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既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
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既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又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启发学生揭示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把孩子们带入数学情境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在半张纸上涂上颜料,再用对折叠印的方法,出现一幅美丽的蝴蝶图案。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图案对儿童很有吸引力,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又如,有一位老师在上“有余数除法”时,出示一些灯笼,这些灯笼按照红黄蓝的顺序排列,并用纸遮住,只要学生说出灯笼的排序号,教师马上就能说出灯笼的颜色,试了几个都正确,学生觉得很奇怪。于是老师告诉学生因为她掌握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新知识,很快就能知道这个秘密。这样,学生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整节课就能全力以赴,饶有兴趣的接受知识。“奇”引“趣”,“趣”生“爱”,这是儿童认知的一个心理过程。以上两个例子中教师正是抓住学生“爱学”“乐学”的情绪,促使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使教学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学生民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探索愿望。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意识中矛盾激化,在问题情境中产生了对新知识的需要,并在兴趣的激励下,通过探索去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认识“面积单位”时,教师先出示两个图形(图图),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重叠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要用划分方格的方法来比较大小。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发现图的面积大,于是得出结论,格子多的图形面积就大。接着教师再出示图,同图和图比较,但是格子却比它们多。这与刚才的结论发生了
冲突,使学生意识到比较两个图形大小,要有统一的格子,也就是要有一个统一标准,从而自然地推出 面积单位的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能性。这各种可能性既包括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又包括学生的发展潜能。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做到了如指掌,然后按照知识结构发展的连续性,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后,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先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知道圆锥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接着教师提问:“该如何求圆锥的体积呢”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陷入疑惑之中,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然后教师再启发:“我们已经学过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能不能把圆锥体积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呢?”学生的思想茅塞顿开,在教师创设的特定问题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实验。他们进行观察、研究、比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学生从质疑到释疑,得到了成功的体验,激发了更高的数学兴趣。通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中心环节,同时,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情境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成为问题情境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对待学习如饥似渴,失推动他们孜孜不倦地钻研,从而获得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把解决问题看作是学习数学的过程。而思维就是“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当个体活动感到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此时的思维才真正启动。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掌握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自己提出问题。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更能活跃思维的积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活动,发挥其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分数和有限小数的关系”,先让学生在师生游戏的情境中,发现教师能用“看”的方法很快地判别出任意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时学生非常迫切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1、看什么呢?
2、怎么看呢?带着这两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讨论探究,发现了“看“的方法,即只要看最简分数中分母质因数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造的能力
发明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改变学生总是围着教师、教材、书本,以及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教师有意识地利用旧知让学生回忆,计算面积大小或长方体等体积的大小时,都要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方可计算,那对圆锥体积大小的计算你又是怎么候想的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1、圆锥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
2、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激发展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教师进一步的启发,经过4次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体积的转化,学生得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儿童具有好奇、好问、探究的认知特点,但儿童的活动往往又受兴趣和需要所支配。因而在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产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迫切点,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用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出三张大小一样的圆片的1/
2、2/
4、4/8,启发学生:“你们在表示阴影部分时发现什么?”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三个分数各不相同,但所表示的大小为什么一样呢?更聪明的学生就迫切地想知道什么样的分数才会相等?这时学生就在问题的驱动之下,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无疑需要问题的参与,否则无法进行探究与发展。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可以驱动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己提出问题思考:
1、圆可转化为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
2、转化前后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整个教学过程,教会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本领:
1、可以应用知识间的转化和联系;
2、动手操作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认真观察、比较,有序地思考问题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等。
第二篇: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显然,探究的源头在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们努力去克服,而且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它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目的图式,奠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记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们想到,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渠道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和契机,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解疑,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一、引入新课时,情境设疑,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事先准备了一些只露出三角形一个角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时,学生很容易猜出结果;当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也自然地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拿出来的却不时锐角三角形,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悬念:为什么有一个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的就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呢?在学生积极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紧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水到渠成,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在知识探究中,设置问题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在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发现过程,通过有步骤分层次地设置一系列的阶梯型问题,激发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逐渐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例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设计两组数让学生算一算能否被2整除。120、172、294、386、428、和121、173、295、387、419。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观察、思考。(1)为什么前面一组数都能被称2整除,而后面一组数不能呢?(2)两组数不同在哪里?(3)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决定这个数的哪一位呢?通过这一连串的设疑,学生很快地发现了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之中。接着,我再用摆一摆的方法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先让学生用卡片1、2、3摆几个三位数,看一看有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再用4、1、5让学生摆。在学生操作摆弄后,产生(1)为什么前三个数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而后三个数不能呢?(2)前三个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们各位上数的和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行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探索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在知识应用中,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候应当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们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因此教师在知识应用中,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8、7、6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经审题发现求最大的圆柱体积就意味着考虑应全面,要用数学眼光审视圆柱的高及底面直径,才符合题意。通过学生思考,合理判断,探索到正确的知识。使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例如,李老师家准备在长4.8米,宽2.1米的阳台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想使地砖无剩余,地砖的边长可以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探索中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真知,丰富体验,并实现了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第三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吉林省通化县果松镇七道沟学校 刘卉
