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案例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案例
【案例主题】: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案例背景】:
小学语文教学这些年来,遭到不少非议,尤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读书时间少,认字能力低,基础不扎实,等等。因此,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走入误区,陷入低谷。学一个汉字要记住字形、字音、字义、要能见字读出音,并了解字的具体意思,要能想到音义写出字形来。“听读识字”的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是一个焦点。
一年级的学生无论从学生的生理年龄,还是心理年龄来看,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学会多种识字方法,在读书中体验快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我们把“采用多种形式、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作为我校低段教师校本教研的课题。
围绕这一课题,我们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学生学习效果为目的,开展了个人研究与集体研讨、同伴互助等形式相结合。在这次活动中,郑婷婷老师对本节课有充分的准备,在听课过程中,我留心观察,记下了一个个有趣的场景和教学故事,现将听课后的一些见解与大家交流。【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生:北京 生:上海 „„
师出示大屏(北京风光图片),同时饱含深情的解说
(同学们看得很认真,并不断发出赞叹声)师:好看吗?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生:真漂亮 生:真好看
分析:我认为这一环节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这样有利于培养
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师:有一个山区的孩子也想去看一看(师板书课题: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随机学习“想”字
分析:郑老师从谈话到利用优美的图片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欲
望,并随机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想”,重点认识了“心”字底,这觉得这点做法很好,她在讲解“心”字底时耐心细致,如果 此时能拓展教学,问一问学生“你还认识哪些心字底的生字?” 鼓励学生课外多识生字,再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我想学生课 外识字的兴趣会更高。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轻而快地翻开书P115,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同学们开始自由地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连老师也想读了 师范读一遍课文
分析:郑老师亲切、动听的话语,加之有感情地朗读,起到了一定的
示范作用,另外,看得出她平时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她 提出的读书要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片段三
(大屏出示本课生字)师:这里边有你的老朋友吗? 生:有京、城„„
分析:在识字教学中,郑老师侧重于让学生学会加一加、减一减的识
字方法,也很重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这一学习方法,这一环节 我觉得老师提问没有不妥之处,但评价不及时,评价语不到位。如果老师能进行总结:你是怎样认识这些老朋友的?并且进行 小结:原来在生活中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也能认识许多汉字,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片段四
(出示词语卡片)
师:同学们,谁能给卡片上的这些字组词(但每个字只组了一个词)分析:我认为应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给每个字充分进行扩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增加词语的储备量,同时还可以使原本低沉 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此时,如果教师能加入恰如其分的 评价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会大大增强。【案例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山村孩子想去遥远的北京城,去观看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本节课整个设计环节清晰,过渡自然,目标明确,教法灵活。教具直观具体,充分发挥电化教学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序主动,热情高涨,学习任务完成较好,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特点。
从整个教学活动来看,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学习,而是主动的,充满热情和好奇地学习。从一开始的自读,互相读,自己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到学生对不同问题的相争,辩论,发表不同见解,都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在主动地学习、探究、并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特点。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思维火花。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现代化教育手段播放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美丽的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雄伟的万里长城,看后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再如富有挑战性的朗读,识字等比赛形式,都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热情,使整个教学充满了情趣。
我的建议是:教师在教法上要富有创造性,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以增强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1、要求认的字,主要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字形,有些字可以让学生运用熟字和偏旁,以“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来识记。还应该通过多种语言环境,反复认读来熟识。如认读字词中,让学生任选一张字词卡片进行组词、说话,既巩固生字,又积累语言,同时进行了早期说话训练。
2、不要过早把生字从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
识字教学一直就提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根据识字与儿童学习的规律得出来的。对学生来说,初读了课文后就要能认读一个个孤立的生字,难度是比较大的。教学时,不宜过早把生字从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熟识生字和基础上,再提取出来认读,这样学生识字就有了一种语言环境的依托.3.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
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有强弱,通过一堂课、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记住这篇课文中的十几个生字,是不现实的。因此,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不一定要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要创设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如识字游戏、阅读活动、识字竞赛等,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逐步从本课中会认,过渡到要其它语言环
境中也能认识。4.转变学习方式。
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是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
对于要认的、特别是要写的字,对于已学过的字,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二是鼓励学生主动识字。
