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案例尊重关爱信任支持团队第一(范文)
企业文化案例----尊重关爱,信任支持,团队第一。
文化拍卖
在美国的一次艺术品拍卖现场,拍卖师拿出一把小提琴当众宣布:“这把小提琴的拍卖起价是1美元。”还没等他正式起拍,一位老人就走上台来,只见他二话没说,抄起小提琴就竟自演奏起来。小提琴那优美的音色和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令全场的人听得入了迷。
演奏完,这位老人把小提琴放回琴盒中,还是一言不发地走下台。这时拍卖师马上宣布这把小提琴的起拍价改为1000美元。等正式拍卖开始后,这把小提琴的价格不断上扬,从2000美元、3000美元,到8000美元、9000美元,最后这把小提琴竟以10000美元的价格拍卖出去。
同样的一把小提琴何以会有如此的价格差异?很明显,是协作的力量使这把小提琴实现了它的价值潜能。
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团队莫不是如此。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在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冠军争夺赛中那场惊心动魄的胜利恰恰证明了这一点。8月11日,意大利排协技术专家卡尔罗•里西先生在观看中国女排训练后认为,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赵蕊蕊。可在奥运会开始后中国女排第一次比赛中,中国女排第一主力、身高1.97米的赵蕊蕊因腿伤复发,无法上场了。媒体惊呼:中国女排的网上“长城”坍塌。中国女排只好一场场去拼,在小组赛中,中国队还输给了古巴队,似乎国人对女排夺冠也不抱太大希望。
然而,在最终与俄罗斯争夺冠军的决赛中,身高仅1.82米的张越红一记重扣穿越了2.02米的加莫娃的头顶,砸在地板上,宣告这场历时2小时零19分钟、出现过50次平局的颠峰对决的结束。经过了漫长的艰辛的20年以后,中国女排再次摘得奥运会金牌。
那么,中国女排凭什么战胜了那些世界强队,凭什么反败为胜战胜俄罗斯队?陈忠和赛后说:“我们没有绝对的实力去战胜对手,只能靠团队精神,靠拼搏精神去赢得胜利。用两个字来概括队员们能够反败为胜的原因,那就是忘我。“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
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组织,包括企业,不但要求有完美的个人,更要有完美的团队。
第二篇:关爱、尊重、信任: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后进生转化
关爱、尊重、信任: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学有专长,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观念,重视后进生,关心后进生,研究后进生,帮助后进生,转化后进生。
一、关爱——打开后进生的心灵
没有爱的教育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对后进生的爱尤为重要,后进生对教师给予的爱就像茁壮成长的小树渴望雨露和太阳。一些后进生是留守学生,一些是由于家庭上的烦恼,生活上的困难影响了学习。后进生往往因成绩不理想,有自卑心理而愧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地向老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越聚越多,学习就越来越感到困难;教师必须与后进生有所沟通,与他们建立感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在心理上有亲切感,信任感,老师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我们无私的、真挚的爱倾注给后进生,关心爱护他们、了解他们,多找他们谈心,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让他们沐浴阳光,感受温暖。
二、尊重——增强后进生的自尊
教育也是一种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怎样看待后进生,把他们看成什么样的人,对他们的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在平时教学中不自觉地对他们冷眼相看,对他们的关注不够,有偏见,会使他们在人格上有自卑感,在学习中缺少自信,尊重他们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课堂上有意对他们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让他们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回答有困难时给予引导性的提示,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增强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可以使他们感到自己和所有的同学一样,都是集体的一份。尊重后进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微小的进步,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三、信任——发挥后进生的潜力
后进生由于学习不理想或纪律性差,长期受到排斥,他们一般都心虚,对外界很敏感,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对他们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的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要适时的,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在生活和学习中,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使他们感受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他们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观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并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
后进生不是永恒的,作为教师只要找准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关爱、尊重、信任他们,使这些迟开的花转变得更加灿烂,鲜艳,芳香四溢。
第三篇: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关爱生命 尊重生命》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指导教师:杜海燕
一、活动背景: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各种生命息息相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渺小的人,却通过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各种人间奇迹!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当我们用最美丽的语言赞美生命的可贵时,忽视安全所带来的隐患也如影随行。交通工具在缩短异地距离,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时,无视交通法规的违章、超载等肇事现象在上升,马路杀手使生命在车轮下呻吟。校园——这本是生命绽放的乐园,却隐藏一些不安全因素,让生命之花凋零生命、尊重生命。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充分了解关爱生命的重要性,激发起学生时刻关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的思想意识,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活动实践的能力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查同学关爱生命的情况,并对相关数据做好记录、分析,指导学生运用收集数据,集体讨论和请教教师的方法解决问题。2.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丽与可贵。情感与态度:
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近生活,走近社会,并利用调查问卷,倡议书等形式,激发起学生养成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无数次的灾难和震撼告诉我们要学会关爱
三、活动实施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1、数码相机、调查问卷、相关的其他材料。
