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我中华 说课稿
爱我中华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对全民族大团结有深刻的理解,培养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歌曲的情绪;通过丰富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说出三个以上少数民族,能欢快、自豪地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欢快、自豪地演唱歌曲,并背唱。教学难点: 歌曲的表演。
教具:多媒体、钢琴、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我们每学期都有一个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单元,还记得吗?学生通过回忆学过的少数民族歌曲,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
(二)比赛,比一比谁说出的少数民族多,从而引出课题《爱我中华》。
二、教授新课
(一)初听歌曲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体会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①学生看谱听唱,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同时划分歌曲的段落。②为三个乐段配上不同的情绪和速度。
2、朗读歌词,加深对各民族团结的理解。
3、学唱歌谱。学生自学歌谱,教师巡回检查纠正;针对难点的旋律,教师可进行重点教唱。
4、填词演唱。教师唱谱,学生填词,可放慢速度演唱,注意音准问题。
5、分乐段演唱
第一乐段中速、深情;第二乐段欢快、跳跃;第三乐段自豪、加强。
6、完整演唱
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给10分钟的自由练习时间,同时教师巡回指导;之后,跟着钢琴演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
《爱我中华》是很经典的歌曲,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设计自己的演唱方式,可领唱、齐唱、轮唱、对唱等。练习完毕,进行展示表演,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谈一下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的知识,并进行感情的升华,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第二篇:《爱我中华》说课稿
《爱我中华》说 课 稿
市二小
王娜妮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新课标在前言中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今天我就以《爱我中华》为例,说一说我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二、说教材
说一说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爱我中华》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族之花”的第一篇主体文章。以诗歌工整的形式,用简洁朴实的语言,体现了各族儿女团结友爱的民族情,也表达了中华儿女共创富强的爱国心。学习本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大团结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本课教学的成功将为本单元后面两篇类似主题文章的学习奠定稳固的情感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民族之花”单元学习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背诵课文。
2、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民族情、爱国情。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激发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在结合最新课标的要求,紧扣课本与教参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和爱国心。
教学难点:
体会“爱我中华”每次重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写作技巧。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教育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让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有效的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与此同时,还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努力做到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读写结合”为主要思路,同时结合音频等多媒体应用,自主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辅助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六、说学法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会学习的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取搜集归纳法、品读感悟法、对比分析法、联想法等学习方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 分钟)
鉴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爱国歌曲的歌词,因此我有效地利用了多媒体的音频播放功能来了个别开生面的歌曲导入。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做到先声夺人,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二是以歌带文,将枯燥的文字转化成悦耳的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
1.熟谙背景,人文同步。我主要是依据“知人论世”的观点,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考察,以及运用搜集归纳法整理有关作者与和创作背景资料能力的考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的初衷,这也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
2.老师板书,学生空书。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对课标中每节语文课书写基本功训练要求的落实。
3.范读正音,自主标注 老师范读,帮助学生纠正字音,并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4.反馈成果,通读展示 运用 PPT 展示“字词考察卷”,考查内容包括本课重点字词句的读音。
5.初读全文,感知质疑 主要考察学生“学问”思维即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问题的的能力。
6.细读解疑,把握重点(各个击破)——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鉴于本次教学的内容体裁是诗歌,语言高昂、激越,有感染力。多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品味词语,激发情感。本环节通过逐词逐句逐段的反复细读,重点解决关键词语:“
一、五
