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险岗位(冲剪压)作业人员培训教案
危险岗位(冲剪压)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教案
培训目的:了解冲剪压设备工作原理,知道冲剪压设备常见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熟悉冲剪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培训对象: 冲剪压设备操作人员 培训内容:
一、冲剪压设备的工作原理
1、冲床
冲床是一种用于单工程金属板料及连续模零件之下料、冲孔、折曲、成型等冲压工作的机床。
冲床的工作原理:把模具的上模部分安装在冲床的上滑块,下模利用压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开启电源后电动机带动飞轮,当离合器闭合时,曲轴转动,连杆跟着曲轴的转动带动滑块沿导轨作上下直线往复运动。当制动器制动时,离合器离开,曲轴停止转动,滑块也停止上下运动。把旋转运动转变为滑块的往复运动,模具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相应的冲压工序。
2、剪切机械
剪料机----主要是对板料或塑料进行多条分割或长板修边分条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板料加工的各个行业。具有剪切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可单机使用也可配于生产线工作。
剪料机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主要包括固定立柱、移动立柱、上下刀轴、动力箱体及底座等部分组成。其中固定立柱宽度较大主要用于移动立柱移出时支撑两悬臂刀轴;移动立柱可沿导轨左右移动,以便更换刀片或调整刀片轴向间隙,立柱的移出与退回用手轮通过旋转丝杠完成,上下刀轴两端均用轴承支撑,转动灵活
手动剪切机------利用常规的手动剪切机,如果剪刃锋利,可以剪切0.9mm以下的不锈钢。但是由于每剪剪切长度较短,所以在剪切过程中,钢板易卷曲,而且切边的质量较差。
步进式冲裁机-----该工艺使用圆形和三角形冲子冲出一列搭接的孔。采用这种工艺显然无法使切口十分平滑,但是,通过采用良好的工具设计和使切口重叠,可使切边满足大多数用途的要求。手提式步进冲裁机通常用于切割碳钢薄板,如果用来切割奥氏体不锈钢,需要增加60%的力。而且,也要降低机器切割的最大厚度。
3、液压机械
液压机通常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装置,不同的是液压泵把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装置,而液压马达是把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装置。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容积式的,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密封容积的变化进行吸油和压油的。从工作原理上来说,大部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互逆的,即输入压力油,液压泵就变成液压马达,就可输出转速和转矩,但在结构上,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还是有些差异的。
二、冲剪压设备常见的机械事故伤害
1、机械的齿轮、皮带轮等运动时造成的绞伤和物体打击伤害;
2、剪压切机械在加工过程中造成的剪切伤、压伤、碰伤、挤伤等;
3、刀具造成的切割伤及产生的切屑造成的烫伤、刺伤等;
4、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甩出机床造成的打伤;
5、手动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伤害;
6、电气系统造成的伤害。
事故举例:
1998年10月,某厂冲压车间吴某,在60吨冲床上冲件时,不用取放工具,而直用手取放工件,吴某的手还未从冲头底下退出时,制动机构突然失灵,冲头下降,把吴某右手食指冲掉一节,中指冲掉2节的重伤事故。
2007年8月6日下午17时5分左右,某厂员工何某在上班过程中操作冲压机冲压手机后盖时,因为快下班了注意力不集中不小心用脚碰到了冲压开关,左手放在冲压机危区内来不及收回,被冲压机压伤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后被公司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某五金加工厂某工人在操作有双手按钮的冲床时,被压断手指,厂方觉得奇怪。后经安监部门调查发现,该厂实行计件工资,工人为贪快,利用夜班厂方无人巡查的情况下,用牙签顶塞其中一个按钮,使之处于常合状态,进行单手操作,因双手协调出错,导致一手指被压断。
三、预防机械伤害应注意的事项
1.操作规程一定要根据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制定。
2.操作会产生铁丝等飞溅物的设备时,要戴防护眼镜。
3.冲床工要佩戴耳塞、手套。手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上下模之间)。在危险区域要用辅助工具,双手按钮要同时操作脚踏开关要有护罩。4.剪板机的压紧器必须有防护装置,操作者要要戴手套。5.设备出现意外或处理故障时必须先关闭电源。
6.操作手持式电动工具,要检查有无漏电和漏电保护装置,实行一电一闸一保护。7.不要乱动车间的电气设备,不要乱拉乱接电线。8.移动电气设备如落地扇、照明灯时必须切断电源。9.电气的保险丝熔断了,不准用钢丝及其他金属丝代替。10.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
11.在雷雨天,不要进入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接地导线周围20米之内。
12.如遇高压线断落在地上,以导线断落点为圆心,周围半径10米内,应用单足或并足跳离危险区,千万不能奔跑,以免发生跨步电压触电;带电的电线断落在水中,千万不能触水。13.打扫卫生,擦拭机械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擦拭,也不要用湿手和金属物去板带电的开关,以免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四、冲剪压设备安全通则
1、冲压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浙江省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为了预防冲压作业伤害事故,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冲压作业是指从事各类冲床、压模机等压力加工机械设备的作业。
本省范围内从事冲压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修的单位,都必须遵守本规定。第二章 冲压设备安全
第三条 冲压设备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GB5083-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进行设计,对所设计的冲压设备安全性能负责。设计图上应有设计负责人和审核者签字,设计总图上应盖单位公章。
冲压设备设计单位应将设计总图、安全装置配置和主要构件的安全可靠性计算等主要安全技术资料,报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条 凡手距模区100毫米以内作业或冲模经常变换的冲压设备,必须安装可靠、有效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
第五条 各类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安全装置的机械系统、电气系统应可靠、稳定;(二)安全装置的机械结构应简单、有效,并便于拆卸、维修;
(三)安装装置和防护设施安装后,应对冲压操作没有干扰或只有微小干扰;(四)正确、合理使用安全装置时,应达到灵敏、准确、手臂无痛感;
(五)采用光电感应控制式安全装置的使用环境、温度、抗干扰、接地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当出现故障时,应能够实现紧急制动,并发出音响、灯光报警信号。
第六条 冲压设备的制造单位必须具备必需的加工能力、技术力量和检测检验手段,建立产品安全质量保证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造,并对出厂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负责。
第七条 批量生产的冲压设备产品必须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性能鉴定。鉴定时企业必须提供冲压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报告。经鉴定,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行业安全标准的产品,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布。冲压设备产品的安全性能测试工作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安全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测试大纲另行颁布。
