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赋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祁姝菊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疏通字词,理解文章,在朗读中分析鉴赏,把握情感。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4.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重点难点】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重中之重。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选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情感经历。
2.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以及赋的相关知识。
3.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整理出存疑之处。4.初步探究作者的情感。
这些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学习文本打下基础。
二、解决阅读背景
由学生按照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来做解说,教师备答、补充。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①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②主客问答是赋体的传统写作手法。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真实而巧妙地记录了作者泛游赤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文中的“客”与“苏子”看似两人,实为一人。二者的问与答是作者彼时彼地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虚拟的对话形式。
3.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三、在朗读中合作探究,完成理解及鉴赏 1.初读。
学生自读和齐读,要求正读音、断句读、通义训。能否正确读出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字音,能否停顿得当。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备答】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浩浩乎;广阔的样子。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舞、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挟,夹持。以,连词,同“而”。长终,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洗盏更酌;洗净杯子,重新斟酒。2.赏读。
学生分组讨论,重点探究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师备答】
(1)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乐——悲——乐。(对于情感变化过程的概括可以直接从文中摘取表达情感的字眼,也可以依据内容发展来总结。)
与之相照应的表现情感的内容是:景——情——理。
(2)表现第一次“乐”情的“景”集中在第一段。第一段写了美事(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白露,水光等)、美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让学生对美景展开想象,写鉴赏文章或者片段。
(3)第二段开始出现的“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另一个层面。“客”是作为儒者的苏轼,他悲观,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渺小。而“主”是作为道者的苏轼,他达观,能够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合二为一便可见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4)由悲转乐的关键是苏子对“理”的阐述。在第四段中苏轼是洒脱旷达的,通过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的道理说服了客,客喜而笑,“乐”的境界提升了。
(5)水和月是贯穿全文的两个典型意象。思考苏轼作品中出现过的“水月”意象并加以分析。以“月”为例: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美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6)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3.研读。
(1)探究: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即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甚至观点相左,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备答】
诗人的某些语语句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虚幻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2)归纳鉴赏要点.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4.美读。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并延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重音显得刚强,常用来表达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
(2)读出节奏、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适当的停顿对朗读者来说,可以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
(3)读出情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4)读出语调。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四种基本类型。平直调,全句语势舒缓,音节拖长拉平,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的语气,常用于叙
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过后半句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惊讶、鼓励、号召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怀疑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来表示祈使语气。
5.背读。
理顺思路,熟读成诵
四、作业设计
1.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定**》、《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苏轼的作品分析其人生观。
2.你是如何看待苏轼面对人生(生命)、面对苦难的态度的?写一篇评论文章。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075000
第二篇:赤壁赋,导语设计
《赤壁赋》第一课时导语设计: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北宋名家。后让学生回忆熟知的苏轼作品:散文:《石钟山记》、《核舟记》,背诵其中的一些等名句;诗歌:《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词:《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后让学生背诵。再简单介绍其在诗、画等方面的成就并切入新课。
我们的学生是青少年,一些距离他们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教学很容易变成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使他们听得昏昏欲睡,更不用提什么课堂效果了。教师应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听歌曲、放映幻灯、影视作品等都能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强化学习气氛,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精彩的导入语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同时,由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话题,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使之情绪高涨,课堂就会出现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学生自然得益匪浅。
第三篇:《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诵读 合作探究 延伸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注释及南方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优化设计》,落实文言字词句知识,初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给学生提出诵读指导建议,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争取背诵课文(我们为语文学习建立了公共邮箱,利用公共邮箱给学生发送指导资料): ⑴读出韵律。赋体押韵如“望﹑章﹑江”,“焉﹑间﹑天﹑然﹑仙”等
⑵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⑶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⑷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节奏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⑸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洒脱)
⑹根据文赋对仗特点背诵相关句子。⑺根据文赋押韵特点背诵句子。
⑻理清文章层次﹑情感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如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
⑼重点记忆关于风月的句子。(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上列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一、1导入: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2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3、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4、关于赋这种文体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整体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展开思考,考虑问题,在尊重学生阅读接受的客观过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完成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的目标 A、以段落为单位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写了怎样的场景? B、每个场景中所传达出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1、学习第一段 展示自学成果
(1)这一段写了苏子与客夜游赤壁的情景。那赤壁的景色如何?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明确: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赤壁美景图。
(2).欣赏这些美景苏子的心情自然是愉快的,哪些语句最能直接体现这种愉快的心情? 明确: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此情此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月圆之夜,好友相聚,纵舟江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饮酒诵诗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所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诵读实践:
请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我们对文本的感受。提示:注意重音、节奏,读出意境。点评:随堂
2、学习第二段 展示自学成果
“饮酒乐甚”是对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发生变化了? 明确:由乐到悲。
什么触发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诵读实践:
请试着读出这种感情上变化。提示:注意停顿、声调变化。点评:随堂
3、展示自学成果,学习第三段
听了客悲凉的箫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然后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样悲凉呢?)
