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月食》说课设计[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一小 景洪春]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我”和表弟一起看月食,具体描绘了月食开始和结束时的天文景象。本文是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但又不单纯描写自然景观,而是将其融人事件之中。课文以表弟对奶奶的“天狗吃月亮”之说心存疑惑为线索展开描写,通过“我”和表弟的所见,再现了月食开始和结束时的景象,又通过“我”和表弟的所闻——听爸爸的话,揭示了月食产生的科学知识,最后以表弟释疑,要告诉奶奶不是“天狗吃月亮”结束,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可以分成三部分:第1 节为第1 部分;第2、3、4 节为第2 部分,具体描写月食发生时的景象及月食形成的原因;第5、6 节为第3 部分,描写月食结束时的景象。
二、学情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学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三年级的学生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在阅读中初步体会关键词语、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其思维活动主要就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直观形象思维,很难想象出由文字所描绘的动态画面。儿童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对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月食是一种很少见到的自然现象,全班同学都没有亲眼见到过这一奇妙的自然景观,但他们求知欲强,对《看月食》这篇课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在感受形象的同时,看到的景象和词句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一: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转”“背”,积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词语。
本课需在阅读中认识“点、锣、完、镰、刀、钩、铜、旧”8个生字,教学中要根据生字本身的特点,在字音和字形上有所侧重。如:注意引导学生归类:“锣、镰、钩、铜”4 个生字都是金字旁,这4 样东西都是用金属制造的,教学时要多让学生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忆字形。“镰”重在指导学生注意右边书写笔顺;“钩”则应指导与“钓”的区别。借助图画,理解“锣”“红铜色”。
目标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月食发生、结束时景象的语句。
阅读教学要以读书训练为主线,通过读来实现知识内化。在教学中要以读为本,采用范读、自由读、默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边指导边评议,让学生在情感朗读中推敲、品味语文魅力,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语言优美,应注意引导学生去诵记月食发生、结束时景象的语句,使学生养成诵记好语言的习惯,不断提升语言素养。
目标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并能根据“月食成因示意图”口头介绍月食现象。
结合默读课文了解月食发生、结束时的景象进行。让学生默读想像月食发生和结束时景象,再把月亮变化的图示画下来,根据所画的图示来完成“课文内容填空”,这样就将阅读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切忌为完成练习而练习,应当把它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在语言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语言和思维。
目标四:能了解产生月食现象的科学知识,有观察、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民间传说,是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而自己想出的一些缘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的热情;学习从小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上目标涵盖了多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的内核;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四、关于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所述月食的现象对学生而言没有真切感受,月食的成因更是一抽象的概念。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调动学生的感官,化抽象为形象,是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的重点。
(一)初读课文,设疑激趣
教师通过设计发人深思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情绪带入浓厚的求知氛围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望,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感知教材,并尝试着独立理解词语、句子、段落的意思。阅读过程不仅是认知过程,而且是心理体验过程;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应当是生命的对话,这个过程表明学生是已知的学习者,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这为学习过程奠定了积极的心理基础。
