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3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榆林市第十二中学 谢美英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山崩地裂”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会运用。
2、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从词语入手,体会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2、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教具准备 :触控一体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说道森林,我们大多会用这些词或语句去形容它所呈现的画面;雄伟壮丽、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雄伟壮丽的森林,无论是它的形体,还是它的精神,我们只有去仰视,方能入目。但有一种森林,我们只有爬上高高的山岭,才能寻找到它,这就是“地下森林”,这样的森林让人匪夷所思,让作家张抗抗产生断想。
(出示幻灯片1。展示文章的题目。)
二、整体感知
作家张抗抗在断想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回答此问题。
(出示幻灯片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1——3分钟)
设计意图:找出文章情感的主旨句,由此延伸,为下文体会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做铺垫。
明确: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出示幻灯片3。学生齐读这一情感主旨句。)
师追问:这一句哪一词可以直接点明作者的情感?
明确:景仰。
师过渡:老师想问“那些曾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地下的“种子”一句中,那些“种子”究竟生活在怎样的黑暗之中呢?
(出示幻灯片4。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12段,划出表现地下森林生长环境之黑暗的语句,并指出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地下森林的黑暗。)
设计意图: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在黑暗中,追求光明(出示幻灯片5)
1、请学生找寻地下森林生长环境之黑暗的语句 明确:例
1、四面均为悬崖,险崖峭立、怪石嶙峋。深处百十米,浅处少说也有三四十米,谷底开阔,散落着万年山摇地动时崩塌下来的巨石。
(提示:“深处百十米,浅处少说也有三四十米”阳光照不到,显示它的黑暗。)
例2“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
(提示:这几个词从光线、情感、孤寂的角度点明地下森林处于黑暗之中)
师追问:如果将以上四个ABB词换为“黑黝、光秃、阴森、安静”好吗?为什么?(出示幻灯片6)
设计意图:从词语上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明确:不可以,因为这样弱化了地下森林以前所处的黑暗环境。例3: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做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
(提示:阳光对它是“从来没有”“吝啬”“徘徊”“装模作样”“从没留意”这些词可以点明它的“黑暗”)
过渡:同学们地下森林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黑暗、寒冷、孤寂”的世界中,但它却是“终于”把“粗壮的手臂伸向了的天顶”,这当中经历了怎样的追寻呢?
四、在听读中,追寻生命的历程 请学生听读课13—2-段,划出相关的句子后,小组合作讨论。讨论过程中应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赏析谈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幻灯片7及视频朗读文件8)
设计意图:用听读法进行语言品味,同时,利用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思辨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适时加以指导、点拨,使双边活动热烈。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探索态度,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
提示
1、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用数字来体现时间的漫长)
2、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和希望已久的荣光。(“终于”一词体现了它不屈的追求)
3、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勇敢的精神)......师追问:同学们,老师想问一下,要从一粒种子变成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它的泥土与水份是怎样来的?
设计意图:寻找文章的细微之处,再次品析文章的语言,感知地下森林生命力的顽强。
提示1:长空的大风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
提示2: 洁净的山泉从石洞里流出来,又一滴一滴渗进石缝里去,把石块碾成的粉末变成了泥土。
提示3:山顶的鱼鳞松为它结下了沉甸甸的种子,呆了秋天,便毅然跳进了峡谷的怀抱,献身于那没有阳光的“地下”。
师过渡:帮助的过程是怎样的?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明确:缓慢的、艰辛的。(一点一点、一滴一滴、碾进、渗透)
总结过渡:进过经过执着地、默默地、艰难地、互相帮助地、勇敢地漫长地、不屈地......追寻,他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顶,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接下来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跟随作者去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其造就的奇迹。(出示幻灯片9)
四、分句朗读,感受生命的奇迹
女生朗读:几千年过去了......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成林。
男生朗读:整整齐齐......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齐 读:叫做地下森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句朗读,再次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师过渡:地下森林不仅壮观,而且在秋日里的艳阳照耀下是多姿多彩的,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要求缓慢的朗读)
(出示幻灯片10 及音频文件)
师过渡:XXX同学朗读是缓慢的,温柔的、令人沉醉的,但此时老师听见了那莽莽群峰和高高天庭上震荡着一声声嘹亮的回声“我是森林”。
(学生齐读、大声读)
设计意图: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再次大声齐读,让学生借助声音喊出对地下森林的钦佩之情,并将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
五、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板书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生长在黑暗中的峡谷,经过-------的追寻,终于成为地下森林,让人景仰。
过渡:这就是作者带给我们的有关地下森林的断想,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了解其写作背景。
六、走进作家,了解背景。
(出示幻灯片11、12)
设计意图:介绍作品的个人思想烙印和时代精神,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总结:可见作家的经历与其作品,时代与物象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师:同学们,文章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你们学完这篇文章以后,一定有很多的启迪,你能用一句简短的警示语来谈谈你的启迪吗?
