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私学制的创立及其教学方式的概述、启示
孔子的私学创立及其教学方式的概述、启示
众所周知,在春秋之前,是没有私学的。在那时,达官贵胄自己聘请‚家庭教师‛来教授家族的孩子,性质属于家塾。西周前王室母亲已经知道胎教。《大戴礼。保傅》记载,王妃怀孕七月就移至篓室居住,负责音乐的太师侍住在左,负责膳食的太宰侍住在右,每日演奏音乐和保证营养。前11世纪皇宫里就设有‘孺子室’太子,世子出生三日就被送入此室,挑选优秀女性教以善道的老师,审其欲恶的慈母,照顾生活的保姆,哺乳奶浆的乳母为‘四贤’,进行早期教育。
孩子稍大,为他配备师,傅,保‘三公’,师导之教训,傅,傅之德义,保,保其身体。师傅保分别由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六人担任。著名例子有‘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太姒,他们三代人的努力,培育出武王。史称,到了商周,学校就已经成形。商朝的学校叫做‚校‛,周朝的学校叫做‚痒‛。只是,这时的学校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的。此时的学校,所接受的弟子都是当朝达官显胄的子女,他们无须学习,即可成为统治者。
这便是官学。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一度盛极一时。
只是好景不长。到春秋战国时期,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西周日趋衰落,礼崩乐坏,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生产关系——封建地主所有制的萌芽和新兴地主分子的出现。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同时制约着教育方式,是的奴隶社会官方控制的学校不得不向社会扩散,并且与民间的办学形式相互沟通。《诗·郑风·子衿》通过一个教师对弟子终日游荡、不思学问表现出很深的讽刺和忧虑。到了春秋,情况更为严重,因此此时连虚设的官学都很少见到。可见,其时的‚泮宫‛,‚乡校‛,也已徒具学校之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春秋战国之后的经济下移,致使了学术——也就是教育的下移。而其中,以孔子创立的私学制度最具有影响力。孔子可以说是我国系统私学创立的鼻祖,将以前学在官府,即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使得更多的平民接触到了文化知识,整体提升了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学术研究氛围,推动了之后的‚百家争鸣‛这一各国间的大型学术交流现象。孔子在开展私学教育中,最首要的贡献就是他所倡导的‘‚有教无类‛思想。依据这一思想,教育对象突破了奴隶主阶级的有限范围,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教育机会。那么,什么叫‚有教无类‛呢?《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子曰:‚有教无类‛,东汉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所以,可以理解为,他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有教无类‛中的‚教‛字,便是对弟子施加影响,而弟子接受影响之谓。正如许慎《说文解字》中谠‚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就是教育、教化;孔予的‚有‛、‚无‛指: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的确,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概括起来就是:第一,不分行业和出身,打破奴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第二,不分地区和族类,促进各名族的文化交流;第三,不择对象,广收弟子,造就了一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才。
就上述来看,孔子的‚有教无类‛的优点至少有三个,但是,是否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没有缺陷的呢?在这里,我们仍旧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既然‚有教无类‛,为何孔子几千弟子全是男的,而把女弟子拒之门外,这很让人疑惑。孔子观念中是否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孔子也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难看出,对女子教育权的剥夺,其实反映了孔子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在那个男尊女卑、男耕女织的封建年代里,孔子在男女平等受教育的思想上,还有所保留的。再者,有关于孔子的‚有教无类‛,有人认为这是孔子在主张‚全民教育‛,其实不然,孔子并非主张‚全民教育‛,他只是对求学者来者不拒。‚民主教育‛不等于‚全民教育‛,前者是针对大多数而言,而后者是每一个人。实际上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全民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经济文化发达了,要实现全民教育同样很困难,但我们可以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全民教育‛也是‚必要的乌托邦‛。
此外,孔子教学有固定的场所,对象广泛,便于弟子进行学术上的切磋和交流。并且,孔子还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来交到弟子。这种弟子问,孔子回答,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励弟子们去思考,去探索,引导弟子主动、积极、自觉地去掌握知识,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材施教是孔子在教学中的首创,也是他对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的总结。孔子重视因材施教, 如孔子认识到高柴质的愚笨, 曾参的天性迟钝, 子长少诚实, 子路性粗鲁。根据他们的个性异而施以不同的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和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如一的遵循‚ 因材施教‛ 的教育原则。在今天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及天赋不同, 这样就会在学习中出现‚ 好、中、差‛ 三类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因人而异, 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 以真诚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他们。与此同时, 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 要善于观察, 观察他们的性格、爱好、专长以及心理状态的表现。也可以通过调查, 来掌握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在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接受能力, 提出不同问题, 交给他们不同难度和份量的作业, 达到好生吃得饱, 差生不费力, 使他们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使他们都能得到提高。启发式教学其实也是孔子最先提出的。孔子日‚ 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 并一隅而不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 和‚ 徘‛ 是学生很活跃时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开导一下, 指点一下, 这就是‚ 启‛ 和‚ 发‛。由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又使我们不得不想起今天的注入式教育。所谓注入式教育, 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完全被动的, 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在教学中老师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通过高压手段向学生脑子里注人知识, 使学生生吞活剥, 呆读死记。