(二)抓住重点,细读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感悟,感悟是学生在读书时自己咀嚼语言文字所获得的独特感受。我们为学生营造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注意有的放矢的启发引导,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条件去读书研究,反复诵读品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叫月食,月食过程中月亮形状的变化及月食形成的原因。教学时要抓住这一重点,从品味词句,体会语言美入手,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课文所描写的月食是月全食,第四段和第六段写了月食由初亏到复圆的全过程。文中有很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亮形状的变化。在教学时,抓住这一系列优美词句,反复让学生品味,在读的过程中增强语感体验,准确地掌握课文内容。如在讲读看月食这一部份时,设计如下问题导读:月食前,天空中的月亮是怎样的?月食时,圆圆的月亮发生了什么变化?月亮复原时,变化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细读课文,然后找出有关词句,通过朗读、复述、再填空等强化训练,仔细品味。好文章不厌百回读,每读一遍都要让学生说说自已又知道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把课文内容和字词句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实践操作,内化生成学生对爸爸所作的解释不容易理解。在教学时,要联系实际,突破这一难点。实验演示最容易使学生加深理解。有条件的可用三球仪作演示,无条件的,可用台灯(表示太阳)、小球(表示地球)、拳头(表示月亮)作演示简单方便,学生也容易操作。学生看到了地球和月亮的运行情况,就会明白当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在月亮上出现了地球的阴影,就形成了月食。这时,学生很容易地解决了初读课文时设下的疑问:奶奶说月食是天狗吃月亮是不对的,只是一种传说,同时,也与妹妹一起认识了月食是怎么一回事了。让学生默读想像月食发生和结束时景象,再把月亮变化的图示画下来,然后根据所画的图示来完成“课文内容填空”。这样就将阅读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四)语言实践,深化认识
这一过程是学生在体验、感悟、内化的基础上,对整个学习内容的巩固、运用、拓展阶段。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乃至自身的生活经历、认识经验的综合运用。学生自由地表达主观感受,是对习得的言语的最好的实践。让学生对这些说法谈谈自己的认识,旨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知道要了解一些自然、生理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就要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所以在组织交流前,应当让学生先就自己感兴趣的一种说法,去查阅有关的资料,或询问有关人员,了解打喷嚏、耳朵热、眼皮跳„„等生理现象是怎么产生的,然后再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选一个写一写。
第二篇:《看月食》教学设计[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一小 景洪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转”“背”,积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月食发生、结束时景象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并能根据“月食成因示意图”口头介绍月食现象。
4、能了解产生月食现象的科学知识,有观察、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月食发生时的景象以及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三球仪。
2、预习作业
(1)读通课文,圈出新词。
(2)形近字比较。
钩()镰()蓝()
钓()廉()篮()
(3)课后练习1,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4)课后练习2。
(5)自由查找一些关于月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整体感知
师:有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有时候又大又圆的月亮忽然慢慢地看不到了,一会儿又慢慢地复原,这种自然现象叫“月食”。你们想知道月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看月食》这课。(板书:看月食)
l 检查预习效果。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眨”、“转”字是翘舌音,读准多音字“没”“转”“背”。关于月食现象有两种不同解释,奶奶说月食是什么?爸爸说月食是什么?用“——”圈划出来。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奶奶爸爸
天狗吃月亮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分角色朗读奶奶和爸爸的话。表弟相信谁的话?理解“半信半疑”,与“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吗?板书:半信半疑、深信不疑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最后一句和最后一节。奶奶和爸爸,谁说得对呢?我们来研究一种科学的说法。
说明:“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通过师生谈话,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本课多音字较多,因而在检查预习时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为后面的阅读扫清了障碍。整体感知全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文中的两种观点,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思路,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以感情朗读的形式来理解“半信半疑”,在此基础上再找它的反义词,这一设计既避免了机械地理解词语,又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做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了解月食发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指名读第2 小节,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请用“一”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月食之前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开始、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月食的全过程?在看之前,提三个要求,指名读
(1)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儿?
