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评审中高级教师打分参考办法

时间:2019-05-15 03:4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中小学评审中高级教师打分参考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中小学评审中高级教师打分参考办法》。

第一篇:山东省中小学评审中高级教师打分参考办法

山东省中小学评审中高级教师打分参考办法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及《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结合学校实际,现制定《XXX学校评审中高级教师打分参考办法》

参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参加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或者校领导(校领导需上级下文)满5年。调入教师需有原单位主要领导签字、盖公章的任职时间证明,本校教师的相关任职证明需经1名校领导和1名教师签字证明。

一、学历: 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10分;学士学位9分;本科8分;专科6分(中专及以下学历不记分,后学历需在取得3年后方为有效学历)。按各得分学历毕业后的年限计算,每年加0.1分。

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及任现职务年限

1、每年0.6分,最高不超过18分,脱产学习时间不计算。

2、申报高级教师以任一级教师职务期满5年为基础,每超一年加0.5分。

三、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校领导工作年限: 班主任及校领导,近5年每年记0.3分,共1.5分;教研组长近5年每年记0.1分,共0.5分,备课组长近5年每年记0.05分,共0.25分。兼职者可累计加分。

四、课堂教学

展示课评价按规定成立7人以上评课推荐委员会,并根据正常授课安排组织申报人员讲授课堂教学展示课,评课推荐委员会参加听课并做出评价。本项分值最高不超过10分。

五、教学成绩评价

依据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六校联考及中考成绩,在六校成绩中居第一名计15分,第二名计14分,第三名计13.5分,第四名计13分,第五名计12.5分,第六名计12分。教学成绩非可比性人员以参评教师的平均分计分

六、考勤

根据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两个学期累计)教师出勤统计,教师出勤节数累计达到基本节数方可参评,达到基本节(每天8节)数计5分,每超10节按0.05分加分。此项最高计8分

七、荣誉

荣誉是指任现职务以来所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奖励,分为综合荣誉、教学荣誉和其他单项荣誉。

1、综合荣誉

国家级8分,省级6分,市级4分,县级2分(包括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管理干部、模范班主任等,无政府盖章或人事局盖章者计1.5分,未经人事部门批准的系统内部表彰,以及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奖励不予受理,例如:三八红旗手),乡镇级1分,校级0.5分。

2、教学荣誉

(1)省、市、县级教学能手分别为4分、2.5分、1.5分(2)市、县级骨干分别为2分、1分;(3)部级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分别为4分、3分、2.5分

省级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分别为2.5分、2分、1.5分 市级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5分、1分、0.8分 县级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分别为0.8分、0.6分、0.5分 部、省、市、县“一师一优课”按市县优质课对应等级的80%计分;学校颁发的公开课证(含联片教研执教)每次计0.2分(累计最高不超过1分)

3、其他单项荣誉

全国、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表彰的其他单项奖励分别为0.4、0.3、0.2、0.1分。

以上三项荣誉均按最高项计分,累计不超过12分。

八、论文及著作

指任现职务以来在全国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与申报专业相符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作品。论文1000字以上的可分档次计分,少于1000字的不计分。与他人合写的作品按平均分计分。

1、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论文计3分;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上发表的论文计2分;在《山东教育》上发表的计1.5分;在《山东教育报》上发表的论文计0.5分;在《菏泽教育》上发表的论文计0.3分。

2、在教育系统有关部门单位主办、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符的论文,国家、省、市级可分别最高计0.5分、0.3分、0.1分。

3、在各个层次的增刊、合刊上发表的文章最高计0.1分。

4、发表多篇的按最高层次计算,不累计加分。

5、根据省教育厅规定,获奖论文不再作为评审依据

6、发表论文可在“中国知网”上查询,方可加分

九、课题

指任现职务以来承担的与申报专业相符的课题,应提交课题立项和结题报告;科技成果奖是指任现职务以来获得的与申报专业相符的科技成果奖励,科技成果须经单位逐级呈报、立项并经有关部门鉴定。课题立项、科研获奖证书等必须是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颁发。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均不予计分。

1、国家级课题或科技成果奖3分;省级课题或科技成果奖2分市级课题或科技成果奖1.5分;县级课题或科技成果奖1分;多人承担课题者按平均分计分

2、承担多项课题或获多项科}技成果奖者,按最高项计分;同一科技成果受过多次奖励的按最高级别计分

十、年度及师德考核

以最近5年以来的年度及师德考核为准,5年年度及师德考核均为合格的计2分,每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加0.5分,每有一个师德考核为优秀等次加0.25分,该项最高不超过3分。

