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验图形变换的奇妙——平移和旋转活动课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图形与变换的教学内容,教学时可进行以下活动课的设计: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特征的感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外收集生活中有关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例子。并参照教材第46页、47页示意图试剪出图形。
2.活动用具:作好教科书上第129页、第133页、第135页的学具。写有记分统计表的小黑板、铅笔、彩纸、剪刀、五种颜色的牌子。
3.以分组形式摆好桌椅。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人
玩具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玩的了,现在拿出你们做好的教科书上第129页的玩具,我们跟老师一起玩,大家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纸片上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变成白色的了!你们知道吗,这是图形旋转形成的奇妙现象。数学就是这样神奇,今天的活动课,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图形变换的奇妙吧。
二、分队发牌并介绍活动规则
1.按班级人数分5队,发五种颜色的牌并由牌的颜色给每队命名。
2.活动规则:在记分统计表上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队的成绩。没进行答题的学生都可做裁判,老师是主裁。
三、活动内容
活动1:感知平移和旋转---举例比赛
1.各队以开火车形式进行比赛,每人各举一个生活中平移、旋转现象的例子。要求不能重复,语言叙述要严密、准确,说对一个得1分。
2.各队选一名代表,做出一个平移和一个旋转的动作。要求只能利用现场的实物,边做边说介绍。(如:我把窗户向左推是平移)做对一个得1分。
活动2:体会平移和旋转---玩学具回答问题
1.拿出作好的教科书上第133页、第135页的学具,队内合作,拉一拉,转一转。并思考共有几种搭配方案。把答案写在纸上。限时一起亮答案,按接近准确数的程度给5~1分。
2.各队选一名代表说说你们最喜欢哪一个组合?是怎样得到的?喜欢的理由是什么?根据说的情况评5~1分。
活动3:实践平移和旋转---剪纸
下面我们进入剪纸活动,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呦。
1.上学期我们剪过对称图形,剪一个小人怎样剪又对又快呢?抢答并能演示剪出者得2分。
2.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剪出2个或更多的并排排列的小人呢?队内合作,参照教材第46页示意图剪。剪成功的展示给大家并说出方法者得3分。
3.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剪出围成一圈的小人呢?队内合作,参照教材第47页示意图剪。成功的展示给大家并得3分。
4.设计比赛:请每位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剪出一幅最漂亮的带有平移和旋转特征的图案。我们来评选今天的小小设计家。
1)队内交流,各队先自评出本队最有创意的最佳设计图案。
2)各队轮流上台展示,由设计者介绍创作思路,队代表说推荐的理由。
3)学生评论它好在哪儿,并共同欣赏。
4)评出最佳者获小小设计家称号同时其所在的队得2分,其余队各得1分。
四、为优胜队发奖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体验了图形变换的奇妙,领略了数学的美。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显露出了你们的智慧和才华。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你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教学反思: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新教材的特色也是亮点之一,但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它的教学,更有甚者几乎将其一带而过。这是教学上的一大失误。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象本节课就达到了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长,各尽所能,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不仅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教后的效果可以证明这一点。本班学生做此内容的习题时正确率为100%,并且课后又自发的继续着剪纸活动,交上来许多好的作品,我将这些作品在学校橱窗展出,收到良好的效果。本课记分表的设计,也让学生体会了统计知识的运用。所以我们教师要重视活动课,精心设计和上好活动课。
第二篇:平移和旋转活动课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活动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特征的感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外收集生活中有关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例子。并参照教材第46页、47页示意图试剪出图形。
2.活动用具:作好教科书上的学具。写有记分统计表的小黑板、铅笔、彩纸、剪刀、五种颜色的牌子。
3.以分组形式摆好桌椅。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人
玩具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玩的了,现在拿出你们做好的教科书上第129页的玩具,我们跟老师一起玩,大家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纸片上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变成白色的了!你们知道吗,这是图形旋转形成的奇妙现象。数学就是这样神奇,今天的活动课,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图形变换的奇妙吧。
