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浅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对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欣赏教学不应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有限的教学设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一、激发兴趣是欣赏的首要条件
在音乐课堂中,听是接受音乐的必经途径,而学生对单一的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技术,以直观形象与视听结合的形式对音乐构成全新的诠释。欣赏圣桑的《天鹅》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那郁郁葱葱的森林、碧绿如茵的草地,欣赏那从湖而缓缓移过的皎洁月光,欣赏那天鹅高贵典雅的身姿和安详自在的神态。钢琴以清澈的和弦、清晰而简洁地奏出犹如水波荡漾的引子。在此背景上,大提琴奏出旋律优美的主题,描绘了大鹅以高资优雅的神情,安详浮游的消景。中间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题固定发展而成,犹如对天鹅优雅而端庄形象的歌颂,把人带入一种纯洁崇高的境界。第三部分钢琴以优美的琴音表现出天鹅游荡于水面时,水面波动、天鹅高雅优闲。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渐消失。在这首乐曲里,如果大提琴代表了天鹅,钢琴就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美丽的天鹅公主期待着王子的到来。那伤感柔情的音乐,那诗情画意的场景映入学生的眼帘。学生们的心情也随之活跃起来,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大大丰富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边欣赏、边体验,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培养了学生鉴赏音乐的素质。学生只有理解音乐,产生兴趣,用音乐要素去掌握作品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这对学生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听赏”的参与是欣赏教学的关键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在音乐教育发展听觉的重要性。音乐欣赏的一切实践活动也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的参与是欣赏教学的关键。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聆听音乐,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教师在听赏中可以运用提问法、对比法和视听结合法去引导学生。
1、提问法
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
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并进一步质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通过认真聆听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释疑。做到这点关键在于设置的问题必须鲜明生动、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学生的提问是他们的思维过后汲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如有学生问:你们能听出乐曲的节拍吗?”、“书中写出乐曲的演奏形式是小号独奏,为什么同时还有其他乐器在演奏,到底怎样的演奏形式叫独奏呢?学生的问题往往比教师的更精彩,更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同时也能营造出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氛围。
2、视听结合法 学生接受教学信息是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象。它是根据作曲家对生活的感受及理解,通过对音乐的音高、速度、节奏等要素处理而成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尚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以他们的认知水平来理解深刻的艺术形象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恰当地运用视频、VCD视听工具则能缓解这个难度,通过影像再现作品内容,表现作品思想,情景交融、身临其境,这样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的感知,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三、多感官的参与是欣赏教学的深入
l、唱”的参与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而哼唱是欣赏过程中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反映,这种反应有助于聆听者强化其感受音乐的能力。如欣赏二胡曲《赛马》时,教师通过自己范唱、弹奏等方式指导学生唱主旋律。在唱的过程中,主题旋律己深深地印在学生们的记忆之中了。所以,当再次欣赏作品时他们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乐曲中的主旋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紧张激烈,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弦,他们都情不自禁地跟者哼唱。唱主题及片段可使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
2、“想”的参与
艺术是没有定式的,尤其是音乐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因此我提倡“自由想象”,在欣赏音乐后,让学生大胆想象并发表不同见解。
“想”的参与就是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音乐的声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点。各人的领悟和情感不同,对音乐的理解创造也会不尽相同加。如在欣赏舒曼的《梦幻曲》时,教师先不出示曲名,让学生根据乐曲展开想象,并为乐曲取名。听后,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为乐曲配上了:《月光曲》、《静》、《催眠曲》《清风》《夜晚的情侣》等极富想象力的曲名。通过“想”的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受人、审美判断力而且能使他们随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塑造出更多、更美的音乐形象,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获得更美好的享受。
3、“动”的参与
情动于中而行了言,言之小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达尔克泽兹在教育心理学方面认为: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习音乐的节奏,必须要依靠身体大肌肉的运动反应,而且这种身体运动反应又必须与个人内心对音乐的反应紧密联系。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