(2)月食开始了,月亮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3)月亮复原时,形状又有什么变化?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观察,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最认真?(放媒体)找到课文描写月食过程中月亮变化的语句,边读边思,完成课后练习
慢慢地,月亮成了_____一般,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越来越暗。最后,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像______。交流中注意:正音:没
找出这句中部首相同的字:镰、钩、锣
重点指导“镰”,指导右半部笔顺作者通过打比方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变化过程,像______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月亮是不是变得像这些形状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放媒体)边看边师生引读。
说明:月食之前月亮的样子很美,这也是学生积累语言极好的例子,此处应引导学生学习比喻句的写法并有感情地朗读。学习课文中有关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时,教师应注意给学生一定的默读思考、自由朗读的时间,让学生静心阅读,将课文的文字在头脑中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培养学生依托语言唤醒获的形象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三年级仍不能忘记字词教学,在交流时相机指导“没”的字音和“镰”的字形。再齐读第3 节月亮的变化过程,感受一下月食开始的情景。读第5 节,比较第3 小节和第5 小节都是写月亮的形状变化,有什么不同?(变化过程完全相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月亮的还原过程说说。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也越来越亮。最后,月亮整个儿出来了,像______挂在天空中。放月食全过程的媒体,生看板书并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媒体配上解说。
说明:比较第3 小节和第5 小节写月亮形状变化的不同,教师反复操作并引导进行观察,让学生配上解说,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无痕的整合。
三、初步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指名读爸爸说的话。师演示三球仪,仔细观察,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亮中间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生讨论。师补充相关资料。请学生边小组演示边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发生的原因。你觉得爸爸说的话正确吗?从哪儿知道的?(读第5 自然段)
抓住“果然”“仍旧”谈理解。指导读第3、4、5 节。要读好爸爸、表弟的话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和月食形成的原因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本课设计巧用了课文的空白点,师适当拓展相关的科学常识,让学生边演示边交流,并抓住“果然”“仍旧”谈理解,为学生搭建了可供展示的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的人,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总结拓展有人说:吃鱼子脑子会笨;打喷嚏是因为有人想你;耳朵热是有人说你坏话;眼皮跳意味着祸事到„„对这些说法你有什么看法?选一个话题,和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你的看法。(小组讨论交流)师小结:对,面对一些迷信说法,我们要敢于打破,并用科学知识来解释。
说话训练
表弟回家后,她会对“奶奶”说些什么呢?她是怎样打通奶奶思想的?让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做表弟,教师做奶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又根据课文内容再提出若干问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效。)
说明: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空白,创设情境说话,既训练了语言,又培养了学生想像力。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民间传说,是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而自己想出的一些缘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的热情,学习从小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
看月食
奶奶爸爸
(不是)天狗吃月亮(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半信半疑深信不疑
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本,书声朗朗
语文课堂里的书声朗朗是语文课的一个特质。读书更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新课程标准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此在本堂课中对文中学生能读懂的部分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如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两种观点的梳理,还有第四节爸爸的话,可以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鼓励学生抓住优美动人的语言文字,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感情读、试读、对比读、评读等,来反复品味,在读的过程中增强语感体验。好文章不厌百回读,每读一遍让学生所说自己又知道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把课文内容和词句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二、触摸语言,感受母语
语言是民族的根,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把“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作为目标提了出来。文章的精华在词句之中,词句中有情感、有气韵,而这一切不会自动显露,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感受语言,体味语言。
对词句的理解、记忆应该伴随着形象。在教“半信半疑”一词时,我先问学生表弟相信谁的话?理解“半信半疑”,与“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吗?然后结合最后一节板书“半信半疑”和“深信不疑”,再让学生想象并表演他半信半疑的样子,以此来形象地理解这个词。这样,这个词语贮存进学生的词汇仓库时就不是干巴巴的,而是十分鲜活的。
