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教师应在正确解读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学习运用一些有助于提高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性的策略。本文结合几个辅导案例,阐述了三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心理需要策略、讨论问题策略和情景体验策略。
关键词:助人自助;心理需要策略;讨论问题策略;情景体验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是助人自助。也就是说:团体心理辅导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必须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引导学生学习调适自我。笔者担任了近五年的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师,认为以下一些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一、心理需要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如果真的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那么其有效性必然显著提高。因为心理需要会引发学生接受他人帮助与指导的动机。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操纵或诱导学生去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是找到学生的真实需要从而激励他们,这是最重要的。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每学年伊始,笔者都要在任课的班级中组织一次覆盖全员的调查,了解学生“最大的烦恼与困惑”。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除了学生不必署名之外,笔者还直接下发与收缴问卷调查表,不经其他任何教师之手。
经过这几年的归纳梳理,笔者认为初中生的心理需要大致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与自我认知。笔者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了一些专题辅导活动。由于话题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比如,笔者的一堂“男孩与女孩”辅导课,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半年之后,有位班主任要求笔者再到他们班级开一节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辅导课,原来这个班级新近出现了一些男女生交往过密的现象。
这件事情使笔者意识到辅导活动的主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首先,团体心理辅导一定要按需施教。
心理辅导不同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教师一定不要刻板地按照教学计划组织辅导,否则便是无的放矢,对牛弹琴。人的需要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团体心理辅导本身就是一个发展性的教育活动,专题的动态性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题中之义。当然,这向辅导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次,团体心理辅导要体现积极的正面引导。
团体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要少指导、不说教,因为它毕竟不是思想政治课。但是,少指导不是不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否定的是将教师的指导置于辅导活动的核心地位。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地运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形式,要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暗示的、启发性的辅导形式。团体心理辅导旨在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一定要从正面、积极方向予以引领。如笔者在第二次组织“青春期性教育”大型团体辅导活动时,以台湾张华葆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如果情爱是香醇的烈酒,那么友爱就是清淡的白开水,每个人都幻想情爱的来临,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白开水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恩物。”学生们听了报以会心的笑容。
再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的喜好纳入辅导活动,是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体现。
初中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趣味性”尤为注重,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要,正是遵循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如笔者在介绍“暗示效应”时,讲了“望梅止渴”的故事,例举了一些运用“暗示”的商业广告词,并且让学生讨论赵本山小品中的一个情景:主人公面对自己的意中人非常紧张,在心里告诉自己“不紧张,不紧张”,结果在作自我介绍时,他声音颤抖地说:“我叫不紧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明白了运用暗示调节自我的一个窍门——要用积极的话语,避免用消极的词汇。
二、讨论问题策略
讨论要有个合适的话题。在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或矫正学生的原有认知,教师常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是,课堂讨论不容易组织得很好,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讨论不起来。笔者曾以“抵御诱惑”为主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讨论“中学生面临的诱惑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来抵御诱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的感到无话可说,有的认为“问题比较低级,不值得一说”,还有的在课堂上故意调侃。当时,因特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女粉丝追刘德华家破人亡,而初中生里也有追星一族。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学生饶有兴趣地搜集资料,介绍网上帖子,陈述自己观点,展开热烈的辩论,“你方说罢我登场”,真正实现了“生命的涌动”。随着讨论的深入,很自然地触及到“抵御诱惑”的话题。
这个案例使笔者认识到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开展有效的讨论是有条件的。
首先,话题的选择应来源于真实生活。