提示1: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例,钱学森是参加“两弹一星“的设计者之一,在设计之中,他们会遇到重重困难,但他们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坚持不懈,正是因为他们有坚强意志,“两弹一星”才能实验成功。)(出示幻灯片13)
提示2:坚强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张海迪,她从胸部以下全部瘫痪,然而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出示幻灯片14)
提示3:无论遇到任何险境都不能放弃努力,胜利往往出现于坚持之中。只要鼓起勇气,鼓足力量,尽力拼搏,又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战胜呢?(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躺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他去写下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谈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名言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本文的主旨,学生在自主地学习中个性得到张扬,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师:亲爱的同学们,在人生的征途中,只有矢志不渝的开拓,才能赢得光辉的未来;只有坚忍不拔的进取,才能到达幸福的乐园;只有顽强不息的攀登,才能登临理想的颠峰。我将这一段话送给每一位同学。愿我们的人生是无愧、充实而又闪光的人生。(出示幻灯片15)
八、板书设计
景 仰
地 下 森 林 断 想
光 明
追 寻
生命力的顽强
黑 暗
峡 谷
第二篇: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从容说课
《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触,以强烈的感情打动了读者。地下森林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它深沉、坚毅的品格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地下森林的形象,感受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体会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探明课文的主旨;探究文章震撼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语言美、哲理美。另外还应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对生命抱一种敬畏的态度。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美点寻踪法、讨论点拨法等教学方法,注重体验教学.多层思考,全面发掘课文的各种资源,力求在语言学习和情感体验方面都有所收获。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山崩地裂”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张抗抗其人及作品。
能力目标
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2.体昧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美点追踪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具体分析,讨论鉴赏;问题探究,突破难点。[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地下森林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地下森林)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中。这里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阵阵冷气夹着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神志飘忽,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初唐诗人宋之间有诗曰:“两岩天作带,万壑林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晖。翳潭花似织。绿岭竹成圃。”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就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地下森林断想》。
二、资料助读
张抗抗,浙江杭州人。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在黑龙江一国营农场生活了8年。1972年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7年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心路历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带,学生听读,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
瘠薄(jī bó):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
沉湎(miǎn):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孱(chán)弱:软弱无能。
浩瀚无垠:形容广大;繁多。
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愤懑(mèn):气愤,抑郁不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及其变化。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
①请谈一谈文章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②摘录一句你最欣赏的文句,并说说为什么摘选它。
③针对这篇文章,谈谈你领悟到的深刻哲理。3.学生初步交流阅读感受。
生1:我被作者深挚的感情感动了,甚至能感受到作者的心跳。她是那样深情地为地下森林歌唱,那么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那么钦佩峡谷坚韧的毅力。
生2:我觉得这篇文章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几乎难以分辨哪些句子是叙述,哪些句子是抒情。
生3:她的文章能让你感受到她思想、情感的流动。
生4:我觉得地下森林是一个神秘的世界,闪烁着智慧和信念的世界。
生5:我钦佩地下森林的品格,这是我应该学习的。
