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 》教学设计(五篇)

时间:2019-05-15 02:3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 》教学设计》。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 》教学设计

9、奥林匹克的故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初步认识希腊在民主、哲学、文学、建筑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了解希腊文明对西方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2、情感:感受古希腊文化所蕴含的哲理美、建筑美等美学内涵,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进行民主意识熏陶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3、能力:进一步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运用资料简单说明、分析和评价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资料,制成PPT。

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奥运会及希腊文明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揭题。

1、经过上节课的了解,大家觉得希腊怎么样?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踏上探寻希腊文明的旅程。

活动二:民主之旅。1、6个小组需要6个乐意为大家服务的、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组长,是我指定呢还是大家推选呢?为什么?

2、如果各小组自行选举,你们会怎么选呢?这个方法如何?给大家30秒,各小组自行选举。

3、选好了吗?6位组长跟大家见个面吧!

4、这种民主选举的方式,人类最早在什么时候就开始实行了呢?当时,他们是如何实行民主的呢?我们来开展阅读小竞赛,看谁最先在P76-77的书中找到答案。

5、交流:

6、雅典的民主并不完美,但在当时已难能可贵,知道当时其他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体吗?

7、希腊雅典首创了人类史上的民主政体,这民主就像一个火炬,照亮了后世西方乃至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政治制度都受到了它的影响,你知道哪些?。

8、小结:大到美国的议会制,小到刚才的组长选举,都是吸收了这个火炬的光和热,并将它发扬光大。

活动三:分组自助游。

1、民主、自由的氛围,使得希腊人在哲学、文学、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接下来,我们“分组自助游”,哲学之旅、文学之旅、建筑之旅,每条线路只能容纳两个组,请组长征询一下组员的意见,选好请举手。

2、选线路。

3、每条线路有两个小组,咱们不妨来比一比,赛一赛,敢吗?

4、各小组资源共享。

5、收获分享,各小组汇报、补充。

6、收获分享后,谁的收获最多呢?一起来抢答。

7、小结:分组自助游我们欣赏了希腊智慧的哲学、辉煌的文学、精美的建筑,他们就像一颗颗火种,照亮了西方乃至全世界。请组长汇报积分情况。集中颁发彩旗。

活动四:奥运之旅。

1、希腊是奥林匹克的故乡,我们就来个奥林匹克知识大PK,怎么样?

2、PK。

3、一起来当青奥申办的“信鸽”。

4、所有得到积分卡的同学请起立,祝贺你们,成为我们学校的第一批青奥申办的“信鸽”。

活动五:总结提升

1、探寻希腊文明的旅程,最后要送大家一首儿歌,读读看。

2、希腊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作为一个地球村的小公民,我们不仅要了解她,更要传承她。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教学设计

9、奥林匹克的故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希腊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的特点,理解希腊处于东西方相接的地理位置对希腊气候,饮食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2、情感目标:简要了解希腊,激发学生对世界地理、世界文化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在地图上查找希腊,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二.学生准备:了解希腊的历史 三.教师准备:

1、希腊风光录像

2、教师自制PPT 四.热身运动:播放奥运相关视频 五.教学流程:

活动一:回忆激兴趣.1.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凡,最值得高兴的就是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你对北京奥运会有哪些了解?

2.知道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哪里吗?(希腊)

3希腊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国度,它是奥林匹克的起源地,也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下面,就让我们追随时光倒流,去认识神秘而古老的奥林匹克故乡---希腊(板书)。(播放希腊风光视频)

4.想去吗?可是希腊在哪里呢?

活动二:贴图识位置.1.打开书到74页,在图中迅速找到希腊并做记号。2.在75页图中描出它的轮廓。

3.出示希腊、英国、意大利等国的轮廓图,让学生在其中指认希腊。4.老师手中的希腊轮廓图,完整吗?希腊又称”千岛之国”,是由两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5.希腊在哪里呢?小组大闯关.① 小组合作,看一看书中的地图,将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② 说一说希腊的位置。③ 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反馈汇报 6.小组大讨论:

岛屿众多,三面临海,位于三大洲的交汇处,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带来什么影响?

