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音乐案例《唱脸谱》

时间:2019-05-15 03:0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85-音乐案例《唱脸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85-音乐案例《唱脸谱》》。

第一篇:285-音乐案例《唱脸谱》

音乐案例《唱脸谱》

课题:演唱《唱脸谱》

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唱脸谱》是人音版第15册第三单元《梨园金曲》中的一首学唱曲目,是整个单元中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体裁为“戏歌”。戏曲音乐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各地不同的地方剧种多彩多姿,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本单元以“梨园撷英”为主题,<<唱脸谱>>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所以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了解京剧中的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联系.教材中还涉及了多种地方戏曲,更能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热爱。

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其歌词从外国人对京剧的称谓开始,称赞京剧艺术:“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 顶呱呱!”尔后,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称颂其生动形象、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全曲用京剧曲调谱写而成,共两部分: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唱出了我们对京剧艺术的骄傲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听唱等形式学习歌曲《唱脸谱》,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感受和体验《唱脸谱》中的唱腔及其音乐情绪;了解京剧的行当、角色;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京剧脸谱及行头等常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唱脸谱》和拓展欣赏,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让学生感悟到:京剧艺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了,它充分说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难点: 对节奏的把握和京剧韵味的模仿

四、教学方法:说教法、说学法

五、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零点乐队的《粉墨人生》,学生走进教室。

2、教师用特殊的方式向学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段,是我国戏曲音乐中的哪一种? 生:京剧。

师:大家说得好!那么请问: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出代表展示。

师:外国人把京剧叫做“Peking Opera” , :一个美国人这样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这话听上去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京剧的魅力所在。

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加以补充完善,可以适当介绍京剧的来源,并借以导入下一个环节。

导语:从单元标题说起:这一单元的标题叫做《梨园金曲》,金曲自不必解释,而梨园一词是有来头的(教师口头讲解,并导入展示单元教学目标及本堂课目标)

(三)问题提示

(教师展示事先板书的学习目标)

(四)导学

引入:本节课,我们从哪些方面去了解京剧呢?(1)相关知识

1、京剧的行当

1)学生看书23页,教师通过播放京剧行当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分别归属哪个行当。2)各行当的基本简介。

2、京剧的行头

蟒袍;宫装;帔(pei,第四声);靠、靠旗。(结合教材上的图片讲解)

3、京剧的脸谱 1)说“脸谱”

脸谱的起源;脸谱的功用;脸谱的种类;脸谱的勾画。2)看“脸谱”

结合教材谈论脸谱,增补下载的几个脸谱。从脸谱知识导入学唱环节(2)学唱《唱脸谱》

1、教师范唱,创设情境。

2、聆听歌曲《唱脸谱》(1—2遍)同学们思考回答:

歌曲的作者是谁?你能说出它的体裁吗?歌曲可以划分几个乐段,每乐段的唱腔上有何不同? 歌中涉及到多少种脸谱的颜色?多少个人物和故事?你能分别说说吗? 师生共同探讨回答上述问题: A段:旋律吸取了京剧音乐的素材,并采用了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

B段:旋律完全使用了京剧音乐的西皮唱腔,从而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上述问题由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究解决,同时结合书上的图片讲解。

3、学生学唱《唱脸谱》的第二部分

反复播放音乐,教师引导学生随音乐哼唱,适时教唱。

4、重点解决难点

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叫喳喳、、、、、、”

5、教师指导学生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五)展示评价

个别展示,评价计分与小组表演相结合。

(六)拓展

刚刚同学的演唱非常精彩,能看得出来,同学们对京剧艺术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些年轻人对京剧有着不同的理解,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播放的这首《说唱脸谱》,与我们刚刚学习的《唱脸谱》是同一个作者。我们来听听,想必大家一定有新的感受!

(七)小结评价

听完后老师引导:通过刚刚这首曲子的欣赏,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感悟到:一种艺术形式的生命力强不强,关键看它能不能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下去,这不仅要靠创新,还有把它植根于民族之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京剧知识,也演唱了京剧。希望以后京剧能够融入到大家的学习、生活中,把我国的国粹发扬光大!

