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课文_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写写帮推荐)
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2、学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以及了解圆明园的规模宏大。通过交流词语初步感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
3、借助教师搜集的资料,增进学生对圆明园辉煌过去的了解,感受搜集资料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正确理解词语意思,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教具准备:课件,教师搜集资料。
学生准备字典或词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长城、故宫等图片)
2、看来大家对这些名胜古迹都很了解。可是有一处地方,也许它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它曾经的辉煌是不可磨灭的。法国大文豪曾这样赞美它。(课件出示圆明园毁灭后的图片)
3、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圆明园。你们一定会问,就这么
几根残垣断柱,怎么能跟其他名胜媲美呢?别急,请大家跟随老师看屏幕——(课件出示圆明园复原图)
4、这就是圆明园本来的面貌。能不能说一说本来的圆明园给你的印象?指明说说。
是啊!我们的圆明园是多么美,多么雄伟,多么辉煌,是什么让我们辉煌的建筑,艺术的宝库变成了的残垣断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除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规范书写,注重积累和运用。
(3)联系上下文或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与大家讨论。2.学生自主学习。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多媒体出示)(2)认清字形。a.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上下结构:皇
宏
莱
宋
左右结构:损
珑
剔
杭
瑶
侵
统
销
瑰
烬 b.形近字组词 c.一字组多词。d.理解词语。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事物围绕着一个中心。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艺品。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瑰宝:珍奇的宝物。
不可估量:课文中指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计算。估量,推算、计算的意思。
象征:用具体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宏伟:(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饱览:饱,足足地、充分地。览,看。充分地观看。蓬莱瑶台:根据李思训《一池三山》画意建造。
武陵春色:根据陶渊明诗文《桃花源记》中的艺术意境所建造的园中园
e.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大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要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内容?点评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1)点名让一个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点评:注意“祖国”与“世界”的重读,并让学生说说第一自然段中主要讲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损失(并板书)2)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点评并引导学生说出段意:位置(并板书)3)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点评并重点朗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说出段意:建筑(并板书)4)男生或女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点评,简单说说过渡句,并让男生或女生再读读。引导学生说出段意:文物(并板书)
5)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点评并让学生说出段意:毁灭(并板书)2.请你尝试给这篇课文划分段落.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主要讲当年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英法侵略军毁灭了圆明园.3.朗读课文,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
a.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b.所以,她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C.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三、了解布局,感受宏伟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2.指读第2自然段,请同学们听读思考,“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明确:“月”是指圆明三园,“星”是指那些小园.)电脑课件演示圆明园的布局.(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看图,结合图片的内容,你能再说说对“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吗? 3.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还有众多独特的景观.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自然段,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结合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句说一说.四、了解景观,感受宏伟
1.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中一共用了几个“有”?(一共有七个“有”)2.你能不能一口气把圆明园中这些著名的景观介绍给大家呢?大家再读带“有”的几句话.3.圆明园中的景观仅仅只有这七个吗?(引导学生留意文中的省略号.使学生明确: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4.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导学生具体说.5.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
6.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请你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老师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想再看看这个园林吗?(看图片.)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7.圆明园景观给你怎样的印象?
是啊!我们的圆明园是如此壮观、美丽。圆明园不止有这些宏伟的建筑,还珍藏着很多奇珍异宝。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你们也可下去搜集圆明园的更多资料。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收集关于圆明园的更多资料.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损失 位置与布局
建筑
辉煌——毁灭 文物 毁灭
第二篇:小学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21圆明园的毁灭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2.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1课,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请你尝试给这篇课文划分段落.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主要讲当年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英法侵略军毁灭了圆明园.了解布局,感受宏伟
◆前面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指读第2自然段,请同学们听读思考,“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明确:“月”是指圆明三园,“星”是指那些小园.)
◆电脑课件演示圆明园的布局.(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看图,结合图片的内容,你能再说说对“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吗?
◆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还有众多独特的景观.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自然段,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结合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句说一说.了解景观,感受宏伟
◆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中一共用了几个“有”?(一共有七个“有”.)◆你能不能一口气把圆明园中这些著名的景观介绍给大家呢?大家再读带“有”的几句话.◆圆明园中的景观仅仅只有这七个吗?(引导学生留意文中的省略号.使学生明确: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
◆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导学生具体说.◆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请你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老师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
◆你们也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
◆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漫步园内,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又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也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还仿佛看到了„„.◆想再看看这个园林吗?(看图片.)
