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5 03:5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渔歌子》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渔歌子》教学实录》。

第一篇:《渔歌子》教学实录

《渔歌子》教学实录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词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曾学过一首词,叫—— 生:(齐答)《忆江南》。2

师:请大家一起背诵《忆江南》,3预备起。配乐梦江南

生:(齐背,放课件)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词《渔歌子》。4它的作者是

代的张志和 拿出你的手书空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渔歌子 师:读一读。生:渔歌子。

师:真好。“子”在这里读第三声,不读轻声,再来一遍。生:渔歌子。

师:“渔歌子”是这首词的什么? 生:词牌名。(课件)5 师:词牌名有什么作用?

生1: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每一行的字数。师:是的,还有谁来补充? 生2:词牌名还限定了词的类型 师:也就是说词牌名规定了词的—— 生:形式与字数。

师:词和诗不一样,它的句子有的—— 生:长。师:有的—— 生:短。

师:所以,词还有一个名字叫—— 生:长短句。

二、初读诗词,把握节奏。

师:好的,同学们,拿出课本,按照自读要求来读这首词。(出示自读要求)6 生自读。

师:请你来把要求读一读。生:第一遍,不读错字,口齿清楚;第二遍,正确流利,字正腔圆;第三遍,试着读出词的韵味。师:好,开始吧。生:自读。

师:读好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请你。生:读词。(课件7)

师:嗯,口齿清楚、字正腔圆。这首词中“塞”字是多音字,它既可以读,西塞山,是山名,塞是平舌音。还可以读

塞子,也可以读,堵塞。还有两个词不常见,一个是—— 生:“箬笠”。

师:知道“箬笠”是什么吗?

生:这两个字都是竹字头,应该是竹子做成的„„(犹豫,说不出来了)师:你很会观察。这两个字和“竹子”有关,是竹子编成的。生:“箬笠”就是竹子编的帽子,用来挡雨和阳光。

师:很好。“箬笠”就是竹子编的帽子,斗笠。课件9“箬笠”这两个字是形声字,你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吗?(熟字加偏旁、编故事)师:还有一个词,他读得也很准——

生:蓑衣。箬笠蓑衣都是避雨工具,相当于今天的雨帽和雨衣,书上

注释里面也有,其实,联系注释也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呀。师: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古人吟诗诵词喜欢击掌打节拍,还喜欢踏歌,就是用脚打节拍。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

师示范、领读、生拍手读。(课件出示画了节奏的古诗)10 师:示范、领读,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一起拍手读。师:真好

师:词的节奏大家读出来了,古人读词还讲求韵味儿。怎么读呢?遇到第一声、第二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拉长一些,在遇到第三声、第四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生接)缩短一些。生情不自禁地试读起来。

师:不——需——归——一声字拉长一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读出了词的韵味。

师:把掌声送给她。一起来一遍,好不好? 生:齐读。

师:真好,词的节奏和韵味儿就这样被我们读出来了。

三、词中赏画,品味意境。

师:孩子们,读过这首词你有什么感觉。指名1感觉这首词写得很美。师:什么美呀? 生:景物很美。

师:你们也都有这种感觉吗,请同学们快默读一下这首词,看看词中都有哪些景物描写的那么美?请同学们找一找,把它们圈画出来,生默读课文,找、圈,师巡视。画好了直接把手举起来。

师:好,已经有同学找到了,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你都在词中发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生1:我发现了“西塞山”。师:嗯,西塞山。

师:你眼中的西塞山是什么样的?生:连绵起伏的。这个词好。师板画山 师:你眼中的西塞山是什么样的?(郁郁葱葱)在山前有什么景物? 生:有白鹭

师:,鹭也是个生字(课件)板书白鹭的鹭字,鹭字是什么结构呀?上下结构,我们在写鹭字的时候,要把上面写得扁一点,下面写得长一些,这样才美观,请孩子们在本子上将鹭字写三个,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呀?周子芊领说: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宽,胸离桌子一拳远。写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鹭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是多么的神奇呀!同学们好好写字,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那么是什么样的白鹭?谁来说说。生:自由翱翔的白鹭。

师:让我们看到了白鹭的动态。真棒。师:还能给这个词加点声音吗? 生:欢叫的白鹭。生:引吭高歌的白鹭。

师:谁能把西塞山前白鹭飞这个句子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些都用进去。

生:在云雾飘渺的西塞山前,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着。生:在翠色欲流的西塞山前,一只只白鹭在翱翔。师:你的描述啊让我想起了杜甫《绝句》中的一句诗——一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真不错!