评价课堂效果,给班级打分。

(八)结束课业

在戏歌《故乡是北京》中学生走出教室。教学拓展

1、京剧的起源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2、梨园和京剧的起源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我国的戏曲的种类多达360多种,各地区种类各异,流布最广泛,观众最熟悉的有五个剧种,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作为五大剧种的京剧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合春四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3、京剧的行当

行当是我国传统戏曲一种重要的表演艺术手段,各地方戏曲剧种都有行当的划分。京剧原分十大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后概括为五大行当:生旦净末丑;最后归并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

“生”分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四种。老生有文老生和武老生之分。文老生分唱工(如《碰碑》之杨继业)和做派(如《四进士》之宋士杰)两类;武老生分长靠(如《定军山》之黄忠)和短打(如俐陆潼山)之秦琼)两类。小生分扇子、雉尾、官衣、穷生、武小生五类。扇子小生如《西厢记》之张珙,雉尾小生如《群英会》的周瑜,官衣小生如《玉堂春》的王金龙,穷生如《评雪辨踪》的吕蒙正,武小生如《八大锤》的陆文龙。武生分长靠(如《长坂坡》之赵云)和短打(如《三岔口》之任堂惠)两类。红生是勾红脸的人物,如三国戏中的关羽,《风云会》中的赵匡胤。从红生的扮相、涂面看,它应属“净”行,但其唱念则与老生戏同。初期京剧擅长关羽戏之程长庚、汪桂芬都属老生行,故红生戏也归并为“生”类。

“旦”分青衣、花旦、花衫、刀马旦、武旦、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贴旦、老旦等。青衣因演员穿青衫子而得名,偏重唱工与念白,如《武家坡》的王宝钏,花旦以穿裙袄、裤袄为特征,偏重做工与说白,多扮演年轻活泼之女性,如《铁弓缘》的陈秀英;青衣和花旦在念白上也有区别,前者念韵白,后者念京白。花衫是京剧前辈艺术家王瑶卿、梅兰芳熔青衣、花旦于一炉而创造出来的,如《玉堂春》的苏三,刀马旦扮演女性中娴熟武艺者,但只有工架式的武工,不大开打,如《穆柯寨》之穆桂英,武旦偏重武工,应会“打出手”,如《十字坡》的孙二娘;闺门旦多饰未婚少女,表演活泼但有节制,如《拾玉镯》之孙玉姣;玩笑旦重做工、说白,扮演风骚俏皮一类女性,如《打面缸》的周腊梅;泼辣旦顾名思义,多扮演性格泼辣之女性,如《坐楼杀惜》之阎惜姣;贴旦是从明清传奇中“贴”角演化来的,有补贴、衬托之意,是剧中次要女角,如《西厢记》之红娘,老旦饰年老妇女,如《辕门斩子》的佘太君。除老旦用本嗓演唱外,其余旦角一律唱小嗓。

“净”俗称大花脸,分铜锤、架子、武花、摔打和二花脸等类。铜锤花脸因《二进宫》中徐延昭怀抱铜锤而得名,表演上偏重唱工,《铡美案》中的包拯也属这一类;架子花脸偏重工架与做工,如《群英会》的曹操;武花脸偏重武工与工架,如《定军山》的夏侯渊;摔打花脸与武花之重工架不同,偏重扑跌摔打,如《恶虎村》之郝文,二花脸是次要的净角,如《四进士》的姚廷椿。

“丑”俗称小花脸,分文丑、武丑两类。文丑有袍带丑、方巾丑、毡帽丑、巾子丑、彩旦等。袍带丑扮演官吏,多用京白,有时也用韵白,如《打面缸》中的大老爷,方巾丑是戴方巾的自命风流儒雅的读书人,念白用韵白,如《群英会》之蒋干,毡帽丑多饰市井小人物,又名茶衣丑,如《一匹布》的张古董;巾子丑也饰小人物,表演风格较毡帽丑含蓄些,如《苏三起解》的崇公道;彩旦即女丑,是丑角中唯一的女性,如《拾玉镯》的刘婆。武丑又名开口跳,重说白、武技与做工,如水浒戏中的时迁。