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在音乐欣赏课中通过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听赏和多感官参与这两个环节中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有效地45分钟内,构建了“自主、合作、创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成了音乐的主人。
第二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
摘要:新课标把感受与欣赏放入课程内容的结构框架的第一领域,足见感受与欣赏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感受与欣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理解;欣赏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35-01
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我在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从具体到抽象
音乐作品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作品有歌词,其音乐形象比较具体、明确,欣赏时我充分利用歌词的意思帮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学生基本上能够领会。因此低年级欣赏教学中,应从歌曲入手,如《劳动最光荣》、《永远住在童话里》等。器乐作品由于没有文字的参与,音乐内容就比较抽象。在学生初次欣赏器乐作品阶段,利用《龟兔赛跑》、《三个和尚》等带解释词的音乐童话故事开始,以解释词作拐棍,帮助儿童理解。然后再欣赏直接模仿或近似模仿自然音响的作品,例如模仿钟声的《在钟表店里》、模仿鸟叫声的《百鸟朝凤》《鸭子拌嘴》等。这两种直观性的听觉形象,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上述过渡,再逐步引导学生欣赏纯音乐作品,就容易多了。
2.由远及近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接触面小,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品,学生往往不易理解。欣赏时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内容开始,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展他们的视野。教学中,常以儿童歌曲入手,逐渐过渡到其他歌曲;由富于儿童情趣的器乐曲扩展到其他方面的器乐曲;由中国的音乐作品扩展到外国的音乐作品,使欣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看听动结合
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例如欣赏科普兰的《猫和老鼠》时,可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让学生边听边看。这种视听结合的方法,对儿童感知音乐表现的形象及情绪颇有裨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让学生跟音乐边听边动,有利于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例如在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钢琴独奏曲《士兵进行曲》时,应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动,允许他们摇头晃脑,模仿吹奏等动作,并随乐曲情绪变化作时大时小的摆动,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4.感官欣赏,感知音乐的美
感官欣赏是通过对音响的感知,感受到音乐悦耳动听。这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也是音乐欣赏的基础。它适合低年级学生欣赏音乐。低年级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求知欲、爱美的心灵。但缺少只是和生活的经验。在教学中只能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听一些自然界的声响的声音,使其感知音有长短、高低、强弱快慢、明朗暗淡等丰富的色调。然后再通过大量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富有童趣的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感知的听赏。使他们能够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雄壮、庄严、诙谐情绪。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就能从各方面区感知作品丰富多彩的美。
当然,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有相当的难度。欣赏者必须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感知、体验所听到的音乐音响,可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大难题。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可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尚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又一难题。认识困难是为了克服困难。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一些适合小学生掌握的方法,音乐欣赏课是完全可以上好的,是可以达到唤起学生的美感共鸣,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养的目的的。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欣赏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导,寻求最恰当的教学途径,全面提高音乐素质,使学生具有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
第三篇:浅谈音乐欣赏课的常用教学方法
浅谈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35503 福建省福安市范坑中心小学 陈安铃
音乐欣赏就是让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近几年来,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除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外,还做了大量的探究,始终把培养学生鉴赏与感受的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一、在比较中欣赏
单独欣赏其一音乐作品,不一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真切的感受,可以选择与之有显著对比的作品,也可以采用与之相同却表现形式不同的方式进行比较欣赏,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扩展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可谓是一举两得。
