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穷人的胸怀,不需要假装的爱
穷人的胸怀,不需要假装的爱
中国有很多穷人,有些穷人甚至会看不起病,吃不起饭。即便是这样的穷人,也不是你有钱有吃的给他,他就任你摆布。
穷人对待生活也有自己的态度。我很小的时候,姥姥就对我说:“人穷志不穷。三天不吃饭,也要装个卖米汉。”
《礼记•檀弓下》里有个故事,齐国遭遇自然灾害。大善人黔敖路边摆摊,施粥给路过的饥民。一天,有个饿得东倒西歪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东倒西歪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饭,右手拿着汤,倨傲地喊道:“喂!来吃饭啦!”饥民抬起头来,瞪着眼睛对黔敖说:“牛啥呢?我就是不愿吃这样的饭,才落到这个地步!”
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就是来自这个典故。穷人虽穷,大多数也是有尊严、无奴骨的同胞兄弟,不是看见谁手里拿着一沓票子,就会点头哈腰摇尾巴,主动扑上去示弱博取同情的。
旧社会,财主逢年过节也做要做善事,救济穷人。财主让人把碎银子用纸包好,让小厮去找那些既没贴窗花、又没贴对联、门窗破破烂烂的人家。到了夜晚的时候,悄悄地把一包碎银子往穷人的窗户下一放,立马闪开,不能让人看见。
第二天早上,穷人发现窗台上有一纸包,打开一看是碎银两,就知道富人来行善了,年也就能高高兴兴过了。
那时候,财主行善讲究“善欲人见则不是真善”。这句话的社会含义是,行善也要给穷人足够的面子,不要让穷人为一包碎银子感到难堪。
现如今,乐崩礼坏,焚琴煮鹤,世风日下。不少人做慈善的人也学坏了,他们带着一腔热情和一褡裢碎银子,跑到贫困山区,拉着小朋友合影留念。合影的小朋友穿得越破越烂,脸上越脏,鼻涕流得越长,这些“爱心人士”就越高兴越有成就感。他们明白,在讲究“眼球”的时代里,这个社会泛滥的是一张一张“不感动不捐钱”的脸。
2018年5月4日,河南三岁女童王凤雅,因视网膜母细胞瘤死了。
5月24日,某公众号发文《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指责王凤雅的妈妈杨美芹“利用小凤雅存活的希望诈骗”,在水滴筹、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上募集善款15万元。文章说,杨美芹没有用这些钱救王凤雅的命,杨美芹把王凤雅的救命钱,挪用却给小儿子治疗兔唇。三岁女童王凤雅是被她妈妈给“害死”的。
随后,王凤雅家人遭网友声讨。
5月25日,当地警方证实,王凤雅一家实际募得38638元捐款,用于女儿王凤雅的治疗,剩余1301元,已于当天捐赠到太康县慈善会。
面对“爱心人士”泼来的污水,农妇杨美芹被气得几乎昏厥,只会浑身颤抖着对记者说:“没有钱,不能给她最好的治疗。”
5月27日,带头质疑王凤雅家属的微博大V@作家陈岚发微博说,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一个月前,陈岚把王凤雅一家推上风头浪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农妇杨美芹相信医生说,王凤雅“医不好,也救不活”的专业判断,连续拒绝了几家慈善组织的资助。
因为农妇杨美芹选择了科学,而没选择“爱心”,你们“爱心人士”怎么就可以红口白牙地把仅募集到的3.8万元说成15万?你们怎么就可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说孩子的母亲把钱挪做了它用?你们怎么就可以对孩子的家庭进行道德攻击,说他们“重男轻女”,“利用小凤雅进行诈骗”?