第八条 冲压设备的新产品,必须经过试制和鉴定,符合安全技术性能,才准批量生产。新产品的鉴定,应有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代表参加。
第九条 任何单位不得出售、转让、使用无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的或不合格的冲压设备。第三章 冲压作业安全
第十条 冲压设备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厂长(经理)对本单位冲压作业的安全负责。
第十一条 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一)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二)冲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三)冲压设备检查制度;(四)冲压设备检修制度;
(五)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六)检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第十二条 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冲压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其主要内容包括:(一)设备出厂随机技术文件;(二)安装验收测试记录和验收报告;(三)检查记录;(四)检修记录;
(五)设备及人身事故记录;(六)模具设计及工艺文件。
第十三条
冲压设备必须具有防止手进入模具闭合区为主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用单位可以根据冲压设备种类、生产产品工件形状等不同情况,采用自动进出料、加装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模具及使用取送料工具等方法进行冲压作业。第十四条 使用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擅自停用或拆除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
无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的冲压设备,使用单位不管任何理由,都应封存停用。直到安装安全装置和设施,经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启用使用。
第十五条 在用冲压设备需要进行改装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的,使用单位应请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安全技术鉴定,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性能标准,经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字后,方可使用。
第十六条 冲压作业工艺和冲模设计应符合安全设计原则,保证作业人员手入模具闭合区时的安全。模具设计和工艺文件必须经安全技术审定。安全技术审定工作由本单位负责,并经本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必要时可邀请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专家进行审定。未经安全技术审定的模具图纸和工艺文件,不得制造和使用。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应配备冲压作业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冲压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安全技术培训机构培训。使用单位也可以向社会聘用具有注册安全主任资格的人员,行使冲压作业安全管理职能。
第十八条 在用冲压设备实行定期检修制度。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工作。运行中发现冲压设备有异常情况或发生伤亡事故的,必须及时停机,提前进行检修。
第十九条 在用冲压设备定期检修工作,由具备检修资格的检修单位进行。从事检修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才能承担冲压设备检修工作。第二十条
使用单位必须对冲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大中型冲压设备作业人员应经有资格的单位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第二十一条 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法定的工时制度。冲压作业人员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
冲压作业人员在同一设备,对同一产品连续冲压作业每隔二小时,使用单位应安排不少于10分钟的工间休息,经缓解疲劳,保证安全。第四章 冲压设备的改装与检修
第二十二条 冲压设备的安装与验收,应符合国家TJ231(三)-7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冲压设备安装验收时,应进行试运行,对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进行安全性能测试,达到设计技术要求后,方可移交使用。使用单位应将安装后试运行的测试和验收记录归档备查。
安装验收时,必须由冲压设备检修单位进行试运行的技术测试工作。冲压设备的异地重新安装或改装,也应按上述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从事冲压设备检修工作的单位,须经市级或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检修资格,方可从事冲压设备检修工作。
2、冲床安全操作规程
冲压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1、暴露在外的传动部件,必须安装防护罩。禁止在卸下防护罩的情形下开车或试车。
2、开车前应检查设备及模具的主要紧固螺栓有无松动,模具有无裂纹,操纵机构、急停机构或自动停止装置、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正常。必要时,对大压床可开动点动开关试车,对小压床可用手扳试车,试车过程要注意手指安全。
3、模具安装调试应由经培训的模具工进行,安装调试时应采取垫板等措施,防止上模零件坠落伤手。冲压工不得擅自安装调试模具。模具的安装应使闭合高度正确,尽量避免偏心载荷,模具必须紧固牢靠,经试车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4、工作中注意力要集中。禁止边操作、边闲谈或抽烟。送料、接料时严禁将手或身体其它部分伸进危险区内。加工小件应选用辅助工具(专用镊子、钩子、吸盘或送接料机构)。模具卡住坯料时,只准用工具去解脱和取出。
5、两人以上操作时,应定人开车,统一指挥,注意协调配合好。
6、发现冲压床运转异常或有异常声响,如敲击声、爆裂声,应停机查明原因,传动部件或紧固件松动,操纵装置失灵发生连冲,模具裂损应立即停车修理。
7、在排除故障或修理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待机床完全停止运动后方可进行。
8、每冲完1个工件,手或脚必须离开按钮或踏板,以防止误操作。严禁用压住按钮或脚踏板的办法,使电路常开,进行连车操作。连车操作应经批准或根据工艺文件执行。
9、操作中应站稳或坐好。无关人员不许靠近冲床或操作者。
10、生产中坯料及工件堆放要稳妥、整齐、不超高,冲压床工作台上禁止堆放坯料或其它物件,废料应及时清理。
11、工作完毕,应将模具落靠,切断电源、气源,并认真收拾所用工具和清理现场。
3、剪切操作规程
剪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禁止超长度和超厚度使用剪床,不得使用剪床剪切淬了火的钢、高碳钢、合金工具钢、铸铁及脆性材料。
二、按照有关规定检查设备,做好开车准备工作。电动机不准带负荷起动,开车前应将离合器脱开。
三、工作前用手扳动皮带轮转数转,观察刀片运动有关阻碍,再开空车检验正常后才能开始剪料,严禁突然起动。
四、经常注意拉杆有无失灵现象,紧固螺钉有无松动。
五、送料时要注意手指安全,特别是一张板料剪到末了时,不要将手指垫在板料下送料或将手指送入刃口。严禁两人在同一剪床上同时剪两件材料。剪床后不准站人,接料。
六、刀片的刃口必须保持锐利。切薄板时,刀片必须紧贴。上下刀片需要保持平行,刀片间的间隙不得大于板料厚度的三分之一。
七、调整清扫必须停车进行。
八、调整刀片(对刀)后,需要做用手板车的试验和开空车检验。
九、工作台上不得放置其他物品。
十、剪板机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将情况报告维修人员,机床进行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在开关处挂“正在修理禁止开动”的警示牌。必要时应将开关箱上锁或设人监护。
五、其他注意事项
第二篇:冲剪压设备(冲床)安全检查表
冲剪压设备(冲床)安全检查表
本文转载自智安网:冲床安全检查表设备检查
1.1 冲床设备技术状态良好,零件结构严密。
1.2 冲床离合器、制动器、曲轴、连杆、滑块、启动按钮等灵活、正确、可靠。
1.3 冲床设备机械传动外露部分做到“有轴必有套”有齿必有罩。
1.4 电气线路符合《上海地区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要求。
1.5 模具要有安全防护措施。