十一、特殊贡献奖

1.编写学校校本教材者,每本书的执行主编加0.25分,多人合编者按平均分计分(编书前需经学校教务处批准,所编教材学校备案公示)2.学校社团兼课教师按每学期加0.15分

3.自本学期始,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测、中考及学生音体美比赛中,对受到表彰的教师,学校教代会商议加分 其他未尽事宜,由学校教代会商议决定

第二篇: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附件1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能力水平,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9号)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指对参加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岗位竞聘人选的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专业水平是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的综合评价,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须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实行同行专家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第五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分级管理。正高级教师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组织评审,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其他等级教师职称评审的组织管理按照《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鲁人发„2002‟26号)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第六条

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职称,必须符合《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中规定的标准条件和要求。

第七条

中小学教师申报评审职称,须个人提出申请,按要求填写《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表》、《中小学教师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等,并如实提供相关申报评审材料。

第八条 经拟聘学校(单位)同意,中小学教师可以跨校竞聘、申报,并根据推荐、评审情况,由该学校(单位)按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有关规定予以聘用。

第三章

第九条

学校根据教师岗位空缺数量、等级和工作需要,确定竞争推荐人数,并组织竞争推荐。

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未被聘用的和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符合岗位条件的教师均可参加竞争推荐。通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由学校(单位)直接聘用;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须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参加职称评审,通过评审的,由学校(单位)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

第十条

学校(单位)成立由专家和一线教师组成的推荐委员会(7人以上),对参加竞争推荐人员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推荐意见。

第十一条 学校(单位)根据推荐委员会的推荐意见,结合参加竞争推荐人员任现职以来各学的考核情况,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学校(单位)将推荐人选的申报材料在单位内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推荐上报。

第十二条

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签署意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印鉴后,及时送呈报部门。

第十三条

正高级教师的推荐,由设区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按相关规定统一组织。将推荐人选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呈报。

第四章 呈

第十四条 申报材料须由申报人所在学校(单位)报送,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签署呈报意见后,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方可受理。

其中,报上级职称主管部门组建的评审委员会评审时,须逐级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审核同意。

第十五条 呈报部门应对评审材料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按照规定的评审材料的类别和数量及时呈报到相应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

第十六条

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组织专人对申报材料逐一进行认真审查,符合规定要求后,再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第五章

第十七条

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根据要求受理申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制定评审工作方案,经评审委员会组建部门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审委员会评审制度。根据评审的需要分别组建高级(含正高级)、中级、初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高级(含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一般不少于17人,中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一般不少于10人,初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一般不少于7人。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须由现聘为相应及以上职称等级的教师组成。

高级(含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由长期在中小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正高级教师和高等院校基础教育教授岗位、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研究员岗位上任职且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专家组成,其中,中小学教师应不少于60%。

第十九条 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员的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注重教书育人业绩和一线教学实践经历。乡村中小学教师和城镇中小学教师分开评审,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予以适当倾斜。

评审委员会实行评审专家责任制。第二十条 评审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简要汇报准备工作情况。

(二)专业(学科)评议组成员或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分组审阅评审材料,集体评议讨论,提出初步评议意见。

(三)专业(学科)评议组向评审委员会汇报评议情况。

(四)评审委员会全体执行委员审议,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第二十一条 对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实行公示制度。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将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反馈到原呈报部门和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第二十二条 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写出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等,对评审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按要求整理好有关评审材料,公示期结束后及时报送核准。

第六章 核准公布

第二十三条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且公示无异议的,或公示有异议经调查核实符合条件和评审程序的,由评审委员会组建部门核准并正式行文公布。评审未通过的人员,当不再重新召开评审会议对其进行复议,也不得再改报其他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二十四条 经核准公布的,颁发统一制式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评价证书,其《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表》存入本人档案。

第七章 附

第二十五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其他未尽事项,按照《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鲁人发„2002‟26号)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职称改革的有关规定,改革后的中小学教师,不再适用原人事部《<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人职发„1991‟11号)中“关于国家教委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见习期满并考核合格,即可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问题”的规定,应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审标准

黑龙江省中小学校教师系列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 专业划分

管理、语文、德育、政治、历史、地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职教、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人文社会、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思品、自然、劳动、科技、幼儿教育等。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全省普通中学、农(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工读学校、盲聋哑学校、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儿中心等按照中小学管理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机构及成人中等、初等学校(不含成人中专)中从事教育教学(含教研、实验、电教、德育)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资格名称