讨论的话题应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引发不同意见的,而且话题的难度要适中,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此外,教师提问的角度也很有讲究。比如“你对女粉丝追刘德华事件了解多少?”“女粉丝事件的责任人到底是谁?”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更有思辨性。因为提问的目的不是考察学生知道了什么,而是通过巧妙的设问引起他们内心的冲突,从而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深刻地反省自我,最终接近合理的解释。
其次,有些讨论需要基于资料。
对有的主题讨论来说,资料不是可有可无,搜集资料非常重要。在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惊人,往往出乎教师意料。在讨论“女粉丝事件”之前,笔者让学生从多种媒体中搜集资料,在课堂交流时要求学生在讨论中能够使用这些资料作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充分运用资料的讨论比较容易成功。此外,在讨论中,教师应致力于课堂民主气氛的建设,让学生能有理有据地自由表达、坚持和改变自己的想法,尊重不同的意见。
再次,讨论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备课时,教师应当精心预设讨论的切入口——心理学视角。比如“女粉丝的心智是否正常”,“什么是人的合理需要”,等等。让学生针对此陈述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并回答反方的质疑,尝试探索各种各样的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
三、情景体验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团体辅导应该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产生“个人意义”,而不是抽象的学生整体。否则,团体心理辅导便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笔者理解的“个人意义”是指学生对辅导产生“有启发”或者“有用”的感觉,并且对学生的实际行为产生影响。尽管辅导的“个人意义”创建并非坦途,可也并不是崎岖难行。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之一。心理辅导只有让学生发生了实际的情绪体验,体验者确实受到了感动,才可能产生实际的情感与认知变化。笔者曾经在一次团体辅导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学生分角色表演以下故事:一位母亲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儿子“不听话”的种种表现,儿子则痛陈母亲的“专制”与“固执”。心理咨询师给母子俩分别答疑解惑。
一位颇有“个性”的学生自告奋勇扮演“儿子”。表演可谓惟妙惟肖,因为这个角色太像生活中的“他”了。笔者随后让他先后饰演母亲与心理咨询师,使其重新进行角色体验与换位思考。这位学生是嘻嘻哈哈上台,下台时脸色却严肃起来。一段日子后,笔者听班主任说,那个学生现在很少与老师、家长“对着干”了。
体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形态与价值形态取得一致。有时,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只是被动甚至消极地参与教师预设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教育价值不大。而学生自导自演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尤其是那些取材于校园的原创作品,再现了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在多次排练中,因为每一次表演角色不同,所以感情不同、感悟不同,打开的意义境界不同。学生在多次体验中,心灵受到触动甚至震动。比如情景剧《团员》说的是初二学生们都渴望早日加入共青团,但团组织只能逐步吸收优秀学生入团,这在学生们中间引发 了不小的震荡:谁能成为第一批团员呢?为什么?这种题材对学生而言富有吸引力,他们感到亲切、亲近,促进了情感体验,矫正了认知缺陷,从而体现了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团体辅导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校园心理情景剧营造了一个以情感为线索的体验场。这种体验场其实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这种充满审美情趣的氛围能给学生带来真切的情绪感受,最终诱发和唤醒某种心理体验。特别是扮(下转第17页)(上接第14页)演各种角色的学生演员,他们的体验比一般学生往往更深刻。因为,真正的体验需要“凝神静气,全神贯注”(英国当代心悟训练专家大卫·冯塔纳语)。初中学生对于这种寓教于乐的心理情景剧参与性很强,他们常自觉自愿地进入一种体验的最佳“准备状态”,全身心地投入角色表演。表演使学生的体验得到了提升或感染,这种感悟也许正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其次,心理情景剧让广大学生置身“局”中。体验,按其存在形态分类,可分为“亲验”和“想验”。所谓“亲验”,是指体验者亲身置身于一定情境中并有所体验。所谓“想验”,是指体验者借助别人的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体验。大多数的学生在观看心理情景剧时,虽然没有一个所谓的心理辅导“指引者”显身出来进行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却通过移情有所感受,产生了一定的心理体验。特别是那些演员非常投入、感情非常真挚的情景剧,很成功地进入了观众体验的“心境”。虽然体验的内涵和境界各人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观众还是收获了或多或少、或浅或深的体悟。
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可以视为教师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而采用的具体方法、手段和措施,它主要从形而下的、微观的、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和行动方案。当然,作为方法而存在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决不是一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活动的实施策略是多元的。从理论上说,各种心理辅导策略虽然在性质上可能有差异,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是交错融合的。比如,情景体验策略可以运用于校园心理情景剧中;校园心理情景剧满足了师生的艺术审美需要,体现了心理需要策略。不仅如此,校园心理情景剧还可以设计为A、B局,甚至台上台下互动,体现了讨论问题的策略。
策略对于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工作来说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支撑策略并体现于辅导活动中的教育理念。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作出自我判断和调适,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自我调适的技巧或知识。团体心理辅导做的是“助人自助”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心绪的梳理最终依赖于学生自身。一般地说,教师只要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智慧,就能逐渐摸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策略。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实验中学。电邮:shsygzy@yahoo.com.cn)