„„
教师总结:大家回答得很好。谈到了这篇文章艺术特色的方方面面。触摸到了这篇文章的灵魂。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流动。如果用几个词组来概括的话,那就是语言精炼、情感浓烈、哲理深刻。
四、具体分析,讨论鉴赏 1.品味语言的精美。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选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学生思考、吟诵、交流。
生1:我喜欢开头一句“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用三个词来描绘森林,虽然简练,但很形象,葱葱郁郁的地下森林在我的脑海中蔓延开来。后面两个比喻句很美、很对称。
生2:文章还有许多对称句,如:“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七平的吗? 峡谷莫非不明白?”“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这些句子读起来很有节奏,很有韵律感,感情也加强了。
生3:不光有对称句,还有许多叠字。如”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这些叠字用得都非常精致、工整、流畅,显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生4:“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流,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这几句写出了地质突变的壮观景象,犹如亲眼所见一般。
„„
教师小结:本文运用了许多叠字、对称句。它们具有形式上的齐匀性和朗读上的旋律性,在回环往复间又逐步深化思想意蕴,强化感情表达的力度。
(2)学生涵咏品味这些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仿写。2.体会本文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融。
(1)教师提示:请大家从理清思路人手探究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第一层(3~8段):写火山爆发。地貌面日全非,所有生命毁于—旦。
第二层(9~20段):这部分极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亲眼所见地下森林的状貌。表达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
教师小结:从理清思路入手,我们可以看出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其次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最后写它的胜利。但我们可以感觉到文章处处流动着作者炽热的情感。
(2)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叙事与抒情的水乳交融,并作具体点评。
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讨论交流。
成果展示:
第一小组:本文几乎全是叙述的语句,同时又几乎全是抒情的语句,我们分辨不清楚。我想它们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才会有这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小组:仔细分辨每一部分,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第一部分近于抒情,用主观感受表达观览地下森林的心情。第二部分以描写为主,但强烈的感情如暗流涌动。第三部分直接抒情,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地下森林的赞叹和讴歌。
第三小组:文章多处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的感情更强烈,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教师小结: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读这篇散文时,给人的审美感受是非常强烈的,会惋惜、会不平、会激动、会亢奋,会敬佩,会赞叹!3.体会文章的哲理美
教师提问:本文不是简单的咏物之作,而是想借地下森林来抒发感情。引出深刻普遍的哲理。请同学们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生1: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
生2: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
生3: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任何时候都不悲观或消沉。
生4: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
教师小结:作者赞美地下森林,赞美给峡谷以土的风,给峡谷以种子的鱼鳞杜、白桦、青杨、黄菠萝.还有滋润了峡谷的洁净的山泉„„自然生命之歌的雄健旋律合唱出来。张抗抗是一个喜欢思辨、善于分析的作家,即便是对地下森林的感受,都写得如此深沉,表达了她对人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及对她们那一代人的审视。
五、问题探究,突破难点
1.如何理解文章主题中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人思想烙印? 教师分发打印好的材料,内容如下:
本文写于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
张抗抗是从那些大是大非的岁月中走过来的,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有很沉重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从他们那一代人甚至几代知识分子和正直人们的骨子里散发出来,那是没办法克服的。张抗抗怀有远大志向而羁于田垄之间。自恃有才却长期被湮没,正如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
学生讨论交流,男生把握时代精神,女生把握个人思想烙印。
男生代表:文章倒数第二段“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绝大屈服啊!”说的是大自然的现象,但让人联想到中华民族经历浩劫,损伤了肌体,却保留和锻炼了灵魂和精神。
女生代表:文章写得如此动情,很有可能把作者个人的生活感受写进去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形象,一个灵魂,这就是打动我们的原因。2.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明确:作者有意暂且不表,想来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六、课堂小结
