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3:5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最终版)》。

第一篇: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最终版)

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摘要: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w现,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口头创作的音乐形式,其蕴含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深刻思想和炽热情感。但由于民歌距离现代生活较远,越来越少的学生愿意关注和学习地方民歌,部分地方民歌甚至面临失传的窘迫境地。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有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笔者即从初中音乐教学入手,就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浅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地方民歌;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和不断加工、完善并广泛流传的一种音乐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体现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深刻思想和炽热情感。但由于民歌距离现代生活较远,越来越少的学生愿意关注和学习地方民歌,部分地方民歌甚至面临失传的窘迫境地。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有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初中音乐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审美体验,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同时增进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解和认识。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中为表达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是优秀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本文即围绕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就初中音乐民歌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正确认识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歌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学生接触民歌、学习民歌的渠道越来越少,加之部分西方思想的影响,现代学生普遍更钟情于摇滚乐、通俗流行歌曲等音乐,对中国民歌缺少应有的了解和认识。事实上,民歌作为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具有一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和流行元素。如果从辩证的角度对中国民歌和流行歌曲进行分析,可以说“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现代的民歌”。实际上,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邓丽君演唱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小城故事》等歌曲,还是近几年民族元素在流行歌曲中的兴起,都说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中国民歌的宣传和介绍。如在欣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侗族大歌《蝉虫歌》时,可通过一些侗族的图片、文字、音响资料和相关歌曲视频让学生对侗族的民族文化、音乐风格有初步的印象之后再欣赏这首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民歌,让学生视、听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了解侗族人民的风俗特点及侗族大歌的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等。赏析过程中要重点强调民歌中所蕴含和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从而改变学生对民歌的误解,从源头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歌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民歌学习,实现民歌的良好传承。

二、联系民歌故事,激发学生对民歌兴趣

民歌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其与本民族、本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往往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从民歌选材的角度分析,民歌歌唱内容也以劳动人民的劳作生活、民族神话故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歌颂为主。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此类教学资源并有效利用。通过民歌所对应的故事或者民歌描述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好奇,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行为的积极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民歌的了解程度,最终实现民歌和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凤阳花鼓》歌曲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上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百姓四处逃荒、沿村乞讨的各种社会现象,以及民间艺人夫妻为了生活口唱小曲,身背花鼓,手持小锣,挨家挨户边舞边唱相依为命的卖艺生涯进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更富生动、更近距离地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景象,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思考,使其对歌曲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及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民歌教学模式,赋予民歌新的活力

虽然民歌蕴含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集体智慧、深刻思想和炽热情感,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部分民歌所呈现的音乐形式、歌唱内容等,已经与现代社会相脱节。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仅依靠传统的民歌曲目教学,很难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长效吸引。

《音乐课程标准》建议我们要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笔者所在的县城有一些民间艺人经常会自发地组织开展民俗活动,如“十番锣鼓”“踩船灯”“民歌对唱”等。作为音乐教师,可将这些民间艺人的活动拍成录像,变成课堂的有声资料。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请这些民间艺人直接进入课堂,让学生近距离原汁原味地欣赏民间音乐表演。课后更可布置学生进行实地采风,参与到他们中间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民族音乐大环境,学习根植于民俗民间的民族音乐。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民歌教学模式的创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更广泛地收集民歌教学资源,加强传统民歌与现代音乐的有机融合,保留民歌优秀文化和精神的同时,尽可能地丰富民歌的表现形式,从而满足现代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健康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学生自主探索行为的引导,通过布置学习任务、加强音乐交流等方式,组织学生自主讨论现代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元素,逐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提高对民歌教学的重视和关注,通过加强对民歌的正确认识、联系民歌故事、创新民歌教学模式等措施,综合民歌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深化学生对民歌的了解和认识,保障学生在深度感悟民歌情感思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歌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民歌和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

参考文献:

[1]刘莉.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地方民歌实践性教育的研究――以南昌本地民歌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2]李庆勋.河南地方传统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1(12).[3]江海英.感受民歌美培育乡土情――咸水歌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音乐,2017(09).[4]王家伟,盛霞,吴明惠等.铜陵民歌在地方高校中的传承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6(01).作者简介:

俞如旭,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

第二篇:激发学习兴趣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策略

一、求新求变策略

新鲜的东西容易引起兴趣,这已是常理。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森认为:对于一种刺激重复多次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便失掉它开始时引起兴趣的效力。我们教学就该常教常新,以“新”来吸引学生。

适当地掌握教学进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向一个又一个新的知识台阶,使学生总是保持吸收新知识的新鲜感。

教学手段方法要不断更新,富有变化。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可以变换教法,即使同一课中,也要使设计有节奏、有起伏,动静、张弛、收放、疏密对比转化,读读、讲讲、练练、议议交叉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各得其所,恰到好处,切忌单调枯燥乏味。

二、以“奇”取胜策略

好奇心人皆有之。所谓“奇”,就是某一事物所表现的状态异乎寻常,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和原有的经验,这种新的刺激与原有认知之间的极大反差,引起高度的兴奋,产生质疑和释疑的强烈冲动。我们教学如果能以“奇”取胜,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新奇的课堂设计,奇妙的教学语言,奇异的事物和奇怪的现象,新奇的解法,奇特的活动都会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向趣味盎然的学习境界。

三、竞争激励策略

一般来说,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的机制。各式各样的竞赛常常使人忘掉犹豫、忘掉自卑,竞赛可以刺激大脑的活动,竞赛造成热烈气氛。魏书生当班主任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每周都有一天下午是竞赛时间。他选择一首诗让学生在3分钟内背诵,看谁背得快,结果有的人2分钟就背出来了。为什么效率这么高?同学们说:“因为是竞赛,把吃奶劲都使出来了。”有一次举行数学竞赛:在一小时内,把一本数学书里的42道应用题全部列出方程来,看谁列得好、快、准。尽管比赛没有奖品,可比起来热火朝天,同学们评价说:每个人都获得一份奖赏--集中全力,紧张思维时的幸福感。魏书生正是充分发挥了学生这种好胜向上心理的有利优势。当然,老师也要注意引导得当,强化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四、情感影响策略

人们对真理执着追求背后,都有一股浓厚深沉的情感在支撑,只是这种情感往往不为人们所觉察。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人说“亲其师,受其教”,就是说教师可亲可敬,学生才愿意接受他的教诲。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特别喜欢某个学科,不为别的,就因为该科任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循循善诱,热情辅导,经常给他们正面的鼓励,因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学生也就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他所教的学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兴奋的情绪、热情的关注、勃勃的生气,殷切的期望都会转化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由此看出,教师的品德修养,人格魅力,对祖国、对事业乃至对学生热爱的情感都给学生以熏陶,并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五、亲自参与策略

学生对于亲自参与的事情会特别关切,特别有兴趣。现代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作为评价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条件和机会,比如尽量做到六让:让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例如观察、自学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校正;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而且在参与时要允许学生有缺点、错误,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允许讨论、争论,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活跃的宽松的氛围。

六、榜样导引的策略

人在社会群体中活动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学校生活中也是这样。运用榜样导引就是创造和提供接触良好榜样的机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引发对某个方面积极向上的兴趣。组织观看一场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校园里就出现羽毛球热;英语课组织学生会话表演,使一些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学生也放胆讲了起来;教师鼓励敢于提出问题和敢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使积极创新思维、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蔚然成风…… 先进人物、科学家是学生的好榜样,教师也是学生的榜样,而年龄相近,能力相近的同学更是学生的榜样,因为他们更容易引起相互观察、相互比较、相互模仿、互相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对榜样的趋同心理倾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创设情境策略

