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明文要点
说明文要点
说明文的学习【知识要点】
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说明的方法: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3(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1 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
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6(打比方: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出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成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人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 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9(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前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10(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五、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 3 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六、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考点透视】
考点一:考查文章的理解——重点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科学术语、科学概念,能对其含义做出理解;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能够具体解释;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能对其作用阐释清楚。2.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找出段落或全文的中心句,对其在段落或全文的地位、作用做出阐述;对复杂句子、特殊句子、重要句子的意义能结合语境具体理解;能够发现文中的语病,找出并加以修改。3.正确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能够把握文章的大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根据文章提供的内容,对文中出现的新概念下定义;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对事物的特点进行阐述;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总结;根据文意,给文章增加标题。考点二:理解说明的技法——要点
1.说明顺序。准确理解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能够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排列句序。
2.说明层次。熟练划分不同类型段落的说明层次;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将抽出的句子能够还原到文章中去,并说明理由。
3.说明结构。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过渡句段、照应句段、总括句段的作用;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说明是否删掉的理
由。
4.说明方法。能够快速判断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5.说明语言。对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归纳概括;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阐述具体句段的语言特点。
考点三:考查开放性试题——难点 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 5 1.对说明内容或事物特征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5.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的内容;6.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8.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9.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10.针对文章的某个方面或某段内容,自己设计题目并做出回答 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
说明类文章范围较广泛,包括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它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是现代文测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文阅读知识点主要有: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要说明的事理;理清说明思路,明确说明顺序;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理解表达作用;了解说明文中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的表达作用;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等等。说明文阅读,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6
一、明确说明对象,抓住对象特征
要明确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首先应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弄清它属于哪一类说明文,就可以基本判定文章的写作对象。
所谓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的不同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在弄清说明对象的前提下,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事物的特征。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看题目;(2)看段首;(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其次须通读全文,了解重要信息。再次要掌握一定的概括方法,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一般要围绕三个问题来进行:(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的,(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的,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如文中有说明特征的中心句可直接用中心句。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部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篇二:中考说明文阅读知识要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说明文阅读知识要点及答题技巧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二、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3、按写作方法分:(1)、介绍性说明文:一般是介绍实体(如建筑、用品等)事物,如《中国石拱桥》。
(2)、描述性说明文:说明与描写结合,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具有一定文艺色彩,如《看云识天气》。
(3)、记述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记述,常用以说事物的发展或生产、操作过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4)、阐释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议论,阐释抽象的事理,如《向沙漠进军》。
三、说明文的特点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其它表达方式。
2、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四、说明方式。从语言的表达方式看,说明方式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1、平实说明:就是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的说明事物。
2、生动说明:就是用生动、形象的的语言说明事物。在说明事物时,多运用形象性的动词、形容词和多种修辞手法,有时在说明时为了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往往引用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大多数说明文采用生动的说明方式。
五、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步骤、制作过程。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内,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式的进行说明。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有十种逻辑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 9 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
六、说明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1)总—分,如《苏州园林》(2)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如《向沙漠进军》。
分析说明文结构的方法: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是
怎样组合的,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七、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1、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等不同的标准、角度,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如《看云识天气》按光彩分:晕、华、虹、霞。
2、举例子: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对事物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如《中国石拱桥》在写出了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认识具体化、形象化。
3、打比方:运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和事理进行形象化 10 的说明。可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看云识天气》中“有时象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象一块洁白的绫纱”,运用打比方的方法,不但使卷云的特征更为具体鲜明,而且生动优美。
4、列数字: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数字说明分用确数和概数(约数)。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概数,用概数对事物作准确说明。有些事物用具体数字加以说明更容易突出事物的特征。《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文中用一系列数字说明,准确具体。
5、作比较:用相关联的相同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的一种说明方法。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作比较说明更益于把事物或事理说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大自然的语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其中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
6、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就是给事物下一个准确定义,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如: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叶绿 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同时放出了废气——氧,这就是光合作用。《食物从何处来》作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7、作诠释:对所说明的对象的属性进行解释、说明,使人们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如“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恐龙无处不在》。这段文字,对“板块构造”说进行了诠释。
8、摹状貌:用描写的方法,摹写事物情状的方法。如“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9、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10、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添文章的趣味性、艺术感染力。