1.6 冲床与地面基础连接牢固、可靠、并有防震措施。
1.7 设备紧固件无松动、模具、夹料板运行正常、防护装置良好、模具无损坏。行为检查
2.1 “手不入模”做到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技术上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2.2 严禁违章指挥,强迫工人冒险操作。
2.3 工人在无安全装置或装置失效的情况下不得操作冲床。
2.4 机床安全防护和紧急刹车装置应处于良好状态。
2.5 使用的一切工具应符合要求,调整或换模时,必须关闭电源。
2.6 两人以上操作时,做到统一指挥、一人开车时,必须通知另外的人。作业环境
3.1 冲术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79规定。
3.2 工作场地应保持整齐清洁。
3.3 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堆放整齐、道路畅通,做到不妨碍操作者通行和工作。
3.4 工作地点局部照明应符合TJ34—79规定。
更多公共安全资料请登录智安网:http://
第三篇: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案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案
第一部分:危化品安全生产相关 的法律法规
一、《安全生产法》
1.《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础法律,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2.《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所享受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a.知情权和建议权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b.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力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 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c.紧急避险权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d.赔偿权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f.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权力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g.接受教育的权力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h.报告的权力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3.《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二、《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
1.《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a.爆炸品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 d.易燃固体
e.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f.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g.有毒品和腐蚀品
3.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 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我公司的甲醇罐区、液氨罐区就属于重大危险源)4.《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a.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b.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
禁止用剧毒化学品生产灭鼠药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
d.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其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e.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f.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报告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安全评价中发现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g.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h.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i.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必须在装卸管理 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船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j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组织实施救援或者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或者拖延、推诿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k.危险化学品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的,由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或者公安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立即或者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危险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特种设备的定义: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2.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充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二)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充装设备、检测手段、场地厂房、器具、安全设施;
(三)有健全的充装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紧急处理措施。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对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气瓶使用登记,提出气瓶的定期检验要求。
四、《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1.充装
a.气瓶充装单位应向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出注册登记书
面申请。经审查,确认符合条件的,由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发给注册登
记证。未办理注册登记的,不得从事气瓶充装工作。b.气瓶充装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1.有保证充装安全的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
○2.有熟悉气瓶充装安全技术的管理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
○3.有与所充装气体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装备和检测手段。充 装毒性、易燃和助燃气体的单位,还应有处理残气、残液的装置。c.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1.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及无法判定瓶内气体的。
○2.改装不符合规定的或用户自行改装的。
○3.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4.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5.超过检验期限的。
○6.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进行检查的。