活动三:旅行去体验.1确定出行方式,有什么好建议吗?

2.做好出行准备,出示希腊气候资料,需要准备些什么? 3.背上行囊,和老师一起出发.坐上飞机,打开舷窗,这样的景色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出示景观图片)第一站,你想去哪? 总结:希腊处于西方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独特,加之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丰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使旅游业高度发展,促进了希腊经济的繁荣。

4.空姐给我们送来了地道的希腊大餐,猜猜这些食物会出现在大餐中吗?为什么?(PPT图片)

总结:希腊人在饮食上受到其独特的地域和气候特征的影响,兼有东西方特色。

5.飞机快降落了,空姐考考大家。(出示4题)6.读顺口溜 7.总结结束:

本次旅程,我们知道了希腊的位置,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品尝了独特的饮食,了解了奇特的手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访希腊。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材、教学对象分析: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社会需要文明生活---文明生活应该是科学的、健康的、愉快的、幸福的---我们应向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努力。单元编排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入手,让学生了解科技成果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知道社会由此逐步走向文明。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而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也会带来许多危害,应此要讲究科学伦理。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紧紧围绕“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2、围绕“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来看,这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有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并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设想: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是活动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发展合情合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活动三 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 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1)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有了电话 有了电视 有了洗衣机 有了冰箱 有了电脑 有了空调 有了消毒柜

(2)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活动三 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第四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9课 奥林匹克的故乡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9课 奥林匹克的故乡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9课奥林匹克的故乡教案

本课教学目标:

.知道希腊的地理位置,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希腊的位置;

2.知道希腊气候的一些突出特征,理解希腊气候和处于东西方相接的地理位置对其饮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3.知道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了解古希腊文明对西方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希腊灿烂文明史的学习,深切感受古希腊文化所蕴含的哲理美、建筑美等美学内涵,初步了解古希腊人的民主意识和奥林匹克精神等。

第1课时

一、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2.学生搜集希腊风土人情、气候、饮食等方面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哪些客人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出示福娃图片)

2.它们都是XX年奥运会的吉祥物。关于XX年奥运会,你们都了解哪些信息了?(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出示一些画面)

3.是啊,XX,奥运圣火将在中国北京熊熊燃烧,这是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一年。同学们,你们知道奥运圣火来自何处吗?(:圣火之源)

4.小结揭题:

奥运会的全称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

(设计思路:以学生当前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增加了教学的现实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

(二)学文,整体感知。

.观风光,初感受。

(1)请大家欣赏一段有关希腊风光的录像片。(播放录像)

(2)学生交流对希腊的整体印象。

(3)教师小结:美丽的希腊,迷人的雅典,那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那独特的风土人情,那丰厚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看地图,识位置。

(1)过渡:希腊在哪里?它有着怎样的地理特点呢?

(2)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希腊;

(3)结合希腊的位置图,细读《希腊在哪里》部分。

(4)练习:出示P75“找一找”中的问题,让学生边指图边回答。

(5)小结:希腊处于东西方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独特,加上自然环景优美,历史文化丰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

3.作导游,知希腊。

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活动,每个学习小组组成一个导游团,选一个口才好的同学作导游,其他同学作他的智囊团,为他出谋划策,帮他设计导游词,从风土人情、气候、饮食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多姿多彩的希腊”,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小组的导游介绍得具体、生动,让游客愿意跟你去!

(1)学生自读P74-P75的“希腊在哪里”、“希腊的气候,饮食”这两段文字,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分小组准备,教师相机指导。

(2)各组导游上台介绍,(3)听了刚才这几位导游的介绍,你最想跟哪位导游去旅游?为什么?

(4)小结:希腊多山,海岸线曲折,三面临海,一面靠山,这样的地形特点使得希腊气候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即使在阳光强烈的夏季,希腊人仍感到比较舒适.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油橄榄,葡萄和柑橘生长旺盛.希腊是传统的农业国,可耕地面积较少,因此服务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希腊的旅游业是获得外汇的主要。

(5)听了刚才各位导游的介绍,我真想去希腊走一走,你们呢?