树以各种不同的聚集形式一直与人类为伴,或街树,小林地,甚至森林,它们自始就会说话,树叶沙沙,风儿传情。森林是一个记忆库,储存了生命周围的资料。这些记忆告诉我们大自然与人类所发展出的关系,告诉我们关于这片土地的先灵故事,他们的智慧与错误。
树会说话,只要以心灵倾听。造访森林吧!来趟与树的心灵对话,将树健美的精神带回家。
七、延伸拓展,开阔视野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阅读《地下森林》,比较两文的写法。地下森林 杨 炼
逃不走的落叶早已飞惯危险的预感 四周耸立的绝壁,正午时的幽暗
沿着小径,一万年前的那次暴风雨 还在绿色苔藓上反潮
铃兰花旁若无人,跳着舞 开进狰狞的岩石瀑布里 一群巨大的鸟
收拢强有力的黑色羽毛 浑圃深邃的山谷 千万吨针叶形的寂静
在聆听树根下那口血红的钟 在监视,流尽叶脉的潮湿的火 让蜜蜂繁忙的芳香的火 化身为雨滴、小溪、浆果和松鼠的火 那颗暴躁的心在哪儿跳动 那灼热之手怎样伸向生命 抓住一座绿色的小岛
把远古信仰从每个黎明唤醒
天空,缩成头上一圈蓝光刺眼的年轮 即使葬身于这一种或那一种火
炸裂松塔的火,雕刻着通红石头的火
一万年后仍将有这片森林,这种静 比大地还低
无数松子的小心脏依偎着泉水 比天还高
它生长,在太阳上冶炼金子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强调主观感受对外界事物的溶解作用,强调主观性、自我性,带有强烈的心理色彩,把感性浸泡过的形象,组合成新鲜的意象,而忽略客观真实,由此产生浓郁的诗意。
八、布置作业
写一段关于地下森林的说明性文字,体会文学作品与说明性文章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地下森林的断想》教学反思
作者张抗抗是一位女性作家,但写作本文体现了男性作家的大开大合的艺术风格。一般说来,女性作家的散文都注意细小的雕琢,写小景小物,叙小事,抒发细腻幽微的情感;本文不然,作者写阔大壮美的景物,抒发激越豪壮的感情。起始作者回溯往昔,半虚拟半写实地描写几千几万年前的地翻天覆地的地质变迁,生命面临生死的考验,笔生风雷,剧烈动荡,惊心动魄;接下来写深涧里生命的止息,万古荒芜,又庄严肃穆静如止水;然后写眼前看到的地下森林景观,也是大处落笔,透散一股豪气、大气;最后卒章显志,阐发宏大深刻的哲理,这正是男性作家之所长,却为张抗抗所发扬光大。在语言运用方面,作者表现了很强的驾驭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语言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充满激情。然而,即便名文佳作也难保没有瑕疵,本人试陈述其一。也许是激情干扰了理智,文思泉涌而顾不上思致的严密,作者在开篇、文尾甚至全篇都将歌颂的对象锁定为“地下森林”,但在文章中段不知不觉地将歌颂的对象改换为“峡谷”,澎湃的激情虽然始终如一,而投射方向却错位了。写了峡谷的历史、现实和“心迹”“品格”,将生命奇迹之功集于峡谷一身,注意力专注于峡谷而冷落了高贵的地下森林。还有其他一些段落和语句性质与此相同,不复赘述。不过这一瑕疵无伤大雅,我仍觉得《地下森林断想》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第三篇:《地下森林断想》教案3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山崩地裂”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张抗抗其人及作品。
能力目标
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2.体昧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美点追踪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地下森林简介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这里是一座死火山,海拔1000米左右。据科学家考察得知,1 / 10 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形地带上,共有10个。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
火山口底比较平坦,里面暗藏着火山熔洞。熔洞内气温反常,酷夏有薄冰,严冬有温泉。
地下森林中蕴藏着丰富资源,有红松、黄花落叶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芪、三七、五味子等名贵药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贵山珍。
地下森林中有许多动物,鸟、蛇、兔、鼠等小动物穿行于树林草丛中,马鹿、野猪、黑熊这样的大动物也会时隐时现,甚至连罕见的国家保护动物青羊也经常出没其间。
二、资料助读
1、张抗抗,浙江杭州人。1950年出生于杭州
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 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 1972年又开始发表作品 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 现任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灯》 《分界线》 《爱的权利》 《隐形伴侣》等.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从这意义上说,本文正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历经浩劫而大难不死,重获新生而百业待兴,这种社会变迁与本文中的地下森林的历史和现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学总是仿拟现实,本文对“文革”后的社会现实就有很大的仿拟性。例如作者说:“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说的是大自然现象,2 / 10 但让人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经历浩劫,损伤了肌体,却保留和锻炼了灵魂和精神。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边读边划:生字词难句佳句
本文是什么文体?散文
2、整体把握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3、按照下列提示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探访地下森林所产生的疑问;——前2自然段 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过程;——3~20段 地下森林的蔚为壮观。——21~27段
4、概括各部分大意
• 第一部分(1~2段):文章总起,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
•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第一层(3~8段):写火山爆发。地貌面目全非,所有生命毁于—旦。• 第二层(9~20段):这部分极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亲眼所见地下森林的状貌。表达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
