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钱找关系上三流大学,喜还是忧?
点击了解北大青鸟高考特招班
一、上三流大学,喜从何来?
众所周知,高考已再不是独木桥了,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片坦途。
不是吗?高达80%的高考录取率、三流大学录取的最低控制线大多不足高考卷面总分的30%!榜上有名已不再是高考生竞争的结果,只要你想混张大学文凭,高校肯定将竭诚为你服务!大家都明白:5分制的3分、百分制的60分是及格线。而百分制的30分是什么?只需要做什么?每门考试蒙对一些选择题即可,可这恰恰是三流大学录取的最低控制线。
你笑了吗?喜的是努力有了结果,喜的是可获得大学生称号。
可父母眼里分明有泪花!高额的学费、不及格的大学生、就业率低、就业薪酬低、蚁族、啃老族 大学生已从天之骄子渐变为天之焦子,大学生已经与农民工、下岗工人一并成为国家领导人最为关注的三种人!
二、上三流大学,被逼无奈?
三流大学靠什么将学生培养成人才、送上工作岗位?我们不妨做以下分析:
1、靠学生的学习能力?随手可得的30分,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可见一斑。(学校有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吗?);
2、靠学生的专业兴趣?入学时,并不测评学生的专业兴趣,仅凭学生报考志愿时自行选择,完全没有老师讲解指导;
3、靠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涉及师资力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学生素质”等等各个方面。现实是:1)老师从学校到学校难以成为行业专家,凤毛麟角的好老师却去了好学校;2)课程内容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差于重点院校,却又达不到实用要求;3)教学方法与高中教学方法没有本质区别,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4)学生管理寄希望于学生自我管理,松散、自由;5)未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课程,难以提升学生素质。
4、靠学校的就业服务?越是办学层次高的大学,其毕业生接受求职服务的比例越高;211院校没有接受任何求职服务的学生比例明显低于其他类型高校;而高达1/3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提供的求职服务没有任何帮助。(注:选自《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分析的结论是什么?你是否可以大胆猜想:最低控制线的设置不在于你是否能够成才,而在于高校可以容纳多少学生!但是,高校并没有强迫你报名,教育本已不再局限于大学,如果你依然选择三流大学,只能是奢望大学生光环的自逼无奈!(至少10年前的大学生确实是戴着天之骄子光环的)
三、上三流大学,可知代价?
对很多人来说,教育是人生最重要、最大的投资。当教育机构众多、教学目标不
一、教学质量差异时,必须经仔细比较后方能选择正确。否则,将影响自己的一生!
好学校挑选好学生,好单位挑选好员工三流大学选择了你。常理道天上不掉馅饼,需要警惕和理性的是,一旦有悖常理的事情发生,代价往往是巨大的!等同于没有条件的最低录取控制线需要你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育投入,极低的投入产出比,更可能有你一生的生活质量!
学生(家长)在教育上投入巨资,却难免成为蚁族、啃老族,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究竟是谁的错?!
第二篇:群众争当贫困户,是喜还是忧
近年农村出了一种怪事:群众争当贫困户。这并不是我在瞎说,有些第一书记是这么说的,不少村组干部也是这么说的,就连进村帮扶的机关干部还是这么说的。听说老百姓为了争当贫困户,有的胡搅蛮缠,有的威胁干部,有的不择手段,闹得乌烟瘴气,沸沸扬扬。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天我就接到一个电话,是朋友打来的,他让我给包村干部说情,让他当上贫困户。我感到很为难,因为这位朋友是村上的矿老板,比较富有,与贫困户沾不着边。我劝他不要胡闹,趁早放弃。他却振振有词,说自己是村上的一个人物,当不上贫困户多没面子,非让我帮忙不可。
无独有偶,某天晚上我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她是我的亲戚,让我给她帮忙争当贫困户。我思来想去,实在想不起这位亲戚是谁。道是她说的情况我听明白了:她的丈夫有车有房,户口迁到了集镇,她的户口还在村里,要让村上将她列入贫困户。我向她耐心解释:“九条红线”讲得清楚,家里有车有房,不能定为贫困户。没想到她竟然说出这样的道理:车子和房子是丈夫的,丈夫的户口已经迁走,与她有何关系?听到这样的逻辑,真是开了眼界。
去年某日,我到联系村走访贫困户。发现有人站在路边指手画脚,气势汹汹,骂骂咧咧,声言要用斧子把村支书劈了。我走上前去问个究竟,只见那人吹胡子瞪眼,说支书是个坏东西,没有让他当上贫困户,今天专门前来找其算账。一场闹剧过后,支书感到十分委屈,说这户有粮有房有钱,根本不符合贫困户条件,但这人却不讲道理,多次纠缠,苦不堪言。