我们教学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和领悟词句的内涵,培养语感。如“果然”和“仍旧”两个词的理解,分别与第三节和第二节的描写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自然而然悟到他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三、动手操作,深刻体验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儿童看别人操作和自己动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感受,有体验,进而深入理解。培养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强调在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的操作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进行实践活动。如如何让学生了解月食产生的原因?教师自己在前面用实物演示学生观看,或花费人力、物力设计三维动画制作成多媒体,与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效果有明显的区别。笔者在教学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提供一只三球仪。让学生自己一边动手演示,一边练习说话:“月食开始了,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一会儿只留下个红彤彤的圆影子。为什么会出现月食呢?原来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就产生了月食。”课文中抽象的天象成因,不用教师的讲解,在学生自己的操作演示中全明白了,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言实践,提升能力
关于月食成因这一科学知识,有些学生一时搞不明白,教师不必在这上作太多的纠缠,学生对此只要有所了解,知道月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不是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即可。因为,对这一科学常识的掌握不是语文学科本身的任务,我们应把引导学生把这一原因说清楚,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通过创设语言活动的氛围,让学生扮演角色文中的父亲,把自己读懂的关于月食的成因告诉大家,在这样的活动中,记住月食的成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与语言“亲密接触”,让语言首先在孩子的嘴上活起来,继而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然后在他们的心中活起来,最终嵌入他们的生命历程。
上好课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纷纷告诉我课文里讲的是日全食,我还知道有日环食,月全食„„看到学生这么兴趣足,感觉课成功了一半,但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当学到月亮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这样亲身体验才能记得牢,而不应该老师全权代劳。此外,在把握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和理解科学道理这两者间的关系上,还不是最佳状态。
将二期课改的精神落实到平时的每一堂课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想,只要方向对了,路再远,也总会有抵达的一天。
第三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附说课)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配套资源
《看云识天气》说课搞 《看云识天气》说课PPT
一、教材分析:
《看云识天气》是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科普文。课文主要是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一些经验总结。本文是介绍说明性文章,为了让读者有兴趣,文章写法生动,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很富有文采。
教学时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运用多媒体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组织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提高品味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2、积累一些与天气相关的谚语、诗词;
能力目标:1、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2、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2、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云与天气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识云,激趣导入。1、2、3、我们先来做个谜语游戏——运动会上都有它,请猜一个字。
很好。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学习过“云”的英语单词? 我们能不能从这个字看出点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我们从这个字也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在没有科学预测的情况下,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对云和天气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的《看云识同学知不知道“云”字的繁体?请一个同学来写好吗? 天气》,我们来看看云与天气有什么样关系„„
(二)读文赏云,感悟美文。1、2、3、上节课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回忆一下文章的结构。(板书)我还留了三项作业,还记得第一个作业是什么吗?(背诵第一自然段)谁能有感情地背诵?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想像画面。齐诵
同学们用甜美的嗓音读了这段优美的文字,那你们想不想一饱眼福,看一看那优美的云彩呢?不 过有个要求,就是用文中的语句来描绘你所看到的画面。好吗?(屏幕显示各种云)
4、5、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们背诵这一段吗?美在哪里呢? 这段文字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是运用了优美的词语,有的是使用了某种表达方式。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说:“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来表示你对本段语言的评价。如:我喜欢“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因为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6、学生动手写句子,教师巡视。学生举手发言。(适机板书:抓特征 用方法)媒体运用说明:
在读文赏云这一环节,学生对文章精彩语句有感悟和积累,但在头脑中却很难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因此这时用大屏幕出示各种优美的云图,加上优美舒缓的轻音乐,学生如临其境,情不自禁的用文中精彩的语句描述,使图文结合,学用结合,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交流识云,梳理文意。1、2、3、4、文中有这样一句:“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招牌是什么意思?
那这块天气的“招牌”是怎么样告诉人们是晴是雨呢?请同学们在第二自然段找出答案。
学生答,师板书。薄云:晴 低厚:雨
“往往”“常常”是什么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板书:语言准)5、6、7、课堂游戏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不同形态和颜色的云到底和天气的晴雨有什么关系?拿出第二个作业。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请你以一种云或光彩的身分作自我介绍,让同学们猜猜你是谁。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文中描写云彩的句子;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我先抛砖引玉好吗?“嘿!大家好,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大家知道我是谁吗?”