《礼记》记载的那个饥民,即便因为拒绝嗟来之食,饿死街头,也没有人强迫他去喝掉黔敖的施粥。因为那个时候的人,比今天的“爱心妈妈”更懂得尊重穷人的生后,尊重穷人的选择。
一个家庭是否愿意接受慈善组织的资助,是这个家庭的自由,世界上没有一个慈善组织会强迫一个家庭必须接受慈善组织的资助。王凤雅的家人不愿意接受慈善组织的资助,这是他们的自由。
三
慈善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机制,慈善的社会文化价值是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互助与友爱,促进社会共同的幸福。
在“王凤雅事件”中,王凤雅的妈妈杨美芹和爷爷王太友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资助给孩子治疗,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大树公益、陈岚以及参与其中的志愿者马婵娟等,自己应该非常清楚。
从慈善公益的精神角度来讲,穿着黄色马甲的志愿者马婵娟,一到王凤雅家,就开始拍视频、拍照片,发微博,是对女童王凤雅一家人的生存尊严和隐私赤裸裸的侵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家里的一切情况都放到网上。志愿者这样的做法,得到王凤雅一家人的同意了么?
从慈善公益的专业操守来讲,马婵娟也不能带着上王凤雅一家开车上高速后,就发朋友圈说:“发起紧急用款,王凤雅需要两万块基金……”,让大家给你发红包,然后把一百、两百的红包统统收入私囊,至今没有人站出来说这些钱都去哪里了。
在志愿者马婵娟把女童王凤雅一家带到北京后,他们依然选择拒绝你们的资助。“爱心”被拒绝之后,你们先后又派出“小希望之家”志愿者猎鹰和大树公益的宇琪,到河南太康乡下,劝说王凤雅的妈妈和爷爷接受你们的救助。
在北京儿童医院的走廊里、楼梯的拐角处,每天都睡满了外地的穷人,他们没有钱,又要给孩子治病。这是天天渴望得到慈善组织帮助的人,你们为什么不帮,而要千里迢迢跑到河南太康去劝说王凤雅一家接受资助?
这么做,究竟是什么目的?这三批人,究竟是什么关系,难道不清楚吗? 四
2016年6月,在南京超市偷鸡腿给女儿过生日的妈妈打动了很多人,各种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蜂拥而至,母女俩收到了不少捐款。她们病房的一个病友,病情更严重,家庭更困难,却没有人帮助他们。病人的父亲开始恳求媒体报道和爱心人士支持,但他们没有新颖动人的故事可讲,病人父亲有句话点破了一切,“就是我们没有偷东西,就是这个意思吗?是不是这个意思嘛?”
说白了,现在有不少人是用简单粗暴的心态在做慈善,他们脑袋里只想筹更多的钱,而没有需要帮助的孩子。这样的做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逼迫弱势群体开始学会撒谎、学会编故事给你。不会讲故事,不会演戏,但真的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体,就成了被遗忘与被抛弃的人。
在“王凤雅事件”中,第一个应该羞愧的是“爱心妈妈”,不要认为现在不吭声,不说出问题在哪里,就可以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你们可以捂着不说,但不能把污水都泼给王凤雅一家之后,还换个马甲嚷嚷着要王凤雅一家把三万多块钱怎么花的说清楚。“爱心妈妈”这样做,不仅让人觉得你们没有爱心,不够宽容,而是还会让人觉得你们没有道德。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贫困家庭不愿接受救助的时候,这些“爱心人士”不听他们的意见,不尊重医生的专业判断,而是要搞霸王硬上弓。是否接受救助,是贫困家庭的自由。没有法律规定,穷人必须投靠慈善公益组织,“爱心人士”怎么可以用泼污水的办法,强迫人家接受慈善救助呢?