(设计思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这里通过看录像、“找一找”游戏和作导游等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了解希腊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

(三)总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读书和讨论等多种方法了解了希腊的不少知识。如果你们想知道的更多,建议去网络或者图书馆查找。

(四)课后作业:

收集希腊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图片、故事等)。

三、制作与使用的设想

本课时内容有:福娃图片、XX北京奥运信息图片、希腊圣火仪式动画、希腊风光视频和希腊地理位置图,使用时根据菜单提示,用鼠标点击图片或使用任意键均可演示。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教学时要注重提高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的积极性,教学形式多样化;

2.评价以鼓励为主,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交流、演示。

第2课时

一、教学准备

.多媒体。

2.师生一起收集希腊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图片、故事等)。

3.教师准备资料:欧洲中世纪法国或俄罗斯等国黑暗的独裁统治事例。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希腊,谁来说说你对希腊的了解?

2.学生交流认识。

3.过渡: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不光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更拥有优秀的历史文化。

(二)继续学习课文。

.开展小组自学。

小组学习要求:自读P76-P79“照亮西方的希腊文明”这部分内容,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每个小组从民主意识、文学、哲学、建筑艺术四方面选择一个方面展开讨论,说说对希腊文明知多少。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每个小组先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作补充。

2.学生小组学习

3.学生交流:

(1)“崇尚民主的雅典人”:

①指名读“崇尚民主的雅典人”

讨论:雅典人为什么积极参加公民大会竞选?

②补充故事:欧洲中世纪法国或俄罗斯等国黑暗的独裁统治事例。

③小结:雅典人崇尚民主,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对后世希腊及欧洲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闪耀智慧光芒的希腊哲学”:

①结合学生回答分别出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头像,学生讲一两则他们的故事。

②小结:希腊哲学的诞生,真是照亮了欧洲历史的夜空,在历史上闪耀着

智慧的光芒。

(3)“辉煌的早期文学”:

①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文学,是希腊文学最辉煌的时代。

《荷马史诗》和《伊索寓言》就是其中的代表。

②演示、小组讨论交流表演《伊索寓言》里的故事。

③小结:希腊文学有持续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对后来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4)“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

观看一组希腊精美绝伦的古典建筑图片,重点是“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希腊建筑的资料,并加上解说词介绍一下。

(设计思路:放手让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让学生自己分析,而不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主体作用方能得到凸现。既达成了深入了解希腊的教学目标,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师生共同总结。

有人说:如果你只能有旅游一个国家的时间,只有研究一个国家的精力,而希望对整个西方文明的起源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希腊是唯一的选择。

你同意这句话吗?请说明理由。的确,希腊的文明照亮了整个西方,滋养着整个欧洲文明,堪称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藏。

三、制作与使用的设想

本课时内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头像,希腊古典建筑、雕塑、神话人物图片和寓言故事动画《狐狸与葡萄》,使用时根据分类菜单提示,用鼠标点击图片或使用任意键均可演示。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希腊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尽量鼓励学生进行信息的整理加工和语言表达;

2.本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只要基本知道就行,不必大量机械识记,重点应着力于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希腊人的民主意识和希腊文化所蕴涵的美学内涵。

3.评价不应只重知识的掌握,更应关注课堂参与积极性。

第3课时

一、教学准备

.多媒体。

2.师生搜集奥运冠军和奥运会中成绩落后的选手仍奋力拼搏的故事和图片。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走进希腊,了解了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其实,希腊引人注目的还不仅于此,它还向全世界奉献了一件最珍贵的礼物——奥林匹克运动。今天我们将进一步亲近希腊,了解奥运。

了解奥林匹克运动。

.走近奥运,了解它的起源。

(1)指名朗读小知识”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

(2)大家知道,公元前776年的夏天,在离雅典370千米的奥林匹亚竞技场举行了第一届奥运会,此后每四年举行一次,持续千年之久。公元后393年举行了最后一次奥运,直到战后重新举行第一届奥运会。这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奥运冠军的故事。