从广义上说,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在不同的情境,学生的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创设相应的情境,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例如,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举行作文观摩教学,故意迟到了几分钟,学生们异常着急。这位教师不慌不忙走上讲台时,向大家宣布一道作文题:“当老师迟到的时候”,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训练。这位特级教师根据写作训练目的为学生创设心理体验的情境,真是煞费苦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八、学以致用策略

知识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又反过来运用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知识的价值也就在这里。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略了知识的源泉和归宿,以抽象的枯燥的东西填塞给学生,这是很多学生厌学的原因。我们应当还给知识本来的面目,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与人类实践紧密联系的丰富底蕴,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得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教三角时让学生自己设计测量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和不可渡越的河宽,思考如何运用三角知识求出地球与月亮距离;教学双曲线时,让大家思考为什么炮兵能通过敌方炮声测出敌方炮兵阵地方位;教复数时介绍它在很多领域运用的生动例子。这些做法无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的决心。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品尝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乐趣。比如让学生练习写作向报刊杂志投稿,一旦作品被发表,学生的兴奋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当年学生时代的谢冰心就因为叶圣陶发表了她的一篇习作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此外学生可运用所学的生物、理、化知识参加工农业科技、环境保护、发明创造等活动,这些都有益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成功激励策略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多次成功体验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反之,反复多次的失败也就会丧失自信,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成功教育模式使大批学习后进的学生克服了厌学和自卑,一步步跟上了学习的步伐。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当使学生都能成为“成功者”,让他们从内心产生“我能行”的自尊和自信。运用成功激励策略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坚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朝着适合他们的方向不断地发展。第二,在教学上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起点,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这样他们才能通过跳一跳去摘到可以摘到的果子,不断地尝到成功的喜悦。第三,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根据多重智力理论,每个人都是某个智力方面的优秀生,让学生发扬自己的优势,就能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取得成功。第四,教师应当善于用辩证的发展性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千万不能用绝对的静止的观点评价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制造“失败者”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十、砥励志趣策略

学生的兴趣有的比较短暂,不稳定,有的能长期存在成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特别应注意到有不少人因为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所以能坚持一个信念,坚韧不拔地朝着一个奋斗目标而努力。他们的学习已经不是为一时的好奇心和需要所驱动,而且服从于他的志向,这时他的兴趣已经升华为志趣。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古往今来,不少有志之士能自觉地学习,经受磨炼,最终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不朽的贡献。茅以升因家乡端午节桥梁断塌而立志为人民造好桥,终于成为著名的桥梁专家。所以,我们应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把眼前的学习同终身奋斗的目标联系起来,同今后为人民、为祖国甚至为人类作贡献的志向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稳定而强大的学习动力。

第三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东水中心小学杨明娣

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自学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自己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例如:在教学长、正方体认识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长、正方体模型,如:粉笔盒、牙膏盒等,这些物体在学生身边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同时,在学生头脑中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最初的空间概念。接下来,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长、正方体的特征及两种形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再通过亲自的观察、触摸、计数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但是面的形状、大小、棱的长度是有区别的。最后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加以总结,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从而完成对新知识地学习。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在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索中进行的,他们不仅准确地把握住了知识要点,形成了清晰的概念,而且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学生觉得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硬灌”给自己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与探索获得的,这样学生就会从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这种满足感会持续地激励着他们学习兴趣。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维训练,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打破那些条条框框,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工程问题之合作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在教材安排的练习基础上,灵活地设计一组一题多问的练习以激起学生独立解题的强烈愿望。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丙独做需要10天完成。①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②甲、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

③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上述条件再提出一些问题:

④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⑤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

⑥如果先由甲独做3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通过学生互动,以自问自答、我问你答、你问我答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问题不再是通过教师的告诉学生才得以解决,而是学生经过了一番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延展了合作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辐射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并为之不懈努力,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第四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三、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舒曼的钢琴曲《捉迷藏》是六年级上册的欣赏教学内容,仅仅通过一二遍的反复欣赏很难让学生听懂乐曲中表现的意境。我就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营造一个情境,教学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玩过一阵后,我让学生说说捉迷藏社的心情如何,学生会说很兴奋、很愉快,但当自己快被抓住的时候又很紧张。于是我又让学生在《捉迷藏》的钢琴乐曲下来做这个游戏,并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描绘来做游戏,学生在游戏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和表情的感受与分析,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教师要是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美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就能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运用多媒体的视听、运用语言艺术的描绘、师生实践活动的创设、课堂中的问题情境等等,这种教学改变了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只要教师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生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真可谓:以境动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