第二篇: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综述
团体心理干预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的研究综述
07应用心理系胡晴菲学号:0707260060
团体心理干预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的研究综述
摘要:目的:对团体干预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概述了研究现状,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研究文献进行类属分析。结果:(1)大多数研究者的团体干预方案都是针对某个靶症状(如人际交往问题)的单一型,少有针对多个靶症状的整合型。(2)团体干预在应用中的规范性问题仍需值得注意。(3)团体心理干预应用范围的扩大将是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团体心理干预仍需要在应用中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团体心理干预应用研究分析
1.研究目的20世纪90年代团体干预引入我国以来 ,国内对团体干预的认识逐渐达成一致的看法。从咨询与治疗的实践来看,团体心理干预是目前高校心理干预模式中较受欢迎且有效的一种,它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人格的目的。作为心理咨询的形式,它与所有的心理咨询理论有关,同时作为特殊背景下的心理咨询,它又与团体发展的理论、人际互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 ,本文试图对我国应用团体心理干预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当前研究的现状,探讨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并对本领域的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
2.研究方法
所谓“团体干预”,它是“团体心理干预”的简称,有四种干预程度不同的形式: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训练和团体心理治疗。从对问题解决的深度来划分的话,团体心理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治疗四者的程度依次加深。实际上,这四种团体心理干预的方法有许多共同之处:一是,都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交互影响;二是活动方法与技术上有交叉。所以,在团体运用的过程中,这四种模式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很清晰。[ 2 ]
所以在本研究文献检索中会依次检索出“团体咨询”、“团体辅导”、“团体训练”、以及“团体治疗”的研究文献,并且筛选出四者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文献。
选择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具体在检索输入“团体咨询”,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范围:1979年—2010年。检索结果:有134篇文献中包含“团体咨询”的论文,筛选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22篇文献,同样方法搜索“团体辅导”“团体治疗”“团体训练”,共检索得到51篇文献。
3.团体心理干预在学校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特点
3.1单一性的团体干预方案较多
大多数研究者的团体干预方案都是针对某个靶症状(如人际交往问题)的单一型,少有针对多个靶症状的整合型。
3.1.1针对单一性靶症状—人际交往的团体干预方案
王慧,孟婷婷,陈仙(2007)设置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和C组(控制组)大学生各8名,进行8次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A组邀请2名榜样参与),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各组大学生的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水平。结果: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A组、B组的大学生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自尊上均有显著变化,在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得分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有短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观察学习,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陈汉红,甘贞洁,石夏莉(2007)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梧州学院教师教育系一个女生宿舍的6名学生进行了5次为期一个半月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后,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定性分析,得知团体心理辅导对疏导宿舍人际交往障碍,改善成员亲密度,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等有短期效果。[ 3 ]
龚惠香,周笑平(2009)选取大学生13名,采取团体训练,并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主观评估量表等方法评估效果。结果:团体训练后,所有成员的10个自我评估项目均发生正向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对此训练有满意的评价;16PF次元人格因素在训练后较训练前有改善 ,但训练前后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辅导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是一种有效的活动。[ 4 ]
陈琴(2008)将人际关系不协调的60名大学新生随机分为控制组(给予为期9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教育)和对照组(仅接受一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9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290、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控制组辅导后人际关系、抑郁、焦虑、SAD、PEI得分均低于辅导前,SES高于辅导前,P均<0.05;与对照组辅导后相比,控制组人际关系、焦虑、PEI降低,SES升高,P均<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干预有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即时提高与改善效应。[ 5 ]
3.1.2针对单一性靶症状—考试焦虑的团体干预方案