求知欲是一种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深索真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简而言之,求知欲就是当面对一个问题、一个事物的时候,大脑中产生一种“非弄清楚不可”的欲望。我们可以借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平衡理论来理解求知欲的产生机制。皮亚杰提出的平衡概念就是个体保持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于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因为当某种作用于孩子的信息不能与其现有的认知图示相匹配时,就会引起主体一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的内部感受是一种不协调及不满足感,学生会努力去克服这种消极感受,以恢复旧的平衡或达到新的平衡。孩子努力去克服这种消极感受,以恢复旧的平衡或达到新的平衡的欲望就是求知欲。教师应把握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善加引导和培育,研究如何恰当而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多思考、勤提问、主动参与学习。
求知欲是创设性思维的基础和源头活水,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探索和创新。而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就阻塞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最可行且有效的操作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个课题而精心设置的实际问题,这个实际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又是必须学习新课之后才能解决的。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会学、会用知识,并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意创新都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教学程序是:参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辨别能够达到这些教学目标的问题,也就是思考问题背后有什么事实和包含什么样的观念,学生已有的经验中是否有了对这个问题的初步认识,问题涉及的内容是否属于课程标准的重点;以这种分析和评判出发,为学生提供不同材料供他们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自主探究;以对问题的理解出发去解决预设的问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和教会学生自我提问。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尝试以下的做法:
一、精选趣味性材料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开始积极思维,使思维处于活跃和兴奋状态,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精选趣味性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二、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学习动机因素创设问题情境
教材中有不少与动机、志向相关的教育因素,发掘并利用这些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教育,唤起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教材中有许多立志成材类素材,由次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从小立大志对将来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进而诱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动机,激发求知欲。
三、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鲜活的生活背景能唤起学生对解决新问题需要的原有策略,同时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
合理创设合乎学生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主动建立、重组、改造和发展。因为学习过程中是新的学习内容,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过程,顺应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可以更好的使英语学科在思维方面显示出来的优良品质——积极的思维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强烈的思维内驱力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
(1)提出初始问题,确定思维的指向性。
(2)提出探索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提出开放问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能使学生原有盼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和思想方式去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让学生发散思维,自创问题情境
发散思维就是求变求异,是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标新立异,随时注意多方位思考,变换角度思维,使思路开阔,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教师除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以此来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生自创问题情境,可以使他们的思维不再拘泥于老师所限定的框框,他们的求知欲一旦旺盛,他们的质疑精神与创造思维及良好的思维品质也会得到优化和发展。提}H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诱发创新,需要产生动机。问题能嘹亮思维的火花,好奇引发人们探索的欲望。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
总之,只有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只有学生在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思考问题,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动和有效的参与,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与发展,使教育教学切实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创设问题情境_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积极创设充满趣味化的、生活化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是新课程着力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并不断提高对自身能力与责任的认识,使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成为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
(一)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设置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情绪饱满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二)抓住时机巧设问题情境,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1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
(1)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创设问题情境。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学生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学生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2)应在重点、难点处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本节内容重难点的把握。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中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3)应在关键处设疑。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材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问题情境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恰当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2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设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其另一个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方式肯定并激发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敢于发问;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得到”;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门为少数人设置;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模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而深。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创设问题情境,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创设问题情境对化学新课堂教学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对化学新课堂教学的作用
郭冀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的发生源于情景变化的刺激。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情景问题,将这些问题用各种形式给学生质疑,存疑,有了疑就会产生思维,而有了思维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案例1] 在讲 “二氧化碳性质”时,教师可先讲述下边的故事:
在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一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山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他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浮不定。
波曼尔抱着狗跑出山洞,放声大笑: “原来这屠狗妖就是......”