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分别为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第二章 申报资格

第五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六条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本专业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综合考核结果达到合格。

第七条 学历、学位与资历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任职资格:

(一)中学一级教师

1、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

2、具有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任助级职务4年;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任助级职务4年;

4、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在初中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任助级职务4年。

(二)小学高级教师

1、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

2、具有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任助级职务4年;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任助级职务4年;

4、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任助级职务4年;

5、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9年,任助级职务4年。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

(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三)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在初中或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四)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历,在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第八条 执业资格要求

取得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

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

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责任事故的;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十条 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具有任教学科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与教学、教研等实际工作相结合。

(二)能较好地掌握现代教育信息,了解本学科教学改革的基本状况。

(三)能较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教学工作量应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授课时数。正校级领导应当深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授课或听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副校级领导及以下兼职教师应当兼任1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授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

(二)教学效果

1、熟悉和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执行课程计划,胜任所教学科大循环教学工作,认真备课,无违反任职学校

规定的教学常规及纪律行为;能积极钻研教学,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有1篇典型课例或学习体会文章在校内外交流。

2、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知识经验,基于学生基础设计教学,有较强的课程实施能力及教学能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幅度较大。

(三)参与校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节次和教研活动次数,有听课笔记,撰写关于教学评价和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

(四)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既教书又育人,教育效果好,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班主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负责,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效果好,所带班级或所承担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被评为校级文明班级或优秀中队,或承担2次校(乡)级或1次县(区)级主题班(团、队)会,教育效果好;

2、协助班主任共同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效果好,撰写有关素质教育或德育工作的论文或经验总结,并得到同行认可。

(五)教研人员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独立组织过县(区)级教研活动。在县(区)

级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辅导课。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每年深入学校听评课至少30学时,有原始的听评课记录。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教学中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一个教学循环期内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合格率、优秀率明显提高,是校级教学新秀或教学骨干;

2、在校内结合学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教书育人实践活动,在校本教研中骨干作用明显,每年进行专题讲座(包括经验介绍)或校级公开课(包括展示课、观摩课、研讨课和优质课)1次,并有讲稿或教案;

3、获得2次乡级或1次县(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一项即可)。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或教材1部,字数1万字以上;

3、有3项教科研成果在校内交流,或有2项教科研成果在县(区)级学术会议上交流,或有1项教研成果或1篇经验总结在市(地)级学术会议上交流。

第十一条 副高级职务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全面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并能自觉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二)对任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并贯穿于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中。

(三)全面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和本学科发展状况。

(四)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教学工作量应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授课时数。正校级领导应当深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授课或听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副校级领导及以下兼职教师应当兼任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授课时数达到本学科或学校教师平均授课时数的1/3。

(二)教学效果

1、熟练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能出色完成1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胜任所教学科大循环教学工作。掌握教育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效果好,在本校或当地有较好的影响,在教学和教研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有很高的课程实施能力及教学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预期的应有的发展。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承担教育教学研究任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坚持不断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能独立承担校级科研课题,较好地解决问题,并形成教育教学反思或叙事等材料;

2、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在学校组织的本学科教研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提供2篇教学案例或心得体会。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并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四)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针对性、实效性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胜任班主任工作,育人效果显著。所带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好,结合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富有实效,组织校级主题班(团、队)活动2次或县(区)级1次,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或奖励,班风优良,获得了校级文明(优秀)班级称号3次或县(区)级1次;

2、结合学科教学,主动配合班主任,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坚持进行教书育人问题研究,成果明显,至少撰写2篇有关素质教育的论文或经验总结;

3、所领导的学校获得县(区)级文明单位或先进集体等称号。

(五)教研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研究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经常组织教学研讨、交流等教研、科研活动,有力推动了校本教研活动。有专题讲稿,有研究成果、总结材料,有深入学校的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等,每学期深入学校听评课至少50学时。每年都在县级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辅导课、研究课、或培训讲座。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总结推广素质教育经验,在本学科课程改革实施中,经常有教学案例评析或指导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文章在本院(校)交流或在有关教学报刊上发表。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三:

1、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所教学科成绩在本校同年级或在同类学校名列前茅,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提高幅度较大(提供由教导主任、业务校长签字的任课班级一个循环期内学生成绩原始材料),学生个性特长获得比较充分的发展,在各种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在社会实践活动或科学实验中获得好评;