以上是京剧行当的大略情况。传统戏曲把各色各样的人物归并入各种不同的行当,在表演以及扮相、脸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程式;至于具体表演的时候,则要着重领会角色的个性感情。前辈艺术家曾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演人别演行”,即从一定的行当出发而不囿于行当,才能创造出栩栩如生、多种多样的人物来。

4、京剧的行头 蟒袍:

在戏中是帝王将相的官服。样子是圆领,大襟带水袖,质料用缎子,手工绣花,图案是团龙或虎,下摆绣海水、江涯。皇帝穿正黄色,王爵、太子穿杏黄色,元老穿香色或白色,侯爵穿红色,此外还有蓝色、紫色、绿色、黑色的。服装的基色,除身份、地位,和人物的性格,脸色也有关系。

女子穿蟒的,有皇后、公主、将相的夫人等。样式与男蟒相同,图案用飞凤、团凤。但尺寸稍短,只过膝盖,上身加“云肩”,下面系裙。

宫装:

也称“宫衣”,属于女用常礼服。用于皇妃、公主在一种比较随便闲适的后官场合。宫装虽然极为华丽,但规格低于女蟒,不能用于庄严隆重的环境。

帔:

即对襟长袍。常礼服性质的服装,男女都用,式样是大领、对襟带水袖,缎地绣各种图案,如团龙、团鹤、团凤、花鸟等等,也有素帔,老年人穿香色,或蓝色,中年人穿红色、蓝色,少年人穿红色、粉色。女子的帔,大致相同,惟尺寸稍短小,只过膝而已,《奇双会》的赵宠、桂枝均穿帔。

靠:即甲衣。男靠,女靠。

5、京剧的脸谱 脸谱的起源:

脸谱,起源于原始图腾(约公元550年),后来逐渐演变成艺术化的戏剧脸谱。据《旧唐书·音乐志》和唐段安节撰《乐府杂录》记载,公元550年的北齐兰陵王高长恭英勇善战,但因貌美少威,因而每次作战就戴上形状狰狞的假面具。到了唐代就发展成为一种“代面”的歌舞形式,这种戴面具演出,观众对演员表情变化看不见,妨碍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后来面具就不戴了,发展为将面具上的花纹直接画在脸上的化妆艺术。

脸谱的功用: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褒贬、别善、寓恶的艺术功能。

从色彩上说,现在的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金、银等色,这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

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俦,如关羽。

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刚烈、勇猛、粗率、鲁莽的性格,如包拯、张飞。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如曹操、秦桧、高俅等。蓝色喻意刚强勇猛、桀骜不驯;如窦尔敦。

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猛烈、暴躁;如青面虎张青、程咬金等。黄色意示残暴、骠悍、阴险;如宇文成、庞涓、晁盖等。

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京剧脸谱的用色虽分类型,但也不是绝对的,仍有很大灵活性。脸谱的种类:

1、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 眉 眼 鼻 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2、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 三块瓦脸”。其中又再 分“正三块瓦” “尖三块瓦” “花三块瓦” “老三块瓦”等。

3、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徵人物性格。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 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

4、六分脸: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脸”也称“老脸”。

5、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6、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7、僧脸:“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 花鼻窝 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8、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色彩只有红白两种,形式近似“ 整脸 ”与“ 三块瓦脸 ”, 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 其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 脑满肠肥的神态。

9、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分“ 普通元宝脸 ”、“倒元宝脸”、“花元宝脸” 三种。

10、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徵出发,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 “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11、神仙脸:由“整脸” “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构图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12、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徵。

13、小妖脸:

“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 小妖等角色。这两种脸谱又名“随意脸”。

14、英雄脸:“英雄脸” 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脸,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师和参与武打的打手的脸。脸谱的勾画:

脸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勾脸也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象书法和绘画一样,用笔要准确有力,渲染需浓淡有致,勾勒则惜墨如金,这样才能画得生动有神,惹人喜爱。