然后提出问题:
1、屠狗妖是什么?
2、该物质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有哪些?紧接着教师做了的个实验: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后回答上述问题。因此利用趣例或生活中的实例激疑,可以令学生心生疑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利用化学探究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
[案例2] 在讲授“钠的化合物”这节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水通常用来灭火,你能相信用水能生火吗?”紧接着进行演示实验,老师在包有少量Na2O2(事先不让学生知道)的棉花上滴几滴水,当学生观察到棉花剧烈燃烧的现象后,明知水不能使棉花燃烧,可又无法解释眼前的事实时,强烈的探求欲望喷发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其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地状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样,中学化学很多课程都可以由生活实际或小故事引入的,如用酸雨问题引出“硫酸”,油田水质问题引出“硬水及其软化”,“鬼火传说”引出“白磷”等等。
引出了问题,下面就要进行实验探究了。教师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或实验方案,观察演示实验或自己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无论是阅读、实验还是讨论前,教师要精心指导,一是要指明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观察哪方面的现象,要进行哪些探究,二是强调阅读时要在教材上画出重点。观察时作好记录,讨论后要注意归纳。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围绕着中心内容展开探究,并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维、实验等多方面的能力。
实验探究结束后要归纳小结,老师应全面、准确地归纳出实验的结论和说明的问题。如总结“钠的化合物”一节时,经过实验,可以归纳出几点:
① Na2O2能够和H2O、CO2反应,都生成氧气,氧化性强。
②Na2CO3和NaHCO3都可以和盐酸反应,但是后者反应比前者要剧烈得多。NaHCO3受热易分解,稳定性比Na2CO3弱。
3.利用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件化学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事实、一项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一幅真实地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则生动的有关能源或环境问题的报道等.都能使学生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机,强化自主学习的责任。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使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案例3]“金属钠” 问题情境的设计
据某报报道:在广州市珠江河段曾经出现过惊险神秘的“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水桶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另三个被成功打捞。据现场的一位同志讲.早上1O点。河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在水面上漂浮的一个铁桶内部窜出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群众议论说,“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 消防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立即用煤油浸泡。问题:(1)为什么装满金属钠的铁桶不下沉?为什么“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2)为什么消防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3)为什么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感受此情此景,学生的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强化,探究心理氛围已经形成。此时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弄清了神秘“水雷”爆炸、燃烧的原因,认知积极性受到强化。课后部分学生还设计出了“滴水点灯” 和“滴水生火”的实验。学完钠及化合物的内容后,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主动实验,萌发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心理特征,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4.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习者产生探究的动机,并以渴望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有趣的化学故事、夸张的卡通图片或动画、生动的化学史料、适合学生言语习惯的文字对白等,都能吸引学生自然融入学习活动中。
[案例4]“维生素” 问题情境的设计: 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只能吃面包、饼干、成肉等食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你知道船员们患的是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呢?上述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引导学生对维生素的结构、功能及对人身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从故事或其他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而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这种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持久、最稳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