说到贫困户,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了,当时父母有病,我们还小,家中没有劳力,成了村里的贫困户。那年月的中国农村,沦为贫困户是不光彩的事情,于是父母在人前抬不起头,我们也时刻感到低人一等。记得母亲经常教导我们:人穷志不穷,再穷也要公私分明,千万不能贪占集体便宜,受到别人的帮助,一定要记住感恩。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很早就埋下了“立志和感恩”的种子,多少年来,我们兄弟姐妹正是靠着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生活。
回想过去,说谁贫困,谁就脸红,好多身处贫困线上的人们,就像我家一样,不甘贫穷,终日与命运抗争,与自然抗争,与饥饿抗争,正是这种抗争精神,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使我们的祖国勇往直前。看看现在,国家这么好,政策这么好,环境这么好,可是我们的某些群众不知为什么?思想观念却发生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变化,本来并不困难,却去争当贫困户,丧失了同情心,忘记了感恩心,丢掉了自信心,辱没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在这里需要申明的是,我丝毫没有贬低和讽刺贫困户的意思。天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因病因灾因智致贫,这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情,无可厚非。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贫困了,就应当受到帮扶和救助。目前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各级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派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进村,安排机关干部联户帮扶,就是要集中人财物帮助这部分人尽快脱贫致富,使全国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小康生活,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多好啊!
当然,形成目前这种群众争当贫困户的现象,不能只怪百姓,也有干部工作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贫困户识别不精准,不公平的问题,这些都不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要讨论的话题。我着重想说的是,农村那些贫困户,不要沾沾自喜,心存等靠要思想,而要理解国家的良苦用心,支持配合地方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借帮扶东风,凭勤劳双手,实干苦干,立志脱贫。我还想奉劝农村那些非贫困户,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害着“红眼病”,没有出息地去争当贫困户,而要发扬风格,增长骨气,带头致富,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
第三篇:老板加员工微信 是喜还是忧
老板加员工微信 是喜还是忧
微信,是我们生活中都很爱玩的一个应用,我们可以和朋友在微信聊聊天,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晒到微信朋友圈中和大家来分享,微信的魅力就在于增进了和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陌生人之间的交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人都玩的应用,有时候却带给了我们这些上班族难以言喻的烦恼。
近日有媒体报道,90后女孩小杜,因为拒绝加领导微信被公司辞退了,理由是不加领导微信,无法安排工作。
6月初小杜在广州天河找了一份工作,做业务类文员,部门男领导要求加微信,说有工作安排就在微信群里通知,小杜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就一直没有通过男领导的认证,小杜认为微信是比较私人的,她不愿意带到工作中来,没想到8月初,公司人力资源部以不愿意配合领导工作为由,辞退了小杜。
有网友表示这位男领导“太任性”,有些小题大做,可能是觉得小杜不尊重他,但是毕竟是否同意领导加好友属于个人自由,公司因为这个炒员工鱿鱼是不合理的,也有网友表示“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弯腰“,况且领导提出来了,也不好拒绝,为了生活也是没有办法,再说也没有什么秘密,此外加领导微信也可以更多的了解领导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和领导进一步的沟通,甚至是成为朋友。
另一些网友表示站在小杜这一立场,表示微信本来就是展现一些私人生活的社交软件,有权利不让其他人过多的了解,而一些朋友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发发工作上的牢骚,更是担心如果让公司的同事或是老板看见了怎么办。