丁正员(2003)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断生期末考试前半个月,对13者考生进行三个单元的团体心理擂导,抽导前后采用焦虑白评全表(s六‘)侧脸对比,并时其考试成蜻进行随访。结果表明:团体心理摘导对桩解考前焦虑情绪有明显效果。[ 6 ]
宋志英(2008)设计了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并在活动前后用4种量表对团体成员进行了测量结果:结合其他定性研究方法,我们发现: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考生的考后综合征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接纳程度,恢复正常的学习能力。结论:对今后的团体心理咨询研究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 ]
这类单一性研究还有很多,如针对贫困,自我效能感等。但针对多个靶症状的整合性的较少。综合研究国内的文献还表明,团体干预对学生人群的心理问题具有“广谱治疗效果”,即不同治疗取向或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团体心理干预,在改善某一靶症状的同时,对存在于团体成员身上的其他心理问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整合型团体干预方案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一型方案。
3.1.3针对多个靶症状的整合型团体心理干预方案的实验研究
刘九林、华炜(2008)从扬州某师范院校的学生心理档案里,选出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中,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偏执、焦虑等因子中任2个均分大于2且敌对均分和精神病性均分都小于3的学生,约20人作为备选实验对象。通过结构性面谈征得自愿参与本实验的学生16名,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结论:两种团体干预方案在一些项目上都有一定的长期治疗效果,从维持疗效的因子数目上看,多因子整合型的团体干预方案的长期疗效优于单一型的团体干预方案。[ 8 ]
所以我们将团体心理干预应用与学校教育时,要重视团体干预方案的优化和整合,以最大化团体干预的心理治疗效果,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3.2团体干预在应用中规范性问题仍需值得注意。
团体干预迅速地发展 ,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本文认为以下问题需要在今后团体干预的研究中值得大家思考。
3.2.1在一些文献中,没有详细报告其设计的方案
吕明(2007)通过开展团体活动而进行的心理训练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 形成良好的班风。最后提出运用团体辅导进行班级建设的四条建议。但整篇文献没有任何的对团体心理训练的描述,没有设计方案,没有实施后的结果。[ 9 ]
汪岩、杨冬(2008)在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在提高职业中学学生自信心方面的作用时,他们采用自行编制的团体辅导方案,对缺乏自信的14名职业中学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在他
们的文献中的团体辅导方案的描述是这样的:根据对自信的认识及团体成员的状况,我们设计了为期8次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这8次活动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第一次为开始阶段,第二次为发展阶段,第三次至第七次为成熟阶段,最后一次为结束阶段。[ 10 ]
在这个团体方案设计中,简单得描述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没有详细的活动内容,没有活动过程,没有预期成果等等。
3.2.2在一些研究文献中出现团体咨询不符合专业规范
在一些研究文献中出现团体咨询不符合专业规范 ,有的将团体咨询时间缩短 ,有的团体咨询的成员规模达到200-300人等。
研究生(2008)姜峰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团体心理干预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他的团体干预方案是这样描述的:
团体心理干预开放式现场研究方案:
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
结构:干预模式的结构为“V’,字型,形式为开放式,即参加学生不确定可以自由来去。人数:200一300人
内容:
第一节、相识(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二节、感恩的心(情绪释放)
第三节、自我探索(我是谁)
第四节、我的理想和目标
第五节、我的未来不是梦[ 11 ]
邢静楠(2007)利用短程辅导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时,他运用封闭式短程辅导的方法,以18名大一贫困学生为小组,进行了一整天连续八小时的心理和行为训练。[ 12 ]
还有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团体咨询的领导者资质和专业培训问题。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了要重视团体咨询的专业性问题。
3.3团体干预在学校心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
朱唤清、邓云龙(2007)在他们的文献“团体咨询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中,提到团体咨询具有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通过在和谐安全的团体中交往 ,学生更容易获得情感的支持 ,发现共同性 ,被人接纳和肯定 ,尝试到了积极的体验 ,纠正了发展中不良的行为 ,在团体中重建了理性的认知 ,重塑了信心 ,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都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13 ]
田华丽(2007)在他的文献“团体咨询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到,团体咨询的开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
(一)团体咨询的高效性一般说来, 高校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别是认知水平和社会化程度都是相似的。他们过去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具有明显可以分类的相似性;来到大学后面临的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方法的改变、角色自我认同和角色期待的改变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体验也是相似的。因此, 成长的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也是类似的。而且, 在学校内, 学生本来就是以群体为单位活动的, 他们也更重视和认同同龄群体的肯定与欣赏。团体咨询活动将把面临同样心理困惑和成长要求的学生组织起来,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有趣。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和彼此感受的交流他们会分享成长的喜悦。