学生交流。
8、观云识天气
大家记住这些天气招牌的特征了吗?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这些云的时候能够判断出即将出现的天气状况吗?你们是不是赵括啊,就会纸上谈兵,那咱们现在观云识天象。请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图片。)媒体运用说明:
正确识别云与天气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也就是能否学以致用的问题,学生通过表格形式对云与天气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但能否识别不同形态的云又是判断天气情况的关键,因此在这里屏幕显示各种云让学生识别并判断天气情况,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了认识,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论云,补充信息。
1、好,真不错!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我不禁想起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人们称赞他是神机妙算,现在看来同学们也可以像诸葛亮那样,观天象识天气。同学们,你们在课余时间还收集到了哪些能预测天气晴雨的谚语呢。
2、学生汇报交流。
3、屏幕出示。
4、同学们,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这样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也是诗人细心观察生活的表现,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善总结,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最后老师给你们一个关于看云识天气的专题网站,你们可以到那里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媒体运用说明:
信息化的时代也是学习的时代,如何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广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现代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本文是科学小品,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但课文内容的拓展有限,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选择了网络。在课的最后我推荐给学生《看云识天气》的专题学习网站,相信他们会在网络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五、教学反思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有着说明文清晰的结构,丰富的方法,同时也有记叙文的形象细腻的描写。因此在教学这课时我重点体现以下两个环节:
一、赏文感悟,学会说话。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本课中,课文在描写云的形态时,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很富有文采。我先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感悟优美的语言,然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以最强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在赏云的同时,运用自己已有的语言积累来描绘看到的景象,一边赏云,一边描述,和着优美舒缓的乐曲,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积累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二、信息整合,学会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新课程,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在探究云与天气关系时,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料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收集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整理,制成表格或演示文稿向同学交流,真正拓宽了文学习的领域,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质量,从而使学生学会了信息化时代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第四篇:第11课--《春》课文品读与说课设计(余映潮)
《春》课文品读与说课设计
余映潮
【课文品读】
《春》段落讲析
《春》是对春天所作的田园牧歌式的抒唱,文章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清新和情绪的欢快,每一段文字都值得欣赏品味。
首段,望春。抒盼春之情;起笔,开篇,点题:全文的第一部分,写立春将至的情景;写热切的期待,写喜悦的心情,写美妙的感受;句式优美,语句生动;旋律轻快,诗意浓郁。
这里写春回大地一这是写“时”。
二段,写物。表观春之喜;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写大地复苏,写欣欣向荣;绘立春、雨水之间的时令景色,迎春之意跃然纸上;每一句都是一个美好生动的画面;炼字炼词,手法生动;意境美妙,情感热烈,动感鲜明;大处落笔,大笔勾勒,引出下文。
三段,春草图。写游春之悦;写雨水、惊蛰时刚萌发的小草,赞草之报春,欢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一层写草,先写棵棵小草再写大片大片的小草;第二层写人,先写人的活动,再写人的感受,以烘托小草的可爱。文段给我们以:时令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画面感—小草和快乐的人们;动静感—片一片的嫩草和享受春光的人;色彩感—嫩嫩的,绿绿的;层次感—写草,写人,写人的感受;对称感—短句之妙;音乐感—叠字运用;轻快感—多用短句,节奏轻快活泼;情味感—叠词的运用,句式的反复、排比、倒装;诗意感—生动传神的动词,含情反复的句子。