○7.氧化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沾有油脂的。
○8.易燃气体气瓶的首次充装,事先未经置换和抽真空的。d.充装液化气体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实行充装重量复验制度,严禁过量充装。充装过量的气瓶不准出厂;
○2.称重衡器应保持准确,称重衡器的最大称量值,应为常用称量的1.5-3.0倍,称重衡器的校验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称重衡器要设有超装警报和自动切断气源的装置;
○3.严禁从液化石油气槽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4.充装后应逐只检查,发现有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应妥善处理;
○5.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其内容应包括:气瓶编号、气瓶容积、实际充装量、充装者和复称者姓名或代号、充装日期;
○6.操作人员应相对稳定,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进行责任和义务培训。
六、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全公司职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企业股东财产免遭损失的头等大事,落实安全责任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公司各级领导和每一位职工,都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安全管理,强化各级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详细内容见《***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2.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强化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及时发现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股东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制度。(详细内容见《***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3.“三同时”管理制度
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编制方案、设计、施工、验收时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因素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详细内容见《***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4.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集团公司安全教育的范围、内容、形式、安全教育的组织考核监督管理工作。
5.其它详细内容见《***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第二部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一、职业健康
1.了解合成氨工艺涉及的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工业毒物侵入人体途径及危害,熟悉毒物最高容许浓度与接触限值,我国现行的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中的表4;另一个是1988年以来陆续批准、颁布的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单项卫生标准。目前仅有少数有害物质规定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在容许浓度表中以斜线隔开同时列出两个数值者,其分母位置处的数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熟悉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3.熟悉现场作业毒物、腐蚀、高温、灼伤等防护措施。4.熟悉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
二、事故预防与救援
1.了解事故应急预案基本要素、事故应急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及维护。
2.熟悉合成氨车间事故应急演练方案的应急方法、基本任务与目标。3.掌握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具体内容见合成氨车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三、个体防护
1.熟练掌握防毒面具的三会(使用前会检查,使用时会正确佩戴,使用后会正确佩戴)。
2.熟练掌握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的三会(使用前会检查,使用时会正确佩戴,使用后会正确佩戴)。
3.熟悉适用的作业环境或作业活动,特别注意个体防护用品不允许在火灾、高温环境使用。
四、消防知识
1.熟悉灭火的四种方法及原理。
(1)隔离法 将正在发生燃烧的物质与其周围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将靠近火源处的可燃物品搬走,拆除接近火源的易燃建筑,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等等。
(2)窒息法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黄沙等不燃物或难燃物覆盖在燃烧物上,封闭起火的建筑或设备的门窗、孔洞等等。
(3)冷却法 将灭火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把燃烧物的温度 降低到可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 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着火点。此法为灭火的主要方法。
(4)抑制法(化学法)将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并参加到燃烧反应 过程中去,使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终止。目前使用的干粉灭火剂、1211等均属此类灭火剂。
3.掌握灭火器材的种类、适用于扑灭何种火灾及使用方法。(1)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带电物体及液体、气体类火灾。使用时应注意:露天灭火在有风时灭火效果不佳;喷射前应先拔掉保险装置在按下压把;灭火时离火不能过远(2米左右较好);喷射时手不要接触喷管的金属部分,以防冻伤;在较小的密闭空间喷射后人员要立即撤出以防止窒息;灭火器存放时严禁靠近热源或日晒。
(2)1211灭火器 特别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电器设备、计算机房等火灾。使用注意事项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相同。
(3)消火栓是消防灭火中主要的的水源,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消火栓一般设在楼层或房间内的墙壁上,用玻璃门或铁门封挡,内配有水枪、水龙带。使用水龙带时应防止扭转和折弯,否则会阻止水流通过。使用消火栓救火应先将水龙带一头接在消火栓上,同时将水带打开,另一头接水枪,一个人紧握水枪对准着火部位,另一个人打开消火栓阀门。对于灭火来讲,用水救火是最经济的,但应注意扑救带电火灾前,必须先断电再用水灭火;还应注意防止用水灭火会给珍藏 典籍、精密仪器等造成水渍侵害;有的金属类火灾禁止用水扑救。(4)干粉灭火器是目前配备数量最多,适用范围广泛且较经济实用的灭火器具。可用于扑灭带电物体(电压低于5000V)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固体火灾等。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喷射前最好将灭火器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但喷射时不能倒置,应站在上风一侧使用;在保障人身安全情况下尽可能靠近火场;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前一定去掉保险装置;使用带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时,一只手一定要 握紧软管前部喷嘴后再按动压把或拉起提环;灭液体火(汽油、酒精等)时不能直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10厘米左右快速摆动,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灭火器存放时不能靠近热源或日晒,防止作为喷射干粉剂动力的二氧化碳受热自喷,并注意防潮,防止干粉剂结块。
4.熟悉消防器材使用期限。5.熟悉燃烧、爆炸、爆炸极限的概念