如:在欣赏《闲聊波尔卡》时,可以将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一种是管弦乐,另一种是维也纳童声合唱。当学生分别听完两首曲子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两首音乐表现同一种内容,你更爱哪一首,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说喜爱童声合唱,这也许是童声接近他们的年龄段。接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加以引导学生:“管弦乐由多种乐器演奏的,气势恢弘、具有立体感;童声合唱声音具有穿透力、音色优美、极具感染力。”通过这样比较不难发现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各有特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音乐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不同魅力。
二、在感受中欣赏
感受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回味和小结。对同一首曲子,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也会有不同的 感受。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创造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的机会。
如欣赏乐曲《雪花飞舞》时,让学生初听全曲后,问“你们听出了雪花是怎样飞舞的吗?”学生有的说:“雪花在天空中纷纷扬扬飘下来,一会儿风大了,雪也大了,它们在寒风中旋转,一会儿风小了,雪花就慢慢地落下来。”有的说:“雪花想去看妈妈了,所以它慢悠悠地飞着,飞呀飞呀,它有些急,就是音乐很强的地方,后来它来到了家门口,心想,马上就要见到妈妈了,又不着急了,慢慢地落下来,它进家以后,大地一片洁白、寂静„„。”
尊重学生的感受,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在探究中欣赏
一首音乐作品由诸多的音乐要素组成的,它包括音乐的基本情绪(如:雄壮有力地、优美抒情地„„);歌曲风格(如:民歌风、进行曲„„);演唱速度(如:中速、快速„„);演唱形式(如:齐唱、合唱、独唱„„)以及力度(如:强、弱„„)等等。这些音乐要素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现各有侧重。如果在欣赏过程中不加以引导,学生很难注意到某些典型音乐要素对音乐表现的独特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详尽、透彻的分析,确定一至两个关键的要素,然后根据学生能力及教学目标,围绕这些关键的要素进行教学,这样让学生在欣赏中亲身感受音乐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有效增强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
如欣赏《我是人民的小骑兵》这首木琴独奏曲时,我就扣住“力 2 度”这一音乐要素,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用身体律动感知力度的变化。通过耳的聆听与肢体的体验,学生感受到音乐力度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丰富变化,然后结合课本的插图完整聆听音乐,学生仿佛看见一队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过来,然后又逐渐由近而远消逝远处的画面。通过这一力度变化的感知,学生领悟到力度的强弱与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密切相关,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理解音乐主题。
四、在听唱中欣赏
听唱的目的在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综合、整体的欣赏。听唱欣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记忆。听,就是让学生聆听,用心感受音乐的美;唱,就是让学生视唱主题有代表性的乐句,用歌声抒发自己的情感,直接亲近原汁原味的“绿色文本”。听唱的意义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听唱的过程中地理解、想像与感受融为一体,在思想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真正地走进音乐。
如《七子之歌》,教材把它列为听赏与跟唱曲目,既适合学生听赏,也适应学生演唱。教学中我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乐句,先不告诉学生所视唱的旋律出自何处,把它作为一条视唱曲来反复吟唱,然后让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学生们争先恐后地问:“老师,为什么我们吟唱这些旋律,心理难受真想哭呢?”针对这一情况我选择了讲故事的形式,对歌曲背景和表现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生动感人的教学不仅为他们解开疑惑,也深深地感动他们的心。于是,当再次欣赏音乐时,他们听着、唱着,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所有的同学都把深刻的体会融入到音乐的情感之中。
总之,教学贵在用心。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还能用许多方法,将不同的音乐作品安排得既有知识性又有娱乐性,不仅能调动学生的 3 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井井有条、趣味横生的音乐欣赏课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作 者 姓 名:
陈安铃
学校(单位):
福建省福安市范坑中心小学 邮
编: 电
话: 邮
箱:
355013 *** cal6648666@163.com
第四篇:关于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思考
关于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思考
摘要:职业高中作为专业化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职业高中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全面性,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要从德智体美多个角度共同加强培养,对学生音乐兴趣与音乐素养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职业高中 音乐欣赏课 教学方法