八、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如何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呢,1、通过确切的数字,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如《死海 12 不死》中有这样一句话:“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确切的数字用语科学准确的反映出死海的前景。
2、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中国石拱桥》中“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都是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
3、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向沙漠进军》中“征服沙漠的
最主要武器是水。”“最主要”修饰武器,明确的表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
九、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
?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支撑句:对中心句起支撑作用的分析、解释、举例的句子 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6(根 13 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近年来中考说明文
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说明文的阅读、解题步骤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
2、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标出体现段落的重点信息的词、句。据此: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文的中心。——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说明文的重要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对文章能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二、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14
三、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
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的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这样,我们回答问题时候,再回读文章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写出答案。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
二、结构分析题型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四、词句理解题型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六、语言品析题型
七、材料链接题型
八、开放拓展题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 题型示例 】
例1: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方法技巧】 15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词、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方法技巧】 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文章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
1、总分式;
2、递进式(现阶段,以总分总式最为多见。先总写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分写说明对象的特征。)【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2、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3)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方法技巧】
(1)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2)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4)判断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说明对象:答题技法:看题目或首尾段。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病毒》一文的说明对象:病毒的危 害),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说明文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注意段意、中心句。每一段的开头或者结尾尤其是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可多留意。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 A、看 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3、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4、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6、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注意和作诠释作区分。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技巧 】
1、对重要词语、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2、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方法一般是从该代词的前面看这个代词所指的内容。
3、常见代词:“这样、这、这种、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的指代义,多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一般是往前找,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 题型分类 】
1、判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画线句子运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选择一种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19
4、引用传说、故事、诗句、名联、谜语等的作用 【 方法技巧 】
1、明确常用的10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引用、摹状貌、列图表等。
(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多直接说明前面的一句话)(2)列数字:科学准确的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3)分类别: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的„特征;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4)作比较:清楚明白的说明了„的„特征(地位、影响等)(5)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篇三: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
一、几组概念的区别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对偶、设问、反问、(主要)借代、反复、反语、通感(次要)
2、表达方式:叙述——(有什么、存在什么)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描写——(什么样子)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盘曲嶙峋的枝干” 说明——(是什么、特点、用途等)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等)如:《苏州园林》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3、说明方法: 引用 ——引述别人的话或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
列数字 ——能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比如,说某同学个子“比较高”,这“比较高”究竟是多高,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差甚远,所以不如说该同学身高1、76米来得明了
作图表 ——除了准确外还更直观。
举例子 —— 一般先介绍某种现象或某种道理,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增加可信度。
分类别 —— 分类,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事物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所作的划分与组合。一般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打比方 —— 等同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同样为使事物更形象可感。作比较 —— 为了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可以把这个事物同另一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更易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有“比”、“相当于”、“与??相类似”等字眼。例如,为了说明水的性质,可以拿它同冰比形状,同豆浆比颜色,同酒精比气味。一比,就比出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摹状貌 —— 等同于“表达方式”中的“描写”,为了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清晰。下定义 ——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
作诠释 ——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用诠释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作诠释比下定义自由灵活,例如,《向沙漠进军》中对沙漠的说明: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补:“下定义”与“作诠释”形式上基本相似,一般都有“??是??”、“??叫作??”或“:”等字眼表示解释说明。判断的依据是把前后词语调换位置看是否唯一指向,正确就是下定义,不正确就是作诠释。如上例变为“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是沙漠”,则沙漠并非唯一指向)
二、说明文基础知识
1、说明方法:如上列举 22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游览顺序等)、逻辑顺序(总分总、并列、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主要到次要等)(注:答题只需写三大类之一,无须分小类)
3、说明的特征:指说明对象所具有的特点,也是文章的主干部分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比较:说明文的特征是准确性、知识性、科学性)
4、说明的语言:第一要求准确、客观(分析模糊性词语如“大概”、“比较”、“左右”等一定要往准确性方向思考,同时也要对句子本身作出具体分析,切忌只写空话)第二不排除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存在,分析此类语言时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语言本身所反映的客观情况;?文采、情感色彩、渲染的气氛等
5、字、词、句的理解按记叙文的读法,但不妨多往客观性及说明对象的特征方向思考。中考说明文阅读知识要点及答题技巧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二、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 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3、按写作方法分:(1)介绍性说明文:一般是介绍实体(如建筑、用品等)事物,如《中国石拱桥》。
(2)描述性说明文:说明与描写结合,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具有一定文艺色彩,如《看云识天气》。
(3)记述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记述,常用以说事物的发展或生产、操作过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4)阐释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议论,阐释抽象的事理,如《向沙漠进军》。
三、说明文的特点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其它表达方式。
2、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四、说明方式。从语言的表达方式看,说明方式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1、平实说明:就是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的说明事 24 物。
2、生动说明:就是用生动、形象的的语言说明事物。在说明事物时,多运用形象性的动词、形容词和多种修辞手法,有时在说明时为了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往往引用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大多数说明文采用生动的说明方式。
