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案大全

时间:2019-05-15 03:0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案大全》。

第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案大全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兴开街中心小学

胡立成

2014年9月27日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案

2.不可丢掉的传家宝 ——《说说零用钱》

一、教学目标

1.反思自己以往使用零花钱的合理性。

2.学会有计划地安排和使用零用钱。

3.知道使用零花钱应当考虑到节俭。

二、活动过程:

活动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说说零用钱 提出理财

1.(示家庭账本)

导入语: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无论家庭的收入如何,父母为孩子们的付出同样是巨大的,我们开始理解父母为何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了。除了理解,我们更多的是要付之行动。勤劳节俭是我国的文明传统,俗语说:“要一分钱掰开两半花”。你想把自己的零用钱一分钱掰开两半花,帮父母节省节省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理财的问题,说说零用钱吧!

板书:说说零用钱

2.示课前调查表。老师作统计后的分析。展示学生零用钱的花销情况。

同学们,“我想要”的东西可真不少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理财,看怎样巧用零用钱,买到更多我想要的东西吧!

板书:我想要

回忆家庭账本中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巨大。

了解零用钱包括了可独立支配的压岁钱、生日金和平日的定额零用并知道同伴的零用花在何处

以谈话的形式唤回学生已有的生活记忆。感受理财节俭的重要性。

二、巧用零用钱 花钱有招 ’

1.游戏“猜猜,我猜猜猜”

※猜猜一支晨光圆珠笔的价钱?

地点:普通文具店()元。

中华广场文具用品处()元。

A.¥2.5元 B.¥4元 C.10元

(1)同一支笔,为何价格却不一样呢?

(2)老师手里也有一支晨光圆珠笔,价格比你们刚才猜的都要低,它只需¥1.5元,你想知道我在哪里购买的吗?

板书:集中批发

(3)办公室里的李老师也有一支同样的笔,她买的比我还要便宜,才用了1.3元,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板书:学会砍价

(4)为了更便宜,我就去批发300支笔吧,这样能拿到最低的批发价呀。行吗?

板书:按需购买

※猜猜鞋子多少钱?

购买时间:2007年8月

男童牛皮短靴()元

A.¥269元

B.¥80元

C.¥830元

老师用了80元就买到了原价为269元的鞋子,你知道个中的原因吗?

板:逆时购物

2.创设情景:我来帮她出主意

CICI同学想在圣诞节送给爸爸妈妈一份礼物,她觉得圣诞卡不环保,想送一张圣诞歌曲CD给父母。她怎样才能用最少的零用钱买到她想要的CD呢?

※请帮她选择购买途径,并说说为什么。

A.购书中心音像部 CD¥30元

B.普通音像店

盗版CD¥6元

C.网上购物店 CD ¥5~15元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DIY呀? ※介绍用“酷狗”与刻录机DIY圣诞CD。(播放音乐)

※板书:DIY多动脑

※小结:多动脑,多观察,可以省下不少零用钱呀!花钱有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招数。

学生进行游戏,发表意见。

引导发现,了解巧花零用钱的好招数。学生思考,发表看法。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学生进行游戏,发表意见。

引导发现,了解巧花零用钱的好招数。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学生观看课件演示,听刻录后的音乐。

在游戏与情景创设中让学生发现感受巧花零用钱的好招数。初步具备理财的意识。

三、珍惜零用 存钱有方

1.同学们,学会花钱,也要学会存钱,要不到了急需用钱时,又伸手向父母拿那就不好意思了。老师想知道,你们平时剩下的零用是怎么存的?

2.相机补充存钱的方法:存钱罐、记账本、银行存储卡、教育专项储蓄卡等。

板书:存钱有方

学会记账 学生汇报,交流方法。

了解存钱的方法,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财。逐步增强理财意识。

四、增加零用 赚钱有道

1.零用钱一定要有所剩余才能存起,我们能否想些什么办法赚些零用钱,让我们的零用增多,满足我们更多的需求呢?