十六、雄姿英发”等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以及准确把握反复出现的语句“爱我中华”在文中的作用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7.合作学习,突破难点(拓展思维)——读中想象,读写结合 本环节主要考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有助于发散思维的拓展,以及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以随堂小练笔的形式在投影仪上当堂展示,并及时给予评价与指导。
8.角色朗读,升华情感 最后环节分角色朗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9.作业布置,层次分明,形式多样 针对班内学生学习程度的层次化和学习兴趣的多样化的特点,我设置了“搜集资料分享汇”和“学唱一首爱国歌”这两项看似容易,实则锻炼学生的“轻松作业”,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作业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又达到新课标对于“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重要语文教学思想的贯彻和落实,注重语文学科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特点,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融为一体。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知。(3—5 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心,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八、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遵循了“简洁明了,主题明晰,图文并茂”的设计理念,将课题横排居中,作者横排隔行居中,本课主题“民族情、爱国心”竖列分居左右,最后用代表吉祥寓意的红色粉笔画出一个爱心将板书全全包围,突出了本文“团结友爱”的大主题。
以上就是我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仍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爱我中华说课稿
爱我中华说课稿
一、教学理念:
音乐课堂,音乐的存在是最本原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喜欢上音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探究与小组合作,在音乐中培养学生良好审美态度,而这些都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思考渗透应用。此外,本人认为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多媒体、CD唱片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教师的示范能给予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本人力求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音乐”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以鼓励为主,说学生能积极乐观的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来。
二、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因我国青年歌唱家宋祖英的深情演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为人们所熟知。此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时代感,以其独特的号召性。激起了人们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及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的深厚情感。歌曲为带主可口可乐和副歌并列的二部曲式结构,音域虽宽,但因其容易调动人的感情和情绪的特点,歌唱者情绪会较为激动,加上又是强拍位置因此高音会比较容易唱上去,难度不大。
三、教学目标:
1、感受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的和谐气氛,了解部分民族的民俗风情及民间音乐。
2、学会演唱《爱我中华》,明确歌曲的力度变化。自由讨论尝试不同的演出形式。如:领唱、对唱等。随音乐做律动尝试。
3、分组进行五十六个民族资料收集及课堂展示活动中,感受集体协作的力量。
四、教学难重点: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歌曲欢快自豪情绪在演唱中的体现、衬词部分民族特色的体现、“嘿罗”处的有弹性声音的形象启发获取。
五、教学方法分析: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方法的选择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视师生互动及教师的示范作用,采取教师范唱学生拍击节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对于重难点的解决主要运用了对比法让学生在对比激疑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学习。此外,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一起探讨尝试用不同演唱形式的演唱歌曲。学生分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五十六个民族资料收集的兴趣。力求让学生在音乐中去体验“大我”——热爱祖国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准备6-8套不同民族的衣服,课前请几个学生穿上服装,并教他们用特殊的方式来拍击四拍子的节奏,教师也穿上旗袍。教具:碟片、CD机、钢琴、民族服饰。
七、教学过程:
1、穿好民族服饰的同学鱼贯而出,运用情景创设,兴趣引入法。
2、教师示范演唱《爱我中华》,身穿民族衣服的学生拍击节奏伴奏,节奏:四拍子,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部,第三拍拍桌子,第四拍再拍腿部,主要是让学生动起来,在音乐声中、舞蹈动作中去感受整曲欢快热烈的气氛,得到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3、请学生跟着童声版的《爱我中华》哼唱一遍,边唱边考虑整曲风格提示上的欢快、自豪怎样在歌曲中体现出来?这一环节主要是初步跟唱,整体上进行风格的把握,学生自主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加深对歌曲的印象,锻炼对音乐的感知理解能力。
4、教师分析歌曲,请全班同学齐唱一遍,不带衬词的《爱我中华》,整节课的重点部分,《爱我中华》大家比较熟悉教授比较简单,关键在于歌曲中易错的部分的学唱及全曲感情的把握上。
5、教师示范演唱衬词段落,小组进行讨论,衬词部分在全曲中的作用及民族特色的体现,运用对比法,让学生感受衬词部分的作用,教师示范,同时用生活中常会看到的小狗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发声方法。
6、播放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请学生比较分析她的演唱形式和我们大家演唱的方式有什么区别?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7、扩展:请学生介绍他们收集的部分民族音乐歌舞的资料,主要是在资料收集及展示活动中,自主学习了解我们民族歌曲艺术并锻炼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
8、结束:全班同学一起模拟篝火晚会的形式,边演唱《爱我中华》边跳些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感受民族节日欢乐的气氛,主要是让学生在音乐歌曲表演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使肢体更为协调。