二、分队发牌并介绍活动规则
1.按班级人数分5队,发五种颜色的牌并由牌的颜色给每队命名。
2.活动规则:在记分统计表上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队的成绩。没进行答题的学生都可做裁判,老师是主裁。
三、活动内容
活动1:感知平移和旋转---举例比赛
1.各队以开火车形式进行比赛,每人各举一个生活中平移、旋转现象的例子。要求不能重复,语言叙述要严密、准确,说对一个得1分。
2.各队选一名代表,做出一个平移和一个旋转的动作。要求只能利用现场的实物,边做边说介绍。(如:我把窗户向左推是平移)做对一个得1分。
活动2:体会平移和旋转---玩学具回答问题
1.拿出作好的教科书上第133页、第135页的学具,队内合作,拉一拉,转一转。并思考共有几种搭配方案。把答案写在纸上。限时一起亮答案,按接近准确数的程度给5~1分。
2.各队选一名代表说说你们最喜欢哪一个组合?是怎样得到的?喜欢的理由是什么?根据说的情况评5~1分。
活动3:实践平移和旋转---剪纸
下面我们进入剪纸活动,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呦。
1.上学期我们剪过对称图形,剪一个小人怎样剪又对又快呢?抢答并能演示剪出者得2分。
2.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剪出2个或更多的并排排列的小人呢?队内合作,参照教材示意图剪。剪成功的展示给大家并说出方法者得3分。
3.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剪出围成一圈的小人呢?队内合作,参照教材第47页示意图剪。成功的展示给大家并得3分。
4.设计比赛:请每位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剪出一幅最漂亮的带有平移和旋转特征的图案。我们来评选今天的“小小设计家”。
1)队内交流,各队先自评出本队最有创意的最佳设计图案。
2)各队轮流上台展示,由设计者介绍创作思路,队代表说推荐的理由。
3)学生评论它好在哪儿,并共同欣赏。
4)评出最佳者获“小小设计家”称号同时其所在的队得2分,其余队各得1分。
四、为优胜队发奖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体验了图形变换的奇妙,领略了数学的美。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显露出了你们的智慧和才华。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你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第三篇:图形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课题: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标准为了加强学生空间观念培养而新增的学习内容。因为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所以我认为小学二、五年级学习“平移和旋转”知识的衔接点在于活动。通过活动完成“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可以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做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做是旋转现象。
课题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直观区别平移和旋转的区别。
2、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并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3、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
4、在操作中加深去旋转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三、教学难点:
能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0 后的图形。
四、课型和教具:
新课;钟表、风车、图纸。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感受平移与认识旋转的含义及旋转方向和角度
1、理解旋转的含义 师:电梯的上、下运动属于平移现象,那么钟面上的指针不停地在转动是什么运动现象?
出示教具钟表实物
师:演示钟表旋转,指导学生理解“顺时针”、“逆时针”方向。
师:请同学们观察钟表的指针,描述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师:演示指针由“1”到“3”。
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到“3”)师:演示指针由“3”到“6”。
学生反馈:指针从几开始?是绕哪个点旋转的?怎样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总结:指针从“12”到“1”、由“1”到“3”、“3”到“6”„ „不停地转动,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旋转。
2、认识旋转的三要素
旋转点:图中的指针绕着点O转动,点O就是旋转点。
旋转方向:把钟表上指针的旋转方向称为顺时针,与钟表上指针的旋转方向相反称为逆时针。
旋转角度:指针从“12”到“1”,指向“12”的虚线指针和指向“1”的实线指针可以看做对应线段,它们之间夹角的度数就是旋转角度。
老师板书
3、明确旋转的叙述方法
师:在叙述物体旋转时,应说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老师板书
<2>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出示教具风车
1、师: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师:风车有4片叶组成,它绕点O旋转。观察风车的旋转,说说风车每次旋转的角度和风车旋转后三角形的变化。
2、旋转的特征
学生反馈: 风车是怎么旋转?旋转中每个三角形是如何运动?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是如何变化?