四段,春花图。咏花之争春,写闹春之乐;春分时节,赏花之乐力透纸背;时令在向前推移,“桃花、杏花、梨花”的争奇斗艳、欣欣向荣有着细微而又清晰的时令顺序。全段用五个句子写花,分为“从上到下”三个层次:上写花势繁茂,花色斑斓,花味甜蜜;中写恋花的蜂蝶;下写地面上的各种烂漫的草花。这是一幅立体的有声有色的绚丽画面;修辞手法非常丰富一一拟人、比喻、通感、顶针、夸张、反复、排比应有尽有;表现手法非同一般—实写、虚写、映衬、烘托各显其妙;句式的选用非常得体—整散并用,诗意盎然,花的热烈、绚烂、甜美、快乐、自由以及让人陶醉、让人遐思、让人赞叹的情感尽在其中了。
三、四段描绘的是春中的自然景物。作者具体描绘了春草、春花两个典型画面。草萌于早春,花开于盛春,所以先写草后写花,顺序自然,细节美妙。
五段,春风图。绘风之绿春,写沐春之醉;写清明时节田间的诗情画意;分三个层次写出了春风特有的情态、春风中所特有的气味和春风中传来的声响;从触觉、嗅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带给人们的惬意感;语言表达的变化表现在引用手法的运用和长句的运用,文学的氛围更加浓郁;“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变无形为有形,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轻柔;“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呼应着“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和“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一”表现出在春天大自然的怀抱中的人们的愉悦。
六段,春雨图。颂雨之润春,写赏春之感;写出了谷雨、立夏间的暮春景象;有画面感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有色彩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有空间感—白天雨景中,写了空中、屋顶、树叶、小草四个层次;有时间感一“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还有主次感、宏微感;有明写,有暗写;有景物,有人物;有精彩的比喻句,有精致的单音节词;全文节奏在这一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明丽、热烈转向朦胧、静谧。五、六段变换了角度,描绘的是春中的自然气象,在自然气象的描绘中表现自然的景物。按照人们写景“先风后雨”的习惯,其顺序的安排也显得自然而得体。三、四、五、六段,春草图一春花图一春风图一春雨图,按时令的变化从初春写到晚春,每两段为一个层次,可谓构思精密,且是非常有条理而决不杂乱的顺序。
这几段写春色明丽—这是写“景”。
七段,迎春图。写人之迎春,绘爱春之态;珍爱春天之情洋溢于图卷间;短短的几句,写尽了一个世界的人在春天里的精神;全段分为人的活动和人的心理两个部分,一实写一虚写;“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像警句一样生辉。
/ 4
这里写春早人勤—这是写“人”。
七段由写景转向写人,写的是社会景象。相比三、四、五、六段而言,是又一次变换描写角度。从五幅图的顺序来看.这里由写“景”变为写“人”。这一“变”极为重要,既关注到写作顺序的变化,又关注到描写角度与内容的变化;文中因此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以上三、四、五、六、七共五个段,是《春》的第二部分,是绘春。这个主体部分由自然现象和社会景象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以表现社会景象为次,顺序自然,主次分明,结构精细。八、九、十段,颂春。表赞春之意,表喜悦之情;三个比喻句各自成段,表现出文章的结构美和作者的宁引清美;它们生意盎然,音节响亮,化虚为实,画面闪现;总写了春天的
新、美、力,表现了春的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它所含有的无限美好的希望;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壮的青年,表达的顺序也耐人寻味,虚写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这几段写春意催人一这是写“意”。
【语言卡片】
【生动叠词}
欣欣然偷偷嫩嫩绿绿轻悄悄软绵绵嗡嗡星星眨呀眨微微密密点点稀稀疏疏渐渐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舒活舒活抖擞抖擞
精妙炼字
①欣欣然张开了眼②太阳的脸红起来了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④蜜蜂嗡嗡闹着⑤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⑥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⑦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⑧唱出宛转的曲子
含情反复
①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②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③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④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⑤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⑦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长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⑧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⑨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五觉写景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化静为动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变虚为实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映潮说课】
《春》教学设想
教学对象:
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文体知识、概括能力相对薄弱。
教学创意:
练认识课文的能力
练文意概括的能力
练精段品读的能力
练课堂笔记的能力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
/ 4
教学环节一:课文朗读