现代慈善公益最核心的价值是帮助人们脱离困境,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尊重、独立自主的人。在有尊严地自由活着与活着之间,显然有尊严自由地活着比活着更为重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尊严与自由的人,如何敢说自己热爱生命,自己比孩子的妈妈更爱孩子。
从2012年至今,中国大部分慈善公益的丑闻都发生在儿童的个案救助方面。从山东的赵传旺、广西的杨六斤、南京女童小柯以及“鸡腿妈妈”和深圳的罗一笑,每一个悲情故事都讲得很好,每一个故事在成为社会热点后,都发生了剧情反转。这样的情况,真的可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救助。
记者王志安在采访完王凤雅一家后说:“复盘这一悲剧事件,几乎所有虚假信息源都指向陈岚团队。他们不但在事件中通过微博发布不实信息,不断报警,给政府施加压力,小凤雅死后,还专门拉了一个媒体群,提供各种不实消息。早期报道的媒体,有数家受到误导,发表了虚假报道。并最终酿成5月后的大型舆论风暴。”
普及一下个案救助知识:“个案救助”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存在,但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法律都明令禁止慈善组织进行“个案筹款”。也就是说,慈善公益组织可以为一个类型的弱势群体的筹款,然后根据他们的苦难程度和紧急状态,来安排“个案救助”的先后顺序。
2013年6月,台湾东森电视台主持人俞娴17岁的女儿润润身患罕见病。她通过东森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在网上发起“抢救润润,台湾人民动起来”劝募行动。后因涉嫌违反“公益劝募条例”及相关规定,被要求依法向社会公众返还非法劝募所得善款1000多万新台币。台湾“卫生与福利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俞娴涉及违反《公益劝募条例》第2条规定:“公益”指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故不得为特定个人发起劝募案件。
一个社会的良善和适当的法律制度是相伴而来的,陈岚和“爱心妈妈”让人难以揣测的行为,显然和民政部门对“个案救助”的乱象熟视无睹有关。
“王凤雅事件”是这个社会的悲剧,但我并不悲伤。我不悲伤的原因是,我差不多用了快四分之一的生命,做了很多试图改变中国“个案救助”现状的事情,却什么也没能改变。还有就是,在这些悲伤的故事中,充满了听似悲伤,实则不知何为悲伤的哀鸣。
老舍曾说:“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其实,“王凤雅事件”就是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谴责和装出来的爱意。
救助“医学鉴定等待死亡的孩子”,简直是多方共赢。捐助者释放爱心的焦虑得到满足,公益机构能收到巨款,孩子去世后,剩下的钱花得轻松愉悦。只有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成了被抛弃与被侮辱的群体。这也许是“个案救助筹款”没有被禁止的原因。
“王凤雅事件”发生了这么久,我为什么一直不说话?在过去太多的“狗血救助”和“鸡血捐款”中,我很少看到人性,而沉默的思考能让人看到一些光明。
我知道,我今天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没有办法为改变中国“个案救助”的乱象做点什么。
我们相信,当“王凤雅事件”一家选择拒绝“爱心人士”帮筹款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是在放弃一些垂手可得的钱财。但是,穷人也是人,也有人的尊严、也有人的自由,利益权衡之后,他们选择了不示弱、装惨、讲故事、拿钱。
一个孩子离父母而去是悲伤的,但孩子的家人维护穷人的尊严和自由是令人尊重的。
愿中国的穷人都能脱贫,都能远离这些假装的爱。
第二篇:爱,不需要理由作文
爱,不需要理由作文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不需要理由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不需要理由作文 篇1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买手霜,路过天桥时,看到了一个人:他衣服破旧、单薄,脸上满是泥点、灰尘,两只手不停的相互搓着,看的出,他觉得很冷。我看到他的手上满是裂开的血口子,盘腿坐在冰冷的地上,脚边放着一个脏稀稀的铁盒,不难看出,他是个乞讨者。我向他投去同情的目光,并走过去,在那空空如也的铁盒里放了5元钱,“这钱该够你吃一顿饭了”。我对他说。他的眼神立时从失望转成了开心,眼睛也一下子亮了起来,再不见刚才的空洞,不断的对我说:“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心的孩子”。我冲他一笑,不理会周围那些打扮入时的少男少女们的嘲笑,把头埋在衣领里,匆匆走了,我,宁可相信他是个落魄者!