在今天这一信息社会里,许多学生在入学前已或多或少地认识了一些字,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可以让学生先圈圈读读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当小老师读给同座或全班同学听,让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激起一种互相竞争的好胜心,更促进课外去主动学字,同时也为为教师确定识字重点提供了依据。三是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学生学习风格、识记方法不尽相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来认识汉字。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用学过的字或课外认识的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多种方式来识记生字。四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一方面把识的字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一方面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儿童书面语文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至12岁。开展课外阅读,既能有效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得到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第二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篇一: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孩子当作朋友,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去北京的话,你会到哪些地方去看一看?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和朗读训练,整堂课学生都是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这一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从一开始的自由读——重点句子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评选“朗读能手”,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最后,通过让学生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更加激发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不足之处:
1、在做识字游戏时,当学生猜对了卡片后面的字,应让猜对的同学领读卡片上的生字,这样学生对生字识记的会更好。
2、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差,今后应加强读的训练。
3、在学课文时,“多想”没有解法,在讲时如果让学生用换词的方式理解就更好了。
篇二: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篇三: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多想去看看》的第一课时,在整节课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体现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特点。
从整个教学活动来看,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学习,而是主动的,充满热情和好奇地学习。从一开始的自读,互相读,自己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到学生对不同问题的相争,辩论,发表不同见解,都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在主动地学习、探究、并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特点。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思维火花。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现代化教育手段播放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美丽的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雄伟的万里长城,看后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再如富有挑战性的朗读,识字等比赛形式,都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热情,使整个教学充满了情趣。
3、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地合作,愉快地交流,遇到不懂问题也能主动地探究,这说明教者在平时是十分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例如,有一组小学生对“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他认为,这两句话是一样的,为什么要重复,而且中间用了一个句号。他百思不解,经过讨论,反复朗读,大家明白是这个山里的孩子太希望到北京去看一看,这是在表达“他”强烈的愿望。问题弄明白了,个个学生的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这样主动地探究式的学习,要比教师的灌输的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
总之,这是一节比较符合新课标的一节课,由于受学生年龄限制,有些地方体现还不够到位,但我坚信,坚持用新理念培养训练,不久将来一定会有明显效果。
第三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本课是一首诗歌,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述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读好、读懂长句子。
【设计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识字、写字和朗读训练为重点,要坚持以读代讲,并且通过情境、想象、对话、表演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文本感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他们的语感,积累语言,学习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2个字。2.认识偏旁“心”。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首都的向往之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首都北京历史悠久,风景迷人,侯老师给大家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配乐解说:这是北京的天安门、美丽的颐和园、故宫、明清的皇宫„„
2.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生:北京真美呀
我真想去看看)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设计意图]
出示图片为唤起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学生的愿望与本文的愿望融到一起时,必然产生情感的共鸣,为投入地读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 2.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3.汇报交流,说话训练。我多想去
看看
4.那个小朋友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他有点不服气: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5.学习生字词语
(1)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一些生字采到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练读带后鼻音的生字)多种形式读。(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生字宝宝们找到好朋友了,你还会读吗?(词语认读)
[设计意图]
针对教材对识字教学的要求,采取带拼音识字、去拼音识字、在具体的语境中巩固识字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化形式,朗读课文
1.指导朗读第一句,注意读好轻声词。
(1)找出轻声词,读准音调,把句子读通读顺。(2)理解“弯弯的小路”与“大山”。
说一说:弯弯的 的。2.指导朗读第二句,读好长句子。(1)理解遥远,读好句子的前半部分。(2)画节奏,练读句子后半部分。(3)看视频,入情境,再读句子。3.指导朗读第三句,读出感情。(1)对比读,感悟“多想”。(2)个别读,读出情感。
4.小结课文,角色互换,朗读全诗。5.练读课后“我会读”的四个句子。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读中释词析句,在读中感悟积累,顺学而导,学生很自然地熟悉语言,积累语言。
四、积累词语,指导书写 1.课间律动(坐姿操)。2.指导书写,强调“双姿”。3.展示点评。4.再次展评。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指导要扎实到位,点评要讲究实效,通过两次点评、对比,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习得规范的写字方法。
五、课外拓展,延续热情
收集北京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板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
看看
[设计意图]
既产生共情,又带给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
第四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渊源流畅和博大精深,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偏旁“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教学过程:
一、观看“升旗仪式”,感受“非常壮观”
1.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你们想去看看吗?