2、是县(区)级教学新秀或教学骨干,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示范引领和骨干作用。积极探索教学艺术和追求教学特色。至少承担县(区)级有影响的公开课(包括展示课、观摩课、研讨课和优质课)3次,并有教案和反馈,结合学生发展需要积极组织或参加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校级专题讲座(包括经验介绍)3次,讲座体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

践的要求,并有讲稿,积极参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建设,能够承担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3、在指导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成绩显著。在学校传、帮、带新教师作用明显,送教下乡或支教作用突出;

4、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近五年来获得县级政府、人事部门、教育部门授予的优秀(模范)教师、优秀(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1次。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或教材1部,字数为2万字以上;

3、有2项教科研成果获得市(地)级二等奖,或在市(地)级学术会议上交流。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本评审标准中所规定的申报资格、评审条件等必须同时具备。

第十三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年限均按整年计算。

第十四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各级任职资格均指本专业的。

第十五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工作业绩、学术成果均应为本专业的,且为任现职以后取得的。

第十六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以上”均含本级。

第十七条 凡提交的项目、实验等成果必须经同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基础教育机构审批、备案。

第十八条 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宫等单位教师的资格证书和学历要求,参照高中教师标准掌握。

第十九条 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人员,必须通过水平能力测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二十条 本评审标准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山东省教师晋级打分参考办法

二○一一年教育系统推荐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打分参考办法 根据省教育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现制定《2011年教育系统推荐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打分参考办法》。本办法仅供教育部门管理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教师进修学校等推荐晋升高、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时参考。各县区、各有关单位也可参考本办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办法。

一、学历(10分)

1、申报中专、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段要求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

2、学历10分。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10分,学士学位9分,本科8分,1970-1976年间入校的普通高校毕业生7分、专科6分,中专5分。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的后学历,须在取得后学历从教三年后方为有效学历(2008年12月31日前取得的后学历为有效学历,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者除外)。按各得分学历毕业后的年限计算,每年加0.1分。学历得分与毕业后的年限得分合计最高不得超过10分。

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及任现职务年限(29分)

1、每年0.6分,最高不超21分。已毕业的研究生在校研究生学习时间可计算为从事专业工作年限。、2、以任现职务期满为基础,每超一年加0.5分,最高不超过8分。以上两项共计29分。

三、班主任工作(3分)任现职以来从事班主任工作年限,每年0.3分,最高不超过3分。

四、教师基本素养(10分)该项采取考试方式进行评价,主要考查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师职业道德、基础课程改革等基本素养。本项得分根据考试成绩进行折合计算,满分10分。具体考试事宜另行安排。

五、课堂教学展示课评价(10分)各单位按规定成立7人以上在教师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组成专家推荐委员会,并根据正常授课安排组织申报人员讲授课堂教学展示课,专家推荐委员会参加听课并做出评价。本项分值最高不超过10分。

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20分)主要考察任现职以来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学业务水平、教学成绩和工作表现等方面。

1、学校考核办法健全的,由学校根据考核结果自行确定分值;

2、对于考核办法不全面、不细致的学校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分别计20分、18分、16分。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该项得分10分以下。(1)职业道德考评达不到基本要求的;(2)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的;(4)从事有偿家教以及其他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等违规违纪行为的。

七、荣誉(10分)荣誉是指任现职务以来所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奖励,一般分为综合荣誉和单项荣誉。

1、综合荣誉(7分):全国劳模或模范教师7分,全国优教、省劳模、省特级教师6分,省级优教5分,市劳模、市拔尖人才、市名师人选4分,市级优教、市“五一”劳动奖章3分,县劳模、县级优教2分。(城镇教师具有到农村支教一年以上经历人员,考核优秀者3分,考核合格者1分)

2、单项荣誉(3分):(1)省、市、县教学能手分别为3分、2分、1分;(2)市、县(区)骨干教师分别为1分、0.5分;(3)省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5分、1分、0.5分; 市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分别为0.5分、0.4分、0.3分; 县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分别为0.3分、0.2分、0.1分。(4)全国、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表彰的其他单项奖励分别为0.8、0.6、0.4、0.2分;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表彰的单项奖励得分最高不超过本项同级单项奖励的二分之一。(5)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取得《菏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合格证书》0.2分。以上综合荣誉和单项荣誉均按最高项计分,共计10分。对不进行社会公示且未在市、县区教育局人事科(股)备案的荣誉一律不予承认。