(3)学生介绍了解的奥运冠军的故事。

(尤其是无锡羽毛球女子双打奥运冠军顾俊的故事:七岁那年,在父母送的生日礼物中,还不知道羽毛球为何物的顾俊自己选了一只羽毛球拍,从此她与羽毛球结下了难解之缘。九三年是顾俊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在夺得全国冠军后,她和葛菲被选进了国家队。顾俊觉得最难忘的是九五年中国队首捧苏迪曼杯。那次比赛中,中国队获胜,气急败坏的印尼队把中国国旗坐在椅下,中国队员冲上去要和他们打架,“每个在场的中国人都有一种极强的祖国荣誉感,那一瞬间让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胜过一切。”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辉煌一页留给她的却是平淡的印象。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她和葛菲所向无敌,三年多来在国际赛场上保持不败。)

2.想了解更多的故事吗?请自读“来到奥林匹克竞技场”中的小故事。

3.让学生谈谈听后读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身边故事、人物说起,更有亲切感,说服力。)

(三)探讨奥林匹克精神。

.过渡:顾拜旦复兴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构思设计了奥运会旗,他因此被誉为“奥运会之父”。

2.出示“考考你”,学生动手填一填。

3.“五大洲的梦,三大洋的情,奥林匹克风,跨世纪的风。奥林匹克风,全世界吹送,吹到哪里都欢腾,哪里都欢腾。”为什么奥林匹克风有如此大的魅力?自读“奥运会精神----人类的财富”和“奥运休战”部分。

4.出示“古希腊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奥林匹克格言”,指名朗读。

5.奥运精神大讨论:如何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发扬奥林匹克精神。

6.小结:奥运会是和平与友谊的盛会,是公平竞争的盛会,奥运会所倡导的精神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四)策划小小奥运会。

.为了弘扬奥运精神,我们也来策划一次小小奥运会,好吗?

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对优秀的会旗,会徽设计颁发奥运奖章。

三、制作与使用的设想

本课时内容有:“奥运会之父”顾拜旦的人物像、古希腊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奥林匹克格言,使用时根据菜单提示,用鼠标点击图片或使用任意键均可演示。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对奥运精神的讨论,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见所闻来谈,切记空洞;

2.“策划小小奥运会”活动,应充分放手,尊重学生意见,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以欣赏为主,重在调动学生积极性;

3.将优秀方案付诸实践,显示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最好评价。

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本课教学从XX年北京奥运会谈起,在老师引领下,通过“观风光,初感受”、“看地图,识位置”、“作导游,知希腊”这三个环节,激发学生兴趣,一起去探访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知道希腊的地理位置,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希腊的位置;了解希腊自然风光、气候特征。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每个学生学习小组从民主意识、文学、哲学、建筑艺术四方面选择一个方面展开讨论,理解希腊气候和处于东西方相接的地理位置对其饮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影响,知道希腊文学有持续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文学,是希腊文学最辉煌的时代及其对后来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通过“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探讨奥林匹克精神”、“策划小小奥运会”,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走近奥林匹克运动,学习希腊灿烂文明史的学习,深切感受古希腊文化所蕴含的哲理美、建筑美等美学内涵,知道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了解古希腊文明对西方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古希腊人的民主意识和奥林匹克精神等。

第五篇: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

8、地球上的人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三种基本人种,初步了解语言的种类和作用,明确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学会理解与尊重。

2、知道世界上的国家、我国的邻国,初步了解这些国家的特色,感受世界各国的共性与差异。

3、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与同学合作交流。学习抓住特色了解或介绍一个国家的方法,并能运用。教学重点:知道人类三种基本人种,知道世界上的国家、我国的邻国。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色了解或介绍一个国家的方法,并能运用。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名人资料,教师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等。

2、CAI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可创设一个世界儿童共同的活动情景,引导学生对人类种族不同的关注,或者从人们按性别、年龄等分类,引出可以按肤色等特征分类,导入新课。

2、了解人种的基本类别和特征。

我们同在蓝天下,拥有一样灿烂的笑容,大家长得却不一样。

教师讲解基本的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并板书表格: 类别

人种 皮肤颜色 头发 眼睛

黑种人 黑色或深棕色 黑色卷发 颜色较深 黄种人 黄色或黄褐色 黑色直发 黑色或褐色

白种人 肤色浅淡 金黄色卷发或直发 碧蓝或灰褐色 提问:我们属于什么人种?