例如, 可将有增强自信愿望的大学生组成一个团体, 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和支持性的环境, 让他们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身上的长处与短处, 如何夸奖别人;通过讨论让他们重新体验自我、接纳自我, 激发出新的能量和才华, 从而增强自信。所以, 团体咨询可以使多个有共同目标的求助者同时得到帮助, 这既节省了咨询人员的人力和精力, 也可以缓解高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不足的矛盾;而且这种活动方式解除了对心理咨询有误解的学生的顾虑, 使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二)团体咨询更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为各种有心理问题和困扰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预、治疗, 以消除其心理障碍, 矫正其行为, 改善其适应能力, 使其心理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工作的重点是有困扰和问题的学生, 再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在高校, 真正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少数, 大部分的学生是在适应和个人发展中遇到心理困扰, 如学习适应, 人际交往, 个人就业和职业生涯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正在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潜能开发、健康自我形象的确立、情绪管理与压力处理、人际交往训练等,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规划自我, 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压力, 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团体咨询活动的组织方式和适用面非常广泛,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类课外活动、班级管理和团队活动中都可以应用, 成为协助大学生个人潜能发展、自我教育的主要方法。[ 14 ]
张慧英、刘 丽、张绣蕊(2007)指出“团体组辅导效果优于课堂讲授组”。他们的研究还发现, 在择业效能总分、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方面, 团体辅导模式效果较好, 可能的原因是: 首先, 团体辅导每人占有的教学资源较多,34人1名教师, 有能够移动的椅子而便于交流的活动场地, 而课堂讲授组100多人1名教师, 座位固定不利于分组讨论;其次,团体辅导凝聚力强,成员每次按时积极参加辅导,而课堂讲授同学及师生关系较松散, 到课率及投入程度均差于团体组;第三, 团体辅导使得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多, 成员之间能够形成相互信任、理解、温馨、和谐的气氛,团体成员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 使辅导内容更容易深入学生内心,从而提高了辅导的效果;最后, 团体辅导的方法使每个成员有机会亲身体验职业决策的整个过程及具体方法,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自身经验对自我效能影响最大。而课堂讲授只停留在认知的改变上, 效果自然较差。
从团体干预在学校中应用实例不难看出,团体干预确实有起独特之处,有优于课堂教授的地方。在学校心理教育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然团体干预的一些基本观念和技术是引自于外国,但同样可以在我国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既可以用以治疗各种心理疾病,同时也用以解决正常人的心理适应,以发展为目标,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所以团体心理干预需要在应用中进一步发展。
[ 1 ] 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1996.[ 2 ]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 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0(6)
[ 3 ] 陈汉红.甘贞洁.石夏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影响[J].梧州学院学报,2007(17)
[ 4 ] 龚惠香.周笑平.团体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
[ 5 ] 陈琴.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
[ 6 ] 丁正员.江西财经职业学院[J].江西财经职业学院,2003(9)
[ 7 ] 宋志英.团体心理咨询干预考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中国校医,2008(12)
[ 8 ] 刘九林.华炜.整合型团体干预方案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8(12)
[ 9 ] 吕明.论团体心理辅导与班级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 10 ] 汪岩.杨冬.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职业中学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2)
[ 11 ] 姜峰.大学生团体心理干预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J],2008(4)
[ 12 ] 邢静楠.短程团体辅导对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职业圈,2007(3)
[ 13 ] 朱唤清.邓云龙.团体咨询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2)
[ 14 ]田华丽.团体咨询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23)
[ 15 ] 张慧英.刘 丽.张绣蕊.团体辅导与课堂讲授就业指导模式对比实验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
第三篇:团体心理辅导
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 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 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 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 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②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①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
(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3)继续播放音乐,希望大家放开胆量,尽情地跳舞。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①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么样?②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第四篇:团体心理辅导