五、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步骤、制作过程。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内,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式的进行说明。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有十种逻辑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
六、说明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 25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1)总—分,如《苏州园林》(2)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如《向沙漠进军》。
分析说明文结构的方法: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是怎样组合的,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七、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1、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等不同的标准、角度,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如《看云识天气》按光彩分:晕、华、虹、霞。
2、举例子: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对事物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如《中国石拱桥》在写出了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认识具体化、形象化。
3、打比方:运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和事理进行形象化的说明。可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看云识天气》中“有时象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象一块洁白的绫纱”,运用打比方的方法,不但使卷云的特征更为具体鲜明,而且生 动优美。
4、列数字: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数字说明分用确数和概数(约数)。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概数,用概数对事物作准确说明。有些事物用具体数字加以说明更容易突出事物的特征。《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文中用一系列数字说明,准确具体。
5、作比较:用相关联的相同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的一种说明方法。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作比较说明更益于把事物或事理说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大自然的语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其中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
6、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就是给事物下一个准确定义,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如: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同时放出了废气——氧,这就是光合作用。《食物从何处来》作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7、作诠释:对所说明的对象的属性进行解释、说明,使人们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如“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恐龙无处不在》。这段文字,对“板块构造”说进行了诠释。
8、摹状貌:用描写的方法,摹写事物情状的方法。如“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9、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10、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添文章的趣味性、艺术感染力。
八、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如何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呢,1、通过确切的数字,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如《死海不死》中有这样一句话:“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确切的数字用语科学准确的反映出死海的前景。
2、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中国石拱桥》中“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都是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
3、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向沙漠进军》中“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最主要”修饰武器,明确的表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
九、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
1.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2.支撑句:对中心句起支撑作用的分析、解释、举例的句子 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 29 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近年来中考说明文的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说明文的阅读、解题步骤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
2、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标出体现段落的重点信息的词、句。据此: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文的中心。——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说明文的重要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对文章能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二、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三、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 30 案。
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的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这样,我们回答问题时候,再回读文章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写出答案。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
二、结构分析题型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四、词句理解题型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六、语言品析题型
七、材料链接题型
八、开放拓展题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 题型示例 】
例1: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词、关键句;31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方法技巧】 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文章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
1、总分式;
2、递进式(现阶段,以总分总式最为多见。先总写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分写说明对象的特征。)【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2、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32(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3)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方法技巧】
(1)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2)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4)判断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说明对象:答题技法:看题目或首尾段。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病毒》一文的说明对象:病毒的危害),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说明文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 33 原句,注意段意、中心句。每一段的开头或者结尾尤其是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可多留意。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 A、看 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3、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4、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6、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注意和作诠释作区分。
篇四:说明文学习基本要点 说明文学习基本要点
1.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特征和事理作客观、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知识。
2.与记叙文的区别:说明文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 34 性三大特点;记叙文以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为主。
3.分类:(1)从说明对象角度,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2)从语言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4.说明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5.说明顺序:说明文为了体现条理性,必须有条理清楚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6.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1)下定义:是用科学的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周全严密的规定。(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加以说明。(3)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4)列数字:是用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5)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
(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7)作比较:将同种与不同种事物加以对比与类比,以突出其特征。7.说明语言:说明文中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准确性。主 35 要是指在说明事物及事理时能准确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
在准确的前提下,可呈现两种风格:一个是平实,另一为生动。所谓平实,即语言具有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
8.说明文的基本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1)并列式: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2)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
(3)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4)总分式:这种结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总——分;分——总;总——分——总。(二)方法、技巧、要求指导
1.如何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物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
(1)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常见的说明要点是: ?人物简介:年龄、籍贯、学历、性格、品质、特长。?书籍介绍:作者、写作时间、历史背景、内容提要、价值。?生物:产地、类属、形象、习性、生活环境、饲养和 36 培育、益害。