之前有一位河北的网友李小姐表示,去年稀里糊涂的就被加入到了老板的微信朋友圈,只是领导从未发过朋友圈或是微信聊天,李小姐就逐渐的淡忘了这件事。
有一天,领导突然通知周六加班,然而李小姐在事先就约好了和朋友出去玩,于是给领导电话,以生病为由没去加班,然而喜欢在朋友圈晒照片的李小姐,将自己出去潇洒的照片都放到了朋友圈里,照片里的李小姐根本就就是个身体健康的人,这些照片被领导一览无余。周一上班李小姐被老板叫了过去,直接以旷工为由进行了处罚,并且部门通报,李小姐连争辩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照片被老板看了个真真切切,从那以后,李小姐就开始在微信里潜水了,只看不说。
一些企业老板则表示,只要心里没鬼,加微信又怕什么呢。通过微信布置工作,既方便又快捷,除了帮企业节省电话费之外,还能了解员工的个人生活,从而更好的做到管理企业,这又何乐而不为呢。针对这一情况,重庆大学的人力资源研究所专家表示,如果处于工作目的,老板加员工可以光明正大的加,比如在申请的过程中表明自己的身份,而员工也有权利拒绝,老板应该尊重员工的选择,此外身为企业领导也应该宽容大度,即使员工在微信朋友圈里聊到与工作相关的事情,也不应该迁怒于员工。
不过笔者觉得,不论是否加公司领导的微信或是公司微信群,说话还是应该谨慎,毕竟有句老话说的很有道理,祸从口出。
此外,如果遇到了上述小杜所遇到的情况,朋友们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在于单位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和诉诸法院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领导的微信,你加还是不加
晒照片、玩游戏、吐槽生活和工作„„因为趣味和方便,微信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如果某天打开微信看到自己的领导发来好友申请,你会马上通过还是直接忽略?微信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乐趣,也给一些职场人士带来了烦恼。
现象:大部分人不愿加领导微信
“顶头上司要加我微信,我要不要加?”3月23日,在玉林一家外贸公司上班的小陈向微信群里的朋友求助。“假装没看到!”“不加就是不给领导面子,以后工作不好做。”“可以加,但是朋友圈必须屏蔽领导。”„„微信群里的朋友们纷纷给小陈“出主意”。最后,小陈犹豫再三,先把自己朋友圈里的自拍照、对工作的抱怨、负面话语全部删除,觉得“安全”了,然后才添加领导为好友。
“和我的大部分朋友一样,我是不太愿意加领导为微信好友的。主要是因为自己在朋友圈的行事风格比较活泼,与工作要求的形象不太相符,加了领导后就必须处处小心,不能随意在朋友圈发布消息了。”小陈说。
“小刘,上次的广告文案你今晚再修改一下,我明早开会要用。”近期下班后,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小刘总是在微信上收到领导安排的任务。“自从加了领导微信后,常常要额外加班,自己也很后悔加了领导的微信。”小刘说。
疑问:加了领导微信会很不方便?
“加了领导肯定不方便,我的朋友圈原创内容,不希望领导知道自己的‘小心思’。”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大哥表示,他的微信里加有许多其他单位的领导,却唯独不敢加本单位的领导。
领导的微信真如“洪水猛兽”?在玉林一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李也遇到了领导要加微信的难题,思前想后,小李加了领导。“一开始也比较拘束,再也不敢在朋友圈发布太隐私的信息,只敢分享一些美食、旅游照片,并且分享信息时绝对不能在上班时间。后来发现领导会‘赞’自己的照片,偶尔还会评论。在单位遇到领导,领导还主动聊起微信分享的图片,比如‘你上次旅游好不好玩’之类,总之话题变多不少。后来,领导去游玩也会在微信给我发图片,我在工作上有什么问题也直接在微信上向他请示,工作上沟通更加顺畅了。”小李表示,领导的微信其实没那么可怕,大可大大方方添加好友。
“加员工微信就是想要多和员工沟通交流,方便工作的开展。”玉林一家私企的一位中层领导表示,加员工的微信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作,但也发现不少员工在朋友圈屏蔽了自己,虽然心里会有些不舒服,但也能理解员工的行为。
观点:微信不应牵扯太多工作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不少职场人对领导的微信感到有压力,主要是怕自己的朋友圈影响领导对自己的印象,还产生一种被领导盯梢的感觉,此外下班后可能会在微信上收到领导的任务。
“不希望领导主动加员工的微信,因为会让员工左右为难。更不应该在下班时间安排工作,这会使员工产生不良的工作情绪。”广告公司的小刘认为,微信本来就属于一种十分个人化的社交工具,个人的朋友圈更是具有隐秘性,所以微信不应该过多的牵扯上工作,领导不宜主动添加员工的微信,更不能用微信来“监督”员工,或通过微信让员工加班。
“如果是以单位领导的身份来加微信,用微信盯梢、布置工作,那么我会很有压力。但如果领导带着交朋友或是关心员工的诚心来加微信,那么我十分欢迎。”事业单位的小李表示,如果员工的微信加了领导,员工也没有必要在朋友圈屏蔽领导,一是领导发现了会尴尬,二是在朋友圈里大大方方的表现自己,更能增加与领导的互动,增加与领导之间的话题。
第四篇:中国大学排行的喜和忧——有志大学生必看!
