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5 03:4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借助线段图和树状算图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能应用逆推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画算状树图或线段图,理解和掌握求一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在寒假中,同学们要参加社区活动,观看大型电视机纪录片《故宫》。1)小丁丁步行到社区,小巧骑自行车到社区。小巧每小时行的路程是小丁丁的5倍。

如果小丁丁每小时走3千米,小巧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如果小巧每小时行20千米,小丁丁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口答)1)到了社区放映室,发现男孩子的人数比女孩子的3倍少6人。

如果女孩子有9人,男孩有几人? 如果男孩有30人,女孩有几人?(口答,用正推检验)2.师:谁能根据题意填空。

3.师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就能正确地建立起等量关系。知道一个量,就能根据数量关系算出另一个量。二.探究过程:

(一)探究一

1.出示:大型纪录片《故宫》,讲述了许多关于故宫的历史。还告知我们故宫的面积约是72万平方米,要比上海人民广场面积的5倍还多2万平方米。那么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米呢?

师:故宫的面积与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大小关系?(告知这是一句关键句,用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式)

你们是怎样来理解这句关键句的? 理解的角度:

把人民广场的面积作为标准,也就是一份,故宫面积就有这样的5份多2平方千米

②等量关系式: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2.探究各种数量关系的表示方法,正确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师:根据等量关系式

文字表示: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已知)

(未知)图示表示两种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故宫面积与上海人民广场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帮助我们求出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呢? 组织讨论,汇报交流:

〖方法一〗——线段图 〖方法二〗——树状算图

(72-2)÷5 =70÷5 =14(万平方米)

答: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14万平方米。师:说出每一步的含义,在图中表示那一部分?(72-

2、70÷5的计算结果表示什么?)

小结:思考方法,从条件出发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二:

1.出示:故宫的面积约是72万平方米,比上海人民广场面积的6倍少12万平方米。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米?

师:这里故宫的面积与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2、学生尝试练习,汇报交流 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6-12

(72+12)÷6

= 84÷6

=14(万平方米)

答: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14万平方米。

师:“72+12”表示什么?

3、师:这题和第一题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师:如何求出一份的数量? 小结:在求一倍数时要先求出几倍数,然后再用逆推的方法求出一倍数。突出分析数量关系的途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看图编题,只列式不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试一试(画画线段图或树状算图)

1)你知道吗?世界有哪七大洲?(11页的试一试)

世界七大洲中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亚洲的面积约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的岛屿),比大洋洲面积的5倍少85万平方千米。大洋洲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展览会。

四、五年级一共去了329人,比三年级的2倍少5人。三年级去了多少人?(13页的第2题)学生交流、反馈。3.对比练习

1)修筑一段公路,已经修好了1200米,已修好的长度是未修的5倍少50米。还有多少米没有修好?

2)修筑一段公路,已经修好了1200米,未修的长度是已修好的5倍少50米。还有多少米没有修好?

师:这两题有什么异同点?解法上呢?

课堂小结 二.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应用题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在求一倍数时又要注意些什么?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P/

5、6

第二篇: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能结合树状算图理解“综合——分析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综合——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复合应用题的基本方法。结合树状算,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答: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1)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千米?

生1:实际每天修的千米数-计划每天修的千米数=多修的千米数(2)小丁丁比小胖提前几分钟完成任务?

生2:实际每天修的千米数-计划每天修的千米数=多修的千米数(3)加工这批一共需要多少天?

生3:先用的天数+后用的天数=一共用的天数

2、口答:根据已知条件,说出可以求什么问题?(1)每台机床3小时加工210个零件,生1:每台机床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2)每支钢笔5元,学校买了20支钢笔,生2:一共需要多少元?

(3)水果店运来500千克西瓜,比香蕉多350千克,生3:香蕉有多少千克?香蕉和西瓜一共有多少千克? 出示课题“解决问题(1)”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

出示例1:工程队修一条长为84千米的公路,原计划28天完成,实际21天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千米?(1)读题,审题。

(2)小组讨论:解答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2、汇报

我从已知条件开始想: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

a、一条长84千米的公路,原计划28天完成,原计划每天修

探究三:

师: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想,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生: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集体练习生:84÷21-84÷28 =4-3 =1(千米)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1千米。

三、课内练习练习一:

小丁丁和小胖每人各打一篇3000字的文章。小丁丁每分钟能打75个字,小胖每分钟能打60个字,照这样计算,小丁丁比小胖提前几分钟完成这项工作?(1)读题,审题。

(2)分析数量关系:出示数量关系和算图 出示:

(3)列式计算:齐练

3000÷60-3000÷75 =50-40 =10(分钟)答:小丁丁比小胖提前10分钟完成这项工作。练习二: 出示主题图和题目(1)师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从图上看懂了什么?(2)集体练习:

生1:1700÷20-1560÷20

生2:(1700-1560)÷20 =85-78

=140÷20 =7(个)

=7(个)答:小巧平均每分钟比小亚少打7个字。(3)师问: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生1:小亚的工作效率-小巧的工作效率=相差的工作效率 生2:工作量的差÷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的差 练习三

判断题:问:错在哪里?你是怎么想的?