四、阅读开头部分
第一自然段是写地下森林吗?那写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不,是写一般的森林。
第1段先写一般森林的概貌,突出其广袤盛大的特点,以此作为反衬,显示出这奇特的地下森林生长在不受阳光照耀不受清风吹拂的黑暗幽谷的不同寻常。
1、点明地下森林特点的语句是:
/ 10 • 长在这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 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
2、作者写这些内容时流露出惊讶与感叹。她感叹什么?
• 感叹“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不及山坡上小草儿高”; • 感叹大自然“多么不公平啊”;
• 感叹“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
• 感叹它遭受了 “不幸”,“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3、这一段的人称变成了“你”,改为第三人称的“它”可否?为什么? 提示:第二人称便于抒发强烈感情。
• 用“你”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关切、询问和同情,以及对地下森林的景仰与热爱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不能改。
4、⑴这一段中哪几句是问句?何种问句? ①可是你,却为什么长在这里? ②你从哪里飞来? ③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⑵这三个设问句有何作用?课文中还有哪一段的设问句与它们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一致?
作者连着发出三问,表达对地下森林的美景的惊奇、感叹。
三个设问是为下文埋下伏笔,即为展现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做一铺垫,使下文思路的展开变得顺理成章。同时,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第13段的末句“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
五、阅读3-20自然段
1、阅读这一部分,概括:地下森林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 • 由于“一次巨大的火山爆发”。
/ 10
2、本文的题目是“地下森林断想”,根据这一部分的内容猜测探究:什么叫“断想” ?
• 断想:片断感想。《现代汉语词典》
• 根据这一部分内容考虑,“断想”似乎是根据某种情况判断、断定和想像。
3、综合二部分思考: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毁灭、沉寂、没有生命;
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 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 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4、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5、这一部分哪几句突出地表现了地下森林遭遇到的“不公正”? • 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走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6、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不”? • 为了加强语气,有强调作用。
• 这叫做“反复”的修辞方法。“反复”有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作用。该怎样读?
7、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这三个问句与第二段的问句相同吗?
• 不同。
• 第二段的问句是“设问”,这三个问句是“反问”,其作用是强化对阳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绪。
8、理解这一部分中对比和映衬兼济的写法
/ 10 火山爆发前和火山爆发后的地理景观恰成对比
火山爆发所形成的艰难困苦生存条件对地下森林是一种环境映衬(可称反面映衬)——突出其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品质特点;
阳光的无情和不公,与“长空的大风”“洁净的山泉”“山顶的鱼鳞松”对幽谷的友好相助,情感态度恰成对比;
9、文中真正描写幽谷里树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发芽生长并蔚然成林的,仅是19至20两段,是不是写得过于简略呢?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作者着意于极写环境的险恶和生命的艰辛,以此映衬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伟大。
10、根据课文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 • 沉着谦逊,拥有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 • 乐观豪迈,面对逆境决不悲伤或消沉;
• 无私奉献,把有用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 生在不见阳光的环境,却从未放弃对生命的追求。• „„
六、阅读结尾
1、朗读第三部分的12段:
为什么行将结束才描写地下森林的蔚为壮观? • 为了突出地下森林在黑暗中艰辛、险恶的经历; • 更能突出它的“品格”,读者读来也更觉新奇。
2、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意的小草儿。然而我却想攀着古藤爬下去,爬到深深的谷底去。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小草”和“森林”似乎有象征意义。说一说,它们各象征什么? • 提示:注意“这得意的小草儿”。
/ 10 • 或参读下面的诗—— 咏 史
左思(西晋诗人)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结论:“小草”和“森林”的象征意义
• 小草——没有才能,只是凭借“地势”而得意的人。• 森林——(还是同学们自己说吧)文中可参考的语句:
• 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骄傲的代表。
• 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 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
3、文章最后揭示哲理,点明了主题思想。那富含哲理的那句话是什么? 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会屈服啊!