师:风车上的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又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但旋转前后每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发生改变,只有位置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旋转的特性。
老师板书
<3>在方格子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的方法
1、分析题意,明确要求。
2、操作过程
指名说说画的步骤、要点。(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旋转90°后各个点的对应点,对应点与点O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90°;对应点到点O的距离都相等,最后连线。)
3、学生独立画图,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作品,交流画法。
5、总结画法。
①、找出图形的几个关键点,根据旋转方向,在线段某一侧借助三角板作垂线。
②、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的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③、顺次连接所画出的对应点,就得到旋转后的图形。
老师板书
<4>、联系生活,巩固加深。
(一)图案欣赏:
1、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课前老师收集的几幅图。(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略)
2、我们欣赏完了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组交流。
六、布置作业:
1、调查身边哪些图案利用了所学的图形变换规律?
2、利用平移或旋转设计一幅简单的图案。
七、拓展提高
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2题。
八、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什么?平移与那些要点和特征?简单图形旋转90°的方法掌握了吗?同学们能利用平移或旋转设计一幅精美的图案吗?
九、教学反思: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新教材的特色也是亮点之一,但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它的教学,更有甚者几乎将其一带而过。这是教学上的一大失误。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象本节课就达到了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长,各尽所能,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不仅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四篇:图形变换旋转教学设计
《数学》
旋 转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摘要】研究探讨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与手段,能促进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网络课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2.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3.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2.难点:能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因特网。
学具:“旋转资料”文件夹,格子图素材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欣赏图案导入 1.复习旧知,为新知铺垫。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索了旋转的奥秘,你能说一说吗?
生1:我知道旋转图形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绕一个点,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形成的。生2:图形在旋转后,大小形状都不变,只是位置变了。2.欣赏图案,激发兴趣
师: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哪些旋转现象,在网络上搜集到了哪些旋转图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请打开你们的“旋转资料”文件夹。
(由教师机切换到学生机,指名说一说。)
生1:我发现生活中的风扇、齿轮、地球等都是围绕一个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数学》
生2:我在网络上搜集到的这些图案都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绕中心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画成的。
师:这些旋转图案漂亮吗?你是不是也想动手创作美丽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旋转的知识。画旋转后的图形,设计旋转图案。(板书课题:旋转)
二、画图
1.画旋转后的线段。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点击课件出示图1)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怎样的一个图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试着在方格纸上把它画出来。可以互相交流。
AO图1 学生在准备好的方格纸上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反馈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1:我是这样画的。因为OA 与它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OA´互相垂直,我就利用格子图在OA的垂线的这一边上找到A '点,A'点与O点的距离也是4格,然后再把点O、A'连起来就可以了。师:好的,运用了旋转的特点来画,先确定旋转的角度,再确定长度。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生2:我是这样画的,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OA´与OA形成一个直角,我就先用三角板画出与OA垂直的直角边(边说边操作),又因为OA长4格,所以我从O往右画四格标出A',OA'就是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师:是这样画的吗?(点击课件演示画图过程)要画线段旋转后的图形,我们首先要确定旋转的方向和角度,还要注意旋转后的长度是不变的。
3、试一试
师:如果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都画对了。(点击课件演示画图过程)谁来说说OA绕点O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90°后的 《数学》
图形有什么异同?