(1).客是如何回答的呢?也就是客因何而悲呢? 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客回答的语段,同时思考这个问题。生答:……
(2).客刚开始就解答了苏子的疑问了吗?……那写了什么呢?
明确:没有,先用两个反问句引出了与眼前的赤壁之地、江月之景相关的历史人物曹操和他的英雄业绩。
(3).那么同学们想:作者赞颂曹操的功绩目的何在? 明确:目的在于引出后面“吾与子”和他的对比。(4).而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通过哪些词句能看出来?
明确:“固”“而”“况”三个虚词所引导的句子表明:这样叱咤风云的一世之雄,也已随大江东去而风流散尽,更何况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平凡的“吾与子”,生命短暂得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茫茫大海中的一颗毫不起眼的水滴,更是瞬间就会被历史湮没了。
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天地永恒而人生短暂,长江阔远而自身渺小。这是客悲伤所在。一悲:人生短暂渺小 而慨叹人生苦短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5).让生说说所学过的或知道的有关这个内容的诗句?
(6).除了人生短暂渺小让客悲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看最后四句的内容。明确:既然尘世人生短暂,那就做神仙吧,做神仙可以与明月一起长存不老不死,这样就不必为人生短促无常而悲叹了。可是,他却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总是矛盾的,所以才“托遗响于悲风”。这是客悲伤的又一原因所在。二悲理想现实矛盾。以上客从两个方面解答了苏子的疑问。这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人生短促无常。
诵读实践::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英雄与凡人的对比?我们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几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读出共鸣吗?
提示:注意内容和情感的关系:铺垫——转折——悲凉、深沉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4、学习第四段
梳理内容:苏子也觉得宇宙的无穷值得羡慕吗?他的观点你理解吗? 而又何羡乎?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水与月自变化的角度来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恒,这一刻的水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物无尽,我也无尽。
永远流逝,永不消失,盈虚有变,皓月长明。我如何无尽? 我价值的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人类的大我是生生不息,与万物同在的。
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 此时的苏子已处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中,全然不受时空局限。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
“而又何羡乎?”一句该怎样来读,轻而易举又重若千钧。
这一段话里还有怎样的胸怀?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共适清风明月。
不祈祸福、忘怀荣辱、超脱死生、旷达自适,与清风明月融为一体,实现了人生的圆融。最难得的是此刻的苏子被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世莫大的一笔财富。清代古文家方苞曾经这样评价《赤壁赋》:“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诵读实践: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苏轼实现了人生超越后坦荡的襟怀。提示: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5、学习第五段
客喜而笑,宾主尽欢,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东方既白。学生讨论回答后形成板书: 场景 情感基调
一、泛舟赤壁图 乐
二、悲歌吹箫图 悲
三、客发悲慨图 戚
四、苏子劝慰图 乐
五、宾主尽欢图 喜
6、深入研讨,该环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解决“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带动学生对文章的深入具体理解和把握意境。
7文章所展示的五幅场景体现出情感呈现“乐——悲——戚——乐——喜”的起伏变化,再读课文,探究为什么乐?——为什么转悲?——为什么戚然?——为什么又转乐——为什么喜?