八、教育教学理论研究(5分)

1、著作:指任现职务以来创作的与申报专业相符、具有国内统一书号、公开出版发行的著作。个人专著计5分,参与合著的按平均分计分。参与编写的教参、习题集等教辅资料不计分,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

2、课题:指任现职务以来承担的与申报专业相符的课题,应有所在单位逐级呈报的开题报告和经有关部门审核的结题报告;科技成果奖是指任现职务以来获得的与申报专业相符的科技成果奖励,科技成果须经单位逐级呈报、立项并经有关部门鉴定。课题立项、科研获奖证书等必须是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颁发。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均不予计分。(1)国家级课题或科技成果奖3分;省级课题或科技成果奖2分;市级课题或科技成果奖1分。多人承担课题者按平均分计分。(2)承担多项课题或获多项科技成果奖者,按最高项计分;同一科技成果受过多次奖励的按最高级别计分。

3、论文:指任现职务以来在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与申报专业相符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作品。论文1000字以上的可分档次计分,少于1000字的不计分。与他人合写的作品按平均分计分。(1)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论文计3分;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上发表的论文计2分;在《山东教育报》上发表的论文计0.5分;在《菏泽教育》上发表的论文计0.3分。(2)在教育系统有关部门单位主办、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符的论文,国家、省、市级可分别最高计1分、0.5分、0.3分。(3)在各个层次的增刊、合刊上发表的文章最高计0.2分。(4)发表多篇的按最高层次计算,不累计加分。(5)根据省教育厅规定,获奖论文不再作为评审依据。以上各项按最高项计分,不累计加分。

九、年终考核成绩(3分)以2006年以来的工作考核为准,考核均为合格的计2分,每有一个考核为优秀等次加0.5分,该项最高不超过3分。

以上各项总计100分,申报单位根据推荐晋升数额限制,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推荐。符合破格条件的可按破格推荐。不参加教师基本素养测试者,不得推荐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五篇:岐山县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考核积分办法

岐山县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评审推荐考核积分办法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县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工作,严格程序,统一要求,确保评审推荐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公平,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根据省、市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政策规定及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岐山县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考核积分办法。

一、考核原则和内容

凡经教师本人申请,且符合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的人员,均可参加当年教师职务的评审推荐。在评审推荐中,考核要坚持“结合实际,量化标准,科学规范,激励先进”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考核积分,要把思想政治素质高尚、教学技能精湛、业务能力过硬、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推荐上来,引导教师更加爱岗敬业、钻研教学、热爱教育,以在全系统形成抓教学、促质量的良好氛围。在评审推荐考核中,应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主要考察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突出成绩,鼓励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考核重点是教师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思想政治方面主要考核政治态度、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社会服务等;业务能力方面主要考核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实际技能、教学和教研能力等;工作实绩方面主要考核完成教学工作情况、教研成果、论文、解决实际问题等。对政治思想和师德表现的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教学成绩的考核,实行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

二、考核积分办法

在对申报参评人员进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具体按以下办法予以积分。

l、基本情况方面:

①教龄每年积1分。‘

②任现专业技术职务每年积1分。

③现学历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积1(1分,首取本科学历积8分,后取本科学历积6分,首取专科学历积5分,后取专科学历积3分,中专学历积2分。

2、思想政治方面:

思想政治方面基础分为10分。凡在师德方面出现问题(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参与赌博等),或在履行岗位职责方面出现失误(如拒绝承担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完成差等)造成一定恶劣影响的,视情况每次扣5分,扣完为止。

3、业务能力方面:

①参加市(县)专业技术职务教学能力测试,成绩为免试和A等积12分,B等积10分,c等积6分。

②任现职以来,承担市级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每次积5分,承担县级示范课或观摩课每次积3分,承担乡镇级(县局属学校承担校级)示范课或观摩课每次积1分。

③任现职以来,参加各级赛教活动,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积8分,市级教学能手积5分,市级教学新秀或县级教学能手积3.5分,县级教学新秀积2.5分,乡镇级(县局属学校为校级)教学能手积1.5分,乡镇级(县局属学校为校级)教学新秀积1分。(按获得的最高级别只积一次)。4、5-作实绩方面:

①按评审条件中规定的任现职以来的年均教学工作量(以实际带课节次情况为准),平工作量的积5分,超工作量的视情况加O.5—2分,不足工作量的视情况减0.5—2分。

②近三学年来,在县上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中,所带班平均成绩(每个学把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成绩综合计算): 三个学均列本校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局