这只是在说“大自然”吗?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 更是说社会和人生。
• 言外之意是只要不怕命运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
4、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地下森林给了作者什么“启迪”? 请你代她写几句格言警句。
/ 10 • 逆境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坚忍终会造就成功。
• 优秀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里也能生长。• 黑暗,更加使人追寻光明。
• 小草得阳光关爱,也没有成为森林。• „„ 归纳 拓展
1、本文在 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其次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最后写它的胜利。
2、文章的三个部分在叙事和抒情上各有什么侧重?
第一部分近于抒情,用主观感受表达观览地下森林的心情;第二部分以描写为主,作者将主观倾向掩饰暗藏;第三部分复又抒情,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地下森林的赞叹和讴歌。
3、本文在句式上的主要特点: • ①大量运用叠字 • ②对称句的运用 • ③精彩的写景语句 • ④蕴含深刻的哲理 • ⑤变换人称的句子 ①大量运用叠字。
如“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莽莽群峰”、“高高天庭”等叠字,都用得非常精心而细致,流畅而工稳,显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②对称句的运用。
/ 10 如“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它们具有形式上的对称性和朗读上的旋律性,在回环往复中又逐步深化思想意蕴,强化感情表达的力度。
③精彩的写景语句。
如“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末日„„”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情景,一句话一个景象,语言简练,读来有厚重之感。
④蕴含深刻的哲理
如“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大屈服啊!”
哲理深刻: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地翻覆,方显英雄本色;火尽烟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莫不如此。
⑤变换人称的句子。
如“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等。课文有时用“它”,有时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的情感的强弱度有所不同,用“你”表达情感更加强烈,表达对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热爱,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4、将课文与课后练习三的短文比较一下,想一想:同是写地下森林,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思维和科学思维、描写和说明有什么不同? • 课文充分运用想像,描写了几万年之前和几万年之中发生的事情,其中大都是作者的“断想”,未必有事实依据,而且语言充满激情。
• 而所附短文则是平实写来,不带什么感情色彩,句式也没有什么变化,都是陈述句、判断句。
/ 10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文体所体现的思维和语言的不同:
1.抒情散文,是用感情的主观的笔调写成;说明性文章是用理性的客观的笔调写成。
2.抒情散文中处处充满鲜活的生动的形象;说明性文章无须执著于描写生动的形象。
3.抒情散文采用“焦点关注”,即突出重点不及其余;说明性文章要全面介绍。
4.抒情散文的语言是富有文采的,句式富于变化;说明性文章要求平实、准确。
5.抒情散文描写时不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性文章要求准确地说明,常使用数据。
/ 10
第四篇:《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2、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突破措施:阅读文了解地下森林的经历,带领学生分析生动形象而细腻的语言。
时安排
时
教具
多媒体
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单元,它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的一般进程的抒情性或议论性散文。《地下森林断想》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是篇自读文。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我国著名女作家张抗抗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话题,也是本单元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散文《地下森林断想》,看看它融入了作者张抗抗对生命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
二、检查预习(注音解词)
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
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孱弱瘦弱。
浩瀚无垠盛大繁多,没有边际
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三、猜森林
①请同学欣赏一组森林图片。欣赏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看到的画面:雄伟壮丽、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张抗抗关于森林的描述
②画面定格秋日地下森林色彩斑斓的图片,学生找出文22自然段朗读。
比较两组画面的不同:一般森林——地下森林
介绍地下森林位置:见本86页文字介绍
四、整体感知
读森林
作者对在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的峡谷里长出这样蔚为壮观的森林充满了好奇——
1、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
2、你从哪里飞来?