勾脸不能按谱照搬,要根据自己得脸型、表演特色和所演剧目,把脸谱勾活,才能生动地体现出剧中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著名的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郝寿臣先生有“活曹操”的美名,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出色表演,他创造的曹操脸谱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据解剖学家研究分析,他勾的曹操脸谱脑门部位的线条纹理,恰好与面部神经相应,因而表演时极大地有助于演员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使脸谱与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丰富经验的艺术家,能够利用勾脸来弥补脸型的不足,以改变脸型与面部解剖的关系。脸型窄小,个子不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脸谱进行加工与再创造,花脸演员们常说的“勾脸能变形”就是这个意思。

脸谱的勾画程序: 1.净脸垫底。

2.定位和揉眼、鼻窝。

以上两步因均用手指完成,故称“指揉”。以下程序均用笔勾。3勾底。4勾油彩、线。5加填膛、眉梢。

课堂点评:教师教学风格清新,层次清晰,设计准备充分,重难点突出.在教学中情景引入,表演力强,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指导学生聆听感受音乐,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运用多媒体和道具的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个性得到了发展与表现.点评人:亚布力林业局第二中学

王永泰

个人自传

我叫姜威,男,汉族,1981年6月15日出生,中学二级教师,大专毕业,现在任教初中二年级音乐。

我1999年7月毕业于阿城师范学院,1999年9月上班至今,学习上刻苦认真,练好内功,提高本领。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参加工作后,非常注重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2000年以优异成绩取得了尚志地区音乐教师比赛一等奖,2001年参加尚志市业务大练兵,获得领导的一致好评,2004年举行的音乐教师器乐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2008年,我撰写的《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获得省级二等奖,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绩突出,2002年函授大专毕业;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增强。

在工作上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坚持学习新教法,认真钻研业务,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针对中学生器乐,不断进行探索研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政治上,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以一个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好模范带头作用。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认真搞好家访,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年度考试中,每年在全中心都名列前茅,受到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第二篇:音乐唱脸谱教案

唱脸谱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京剧的一些选段。

2、简单了解京剧,谈谈自己对京剧的理解。

3、掌握京剧中脸谱的扮相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京剧脸谱的扮相特点。

2、能初步掌握戏歌。

三、教学准备: 各类京剧片段、脸谱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赏析

1、欣赏《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欣赏《铡美案》选段《驸马爷不必巧言讲》

师:你们知道这是属于哪个剧种吗?(黄梅戏?京剧?豫剧?)

生:京剧

师:有谁知道这两个京剧片断都叫什么名字?

生:《红灯记》选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铡美案》选段《驸马爷不必巧言讲》

师:老师想听听你们对京剧的认识,想了解你们喜欢京剧的程度

生:。。。

3、老师知道有一首歌最能讲出你们对京剧的理解了,那我们来听听吧

师:放音乐《说唱脸谱》

要求:在听的时候找出歌词中最能代表你们的心意的一段

师:大家刚才欣赏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的感觉是:很好听,可以接受,不像戏曲那样让人很难接受。

师:大家感觉刚才的音乐不像戏曲那样枯燥,还可以让我们接受。那我问一下大家刚才的音乐的体裁是通俗歌曲吗?

生:。。。

师 :其实刚才大家所欣赏到的音乐叫做“戏歌”。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就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

(介绍“戏歌”及作曲者)

(二)、新课教学

1、学唱《唱脸谱》

师:我们现在来听听这个《唱脸谱》,这个和我们刚才欣赏的有点不同,但都是同一个作者改编的,现在我请大家想一下,这段音乐按照音乐的形象划分可以分为几段?

生:二个部分

师:很好,前段的音乐比较舒缓,是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咱们中国的京剧,说咱们中国的京剧是什么啊?