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3、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4、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
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
(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把握优美意境,深入理解情感的任务。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由“乐”而起,极“乐”而收,两次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2、你在本文中能读出“乌台诗案”与被贬黄州之事对苏轼的影响吗?
3、有人说苏轼去的地方叫赤鼻矶,跟赤壁远着呢,他犯了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呢?
4、“客”是真有其人吗?他在文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苏子与客本质的不同在哪里?
5、理解苏轼的胸怀对你有影响吗?老师提供的相关文本,你会选读哪一个?
板书设计:
场景 情感基调 核心意象
一、泛舟赤壁图 乐
二、悲歌吹萧图 悲
三、客发悲慨图 戚 风水月
四、苏子劝慰图 乐
五、宾主尽欢图 喜
第四篇: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辽宁省锦州市铁路高级中学 衡晓芳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一年级 学科:语文
2、课时:第三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利用互联网搜索《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诗词及心路历程》http://www.xiexiebang.com/home.php?mod=space&uid=105988&do=blog&id=9672(2)熟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教学课题:
使学生充分理解苏轼在《赤壁赋》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 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
1、理解内容,把握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主客问答、水与月的譬喻,探讨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篇中主客问答,实际上代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两个方面,驳诘了客人的悲观情绪,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所含的人生态度和语言的哲理意义。【教学难点】
1、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教具及教学辅助活动】
投影仪、网络资源配乐朗诵视频、课件、网络资源《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诗词及心路历程》
四、教学方法
在讲解本课时,我通过让学生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而深入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体味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并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有人说:“苏轼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认为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讨苏轼在黄州的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
(二)、具体研习重新回顾课文[百度配乐朗诵] http://www.xiexiebang.com/programs/view/z1Ijc_cAgDs
首先,我们来重新回顾课文内容,让我们伴随着著名播音员鲍国安的朗诵再次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再次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师: 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师: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我相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也体会出了这一点,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问题一:在文章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哪些赤壁的自然景色?这段景物描写美在何处?(请同学们用散文化的笔调描绘一下第一自然段的意境。)
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段状赤壁月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同学们找出在第一段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明确:“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所以在第一自然段中,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情感基调应该是?“乐”。
下面我们齐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这种乐的情感是贯穿始终的吗?(展示问题二:从第二段开始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作者泛舟赤壁,如此良辰美景,为何悲从中来?)
明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这种悲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提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提问:如何写箫声?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提问: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明确: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提问: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痕迹,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在第三段中,它通过客人的一段议论,用对比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生: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 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师: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生: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 托遗响于悲风 ”的悲哀。师: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展示问题四: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思考,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师: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生: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师: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恣肆雄健的气势。师:文章从第四段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苏轼是从哪方面去开导客人呢?
师:作者一开始举哪两种事物来写?水与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既然不需追慕长江之无穷,苏轼提倡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作者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师:取: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造物者之无尽藏
不取: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功名利禄实为身外之物,不可强求,无法永存,但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只有取无穷无尽的自然万物为我所用,才能得到真正的乐趣。这样作者的情感 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师:客人在苏子哲理阐明世间变与不变的道理后有何反应? 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情感转悲为喜。
师:如何体会结尾之“喜”与开头之“乐”?这两种情感相同吗?
明确:不同,开头之“乐”是欣赏美景而“乐”,结尾之“喜”则彻悟之后的忘我与超脱。
由开头之“乐”到结尾之“喜”,作者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超脱与飞跃,由患得患失的悲风悼月变为胸怀坦荡的成熟与旷达。
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提问:学习本文你有何收获与启迪?对作者的思想有何认识?