试想如此下去, 长此以往, 我们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学生, 学生学到的死知识怎能在实践中活用呢?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如何面对现实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创造性地学习孔子的教育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多采取引导、指导、开导等方式去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学习, 主动地去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育者应该做的不应该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其实,孔子也非常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发新的教学内容,以补充原有教学内容和活动的不足。从《论语》等大量历史典籍中,可以发现孔子开发的新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攀山。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适当地组织弟子攀山,是一种颇得赞许的教学措施。攀山作为一种活动,不仅有益于健康,还可以增加弟子的见识和对意志、品质的历练。二是游历。孔子安排的游历活动是十分充分的,达到17年之久。在这段被载入《论语》的漫漫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师徒的游历足迹,除齐国外,还可能到过楚、晋两国。其间,他们历经艰辛,屡遭磨难,有时甚至是兵戎相见。这段生活经历可以说是历经了艰难困苦,可是孔子他们却甘之如饴。不为其他,单单是沿途的人文风情,政治制度,自然风景等等,就让孔子的弟子增加了不少的见识,由此真正领悟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惊险的一面。孔子的弟子在危情中应变,并且增强了相互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和团结、友爱、互助的品质,使能力得到了实际上的锤炼和提高。另外,游历活动还可以让弟子在现实生活中去细细地体会、品位、验证课堂内学到的教学内容。增加和巩固弟子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应用,学以致用,完善自己。三是野外谋生。野外谋生的经历,对于弟子扩大生活接触面、增加见识、提高旅途生活能力和锻炼野外生存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通过这种生活锻炼,可以使弟子认识到生活艰辛、困苦的一面,为他们将来入仕后尽职尽责、廉洁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了解民间疾苦,从而更好地使之明白孔子所教授的‚仁‛的意义之所在。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开发新的教学内容,使弟子接触了社会,接触了大自然,重新认识理想,重新认识现实,把课内的知识内容与大自然和社会本身所蕴含的知识内容融合在一起,扩大了弟子的知识容量。这种将教学嵌入生活,在生活中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即使是放到现代教学中也是具有很大的可能性的。俗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并不是说否定理论教学,而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局限于我们的理论,也要多联系实际,寓教于学,寓学于教。就如孔子的攀山等活动,既增加了弟子的生活乐趣和学习乐趣,也锻炼了弟子的身体;游历、野外谋生的活动,使弟子认识到生活不全是理想、抱负,也有它艰辛、困苦的一面,要在这种艰辛、困苦之中百折不挠地努力奋斗,克服一切艰难困阻,才能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才有可能实现当初的理想、抱负。显然,这些活动充分弥补了学校教育教学中所传授知识内容的不足。
。在我看来,孔子创立私学,独辟蹊径的开创了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走出学堂、走进自然、融入社会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为教育事业的自由发展和教育方式的总结创新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理论的先河。这些,不管是对当时的教育的发展,还是放眼到现在的教育事业,我们都不可否认它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也许它仍旧有着它的不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教育大多仍旧得益于孔子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所以说,即使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孔子创立的私学,自己独树一帜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仍旧是可以带给我们莫大启示的瑰宝。
第二篇:孔子教育理念对大学博雅课程教学的启示
孔子教育理念对大学博雅课程教学的启示
[摘要]对照孔子的教育理念,可以发现当今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孔子注重全面教育、“成人”教育、仁智合一、因材施教、启发教育,而当今大学教育中却存在着片面教育、工具教育、德智分离、为教扼才、灌输教育等弊端。在大学课程中设置博雅通识课程,正是要纠正上述种种弊端,而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今天大学博雅课程的教学,仍然可以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教育理念;大学教育;博雅教育;博雅课程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巨大成功,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过去十多年里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扩展。无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我国大学教育都在不断取得引人瞩目的新成就。特别是在硬件方面,一些一流大学的设施,已经丝毫不输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真正好的大学教育,并不仅仅在于其规模、硬件设施乃至于技术层面的管理模式,而在于要有一个对于教育本质的正确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因此,要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真正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还必须在教育和教学理念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理念中的一些精华,至今仍能给我们以非常重要的启示。
正如很多有识之士在不少文章中所指出的,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和毛病,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素质和能力。而如果对照一下孔子当年有关教育的思想和主张,我们不难发现,当今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恰恰是跟孔子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归纳一下,大致有如下数端:
一、孔子的教育是全面教育,当今教育之弊在片面教育
当今中国大学的院系设置,大多根据所谓现代学科分类,学科和方向之间缺乏相互渗透和交流的机制。学科分类日益细密,人才培养日趋专门化,越是高端人才越是成为除了自己的专业之外,对很多的事知道得很少的片面型人才。知识面的狭窄极大地限制了他们扩散性思维、变通性思维以及综合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孔子当年的教育,虽也有大致的分科,实不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大类而已,并且分科不分家,对所有弟子,皆教之以“文行忠信”,教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文行忠信”和“六艺”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当时作为一个“君子”在社会上立身处世所需要的一切基本品质、素养和能力,包括高尚的品质、优雅的举止、文学和艺术的修养、基本的科学素养,乃至于射箭、驾驶、演奏乐器等技能。