2.识字。
①随着学生的回答,大屏幕出示生字:想 ②拼读,正音
③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想”字。(相机总结识字方法,了解“想“是心理活动。)
④认识“心”字底。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中“看看”的轻声。)4.播放升旗的录象。
5.出示:升旗仪式。(指名拼读,正音)6.识字。
①升(刚才我们看见国旗慢慢升起,谁能读好这个”升”字。拼读,正音。利用组词识字:上升 升高 升起„„)
②旗(利用字理识字: 7.读词语:升旗仪式。
8.理解”壮观” ,读好长句子
①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②相机了解“壮观”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壮观
非常壮观
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二、走进“北京城”,初识“天安门”
1.过渡:如此壮观的升旗仪式每天都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举行。2.出示:北京城 天安门 3.识字:
①指名拼读,正音(注意读好“京”是后鼻音,“城”是翘舌音,同时也是后鼻音,“安”为零声母音节)
②识记字形:
“安”你能给“安”字组个词吗?(安全、平安„„)
“安”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屋,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都是住在洞穴里,经常被野兽伤害,后来人们想出了主意,修建房屋,女人,男人,老人,孩子都住进房屋里,就安全了。
展示“天安门”图片,天安门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宫殿的正大门,“天安门”原名“承天门”,皇帝也称为“天子”,“安”是“安定天下”的意思,为了显示尊严,皇帝就把自己宫殿的正大门称为“天安门”。
“京”谁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个生字来帮助记住这个字。(惊——京)总结识
————旗)字方法,去偏旁识字。
“城”我们都是城东小学的学生。(展示校名图片,帮助识字)
③再读词语,读句子。
北京城 天安门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三、紧扣“告诉”,了解“就能走出大山”的期待
1.过渡:只要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就能看到如此壮观的升旗仪式。2.出示: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指名读句子)3.识字:告诉
①出示:告诉(分别读两个生字和词语,读好单读“诉”字时的平舌音和与“告”字组成词语是的轻声。)
②了解“告诉”的意思:
“告诉”是什么意思?(告诉就是说)
你能从这两个字上看出说的意思吗?(“告”有“口”,“诉”有言字旁)(“告诉”就是一个人把一件事说给另一个人知道。)
你有什么事情想告诉别人? ③猜谜识字: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4.课文中的妈妈“告诉”我一件什么事?(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5.识字:路 能 走
①能
谁能拼读?正音,读好后鼻音
你能读好这些词吗?(能力 本能 我能行 能干 才能 „„)句子还能读好?(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孩子们,能读好字,读好词,还能读好句子,真是了不起。举手的时候,是什么心情?(高兴,自豪,很想老师提问自己„„)
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好这个“能”字。
②路(拼读,复习足字旁,展示生活中的图片,识记“路”)
③从“路”的足字旁过渡到“足”
四、书写“足”和“走” 1.出示“足、走”
2.观察,发现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猜猜:根据这两个字的意思猜猜这两个字的下部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脚”,展示字形变化:————
——)
4.观察: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书写要点:撇捺要舒展,下半部写在田字格的下半格。)
5.范写,讲解。6.练习,评议。
五、朗读全文
第五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预设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象片。
预设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见过吗?你想去看看吗?有一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于是,他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呢?读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检查字音。
3、你读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别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2)理解“遥远”(从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几天的火车,与“远”比较);
(3)理解“壮观”,通过观看录像理解(人多、解放军叔叔的威武……)难怪这个小朋友要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这句话。(提倡个性朗读)
三、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很会学习,读懂了课文,你认为怎样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你就怎样读?能背诵的就背诵。(自由尝试)
2、指名朗读,评价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课文。
四、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刚才课文读得这么好,这些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一写。
指导学生写四个生字。
六、课外延伸。
1、你对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门广场上隆重的升旗仪式,还想看什么?
2、课件展示北京的图片,更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齐唱《我爱北京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