(1)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00米,25天完成,现在要求15天完成,每天应比计划多修多少米? 300×25÷15()生1:(×)改正:300×25÷15-300(2)甲、乙两人各自要完成生产240件衣服的任务,甲每小时生产15件,乙每小时生产12件,甲比乙少用多少小时完成任务?

240÷(15-12)

()生2:(×)改正:240÷12-240÷15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解答应用题先审清题意,然后可以从条件出发,也可以从问题出发,还可以把条件和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课后习题 练习册P/54~56

第三篇: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2 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复习:

1.取下面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 1.29≈1.3 0.056 ≈0.1 保留两位小数:3.424 ≈3.42 4.6372 ≈4.64 保留三位小数:7.4856 ≈7.486 7.2465 ≈7.247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2 新知探究

(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 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别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 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分三个层次)0.4=6.25(个)(1)2.5÷(2)瓶子数必须是整数。6.25≈6,需要6个瓶子。

(3)6个瓶子只能盛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一个瓶子,共需7个瓶子。总结:这就是“进一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一。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5÷1.5=16.666(个)

考虑实际情况:包装礼盒数是整数。包装17个礼盒丝带不够,所以最多只能包装16个礼盒。

总结:这就是“去尾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直接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变成整数。

3.对比两个题目: 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4.回想前面学过的“四舍五入”法,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总结: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但又各不相同。“四舍五入法” 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学以致用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进一法,不管剩多少煤都得再拉一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进一法,剩余的人需要再坐一辆车。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去尾法,剩余的纸不够装一本。

(5)李叔叔用100元钱买得了15个茶杯。每个大约多少钱? 四舍五入法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去尾法,剩余的不够一天,所以不能算一天。

(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进一法,剩下的蛋糕需要再装一个盒子。2.我么可以怎么对这些题进行分类呢? 第一类:(都是进一法)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第二类:(都是去尾法。)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总结: 进一法:运货物、装油、坐船、坐车…… 去尾法:做蛋糕、分东西、做衣服、包装……

(二)综合提升练习

1.一筒橙汁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4克橙汁粉和8克方糖,冲完这筒橙汁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

450÷14≈32(杯)32×8=256(克)

答:大约需要256克方糖。

2.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5≈12(个)答:她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课堂小结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的结果是小数,有时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进一,这就是“进一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板书

解决问题

——“进一法”和“去尾法”

1.2.2.5÷0.4=6.25≈7(个)25÷1.5=16.666···≈16(个)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去尾法: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 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 舍去。进一。

第四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连乘、连除或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合算式。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用连乘、连除及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乘除法式题。

22×16=352 190×2=380 35×17=595 804÷2=402 245÷7=35 128÷8=16 2.应用题 ①隆福小区有15栋楼,每栋楼有5个单元,隆福小区一共有多少个单元? 5×15=75(个)或15×5=75(个)答:隆福小区一共有75个单元。

②隆福小区每栋楼有5个单元,有业主60户,平均每个单元有多少户业主? 60÷5=12(户)

答:平均每个单元12户。

总结算题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例

3、出示插图及例题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师:观察题目,说说你从图中指导哪些已知条件和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已知条件:总共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引导学生计算,教师总结板书:

(1)每个箱子里有12个保温壶,一周卖出5箱,共卖出多少个保温壶?怎样计算?[12×5=60(个)] 60个保温壶,每个45元,总共多少钱? 45=2700(元)引导学生回答:60×

5×45=2700(元)] 怎么列综合算式,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教师板书示范:12×(2)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5=60(个)45×60=2700(元)综合算式: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并板书[12×12×5×45=2700(元)] 比较两次结果是否相同。

强调: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作为一种验算的守法,两次结果相同,说明我们计算是正确地。

(3)回顾反思。

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可以先求出每箱的总价钱,然后乘箱数;或者是先求出总数量,然后乘每个保温壶的价钱,两种方法可以得出总钱数。

4、出示插图及例题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引导学生读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30(人)30÷3=10(人)讨论回答怎样计算教师板书?60÷

2÷3=10(人)讨论综合算式的写法,教师总结板书:60÷(2)还有其他算法吗?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现在共60人,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那么共分成了多少组呢?

2=6(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3×教师:总共有60分,平均分成6组,每组多少人?怎样计算? 6=10(人)学生回答,师板书:60÷

2)=10(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综合算式:60÷(3×总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例4。

(3)学生验算一下,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三、巩固练习

1.复习题添加条件改成两步计算问题

隆福小区有15栋楼,每栋楼有5个单元,每单元有业主12户,隆福小区有多少户业主?