?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分类、形态、形成过程、性质、发展变化、益害。?生产实验;:原料、设备、工具、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实验结果、注意事项。(2)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2.如何区分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多用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多用表时间的词语。
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一般为: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往往终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我们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寻找和归纳其顺序。
3.几种疑难说明方法的辨析:一般说明方法都易于从语言特点上体现出来。较难区分的有:(1)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善,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的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求从一个方面完善
地揭示概念的内涵;而诠释就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部分内涵即可。另外下定以往往用公式的语句来表示:即“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的形式来表述;而作诠释则多用“因为??所以”句式。
(2)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要注意的是给事物的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分类完了还要加
以说明。
4.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要求把握:一要答清每种说明方法各自的表达上的作用,二要答清具体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内容,即:表达+说名内容。5.如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抓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的修饰语的使用,句式的选择。
(2)抓关键性的中心语,主要是抓那些运用准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鉴别出它们的同义词,在语境中领悟其用语的准确性。
(3)抓修饰限制词语,主要指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和短语是如何恰如其分地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中心语句的。
三、实例演练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一)灭蝗“铁甲兵”——粉红椋鸟 38 ?2003年4月底5月初,新疆木垒县发生严重的蝗虫灾情,受灾面积达90万亩,最严重的地区,1平方米蝗虫数量竟然达到1500只到2000只之多,一脚踩下去就能踩死二三十只。照此下去,要不了几天,无论是农作物还是牧草、野生植物,都难逃被吃成光杆的厄运。可就在这紧急时刻,一群又一群的喜食蝗虫的候鸟从天而降。这些鸟背部和腹部呈粉红色,犹如红色的旋风,铺天盖地飞来,分段分片捕食蝗虫。据有关人员目测,这些鸟的数量达到15万只以上。牧民说这些鸟来得太好了,简直就是灭蝗的“铁甲兵”。
?这种鸟叫粉红椋鸟。虽然它的学名不少人会感到陌生,其实它与大家熟悉的八哥、鹩哥是一家,是由椋鸟、八哥、鹩鸟三大类组成的椋鸟科大家族。这个大家族有28属114种,在我国有3属18种。椋鸟家族成员体形中等,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新疆的粉红椋鸟,来自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一带。每年的3月、4月,便从越冬地飞行数千里,来到新疆繁殖后代,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广为分布。5月至7月,是它们生儿育女的好季节,粉红椋鸟到达繁殖地后,先在低山树林“集合“,修整羽毛,寻找配偶,完成“一夫一妻”制的婚配。数日后,他们便集群在崖壁缝隙、树洞等洞穴中筑巢。
?粉红椋鸟每年繁殖一次,每窝产卵3, 8枚,孵化15 天后雏鸟破壳而出。经双亲喂养15,20天后,才离巢。粉
红椋鸟成鸟每天扑食蝗虫120只至170只。雏鸟最初的食量比成鸟稍少,但随着生长发育的加速,他们的食量随之猛增,甚至会超过成鸟。粉红椋鸟一般在它筑
巢的方圆20 公里内捕食蝗虫,如按每对鸟繁殖4只雏鸟,抚养14天,平均每只喂食蝗虫130只计算,育雏5天每窝粉红椋鸟消灭蝗虫达1万多只。因此,在粉红椋鸟捕食的地区,蝗虫的密度从每平方米15,30只,下降到1只,对蝗灾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疆从20 世纪80年代初对粉红椋鸟的特性及其利用开始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粉红椋鸟繁殖所需巢基的特点,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始采用山溪中的鹅卵石堆砌成椋鸟巢基招引粉红椋鸟,每年招引粉红椋鸟数十万只,有效控制蝗灾面积上百万亩。1999年新疆进入蝗灾爆发高峰以来,粉红椋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目前,利用人工筑巢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灾面积已经达到300万亩,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却十分显著,已成新疆生物制蝗的重要手段。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段中列举木垒县蝗虫的灾情,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概括选文?段的说明内容。
4.从文中选择一例运用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句字,并说明其作用。5.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谈谈选文语言的特点。40(二)海底黑烟囱是怎么形成的 ?当冷的海水沿着海底岩石的断裂、裂隙向下渗透,深度可达2,3千米,在下渗过程中,被岩浆等热源加热,增加了它对金属的溶解能力,并把围岩中的多种金属元素(如铁、锌、铜、铅、金、银等)淋滤出来,随后又沿着裂隙上升喷出,从“烟囱”口冒出的液体,温度高达350?,与冷的海水混合后,由于化学成分和温度的差异,形成浓密的“黑烟”。这些“黑烟”都是金属硫化物的微粒。这些微粒往往上跑不了多高,就像天女散花般从“烟囱”顶端四散落下,沉积在“烟囱”的周围,形成硫化物和硫酸盐组成的硫化物丘体、“黑烟囱”。当“烟囱”生长到一定高度后,“烟囱”发生孔道堵塞、风化和崩塌作用,形成“烟囱”碎屑丘体,随着“烟囱”的不断倒塌堆积,基底丘体变得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人们过去知道的天然成矿历史,是以百万年来计算的。现在开采的石油、煤、铁等矿,都是经历了若干万年后才形成的。而在深海,第一个“黑烟囱” 从开始喷发到最终“死
亡”,一般只要十几年到几十年。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一个“黑烟囱”可以累计造矿近百吨,而且这种矿基本没有土、石等杂质,都是些含量很高的金属的化合物,稍加分解处理,就可以利用。
?据科学家初步估算,海底“黑烟囱”每年注入海底的热水,相当于世界河流水量的三分之一。它抛在海底的矿物,每年达十几万吨。在陆地矿产接近枯竭的时候,这一新发现的价值之重大,就不言而喻了。
1.选文用问句作标题有什么作用, 2.用自己的话概括海底烟囱是怎么形成的, 3.选文?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揣摩?段中划线的描写性语句,从总体上简要说说它在内容和表达上的作用。
5.结合当今资源短缺的现状,说说发现海底“黑烟囱”的意义。(三)海狮:为军舰护航
?最近在对伊战争中,美国海军启用了一种新的秘密武器——19 岁的海狮圣扎迦利。此前,这只海狮及其它一些长胡须哺乳动物已被送往波斯湾,与那里的美国海军军舰和关键装备一起航行。在此之前,他们已接受了防止敌方从事破坏活动的早期报警防御能力训练,只要有疑犯潜入军舰下面,海狮就能发现他。
?2000年10月12日,美国海军“库勒号”驱逐舰被炸,造成117 名水兵死亡,39 人受伤。此事件后,美国海军对“隐形战士”——海狮的需求更加突出了。虽然在“库勒号”驱逐舰被炸前,海狮就已经被派往“库勒号”所在海域执行
任务,但当时进攻者在海面上,海狮未能发现。
?美军利用智能海洋动物为军舰护航的历史已经有30年了。上个世纪60 年代,美国海军就开始利用海洋哺乳动物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来为军方服务。最初,科学家们选择了非常圆滑的海豚,海豚有功能超群的声纳系统。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很快就验证了海豚和海狮可以安全、可靠的携带一些重要信息。此外,他们在公海上执行任务时,还不需要其它设备和人员陪伴。在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曾使用过海豚。在80 年代,有6 只海豚被派往巴林港,以防止美国军舰受到敌军蛙人和水雷的攻击。而现在是首次将海狮用于“真实的作战环境”,此次调动海狮参与护航军舰还是一个临时性的试验计划,主要是检验海狮协同工作的能力。
篇五:说明文要点 说明文的学习(转 载 于:www.xiexiebang.com 在 点 网:说明文要点)【知识要点】
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
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 43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 类。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
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说明的方法: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
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3(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 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 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
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6(打比方: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
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出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
目较多,也可制成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人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
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
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
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
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
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9(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 45 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
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前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10(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
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
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
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
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
等。
五、说明文的语言: 46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
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
确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六、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
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考点透视】
考点一:考查文章的理解——重点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科学术语、科学概念,能对其含义做出理解;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能够具体解释;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能对其
作用阐释清楚。47 2.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找出段落或全文的中心句,对其在段落或全 文的地位、作用做出阐述;对复杂句子、特殊句子、重要句子的意义能结合语境具体理解;能够发现文中的语病,找出并加以修改。
3.正确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能够把握文章的大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根据文章提供 的内容,对文中出现的新概念下定义;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对事