2.介绍“跳蚤市场”活动,从中你了解到什么?

板书:赚钱有道 举办“跳蚤”

3.你还想到什么赚零用的好办法?

4.创设情景:我眼中的他

小明从批发市场以一元钱的批发价批发了50支圆珠笔,他以1.5元的价格买给班里的同学。A同学认为:小明真是个聪明人,即会赚零用,又方便了同学,一举两得。B同学认为:大家是同学,小明不应该赚大家的钱,应该以批发价卖给大家,这才能显示同伴团结互助的精神。赚区区5角钱,伤害了大家的友情,多不值!

对两个同学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5.看影片《钱的学问》,从中我们会了解感受更多。

小结:赚钱有道,我们不能为了钱,忽略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拥有的亲情与友情!

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跳蚤”活动。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学生观看影片,发表看法。感受赚钱有道,道在何处。让学生知道现阶段作为小学生合理的赚钱之道。同时在情景的创设中让学生懂得在理财过程中不能忽略的亲情与友情。让学生真正懂得赚钱有道的道理。

五、特殊零用 捐钱行善

1.同学们,今天我们整节课都在谈有关零用钱的话题。可是,在同一片蓝天下,有很多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零用钱”这三个字在他们的脑海里却从不曾出现过。(播放课件)

此时此刻,你觉得我们的零用钱还可以怎么用?

2.板书:捐钱行善 美化心灵

3.小结:同学们,原来分享才是富足,零用除了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或需要外,也可以用来帮助别人,为别人带来快乐。我们的心灵也成了小富翁呀!

学生观看课件,引发思考:在心灵上如何取得富足?

让学生自发产生特殊消费的欲望,懂得捐钱行善。帮助了别人,给他人带来欢乐,这是分享后的富足之道。

六、克制欲望 珍惜所有

1.同学们,每个人的欲望都是无穷的,我们想拥有的东西数不胜数,是否“我想要”的东西,“我都能要”呢?

2.创设情景:我眼中的她 小美每月有十元零用。但她看见班中有些同学每月有二十元至五十零用,可随意吃喝和买心爱的精品。她觉得自己的零用太少,准备向妈妈争取更多的零用。你对她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意见?

改板书:“我想要”该为“我能要”

3.小结:欲望无穷,但资源却有限。“人有”不代表必须“我有”。学会珍惜所有,能帮助我们抗衡社会传媒不断渲染、鼓吹的“消费、拥有”文化。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看法。

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懂得欲望无穷,但资源却有限。“人有”不代表必须“我有”。学会珍惜所有,能帮助我们抗衡社会传媒不断渲染、鼓吹的“消费、拥有”文化。

七、善用零用 实践理财

总结:老师很高兴,今天与大家聊了一个这么有意义的话题。我想大家从今天开始,是否应该准备一本记账本、一个小钱罐,根据书上的“善用零用五步曲”的提示,结合今天课堂上探讨的理财方法,开始我们的理财之路呢?祝愿大家成为理财高手的同时,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心灵小富翁”!

板书设计:

集中批发

花钱有招 学会砍价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学反思4份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学反思4份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学反思4份让思考充满课堂——“节俭日”里话节俭教学反思 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被我们推崇的智者诸葛亮亦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在五千年辉煌的历史中,节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每一项涉及到国家的项目,如,轻轨、航天事业„„.都需要大量的金钱。又如,生活里的先进的电子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备受人们,尤其是学生们的推崇,丝毫没有往日节俭的感觉。尤其作为一群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生活的阳光刚刚照入生活当中,眼里满是生活里的高端产品。在社会风气日益浮靡的今天,我们所崇尚的节俭该如何保留,又该如何定义新一代“节俭”,成为一个难题。故而,《品德与社会》在六年级设立了“节俭”一章。目的是教给学生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高年级重在理性教育,使学生认识勤劳节俭的好处,对学生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养成勤劳节俭的良好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而我选择了“节俭日里话节俭”这一个模块作为自己展开项目。鉴于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课程设计上,我将课堂重点定位于,学生们的相互辩论主题,在当今社会里,我们该不该保留节俭这一美德。我的目的是通过辩论就可以让节俭真正住进学生的心里。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收集节俭的资料,选择好正反双方辩手,以避免学生观点的一边倒,或者随声复合。尊重绝大部分的选择。本身,我们的论点设置时间限度为当今时代。正反双方纠结于“留与不留”上。辩题之所以成为辩题,是因为论题本身有一条无形的线,线上正确,线下则否。正因为这样话题才有辩论的价值。在当时辩论的过程中,显然很多选择不保留的孩子,将自己更多的目光选择在了,当今社会生活常态,比如一些方便我们提前享受生活的东西上面。而反方则纠结于,若不节俭,钱从何来。这样整场辩论赛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让人们感受到节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含义。而是随着时代发展的定义,最后很多孩子接受了,大手笔不等于浪费,精打细算并不等于悭吝的概念。从而完成了教育任务。可这节课有些地方也有让我感到遗憾的地方,比如,有的孩子固守“我有钱,我为什么要节俭”,让我感到孩子的品德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坚持,和家校的共同合作。在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答得内容显然文不对题,需要老师进行更进一步的指导。这节课的得与失告诉,我们要树立“教学立足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了教学”的观念。这也告诉我们,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在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心中,与其强调这是对的,不如让学生在真理形成的过程中,告诉我们什么是错的。即便他们固执地不肯说,我相信,在一点一滴的形成过程中,在学生们思考的心灵中,受到影响的是他的内心,真正实现德育的目的。让课堂学习回归生活——说说零用钱教学反思 随着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零用钱也逐渐司空见惯,小孩子手头愈加宽裕,于是浪费之状也随处可见。诚然,物质需求固然需要满足,但与此同时不能够忽略的就是:生活质量是提高了,但我们每个人不应该忽略节俭。针对这一情况,我选择了高年段的《说说零用钱》这一课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以期让学生明白:在今日的我们,依然需要做到节俭,做到合理使用零花钱。《说说零用钱》是小学六年级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二个主题“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中的一个课题。本单元共有五个板块,都是以“节俭”为线索,前三个是围绕国情、家庭这些大环境来设计的,教材在学生进行了传统美德的教育和“勤俭持家”的教育之后,引出了本课题的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零花钱,做到合理利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在本课教学时,教材先介绍了第三小组同学调查全班同学使用零用钱的情况,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提出了同学们在使用零用钱方面碰到的一些问题,并由此展开了深层次的思考。同时,小博士的话更是帮助了学生深刻地思考如何使用零用钱。随后的“我花零用钱的五步曲”,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本课的最后是经过比较和自我反思,归纳出学生自己的想法。整个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探究、讨论当中去感受合理使用零用钱的意义,懂得什么是量入为出,从而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零用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所以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于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本课的主要任务。但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对这些理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在自己日后的生活当中真正地运用到这些消费观念,这是自己这一节课的一大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在教学中我认识到,无论是教科书的内容还是我们的实际教学,都应当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源自学生的生活中来,并且还要回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们的生活为切入点,从调查他们的零用钱数目和用途开始本课教学,接着再深入思考,因此就与本课的“零花钱”息息相关。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提高能力、激发兴趣、学会感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一般包括确立活动主题,制订活动方案,具体实施,总结交流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由于我们的课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于是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看着他们认真地调查,热烈地讨论,严谨地总结,我真实地感觉到了学生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调查、思索、分析,可以让自己更加明白:我们应该拒绝浪费。其次,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资源,结合需求和兴趣进行教学。思品课应当是十分走近学生、走向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中捕捉教育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行为,这也是这堂课教学的一个核心。我利用个案调查展示的形式说明学生的零花钱处理的是否科学,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挣钱的艰辛,在此之后,学生纷纷表示以后要节俭、要体贴关心父母。我们在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还要承担起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关爱社会的责任,因此课堂当中的一些问题的设计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把零花钱节省下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够读书,掌握知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也就贯彻到了注重精神文化消费。