师:那近处还有哪些景物呢?生汇报(桃花)出示课件12 师:什么样的桃花?

生:婀娜多姿的桃花。粉红的桃花,争奇斗艳的桃花。师:桃花开在哪里呢?

生:婀娜多姿的桃花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旁盛开着。

师:接着说。溪水里还有什么?想看鳜鱼长什么样吗?(放课件13)形容一下? 生:(肥美的)

生:水里养着肥美的鳜鱼。师:想象一下,水中鳜鱼游动的样子 生:鳜鱼正在水里嬉戏玩耍呢!多自在呀。师:那你能读一读吗? 生: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你读得真美。

师:看着眼前这美景,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我们想象着画面来一起读读。生:桃花流水鳜鱼肥

声:边读边想象画面可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啊。师:是的,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连起来说。

生:婀娜多姿的花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旁盛开着,水里养着肥美的鳜鱼。师:说得很清楚了。还有谁来说说?

生:火红的桃花映着碧绿的流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水中,肥美的鳜鱼正悠闲地游来游去。

师:她的描述让我想到了白居易的一句词—— 生:春来江水绿如蓝。对了!很好!

师:在这么美的春景里,来,伸出你的小手,想象一下柔柔的微风,蒙蒙的细雨,这些景物在蒙蒙细雨中。好像笼罩了一层纱,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这时,雨丝落到手中你有什么感觉呢。(凉爽

痒痒的很舒服)师:在这柔柔的微风,蒙蒙的细雨中有谁在江边垂钓? 细心观察的同学说说渔翁张志和是什么打扮,青箬笠。绿蓑衣。师:假如你是渔翁张志和置身这样的美景中垂钓,你愿意回家吗? 生:不愿意。师:为什么? 生:景色让人陶醉 师说,你都流连忘返了

是啊,能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垂钓,真是一件美事,所以词人说 生接:青箬............师:在这如画的世界里,一个人在斜风细雨中垂钓,可真是悠闲自在呀。师:短短的27个字,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美景,难怪张志和的好友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这样称赞道:读: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课件)

师:是啊,这是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画呀。张志和真了不起,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呀。(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美丽的画卷,师生合作读全词,怎么读呢?请看[出示课件15]老师把这一首词的每一行分作了两个部分,你们读黑色的,老师读蓝色的。注意听清楚我是怎么读的?明白了吗? 生:明白!师:预备,起!

[生与师对读,师着意把“不须归”三个字悠长地读] 师:你看,我们注意词的停顿,这叫有板有眼,这样一读,词的味道就出来了。师:同学们读得真有味道,为这幅春景图又增添了诗情画意。

师:同学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到这词中美景去亲眼看看。好,让我们随着词人一起乘坐一叶扁舟,一起走入这幅美丽的画卷中

看视频16(音乐)远处,连绵起伏的西塞山云雾缭绕,一群白鹭扑腾着翅膀,飞向青天,发出清脆的鸣叫。近处,潺潺流水中鳜鱼自由自在地游着,岸边的桃花开得争奇斗艳,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此时的渔翁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过去,忘记了一切。完全陶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了。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张志和,你会怎样吟诵呢 指名读(一男生)

师:有板有眼读出了味道,你就是词人小张志和呀(重点指导“斜风细雨不——须——归”。)(读出留恋悠长的感觉会更好)