明确:
1、写出了作者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朝廷政治的关心。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而不甘沉沦,含有积极的因素。
2、通过主客问答、论辩,阐明了世间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关系,既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叹人生的短暂,应乐观地对待人生。这给了我们一定的启迪: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我们在遇到挫折时,首先要调整心态,能够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我们看世界的观点。
六、教学反思
我认为我讲解本课的亮点在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古人的旷达情怀中,深受 感染,去思考如何面对将来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挫折,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内心的震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五篇:《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高一(7、8)班
姚纪明
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辩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2、熟读成诵,能够默写,能感受文辞优美的语言特色。教学重难点
把握苏轼这个文人的文化价值观,体会主客问答的哲理内涵。教学方法
1、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
2、辅以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3、教师引导,给出话题,学生合作研讨,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教学思路
一、走近作者,知人论诗
1、苏轼和黄州:苏轼一生最无用世机会的是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正是写于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被贬黄州时,简单地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欣赏作品。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介绍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2)赋的特点及演变
二、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1、欣赏录音朗诵,聆听体悟,进入境界。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句节奏的缓急和变化。边听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
2、指导诵读,辅以《平湖秋月》古曲,营造氛围。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并延长;“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2)读出节奏、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3)读出情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3、熟读成诵。运用多种方法,如示范朗读,大声齐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找出骈句用心细读。
4、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文言现象。
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三、鉴赏诗歌,解读情感
1、整体把握情感。诗人情感变化明显,既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苏轼在泛舟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跳读诗文,找出表达情感的词或句。
提示: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喜)
2、赏赤壁景,品泛舟情
第一段情景交融,脍炙人口,以鉴赏为主,力求入境入情。
(1)鉴赏赤壁秋景图之美。
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画面。
提示:景——“美”。皓月皎皎,清风徐徐,碧波万顷,水色迷濛,诗情画意,澄澈空灵,(2)品味动词传情之妙。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
提示: 情——“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凌”表现诗人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怡然之乐。如此美景使诗人心旷神怡,此一乐是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闻箫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段诗人情感由乐转悲,歌声箫曲有深意,当细细辨之。
探讨话题: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提示:“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是渴慕的圣主,是在水一方的美好理想,仿佛是“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故悲从中来。箫声哀怨思慕,潜龙舞,嫠妇泣,诗人悲凉氤氲。(言之成理即可)
4、听主客问答,悟理趣
第三、四段是背诵的难点,抓住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来理清思路,用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1)客悲从何而来? 提示: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人生须臾(寄蜉蝣、哀吾生)与自然(羡长江)无穷对照生悲(人生易逝);理想(挟飞仙,抱明月)与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超然不得)。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得出的。
(2)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苏轼如何从苦闷悲情中走出来?默读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提示:大自然是一部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道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何羡”“共适”之论,把苏轼的悲情从自然美景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3)探究活动: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学生畅谈感受,讨论作答。
提示: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主”“客”实为一体,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也曾慨叹“人生如梦”。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诗人解决了自己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四、探究延展
话题: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月”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学生把握这些句子,不仅把握了背诵全赋之骨,而且对苏轼心路历程有了框架感。欣赏文中的“月”的意象,补充展示课下搜集整理的苏轼描写月亮的诗句,分析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的引导、深化。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月”意象,有哪些?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节选示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美人》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西江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2、课文中有哪些写明月的句子?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讨论分析,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提示:《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和,有历史的“月”,古意苍凉,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从补充诗句来看,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呈宁静、轻松之态。他的密州之月,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却是孤寂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
苏轼一生对“月”情有独钟,以月造境,以月喻理,其笔下的明月浸透了复杂、幽深的人生顿悟和喟叹,寄托着高洁的情操。悲月,叹月,问月,累遭贬谪的苏轼终于找到一个独特而别致的情感出口。春去秋来不萦于怀,人生起落不系于心了,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成熟旷达的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课后拓展阅读
读一书读一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书摘: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思路解说
一、牵一“情”动全身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赋是有很大难度的。也许因为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遮蔽了探寻的双眼,深玄的人生哲理更让阅历简单的学生敬而远之,逡巡眺望,难以尽情领略无限风光。文学即人学,诗文就是作家特定时代的心灵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若缺少对心灵的扣问,岂能是真正的阅读!此赋反映了苏轼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课文则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让学生切实感悟到苏轼“入世不能,出世不忍”的复杂情感,就成了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以诗歌情感为抓手,教学重心定位为情感的变化及诱因,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挖掘,从文本内部延展到文本之外,整体把握与综合研讨并行。让“情感变化”这条线索不仅统领全文的内容,而且贯穿教学流程,轻松地化解了教学重点、难点,可谓牵一“情”而动全身。教学主题的集中,既便于开放中的约束,又利于规范后的提升,保障了课堂效率。
二、熟读深思子自知
第二个环节——倾情诵读,涵咏情致,重在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气韵,读出情感。苏子此赋情思浓郁,语言飞动,声韵和美,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既有诗的情韵,又有韵文的优美绵长,极适合浅唱低吟。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反复朗读文本,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略读等多种方式,目的在于以声传情。学生把握不好的地方,教师及时纠正指导,及时示范。多样化、立体的诵读也许会占去教学时间的半壁江山,“熟读深思子自知”,下再大的工夫也是值得的!