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并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然后谈自己的感受,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活动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时间:2009年11月22日9:00—11:00活动地点:东区团体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开始,让大家做一个热身活动,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
一、热身游戏——:哑口无言1、2、3、目的: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 时间:约30分钟 操作:全体围城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和表情反映的感受是什么。被猜测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
练习,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二、心理情景剧
1、活动目的:这场情景剧主要是针对大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提
出的,如何与别人自信顺利交往并且融洽相处,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有些人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恐惧的心理,轻微的症状表现为面红、流汗、颤抖、重度的则会发展成自闭,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2、3、时间:约70-100分 操作 : 在活动开始前,领导者先让观看演出的成员营造真诚和信任的气氛。社交恐惧 :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惧是公开演讲恐惧症,是对公开演讲或表演的恐惧,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怯场。其他的像是害怕公开写作、害怕脸红、害怕公开吃东 西害怕使用公共厕所等。
扮演:心理情景剧:1)选班委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竞选他们想当的班委,下面的人扮演一个班。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2)面试:苏宁电器招募促销员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先做自我介绍,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优点,下面的人扮演招募者。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讨论:同学们都对此问题深有同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感觉,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问题,应该好好对待„„
指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表现的很好,反而造成了压力过大而不自然。大家觉得对于轻微的症状,自己平时要主动一点,多多和别人交往,说话,克服障碍„„比较严重的就应改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三、备用游戏:猜猜我是谁1、2、3、4、活动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时间:约20分钟 准备:白纸,笔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
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一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他人猜中自己时的感受
活动结束:本次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相互讨论感受,并鼓励成员谈其收获。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
让团体心理辅导开花结果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我校的教育实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团体心理咨询之所以在学校中适用有效,有以下四点理由:学校中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受教育者都处于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情绪、学业、生涯发展、性、自我认同等重要发展课题的辅导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完成该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目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有:性质——教育性;重点——满足一群学生的共同需要(同班里的大部分学生);情境——班级全体参加。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1、发展性功能:完成该年龄阶段青少年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
2、预防性功能:预防该年龄阶段容易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3、矫治性功能:对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给予纠正。
四、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
1、要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感;
2、一视同仁的爱心;
3、要有专业精神。
五、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注意的事项
(一)精心营造和维护团体辅导氛围
1、良好的辅导氛围的要求:信任、安全、真诚、坦率、合作、互动、活跃、有序。
不良辅导氛围的表现:紧张、防卫、调侃、迎合、应付、涣散、呆板、无序。
2、氛围营造的技巧:做好热身活动;设计好开场白;设计好第一个活动情境(注意情节的合理性与可探讨性);注意座位的排列;不要因多余的环节中断已经形成的氛围。
(二)灵活控制活动过程
1、设计好活动板块。
2、控制讨论的时间。
3、及时制止调侃或语言攻击,保护学生心理,使学生免受伤害。
4、讲清游戏规则、讲清楚活动细节、指令明确。
5、问题具体,少而精。
(三)让学生“动”起来
1、与一般的心理讲座相区别。
2、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活动中。
3、教师要先“动”起来。
4、宽松、和谐的环境。
(四)注重从情景体验出发
一般以心理剧表演、小品、案例分析、心灵日记、辩论等形式呈现。场景模拟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引起学生的同感。角色扮演(心理剧)或小品要有情节,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学生专注投入。
(五)促进学生主体自我发展
操作上要提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条件。
1、确保每个学生都被辅导教师注意到了。
2、教师讲得不要太多,不要喧宾夺主。