燃烧: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广义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可以叫燃烧。
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五、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的内容,任务,原则。
1.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发现和查明生产中的各种危险(风险)与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1.2.安全检查的内容是查领导、查思想、查纪律(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查制度、查违章、查事故隐患、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及演练情况。
1.3.安全检查必须坚持领导与职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制度化、规范化。2.安全检查的形式。
2.1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日常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节前安全检查等形式。2.2 公司各主管部门、基层各单位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在经常性安全检查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及节前安全检查。2.3 日常安全检查
2.3.1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职工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2.3.2 非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职工,应根据本岗位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检查。
2.3.3 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2.4 经常性安全检查
2.4.1 生产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4.2 生产装置开工前、停工处理后,新装置、新工艺、新设备竣工的试运行及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2.4.3 规章制度、法规标准执行情况。
2.4.4 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及防护用具使用情况。2.4.5 日常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活动开展情况。
2.4.6生产场所工业卫生和机泵仪表设备的维护及清洁情况。2.4.7 检修前安全协议签定情况及检修中安全措施落实情况。2.4.8 生产装置《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定期演练情况。2.4.9 生产装置重点工艺控制指标执行情况。2.5 综合性安全检查
2.5.1 综合性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由各级领导亲自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以加强领导,做好安全检查工作。2.6 季节性安全检查
2.6.1 根据地理和气候特点以及季节变化,公司各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对所管辖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
2.6.2 春季安全检查以防解冻泄漏、防静电、防建筑物下沉为重点。2.6.3 夏季安全检查以防雷、防暑降温、防超温、超压、防汛为重点。2.6.4 秋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防冻措施制度,设备保温)。2.6.5 冬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
2.7 专业性安全检查
主管部门定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所辖单位对锅炉、压力容器、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电气设施、起重设备、运输车辆、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分别进行专业检查。2.8 节前安全检查
2.8.1节日安全负责人及值班车辆安排情况; 2.8.2 职工节前安全教育情况。
2.8.3 生产原料、燃料、辅助原料及备品、备件准备情况; 2.8.4 易燃、易爆物品、剧毒药物的存放保管情况;
2.8.5 储存易燃、可燃、易爆物料的仓库、罐区的防火和安全保卫情况。
2.8.6 节日检修、抢修、施工动火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2.8.7 关键机组和备用设备的完好情况。
2.9 安全检查要定期进行,公司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两次;车间级安全检查每周组织一次;班组与岗位的安全检查随机进行。2.10 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都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按要求建立台帐,以备待查。
第三部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一、电气安全技术
1.电气事故种类。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人身事故和设 备事故都可能导致二次事故,而且二者很可能是同时发生的。电气事故是与电相关联的事故。从能量的角度看,电能失去控制将造成电气事故。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2.电气防火防爆,保护接地接零技术。2.1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一般性防火防爆措施。例如,封闭式作业,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露;清理现场积尘,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积累;设计正压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采取开式作业或通风措施,稀释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险空间充填惰性气体或不活泼气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安装报警装置,当混合物中危险物品的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的10%时报警;等等。
在爆炸危险环境,如有良好的通风装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从而降低环境的危险等级。
变压器室一般采用自然通风,若采用机械通风时,其送风系统不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的送风系统相连,且供给的空气不应含有爆炸性混合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几间变压器室共用一套送风系统时,每个送风支管上应装防火阀,其排风系统应独立装设。排风口不应设在窗口的正下方。
通风系统应用非燃烧性材料制作,结构应坚固,连接应紧密。通风系统内不应有阻碍气流的死角。电气设备应与通风系统联锁,运行前必须先通风,通过的气流量不小于该系统容积的5倍时才能接通电 气设备之电源;进入电气设备和通风系统内的气体不应含有爆炸危险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在运行中,通风系统内的正压不应低于266.64 Pa,当低于133.32Pa时,就自动断开电气设备的主电源或发出信号。通风系统排出的废气,一般不应排入爆炸危险环境。对于闭路通风的防爆通风型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应供给清洁气体以补充漏损,保持系统内的正压。电气设备外壳及其通风、充气系统内的门或盖子上,应有警告标志或联锁装置,防止运行中错误打开。爆炸危险环境内的事故排风用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设在事故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地方。
2.2隔离和间距 2.3消除引燃源
3.防雷装置的类型、作用及人身防雷措施。4.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点击措施。
二、防火防爆技术 1.基本概念
1.1燃烧,包括燃烧的条件,燃烧过程及形成。
1.2爆炸,包括爆炸的分类,爆炸极限及影响因素,可燃气体爆炸,粉尘爆炸,蒸气爆炸等。2.火灾爆炸的预防措施:
2.1包括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2.2.消除点火源,2.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3.防火 3.1应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及生产、检修、技改施工等工作的需要,经施工单位提出申请,集团公司(分厂)安全环保监察部登记审批,划定“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3.2设立固定动火区的条件和要求:
3.2.1 固定动火区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区域主导风向的上风向。3.2.2 距易燃、易爆厂房、罐区、设备、阴井、排水沟、水封井等,不应小于30米。
3.2.3 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以实体防火墙与其它部分隔开,门窗向外开,道路要畅通。
3.2.4 生产正常放空或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不会扩散到固定动火区内。
3.2.5 固定动火区内不准放易燃、易爆、可燃物和其它杂物,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3.2.6 固定动火区要设立明显标志,落实专人管理。
3.3在禁火区内,除生产工艺用火外,其它可产生火焰、火花、表面炽热的长期作业及固定用电设施,均须办“用火证”,用火证的有效期限最多不超过一年。生产区内禁止用电炉、煤气炉取暖。禁止在生产装置上热饭等。
3.4用火证上应明确负责人、有效期、用火区域及安全防火措施。用火证一律由安全管理部门审批,用火时要将用火证悬挂在用火点附近备查。
3.5在禁火区内使用电、气焊(割)及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三、安全设施 1.安全附件
1.1安全附件的定义、种类及其功能,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易熔塞等的用途及运行管理。1.2安全附件的工作条件及主要参数。2.安全联锁
2.1安全联锁系统工作原理。
2.2安全联锁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联锁开关、联动阀等。2.3联锁保护条件和参数。
四、化工装置检维修 1.检修分类
化工装置检修按检修时机分:临时的停车检修和停产大修;按检修工作量分:大修、中修和小修。2.检修的要求
2.1化工管道检修要求
化工装置相互连接,介质具有流动性、带温带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些设备较大、较高,检修时需进入设备内部或登高作业。这些特点决定了进行化工设备检修必须有更高的安全检修要求。设备检修一般应在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应将介质排尽。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需进行吹除置换、清洗消毒;进入设备内部检修需从设备内 部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样分析,办理相关进塔入罐作业证方可进行检修。登高作业需带安全带,办理登高作业证;在一些有易燃易爆介质的生产现场或设备内部检修时,需对环境空气取样分析,办理动火作业证。生产中对系统的某台设备检修时,必须将其与系统断开,防止相连设备管道中的介质喷出伤人或造成燃爆、中毒事件。2.2化工压力容器、管道检修要求
化工生产的管道完成各设备之间介质的传递输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由不同的储罐完成介质平衡与储存。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化工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对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检修与改造实施安全监察,其维护检修除重视日常维护中的巡回检查外,重点是开展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是国家安全管理法规规定的强制性检验,主要分为每年至少一次的在线检验和相隔一定运行周期必须进行的、停止运行的全面检验。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修理必须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一般将检验与修理(修理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定期检验的结论)结合进行,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相关的安全附件的定期校验、定期检修也与定期检验同步进行。3.检修安全
化工设备的管道相互连接,介质具有流动性、带温带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些设备较大、较高,检修时需进入设备内部或登高作业。这些特点决定了进行化工设备检修必须有更高的安全检修要求。设备检修一般应在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应将介质排尽。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需进行吹除置换、清洗消毒;进入设备内部检修需 从设备内部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样分析,办理相关进塔入罐作业证方可进行检修。登高作业需带安全带,办理登高作业证;在一些有易燃易爆介质的生产现场或设备内部检修时,需对环境空气取样分析,办理动火作业证。生产中对系统的某台设备检修时,必须将其与系统断开,防止相连设备管道中的介质喷出伤人或造成燃爆、中毒事件。
第四部分: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在实际作业中的注意事项
一、各类物料输送的安全操作要点
1.离心泵安全操作要点
①避免物料泄漏引发事故
②避免空气吸入导致爆炸
③防止静电引起燃烧
④避免轴承过热引起燃烧
⑤联轴节处应安装防护罩 2.往复泵、旋转泵的安全操作要点
开车时必须将出口阀门打开,严禁采用关闭出口管路阀门的方法进行流量调节,否则,挥引发爆炸事故。3.流体作用泵的安全操作要点
输送易燃液体时,不能采用压缩空气压送,要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以防止空气与易燃液体的蒸汽形成爆炸气体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而爆炸。5.压缩机的安全操作要点 ①不能中断润滑油和冷却水。
②经常检查阀门、设备和管道的法兰、焊接处和密封等部位,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更换。
③彻底置换压缩机系统中的空气,进气吸入口应保持一定余压。④管道应接地,防止静电事故。⑤严禁油类与氧压机的接触 ⑥经常检查压缩机调节系统的仪表。6.真空泵的安全操作要点
①防止负压吸入空气引发爆炸。②尽可能使用液环式真空泵。7.冷却、冷凝的安全操作要点
①正确选用冷却剂和冷却设备。②严格检查冷却设备的密闭性。③冷却操作时冷却介质不能中断。④开车、停车注意操作顺序。
⑤防止物料卡住搅拌器或堵塞i设备及管道。⑥不凝缩可燃气体排空时,应充惰性气体保护。8.氨冷冻压缩机的安全操作要点
①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②设置安全装置。
③易于污染空气的油分离器应设于室外。④加强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的检查和维护。⑤紧急停车时注意对被冷却物料的排空处理。⑥装冷料的设备和容器,注意其地问材料的选择。9.合成岗位安全规定
①岗位禁止烟火。
②设备压力、温度不得超过指标,禁止使用不合格润滑油。③系统升降压应缓慢,严格按速率进行,以防止冲坏设备或静电着火爆炸。
④各放空管接到空中防止中毒。
⑤如气体着火爆炸时,应设法将气体来源切断,如确实无法靠近时,另行想法抢救,并向上级和安全部门反馈。
⑥禁止将液氨、铜液带入合成塔,造成垮温、触媒中毒等恶性操作事故。
⑦个别岗位发生事故时,先处理好本岗位,然后听从工长分配,不准乱跑动。
⑧杜绝猛开猛关及强力紧阀门。
二、化工工艺操作规程(详见岗位操作法)
第五部分 事故案例
案例1.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华原化工有限公司“1.1”硫化氢中毒事故 造成3人死亡。
太原华原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焦油加工,主要产品为工业萘、沥青等。事发前,该企业因环保原因,已长期处在半停产状态,拟进行搬迁,仅有少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岗,负责设备维护和检修。为拆迁做准备,1月1日,该公司的焦油加工车间组织清理燃料油中间储罐,该储罐是一个长7.1米、直径2.3米的卧式罐。16时许,在没有对作业储罐进行隔离,也没有对罐内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含量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一名负责清理的工人仅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非隔离式防护用品)就进入燃料油中间储罐进行清罐作业,进罐后即中毒晕倒。负责监护的工人和附近另外一名工人盲目施救,没有佩戴任何安全防护用品就相继进入罐内救人,也中毒晕倒。3人救出后抢救无效死亡。事后(4日),从与发生事故储罐相连的两个产品储罐取样分析,硫化氢含量分别高达为56ppm和30ppm。