物的特点进行阐述;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总结;根据文意,给文章增加标题。考点二:理
解说明的技法——要点
1.说明顺序。准确理解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能够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排列句序。
2.说明层次。熟练划分不同类型段落的说明层次;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将抽出的句子
能够还原到文章中去,并说明理由。
3.说明结构。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过渡句段、照应
句段、总括句段的作用;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4.说明方法。能够快速判断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阐 48 述其作用。
5.说明语言。对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归纳概括;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阐述具体句 段的语言特点。
考点三:考查开放性试题——难点 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 1.对说明内容或事物特征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5.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的内容;6.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8.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9.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10.针对文章的某个方面或某段内容,自己设计题目并做出回答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
说明类文章范围较广泛,包括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它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是现代文测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文阅读知识点主要有:了解
说明文的特点,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要说明的事理;理清说明思路,明确说明顺序;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理解表达作用;了解说明文中的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的表达作用;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等等。说
明文阅读,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明确说明对象,抓住对象特征 要明确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首先应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弄清它属于哪一类说明 文,就可以基本判定文章的写作对象。所谓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的不同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在弄清
说明对象的前提下,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事物的特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看题目;(2)看段首;(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其次须通读全文,了解重要信息。再次要掌握一定的概括方
法,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一般要围绕三个问题来进行:(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
明的,(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的,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如文中有说明特征的中心句可直接用中
心句。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部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
不可以偏概全。篇二:说明文学习基本要点说明文学习基本要点
1.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
因、功用等特征和事理作客观、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知识。
2.与记叙文的区别:说明文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三大特点;记叙文以生动的记
叙和描写为主。
3.分类:(1)从说明对象角度,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2)从语言角度,可分 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4.说明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5.说明顺序:说明文为了体现条理性,必须有条理清楚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空
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6.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说 51 明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1)下定义:是用科学的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周全严密的规定。(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加以说明。(3)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4)列数字:是用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5)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
(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7)作比较:将同种与不同种事物加以对比与类比,以突出其特征。7.说明语言:说明文中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准确性。主要是指在说明事物及事理时能准
确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在准确的前提下,可呈现两种风格:一个是平实,另一为生动。所谓平实,即语言具有
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
8.说明文的基本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1)并列式: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2)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 52 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
(3)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
递进的。
(4)总分式:这种结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总——分;分——总;总——分——总。(二)方法、技巧、要求指导
1.如何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物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
用等方面。
(1)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常见的说明要点是: ?人物简介:年龄、籍贯、学历、性格、品质、特长。?书籍介绍:作者、写作时间、历史背景、内容提要、价值。?生物:产地、类属、形象、习性、生活环境、饲养和培育、益害。?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分类、形态、形成过程、性质、发展变化、益害。?生产实验;:原料、设备、工具、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实验结果、注意事项。
(2)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2.如何区分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多用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时
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 53 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多用表 时间的词语。
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一般为:由因到果 或由果到因;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往往终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我们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段
落,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寻找和归纳其顺序。
3.几种疑难说明方法的辨析:一般说明方法都易于从语言特点上体现出来。较难区分的
有:(1)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善,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的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求从一个方面完善地揭示概念的内涵;而诠释就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部分内
涵即可。另外下定以往往用公式的语句来表示:即“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的形式
来表述;而作诠释则多用“因为??所以”句式。
(2)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要注意的是给事物的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分类完了还要加 以说明。
4.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要求把握:一要答清每种说明方法各自的表达
上的作用,二要答清具体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内容,即:表达+说名内容。5.如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抓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的修饰语的使用,句式的选择。
(2)抓关键性的中心语,主要是抓那些运用准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鉴别出它们的同 义词,在语境中领悟其用语的准确性。
(3)抓修饰限制词语,主要指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和短语是如何恰如其分地修饰限制或
补充说明中心语句的。
三、实例演练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灭蝗“铁甲兵”——粉红椋鸟 ?2003年4月底5月初,新疆木垒县发生严重的蝗虫灾情,受灾面积达90万亩,最严
重的地区,1平方米蝗虫数量竟然达到1500只到2000只之多,一脚踩下去就能踩死二三十
只。照此下去,要不了几天,无论是农作物还是牧草、野生植物,都难逃被吃成光杆的厄运。
可就在这紧急时刻,一群又一群的喜食蝗虫的候鸟从天 55 而降。这些鸟背部和腹部呈粉红色,犹如红色的旋风,铺天盖地飞来,分段分片捕食蝗虫。据有关人员目测,这些鸟的数量达到
15万只以上。牧民说这些鸟来得太好了,简直就是灭蝗的“铁甲兵”。?这种鸟叫粉红椋鸟。虽然它的学名不少人会感到陌生,其实它与大家熟悉的八哥、鹩
哥是一家,是由椋鸟、八哥、鹩鸟三大类组成的椋鸟科大家族。这个大家族有28属114种,在我国有3属18种。椋鸟家族成员体形中等,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新疆的粉红椋鸟,来自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一带。每年的3月、4月,便从越冬地飞行数千里,来到新疆繁
殖后代,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广为分布。5月至7月,是它们生儿育女 的好季节,粉红椋鸟到达繁殖地后,先在低山树林“集合“,修整羽毛,寻找配偶,完成“一
夫一妻”制的婚配。数日后,他们便集群在崖壁缝隙、树洞等洞穴中筑巢。?粉红椋鸟每年繁殖一次,每窝产卵3, 8枚,孵化15 天后雏鸟破壳而出。经双亲喂
养15,20天后,才离巢。粉红椋鸟成鸟每天扑食蝗虫120只至170只。雏鸟最初的食量比成
鸟稍少,但随着生长发育的加速,他们的食量随之猛增,56 甚至会超过成鸟。粉红椋鸟一般在
它筑 巢的方圆20 公里内捕食蝗虫,如按每对鸟繁殖4只雏鸟,抚养14天,平均每只喂食蝗
虫130只计算,育雏5天每窝粉红椋鸟消灭蝗虫达1万多只。因此,在粉红椋鸟捕食的地区,蝗虫的密度从每平方米15,30只,下降到1只,对蝗灾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疆从20 世纪80年代初对粉红椋鸟的特性及其利用开始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粉红椋
鸟繁殖所需巢基的特点,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始采用山溪中的鹅卵石堆砌成椋鸟巢基 招引粉红椋鸟,每年招引粉红椋鸟数十万只,有效控制蝗灾面积上百万亩。1999年新疆进入