大学排行榜受质疑背后的喜与忧
一般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一流名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领导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据媒体确认,根本无此机构)公布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国际一流名校却败给了中国高校。加州理工学院得分仅为1.07分,在武书连排行榜单中连前500名都进不了。曾经培养出1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茨奖得主的国际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则勉强进入前500名,和国内咸宁学院、宜春学院的排名大体相当。而曾荣登世界第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在第60名左右,与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排名位置相当。
(5月9日《中国科学报》)
在西方国家,大学排行榜由来已久,而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对来说则起步较晚。多年来,这些排行榜无论怎样推陈出新,还是自诞生起就备受质疑。
应该说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复演、复算,结果发现这个排名存在大量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养排名,违背了大学生态圈的实际情
况,与人们的实际认知不符。
其实上述质疑并不新鲜。历年来,各方质疑不断。例如排行榜未考虑因为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文理特性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论文发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国际交流频率的不同,使得年轻的专业化院校与老牌综合型名校的差距越来越大。综合排名的榜单,通常会掩盖学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这样的质疑与上述“数
量”代替“质量”的质疑异曲同工。
这其实从侧面透露出近年来大学合并风和扩招风愈演愈烈,大学非有大师,而有大楼。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侧重数量化考查的榜单助力下,使人误以为越大者越强。掩盖了高校合并后机构愈来愈庞大、人员愈来愈臃肿、责权愈来愈不
清、效率愈来愈低下等等问题。
喜忧参半的是,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自诞生起就有浓重的民间色彩,乱七八糟,随意排名。完全没有权威性及公信力,不应该被它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走上一
条没有实际追求的道路,害人害己。
如果要报考一个最好的中国高校,选择顺序为:首选“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并按专业兴趣选择其中的大学)—— “985”工程高校——“211”工程
高校——非重点高校——民办高校。
以下中国著名大学的发展简历最实际,也许有帮助:
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确定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大学(2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5月创建,理工科为主)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为主)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步骤、有计划第培养新国家的建设干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学校制度、学校的教学大纲都是学习苏联的,而且是用俄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聘请了苏联专家来中国讲学,办讲习班。从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间,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家的首重高
校,好的教师都集中到这里了。
二、1954年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6所)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外汇贫乏,物资有限,如果想要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定要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几所大学去。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工作重点,“重点“还
并非学校本身的性质。
三、1959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高校(16所)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
海第一医学院、西安通大学。
四、“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5所)在资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对70多所大学平均用力,大家谁也强不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当中,又在“重点大学”当中特别挑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作为重点中的重点。
五、1984年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2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六、首批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14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七、“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高校(15所)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试图和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诞生于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1995年12月,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八、列入“211+985”工程建设的高校(初期,10所)
1998年5月4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
学。”
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211+985”工程。15所大学中再选10所大学,高校圈内称“211+985”工程,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10所大学。
九、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的,国家确定的首先重点建设9所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支持并鼓励建设的中国常青藤大学即“C9”。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这9所首批进入“211+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大学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合称九校联盟(“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公认为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这9所大学虽然其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但科研经费,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量等关键指标却占到30%—40%的比例,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
生占20%,博士生占30%。
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入选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
称“珠峰计划”的19所高校。
十一、世界具有历史权威的大学排名是2011~2012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400强(现从500强减为400强),中国大陆只有10所
大学榜上有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为主)、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
历来这个评比在国际上具权威性,得到公认。与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
大学联盟的9所大学基本一致。
请看一个报导:
中国大学排名之“C9”:首批9所985工程院校,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
进军的9所名校
1999年,国务院及国家教育部决定与省市共同投资共建九所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九所名校知名大学,使其在下一个世纪能尽快进入到世界一流大
学的行列。
大学排名本没有实际意义,但一旦与某些人或机构的利益挂钩就不一样了。据说为了能在大学排行榜上前进几名,有些学校是要给排名机构交些赞助费的。
国内许多排行榜早已臭名昭著,惹的大家一片骂声。这种依靠人数和规模的排名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攒鸡毛,凑掸子”。武书连的理论是100所三流
大学可以合并出10所哈佛大学。
