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族人民教案
各族人民心连心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并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风貌。2.能大胆模仿各民族的舞蹈动作。3.体验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美好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
教师:“你们知道我们是什么民族吗?除了汉族还有许多的少数民族,你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
教师小结: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在中国的土地上,汉族人民占了大部分,其他55个民族占小部分,比较少,所以称为少数民族。
教师:“每个民族都有他独特的特点,有很多地方和我们不一样,想和老师一起去深入的了解一下他们吗?
二、出示藏族解说视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一)幼儿观看视频
教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图片总结
教师小结:西藏的拉萨被称为圣城,布达拉宫是西藏最有标识性的建筑,看到布达拉宫就想到西藏,看到西藏就能想到布达拉宫,藏族的服饰也很有特点。
教师:“为什么衣服要脱掉一只袖子?哈达有什么意义? 教师:“领略了藏族的建筑风格和服饰特点,他们也特别能歌善舞,他们跳舞和我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我们一去去看一看,学一学。
(二)出示藏族舞蹈视频,幼儿跟跳
三、出示蒙古解说视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看完了视频,谁来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骑马、射箭、摔跤
教师总结: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住的地方叫做“蒙古包”,为什么不住在房子里,而住在蒙古包里呢?原来,蒙古族是游牧民族,牧人要放牧为牛、羊、马找到草地,根据天气或季节而换地方蒙古包便于携带。
教师:“刚才欣赏了藏族舞蹈,现在我们再来学一学蒙古族舞蹈,感受一下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跟跳。
四、幼儿欣赏了解傣族居住地和风俗
教师:“这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是傣族竹楼,云南西双版纳盛产竹子,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放些杂物或养些牲畜,因为云南多雨潮湿,下面用柱子撑起来能够防潮、防水、防震、防虫,冬暖夏凉。
教师:“这是什么?——孔雀舞。孔雀——吉祥、善良、美丽。傣族还有一个盛大的节日,看一看“泼水节”
教师小结: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水是圣洁、美好的象征,把水泼在身上能够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五、出示图片,教师操作连线
六、出示中国地图,把民族娃娃和民族对上号
教师总结:“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虽然风俗不一样,语言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是中国人。
活动结束:欣赏音乐《爱我中华》幼儿集体舞
教师:“下面的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人,我们一起听一听,跳一跳。
第二篇: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 教案
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过渡时期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先后跨入社会主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2.能力方面:(1)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史实的回顾和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发展的教学,培养学生将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的能力。(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统一战线的发展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提高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统一祖国的大业中,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重要性的认识。(2)通过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和各族人民所取得的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政策,要使各族共同发展繁荣,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联想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统一战线的不同内容和作用,指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2)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和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历史资料,指导学生运用史料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重点。要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必须继续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因此,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提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而奋斗。可使学生以爱国统一战线为突破点,联想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而形成完整的概念,提高对统一战线作用的认识。(2)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重点。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是适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政策。只有实现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才能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2.难点分析;(1)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在不同阶段的内容和作用是难点,教材限于篇幅只是一般提及,要使学生理解掌握,必须适当选用典型事例加以说明。(2)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是难点。学生对原处在农奴制、奴隶制的少数民族,或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少数民族,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难于理解,教学中必须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步骤分清讲透。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请同学们谈一谈取得了哪些成就? 生:(回忆并作答)
师: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也离不开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统一战线的作用和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板书第九章课题,边指边讲)大家都知道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曾建立过怎样的统一战线组织?
生:(与教师共同回忆,回答)
师:在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由于革命任务不同,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范围也各不相同,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全国革命胜利以后,还需要不需要这个法宝了呢?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前提示并作答)
师:对!由于这些原因,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没有放弃这个法宝,而且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统一战线。加强了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与合作。
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过渡时期的统一战线(1949~1956年)
师:大家还能回忆起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的盛况吗? 生:(有的思考,有的翻阅教材。稍候,请一位学生作答)
师:1949年9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建国初期统一战线的最好形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2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是最好形式呢?
