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初学者最最基本的姿势和站位及应该注意的细节

时间:2019-05-15 03:5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台球初学者最最基本的姿势和站位及应该注意的细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台球初学者最最基本的姿势和站位及应该注意的细节》。

第一篇:台球初学者最最基本的姿势和站位及应该注意的细节

台球初学者最最基本的姿势和站位及应该注意的细节

左手手架

手指充分张开

大拇指第一关节贴在食指骨节那里

大拇指微微上翘与食指所形成的角度用来架球杆 其余四个手指头和手掌周围贴在案子上 手心是隆起 差不多能塞个乒乓球

切记中高低杆是手心隆起的高度调整的而不是 四个手指头支起来的高度调整的 左臂自然弯曲

图例就用打斯诺克的了

保罗亨特啊 喜欢的第一个斯诺克选手 可是他已经不在了 呜呜呜呜。。注意看左手架姿势

右手握杆

右手握杆的位置有好多因素可能位置不一样(球杆长度 前面运杆留出的球杆长度 身高 个人习惯)但是最标准的地方应该是小臂和大臂形成90°之后 小臂自然垂直 这个位置握杆是发力最大的

(不知道描述对了没 看奥沙的图示)

但是注意 右手握把不要太靠后会使运杆不稳

握的太近用不上劲儿 右手虎口握住杆 打斯诺克的后三指都握紧 一般后两指可以放松 右手腕不要弯 不要向外翻 也不要向离扣 和小臂是一条线垂直下来的

运杆出杆

下巴微蹭杆起到稳定球杆的作用

要使球杆运的平稳些最起码这根杆得让它直着运啊

右大臂不能歪 不要往外也不要往里 有这种情况的童鞋需要板姿势 大臂不能晃 小臂前后摆动

(球台五分点放个球 白球放底袋袋口 摆成直线 打对角底袋 这个比较练后把稳定性)

奥沙啊 等于左手架 下巴 右手握杆 这都是在一条线上的 再看看亨神的 这个应该是出杆了

出杆后不要有什么后续动作(比如身体突然起来或者把球杆突然想上挑 有位大姐曾经打完球向上挑球杆结果把人家灯泡给打坏了。。)就是你运杆什么样出杆也要这样 保持稳定才能打准点

站姿 双脚与肩同宽 左脚向前站半个脚掌

左大腿带着左膝向里扣(弯曲程度看照片。也得自己感觉)右腿绷直向后压 屁股自然就感觉向上翘 后背自然下压(平的)重心在中间

全身照不好找啊。都是半身的 自己打球的时候慢慢感悟一下

傅家俊案边上的手架 看姿势

瞄点节奏

首先看下球线(击打球和袋口确定的线)再看击球线(白球和击打球确定的线)

确定击球点(说白了就是白球该照着你要进的那颗球往哪儿打)右脚猜在击球线的反向延长线上(这是帮助瞄点的)趴好姿势后 运杆速度不要太快

把球杆运平稳再出杆 否则是打不准点的 就更别提杆法了

一般是 瞄瞄瞄 蓄力

出杆 蓄力开始会不习惯 打不准 但是练习了之后 这是能打准球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而且还关系到发力和杆法

我一直觉得戴大爷的姿势是很标准了 这也是他能屹立球坛这么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如果想把球打进 要先看好下球点 姿势站好前想好自己用什么力度和杆法(刚开始打球就打中杆就好了 照着白球中点打)再趴好姿势再运杆

打球打多了就大致能想到白球怎么走了 就能连续进球了

多注意这些细节调整姿势 多练习慢慢的球技就会很好啦~

第二篇:夏季登山应该注意的细节和事项

夏季登山应该注意的细节和事项

1.首先要看山的高度以及你个人的目标,如果山的高度在1500m以上的话,要到达最高峰,首先必须做好防寒工作,还有高山的天气一般反复无常,带好防雨防雪工具,如果太阳光比较强烈的话,最好是带上防晒霜。还有就是建议不要单独一人爬山,这样能更好的达到爬山目地。

2.鞋子够大够软登山,当然要有一双合适的登山鞋,一、鞋子要按足形选择:高足弓的人,足部避震能力较弱,宜选避震能力好的鞋子;扁平足则应选择可承托足弓的鞋子。

二、试穿登山鞋时,若大脚趾与鞋头留有一个拇指宽度的空间,便是合适的尺码。

三、鞋身前脚掌的位置应足够柔软,易于弯曲。

3.袜子内薄外厚。棉质袜子虽然吸汗能力较好,但经多次清洗后,棉质纤维可能出现变化,反而增加足底的摩擦力,容易将脚磨出水泡,所以,爬山者不宜穿太旧的袜子。如果脚汗太多以致袜子湿透,应更换另一双干爽的,有助减少摩擦力。