◆再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国自读第4自然段,老师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有两千多年.从收藏时问看: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
◆听写本课生字新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勿忘国耻,激发情感
◆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已经不复存在了,早被那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同学们,此时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a.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b.当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在哪里呢?
◆请快速浏览第5自然段,侵略者采用哪些野蛮手段毁灭了圆明园?用书上的词语简要地概括.(从“掠”“毁”“烧”“凡是”“统统”“所有”等词语中,看出侵略者的野蛮、贪婪.)
◆面对强盗,皇帝只顾自己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痛苦地呻吟.让我们看看那惨痛的一幕吧!(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播放录像后出示:这把火烧毁了„„
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学生板书自己的感受,可能会写出这些内容:
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园林艺术的精华
游圆明园的梦想
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中国人心中的天堂
◆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科技落后,实在让人气愤.我们为国家失去这样一座精美的园林而惋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侵略者毁掉的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明史啊!
请大家齐读第一段.引发共鸣.提升情感
◆投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自己读一读,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说明圆明园被毁灭损失巨大,无法弥补.)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如今,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师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内积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再读一读,争取背诵下来.课外拓展
◆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是什么?和同学们交流,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还可以到网上发表.(网址:圆明园遗址公园,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圆明园的毁灭》的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圆明园的毁灭》的课文是什么?
《圆明园的毁灭》的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理解铺垫这一写法在本课的运用及作用。
四、拓展阅读《两个强盗的故事》,巩固理解铺垫这一写作手法。
五、尝试运用铺垫的手法表达一段话。
教学重点及难点:
什么是铺垫?铺垫在本课的运用及作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看看我们的教师,坐满了领导、老师,还有家长代表,这么多人来听课,在我们班还是第一次。另外,我们学校要进行教学改革,老师的这一节课是改革后的第一节实验课和公开课,意义重大。但我不知道讲得能否令在座的领导、老师、家长,还有同学们满意。你们再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老师陈述本节课的不同之处和意义,就是为了突出老师现在激动、紧张的心情,这种手法在写作上就叫做铺垫。(板书“铺垫”)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铺垫”。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课前质疑:
在预习和自学阶段,各小组已经本课的问题交了上来,我将问题汇总,发现同学们集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本课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却用那么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五段。
(一)要求:
1、自读文段,感知文段主要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你从文段中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3、组长组织,注意顺序,每人都要发言。
(二)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出示原文,采用去词法(把“凡是、统统”去掉),原文好在哪里?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体会英法联军的可耻!感情朗读。
四、毁灭前的圆明园什么样子?学习2-4自然段,采用联想的方法,学习辉煌。
先把“有……有……有……”标红,让学生介绍圆明园里有什么。
然后采用想象和联想。如,说说“在山乡村野里”你看到了什么?“热闹的街市”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壮美。在此基础上,对于“雷峰夕照”等学生不易想象的,难以理解的,可放图片,增加感受。
最后读出辉煌。
五、体会铺垫的作用。
既然写毁灭,为何大篇幅写辉煌。如果去掉2-4自然段,好不好?为什么?(体会“对比”表达的作用:进一步衬托……)
说一说,议一议。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把圆明园写得越金碧辉煌,越美好,在说到它毁灭事时人们就会越激愤、痛惜,越痛恨侵略者,从而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就是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情感。
五、阅读《两个强盗的故事》。《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设计
自读文段,看一看外国人(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找出属于“铺垫”的段落,读一读。
课堂交流。
六、口语交际
我心爱的物品丢了。
要求:运用铺垫的手法描绘出物品之珍贵,从而衬托心情。
小组内交流,然后课堂交流。
七、作业
将口语交际的内容整理,写一篇习作。
第四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填空
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填空
班级
姓名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象征着()的“()”,也有象征着()的()。园中许多景物都是()各地名胜建造的,如,(),苏州的(),杭州西湖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在(),()着中外();(),仿佛置身在()里。
圆明园不但(),还珍藏着最珍贵的()。上自()时代的(),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和各种(),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第五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