蝗灾爆发高峰以来,粉红椋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目前,利用人工筑巢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
灾面积已经达到300万亩,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却十分显著,已成新疆生物制蝗的重要手
段。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段中列举木垒县蝗虫的灾情,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概括选文?段的说明内容。
4.从文中选择一例运用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句字,并说明其作用。57 5.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谈谈选文语言的特点。
(二)海底黑烟囱是怎么形成的?当冷的海水沿着海底岩石的断裂、裂隙向下渗透,深度可达2,3千米,在下渗过程中,被岩浆等热源加热,增加了它对金属的溶解能力,并把围岩中的多种金属元素(如铁、锌、铜、铅、金、银等)淋滤出来,随后又沿着裂隙上升喷出,从“烟囱”口冒出的液体,温度高达
350?,与冷的海水混合后,由于化学成分和温度的差异,形成浓密的“黑烟”。这些“黑
烟”都是金属硫化物的微粒。这些微粒往往上跑不了多高,就像天女散花般从“烟囱”顶端 四散落下,沉积在“烟囱”的周围,形成硫化物和硫酸盐组成的硫化物丘体、“黑烟囱”。当
“烟囱”生长到一定高度后,“烟囱”发生孔道堵塞、风化和崩塌作用,形成“烟囱”碎屑丘
体,随着“烟囱”的不断倒塌堆积,基底丘体变得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人们过去知道的天然成矿历史,是以百万年来计算的。现在开采的石油、煤、铁等矿,都是经历了若干万年后才形成的。而在深海,第一个“黑烟囱” 从开始喷发到最终“死亡”,一般只要十几年到几十
年。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一个“黑烟囱”可以累计造矿
近百吨,而且这种矿基本没有土、石等杂质,都是些含量很高的金属的化合物,稍加分解处
理,就可以利用。
?据科学家初步估算,海底“黑烟囱”每年注入海底的热水,相当于世界河流水量的三
分之一。它抛在海底的矿物,每年达十几万吨。在陆地矿产接近枯竭的时候,这一新发现的
价值之重大,就不言而喻了。1.选文用问句作标题有什么作用, 2.用自己的话概括海底烟囱是怎么形成的, 3.选文?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揣摩?段中划线的描写性语句,从总体上简要说说它在内容和表达上的作用。59
第二篇:大学语文说明文部分复习要点(精选)
“大学语文”说明文部分复习要点
一、课程内容概要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知识的科学性,表达的客观性。
学习说明文这一单元,应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与结构及常见的说明方法。
1.说明文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说明文进行以下几种分类:
(l)按说明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
前者如《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苏州园林》以及《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四篇文章。后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和《统筹方法平话引子》四篇。
(2)按文章表达的语体划分,可分为两类:文艺性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
前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和《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苏州园林》(均为科学小品)。后者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结构
A.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概括起来有三种:
(l)时间顺序,如《菊花》。
(2)空间顺序,如《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3)逻辑顺序,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B.最常见的说明文结构方式有两种:
(1)总分关系。“总一分”方式,如《苏州园林》:“总一分一总”方式,如《桥的运动》:“分一总”方式,如《白丝翎羽丹砂顶》。
(2)并列关系。如《菊花》。
3.常用的说明方法
(1)下定义法。其公式为:被定义概念=属十种类。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中对“物理”的说明。
(2)诠释法(解释法),如《苏州园林》说明花草树木讲究映衬的特点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明“海市蜃楼”的成因。
(3)比较法,如《苏州园林》说明苏州园林建筑布局不讲究对村的特点,就与古代宫殿和近代住房比较。
(4)比喻法,如《桥的运动》用人坐板凳造成板凳变形,比喻说明车过桥上引起“变形”的力学原理。
(5)图表法,如《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运用箭头图表示工序。
(6)数据说明法。
(7)例证法,如《统筹方法平话引子》用烧水泡茶喝的生活事例说明统等方法如何应用的道理。又如《桥的运动》举出车行、风雨、气温、浪打、地震等引起桥变形的例子说明在外因作用下桥的运动。
(8)引用说明法,如《白丝翎羽丹砂顶》介绍丹顶鹤的形态、生活特征时,即引用大量古代典籍和诗词;《菊花》说明菊花的悠久历史,也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及诗词、小说等。
二、说明文单元考核的知识要点
1.基本知识要点
_1.《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作者钱学森,当代著名核物理学家。按说明对象分,这是将抽象事理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分,属科技说明文。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运用了“层层推导、条分缕析”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下定义、举例说明方法。
2.《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作者竺可帧,现代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抽象事理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看又属于科学小品。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本文将说理与叙事相结合,主要运用了诠释的说明方法。
3.《桥的运动》,作者茅以升,现代著名桥梁专家。按说明对象分,这是抽象事理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来看,属科技说明文。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综合运用了下定义、举例、比喻、引用等说明方法。
4.《统筹方法平话引子》,作者华罗庚,现当代著名数学家。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抽象事理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看,本文属非文艺性说明文。本文通过简单生活事例的分析解剖,来说明复杂的科学道理,运用了举例、图表等说明方法。
5.《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实体事物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看,属文艺性说明文。全文采取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运用比较、比喻等说明方法。
6.《白丝翎羽丹砂顶》,作者贾祖湾,著名科普作家。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实体事物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分,属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全文采用“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大量采用“引用”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知识性。
7.《菊花》,作者杨宪益,现代著名翻译家。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实体事物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分,属文艺性说明文。全文总体上采用并列关系的结构方式。每一部分又采取“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本文按照时间顺序逐层展开说明内容。文中多用引用说明法,大量运用掌故,引述典籍、资料。
8.《我们肚子里的食客》,作者高士其,现当代著名科普作家。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实体事物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看,属文艺性说明文。全文按空间顺序说明细菌在人体内寄食的情况。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文学表现手法,把说明对象形象化、人格化。
三。基本知识要点归类
1.关于作者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钱学森,核物理学家。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桥的运动》:茅以升,桥梁专家。
《统筹方法平话引子》:华罗庚,数学家。
《苏州园林》:叶圣陶,作家,教育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白丝翎羽丹砂顶》:贾祖湾,科普作家。
《菊花》:杨宪益,翻译家。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高士其,科普作家。
2.体裁归类
属于实体事物说明文的有:《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苏州园林》、《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属于抽象事理说明文的有:《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属于科学小品(文艺性说明文)的是:《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白丝翎丹砂顶》、《我们肚子里的食客》、《苏州园林》。
属于科技说明文的是:《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
既属于实体事物说明文,又属于科学小品的有:《菊花》、《苏州园林》。《白丝翎羽丹砂顶》、《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既属于抽象事理说明文,又属于科技说明文的有:《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
3.结构方式归类
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结构方式说明的文章是:《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统筹方法平话引子》、《桥的运动》。
采用了“总一分”结构方式说明的文章是:《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苏州园林》、《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采用了“分一总”结构方式的说明文是《白丝翎羽丹砂顶》。采用了“并列”结构方式的说明文是《菊花》(各部分中又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4.主要说明方法
主要的说明方法的采用,各课文如下: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定义、举例。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诠释。
《桥的运动》:定义、列举、比喻、引用。
《统筹方法平话引子》:定义、举例、图表。
《苏州园林》:比较、比喻。
《白丝翎羽丹砂顶》:引用。
《菊花》:引用。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比喻、拟人。
四、课文重点与难点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钱学森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钱学森自赴美留学后的社会地位和主要成就;根据课文内容,列表说明现代自然学科体系;识记本文着重说明了基础学科与根本的基础学科的关系,强调了基础学科特别是根本的基础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知本文“总一分一总”的整体结构方式;识别本文综合运用了定义、诠释、举例三种说明方法的含义。
这是一篇介绍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作者在宏观介绍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构成和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后,着重说明了基础科学与根本的基础学科的关系,强调了基础学科与根本的基础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故此,在学习本文时,要注意对以下重点内容进行把握:
1.说明的中心
作者在宏观介绍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与基本体系之后,着重说明了基础学科与根本的基础学科之间的关系,并一再强调基础学科尤其是根本的基础学科(即物理与数学)在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文章结构
本文的文章结构是“总一分一总”整体结构方式。首先概说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再由基础学科推进到“最基础”的学科。进而,作者又展
开分述,对一般基础学科分门别类地逐一解说,突出基础学科与根本的基础学科的关系;最后,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作者又用归纳法勾画出以根本的基础学科为支柱的现代科学体系的总体构成。全文纲目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3.自然科学学科图