3、调动好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即让学生“动”起来)。
(六)辅导教师要易被学生接受
1、良好的个人素质——亲和力、自信、真诚、举止得体。
2、得体的语言——亲切、诚恳、简洁明确、鼓励性语言。
3、一定的组织能力——当机立断、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周密思考。
中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不同。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心理发展未成熟,具有过渡、闭锁性、动荡性与社会性。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
2.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目标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心理成熟的成人成为心理健康的社会成员,而中学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青少年按党的教育方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材,也就是尽早实现社会化的目标。
3.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社会对个体的影响,而中学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学校、家庭对个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考试焦虑;学习负担造成之紧张;师生关系不良;父母期望过高;家庭关系紧张;性知识缺乏;异性爱慕,早恋倾向等。可见大部分问题涉及学校教育与家庭关系。又如学生厌学、逃学问题行为的出现,初看是社会因素(脑体倒挂、知识贬值),实际上还是由于教育因素(有的教师偏宠好生、歧视差生,教学方法的死板又使知识基础差的学生感觉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还施加压力、加码)与家庭因素(家长、教师的读书无用论或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揠苗助长,学生不胜负担,对学习恐惧)所致。学校心理咨询要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开展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4.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方式方法不同。
中学生由于自主力差,经验较少,自我观念没有成熟,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或不知如何去解决心理问题。因而特别要注意指导与咨询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心理预防的基础上,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中学生才会主动意识到有许多问题需要向有经验的专业工作者咨询指导。心理指导的工作还要推广到教职员工及家长的范围,让大家都来关心学生及子女的心理健康,教师与家长意识到孩子们有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时,会督促他们找心理咨询机构,甚至亲自带他们去共同接受集体咨询或家庭咨询。同时,在咨询指导时,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更明确的指导。
5.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年人心理咨询对咨询工作者素质要求不同。
教育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求有一般咨询人员应有的仲裁心理危机的本领与解除心理负荷、改善当事人认知结构的技能,而且要熟悉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卫生学,并且有中学教育的实践经验。故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教师及政工人员或行政干部担任此职更为合适的。
6.中学生心理咨询要采用适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的原则和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保密性、交友性、认知性、启发性、整体性、明确与委婉相结合、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治疗与咨询相结合等原则)。
7.心理咨询宜个别进行,不能围观旁听。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转变健康观点及教育观点
学生的健康不仅指躯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应纳入到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中。教育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纠正单纯追求升学率,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衡量教育工作的片面标准,把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个性特点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班级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指导原则,既更新健康观念、教育观念,开展行之有效的学校心理卫生教育。
二、辅导员与受辅者在精神上的协调一致
辅导员与学生应彼此心理相融,产生思想上的“共振”。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断,设身处地从中小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帮助他们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同时教师应注意克服对心理辅导有损无益的过分同情与怜悯的心态。
三、辅导员要尊重受辅者的人格
辅导员对受辅者人格的尊重,要注意以下方面:
1.接纳。辅导者要给受辅者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关心。辅导员要使受辅者重新感到自身的价值,产生积极改变现状的动力。
3.专注。辅导者要专心倾听受辅者的心声。
4.平等。辅导员要和受辅者之间平等地互相谈心、切磋、协商,杜绝“我教你听”的说教或命令方式。
5.信任。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价值,相信受辅者的可塑性和可改变性。
四、辅导员对受辅者应以诚相待
辅导员应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样受辅者才会信得过辅导员或班主任,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五、辅导员应对受辅者的隐私注意保密 受辅的学生坦诚地向辅导员倾吐心声,寻找帮助,辅导员应注意保密,不能轻意地将学生的隐私外泄,更不能作为新闻传播,或提供给学校领导作为处分学生的材料等。
以上五点是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需注意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归根结底要求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和良好的人格特征,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