八、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
第四篇:《爱我中华》说课稿
让爱国植根心中 ——《爱我中华》说课稿
成都市万春小学 凌燕
一、渗透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当中包涵了中华传统美德丰富内涵的延伸,因此对德育教育具有目标引领、价值引领、内容引领的重要作用。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既掌握语文知识技能,又感悟价值观的意义,是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的所思所想。《爱我中华》是1991年广西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主题歌,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情、爱国情,表达了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二、渗透原因:
我想,在小学教育中,我们除了要教给孩子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阵地作用,把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内涵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爱我中华》这首爱国诗,可将“爱国”贯穿全课,在课本教材的辅助下让学生的情感从热爱民族升华到热爱国家,从而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实现语文学习与核心价值观理解的有机融合。
三、渗透方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热爱”为核心与线索贯穿全课,让学生理解“爱”,明白“为什么爱”,明确“怎样爱”,最后“升华爱”,从热爱中华民族上升到热爱祖国,四个部分依次展开。结合这首爱国诗的特点和中段学生学习的需求,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了解面临国难时,各民族共同担当、奋斗的小故事;了解中国在当今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此提前感知民族团结和谐,引发学生的自信与自豪。我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多形式,充分朗读;重感悟,抓关键词;拓展知识;合作学习等。根据以上教学思路,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
板块一:对话理解,这是哪种爱
这个环节,我从题目入手,让孩子们自己谈对“爱”的理解,再提问引导学生“爱谁呢?”,引出中华民族,并且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在这里“爱”的意思应该是“热爱”。接着用 “你对中华民族有哪些了解?”这个问题调动孩子的知识积累,通过孩子的各抒己见,我再用PPT呈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有效拓展关于中华民族的人文知识,激发孩子的自豪感,进而更深入地让学生感受这不是寻常的喜爱,而是一种饱含深情的热爱。通过对“爱”准确把握,再来进行朗读,做到情感与声音的有效融合。
板块二:讨论分析,为什么爱
这一板块中,我抓住比喻句,通过“把什么比做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热爱中华民族”。我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抓住重点词语“星座”,让孩子去理解在中华大家庭中各民族各有各的地位,缺一不可;抓住重点词语“花”去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及风俗习惯,体会各民族各有各的美,无法替代;通过“兄弟姐妹”“一家”去感悟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与融合。
板块三:联系实际,怎样爱
这个小节我主要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爱我中华应当怎么做。引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奋起步伐”“建设国家”与“雄姿英发”的因果关系。通过“健儿奋起步伐”,让孩子明白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知识和本领,再借《少年中国说》,体会先辈们对少年儿童的期望,感受青少年在建设国家中将担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具体讨论应当如何建设国家,体会各行各业的人民爱岗敬业的精神。让孩子们明白只有大家的“敬业”才能让我们的中华民族雄姿英发。
板块四:总结强化,升华爱
经过前三个环节的学习,孩子们心中对诗文里饱含的浓浓之“爱”有了深刻认识,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我对照板书总结全诗,同时学习和借用“反复”这种新的修辞手法,强化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我们热爱的不仅是中华民族,更是我们的国家。
作为语文教师,我要做的,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习语文学科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同时为孩子们播下“爱国”这颗种子,而这颗种子将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第五篇:爱我中华
[背景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集中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4/4拍, B调式。曲式结构为三段体,即A+B+A+C。其中,A段(领唱部分)是全曲的主题段,B段和C段(齐唱部分)是与A段构成对比的段落。整段音乐既跳荡又平稳,表现出一种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B段是一个带有插句性质的对比性段落,这个只有三个音(sol、rei、dao)构成的乐段基本上重复的是一个音型,这种带有集体舞风格特点的节奏型,第一次轻松地将歌曲送上高潮。C段是一个具有较强对比性质的音乐段落,此段音乐的节奏型既表现出“呼口号”的气势,又表现出集体舞的欢快和热烈。整首作品有张有弛,一气呵成。
[教学理念]:
[案例描述]:
课题:《爱我中华》
教材:人音版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授课年级:初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二、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三、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对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设想:
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觉、欣赏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体验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感觉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时机;还音乐课堂以快乐。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竖笛
德育渗透: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谢谢同学们!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课件1:背景画面)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生:五十六个民族。
师:分别有哪些呢?