男孩子读一读(读得很有感情,特别是“不须归”得的特别好)师:好一个不须归的老人哪!男同学读得太有味道了,我给大家配上音乐 我们一起读

生〔课件17配乐朗读,语调中呈现出了词的意境〕:西塞山前„„斜风细雨不须归。

听你们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四、走近山水,贴近词人。师:这么美的景色,你愿意归去吗? 生:不愿意。师: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哪,让我们走近张志和,词人张志和年少得志,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贬官,他干脆辞官不做,过起了隐居生活,常年不回家。他的大哥张松龄,很担心弟弟在外面隐居忘记回家。于是写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这首词也是用了渔歌子的词牌,自己读读,看你都读懂了什么? 出示课件18: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真好。会读了,读懂了,那就更了不起。哥哥在叫弟弟干吗? 生:哥哥在叫弟弟回来。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它写道:狂风浪起且须还。师:一个字。生:还。

师:是啊,哥哥叫弟弟快些回来,那我来当哥哥,你们来当弟弟张志和,我用词来问看看你能不能用词来回答我?

师:贤弟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答: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悠长地]:不——须——归—— 师:贤弟呀你为何不归?为何不归? 生1:因为风景太美了。

师:是啊,这么美的风景怎么舍得回来呢?

生2:我觉得是那边风景太美了,让张志和觉得留连忘返。

师:好一个留连忘返,张志和和你们一样,一心向往这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他厌倦了朝廷的争斗,留恋于山水之间,据唐书张志和传中曾这样记载: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没有鱼饵能钓到鱼吗?(生不会)鳜鱼会上钩吗?(生:不会)可张志和却说,他钓到了很多很多,你觉得他钓到了什么?

生:他钓了一些休闲回来,让他自己的心平静。他钓到了什么? 生:他钓了一些快乐回来,让他自己的心灵愉悦。师:是啊,厌倦了官场的明争暗斗,生:因为鱼儿很多,不用鱼饵,自己就自投罗网了。[众笑] 师:这是一个神仙在钓鱼啊!他更钓到了一份—— 生:悠闲自在。

多么富有诗意的答案呀,明白了,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呀。同学们张志和对于能否钓到鱼已经不在乎了,他在乎的是这春天的美景,是这无拘无束、心志平和的田园生活。这就是张志和一生的追求 生接:心志平和

师:让我们记住这位了不起千古词人 生接:张志和

师:让我们记住这首千古名词—— 生接:渔歌子。

起。生齐诵配乐

课件19

师:真好,听得出来,这首词是从你们心中流淌出来的。

同学们读得很有味道。师:这首词还可以唱出来,还是首歌呢!想唱吗? 生:(齐)想!

师:下面我们全班来跟着音乐一块来唱一唱。生:(音乐响起,学生跟唱)视频课件20

师:好听,真好听!这就是咱们中国古代语言的魅力,读、讲、唱都行。师:孩子们,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里老师祝愿你们都能习千古经典,与圣贤交友。做个博学多才的人。

板书:

渔歌子

景 诗情画意

人 悠闲自在

第二篇:《渔歌子》22教学实录解读

《渔歌子》教学实录

一,介绍张志和 1,叫他的名字。(热情点,听说过他?)2,猜猜谁给他取的名字。(父亲,母亲。。)

师:他16岁的时候,中了举人,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他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于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并且赐名张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课件出示)他的原名叫做张龟龄,3.猜猜他爸爸为什么给他取张龟龄? 生:像乌龟一样长生不老。师:对啊,多好的一个名字。(学生大笑)

师:同学们,张志和是唐代著名的词人,我们今天要学的他的一首词——(教师板书课题:渔歌子)

生:(叫)渔歌子 二.读词。

以前我们接触过宋词,我觉得在宋朝很流行,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师:跟我们现在的歌词比较接近,那我们可以请你来读一下这个题目。1.子的读法,生读(把“子”读成了轻声)

读题目,可有学问,是古代懂音律的人写的曲子,文人填入词,是最早的词的形成。为了记住每一首词,给这些固定的曲子起了固定的名字,叫词牌。当我读渔歌子的时候不能读轻声,读三声。

生:渔歌子。(齐读)

2.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渔歌子》,一直读到你认为字正腔圆为止,开始……

师:最后三个字再读。生:不须归。

3.读到现在,你发现诗和现在学的词有什么不同了吗?