生:(结合1949年9月政协会议内容,请一位学生作答)
师:(从代表的广泛性、政权的民主性、各党派的平等合作等方面进行概括后指出)人民政协在过渡时期,都发挥了哪些作用呢?第一,起到了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的作用。第二,它协助人民政府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打击不法资本家的猖狂进攻、控制通货膨胀、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三,在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起了配合作用。如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协助党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国家能够通过赎买政策来实现改造的目的。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统一战线(1956~1966年)
师: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民主党派也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那么,党对这些民主党派的政策又是什么呢?这是当时在统一战线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方针呢?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资料,结合小字部分作答)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一方针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请学生作答)师: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什么呢? 生:(认真看教材,并请学生作答)
师:对!这一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上多党合作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民主党派在建国以来所起作用的肯定。因而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极大地鼓舞了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热情,使之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更加积极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而使统一战线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文革”时期的统一战线(1966~1976年)
师: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哪位同学还记得“文革”全面发动的时间?
生:(思考并作答)
师:就在1966年夏天,北京红卫兵发出“致民主党派最后通碟”,紧接着占领和查封了各民主党派的各级机关,导致民主党派的日常工作和组织活动完全停顿,党对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名存实亡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统一战线(1978~90年代)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于 1976年 8月召开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1979年10月,8个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召开,各自产生了新的领导机关。这样,民主党派恢复了活动,并发展了新成员。这是“文革”后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成果。1981年,我党又明确地把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称之为“爱国统一战线”,它是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发展。请同学们看书并讨论爱国统一战线都包括哪几部分力量?新发展表现在哪里?
生:(同学互相讨论,请几位同学分别作答)
师:爱国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它的任务仍然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它的任务要强调高举“两个旗帜”和“一个奋斗”。
生:(认真看书与教师一起明确“两个旗帜”“一个奋斗”的内容)
师:(概括总结后,进一步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为什么要突出“爱国”呢? 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
师:根据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16个字方针”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生:(认真看书并作答)
师:这“16个字方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深化;它更加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思想上彼此沟通,使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勇于肩负重任与共产党人披肝沥胆,共同奋斗。大家请看教材225页插图,这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讨论并作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从建国初期到90年代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打出统一战线简表投影)
生:(与老师一起按阶段、时间、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不仅在统战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在民族工作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二、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 1.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仅占全国人口8%的少数民族,却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4%。由于他们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和交错居住”的特点,所以,在全国2 000多个县中,绝大多数县具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我国的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就一般而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又比较落后,这也是实际情况,落后的原因何在呢?
生:(认真看书思考并分点作答)
师:即便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其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了解教材226页小字部分第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从我国民族情况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又在我国宪法中作了明确的规定。
生:(请一名学生读,教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师:除此,党和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平等、团结的具体政策,下达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投影展示以下资料三则)
(1)1951年,政务院发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匾额等一律禁止或加以更改”的指示。
(2)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3)1989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执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从而使少数民族在解放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2.党领导各族人民进入社会主义
师:56个民族同在一个大家庭,亲如兄弟姐妹,但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少数民族人民为改变落后状况,强烈要求党和政府进行社会改革。
生:(随着教师的讲述,思考改革的方式)
师:党和政府按照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社会改革。这个改革一般是分为两步完成的。第一步是民主改革,即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原有剥削制度,消灭了阶级压迫,有的地区也进行了土地改革。第二步是社会主义改造,即1956年,全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和政府又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按照各民族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现状和经济结构不同,社会改革的步骤也不尽相同。
生:(在教师引导下看小字部分)3.民族区域自治
师: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即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政治制度。到9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多少自治区、州、县?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呢?