二、孔子的教育是“成人”教育,当今教育之弊在“工具”教育
孔子之所以对他的弟子进行全面的教育,是由于他的教育目标是要把人培养为“成人”,即完成了的人、完美的人。而当今的教育目标则只是在于把人培养为具有某种技能的劳动者,培养成能在社会肌体的某个部位发挥功能的零部件,或拧在社会大机器某个部位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也恰恰是现代化社会人的异化的一个具体表现,人成了工具和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教育也就偏离了人本主义的方向,日趋工具化、技术化、程式化,被教育者成了教育“生产线”上的一个“产品”,依据统一规格进行生产加工,最终投入市场销售。功利主义的目的、计量化的考核标准,使得教育过程变得乏味枯燥,应试与求职的功利目标和巨大压力,使学习者很难体会到“学而时习之”的乐趣,也远离了孔子弟子子夏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者,悠然自得、行有余力之谓也)[1](p.81),在学与用、职业与学习之间自由切换、终身相伴的教育精神。
三、孔子的教育是仁智合一,当今教育之弊在德智分离
作为孔子“成人”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的,是德性即仁德的教育。“仁”是诸德的核心,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因此经过教育而成为“成人”,也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仁者”,即具有人本主义关怀,对他人有同情恻隐之心,对人类的命运与前途富于责任感的人。孔子的仁德教育不是孤立抽象的,而是渗透在全部教育内容和教学环节之中,仁智合一,知行合一,水乳交融。在礼仪的实践、诗书的学习,乃至射箭、宴饮、驾车的仪式、规范和技艺中,都渗透着仁德的精神,使人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知不觉提升仁德的境界。反观当今大学教育,虽然也有德育课程,但却与其他知识技能课程相脱节,仿佛是人为附加的一张皮,其内容也多有陈旧、脱离现实乃至不合人之常情的说教,常令学生产生厌烦乃至抵触情绪。而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又往往缺失了道德价值观的引导。其结果是导致学生重智而轻德,乃至于使得某些大学毕业生充其量不过是个掌握了某种技能的“小人”而已。
四、孔子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当今教育之弊在为教扼才
理想的现代大学教育,应当体现一种“自由”的精神,缺少了这种“自由”精神,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由”精神的核心在于让每个受教育者的天赋、特长、潜能得到自由的成长和发挥,同时也体现于教育者针对不同教育对象自由选择不同的有效的教育方式。而这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的意义之所在。孔子“有教无类”,同时充分注意到弟子们个性、禀赋、年龄等各方面的差异,各因其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不同弟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孔子会给与不同的解释;同一个概念,孔子对不同的弟子所做的讲解却不一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孔子所提供的是个性化的教育,使弟子们能够各得其所,各显所长。而当今教育,在入学考试、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许多环节上,都过分强调一刀切的统一规范。这样做当然有许多不得已而为之的客观原因,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一刀切的所谓教学规范,往往会既限制了学生学的自由,也束缚了教师教的自由,其结果是为了适应这种统一规范而压制乃至扼杀了某些在某个方面也许不合规范,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特殊才干的天才。
五、孔子的教育是启发教育,当今教育之弊在灌输教育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理念强调为仁由己,贵在自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学习者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p.28),使之能举一反三,自主学习,成为教学的主体。儒家认为只有通过自主探究、独立深造得来知识,才能居之安,资之深,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2](p.61)。而当今的大学教育过程却习惯于灌输教育,教师死守课堂中心不让,死抱一本教材不放,仿佛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把一本教材里的内容拷贝到学生的脑子里而已。教学的过程缺乏开放性、探究性,结果使学生习惯于成为旧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已知领域问题的回答者,而不是未知领域的提问者和探究者,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以上所举数端,虽不能说无所不在,但却不可否认其确为当今大学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时常可以发现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并且经常受到有识之士的诟病。有鉴于此,近年来不少大学都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尝试进行一些改革,以期纠正教育片面发展所带来的一些偏颇,从内涵上实质性地提升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而在大学课程中设置博雅课程或曰通识课程,恰是这些改革中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
“博雅”课程的概念,是基于“博雅”教育(library art education)或曰“自由教育”的理念,它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教育理念,其核心精神在于以培养自由公民的理想人格作为教育的目标,强调培养德性与探究真知的统一;教育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专业技能,而更在于培养优雅的品德、博大的智慧,以及良好的思维、表达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其实这种教育理念跟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十分一致的,甚至孔子的教学内容与古希腊时期博雅教育的课程也颇有相通之处。《诗》《书》《礼》《乐》《易》《春秋》,加上礼、乐、射、御、书、数,其内容贯通人文与自然,基本上涵盖了古希腊博雅教育所谓“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全部内容[5](p.206),而其教育目的,也并不在于使人获得工具性的技能器用(孔子说:“君子不器。”[1](p.6)),而在于使人成为仁智博雅、通达事理、多才多艺、举止得体、进退有仪的“君子”。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博雅”教育。因此,今天在大学设置博雅课程,也可以说是对孔子教育理念的回归。
现代博雅教育继承了古典博雅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它更关注个人的发展而不是为一个具体的职业做准备”[3](p.23);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训练批评性思维、有效交际以及公民义务的能力”;“它的特色是有一套灵活的课程,允许学生选择,要求学习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它交互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外直接使用批评性的读本。”[3](p.25)这样一种教育理念,跟孔子所提倡的“成人”教育、“君子”教育的目标,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等,都是十分吻合的。