生:如果诗的话,每行前面有几个字,后面几行也有几个字,几句也有几个字,而词的话,当中几句字数不一样。

师:也就是说诗每句都是比较工整,字数基本是相同的,而词呢,句子有长……

生:有短。

师:人们根据词的特点,给他取了个小名叫长短句。三.找景找物,画词

1.小组根据预习结果,对本首词意进行理解。

师:张志和这个词人非常了不起,他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中,大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朋友,颜真卿说张志和写的词是画中有词,词中有画,那么我们看一看,张志和的词中,给我们画的是什么,打上圆圈,生边默读边圈。

2.读词找景?物?你发现哪些景?物?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物:箬笠,蓑衣 3.老师在黑板上画了框,如果这是一幅画时,请你把这九种景物工整地写在这个框里,尽量使它看上去想一幅画。比如说鳜鱼是游在水里的,所以我把他写在画面的最下面,(师板书:鳜鱼)我在这个位置写蓑衣(师板书:蓑衣)的话,你觉得箬笠应该写在哪边?

生:上面 师:为什么?

生:因为箬笠在上面。

师:如果蓑衣在身上,箬笠一定戴在…… 生:头上。

师:笠字是生字,大家看看。怎么写?谁到黑板上写,把这些景物补

充完整,我请两位同学合作,其他同学写在课文后面。

(两生上台合作,其他学生在书后完成)

师:他很聪明,斜风细雨写在哪儿像一幅画呢?要写成什么样呢?有的同学背挺得很直,看上去很精神。

师:他有话要说,生:下面多了一点,这雨是斜的,风把雨吹歪

师:好,同学们,来一起把黑板上的几种景物 看着看着这几种景物,仿佛就成了一幅画,就成了一首渔歌子,我们看着这些景物读一下,(生边看黑板上的图边诵)

4.看着你们读景物,你能猜得到写的是什么季节?看着景物,找到依据。

生:春天(桃花开在春天,白鹭,细雨)

师:好的,张志和的渔歌子描绘的是春天的景物,他不仅有景物,还有声音,我甚至于闻到春的气息,你们能闻到吗?

5.听录音。师:到词中去闻一闻,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闻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不忙着寻找,请大家闭上眼睛,你现在就是一个悠然自得的张志和,在你眼前将展现怎样美妙的世界(播放录音)

师:同学们,有感觉了吗?谁来说说?刚才你跟老师一起陶醉的样子,老师可喜欢了。

生:我闻到了桃花的香,看到了西塞山,还有白鹭,还有在河里游的鳜鱼。

生:我看到了叮叮咚咚的流水,还看到了蹦蹦乱跳的鳜鱼,还看到一些毛毛细雨,还看到一群白鹭在天上飞;我还听见流水的声音是哗啦哗啦的,听到鳜鱼蹦蹦跳跳的声音是扑通扑通的,我听到下雨的声音是沙、沙、沙的。师:她的耳朵特别灵,给我们展现流水的声音,斜风细雨的声音,还有听到鸟叫的声音。

师:还有没有看到不同的景象吗? 生:还有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在钓鳜鱼。

师:这位不想回家的白胡子老爷爷被他看到了,这就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渔歌子,还有很多同学看到更多的东西,没关系,把你看到的通过朗诵表现出来,让白鹭飞得更高,让鱼更加欢腾,好不好?(自己读)

6.情感升华,理解张志和不须归德原因。

师:我看到了欢腾的自由自在的鳜鱼,可是听你们的读,这个老人还是想回家。不想回家的感觉(师深情地范读不须归)

生读

师:好一个不须归的老人哪!来,你再来。生读。

师:慢一点。生再读

师:还太快一点,再留恋一点。生齐读

师:老师有一个技巧全班齐读的时候,声音小一些,不然把白鹭吓走的,(师领读)生齐读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们想回去吗? 生:不想

师: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张志和自封为烟波钓徒,他最喜欢这样垂钓的生活。可是,他的哥哥叫张松龄,很担心他在外留连忘返,惹出麻烦。于是写了一首《和答弟志和于赋歌》(课件出示),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好,你来读。生读。(生不由地鼓掌。)