买好手霜回来的路上,我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在那个乞讨者的身旁,围了一群不务正业的男青年,他们伸出手,拿走了铁盒里所有的钱!年轻的乞讨者的身子一颤,泪珠大颗大颗掉下来,在地上砸出了朵朵水花!这时,一个老年乞讨者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端着瓷碗,颤巍巍的走过来,他拿出瓷碗里仅剩的几张纸币和几个钢蹦儿,佝偻着身体,将钱一点点小心翼翼的放进那个铁盒。地上的年轻人身子一颤,他抬起头来,看着那个和自己一样可怜的老人家,眼睛里的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样顺着脸颊不停的滚落下来。老人家拍拍年轻人的背,说:“去吧,孩子,去吃东西吧”。老者眼里满是慈爱,眉宇间流露出心疼的情感。年轻人的嘴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老人家已经被茫茫人海吞没了,只留下年轻人在原地发呆。他的身后,夕阳把他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目睹这一幕的我,好希望时空在那瞬间停止,只为能够更深刻的记下这个篇章!是的,几元钱并不多,但它能买个馒头填饱一个落难人的肚子!这个穷苦的老人家,冒着自己可能忍受饥饿的可能,把一顿饱餐拱手让人,这也是人间的一种真情和奉献啊!
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不需要理由作文 篇2晴子是一个初三的女孩,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的女孩最容易胡思乱想!虽然晴子的学习很好,而且在班上也没有什么“绯文”,但是她的内心还是有一种隐隐的躁动感!
哎!晴子对着面前的一堆作业发愁、叹气!可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来,晴子,喝牛奶吧!”这是妈妈的声音。“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喜欢上哪个男孩子了?我跟你说,这个时候……”“好了,妈妈,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妈妈轻轻锁上了门,哎!又是一次叹气,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晴子不知道像这样叹了多少次气。晴子拿出她们班的军训照片,一个一个欣赏。“阿呆?不行不行!他太傻了……”
她就这样一个一个自言自语下去,突然,她的目光停在了阿木的身上。
晴子陷入了回忆:那是一个雪花分飞的夜晚,晴子和小枫走在绿林大道上。“晴子,虽然你很可爱,也很漂亮,但是,为了我们以后的前途,我们……分手吧!”
“什么?”“我们……”“好了,不要再说了,你走吧!”此后,晴子的妈妈就为晴子转了学。晴子到了新的学校,拼命的学习,其中也有不少人追求过她,但是,她一想起那次痛苦的回忆就勇敢的拒绝了,不久,真的成为了全年级第一。她的妈妈很高兴,但是还是希望她再能用功一点,可是,晴子忍不住了。
突然,她发现了两年来都没有发现的一个长的酷似小枫的男孩——阿木。从此以后,她就开始特别的注意他了,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的转变。
有一天放学了,晴子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听着music,无所事事。这时,一个清脆的男声喊住了她,晴子一回头,原来是……
爱,不需要理由作文 篇3其实对诗,对诗人,对唐朝,都没有什么感觉。若要说喜欢……
那便是与我同乡,写作风格相近的杜甫了……吧!
其实他的诗也是易懂的,单写点儿景色。其中的情感也不必深究,在诗本身上都能溢出来,更深刻的含义我也不想再琢磨。
杜甫这个人,我并不怎么了解。单凭课本上的一首《春夜喜雨》,也不足以了解他。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好期盼,不是每个生前不怎么出名的诗人能想得出来的。
我说不上因为什么喜欢他,大概是“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他的诗,没有虚无缥缈,也都是现实主义的。这让我喜欢,既是一个人,干嘛想那么多,既是一首诗,干嘛那么无病呻吟(喂,我可能在讽刺我自己)。
但是人家也有不老实的时候,满腔的豪情也要抒发一下的,比如《饮中八仙歌》,也是不难看出的。毕竟他老人家隐居了,不像王维那么不问世事,谁能禁锢住满腔豪情的诗人呢?
说要喜欢他,也挺难的。喜欢一个人,伟人、名人,都要去点评他,说他好,怎么好,总之就像你离了他不行一样,他的份子钱你随过一样。其实我并不想点评杜甫,他作为一个人,有自己的思想,就合格了。与其说我喜欢他这个人,倒不如说我爱极了他的诗。
我写文章时极少引用,迫不得已也只会用杜甫的诗,因为只有他那现实主义的诗,才能表达我这现实到枯燥的“主旨”。
其实也并不能写出点什么,杜甫跟我不熟,也只能通过少得可怜的历史资料写两句“好,非常好,妙不可言”,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于是终于到了结尾——我最爱的诗人——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