据初步分析调查,作业人员在清理储罐时,未将燃料油中间储罐与其它储罐隔离,未按照安全作业规程进行吹扫、置换、通风,未对罐内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进行检测。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错误,存在有毒、有害气体作业时应使用隔离式防护用品,造成硫化氢中毒。现场人员盲目施救,施救人员没有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罐救人,造成伤亡扩大。
案例2.浙江省金华市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1.15”火灾事故 1月15日,浙江省金华市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
1月15日5时30分许,该公司的废渣池着火,引起池内废渣和油水混合物沸腾外溢,引燃池边的塑料桶内物料。由于废渣池地势高,着火的物料流淌蔓延至成品简易仓库,引燃储存仓库中的硅油半成品(约500吨)和成品(约200吨),近百吨燃烧的物料流淌并包围地势较低的办公楼等建筑物。事故造成4人死亡。
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是博阳实业有限公司在2007年12月7日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将水改为白油用于冷却清洗废渣,废渣池边真空泵不防爆,操作人员在关停真空泵时产生火花,引燃废渣池中的轻组分和白油发生火灾。事故还暴露出工厂现场管理混乱、布置不合理的问题。
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为解决冷却清洗废水环保处理难的问题,没有经过科学、周密的论证,特别是没有经过安全论证,擅自将废渣冷却清除介质由水改为白油,又加之工厂布置不合理,现场管理混乱,物料乱堆乱放,危险场所用电设备不防爆,造成较大事故发生。
案例3.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1.7”爆炸事故 没有进行培训,不懂得操作规程。酿成事故。1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在拆除废旧化工原料储罐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
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原为晋安化工厂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等经营业务。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拆除废旧化工原料储罐。发生爆炸事故的储罐为室内建造的半地下室储罐区,内有50立方米和60立方米两种储罐共24个,原用于储存甲苯、二甲苯、汽油、酒精等危险化 学品。
1月7日14时许,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在储罐区进行储罐拆除作业时,在未对储罐(部分储罐处于敞开状态)进行置换,未对库房地沟和地面大量残油进行清理,未对作业场所进行动火分析、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其雇用的7名民工分两组使用气割工具,进行动火拆除作业时发生爆炸,爆炸引起库区部分房顶坍塌,6人被埋在库房里,1名工人被爆炸冲击波作用飞出库房外面。作业的7名民工中,有3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将储罐区一外墙冲倒,将围墙外另1名工人砸死。据初步分析调查,由于储罐区室内通风不畅,造成储罐散发的易燃易爆气体在室内积聚;山西晋安科贸有限公司无资质违章施工;在拆除废弃储罐时,未对作业场所进行动火分析、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没有安排专人现场监护,违反操作规程,盲目动火,引起罐区厂房积聚的易燃易爆气体发生爆炸。安全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在上述事故中,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发生人员遇险时,盲目施救,致使事故中人员伤亡进一步扩大。
案例4.精馏塔发生爆炸事故
2005年11月13日14时至15时左右,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一化工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 540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该石化分公司爆炸事故和江水 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他装置、设施连续爆炸。案例5.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
事故单位基本情况及事故简要经过: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这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火持续燃 烧15个小时,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预防对策措施: 1.严格港口接卸油过程的安全管理,确保接卸油过程安全。一要切实加强港口接卸油作业的安全管理。要制定接卸油作业各方协调调度制度,明确接卸油作业信息传递的流程和责任,严格制定接卸油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接卸油过程有序可控安全。二要加强对接卸油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安全论证和安全管理。各有关企业、单位要立即对接卸油过程加入添加剂作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凡加入有氧化剂成份添加剂的要立即停止作业。接卸油过程中一般不应同时进行其他作业,确实需要在接卸油过程中加入添加剂或进行其他作业的,要对加入添加剂及其加入方法等有关作业进行认真科学的安全论证,全面辨识可能出现 的安全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与罐区保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安全。加剂装置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施工。三要加强对承包商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坚决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接卸油过程环节多、涉及单位多,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安全事故。有关单位要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尤其要加强对承包商的管理,严禁以包代管、包而不管。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三违”现象,加强对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健全“三违”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查处渎职责任。2.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18次常务会议精神,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尤其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安全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持续深入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跟踪落实。当前,正值高温雷雨季节,容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各地要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督促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安全监控,特别是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切实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3.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各
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认真做好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基地和化工园区(集中区)的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同时,要组织开展已建成基地和园区(集中区)的区域安全论证和风险评估工作,预防和控制潜在的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安全。
