
再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最后说:再见吧,胡同!
从这些话中,我们已经不难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而且作者也肯定“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问题中的“复杂”二字呢?
一是不舍。不舍的原因有二:①老人的怀旧——生活在北京大半辈子,胡同文化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对这些东西已经非常了解,非常熟悉,也非常习惯了。②喜欢胡同文化的精华——作者认同、留恋,甚至推崇胡同文化中的一些精华,譬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等,不愿意看到它们的消失。
二是不得不舍。不得不舍的原因是: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市民文化终究是消极的,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下,在衰败,没落,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所以,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不一味地肯定,也不沉迷,却又为它的正在衰亡多少有点伤感。不过,我们从文最后一句话“再见吧,胡同!”已经不难体会到作者告别胡同文化的毅然和理智。有点不舍的复杂感情,应该只是希望胡同文化中的那些精华可以传承下来吧。
●拓展研究(略)
学习研究了胡同文化,是否也可以探究一下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定义;内涵;形成、发展与传承。
海派文化和胡同文化……
■小结和作业、强调抓住关键词句,准确体会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提倡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民间语言,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3、利用剪报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注重积累。
4、完成“思考与练习”。、部分同学还可以利用随笔,撰写探究胡同文化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的小论文。
■教学补充资料: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当年教授写作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到北京京剧团(后改名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胡同:hútòng巷,小的街道。
●安土重迁:āntǔzhòngqiān
【释义】土:乡土;重:看得重,难,不轻易。形容留恋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出典】《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示例】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辞海》对“文化”的释义: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互联网“百度百科”对“文化”的简述(选编):
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