师:会读不是本事,读得懂才是了不起。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 生:回来

师:你怎么知道?生笑 生:狂风暴雨且须还。师:一个字 生:还

师:哥哥在叫弟弟快些回来,我也来催催你们你们就是张志和,我就是哥哥,看生:看你们能不能用词来回答。

师: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暴雨且须还。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暴雨且须还。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生:不须归。师:且须还。生:不须归。师:为何不归? 生:太美了!师:为何不归? 生:风景太美了。

师:这么美的的风景,怎么舍得回来? 生:也是太美了让你不想回家吗?

生:我觉得是那边风景太美,让张志和留连忘返,师:好一个留连忘返,张志和厌倦朝廷的争斗,留连于山水之间,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有鱼饵,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会钓到鱼吗?

生:钓不到。师:鳜鱼会上钩吗 生:不会

师:张志和却说他钓到很多很多,他钓着了什么? 生:他钓着了美丽的风景。

师:好一个美丽的风景,被你钓着了,还钓着了什么?

生:他钓着那些很美很美的景象,他喜欢这些景象,不喜欢跟别的国家战斗。

师:他不喜欢跟别的国家战斗,不喜欢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喜欢现在……

生:自由自在的生活

师:你说他钓找了什么?他钓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有 生: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他钓到桃花的香味,这让他芬芳扑鼻

师:你真是个有诗意的人哪!这就是张志和毕生的追求(出示:心志平和)

师:你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人啊!这就是张志和一生的追求。(板书:心志平和)生:心志平和。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词。让我们记住这个了不起的词人—— 生:张志和。

师:让我们记住这首千古名词—— 生:《渔歌子》。(下课)

第三篇: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江口中心小学

李家喜

一·复旧导新,板书课题

1·师:我们已经到了四年级,古诗词也积累了不少,现在还能记得吗?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谁能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词。

生:《咏柳》生《春日》生《忆江南》

2·师:同学们这些都是同一主题的诗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词—《渔歌子》。

3·质疑课题

师: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渔歌子什么意思?

师:渔歌子是一种词牌名,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如西江月,蝶恋花等。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渔歌子》就是写渔夫的。后来词的内容就与词无关了。会另起个题目,如菩萨蛮---大柏地·沁园春—雪。

二·初读诗词

1·师:首先请同学们听配乐词朗诵《渔歌子》播 2·生自由读这首诗,要读的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生A 师点评:你读的很流畅,听得出你刚才一定读的很认真。

生B 师点评:你读的字正腔圆,真不错

4·师给词标注停顿,生在读这首词,要求: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读得有节奏

5·指名读生A师点评:你读的有板有眼,富有节奏,不错。B)生师点评:你读的抑扬顿挫,读出了词的味道,真棒!6·现在我们大家一齐把这首词美美的读一读。三·再读诗词。1·再听配乐词朗诵。

师:同学们听得都很投入,有的甚至眯上了眼睛,陶醉在了词的美妙境界中,真了不起。你们都在词中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你似乎从词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闻到了什么?

预设一:生()我看到了西塞山前有一群白鹭飞过。

师:你是从哪行词中读出这样画面的?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师:是啊!初春的西塞山上刚刚蒙上几分绿色,远远望去更加柔美。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上徘徊,引来了成群的鹭鸶轻盈的飞翔在山间·江上,发出轻快的鸣叫。谁能用朗读把老师描述的画面再次展现出来。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青山耸立,白鹭飞翔,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一个“飞”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白鹭那轻盈的姿态。

预设二:生():我看到了白鹭飞翔,粉红色的桃花,;绿色的流水还有那肥美的鳜鱼。

师:你是从哪行诗句中读出这样的画面的?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预设三:师:谁再来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桃花开得正旺盛,江中还有一条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

师:你是从那句词中读出这样画面的? 生: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粉红色的桃花开得正盛,他们都开得什么样啊?