3、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请同学带着疑问认真阅读文。并解决以下问题:
(1)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①毁灭、沉寂、没有生命;
②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
③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
④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不公:阳光的不公和无情、寒冷的霜冻
帮助:长空的大风将石块碾成粉末、洁净的山泉将粉末滋润成泥土、山顶的鱼鳞松将种子撒入峡谷
时间:也给予地下森林的生命从无到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也拟人化了,表现出爱心。
试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坚忍顽强
沉着谦逊
乐观豪迈
无私奉献
五、作者对地下森里的感情?
景仰、热爱
六、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张抗抗,190年生,浙江杭州人。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9年到黑龙江一国营农场当农工,在那里生活了8年。1972年10月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灯》。197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分界线》。主要作品有:《爱的权利》,《隐形伴侣》,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本文写于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
张抗抗是从那些大是大非的岁月中走过来的,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有很沉重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从他们那一代人甚至几代知识分子和正直人们的骨子里散发出来,那是没办法克服的。张抗抗怀有远大志向而羁于田垄之间。有才华却长期被湮没,正如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然而文革结束,她凭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人生低谷,走向灿烂的前程。
七、拓展提高
论“森林”、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怎样的主题?
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只要忍耐和努力,终会获得成功。
2、“地下森林”对你的人生有那些启迪?
学生围绕地下“森林品质”结合自身各抒己见。
生1无论遇到任何险境都不能放弃努力,胜利往往出现于坚持之中。只要鼓起勇气,鼓足力量,尽力拼搏,又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战胜呢?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躺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他去写下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生2:坚强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张海迪,她从胸部以下全部瘫痪,然而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八、合作探究
品“森林”
寻美点:品味文中文字优美、含义深刻的语句
、品味语言美
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②精彩的写景语句
2、体会情感美
抒发对地下森林的讴歌和赞美
3、发掘哲理美
找出文中蕴涵哲理的句子
学生从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品析。
归纳学生发言:
生1:“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爱得那样热烈真挚。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作者用真挚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苦苦挣扎,努力向上,永不屈服,默默无闻的精神。
生2:“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整齐的句式,简练的语言,以及拟人的应用,使语言显得精致而优美。
生3:“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写出了地下森林具有沉着谦逊的品格,它与世无争,默默无闻。
生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誰说灾难只会带来毁灭,在毁灭之后还会有重生,所以不要因灾难而吓倒,“灾难”有时也是“美好”的信使。
生:“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簌的响声,似乎提醒我注意它。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公分呢,这得意的小草儿,然而我却想攀着古藤下去,下到深深的谷底去。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写得蕴含哲理。它哲理在于它的乐观处事的态度,它的这种豪迈无时无刻不震憾着我们的心灵,地下森林凭它坚强的意志,足以让它自豪与乐观的宣布:“我是森林。”
九、布置作业
将文中优美语句摘抄到作业本上并背诵你喜欢的语段。
第五篇:公开课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对地下森林的精彩描写,感受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
2、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顽强忍耐、坚守信念的意义。
3、品味本文规范而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对地下森林的精彩描写,感受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
2、品味本文规范而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顽强忍耐、坚守信念的意义。
2、作者在行文上安排的问句的作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本文优美的语言可以作为朗读的好材料,可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理解、感悟。
2、讨论点拔法:
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语句,以及含蓄表达作者情感的内容,可让学生深入探讨,再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去过黄龙洞吗?不去真遗憾!那是武陵源风景区这一王牌景区的核心。深藏地下亿年,八十年代初由张家界的对外开放而得以蛮声海内外。洞中有洞,楼上有楼,各种洞穴奇观玲琅满目、美不胜收。洞内的迷宫、天仙水、龙宫等,令人叹为观止,你看到这样的自然景象,你不能不被大自然的威力所折服。
今天我们见识另一种神奇的自然景观──地下森林。”在我国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中,就有一座火山原始森林。这节课,我们将随张抗抗女士去那里看看。
二、作者简介
张抗抗,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八年。1977年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一年,1979年调到黑龙江作协从事专业创作。作品《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三、感知文本
1、释题:老师一开始没注意题目,把它看成了“狂想”你们觉得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如果改成“狂想”是否适合?让学生看完课文后再思考这个问题。
──看后讨论,断想即片断感想。狂想,是不着边际的想法吧。本文主要是围绕森林而展开的很多联想,用狂想更不适合吧。但是“狂想”,有一种更开放的境界,什么奇思妙想都可以!