虽然无论是古希腊的博雅教育还是中国先秦儒家的君子教育,在当时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精英教育色彩,并非当时所有大众都能享受。但其中所包含的全面教育、“成人”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人类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今天这样水平的情况下,已经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和条件。谁也没有权力认为在我们当今社会中还应当保留一部分人,他们接受教育的意义只在于被训练为掌握某种技能并被他人使用的工具,而不是出于他们自身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今天在大学设立博雅课程,恰恰可以使精英教育平民化、普及化,从整体上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甚至可以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也正因为如此,现代博雅教育并不是要否定近现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分门别类的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今天在大学设立博雅课程不是也不可能是要对抗或替代现有的专业课程。相反她可以突破过于僵化的学科分类结构的局限,使受教育者能接受到更为丰富的知识文化土壤的营养滋润,从而为其职业的训练和专业的学习打下更为深广的根基,也可以使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将来有可能得到更为广阔的潜在运用领域。因此博雅课程不但不会削弱专业课程教学,而且可以形成对专业课程的有力扶持与辅助。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今天我们不应该把“博雅”与“专业”对立起来,在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中,人们接受博雅教育的同时未必不能兼“学稼”“学为圃”;而即使“老农”“老圃”也可以得闻君子之道。这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在中国大学设置博雅课程或通识课程的实践,必须在借鉴国外大学成功经验的同时,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资源,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博雅课程除了在教学内容上要更加注重疏通广博、融会贯通之外,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有所创新。应摆脱某些传统专业课教学那种程式化、格式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考核方法。应该借鉴《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对其弟子们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种开放、灵活的,师生共同参与的交流、对话、互动、建构的过程,把求知的过程与人格的培养、智力的训练、道德的践履、品味的提升融为一体。就像孔子跟他的弟子们在一起时那样,在双向互动的对话交流中学习,在具体生活场景和特定情境下学习,闲居侍坐,即是功夫;洒扫应对,俱是学问。
[参考文献]
[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M],上海: 世界书局,1936.[2]朱熹.孟子章句集注[M],上海: 世界书局,1936.[3]Becker,Jonathan.博雅教育的内容[J],开放时代,2005,(3),p23-34.[4]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J],开放时代,2005,(2),22-30.[5]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三篇:美国的有关学习方式对我国教学发展的启示范文
美国的有关学习方式对我国教学发展的启示
周立苹
(宁晋县百尺口中学 ,河北,邢台,055550)
摘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通过对美国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取之长处------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着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此要改革我国现有的应试教育及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观念。
关键词: 美国;教育方式;启示
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做出了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并为此也进行了有关的新课程改革。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们,大多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收获进展相当慢。今年暑假,我们宁晋县为了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进行了2005年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对我及其他参训教师的震动都很大。真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尤其是关于中美学习方式的差异,我非常感兴趣。在培训完毕以后,为此,在这方面,我又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下面发表一下我本人在这方面的拙见。
首先,让我们先看下面的两份报告:
1979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等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报告这样叙述了访问团的见闻: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而不同凡响”之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由此,访问团得出下面的结论----美国的初等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有意思的是,恰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感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看了中国几所学校后,也写下了自己的报告:“中国的学生上课时喜欢把手端放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不轻易改变;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竟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在结论中,美国考察团这样写道:“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最守规矩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可历史给中美两个考察团开了一个玩笑。“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制度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问题究竟在哪?下面再让我们看一下中美在教育观上的不同,也许你会受到一些新的启发:
1.美国学生受教育方式是“放羊”,轻松得要命,因此,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丰富,中国学生受教育方式是“填鸭”,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2.美国学生的课程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因此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使教育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中