生1:OA′和OA〞这两条线段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1:虽然这两条线段都是由同一条线段旋转后画出来的,但是它们旋转的方向是不同的,所以这两条线段的位置是不同的。
师:你真善于思考,能够发现两种情况的区别
生2:这两条线段的位置虽然不同,但是它们旋转的角度和长度却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条线段OA经过旋转后形成的。
师:你补充的真棒!画图时要弄清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及长度再画图。
4、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师:我们运用旋转特征和性质,成功地画出了线段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你能接受下面的挑战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点击课件出示图2),这是一个三角形,你能画出它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
ABO图2 师:同学们可以先在头脑中想象,三角形AOB经过旋转以后是怎样的一个图形。再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图,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交流画法。
生1:我是这样画的,(边指边说)我想OA这条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OA´与OA垂直,长度是六格,就画出OA´,再借助三角板画出OB旋转后的边OB´;最后把A′和B′连起来就可以了。生2:我画OB′的方法与他不一样,(边指边说)我根据B点与O点的关系,从O点往下数3格,再往右数2格找到B′点,连接O和B′,再连接A′和B′。就画出了OA′B′。
师:虽然大家运用的方法不同,但都是(一边点击课件出示图3,一边说)先确定围绕哪个点、哪个
《数学》
方向、旋转多少度,再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OA'B'图3
6、拓展延伸
师:如果三角形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后是怎样的图形呢?可以先独立尝试,不懂的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展示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 OA逆时针旋转180°后的OA′与OA形成直线,我在O点下面数出6格点出A′,再把O和A′连起来,用同样的方法画出OB′, 最后连接A′和B′,就画出这个图形师:是这样画的吗(点击
OB'A'课件出示图4)图4
师:旋转时要注意旋转的角度和距离。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状和大小不变。
三、巩固画法,尝试创作
1、设计小花(教科书第6页第2题)
师:我们利用旋转还可以设计一些漂亮的图案。(点击课件呈现教材第6页第2题)
《数学》
自己试一试。可以合作交流。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后,反馈交流。
师:谁来展示你的作品,给大家介绍是怎样画的。
生:我是这样画的,把图形OBA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在画的时候分别找到B´、A´、C´三个点,与点O连接起来,这样就画出了一瓣,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另外的两瓣。
师;你们根据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运用旋转图形的画法,创作出了漂亮的小花,真了不起。
三、我是出色设计师。体验电脑设计,尝试创作。1.方法介绍。
师:图形变换的数学知识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你还想利用平移、旋转、对称设计什么图案呢?把这个图案应用到什么地方。生:我想为教室的板报设计花边。
生:我想利用平移和旋转设计我家地面的图案,因为我家正在装修。
师:你们的创意真丰富。我们可以利用电脑中的绘图功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设计出自己想象的图案,设计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图案。(课件演示幻灯片画图工具)。(你可以打开桌面上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素材包,进行创作,也可以在百度中搜集图片粘贴到幻灯片中进行设计。)现在开始你们的创作吧。2.学生自己创作,教师个别辅导。
3.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欣赏。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设计的真美,谁愿意把自己的创作给大家欣赏一下(由教师机切换到学生机)生:我为板报设计了心形花边。
生:我利用平移为家里的地面设计了叶形花边,利用旋转为地面中心设计了花朵图案 生:我在网上搜集到熊猫和竹子图利用平移旋转设计了墙壁画。师:你们能运用图形变换设计出这么精美的图案,老师真佩服你们。
《数学》
师:可以把你的作品通过QQ或邮箱发送给你的好朋友,互相鉴赏,使你的设计更出色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应用数学知识获得了成功感,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加喜欢数学。
《数学》
《旋转》教学设计
学校:安 阳 小 学 学科:数 学 姓名:李 霞
第五篇:《体验图形变换的奇妙》教学反思
《体验图形变换的奇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新教材的特色也是亮点之一,但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它的教学,更有甚者几乎将其一带而过。这是教学上的一大失误。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 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象本节课就达到了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长,各尽所能,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不仅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教后的效果可以证明这一点。本班学生做此内容的习题时正确率为100%,并且课后又自发的继续着剪纸活动,交上来许多好的作品,我将这些作品在学校橱窗展出,收到良好的效果。本课记分表的设计,也让学生体会了统计知识的运用。所以我们教师要重视活动课,精心设计和上好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