生:有的还是花骨头含苞待放,有的刚展开两三瓣花瓣,有的全开了露出了细细的花蕊。

师:说的真美,满树的桃花姿态各异,借着春光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你闻到了花香的味道?你能读出这淡淡的幽香吗?

生: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点缀了无边的春色,淡淡的香气在山间江上飘荡,若有若无。你还听到了什么没有?

生:潺潺的流水声。

师:那清澈见底的江水还倒映了耸立的青山,优雅的白鹭,还有那桃花美丽的身姿。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朗读把如此优美的画面呈现出来吧。

师:小结上阕,青山耸立,白鹭飞翔,桃花怒放,流水潺潺,鳜鱼潜游。这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优美动人的画面。

2·读词的下阕

师:你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我看到了渔翁在小船上钓鱼。

师:渔翁的穿着如何?当时的天气又是怎么样的?、生:用头戴着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小船上悠闲地垂钓。师:有进步,看来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你能再把这样的画面读出来吗/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看来你是身临其境了。大家知道箬笠和蓑衣是什么吗? 生():用箬竹叶编织的宽边帽,用草·粽叶编的雨披。师:当时的风大雨大吗?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不大。从“斜风细雨”知道的。

师:柔和的春风吹着细细的雨丝,使他们斜斜的落下。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的正是这种意境。“不须归是什么意思?

生:不需要,没必要,不想要。

师;请同学们一齐朗读这两行诗句,想一想此时的渔翁为什么“不须归”呢?同学们让我们联系时代的背景去感悟张志和“不须归”的情怀.张志和,少年得志,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他,赐名志和。令待诏翰林,因功授左金吾大将军。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他干脆辞官不做,隐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赏为乐钓鱼为趣。自称“烟波钓徒”过去了天大地大,四处是我家的游历生活。后来朝廷派人去找他回去做官。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他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夫歌》劝弟弟回家。课件出示

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当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这两首词。师;乐是„..且须归

生:(齐读)西塞„..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归。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归。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归。生:不须归。

师:(指着学生)志和啊,你为何不归?

生:西塞山的风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风景里不想回家了。生:我爱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生:春光这么好,我想多玩一会。

师:你们三个真是张志和的知音啊!据他的好朋友,当时的湖州太守,著名书画家颜真卿记载:张志和每次垂钓,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有鱼饵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能钓到鱼吗?

生:钓不到。师:是啊,那他为什么还要钓呢?

岑参在《渔父》这样写到“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这就是说诗人垂钓不在于取鱼而在于获得一种心境。(悠闲自在的生活情境)(闲情逸致,钓鱼的情怀)

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已经上千年了,后人非常喜欢这首词。里面的一句话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大家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会用到。你们知道是哪一句吗?

生:不知道。

师:好,我给大家提示一下:如果朋友看到我在雨中散步,问我:咦,你怎么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诗回答他

生(齐声)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如果一个人遇到了困难,经历了艰难。他也可以用一句诗来安慰自己。生(齐声)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看来斜风细雨不须归不仅指自然界中的斜风细雨,还可以指生活中的困难。对于这首词中的哪句诗会流传千古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首词还会千古流传。从同学们的口中流传下去。最后让我们在《渔歌子》的歌声中结束这一课吧!(播放音乐)

第四篇:《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词。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读来让人分明感受到作者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土心情。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夫,而是水乡二月桃花汛期之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空中白鹭,两岸桃花,色泽鲜明而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澹泊、悠然脱俗的情趣。

【学情分析】

依据课标、词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上,以品读词之美,领悟词之情为主线;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抓住词眼、想象画面、联系背景,让学生有层次、由浅入深地细细斟酌,从读中领会张志和追求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境界,感受诗词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想象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词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及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教学难点: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了解课题

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为什么喜欢钓鱼?

今天,我们学的词人张志和也很爱垂钓,他喜爱的原因是否跟你们一样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首词中,一起去领略作者的心境吧!