1国学生的课程是以中高考为指挥棒,考什么,学什么。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读“圣贤书”。但中国的学生,读到高中,课外阅读量平均不超过200本,而美国自克林顿总统起,就开始了全民阅读计划,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要达50本。
3. 中国学生的作业常是把“×××背下来”、“把„写x遍”,美国学生的作业是“写一个关于„的报告”、“怎样计划一次活动”
4.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成为一个男子汉,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了!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供意见。”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吼道:“放肆,翅膀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
5.美国的教师把善于张扬自己天赋的学生看作是天才;中国的教师把分数高的学生看作是得意门生。
通过对比,我们不会再惊讶两份报告的结果,而惊讶的是不同的教育观所产生的不同的教育功能。通过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教育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为发展学生个性而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以至于有的学生读、写、算基础能力很差,但是,美国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着力培养其创新能力。他们重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重视自我学习能力的获得,重视实践能力的掌握,注意在教育中个性的张扬。所有这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复合人才,因此,这也是美国科技遥遥领先的原因之一。
其实,美国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始于20世纪50年代,源于前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意识到科技和军事优势受到威胁,应奋起直追,以改变当时美国的科技落后状态,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教育改革,开始对创新人才、复合人才的培养,并在80年代基础教育改革
1思维技法课中,把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纳入课程结构中,为此还开设了三门相关课程:○
2创新技法课○3创造活动课。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性、创造性、○
想象性发展。现在美国部分学校又开创了“未来教育”课,其内容涉及宇宙和航空、通讯联络、能源开发等新的科学技术,引导学生“推测未来”,进而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展,中国不缺少高分低能的知识分子,而是缺少一批独立的创新人才、复合人才,而这些创新人才的培养,以至于未来民族的命运,就掌握在今天的教育者手中。很明显,传统的教育很难完成这一使命,只有发展新的教育观念,那么在中国,怎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呢?吸取美国的教育精华,再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大方面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
一、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模式
作为基础教育,对于知识能力的目标,没有合适的评价,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检测教学质量,只好利用调研测试的办法,于是新的应试教育产生,学校评价教师也只有把测试作为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依据,为了考好,迫于竞争、就业压力,教育者只有把这种压力传递到学生身上,中高考成为教学的“指挥棒”,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课堂教学也是侧重知识传授的“填鸭式”教学。国家一再要求减负,但学生的书包却越来越重,整天在题海中被搞得晕头转向,精疲力尽,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想象力的孩子,但在教师“工厂”里,“大规模,流水线,标准件”式的教育下,随着年级的升高,不管他有多少棱角,都将被磨去渐渐成为“听话的解题机器”。因此,学生应该培养的兴趣、爱好,应有的社会实践能力,都被压缩到很小的空间,学生们又谈何创新能力和独立实践的能力。
教师要做教育家,但教育行政领导更应该为教师们的教育行为导好航,那么就应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应建立能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学校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反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教
育质量观,打破长期以升学率作为评定学校办学水平唯一标准的做法,进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其次,也应建立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建立以教师为主,校长、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扭转教师们视自己的教学成绩为上帝的行为导向。
最后,要不断改革并完善考试与招生制度。初中毕业考试应为: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应采取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同时,要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实行达标考试,执行宽进严出的改革, 借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经验,学生毕业参加各专业的全国统一考试。并且适当拉开名牌大学和普通高校分数,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可随时毕业。
以上这些举措,势必从根本上给应试教育釜底抽薪,素质教育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得以实施,这样才能保证素质教育这艘船正确航行,才能使受教育者的本质潜能得以挖掘,中国不是没有“比尔·盖茨”,中国也不是没有“诺贝尔”,中国缺少的是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观念
1. 转变目的观
传统教学注重静态的课本知识的传授,重视知识的继承与机械复制,分数第一、智育第一。新教学观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发展为目的,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体现时代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培养学生有健康的身心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转变学生观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去做,学习的主动性丧失,这种教学与应试教育相契合,严重阻滞了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课程探究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把教学目标定位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本身,教师只是起帮助指导、督促和组织的作用。这是培养其创造思维的重要过程。
3.转变教材观
传统的教学,教师往往从功利出发,将教学的唯一目的定位于“应试”,它必然走向一种视教材为“圣经”,视教学为“颂经”,视自己为“圣上”,视学生为“臣民”的误区。于是,教材文本的解决在于“教参”,在于“教案”,在于教师,唯独不在教学的主体---学生,学生的义务在于配合教师们执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于顺从教师施展权威,长此以往,一个人的悟性、灵性、创造性焉能不枯竭殆尽?