2、教师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如何制定计划,如何收集资料;如何科学的记录调查情况;如何分析中学生安全状况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们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学生开拓视野,拓展知识,可以让学生更走近生活,走近社会。
3、分组活动(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有关的资料)
(二)开展活动,深入调查
学生根据计划开展调查研究,开始时他们只会利用有限的手段,如,去微机室上网,查找图书资料,当他们发现这些方法远远不够用时。于是我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自然,感悟生命;走上街头,去观察、思考;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统计、归纳,形成认识,发出倡议,激发起学生时刻养成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意识。
1、走进自然,感悟生命的美丽与顽强。
2、上网查询有关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资料及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
3、走上街头,观察、了解周边的交通现状。用手中的照相机拍下交通违章的现象,作为资料。
4、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同学的安全观念淡薄,不懂得如何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5、通过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汇总、整理,形成认识。
6、经过讨论,发出倡议,激发起学生时刻养成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意识。
四、活动反思
1、学生的收获和反思、老师的体会和反思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乐治镇第一小学 彭翔)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在爱的雨露中健康成长
——乐治镇第一小学 彭翔
一、案例介绍:
张雨雨,女,11岁,四年级(1)班学生。该同学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就离开了她。她一直和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祖父母年纪较大,识字不多,长年在外打零工。家庭经济较困难,是个低保户家庭。该生刚刚进入一年级时,由于没有很好地经历过学前教育,成绩一度跟不上。她上课总是默默无语,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显得心事重重,给人感觉性格忧郁。现在四年级了,她在课堂上发言积极,课下与同学们快乐的玩耍,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而且各门学科成绩都合格以上,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总结这四年来对她的耐心教育,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她的进步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二、案例分析:
刚开始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家庭身世,我就从多方面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思考解决方案。
1、亲情的缺失,心灵的空白。
张雨雨同学的父亲在其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她,从小缺少父亲的关爱,缺少一种温暖和安全的感觉。母亲改嫁长期在外,与她相处甚少。祖父母的年迈,思想观念落后,让她的心灵缺乏有效的、丰富的交流,以及生动的情感注入。在生活中,她常常表达出这种孤独和寂寞。因此,对于这样的留守儿童,学校和班级在其生活中的地位更是比别的孩子重要的多。
2、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
张雨雨本身就不爱说话,不太愿意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家也无人可以指导帮助。因此,刚进入学校时,学习非常吃力,跟不上节奏。但这个孩子虽不太喜欢说话,但对于老师的教导能认真地听并切实地去做。
三、实施做法:
分析了她的情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她进行耐心教育。(1)在学习上多帮助她,培养自信。
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会在学校生活中充满信心,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会常常走近张雨雨,带她一起分析问题,教她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她分析现在的学习状况,指导她如何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对于她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闪光点都尽力赞美鼓励。每一次的表扬,我都能在其没有表情的脸上发现一丝隐隐的微笑。经过我悉心的指导,耐心的等待,还有她自己的努力,在三年级期末她终于赶上了同学,考到了80多分,而我也大大的表扬了一番。而接下来的学习,我一直时时地关心她,经常单独辅导她作业,教导她要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把字写好,争取更好的成绩。她也很认真地把老师的教导记在心里,认真完成作业,在家常常主动学习。我每月去家访,来到她家,简陋的房子里,她一个人在认真地学习。我很欣慰,知道主动学习的孩子不会差。我的不断表扬和同学们一点点的佩服成了她一直不断进步的动力。
(2)在生活上多关心她,远离孤独。
针对她时时刻刻流露出的孤独,我用多种方式来化解。首先,让书本成为她永久的朋友。我经常让她把书带回家看,教育她要把书当成自己最好的伙伴。学校和我也都经常赠送一些书籍给他,让她的心灵有了依托。记得,后来的日记在谈到周末一个人在家感觉孤独时,她就会拿出书来读,书真的成了她的好朋友。另外,我班另外一个孩子和她家住得比较近,我就常常让她们在一起多交流,多玩耍。现在她们经常放学一起写作业,周末一起玩耍,在日记中我看到了她真真切切的快乐。
(3)融入团结友爱的集体,感受温暖。
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感化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留守儿童以及特殊儿童来说,一个温暖的集体将为其 一生奠下温暖的色调。为此,我不懈余力地创建一个有着团结友爱,爱好读书的良好班集体。她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不知不觉地耳濡目染,收到良好的熏陶。同时,我利用班上和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机会,让她主动的参与进来。她参加了学校及班级组织的跳绳比赛,她参加“
六、一”儿童节目表演。在这些活动中,全班同学为其加油助威,既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她终于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全班同学都是自己的朋友,班集体就是自己温暖的一个大家庭。同时,针对她的家庭情况,帮她申请的多项援助,民政妇联的帮助,还有学校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更让她体会到了这种人人关心她的温暖感觉。
四、个案教育反思——学校的关爱和教育是爱的雨露,让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
现在的张雨雨,无论是在学习、语言、行为习惯还是在交流能力方面,她都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她衣着整洁,懂事有礼貌,学习优良,与人相处和谐。而这一切的转变,应该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爱,可以为枯萎的小草带来整个春天;爱,可以让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爱,可以给孤独的小鸟一个浩瀚的天空。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多点奉献,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多的精彩!(附:下队到留守儿童家庭关爱工作照片如下)
(图中左为帮扶教师彭翔、中为留守儿童学生张雨雨、右为其祖父张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