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
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歌舞音乐呢?(课件)
三、激情参与(视唱):
1、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课件3:动画)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个美丽的小公主在干什么呀?(答:唱唱跳跳,一副很开心的样子)
师:你们觉得缺了点什么吗?(答:音乐)
师:我们就看看配上什么音乐比较合适呢?(课件4:视唱谱+音乐+动画)
1=4/4
05 525 1520 5 525 1510 5 5
啦5 1 52 5 1 512321 0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想!)(课件)
听后回答问题,并分别讲解: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教唱《爱我中华》一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音准)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
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
2、控制整体音量。
3、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4)请部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竖笛练习。
1=F4/4
0(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0 1·4 4 10 0 6·1 1 60 0 1 41 41-1 11 1
0 0 1·4 4 16 1 2-6 4 4 11 1 0 1 6-
(5)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分声部完整演唱。请部分同学将以上竖笛练习曲为本歌曲作伴奏。(或部分舞蹈队员伴舞)
(6)通过学习《爱我中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歌曲《爱我中华》引入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简介,并欣赏部分民族歌舞音乐。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爱我中华》这首歌,也基本熟悉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特点,那么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都分别有哪些特色呢?请看资料。接下来我们就欣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歌舞音乐。
1、先请欣赏一段蒙古族歌舞音乐。
特色:热情、勇敢、节奏欢快
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2、维吾尔族:被誉为“歌舞民族”
特色:开朗、奔放、造型优美、挺拔
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3、傣族:动作优美灵活有雕塑式的造型美。
举例:《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4、藏族:“弦子舞”一般用于慢板抒情音乐。
举例:《翻身农奴把歌唱》、《青藏高原》
六、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全体学生进上步熟练此歌。、请同学们再次细细品味一下这首江南民歌。(要求:轻声哼唱。)(课件8:教师范唱)7、请同学们唱歌词。之后提问:这首《采茶舞曲》描绘的是怎样一幅美丽画卷?
生:a、描写江南美景;b、采茶劳动时热闹场面;c、采茶姑娘们采到茶时高兴喜悦的心情;等等。
教师总结:歌词前四句,在赞美江南秀美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音乐婉转细腻,带有轻巧的色彩,后几句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后又表现了采茶姑娘们的心情。(课件9)8、完整演唱一遍《采茶舞曲》。(教师MTV+卡拉OK)
五、游戏“超级模仿秀”
〈一〉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好吗?请看大屏幕(课件11:模仿秀1)[音乐响起]先请大家一起模仿用方言来演唱。再次欣赏原音重现!
学生们非常踊跃。教师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分别演唱,较优秀的给予表扬和掌声鼓励。〈二〉师:现在模仿秀2开始,(课件12)[音乐响起]:同学们知道要模仿什么吗?(跳舞!)答对了!大家一起欣赏《采茶舞曲》片段,并学习采茶的舞蹈动作。(教师视学生模仿情况可将采茶动作配合着音乐稍微规范统一,更加形象化、生动化。)
集体模仿之后可挑选几位同学上台来代表小组模仿表演。让同学们自己评价。仍然给较优秀的同学予表扬和鼓励。(响音乐)
点评:巧妙的把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迅速调动起来。变要他参与为他要参与。将整节课推向最高潮。
六、完整演唱:(课件5:教师范唱MTV)
让学生尽量用学过的方言来演唱,中间部分可适当加入舞蹈动作。体会采茶时愉快、喜悦的心情。
七、小结: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会了用鸟语般的方言来演唱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歌曲,它委婉细腻,富有诗情画意,仿佛把我们带入那风光秀丽的江南,和一群美丽的采茶姑娘们一同分享着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劳动中孕育着欢声笑语,劳动中孕育着无数美妙的歌曲,劳动中孕育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
[案例点评]:
总评:本节音乐课是充分利用艺术手段进行艺术教育的经典范例。是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成熟作品之一。其主要特点简述如下:
1、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艺术水平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能歌善舞,语言优美,表情和蔼。有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气质和涵养。
2、以审美为核心,从欣赏江南的美景开始,利用各种形式先感受音乐,到喜欢音乐,到学习音乐,到参与音乐活动。从教具选择、素材应用、教师的言行等处处都显示了美在其中。
3、艺术地处理欣赏音乐与音乐理论传授之间的关系,重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辅之以精练讲解、挖掘,音乐知道有机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情智互补的境界。
4、教学过程设计精妙。这节课是一首教唱民歌为主的综合课,难度很大。教师在教程设计中对音乐知识的渗透,对音乐的认识、理解,都按照螺旋上升的原则完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再加上教师在每个环节中,环境渲染精妙,学生掌握起来轻松愉快。
5、教学方法选择灵活有效。注重学生音乐习惯的培养。并授之于法。充分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多媒体设计水平高,教师亲自拍摄制作了MTV等。都给课堂教学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6、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注重心理辅导,为学生将来的学生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初中音乐教案-爱我中华》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