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和知识、经验、体验都成为教学中的课程资源,使教学的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唤起学生对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关系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既立足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从微观的角度讲,“用教材教”意味着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并从中吸取营养,是用“授之以渔”为指导思想,是一种方向的引领,是一种空间的拓展。
4.转变发展观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原来“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成功的教育要求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要根据学生千差万别的自然本性,因材施教,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关注一些“异想天开”的学生,他们其实最具有发展前途,人类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都来自科学家的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小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开水能把壶盖顶起来”的突发奇想,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能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天开”,才有了今日人类遨游天空的现实,因此,现代教育观要求,应加倍关注学生的幻想和标新立异,要相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张扬个性,终成人才。教师要以欣赏的目光,要学会倾听并适时有效的加以引导,也许,中国学子的创新之泉,也会汩汩而出。
5.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观
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偏重定量和结果,轻视定性和过程。在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和智力发展水平,轻视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在评价的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和学校是主宰,通常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定优劣。
在现代教育的评价上,创新教育要变分数至上为重点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导向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和体系,它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和发展。它评价的主体不只是教师,还包括学生、家长,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突出评价的激励、教育和促进全面发展的功能:诸如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发明创造等方面。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也要注重质的评价,如现在我国流行的成长记录袋。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还有现在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表现性评价,它不仅将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真实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改革方案和构想所指出的:初中毕业分为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采取“坚持充分展示,多元评价,择优录取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的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上这些,都能给学生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同时,给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宽松的条件。
最后,我要说,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未来国力的竞争就是今天教育的竞争。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我们教育者的最大使命。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马秀霞美国中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河北教育管理2003(3)
4.邓涛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第四篇: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对师范生写作教学的启示
模因复制传播方式对师范生写作教学的启示
【摘要】模因论作为一种新的语用理论,为我们的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这两种复制传播方式的复制和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人类语言的传播途径。同时,也启迪我们在师范生写作教学中可以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模因论;模因传播方式;师范写作教学
模因论(memetics)作为一种新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语用理论,对语言现象有着强大的解释力,为我们的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布莱克摩尔将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基因型,即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的复制传播方式。二是表现型,即形式相同而内容各异的复制传播方式。语言模因在其复制传播过程中不是如复印机般的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它往往会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了解了语言模因的这两种复制传播方式,可以为我们提高师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帮助。
一、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模因基因型传播
布莱克摩尔在分析模因复制传播过程中指出:一种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的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它的内容却始终不变,我们将这种模因类型称为基因型。基因型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一语言模因的直接传递,另一种是同一语言模因的异形传递。
(一)同一语言模因的直接传递
在师范生写作教学中,同一语言模因的直接传递是指通过引用的方式将信息内容在不改动的情况下直接应用于学生的写作教学中。这类信息可以包括各种名言警句、成语、俗语、惯用语、口号、引文、转述,以及别人说的话等。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这类语言模因来增加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可以通过引用古诗名句这类语言模因来营造意境,以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拔动读者的心弦,增添文章的神韵。比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段文字用晏殊、柳永、辛弃疾的名句作论据,来揭示凡是大事业大学问家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把这些例文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了古诗词名句,不仅开拓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而且也是学生的乐趣之所在。
对此,教师们可以将那些名诗句进行归类:比如,有用于珍惜时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用于阅读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用于新生事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用于勤奋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用于新旧交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用于功夫很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用于景象繁荣:春城无处不飞花,春风得意马蹄疾;有用于爱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用于处处皆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用于深厚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用于气势磅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有用于到处有朋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等等。