2、作者由地下森林而产生怎样的断想?文中哪些部分是描写地下森林的奇异景色,哪些部分是作者的断想?
⑴ 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2段):(描写森林部分)文章总起,点明地下森林奇特的特点,表达作者惊讶的感受。
第二部分(3~20段):(断想部分)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森林部分)亲眼所见蔚为壮观的地下森林的状貌,还揭示了作者悟出的深刻哲理。
⑵ 理解相关的问题。
A、文中有很多个问句,各有什么意味?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如“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熬过那漫长的岁月?”一方面改变陈述句带来的阅读的沉闷,提醒读者的阅读注意,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
其它问句也多有提示下文的作用。
B、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作者有意暂且不表,先写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再顺势展现地下森林的壮观景象,从而突出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顽强忍耐、坚守信念最终获得的劫后余生,庆幸之至。这样写来更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四、品读课文
1、学习本文丰富的想像力。
作者由地下森林想到了什么呢?朗读课文3~20段,按顺序说说作者想到的。
想到在遥远的年代这里也许是一片芬芳的草地,也许是一个肥美的湖沼。
想到了亿万年前这里火山爆发,然后这里就成了没有生命没有颜色的地方。
想到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泥土,又捎来了种子。
想到灰黑的火山石变绿,悬崖上、山岭间又是一片郁郁葱葱。
想到幽暗的峡谷因为阳光的不公和无情,依旧死气沉寂。
想到长风、清泉终于理解了峡谷,伸出援助的手。
想到山顶的鱼鳞松、白桦、青杨、黄菠萝们仗义行侠,送来了成千上百粒的种子。
想到了在经过了几万年的努力与考验后,峡谷里终于成了现在的情形:柞木苍郁,松树成林。
想到了这峡谷及地下的森林不抱怨阳光,不艳羡赞美之声,而是历尽磨难百折不挠地存活。
2、体会作者热烈的情感。
朗读《地下森林断想》,可以受到作者情感的巨大冲击力,作者是如何来表达她的景仰之情的呢?
再次朗读课文,说说“我从……之中,读出了作者的……之情
如:我从“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这句话当中,读出了作者对具有顽强忍耐力意志力的森林的欣赏赞美之情。
3、品味本文优美而规范的语言。
本文的语句非常优美,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典范。说说你最喜欢本文的哪些语句,它好在哪里,请你找出来,把你的感悟和大家共欣赏。
如:“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准确形容词的应用,构成排比的句式,丰富描写的内容,读起来琅琅上口。再如“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如诗一般的语言,工整对偶,又有很深的意蕴。
五、问题探讨
1、“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作者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什么感情?
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情感更加强烈,更充分表达对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热爱,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2、“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这句话如何理解?表现出地下森林怎样的性格?
“几万年的代价”指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至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3、“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作者受到了怎样的“启迪”?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
置之死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成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任何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至于让学生举一两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
六、总结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七、作业
1、摘抄并背诵文中你所欣赏的抒情语句。
2、向伙伴们描述你所见到的一次奇特的景观及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