生:(齐声)“美极了,棒极了,简直OK,顶呱呱。”

师:后段的音乐吸收了京剧唱腔中的西皮唱腔,从脸谱入手,赞美京剧的出神入化。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歌曲《唱脸谱》,加深对脸谱人物的情感体验。

(学生伴随音乐,认真的学唱歌曲,教师在第一段结束的时候提醒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注意节奏)

师:唱完一遍后,停下来纠正几个唱不好的部分

(1)、节奏,节拍掌握准确

(2)、下滑音,倚音、装饰音

生:跟老师一边打节奏,一边把唱不好的部分节奏掌握好

师:大家演唱的很好,刚才也唱了歌曲《唱脸谱》,在戏曲中人物都是画着不同的脸谱出场的,你们有没有记住我们都唱过哪几个脸谱了?

生: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紫色的天王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2、脸谱介绍

第一组脸谱:人物性格颜色代表

蓝色脸谱:举例窦尔顿。是一员勇猛、刚强的武将,用蓝色来代表勇猛、刚强。

红色脸谱:举例关羽。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员武将,面色如重枣,性格是耿直忠义,是典型的赤胆忠心的红脸形象。

黄色脸谱:举例典韦。是曹操手下一员勇猛、刚强且凶猛的武将。黄脸有时也代表凶猛和残暴。

白色脸谱:举例曹操或项羽。具有君王的狡猾和奸诈。有时太监也用白脸,往往形容一些内心狡猾诡计多端的人。

黑色脸谱:举例张飞或包公。黑脸原意是形容面色丑陋且性情耿直的人,张飞的性格正好符合。包公用黑脸主要是由于传说中他面色黝黑且又用来形容他铁面无私的性格。

第二组脸谱:鬼怪神佛代表

将一些面色奇异的鬼、怪、神、佛、仙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这些脸谱的主色是金银色、紫色、灰色,有时也用绿色代表。(让学生将 歌曲的第二段唱出,以加深记忆)。

思考与创作:小组合作

师:我们现在了解了歌曲中几个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和性格,那我们来想一想每个人物都应该怎么样出场亮相呢?我们分为六个组,每个组讨论一个人物的亮相,我们以第一段为例(小组讨论)

师:每组派出代表,先和老师学走一段走场步然后跟音乐演唱

生:学生跟音乐演唱并表演亮相,其他同学跟音乐演唱(发给学生脸谱)

(根据时间,可以多找几组同学来上台表演,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知识的拓展

京歌是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音乐不断发展必然产生的,这种“戏歌”是大众化的,能被更多人所接受的,我们在刚才介绍作曲者姚明时还提到了几首“戏歌”呢,你们还记得吗?

《前们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你们谁有会唱的?请同学来演唱,然后老师再放歌曲片断,这些“戏歌”都是被大家所喜爱的京味歌曲

最后我们在《唱脸谱》这首歌曲来结束本课吧

(四)、教学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学习了歌曲《唱脸谱》,还听了其他几首“戏歌”

从这节课上,我们感觉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希望在当今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不要忘了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的人,并为我们能拥有这样宝贵的艺术财富而感到骄傲。

第三篇:《唱脸谱》音乐说课稿

《品国粹

唱脸谱》说课稿

北流市大里镇六厚中心小学

李珊珊 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本社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戏曲》。这是以传统民族戏剧——京剧为主题的单元。《唱脸谱》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一节音乐欣赏课,音乐体裁属于“戏歌”。通过本节课的欣赏,使学生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并理解“戏歌”这种音乐体裁。以此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弘扬民族音乐。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唱脸谱》,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能够模仿京剧唱腔的韵味,进行简单演唱。并在学习中了解“戏歌”这种音乐风格。

能力目标:在欣赏中通过看听结合、模仿体验的方法感受京剧的魅力,并简单分辨带有特点的京剧脸谱的不同人物性格,进行创作表演。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唱脸谱》,能够产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并主动在这个领域进行一些探索。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唱脸谱》能够模仿京剧唱腔的韵味,并进行演唱。教学难点:在欣赏中感受京剧的魅力,并简单分辨京剧脸谱的不同人物性格进行创作表演。

说教具: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集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像合一。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巩固和记忆,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有效的学习,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说教学流程:

一、品国粹,分析感受

二、唱脸谱,唱中感受

三、大舞台,演中感受

说教学过程 :

一、赏析与导入,感受京剧

(一)课前热身运动:播放歌曲《中国话》,教师带动大家唱起来,动起来。生问好,组织教学

师:这节课老师看到同学们唱开心,老师还想带同学们唱唱,好不好。教师跟着视频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和《唱脸谱》。

师:同学们这节课看来心情非常开心,所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我手上拿的是什么?