2、了解词牌名。

让我们齐读课题.了解词:这是一首词,与诗不同,句子有长有短【出示课件】,所以又叫长短句。

了解词牌名:《渔歌子》是它的词牌名。读关于词牌名的介绍。《渔歌子》原来叫做《渔父》或者《渔父乐》。后来,有人给它配上了曲子,也就是渔人唱的小曲子了,所以“子”要读轻声。

范读、齐读课题。二、一读——字正腔圆地读。

1、练习读。有人说诗词是语言的贵族,这首词一共27个字,非常简练,因此,读的时候要字正腔圆地读,读准确。请大家甩开声音练读一下吧!

生自由大声地练习读。

2、指名读。谁来字正腔圆地读一读?(两名学生左右,老师相机点评)

3、学习生字词。

塞:还有哪些读音?【出示课件】齐读多音字“塞”的相关读音及组词。

西塞山在哪?原来,结合课文的注释可以帮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啊。鳜:有一个很复杂的字“鳜”。知道什么是鳜鱼吗?我么一起来写一写。(老师范写“鳜”字)

箬笠、蓑衣:见过吗?分析字形,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引导学生记住字的偏旁)

4、齐读:学好了生字,让我们一齐字正腔圆地读一读吧!

三、二读——琅琅上口地读。

师:这是一首供渔人唱歌的小曲,是一首歌呀。我想请我们班歌喉最亮的学生读一读。

生读。

1、发现押韵。

“斜风细雨不须归”,还有哪些字也表示“归”的意思?(回、还、返),把它们代替“回”字可以吗?

生思考并回答。

师小结:古代诗词非常讲究韵律和节奏,如果我们读的时候将押韵的字拖长,再配合节奏,读起来就会琅琅上口。

2、指名读出节奏。

3、齐读:让我们一齐琅琅上口地读一读吧!

4、听歌曲,感受音乐美:这首词押韵如此动听,就像一首欢快愉悦的小曲,想听吗?(播放《渔歌子》的儿歌)

四、三读——历历在目地读。

师:好的诗词不但像一首歌,也像一幅画,所以我们要历历在目地读。什么叫历历在目地读?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1、生圈划出景物并作答。

师:短短27个字,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那么多的景象,这完全就是一幅画啊!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出示课件:景色插画】

2、师范读,想象画面。

师:难怪伟大的书法家颜真卿这样点评这首词,说它“词中有画,画中由词”!更有人称赞这幅画简直活了,说它既有色彩,又有声音,可谓有声有色!让我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一些怎样美丽的色彩呢?【配乐范读】

3、学生交流:看到的各种不同的色彩。

4、学生交流:听到的各种不同的声音。

师小结:我们甚至还闻到了——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板书:悠然自得】

5、引导读出意境:同学们把短短27个字想象成这么丰美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将这些美妙的感觉融入到词中,美美地读一读吧!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个别读:

——纯洁的白鹭,自在优雅地飞着,请读出那份悠闲、宁静。

——桃花红、溪水蓝,欢快的鳜鱼似乎要跃出水面,请读出那份欢快。

——张志和身披蓑衣、头戴箬笠,迎着微风沐着细雨,徜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多么逍遥,多么惬意。

——春风柔柔地吹着,细雨轻轻地飘着,渔人流连其间,久久不愿回去。

6、引导齐读:让我们静静地站在桥头,任清风拂面,细雨飘洒,任空气芬芳扑鼻,同学们,读出你的感觉吧【配乐齐读】

五、悟主旨。

师:读出词中画,还读出词中人,诗词就有这样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诗歌,想象还不够,如果我们了解词人的生平,会有更多的发现。想了解张志和吗?

1、了解背景,课件出示。

2、学生齐声诵读这首词,并说一说这首词写的是什么。

3、师生表演:老师当哥哥,学生就是张志和。一起和诗。

师:乐是**钓是闲,生:西塞山前白鹭飞,师:草堂松径已胜攀,生:桃花流水鳜鱼肥,师:太湖水,洞庭山,生:青若笠,绿蓑衣,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你为何不归?(在充分理解、体会张志和当时的处境前提下,身临其境地说。)

师:弟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呀?(悠然自得的生活)

小结:我们明白了,张志和并非真的在钓鱼!而是在享受远离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

六、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启示,同样在几十年后的唐代,也有一位别贬官的诗人,也常在江面垂钓,不愿意离去,并写下了这么一首诗。【出示:江雪】

老师配乐朗读:听一听,他的心情是否跟张志和一样?又是什么心情呢?