方法一:

(1)每栋楼有多少户? 5×12=60(户)

(2)隆福小区一共有多少户业主? 60×15=900(户)

12×15=900(户)综合算式:5×方法二:

(1)15栋楼有多少个单元? 5×15=75(个)

(2)隆福小区一共有多少户业主? 12×75=900(户)

15)=900(户)综合算式:12×(5×答:隆福小区有900户业主。2.做一做

(1)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 方法一:

(1)每间教室装多少块玻璃? 8×6=48(块)

(2)一共安装了多少块玻璃? 48×16=768(块)6×16=768(块)综合算式:8×方法二:

(1)16间教室共有多少扇窗子? 6×16=96(扇)

(2)一共安装了多少块玻璃? 8×96=768(块)

16)=768(块)综合算式:8×(6×答:一共要安装768块玻璃。

(2)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方法一:

(1)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盒? 960÷6=160(盒)(2)可以装多少箱? 160÷8=20(箱)6÷8=20(箱)综合算式:960÷方法二:

(1)一箱共有多少个杯子? 6×8=48(个)

(2)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960÷48=20(箱)

8)=20(箱)综合算式:960÷(6×答:960个杯子可以装20箱。

四、拓展提升

1.大王村今年中杨树168棵,种的杨树棵树是松树的4倍,杨树和松树一共多少棵? 168+168÷4=210(棵)答:杨树和松树一共210棵。

2.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芳3分钟跳了312下,小刚2分钟跳了220下,谁每分钟跳得多,多多少下?

312÷3=104(下)220÷2=110(下)110-104=6(下)

答:小刚每分钟跳得多,多6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连乘、连除或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大家谈一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答,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遇到的困难)师生总结:

我们进一步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步骤: 阅读与理解

↓ 分析与解答

↓ 回顾与反思

我发现分步时运算准确,在整合综合算式时,有点困难。我觉得只要我们课后多加练习,再大的困难也会解决的。

板书

解决问题

第五篇: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比较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巩固两三位数加减计算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乐趣。

2.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自主收集数据,找到求解方案。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去国家森林公园游玩。

师:国家森林公园很大,我们要坐小火车才能到达每个游玩地点。看图片,你知道了什么?

小火车红色四节,蓝色六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以座48人。一年级125人,二年级169人,三年级163人,我们这就出发了。二.探索

探究一:连加算式

师:三个年级能否一次乘上这两列旅游车? 学生讨论。生汇报。

师:我们可以分别考虑座位数和同学数,再作比较得出结论。师:用算式可以怎样来表示座位数和同学数呢? 生回答。

座位数:192+288=480(人)

学生数:167+163+125

125+167+163

=292+163

=330+123

=455(人)

=455(人)师:你能通过这里的计算结果得出结论了吗? 生回答。

师:三个数相加,按怎样的运算顺序来计算? 教师小结运算顺序 探究二:设计乘车方案

师:三个年级乘两列列车,现要求以年级为单位上车,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列车上,请你设计乘车方案,使大家都能上车。

师: 大家对乘车的要求都明白吗?“以年级为单位上车,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列车上”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方案1一、二年级

蓝色列车

125+167=292 >

288

三年级

红色列车

163

<

192 方案

2、一、三年级

蓝色列车

125+163=288

= 288

二年级

红色列车

167

< 192 方案

3、二、三年级

蓝色列车

163+167=330 > 288

一年级

红色列车

125

<

192 师: 如果按小胖的方案,有几个一、二年级的同学要离开自己的年级进入红色列车? 生回答。

师:你能不能列式计算? 生回答。125+167-288 = 292-288 = 4(个)教师讲评:用学生数用每列车的座位数进行比较,能设计出乘车方案,表扬学生会思考 探究三:连减算式

师:玩的累了,同学们想休息下,吃午饭了。师:全体同学在森林餐厅吃午饭,有„„ 今日供应

海鲜面

10元 咖喱面

10元 扬州炒饭

10元

师: 98个学生订扬州炒饭,169个同学订咖喱饭,余下的同学都要海鲜面。共有几个同学订海鲜面? 生:455-98-169

= 357-169

= 188(个)师:说说这里的455,98,169,188分别代表什么? 生回答。

小结:订海鲜面的人数=总人数-订扬州炒饭-订咖喱饭 练习与巩固提高: 练习一: 1、123+132+321

512+103+22

师:你是怎样算的? 189+211-400

729-129-555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讲评 练习二:应用题

1、池塘里的粉荷花比白荷花多164朵,池塘里有686朵粉荷花,池塘里有多少朵白荷花?

2、爸爸买了一条围巾,妈妈和小巧各买了一件衬衫,应付多少元

课堂小结

四、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认真看题,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告诉大家?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配套练习

下载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的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1.2过程与方法......

    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树状算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

    教案: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学习追及问题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让学生......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王素芳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会区别并解决求“两数之积”与“两数之和”的实际问题。 2.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意思并分析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综合应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2.培养学生分析出不同......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 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 谢晓阳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经验,安排了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共同学习,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2、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执教者:王晓娟 【教材分析】 ⒈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