生:脸谱

师:对!是京剧脸谱,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要学的内容就是和京剧、脸谱有关,我们一起用响亮的声音朗读一次课题《 品国粹

唱脸谱》。可能有些同学不知道什么是国粹,下面老师来讲解什么是国粹。((板书课题《唱脸谱》、出示课件)

(二)小调查,初步了解京剧

师:下面老师想做个关于你对京剧认识的一个小调查,哪个同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对京剧的了解呢。

(出示课件:讲解京剧的形成)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戏曲音乐中不同的剧种,并引导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对京剧有初步的体验,使学生初步感受戏曲音乐的演唱风格。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演唱流行音乐,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感受流行音乐与戏曲音乐在风格上的不同,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品国粹,分析感受

(一)播放歌曲《唱脸谱》

师:刚才看见同学们非常认真的品赏着《唱脸谱》,有的同学轻轻地跟着哼起来,说明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高哦,老师给你双赞。老师想知道同学们品赏后的感受,谁来告诉老师呢?

生:很好听,不像一起的那种咿咿啊啊的唱法……

师:虽然有些同学不怎么喜欢这咿咿呀呀的声音,但是我相信通过这首歌同学们会喜欢上京剧的。对不对。

师: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京剧。(出示课件:讲解京剧的表演手段、四大行当、四大名旦)

(二)认识脸谱知识,感受京剧的魅力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的演讲非常的棒,老师越来越喜欢上咱们班的同学了。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京剧的魅力,它的魅力所在是脸谱。(播放课件)

什么是脸谱?“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和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课件展示:讲解脸谱的色彩以及代表的意义 红色

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

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白色

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紫色

刚正威武,不媚权贵。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神仙高人。绿色

勇猛,莽撞。蓝色

刚强阴险。

【设计意图:】讲解带有特点的京剧脸谱以及所代表的人物性格,让学生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下面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做了铺垫。

三、唱脸谱——唱中感受

(一)新授引入,初听歌曲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脸谱(由脸谱导入到歌曲《唱脸谱》)师: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听的同时请大家思考:这首歌唱的什么内容?找出你不懂的词语?

播放歌曲(学生出听歌曲)

师:听完了歌曲谁能说说歌曲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唱的是什么内容? 生:……唱的是不同脸谱的人物……

师:这首歌是首戏歌。所谓“戏歌”,就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这首歌巧妙的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是用戏曲唱腔旋律为素材创作的具有较为浓郁的戏曲韵味的歌曲,师:找出你不懂的词语? 生1:鸳鸯瓦 生2:四击头

师:鸳鸯瓦:脸谱的基本画法谱式,“白色”打底色,“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是用夸张眉、眼、鼻的手法,使额部和两颊呈现出明显的主色,平整的象三块瓦片,因此而得名,“黑+白”的三块瓦脸即“鸳鸯瓦”脸。

师:四击头也称四记头,京剧武场伴奏(锣鼓经)。四大件乐器为大锣、小锣、板鼓、铙钹。

师:同学们都了解歌曲的内容,那么我们再把这首优美动听的戏歌听赏一遍,好吗?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分析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曲式结构、演唱内容、以及京剧的唱腔特点。

(二)跟唱戏歌(出示歌谱课件)

1.跟唱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2.(音乐):完整的跟音乐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注意难点部分)3.了解乐曲中的下滑音、装饰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 共同合作,共同体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欣赏聆听这首歌曲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视觉、听觉感受音乐风格的魅力,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细致的了解,并初步了解京剧脸谱的作用和特点。再通过节奏体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增强节奏的训练。

四、大舞台——演中感受

学生戴自制脸谱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唱《唱脸谱》(教师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运用听唱、模仿等方式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以及音乐表现力,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歌曲。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歌曲的演唱形式,使学生对“戏歌”这种音乐风格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五、小结

师:关于京剧艺术还有很多博大精深、有趣的东西,真是叫人着迷,要不,在我们身边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戏迷、票友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了解、继承、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将京剧进行到底吧!