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适当的延展,有助于学生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发现苏轼及其诗文的内涵,关键是选准拓展的基点,找准延伸的空间。很有趣的是“明月”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关照了苏轼的情感变化。“明月”,是苏轼写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开启抒情闸门的引子,阐述人生哲理的凭借,同时“明月”又具有隐喻性,正是文本的空白处和紧要处,是寻找苏子心灵变迁的捷径,最具拓展延伸潜质。第三环节 “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与文本不即不离,又若即若离,以期立足于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课前自主独立地搜集苏轼的相关信息,在这个基础上,课上共同参与,广泛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潜力,通过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加深对作者及文章的的理解,增强关注他人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明月诗句唤起对人生的感悟。环节五——拓展阅读是发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继续,大师风韵定会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余音袅袅„„
大连市十二中学李颖辉
思路解说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赋是有很大难度的。也许因为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遮蔽了探寻的双眼,深玄的人生哲理更让阅历简单的学生敬而远之,逡巡眺望,难以尽情领略无限风光。文学即人学,诗文就是作家特定时代心灵的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若缺少对心灵的扣问,岂能是真正的阅读!此赋反映了苏轼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课文则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让学生切实感悟到苏轼“入世不能,出世不忍”的复杂情感,就成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从诗歌情感入手,教学重心定位为情感的变化及诱因,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情感变化这条线索不仅统领全文的内容,而且贯穿教学流程,轻松地化解了教学重点、难点,可谓牵一“情”而动全身。教学主题的集中,既便于开放中的约束,又利于规范后的提升,保障了课堂效率。
第二个环节——倾情诵读,涵咏情致,重在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气韵,读出情感。苏子此赋情思浓郁,语言飞动,声韵和美,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既有诗的情韵,又有韵文的优美绵长,极适合浅唱低吟。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反复朗读文本,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略读等多种方式,目的在于以声传情。学生把握不好的地方,教师及时纠正指导,及时示范。多样化、立体的诵读也许会占去教学时间的半壁江山,“熟读深思子自知”,下再大的工夫也是值得的!适当的拓展探究,有助于学生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发现苏轼及其诗文的内涵,关键是选准拓展的基点,找准延伸的空间,在诗文的空白处(也就是表达的简略处)做适度的拓展。很有趣的是“明月”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关照了苏轼的情感变化。“明月”,是苏轼写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开启抒情闸门的引子,阐述人生哲理的凭借,同时“明月”又具有隐喻性,正是文本的空白处(也就是表达的简略处)和紧要处,是寻找苏子心灵变迁的捷径,最适合拓展延伸。第三环节 “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解读文本内外有关月的诗句,以期立足于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与文本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课前自主独立地搜集苏轼的相关信息,在这个基础上,课上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潜力,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文本,阅读充满生机与活力。课堂充满凝聚了,学生整体参与的激情高涨。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作者及文章的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挖掘,可以引导学生作比较学习,整体把握,做综合的研究。从诵读到鉴赏,从整体感知到深层评价,从感性到理性。
作业的设置更体现了这一目的。学生的思维“发散”了,鉴赏的味道也就出来了,教师再适宜地辅以引导和点拨,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轻松解决,很好地完成了本课同时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真正培养了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