4.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区和储罐区消防设施的检查,督促各有关企业进一步改进管道、储罐等设施的阀门系统,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关闭;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加强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专项训练,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确保预案衔接、队伍联动、资源共享;加大投入,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提高应对重特大、复杂事故的能力。各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情况,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监控和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系统,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快速处置。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值守,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扎扎实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第四篇:冲剪压设备(摩擦压力机)安全检查表
冲剪压设备(摩擦压力机)安全检查表
本文转载自智安网:摩擦压力机安全检查表设备检查
1.1 摩擦压力机的基础应符合机床说明书要求,并无裂损。
1.2 摩擦盘与飞轮之间的表面无油污,调整间隙的锁紧螺母可靠。
1.3 摩擦盘无裂损,倾斜摩损小于1mm。
1.4 轴承座与机身的连接牢靠,无松动。
1.5 主轴上上调节摩擦与飞轮间隙的螺纹无滑丝现象。
1.6 将飞轮紧固在主螺杆上的压紧螺栓无松动。
1.7 皮带与飞轮轮槽结合良好,无“柔动”现象。
1.8 摩擦带铆钉系铜质,铆钉头无外露现象。
1.9 摩擦带无损伤或断裂现象,无润滑油浸入。
1.10 主螺杆与压紧法兰连接牢靠,旋转灵活。
1.11 主螺母无磨损、变形或损坏。
1.12 滑块上的轨道与车身导向面接触良好,滑块滑行平稳、可靠。
1.13 在工作循环中,主螺杆上行下行时无滑块或飞轮撞击床身横梁的现象。
1.14 带轮与主轴及电动机的连接牢固、可靠。
1.15 制动带松紧适度做到:
1)在飞轮系统上、下行程中不阻碍其工作;
2)需停机时,能有效地使飞轮系统及时停止在任何位置;
3)飞轮系统不得在最高点或最低点撞击床身横梁
1.16 制动带和制动轮上不得浸粘润滑油。弹簧有效,无裂损。
1.17 操纵机构各转动或滑动部位运转灵活,连接牢靠。
1.18 操纵杆上弹簧完好,有效、无裂损。
1.19 带轮及飞轮安全防护装置完整无损。
1.20 防护罩与机身的连接牢靠,无松动,摇晃或摆动现象。
1.21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摩擦压力机都要按机标JB3058、JB1272和机床说明书进行检查外,还需按本检查表要求进行验收和试车。
1.22 摩擦压力机所使用的模具,其最大、最小高度、最大宽度都应满足机床要求。
1.23 热锻、热压模冬天工作时,使用前所应预热到150~200℃。
1.24 液压操纵摩擦压力机的油箱、油缸、油泵、溢流阀,分配阀功能良好。
1.25 压力表灵敏、可靠、表面清晰、刻度准确无泄漏现象。行为检查
2.1 任何情况下,严禁重物撞击主箱杆。
2.2 主螺杆与滑块连接处,不清洗及调换润滑剂的记录。
2.3 传动胶带与带轮槽型符合,胶带松紧一致,无松驰、剥层、损伤等现象。
2.4 上、下碰块及上、下限程板的位置,根据工艺要求调节合理,并固紧。
2.5 电动机开动后,绝对禁止无证人员操作手柄。
2.6 机床各部位的各种润滑良好,油路畅通。
2.7 摩擦压力机热压时,应设置挡板,防止氧化皮伤人。
2.8 液压操纵摩擦压力机开关启动后,需待油泵运转一定时间后,才能开始工作。
2.9 压力机间断工作时,在间隙时间内,必须关闭液压控制开关。
2.10 开车前,检查锤头定位装置缓冲垫良好,模具固紧螺钉无松动。
2.11 飞轮转动时,不得违章调整或安装模具。作业环境
3.1 压力机安装需在室内。
3.2 车间通道应符合TJ22—77国标规定,并保证道路畅通。
3.3 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栏杆,符合GB4053.3—83要求,安全色应符合GB2893—82规定。
3.4 压力机利用自然采光,但必须设置人工照明,并符合TJ34—79国标规定。更多公共安全资料请登录智安网:http://
第五篇:危险岗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危险岗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目的
为加强公司危险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各类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公司生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各部门、各分公司危险岗位。3 内容和要求
3.1本公式实行生产分公司员工安全作业证制度,员工必须经过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由安全环保部颁发安全作业证,持证上岗。
3.2 特种作业人员要有相应的特种作业证,持证上岗。3.3 生产区操作工的要求
1)生产区严禁烟火,不得携带火种和无线通讯设备; 2)生产区内不准带进小孩;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猜拳;
5)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服;
6)不按公司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者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9)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10)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1)停机检修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12)严格进行交接班; 13)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14)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1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6)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17)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3.4 特种作业人员要求 3.4.1 动火作业要求
1)没有批准的动火证,任何情况严格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隔绝,严格禁止动火; 3)不进行清洗、置换合格,严格禁止动火; 4)不把周围易燃、易炸物清扫,严格禁止动火; 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严格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格禁止动火。3.4.2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要求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申请,并得到批准;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 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在器外有人监护; 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8)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3.4.3 登高作业要求
1)体弱有病(如心脏病、高低血压、严重贫血症、严重精神衰弱、深度近视等)不登高;
2)暴风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大风不登高; 3)脚手架、跳板不牢不登高; 4)高压线旁无遮栏不登高; 5)石棉瓦上无跳板不登高;
6)自然光线不足,视线不清,聪明不足不登高; 7)梯子撑脚打滑不登高;
8)没有系戴、安全带和安全帽不登高; 9)饮酒后不登高。3.5 机动车辆驾驶员要求
1)严禁无证开车和无令开车(调车令); 2)严禁酒后开车; 3)严禁超速开车; 4)严禁空档溜车; 5)严禁设备带病行车; 6)严禁人货混载行车;
7)严禁超标(超高、超长、超重)装载行车。3.6 施工现场人员要求
1)施工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扣好安全带; 2)高处作业不准乱往下抛工具物件;
3)非机修工和电工不准随便动机械电气设备; 4)吊物下面不准有人工作和行走;
5)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有防护罩和接地装置; 6)在现场工作不准戏虐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