师:最后让我们大家在歌声中一起唱脸谱吧

六、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心理,使学生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上完音乐课,并且融入音乐课。我利用学生的好动、好奇、好强的心理,更多的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到模仿、创作,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第四篇:音乐教案:唱脸谱

音乐教案:唱脸谱

一、教学内容

1、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2、欣赏川剧丑角脸谱。

3、欣赏歌曲《唱脸谱》演唱歌曲后半段并进行表演设计自己喜欢的脸谱。

4、表演戏曲唱段音乐与美术、戏剧表演。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三、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本课通过学习歌曲《唱脸谱》,将京剧音乐与流行歌曲巧妙地融合,使学生体验到京剧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等。

六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1、组织教学:出示脸谱实物。这是什么?你在哪见过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和脸谱有关的歌曲《唱脸谱》。播放歌曲《唱脸谱》。

2、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有关脸谱的知识-脸谱的产生,脸谱的颜色,脸谱的样式脸谱的色彩。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它是根据人物的性格、性情、角色来描绘。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红色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如关羽,常遇春。黑色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如包拯、张飞、李逵。白色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如曹操。

紫色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其他:面色不好,丑陋。黄色: 勇猛而爆躁。如典韦。

银色: 神仙,妖怪。

蓝色和绿色: 一般:勇猛,暴躁、莽撞。如窦尔敦。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1、我们再来欣赏歌曲《唱脸谱》:你听到歌中唱到了哪些脸谱? 你能把歌曲中提到的脸谱从众多脸谱中找出来吗? [多媒体投影]

2、学唱第一部分

教师要求:再听第一部分,请大家小声跟着演唱。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词汇。(学生活动:随音乐演唱第一部分。)

opera就是歌剧的意思。外国人视歌剧为最高艺术,可见他们对中国京剧艺术的推崇。“四击头”就是用大锣、小锣、单皮、钹四种乐器演奏的锣鼓经。四击头一般在京剧里面用于大将亮相。

我们来看看大将是怎么亮相的。(学生应答:很威武)

教师要求:请你跟着四击头音乐模仿大将的亮相。(学生活动:边听音乐边模仿亮相)

教师指导:我们再来听听歌曲第一部分,请大家边听边画出哪些 音的演唱带有这种滑音色彩。

师生活动:师生边听音乐边与老师找具有滑音特点的字。

(学生活动:着重演唱滑音部分,如:外国人的“外”,美极了的“美”,妙极了的“妙”等。)

教师要求: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第一部分,注意那几个有特点的字。(学生活动:跟音乐演唱第一部分)

3、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教师过渡语:刚才我们演唱了歌曲第一部分,下面我们一起聆听由男生演唱的这部分。(1)师生共同总结第二部分歌词特点 教师引导:音乐中演唱了哪些内容? 学生应答: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黄脸的典韦…… 教师操作:第二部分前两句范唱 听一听,演唱时有什么特点? 学生应答:声音厚,粗犷有力。

教师小结:声镇屋瓦,余音绕梁;声音洪亮浑厚,粗犷有力;注重行腔过程。

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二部分前两句。我们来唱一唱。教师范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教师提问:请你仔细聆听还出现了哪些特殊的声音? 聆听歌曲第二部分

学生应答:还有生气和笑的声音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歌曲中还听到了净行特别典型的怒、笑声音。教师导语:我们来看看净行人物怎样表现笑的。教师操作:点击课件净行的笑。教师要求:模仿净行人物笑的声音。(学生活动:模仿净行的笑)

教师过渡语:我们看看净行人物怎么表现怒。教师要求:你能不能模仿净行人的动作。(学生活动:模仿净行的怒)教师讲解:净行怒的表现、动作。(学生活动:模仿净行怒时的动作)