国内高校在不断发展,优秀的大学赢得大家的尊敬是不会因为你在排名榜上的名次的。同样,靠“攒鸡毛”凑起来的“掸子大学”即使在排名榜上占据前列,也只能是自娱自乐。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以我在高校多年的体会,对于中国最著名的大学,还是以国家确定的“九校”(或称“九所”)之说最为经典,也最让人信服。所谓“九校”,是指首批进入我国“211+985”工程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和历史使命的国内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学,即:(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名单上的9所大学代表着中国的最顶尖大学。这个名单一出来,其它各校都没什么好说的了,不得不佩服。中国的事总是前紧后松,什么好事都容易“滥”。后来,“211+985”工程放开了,其它各校你争我抢,先后分两批扩大到三十多所。后进的这几十所“211+985”工程大学应该说是中国的优秀大学。
“211+985”工程首批的“九校”名单一确定,这上榜的9所顶尖大学彼此之间有种“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基于互相认同,为了互相促进,“九校”组织了自己的“俱乐部”,即中国的“常春藤联盟”。“九校”每年轮流坐庄主办一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或称为校长论坛,探讨如何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只有这9所大学的校领导参加,其它高校概莫能入。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各高校排名闹得鸡犬不宁之际,在高校合并浪潮之后出现的排名榜上的“暴发户”、“新贵”沾沾自喜之时,“九校”俱乐部仍旧年年照开,不管新出现的“暴发户”觉得自己多牛,“九校”俱乐部就是不和你玩!因为: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名校不是合并出的,排名榜是没有用的,“九校”是无法否定的,但是——掸子确实是鸡毛凑起来的!
口碑是优秀大学的通行证,排行榜是“掸子大学”的墓志铭。一所优秀的大学是在长期的历史和发展中逐渐形成并被世人认可的,它不会因为在所谓的大学排行榜上前进或退后几名而或喜或忧,或被吹捧或被诟病,关键是你对国家、社会、历史的贡献!
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大学联盟王牌(优势)专业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数学、物理学、艺术学、协和医科(合作办学:
生物医学工程、药学)。
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理论经济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口腔医学、药学、哲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类(最悠久,1963年国家唯一确定该校发展航天,国内外著名,自行研究发射有3颗卫星用于教学和科研)、飞行器设计、空间技术、机械、机电、精密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土木工程、建筑、道路桥粱、交通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能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车辆工程(1985年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武器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等。
工科重点学科,这个数量仅仅排在清华之后,如果从工科来讲清华排在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在第二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
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科创建于建国初期,创始人为我国资深的女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洪晶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科就在国内最早招收物理学研究生
班。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1952年成立政治教研室,开创了我国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河,在20世纪60年代,关于工程技术辩证法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1979年在全国高校中首批招收自然辩证法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理工科院校中最早设立的管理科学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我国该专业中办学历史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方面的专业也相当强大,其中的焊接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1981年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焊接、铸造三专业被评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点。现在我国焊接方面的4位院士中,有3位出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据悉,这4位院士在我国焊接界德高望重,是我国焊接界仅有的4位院士!!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材料及环境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1952年在国内首先创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
专业,后组建为金属材料及工艺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最早(创建于1956年)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同类学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机械工程学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ISU)在亚洲地区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表明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中,有10项哈工大尖端技术鼎力支持。
中国科技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力学、地球物理学、化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数学、物理学。
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哲学。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
与工程。
南京大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
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走向世界一流大学
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001年4月29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再次提出:“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
学。”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和数量多少,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的几支“精锐部队”在国家和地方的重点扶持下,率先开始了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从人才、学科和物质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向世界级的大学发起冲刺,创建世界一流名牌大学。
“985工程”:中国高校的“国家队”
“985工程”,指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是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先获得国家大力度的支持。随后,教育部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重点共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在全国高校中,它们的数量仅占1%,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985工程”的实施,使9所高校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8”于 2008年10月在杭州召开,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则提议,这9所重点高校建立中国版的“常青藤联盟”。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发展优势学科,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况(后扩大的34所):
1.国内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国家确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C9”大学联盟。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
中之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2.国内二流的“985”工程大学: 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同济大学(理、工科为主)天津大学(理、工科为主)南开大学(文、理科为主)中南大学(理、工科为主)东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为主)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北京师范大学(文、理科为主)
3.国内三流的“985”工程大学,即其余的“985”工程高校:
湖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大学 山东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