职业高中学生在思维与心理上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大多数职业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都不理想,或在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这些学生又处于青春期阶段,因此,在其心理上往往要面对多方面的困扰和压力,这也使得对于职业高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开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必须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改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课堂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许多职业高中对于音乐欣赏课整体重视的不足,常常导致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课堂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则始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音乐兴趣的培养效果也相对不理想,这也限制着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和策略不当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高中学生普遍较为“难管”,许多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硬性约束的方法策略进行学生的管理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个性与活力受到压制,在“不自由”的环境氛围下,不仅对音乐的兴趣得不到激发,甚至对于课堂教学也会产生抵触心理。也有部分教师片面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含义,在教学中过度放任学生,导致学生思维意识不能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也造成了课堂教学活动难以有效进行,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师资建设存在不足
一方面,部分职业高中由于不开设音乐相关的专业在音乐教师的选用上相对较为随意,不注重对教师音乐专业素质的考核,甚至存在有其他教师经短期培训后代教音乐欣赏课的情况,由于专业素质的不足,导致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更难以实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素质,陶冶情操的目标。另一方面,部分职业高中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设施配置上存在不足,或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配置,仍使用录音机作为教学基本工具,或虽然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对于教学设备的利用率较低,教学设施的大部分功能被闲置,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二、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重新定位,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职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以平等的视角对待学生,和学生成为亲密的伙伴,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这一环境中,学生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也可以就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对于音乐素材的真实想法,并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对音乐素材的讨论当中,配合教师的及时鼓励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使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与音乐享受。
(二)张弛有度,科学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策略
在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与策略,如对于学生的课堂管理必须要做到张弛有度,即不能够盲目硬性约束,也要避免过度的放任。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的主题设计开放式的讨论、自由发言等活动,给与学生充分表达的空间,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真实感受与审美能力水平等,并更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上的音乐实践中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思维脱离课堂,还需要在开放式活动后及时进行课堂秩序的调节,做好课堂的组织,对于学生的音乐欣赏与学习给与有效的指导,并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学生的音乐学习与音乐欣赏打好基础。只有张弛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水平。
(三)强化师资,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要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音乐教师应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多方面的知识修养,职业高中除要通过外聘专业音乐教师和对现有音乐教师进行专业化的系统培训来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与艺术修养外,还应为音乐教师创造一定的条件,帮助其增强文学、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通过多方面知识的互相促进,使教师能够从多角度着手开展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并将音乐的美更加准确的传递给学生。
其次,要加强对现代化电教多媒体设施的建设与应用,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也是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富有活力。
三、结语
本文首先对当前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从不同渠道对做好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展开了探讨,职业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拓宽思路,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发挥音乐欣赏课对于职业高中学生的积极影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凡.浅议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2]徐显斌.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3]杨芳.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上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J].学周刊,2012,(30).(作者单位:白城第一职业高中)