属初中为前二名)的积5分,两个学列本校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局属初中为前二名)的积4分,一个学列本校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局属初中为前二名)的积3分。凡有一个学列本校同年级同学科倒一的此项积分以零分计算。(各学校可结合实际,制订补充细则。)凡体、音、美等非县上统考.学科,教学成绩由所在学校职称评审推荐领导小组组织学校全体教师,按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次进行无记名测评,测评结果优秀率在85%t~A上的积5分,优秀率在70%-84%之间的积4分,优秀率在60%一69%之间的积3分,优秀率在60%以下的不积分。

③近三学年来,在学校学岗位责任制综合考评中(把 三个学综合计算): B、初中段:80人以下的学校,综合考评列本校前八名的积6分,列第九至二十名的积4分,列第二十一至三十名的积2分:80人以上的学校,综合考评列本校前十五名的积6分,列第十六至三十五名的积4分,列第三十六名至六十名的积2分。

④任现职以来,凡符合申报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规定的论文予以积分:在省级以上正式报刊发表的论文每篇积2.5分,在省级以上交流的论文每篇积2分,在市级正式报刊发表的论文每篇积2分,在市级交流的论文每篇积1.5分,在县级发表或交流的论文每篇积1分。编写专著每本积5分,参与书籍章节的编写每次积2分。(论文和专著累计积分不超过8分)⑤任现职以来,获省委、省政府以上表彰奖励的积10分,获市委、市政府及省级相关部门表彰奖励的积8分,获县委、县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表彰奖励的积5分,获县级相关部门表彰奖励的积3分,获乡镇级(县局属学校为校级)表彰奖励的积2分。(若有多个荣誉的,按表彰奖励的最高荣誉只积一次。)⑥任现职以来,辅导学生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组织的各类竞赛获优秀指导奖者予以积分: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指导奖的积4分,获市级优秀指导奖的积3分,获县级优秀指导奖的积2分。(若有多个奖次,按最高奖次只积一次)⑦任现职以来,担任高

三、初三和六年级基础课程每年积0.2分,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年积0.3分,担任教研组长每年积0.2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学校管理干部可参照班主任积 分办法予以积分。)

5、其它方面:

①任现职以来,有一年以上县际之间支教经历的积5分,有一年以上县内乡镇之间支教经历的积3分。

②校委会、教师、学生(家长)评议优秀率均在8 5%以上的积3分,评议优秀率均在7 5%一84%之间的积2分,评议优秀率均在60%一74%~N的积1分,评议优秀率有一项在60%以下的不积分。

③近三年来,出满勤者积3分。

三、组织实施

1、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健全成立由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职称评审推荐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实施。在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组成考核小组,对申报参评人员按积分办法进行考核积分。

2、认真考核积分。在考核积分中,要认真核实参评人员的相关情况,按考核积分办法对每个人逐项逐条客观公正地予以积分。对有些情况,要不怕麻烦,细致查阅相关的档案资料,查实核准,确保积分无误。把考核积分情况,要向本单位全体人员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搞好椎荐工作.根据县局分配的推荐名额,依积分结果从高到低的顺序取舍向县局推荐参评对象。考核积分情况在报送评审材料时要一并报县局。凡有举报反映评审推荐中存在问题,一经查实,取消该乡镇(学校)的推荐参评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严肃工作纪律。职称评审工作政策性、程序性、原则性很强,一定要严明工作纪律,执行政策要正确到位,严格按程序运作,不循私情,不搞暗箱操作,排除一切干扰,确保评审推荐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四、几点说明

1、县局属非教学单位和城关幼儿园参照本办法执行〃

2、在考核积分结果相同的情况下,可优先推荐教龄长的教师作为参评对象。

3、凡乡镇、学校制订的补充细则,需经县局同意后方可予以实施。

4、本办法从发文之日起执行。

下载山东省中小学评审中高级教师打分参考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中小学评审中高级教师打分参考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优秀范文五篇)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

    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人力资源......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附件1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科学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关......

    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附件3 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客观、公正地评 价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人......

    新密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推荐办法(最终5篇)

    新密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推荐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职称工作的正面引导作用,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提高职称工作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调......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

    附件3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9号)文件精神,为深化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设高素......

    2016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第一条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关于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

    忻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评审办法

    忻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评审办法 根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晋人社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