教师提问:从净行的怒到笑,我们可以感到净行人物性格有什么特点?(学生应答:外向、爽朗、豪放)

那我们带着这种情绪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2)表演模仿

教师要求:请几个同学戴上脸谱模仿军营中的大将,当听到音乐中唱到谁,就请你向前走一步,表演模仿他动作。其他同学演唱伴奏。

三、反馈与小结

1、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的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学习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艺术。

第五篇:唱脸谱__音乐教案

《唱脸谱》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听唱等形式学习歌曲《唱脸谱》,激发学生了解京剧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认识了解中国的打击乐器,并且可以掌握演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中华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A、感受京剧

上课前先播放京剧VCD片段,让学生置身于京剧艺术中。

(教师请学生谈论京剧的行当,服装,头饰,脸谱,等方面的特点)

B、介绍京剧: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在清朝末年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大型剧种,虽然他的形成只有两百年代的历史,但追根溯源,他和上千年代的传统吸取是一脉相承的京剧不仅在国内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他有两大主要特征念唱做打和脸谱.C、师生交流:

1、欣赏<<唱脸谱>>片段

A、学生谈论歌曲的音乐体裁

体裁:“戏歌”。所谓“戏歌”,就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

B、学生谈论音乐段落的划分

学生谈论歌曲的歌曲分为二个部分.前段的音乐比较舒缓,是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咱们中国的京剧,后段的音乐吸收了京剧唱腔中的西皮唱腔,从脸谱入手,赞美京剧的出神入化

C、学生谈论脸谱特点:

有句俗话叫”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在京剧中恰恰可以以貌取人,因为不同颜色的脸谱是可以展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形象。例如,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红色有脸谱表示忠义刚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另外脸谱在线条方面的特点是用曲线勾画的.脸谱的图形分为对称的和不对称2种.D、学唱<<唱脸谱>>(学生伴随音乐演唱)

E、介绍锣鼓经:

京剧的乐队叫做场面或者叫做文武场,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其中文场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武场是以打击乐器为主其中包括:镲、锣、板鼓等.戏曲中的武场音乐通常用象声字的锣鼓经来记录,例如仓代表大锣,台代表小锣,才和仓都要用小钹,在读音上台读dai 才读cei。

F、课堂师生互动:

教师带着学生读慢长锤的锣鼓经,之后学生用自己的乐器演奏锣鼓经,同时请2个同学伴随锣鼓乐,戴上面具,模仿京剧的表演程式.走台步.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学习了歌曲《唱脸谱》,并且也学会了锣鼓乐器的演奏方法.从这节课上,我们感觉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希望在当今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大家不要忘了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的人

下载285-音乐案例《唱脸谱》word格式文档
下载285-音乐案例《唱脸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利辛县张村学区中心学校李玉梅 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中的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体裁为“戏歌”。 这首歌巧妙......

    《唱脸谱》音乐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京剧被誉为“国剧”、“国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在我国众多戏曲中,京剧最具有民族性......

    音乐教案-唱脸谱教案-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

    音乐《唱脸谱》评课

    孝直中学听课体会 11月15号,邹老师组织全县的音乐教师在孝直中学西校区听了三节音乐课,听后我体会很深,有许多感悟,说出来也不知对不对,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听邹老师《唱脸谱......

    八年级音乐《唱脸谱》教案

    唱脸谱 课型:唱歌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京歌《唱脸谱》,由此感受京剧唱腔与现代音乐元素的糅合之美。 2、让京剧小知识融合在歌曲的学唱中,使二者融会贯通,相得映彰......

    《唱脸谱》

    《唱脸谱》教案 教学设计:邹王平指导老师:刘芬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唱腔等音乐知识,使学生了解脸谱在中国京剧中的一种......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唱脸谱

    唱脸谱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

    八年级音乐《唱脸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唱歌面是九年义务教育初级音乐八年级音乐教学一首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对北京歌剧艺术感兴趣,喜欢听和看京剧,愿意探索歌剧艺术和文化知识,参与各种创意实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