工程结构
电力技术
工程技术学科 电子技术
农业技术
其他工程技术
天文学
现代自然科学体系 地学
生物学
基础学科 化学
其他分支学科
物理
根本基础学科
数学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竺可桢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本文所说明的重点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认知本文将说理与叙事结合起来的特点,读来引人人胜,简要说明开头的叙事有什么作用;识别本文主要运用的诠释说明方法。
这是一篇运用科学原理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说明文。文章着重说明了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所以,在学习时,应予注意把握好下面重点内容:
1.写作特色
本文最主要的一个特色是:说理与叙事相结合。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活泼,引人人胜。所以这篇科学小品行文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作者把说理同叙事结合起来,在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时,将古今中外人们的耳闻目睹以及经历、感受等穿插在说理过程中,形成近似于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介绍“现象”,在解释“现象”的同时不时插入科学道理的讲述,读来引人人胜。
2.说明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诠释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使因果条件充分,事理逻辑周密,易于被人理解与接受。而且行文较自由,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从而将事理诠释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文的说明中心是解释“海市蜃楼”与“鸣沙”两大怪异见象的成因,作者因此主要运用了诠释说明方法,将形成这些现象的特定条件逐一解释清楚。
《桥的运动》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茅以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文章说明的中心和要点,以及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识别文中所运用的义、列举两种说明方法;识别文中运用比喻说明和引用说明法的地方,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练、析理精深的科学小品,是阐述桥的运动的说明文。作者运用辨证唯物观点和物理学知识,剖析了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原因,说明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所以在学习本文时,要意识到本课的说明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这是因为本文不仅综合运用了定义、列举、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还使用了引用。其中定义和列举是本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方法。
定义说明法:如说“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等。
列举说明法:如说“一座桥不论是在有重车疾驰、狂风猛扑、巨浪急冲或气温骤变的时候,或是在风平浪静、无车无人而只是受本身重量和流水过桥的影响的时候”,都有内部分子的运动,则是列举说明方法。
比喻说明法:这种说明方法,可以将抽象的道理化为具体生动,通过通俗易懂的形象描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如用人坐板凳时力的传递,来比喻车在桥上过时的重量传递,就是运用了比喻说明方法。
引用说明法:这种说明方法可以提高文章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文章开头用尾生守约的故事来说明桥的固定性,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趣味。文末用恩格斯的话来总括桥的运动的实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两者均运用了引用这一说明方法。
《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华罗庚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根据课文,概括统筹方法的性质、应用要点和作用;认知本文通过简单生活事例来说明复杂科学道理的总体特点;认知本文的图表说明法,简要说明文中三个图表的不同作用。
本文是一篇介绍统筹方法的说明文。文章主要是说明统筹方法的性质、应用要点和作用。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简单生活事例的分析解剖来说明复杂的科学道理,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难懂为浅显易懂。运用这种事例说明的方法,在学习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问题:
1.统筹方法的性质、应用要点和作用
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
运用统筹方法来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是应用统筹方法的目的。而合理安排工序,则是关键所在,此为统筹方法的要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出统筹方法“主要是有关时间的问题”,科学地利用时间,一定大有补益,这段点明了统筹方法的作用。
2.写作特色
本文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简单生活事例的分析解剖,来说明复杂的科学道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例如文中所举的泡茶喝的例子,就是一种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的例子。普遍性即是所举事例必须是众所周知、通俗易懂的;典型性即是所举事例必须是具有代表性、能说明问题的。
3.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了图表说明方法,本文所制的三个图表的依次展开,体现了文章层次内容的不断深化,它们不仅揭示了统筹方法的运用过程,而且收到了使整个说明化繁为简、一目了然的效果。
第一个图表的作用是:标明泡茶喝的全过程、各部分的关系以及其它要素。
第二个图表的作用是:简化工作程序,看出缩短工时的关键。
第三个图表的作用是:用数字代替文字,显示统筹方法的“数字方法”实质。《苏州园林》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叶圣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文章所说明的中心是以展示苏州园林之美为中心,采取先总说后分述的整体结构方式;识别文中所运
用的比较、比喻两种说明方法。园林,是一种建筑综合艺术体。它不仅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苏州园林,久负盛名,是我国江南园林艺术风格和成就的代表。本文就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特点及其优美景观的说明文。文章在说明的过程中,对本文的说明中心和说明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
1.说明中心
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介绍苏州园林特点及其优美景色,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说明方法
文章在说明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比较、比喻等说明方法。
比较说明方法:如说我国的建筑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则努力避免对称;说北京的园林多用彩绘,苏州园林则多用淡灰色等,就是比较说明方法。
比喻说明方法:说建筑是图案画,园林是美术画,说苏州园林没有宝塔式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等,就采用了比喻说明方法。
《白丝翎羽丹砂顶》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贾祖璋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层次大意;认知本文主要采取“引用”说明法的意义,并结合课文,简要说明有关引用材料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禽丹顶鹤的说明文。文章对丹顶鹤的优美特征及其观赏价值作了生动的说明,并指出保护这种珍禽是一件重要工作。在学习中,需要着重理解和应用下例重要内容:
1.划分和解析段落、层次
全文可分三部分,采用先分述后总述的结构方式。
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5自然段,介绍丹顶鹤的优美的体态和为人喜爱的生理特征,并解释其体态、生理特征的形成原因。着重说明丹顶鹤是一种珍禽。
第二部分,包括第6至8自然段,介绍我国养鹤、驯鹤的悠久历史,说明丹顶鹤是历代人们所珍爱的珍禽。
第三部分,包括第9、10自然段,介绍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及其日趋减少的原因,提出保护丹顶鹤是一件重要工作。
2.说明方法
本文大量采用了引用说明法,文中所引古代诗文、图画等资料,丰富多采,使用恰当得体。它们作为说明的依据,或强调、充实说明的内容,或增强说明的形象性、趣味性,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在增强文章知识性的同时,又使文章文采斐然。如引用唐人的诗句作为文章的标题,醒目形象,引述《左传》记载讲我国养鹤的悠久历史,令人信服。引用《花镜》中关于鹤产卵、护卵的描述,情景生动,趣味横生。
《菊花》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杨宪益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划分有关段落层次,概括层次大意;认知本文的并列式总体结构和按时间顺序展开的说明方式;识别文中所运用的“引用”说明法,结合课文,简要说明有关引用材料的作用。
这是一篇介绍菊花的说明文。在学习时需要掌握
1.杨宪益(1925一)是现代著名翻译家。本文是他的一篇说明文,既是一篇实体事物说明文,又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本文文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是引用说明法。引述典籍、资料,大量运用掌故,是这类说明方法的特征。
2.熟知课文的内容:
比如: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陶渊明是一个有骨气的诗人,他又很喜欢菊花,而菊花又是一种到了秋天才开的花,也像很有骨气,因此后来大家都拿菊花比作有骨气的文人,无形中提高了菊花的身价。
(1)从这里可以看出,自陶渊明时开始,人们对菊花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这段文字看,陶渊明为什么能与菊花联系起来?
(3)从这里看,人的骨气为什么能与菊花联系起来?
参考答案:(1)从延年益寿观念到人格气节象征观念。(2)一是由于陶渊明非常爱菊,(2)是陶渊明与菊花都有骨气。(3)人的骨气是在与恶势力的抗争中显现出来,菊花的骨气是在与肃杀秋霜的抗争中显现出来,两者异质而同构,故可用秋菊象征人的高风亮节。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高士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识记高士其的社会地位和主要成就;理解文章开头讲述上帝造人故事是全文的一个铺垫,简要说明这个铺垫的作用;认知本文采用对话形式展开说明的特点;辩识文中所运用的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介绍有关细菌知识的说明文。作者用生动的文笔,说明了寄生在体内的众多细菌的种类、特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学习时应注意把好本文的写作特色和修辞手法。
1.写作特色
(1)文章的开头由讲述《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引出,使文章显得幽默活泼,风趣可掬,从而为全文奠定了富有趣味的基调,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2)本文的另一特色是: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使说明过程波澜迭起,饶有风趣,读来引人人胜。
2.修辞方法
文章多用生动的比喻,如将细菌比作“食客”,把人体比作“**大饭店”,又将人的口腔、胃、小肠、大肠分别比作“切菜间”、“厨房”、“小食堂”、“大食堂”等,这类比喻,将科学术语化为形象事物,较易被人理解。
文章还经常采用拟人手法。将细菌人格化,如“涂脂擦粉”、“大腹便便”、“挤眉弄眼”、“拍手踏足”、“安分守己”、“捣墙毁壁”等用于描写人类外貌、动作乃至性格的词语的运用,使细菌的形状、特性变得异常生动、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熟知课文的内容:
比如: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前门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长流不息,菜刀上下,石磨两列,排成半圆形,还有一个粉红色活动的地板。后面有一条长长的市道,直达厨房。厨房是一支大油锅,可以收缩;里面自然发生一种强烈的酸汁,一种神秘的酵汁。厨房的后面,先有小食堂,后有大食堂,曲曲弯弯,千回百转。小食堂备有咖喱似的黄汁,以及其它油呀醋呀,一应俱全。大食堂的设备,较为粗简,然而客座极多,可容无数万细菌,一出后门,直通马桶。
(1)这段文字说明的是什么?
(2)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这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4)这里把人的口腔、胃、小肠、大肠各比喻作什么?
(5)“自来水”、“粉红色活动的地板”、“南道”的比喻意义各是什么?
(6)这段文字中的比喻手法有哪些特点?
(7)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本文是一篇怎样的说明文?