第五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富于魅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都愿意将自己的思维过程的结果反映出来,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赏识,而且,为了得到比别人更多成功的快乐,在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产生积极的竞争意识。我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思维积极性就会激发起来,自觉地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教《草虫的村落》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生动的活泼的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一开始,我就创设情景:同学们,草虫的村落文题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草虫的洞穴比喻成人类居住的村庄流露出作者对小生灵的无限喜爱之情。作者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请你们推选一位同学负责这一项工作,这时同学们兴趣盎然。四个小组各推选出一名选手各朗读一个部分,再进行评议,最后在热烈而又愉快的气氛中评出一名最佳的选手,大家给他以热烈的掌声,这样自始至终,使学生处于愉悦兴奋的状态之中,既激发了兴趣,又提高了朗读水平,何乐而不为?想象力是蕴藏在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学习资源,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都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的做法是:1角色转换,让学生介入角色,置身于故事之中,入情入境的学习,如教《穷人》一文中时,问学生: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学完课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问题把学生的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有的说:孩子的安危牵动着大家的心,安娜她们家的孩子已经够多的了,在收养西蒙家的两个孩子他们怎么过啊!合情合理想象,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如教《中华少年》时,课文有这样的情节: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雄鹰。让我们以充沛的感情来朗读这首诗,要读出我们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学完之后写一篇演讲稿,我又问学生,你会怎么样写?看谁写得好。思路打开,想象丰富,作文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

二、激活思维,发展想象。

在课堂教学中,当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多是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思路比较狭窄,这时候,我常常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激活思维,培养思维多变性和求异性。例如,教课文,问学生:要救孩子,除了运用课文的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让水手爬上桅杆救助;有的说,在下面张开帆布接,有的说在船上垫上厚厚的地毯……,我还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大家一致认为船长的方法最好。我趁热打铁,这表现了船长什么品质?这样学生们的思维就从求同、求异、求佳不断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质疑问难,拓宽思路。

俗话说:学贵有疑,学贵生疑。发明千千,起步在一问。问题是成功的一半,质疑是创新的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我着力抓好质疑问难这一还节,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逐步养成敢问、善问、会问的习惯。同学们思维很活跃,各抒己见.为了让同学们拓宽思路之后,分析问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对学生见解是非曲直不作立即判断,而是鼓励学生存疑,引导析疑,使问题争论逐步趋向“白热化”,与此同时,同学们的思路也无拘无束地拓展,这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这样学生经反复学习、思考、争论,课文的主人公逐步明朗化了。实践表明,质疑问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学生使自己求自得,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强化了师生的交流,旷大了学生的接触面和参与面,使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大兵团作战,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式。营造富于魅力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下载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还不完善,具有很大的向师性。教师的情感的投入可以使学生产生间接的学习兴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市中区君山路小学周海燕2012年7月27日 10:27 指导教师 王培培于12-7-27 11:20推荐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师能利用身边的资源,激发学生......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 内容摘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从哪方面入手更加行之有效呢?小学阶段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朱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 太阳城小学朱煦 一、 研究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 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

    浅谈通用技术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浅谈通用技术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内容提要 通用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绝大多数学校还不具备课程中需要工具和材料,教学资源的匮乏使这门课程开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采......

    职高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职高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摘要】英语作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交流工具,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已成为时代发展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外语教学不仅涉及到外语知识、技......

    英语课堂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课堂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对孩子尤其重要,歌德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孩子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孩子的根本点。 好奇心是孩子兴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