4.有些人为了预防脚起水泡,爬山时习惯穿两双袜子,这时,最好应把薄的一双穿在内,厚的穿在外;至于爱穿“脚趾袜”的人,则应选质地较薄的,以便把它穿在内,外加厚袜。

5.趾甲别剪太短。脚趾甲不宜剪得过短,长度需与趾顶肌肉的高度一致,并且要平剪,即把趾甲剪成方形,最多把两角锉圆即可,以防趾甲再生时,陷入周围的肉里。

6.长鸡眼或厚茧者勿乱处理。要是脚部长了鸡眼,应由专业人士处理,切勿自行使用鸡眼药水,以防药水渗入太深后长时间步行,令患处出现损伤。至于厚茧,专业人士会用手术刀削去死皮,以免长时间爬山导致厚茧下的嫩肉被压伤。一般爬山者则可用磨足石磨去死皮,减少茧的厚度。

7.涂润滑剂治水泡。万一起了水泡,切勿自我刺穿,免得感染,应任由它自然痊愈。可在水泡上涂搽少许油性或水性的润滑剂,以减低摩擦力。不过,油性润滑剂未必人人适合,可用水性润滑剂代替。

8.个人用品、包括服装、卧具、餐具、日用品。准备这些东西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山区气侯特点,尽量作到轻便、多功能、保证基本需要。其中日用品的品种在保证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条件尚可配备摄影照相器材、望远镜、指北针、雨具、收音机等。日用品中不可忽略的是装具。最

好是能够腾出双手的双肩背式的背包,外加一个腰带式腹兜。前者装放营地用品,后者装放途中常用物品。

9.不要忘了带个手杖。最好是滑雪杖,也可用3公分直径的竹棍代替。登山时有了它,人就变成了“三条腿”,起到了防滑、防摔、稳定重心、节省体力的作用。长度不要超过身高的一半为宜。

集体装备:主要包括露营装备、炊具、燃具。当然,如穿插安排有攀岩活动,还应配齐攀岩技术装备,包括:安全帽、主绳、铁锁、小绳套、安全带,岩石锥、岩石锤、上升器、下降器、外伤药等。

10.环保用具:野外作业用的便携式小锹、小镐、垃圾袋(可用废塑料袋),拾垃圾用的竹夹子(可自制),掩蔽厕所用的围帐等。

11.食品:主副食每天每人按1公斤准备,尽可能用耐存、保鲜、便携的成品或半成品。饮料除途中必备的以外,尽量准备粉状冲剂,以减轻途中负重。各种食品的外包装以非玻璃制品为宜。在山区采食野菜须求得专业人士的指导。

12.爬山前,要睡眠充足。

13.车行至目的地,领队须指派人员整理车内清洁并检视遗漏物品并开始早餐炊事,每日早餐结束,队伍出发前领队须(1)再次说明当日行程概况与行进期间注意事项,(2)视当时气温决定暖身运动时间,暖身运动时间至少十分钟,如此队员才能避免腿部抽筋或走不动的状况,(3)指派且公布前导者与押後者并要求队员不得超越前导者与不得落後押後者,同时队员到达目的地须向前导者报到,避免队员走丢,干部却浑然不知。14.当队伍循序往目的地前进的过程都会出现状况考验向导群,如何解决这些状况无标准答案完全视向导群的临场应变。

15.行进期间领队或向导遇到其他队伍都须主动打招呼,遇到反方向的队伍须主动询问山区最新状况,如山屋、水源与路况。遇到同方向的队伍主动了解彼此的攀登路线行程,彼此偶而可相互支援;登山多认识朋友 16.队伍行进过程遇到视野开阔的地点或休息期间,向导群须适时介绍周遭景观与地图定位,让队员了解活动山区的景观概况与简单的地图判读,步伐与调节呼吸

17.队伍行进初期的一公里内,领队须提醒队员(1)步伐无需太快,呼吸调匀,尽量不要用嘴呼吸,步幅的宽度不超过肩宽,同时向导随时注意周遭队员状况,(2)脱去多余的御寒衣物。

18.队伍行进过程须有数次的休息调节队员的体力与掌控全队的功能,领

队与向导自行视状况决定之,基本的决定为(1)队伍前後差距太大,前导者须适时以增加休息的次数,缩短休息时间的方式缩短队伍差距,(2)每位向导的目视距离内至少能看到全队1/4~1/3的队员,否则须以休息方式等对员,如此向导都能照顾到全体队员,不会出现中间的队员走到叉路,自组探勘队找新路,(3)休息的地点须能容纳向导周遭的队员,向导须依地形决定为人员为纵列或聚为一堆的休息方式,并非自己看到一个最佳的位置就一屁股坐下,若造成其他人无合适坐或立空间与防碍其他人员通过就会被视为自私行为。至於休息时间视状况而定,每次最好不超过五分钟,不可等到身体感到冷凉才走。