有一首歌《龙的传人》里唱道: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中国人。这句歌词概括说明了我们的特征。

3、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或挂图,让学生知道谭本上或学生熟悉的人居住地区和人种,共同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主要生活的人种 适应气候及环境特征

寒冷地区 白种人 皮肤白;鼻子高而窄,体毛多,便于防寒 温暖地区 黄种人 皮肤黄;鼻子高度和宽度适中,体毛不发达 酷热地区 黑种人 皮肤黑;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

小组活动:研讨同样是黄种人,靠近热带地区的人们,皮肤的颜色要深一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全班反馈各小组研讨的意见,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人群之间开始融合。

4、人人都有是平等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每种只是外表不同,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二是人们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但还没有真正变为现实,我们要为之努力。

课本上的《手》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历史背景,以便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情感认知历程,引起共鸣。组织学生交流读后感,升华情感。

5、创设情景导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联合国召开代表会议的场面,提出问题: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语言有什么机关报作用?

6、初步了解世界上的语言。

不同的语言,既有不同,又有相似的地方。教师要以播放录音,让学生聆听不同语言中“妈妈”一词的发音体会语言的相似之处。

不同的语言,互相交流融合。教师通过介绍学生熟悉的中文和英语互相根据词义翻译或直接音译的词语。提问:中国在英语中被译为CHINA,你知道在英语中是什么意思吗?对“瓷器”的意思和由来作解释。像咖啡、摩托车、沙发„„就是英语的译音,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7、了解语言的使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课件,让学生知道手语、盲文等。通过比较中外信封书写上的区别,了解不同的使用习惯。

8、了解语言的具体内容,你有什么想法?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种语言,世界上的人都能较为容易掌握,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那该多好啊!进而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9、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让我们看看这些不同的国度。

2、初步了解世界上的国家与地区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

要求学生观察地图,提问:我国在哪里?世界上哪个国家的面积最大?学生可能有争议,教师可以提供国土面积给学生比较判断。

哪一个洲国家最多?可以数一数,或者直接引用资料佐证。

哪一个洲没有国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前面了解的关于南极地区自然条件的内容,帮助理解记忆。

3、赛一赛。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在纸条上写出分布在不同大洲的六个国家的名称,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换,看看哪些小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地图上找到这些国家的位置,并在纸条上填写这些国家所在的洲和首都,引导学生点评。

4、指导完成“我的收藏夹”。教师要强调重点介绍选取的国家的特色,不要杂乱无章;完成后小组交流。

5、独立完成课本第59页下面的真空,全班交流。

6、导入:教师可以从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玄戕到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引入邻国的概念。

7、知道中国的邻国有哪些。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地图,知道邻国既有陆地边界相连的,也有隔海相望的这两种。再找出中国的邻国,填写在课本上。

与我国陆地边界相连的国家有;蒙古、俄罗斯、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克吉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越南、老挝、缅甸。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完成情况,在正确的基础上有序观察并填写的学生。

8、了解一些中国的邻国。

这部分内容以阅读和交流的学习形式为主。

9、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8、地球上的人们 三大人种 黄色 白色 黑色 人人平等 世界的语言 我国的邻国

下载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 》教学设计(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 》教学设计(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材、教学对象分析: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与教案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与教案 一、教学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毕会玲2018年1月 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方便以后的教学工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去环球旅行——地球有多大》——陆地与海洋教学设计 己 略 邓 霞 教学目标 1、 感受地球之大,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 2、 知道......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一.填空题。(18分) ⒈假如你去储蓄所或乘飞机出行,在取款台前和安检入口处都有一道黄色的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________”。 ⒉毒品是指______......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栏 目 树 形 导 航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