参考答案:(1)整个人体是细菌的大饭店。(2)比喻说明方法。(3)按照空间顺序。(4)口腔比喻为切菜间,胃比喻为厨房,小肠比喻为小食堂,大肠比喻为大食堂。(5)自来水比喻唾液,粉红色活动的地板比喻舌头,南道比喻食管。(6)一是全面系统,二是十分贴切,三是形象生动。(7)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文。
第三篇:说明文写作知识要点
说明文写作知识要点: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
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而按照不同的说明对象,又可以分为说明事物和说明事理两类。
3、所谓“事物”,就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包括人、事、物。向读者介绍一个人(包括自己)、一个集体、介绍一种程序、一种现象、一种物体,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说明文。
4、所谓“事理”,就是与事物有关的某种道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常常不满足于对事物表象的认识,而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委,这就需要作事理的说明。
考试说明:说明文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无论交流思想、介绍情况,常常要用到说明文。这里着重谈谈普通说明文的写法。
1、必须抓住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特征,这也是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主要标志。要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2、合理安排顺序
事物大多是具有复杂性的,必须从多方面去介绍,才能讲清楚它的特征。依据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是将说明文写得条理清楚的根本保证。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顺序,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空间顺序。是指按照物品的空间方位进行说明。或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由内到外,由外到内;或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或由前到后,由后到前等等。说明物品的形状、构造,一般采用这种顺序。《玉雕<三奔玉马>》,由前到后,一一介绍三匹马的姿态,用的就是空间顺序。
(2)时间顺序。是指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进行说明,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往往采用这种顺序。如《看云识天气》中有一段描写天气的变化,由晴转阴,由阴转雨(雪)有时间先后的顺序,天空的云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也变化着不同的形态:卷云——卷层云——雨层云。就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写的。
(3)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说明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因此,说明文作者在考虑文章思路时也必须符合这些认识规律,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正确地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同时又能适应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如《大自然的语言》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共写了三段:第一段说,“首先是纬度”,第二段指出,“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第二个因素”,第三段指出,“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这个层次顺序的安排,就是由主次决定的。
以上说的是三种较为常见的说明顺序。应当指出的是,不要把这三种安排顺序的方法看成固定的格式。事物是千变万化的,人们的认识是多角度的,说明的顺序经常随着说明对象的改变而改变,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的。总之,说明事物要做到“言之有序”,文章才能脉络分明,层次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
3、选择说明方法
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把那些容易与之相混的对象同它区别开来,叫下定义。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分类别。把被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分类别。如《食物从何处来》把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和方法划分为“自养”和“异养”两类,然后分别说明。
(3)举例子。举出实例进行说明,使内容具体化,叫举例子。《中国石拱桥》通过介绍赵州桥和芦沟桥,使人们具体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用的就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列数字。用准确的数据说明事物的某些方面,这种方法叫列数字。如“笔全长13.5厘米,笔身约占3/5,笔帽约占2/5。顶端的活动小枢纽能自由伸出和缩进,像个乌**,长0.7厘米,笔挂长3.9厘米。”(《我的圆珠笔》)
(5)作比较。就是通过比较说明事物和事理。例如《苏州园林》中,用苏州园林建筑的不对称与我国古代宫殿和近代的一般住房的对称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自然之美。
(6)打比方。利用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之间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形象准确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这句话就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7)画图表。有时,单用文字说明难以做到明确、具体,这时就可以用画图列表的方式加以补充,这种方法叫画图表。《统筹方法》一文就用了这种说明方法。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我们怎样选择说明方法呢?这要根据自己的文章而定,因为运用一些说明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更正确地说明事物。
4、语言描述准确
说明文的语言,和其它文体一样,都讲究用词准确,表述明白,这是写好各类文体章的基本要求。但是,说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对文章的语言又有自己的特殊要求。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为主的一种文体,无论是解说事物,还是阐明事理,都必须讲究科学性,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老老实实地说清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本质,既不允许虚构夸大,哗众取宠,也不允许艰深晦涩,佶屈聱牙。这样,说明文的语言就应该简洁明了,质朴无华,也就是语言要“平实”。
不过,讲究平实,并不等于推崇呆板。正如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所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也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为了将事物解说清楚,将事理剖析明白,说明文的语言可以形象些;为了适应不同场合的说明需要,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活泼些。说明文的语言可以做到“平实”与“生动”的和谐统一。
语言的平实与生动,主要通过语言的运用来体现。不同色彩的词语,不同特点的句式,不同形式的修辞,都可以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除此以外,表达方式的选择,说明方法的运用,乃至结构形式的安排,对文章风格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13—1]我们的校园
导思:这是一篇说明学校整体结构和布局的说明文,重点是交代清楚校内各建筑物及其他事物的准确方位。
1、要说清楚方位,必须有合理的说明顺序。可以选择一个观察点,由远处作整体、概括介绍。接着由远而近,变换立足点。进入校门后(或楼门),或由东至西,或自下而上,或从外至里,对校园情况作有序说明。
2、在介绍中要特别注意有点有面,详略得当。一方面对能够体现校园特点的每一组成部分都要介绍到;另一方面又要有重点介绍(如本班教室)。一方面给读者展现出明晰的整体校园结构图,另一方面又对校园独特的地方有深刻的印象。
3、本文如能配以图表说明,效果更佳。
第四篇:说明文写作指导要点有二
说明文写作指导要点有二。
其一,用“多角度、多侧面”这六个字来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因为在一般学生看来,写说明文最头疼的莫过于“无话可说”。以我们的教室为例,这个教室与其他教室不都一样吗?四壁、桌凳、黑板,还写啥呀?其实不然。先说“角度”:安全角度、照明角度、采光角度、人文角度等等;再说“侧面”:地面、天花板、四壁、桌凳、环境……看,这不就有话可说了。
其二、要写出特征。这是个难点。以《我们的学校为例》,写花园式学校,不行!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花园式”;写“师资雄厚”,写“光辉历史”,写“环境宜人”……都不妥。因为,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特色何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分析,从相同之中找不同------特征,就是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就原英庄二中吧,她在古代遗址“淯阳城”之畔,这是任何一所学校所没有的。
第五篇:说明文
大白鲨
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
350种鲨鱼,它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经常会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米—3.65米时,并开始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找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做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灵敏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通过鼻上小孔,大白鲨还能依据地球电磁场,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动时丝 毫不差地把准方向。大白鲨游动时,将上下颚收缩在鼻子下边,使头部成流线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月球
月球,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每天晚上大家都可以看到它。
有关月球的传说有很多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嫦娥奔月”了!当然,这只是人们编出来的神话传说,不可能是真的。因为月球离我们地球有400000公里,可远的很呢!
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是我们地球在太空中最近的邻居它绕着地球转,永远以同一面朝着我们。月球是个不能住人的地方,它没有大气层,不能像地球那样保持一定的温度;它的温度变化很大,从白天的115度到晚上的负160度。月球上没有水,所以没有任何动植物可以在上面生存。
白天没了太阳,那么大地都没有是生机。晚上没了月亮,就没有了美丽的 夜空。一句话说,太阳和月亮,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