第五篇: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摘 要]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素质教学的重要构成,它对提升学生音乐感受与认知力,发展思维与创造力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从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其原因与新的教学思路,并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举例分析,希望能为课程改革和提升做出参考。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方法分析
初中音乐欣赏课指教师运用聆听、感悟音乐等授课方式,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与优美,从而开拓其视野,激发创造力的音乐课程。初中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构成之一,影响着当今初中学生综合美育素质的提高。然而目前的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故而探寻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初中音乐欣赏课普遍不受重视,不能给与学生有效的音乐教学。从学校角度,认为初中音乐欣赏课不是学生教育的重点,安排课时往往偏少,同时提供的课堂鉴赏条件不足,学生在较短的课时里,只能经由单一的音乐聆听方式进行学习。既没有更多的途径赏鉴音乐之美,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深入领悟知识,这让学生觉得课堂索然无趣,且难以在教学中收获学识。而在教师方面,初中音乐课师资数量稀少,一名音乐教师往往要为数百名学生甚至整个年级授课,课程压力大,同时初中音乐欣赏相关教辅教材良莠不齐,造成选材上的困难。教师有时不得不自备PPT用以授课,学生得不到教师的一对一细致教学,又没有好的教材做辅导帮助,使得课堂知识常常流于表面,无法吸纳理解。
二、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思路的转变
(一)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兴趣
素质教育学生为本,学生能在课堂上吸收进所讲观点学识始终应是教师教学思路的重点。而就初中音乐欣赏课而言,引发学生的兴趣与能动性就是教育方法的重点。兴趣是学生的学习的一大动力,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才会了解和思考,在求知中发挥自我的能动性,通过探索与实践认知到音乐的魅力与深度。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课方式
初中音乐教师授课不应局限于讲台与对知识的讲解,只要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便于理解的方法都可以多加使用。况且音乐欣赏课本身就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教学形式不必死板,学生的音乐水准各不相同,音乐欣赏不是要教导出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要在具有普遍性的教学中给学生普及音乐知识,提高素质发展。
三、具体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一)答问结合法
过去课堂教育教师常常单方面知识讲授,没有注重学习氛围,学生既没有兴趣也不能有效吸纳知识。而采用答问结合的方式,比如在欣赏乐曲前先为学生设置几个音乐风格、旋律上的问题。比如,在欣赏《祖国颂》前,就节拍、音区上的变化提出设问,让学生抱着主动求知的心态鉴赏乐曲。
在之后的提问时,让其带入自己的理解加以表达,教师在学生回答时适时鼓励,评价得失,可以让学生在问答中领悟出自身对音乐的审美,激发热情与感悟。有时教师也可组织学生讨论与互相问答。比如,让学生在欣赏《白毛女》后,探讨创作背景及音乐与剧情上的关联,让学生就自己的体会进行音乐上的沟通。而后,初中音乐教师就学生观点进行发问和总结,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感受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兴趣与创造力。
(二)多媒体教学法
初中音乐欣赏中聆听是基础与载体,多媒体教学就成为课程里必需的一种方法。但必需不代表形式化,多媒体教学应用现代各种视听工具,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立体的音乐感观世界,启发学生感受与理解乐曲之美。因而,灵活并具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将有助于课程知识的传授。
比如,在介绍交响乐及乐器时,学校没有所有的乐器给学生做现场展示和演奏,则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在聆听和欣赏中体会交响乐的宏大唯美,同时教师还可分别制作各个器乐组的视听片段,如弦乐组木管组等,让学生对每一种交响乐乐器有细致的了解,深化认识。
(三)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指的是让学生以直观教学用具的方式配合音乐欣赏,突出音乐的特性,启发学生对音乐及其创作背景的思考。常用直观法有三,一是实物直观,即用乐器演奏配合教学,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教师演奏二胡,一方面令学生临场感受乐器乐曲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摸索二胡的音色结构,通过实物领悟艺术的感染力。
其次是观摩直观,即在欣赏音乐之外,教师在课堂上搭配播放音乐相关的影片记录。比如赏析《白毛女》时,可配合欣赏歌剧《白毛女》。鉴赏《卡门》则可以用其舞台剧配合放映加强学生对乐曲背景的感悟。
第三,图案直观,即用音乐相关的各类画像、图片作为教学用具提升学生对该乐曲的熟悉与认识,如在欣赏《马赛曲》时使用凯旋门的马赛曲浮雕图片。
(四)强化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感受
音乐是一个形式多样、传播范围很广、传播途径多样以及受众群体庞大的艺术形式,学生在进行音乐课之前就或多或少接触过音乐。但是接触过音乐并不代表了解音乐,其只是在听觉上对音乐产生了初步的感知,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意识形态。在通过简单的音乐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对于音符、五线谱以及一些简单的乐器能够形成初步了解,但是这只是音乐的表象,并没有接触到音乐的实质。所以造成了音乐教学无法让学生真正了解音乐的现象,使得音乐教学出现根源性的错误。音乐教学不应该流于表面,而应该通过音乐心理学的具体理论,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感受。
四、结语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认识感悟音乐之美,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它为学生带来思维上的活跃和学识上的开拓,促进其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胜枚举,笔者简单列举并探讨了几种教学形式,希望能为音乐欣赏课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倪丽琛.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9:116-117.[2]杨翠翠.教有法,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