生交流。

了解作者背景,理解心情。【出示作者生平】

小结:像张志和一样,他的生命经历不同,对“垂钓”也有不同 的体验,所以就有了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诗歌。要读懂这些诗歌,我们必须要学会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这样我们就能成为更多诗人的知音,在作品中与他们微笑相遇。

【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垂钓的诗,诵读,了解作者的身世,理解他们的处境、心境、走进他们的内心,并试着写几篇文包诗,体会千古垂钓情。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张志和

一首歌

字正腔圆

悠然自得

琅琅上口

一幅画

历历在目

第五篇:《渔歌子》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渔歌子》第二课时

系部:教科系小学教育专业09小教班

教师:方娅(09407050323)

授课班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时间:2012年5月26日

地点:理C-303

一、课题名称:《渔歌子》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鳜”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准字音,理解全诗内容,字正腔圆地富含感情地吟诵全诗,体会诗人心志平和达观闲适的生活态度。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初读、复踏、细读、齐读等多种读的方式体会全诗所表达出的诗情画意,通过发现诗中景物和动笔绘画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并熟知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简笔画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1.好朋友颜真卿对张志和的评价: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挥毫泼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我们这节课就来继续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诗,通过读来体 会作者是怎么表现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二)“解”诗,细读景物

1.出示《渔歌子》全诗:(1)齐读,要求读音准确,字正腔圆。(板书:渔歌子,张志和)

(2)边读边找出诗中所描述的景物。(老师根据学生找出的景物在黑板上作出简图。

2.再读:全诗的前两句。要求读出自己对这幅美景的理解。

(1)问:为什么作者只写桃花,而不写杏花、梨花呢?(李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预设:——既然不是人间,是什么呢?——仙境。——对,是仙境,是世外桃源。)

(2)引导学生复踏前两句。

①青山、白鹭、粉桃、碧水,足以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水墨画,振翅的白鹭,更给这一幅静静的画面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生趣。读——

②清亮的流水中,山跃动起来,生机无限,山间,坡底,满是一片儿一片儿如红云般的桃花,绚丽无比,读——

(二)细读诗眼,体味情语。

1、过渡:前两句虽然把画写得很美,但是它只能算是背景。后两句也在画画,画面中还出现了一个主景“人物”,这个人在画中,就像“画龙点睛”一样重要。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画中人”是怎样的吧!学生齐读诗歌的后两行。

“这画中的人物是谁?”——“诗人。”“渔人”

2、猜猜诗人此刻有怎样的表情。(出示图片)——闲适,悠然。

① 进一步引导: 为什么有这样的表情呢?——景色很美,很惬意。

②对,我们结合图片,深呼吸,你闻到了什么?——桃花香;你听到了什么?——流水声,白鹭振翅声;你看到了什么?——风景如画。

③问:所以,如果是你到了这样的美景当中,你舍不舍得回去?——不舍得。

④哎呀,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所以张志和就说了,点诗最后一句,读——

3.再把“不须归”的感情带进去,读一遍。

六、板书设计:

渔歌子

张志和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下载《渔歌子》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渔歌子》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渔歌子 教学设计

    渔歌子 教学设计 西安市新城区昆仑小学王娅琳 教材简析 : 《渔歌子》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23课中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

    渔歌子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想象这首词的画面,并能描述出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词味地朗诵这首词,尝试背诵。 3.激发对诗词的热爱,并能主动积累。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三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 长沙市开福区马栏山小学凌敏 设计说明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作者将自己的悲或喜、情与物,浓缩在方寸之中,读来令人神思......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刘府小学徐正艳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自学生字词。 2、 通过赏画、吟诵、想象、与写话,理解词意,并能投入词中感受意境。 3、 借助拓......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渔歌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诵读。 2、通过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2.感受词的意境美,在想象画面、抒情拓展中体会词人的情感。 3.能背诵并默写这首......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感受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