一读:全文朗读。
二读:学生分段自由朗读,要求每读完一段后用“这一段写的是··„”的句式说话。
三读:由教师当“主持人”,用“台词串联”的方式引领学生读好(春》的五幅图。
如: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现在让我们带着迎春的快乐,走向那茸茸的绿草地。请同学们带着游春的喜悦朗读课文的第三段。
四读:读好课文的最后三段。
用赞美、惊喜的语气读第八段,用赞美、欣赏的语气读第九段,用赞美、欢快的语气读第十段。
教学环节二:认识课文
话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受,说说《春》是一篇什么样的课一文。
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基本上了解如下内容:
《春》是朱自清先生怀着热切而又喜悦的心情描绘、赞美春天的散文。
《春》是一篇移情人景、有着浓郁的抒情氛围的精妙散文。
《春》是一篇画面感极强的写景文。
《春》是一篇主要通过比喻、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和形象逼真的美文。
(春》是一篇语言优美清新、节奏生动明快、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章。
《春》是一篇让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灵气的课文。
《春》是一篇让我们感受春之新、春之美、春之力的美好短文。
(春》是一篇结构精致、顺序严密、布局生动的文章。
教学环节三:概说课文
活动要求:每位同学接着下面的句子补写,补写的语言既要优美又要概括,要按顺序概述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
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在他的笔下,是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看,在醒来的春天里,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陶醉在如诗如歌的美妙境界中。
教师组织生动的课堂交流活动,并展示最为简洁精美的“答案”。
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一:精段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春花图”。
一读: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出这一段文字的层次。
二读:同学们在教师的“主持”下再读,读出其中的情味:
那花儿开得多么地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
那花儿开得多么地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那花儿开得多么地甜美—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一花引来百花开啊一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三读:背读此段。
教学环节二:精段欣赏
话题:“春花图”十美欣赏。
教师举出范例,同学们思考、品味此段的精美。
课堂发言、交流:
师生对话的内容可能有:
情感之美,构图之美,色彩之美,字词之美,句式之美,音韵之美,修辞之美,虚实之美,动静之美,主次之美。
教学环节三:课堂听记
教师讲析,学生笔记:
/ 4
这一段描绘,先写树上的繁花似锦,次写树中的昆虫喧闹,再写树下遍地的野花;写眼前的花儿争春,又写想象中树上结的果实;写花的色彩,又写花的甜味;明写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写风与太阳。这样动静结合、色味结合、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的描写,就绘出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美景之中。(引自于漪《春》的教学设计)
(也可利用前面“课文品读”中对第四段的讲析内容)
[助读资料】
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给我们创造出春日触融、春水泱泱、春草茵茵、春花攘攘、春风煦煦、春雨绵绵、春到人欢的优美意境。它像一首欢快的歌曲,沁人心脾;又像一幅清丽的水彩画,令人陶醉。这优美的意境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
(马健《<春)的教学之我见》,《文学教育》2007年第3期)
《春》是一支歌,优美的旋律低回着绵绵的情意;《春》是一幅画,明丽的色彩氤氲着自然美丽的容颜”《春》是一首诗,华丽的诗句书写着季节的心跳;《春》是一杯茶,浓郁的香味浸润着读者的心灵。用心体会作者向我们描绘的这种美不胜收的世界,是一种怎样愉快的享受啊!你不觉得有一个春天,正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
(阎蕴华《<春>:美不胜收的世界》,(阅读与鉴赏·初中》2005年第12期)
《春》的章法, 有一点危险性:分门别类的写法是不容易讨好的,有平铺直叙、罗列现象、写成流水账的危险。流水账、罗列现象、平铺直叙,在艺术上的危险就是单调,缺乏内在的丰富和变化。如果真是这样,朱先生这篇散文就不可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可能是意识到了单调的危险性,朱先生在行文中,一方面以一种孩子气的单纯贯穿全文,另一方面,又在努力寻求内在的变化。前面已经说过,从视觉意象到触觉、味觉和听觉的转换,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在大幅度动态的、热闹的景象之后,提供一幅静默的图画,与之形成对比,预防可能产生的单调之感。应该说,这一笔是比较到家的。
(孙绍振《解读朱自清< 春> 和林斤澜的< 春风> 》)
教学角度:扩读一一-立足课文,扩展延伸,拓宽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主要教学步骤:
1.简介作者,导人课文。2.点击课件,赏画面,听范读。3.揣摩情感、语气,点读、齐读课文,概括文中描写的对象、展示的画面及蕴涵的情感。4.教师引导学生读好、读懂、读透第四段,从描写对象、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写作方法、遣词造句、艺术效果等多角度品析。5.学生分小组活动,从课文中自选语段阅读、品析,全班交流。6.各小组收集信息,查阅资料,分类积累:①古今中外写“花”的诗词及名句;②写“雨”的诗句及文章片段;③含有“春”的诗词及文章。,.以收集的诗词、散文、描写片段为朗读材料,组织“春之声”诗文朗诵会。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