19.行进过程,欲休息可将背包置於巨石、倒木或树干如此背包好上肩,若是背包置於地面,将大腿弯曲呈半蹲姿势,把背包移至大腿,右手伸入右肩带,将背包重心移至肩膀同时左手再伸入左肩带,此种方式仅限背包重量25公斤以下,超过此重量的背包最好采坐姿背负。

20.领队须指派人员依据活动记录表格,完成文字与图片记录,文字记录

内容含行程时间记录与一篇游记,时间记录依负责人的时间为基准,游记属每日行程日志,详述行程路况、营地、水源与景观慨况。图片记录须至少表达(1)山区景观,(2)登山布道概况,(3)队员活动慨况,(4)营地生活概况。风景图片须注明拍摄点与拍摄方向。重新分配器材

21.队伍行进一小时左右,前导者可确认周遭队员的体力状况是全队最佳的人员,此时须确认各项的炊事装备与当日炊事粮食,前导者所属的前集团人员需要有一组以上的炊事装备,否则前导者须等到装备重新分配才能全力和队员向前走。如此不会前集团到达山庄却无炊事器材或无法搭帐篷的糗事。

22.前导者到达目的地需分配任务(1)炊事下午茶或晚餐,(2)开始点名,如此队员才会集中,同时让後面的队员知道前导者已开始炊事,自然会放快脚步。

23.押後者须携带医药品,因为後集团的体力差容易出状况,尤其是擦伤

药品,押後者需了解每个人的状况适时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後集团出现任何状况,押候者全权处理,事後再回报领队即可。有任何争议必须等检讨会议再议决之,活动期间不可发生争吵事件。

24.一般行走於传统登山路线的队伍很难出现迷路状况,因为登山步道会

有许多登山社团的路标,即使叉路亦会有人置枯木阻隔且开阔的岩屑地或

河床都会出现人为的叠石指示登山步道,队员容易发生迷路的情况是抄捷径,林道叉路,此种路线发生迷路仅需退回原路重新观察再出发。25.一般行走於非传统路线的队伍迷路的机率较高,地图定位判断错误与天候恶劣,所以此种探勘路线,天候恶劣不宜行进避免全队进退失据,发生call直升机载客的情形。

26.小队伍的探勘或训练活动常会躜行於箭竹林或茅草堆,前导者的体力与精神消耗相当大,前导者稍不留神就很容易走错且容易出现不可预知的错误,前导者的後方队员须适时的提醒修正,同时领队须适时轮换前导者避免全队被误导与单人的体能消耗太多影响全队行进速度或陷入危险地区

27.不论任何型态的队伍最好排定一日凌晨轻装行进的行程活动,目地是训练队员使用头灯攀登的感受,自己须找出走路的感觉,摸黑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否则人员易疲困想睡觉

28.队伍行进间遇到天候恶劣容易出现队员失温状况,一般队员行进就会发现他的步伐不稳,如喝醉般行走方式,此时就须就地想办法保护他的安全,大致上可用(1)取出暖暖袋(此物品每位干部随身至少携带三个),按照暖暖袋使用说明使用,等到温度上升到理想状况再置於患者的胸部与心脏附近,(2)取出炉子,煮开水或携带一只保温瓶,冲泡甜饮料,如姜汤等。

29.如果队员以成半昏迷或昏迷状态,合并两个睡袋,失温者於胸部置两个暖暖袋,重点是失温者须全部脱掉外衣物,另派一人也是脱掉外衣物以共享体温的方式紧抱失温者,此时大家须轮流提供体温给失温者,同时自己须不断的喝姜汤驱寒,若失温者依然昏迷,将双脚浸泡於温水,须注意水温的恒定

30.行前会议须告诫所有队员,出发前两日必须睡得好,吃的好,正常作息可减少高山病的发生,高山病的徵兆与潜水夫病类似,主要是对於外界气压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疾病,每个人的适应能力皆不同,解决之道是让已发生高山病的队员於原地或下撤10公尺休息约半小时,再视状况决定是否继续前进,若能勉强行走,等到营地再想办法解决。

31.从营地返回登山口代表活动接近尾声,队员的掌控更重要,从营地到登山口都需逐一清点人数,避免队员被放鸽子,开车前亦须再清点一次。32.亲近大自然是每个人於假日最想找一处清净感受天地之美的时刻,然而本身的野外经验不足常无法尽兴,野外的经验累积除前人的口述、书本的资讯外,更重要的是亲身的体验,身处自然环境忌晦意气用事与不服输的心态,只要沉著应付,头脑冷静,小心行事,一切的状况自然能克服,野外知识无标准可依循,亦无正确操作手册,它在於自己如何能零活运用自己的头脑与现有的器材与装备。

33.山永远在,一次不行,下次再来,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一切的自然脉动尽在眼中。

下载台球初学者最最基本的姿势和站位及应该注意的细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台球初学者最最基本的姿势和站位及应该注意的细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