生:(参照课文及教材227页表格,联系地理知识作答)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什么意义呢? 生:(阅读教材并作答)
四、各民族共同繁荣
1.党和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师: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援。仅以西藏为例,财政上,从1952年到1983年,中央的财政补贴就达72亿元,是西藏自治区1983年工农业总产值的10倍。物力上,仅1983年从内地调到西藏的商品,就占西藏商品货源总量的84%。人力上,国家选派了大批优秀干部、科学技术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大家熟知的孔繁森。
生:(学生联想电影中的孔繁森,简单议论)
师:党和政府也特别重视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和人才,提高其文化素质。生:(在教师指导下,看教材227页“西藏大学成立”图)2.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生:(认真看书思考并作答)
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哪些发展,能举例说明吗? 生:(在教师引导下结合教材227页小字部分作答)
师:对!还有内蒙古呼和浩特成为我国重要的毛纺织业中心之一;包头成为钢铁工业基地;刘家峡水电站就建立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西藏地区工农业总产值1983年达7亿多元。这些不仅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也说明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是正确的。
小结(略)
布置作业:(除完成练习外,可利用课余组织学生到本地少数民族自治区搞一次小调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内容均可)
第三篇:各族人民心连心演讲稿心得
天上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团结月”凝铸兄弟情。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团结、互助、友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优秀的品质,我们才能有机结合起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在并肩建设社会主义、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当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像吴登云这样无私奉献的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从1982年至今,新疆共表彰奖励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748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273名。
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一位普通工人,今年夏天为了抢救不慎落水的汉族儿童,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地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在各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多次获得各级政府颁发的民族团结模范称号。
杨忠贤,巴里坤草原上的一名乡村医生。他为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妇女接生3000名婴儿,挽救了数百濒危病人的生命,培养出上百名弟子在草原上救死扶伤。在他死后,哈萨克牧民破例第一次用自已的风俗接纳了这位汉族兄弟,将他安葬在雪山脚下的哈萨克族部落墓群中。
阿布旦,阿勒泰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牧民。1996年冬天,阿勒泰地区遭受3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上百名汉族矿工被大雪围困在离阿布旦家毡房不远的地方,随时有生命危险。阿布旦毅然把自家储备的面粉分给断粮的人,把自家正在怀胎的8头奶牛宰杀,将牛肉分给饥饿的人。
家住乌鲁木齐高新区桂林路社区的王燕娜,为了挽救一名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无偿将自己的肾捐献。并表示要自强不息,继续为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热爱民族团结的无数干部、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地贯彻民族团结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团结则兴,分裂则衰;团结互助则存,损人利己则亡。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如此。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团结、互助、友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优秀的品质,我们才能有机结合起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面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团结互助尤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志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面实践荣辱观;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用无悔的青春创造闪亮的人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前行,作一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坚定践行者!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国各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和积定。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
第四篇:第十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第十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教学难点:
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民族音乐,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讨论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示投影)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第五篇:第11课 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教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腰站中学:鲁建明
一、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各族人民大团结,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其核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保证了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四、教学条件支持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过《爱我中华》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歌曲,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美好(见多媒体)
提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民族分布数目最多的省?
情景一:猜一猜:他们是哪个民族? 情景二: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 结合学习提纲,完成自学 自学提纲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何时颁布?主要内容是什么?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问题二:各民族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措施、发展的表现。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此目教材内容,找出要点,做好标记,回答老师的提问。问题1: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1)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政府给予了政策保障和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2)通过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抽调内地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
问题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如何?
“一五“期间,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重点工程有内蒙古钢铁基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宁夏青铜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兴建,为这些地区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建成,改变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贵州打造“西电东送”王牌电站——洪家渡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问题3: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如何?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步普及了义务教育,基本形成了符合少数民族的特点的比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事业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例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各民族大团结。这是因为(C)①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③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团结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变式练习:从牦牛到火车,西藏五十多年间完成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数百年才能 现的转变,这是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西藏实现历史性的跨越,从政治上说明了(D)
A、我国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的胜利 B、实现民族繁荣必须由汉族支援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