另外,笔者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应系统地学习成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体系中的特殊一族,结构紧凑,表现力强,有的能反映出深刻的思想意义,有的能描绘出鲜明生动形象,有的能表达出复杂曲折的含义。所以,成语要是使用得当的话,可以达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因此,学好用好成语也会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是非常提倡同一语言模因的直接传递即“引用”这种模因传播方式。在此,我们便不能忽略我国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背诵。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儿时背诵的散文、诗歌等等语言材料,直到老年也会在大脑中复制出来。而到成年之后我们通过运用交际性、启发性等多种语言教学法所学得的语言材料往往会成正比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人的大脑中不再有这样的语言模因。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还是非常提倡背诵这一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
(二)同一语言模因的异形传递
同一语言模因的异形传递是指语言模因在其复制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因语言模因的移植而导致的信息变异现象,复制传播后的语言信息与复制前的语言信息大相径庭。但这些变化并不影响初始信息的复制传播。因为,它复制出来的内容仍然是初始语言模因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也是一种以复制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语言模因的这种传播方式也给我们的写作教学带来很多启示。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恰当运用同义词、代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段式和章法来表达相同的语言信息。
写作行文最忌单调,重复。作者在上下文或课文中不同的地方,斟酌使用有细微区别的同义词,可以使文章表意精确、微妙、圆熟。比如《项链》中作者写到:“ 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美丽、丰韵、娇媚”这三个词意思相同,用在一起可以互相补充,使内容表达得更充分;又如“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这里连用“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四个同义词,用来加重语气。
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模因表现型传播
语言模因在其复制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形式,即形式相同而内容却不同的模因表现型传播方式。这种类型的语言模因采用同一的表现形式而复制传播不同的内容。模因表现型传播方式对我们写作教学的启发是很大的。我们要教会学生结合不同的语境,在同一语言形式中嵌入不同的内容,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这是进行写作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同音异义的横向传播
同音异义的横向传播是指语言模因复制传播过程中保留原来结构,并以同音异义的方式横向传播。通过这种方式使原来词语的意义按照使用者的意图发生变异。这种模因传播的方式虽然在广告的伪成语中常用,但是,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恰当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这类成语的变异和使用方法。如: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刻不容缓);服装广告词:衣相情愿(一厢情愿);灭害灵广告词:默默无蚊(默默无闻);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随心所欲);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其乐无穷);打印机广告词:不“打”不相识;赛马广告词:乐在“骑”中(乐在其中);味精广告词:“鲜”为人知等等。
第五篇: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中职商贸类教学的启示
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中职商贸类教学的启示
摘 要 大数据对互联网和信息业的影响日益加深,为商业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中职商贸类教学与商业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改变思维方式,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快中职教学深层次改革的步伐,成为中职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大数据时代对商业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新的思维方式对中职商贸类教学的启示。
关健词 大数据 思维方式 中职 商贸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1大数据对商业的影响
“大数据”早前被称之为“海量数据”,已广泛运用在物理、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近年来却因为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上曾广泛流传着关于“大数据”功力的故事:在美国,有一位父亲怒气冲冲地跑到沃尔玛卖场,质问为何将带有婴儿用品优惠券的广告邮件,寄送给他正在念高中的女儿。然而后来证实,他的女儿果真怀孕了。这名女孩搜寻商品的关键词,以及在社交网站所显露的行为轨迹,使沃尔玛捕捉到了她的怀孕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商家可以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女儿。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数据”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新技术潮流,通过数据挖掘帮助企业进行客户分析与市场预测。然而更准确地来说,大数据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之后,人们如何开发利用数据为新的商业模式发展奠定基础的过程,是一种基于新工具的新的解决问题思路,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企业能否快速地加入到强大竞争力的队伍当中。不得不承认,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已经带动了新一轮的竞争。同样,在教育界,大数据也一定有着颠覆性的影响。
2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的特性
就教育界而言,大数据思维最关键的转变在于改变传统的“教授者”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观察、研究、创造各种有益价值,成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导者。
2.1开放性
大数据时代,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数据使用的广泛性、细节性提供了扩展思维的空间,要求教育者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敞开头脑,不断吸收新的信息,从而形成新的思路和方法。
2.2相关性
大数据思维只关注“相关性”,而不再关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当沃尔玛无意中得知尿布和啤酒的销量具有正相关性,它只需要做出将两个物品摆放在一起销售的决策,并不需要去分析原因,销售量已然大幅增长。因为只要知道这件事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企业就完全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2.3个性化
思维方式的个性化是指思维个体在思想、意志、情感等方面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质。亚马逊和京东商城等购物网站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行追踪分析,从大数据背后找到符合用户兴趣和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并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这种个性化思维的应用正由商业服务领域教育科研等众多领域快速蔓延。
2.4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的特性之一,表现为在思维活动中突破原有的框架,开拓新领域、确立新决策的思维过程。随着数据的越来越普及,数据的价值不仅仅只体现在数据的获取上,更体现在数据的深度认知、解析和运营上。数据价值的呈现将基于更多创造性的方式。
3大数据思维方式对中职商贸类教学的启示
我们不防将中职商贸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看作是消费者与营销者之间的关系。在大数据时代下,消费者和营销者的相互作用会给营销模式带来很深的变革,那么同样地,在学生个性化日趋突出的现代教育体系中,教育者需要在分散的表象和差异的个性背后,找到那些因兴趣或者共同的需求而重新聚集起来的东西,能捕捉到这种注意力,就会找到新的集中。“大数据”是这个趋势实现过程中的利器。
3.1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方向性指引
商业瞬息万变,个性化教育是中职商贸类教学的突出特点。沃尔玛分析高中女生网络轨迹从而实施针对性促销的案例充分说明了个性化策略完全可以在大数据中找到依托。同样地,中职教育者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深入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根据学生的特长及能力因材施教。数据也并不难获得: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家长微信群就可以实现与家长的无国界沟通,家长的说话语气、常用表情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他的文化层次及关注热点,对学生的侧面影响随即可见;学生的朋友圈更是最易体现其个性的地方:一个学生以星巴克为背景的咖啡、香烟图片,很快让老师捕捉到了其近期的思想动向,结合教室里的监控录像,将几个课间偷偷抽烟的同学现场抓获。大数据的相关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泛、深入一些的数据可以借助于社会平台获得,如移动通信运营商掌握的个人的行踪,时间、人物一应清晰;安装在各大公共机构的摄像头捕捉人们的外形特征、衣着以及出现的时间等等。在校园内部,学生同样会留下学习和生活的轨迹,课程选择、在线学习、校园卡的使用、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反馈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计出学生资源平台、云计算理念下的“智慧校园”等信息软件,教育者将这些数据整合、挖掘、分析,将不难提示出学习者的行为模式。
世界多所大学已经应用了大数据系统来研究学生: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 “学位罗盘(Degree Compass)”系统、美国西部州际高等教育委员会的辍学行为预警系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通过挖掘Facebook页面数据提供的个性化学习体验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通过校园卡记录开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等等,都是将大数据思维运用于个性化教育的尝试和实践。大数据本身的潜在性及预测价值解构了教育模式,教育者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学生的需求,将单一数据与学生的思维、动机、行为充分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表像行为下的巨大冰山,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
3.2引发教学方法的巨大变革
中职教育的课堂改革已进行多时,教师由传统的“教授者”积极性向“主导者”转变。无论是前几年倡导的工学结合模式,还是近来时兴的“现代学徒制”模式,都要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但这些归根结底都要求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即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课程结构设置,进行教学模式深度改革,引企入校。有效利用大数据的作用,可以有助于实现教学模式深层次的改革。通过立体化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的运用能让教学更加生动,通过MOOCs(慕课)、微课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能让教学更加多样化。比如,MOOCs里的课程都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突出特点就是开放、网络化学习。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学生在校学习或是外出实习,都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学校里的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再如微课,教师(或企业专家)既可以以传统的形式将技能要点进行讲授或演示,也可以创造性地制作视频、动画,将刻板知识变成趣味游戏,还可以把学生引入其中,展示其探究、合作的过程,更易于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如果进一步地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公众平台分享讨论,还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延续性学习。
这是一个信息化高度普及的时代。学生人人捧着一部手机,上课下课全都低着头,老师在课堂上大喊“别玩手机!”,但往往回应甚少。怎样在课堂上唤醒他们?如何将他们的手机化作与学习有关的利器?《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里使用的“虚拟商务平台”将全广州市中职学校的学生放在一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在其中展示公司形象、销售产品,且实时看到其他学校模拟公司的运营情况,学习动力不言而喻。这是一个将大数据应用在网络平台的良好案例。如果类似的平台在手机上开发使用,将课程的学习与某种软件结合起来,以不同的角色游走在财经商圈中,既可以引进企业岗位要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又可以记录学生学习痕迹,便于发现问题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符合中职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相信学习将会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3.3学业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和师生交流,重视学生的发展性成果,形成发展性教育评价观。这就需要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这有赖于各式电脑和移动终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记录,如上网记录、登录某软件的常用角色、答题顺序和停留时间、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等等,这些数据往往是在特定观测技术与设备的支持下悄然进行的,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不受影响,因此数据也更为真实自然。
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做法显然与时代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背道而驰,在教育评价中不能仅凭简单的数字(如原始分、平均分、排名等)加以解读。这与大数据思维中对“数字”和“数据”差异的理解也不谋而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提供的行业、企业信息,在原有教学过程评价的基础上,加大企业参与评价的力度,将企业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引入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融入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校企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学业评价,形成一套适应工学结合,从教学过程评价、企业评价及职业考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及学生学业评价模式。
大数据时代将带来深刻的思维转变。大数据正在改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改变商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运行方式。对于中职教育来讲,这也是一场正在悄悄进行的大革命。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的表现值得我们注意,也提醒我们尽早利用大数据为教育服务,使教育更加合理、有效和智慧。
参考文献
[1](美)麦肯锡咨询公司.《大数据:下一个竞争、创新和生产力的前沿领域》研究报告[Z].2011(6).[2]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3] 冯媛.大数据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8).[4] 赵姝淳,孙曙辉.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