总而言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思品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选择事例,再开展教学。当然,这节课当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虽然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但也发现学生的依赖性很强,习惯于“听指令行事”。另外,自己的课堂机智有待加强,综合实践课是生成性的课,这就考验一个老师的课堂机智。总之,今后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自己应做到关注和引导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反省能力和教育智慧。但是,“合理使用零用钱,做到勤俭节约”这样一个良好习惯和观念的形成,不单单靠学校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去加强,这也需要在每一件小事情上花功夫,因此,期间需要家长的配合教育。我相信,教育是一个慢热的过程,这些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坚持,我也相信:只要不断去坚持终将有所收获。联系生活 培养品德 ——《算算家庭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健康成长”这一框题,从“品格的试金石”到“不可丢掉的传家宝”再到“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我校精品课研发 选择了“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这一框题,我负责其中《算算家庭账》这一课时。《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是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能够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同时还要养成良好习惯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更是要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正确了解祖国,通过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等活动,不断修炼自己,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算算家庭账》这一节课取自生活,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这样一节课能够对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进行感情的升华懂得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也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整节课下来,我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节的过渡巧妙自然,基本上可以说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有很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在教学之初,我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行动起来了解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情况,在课堂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之间交流从这张调查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家庭中的花费所占比较大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会有学生说:“我家里从来不给我零花钱的。”、“我一分钱也不花的。”这是我备课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的,此时的教学机智帮助了我,我马上让他们回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你的校服不需要钱吗?你的书本和文具都不需要钱吗?你每天在学校的午餐不需要钱吗?你从来都没有买过课外书吗?爸爸、妈妈每天送你上班开的汽车用的汽油都不是用钱买来的吗?当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们的时候,我看出了他们在思考。再进行一轮的讨论你会发现教学的目的实现了。其实通过这样一个小插曲,我总结出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备教学设计更为主要的是要备学生。整个教学中还有一个教学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花销占家庭的比例行动起来坐到不同的小组,其实在设计过程中我就担心会不会课堂感觉很乱,自己控制不了。结果我仅仅用了举手的方式进行了统计,没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这样整节课学生没有那么活跃。这就让我反思以后的课堂要放手让学生走出座位,不能因为怕而不去做让,其实正确的口令可以让课堂活而不乱,自己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的空间。教学始终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本节课能够很好的完成,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值得我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希望在以后的品生、品社课的教学中会有所进步和突破。《从一粒米说起》教学反思 《从一粒米说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第二个主题第五课。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生活节约与浪费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主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性,提高节约的意识,学习积累生活中节约的方法和窍门,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懂得爱惜粮食从你我做起。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我抓住这一理念,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通过听儿歌看图片直观的让学生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是很辛苦的,因为有了他们辛勤的劳动,才有了我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给学生做一个情感上的铺垫。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呢?学生这时就可以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算出答案。让数字说话是学生明白我们全国有13亿的人口,如果每人都浪费一粒米,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样的浪费,但是我们如果把它节约下来,每个人都勤俭一点,节约一点,那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我国有近3亿少年儿童,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会浪费多少克大米?全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会浪费多少克大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300克,这些被浪费掉的粮食够我们吃多少天?把水龙头开到最细三分钟就漏掉300毫升的水:接着我又提问:“从算一算,你们知道一粒米、一滴水有什么大学问?”同学们有的说:如果每个人每天浪费一粒米,会浪费26000千克大米;有的说:这些浪费掉的大米够我们吃200人吃一年;近三亿少年儿童每人每天浪费300毫升水,那么每天将会浪费九百万毫升水;还有的说:假如每人每天需要摄入的水分是一千八百毫升,那么这些水可以满足2.17亿人维持一天生命的需要。同学们说:从这些小米粒中,我们知道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一滴水,不算多,要是浪费了不得,你一滴来我一滴,悄悄泪流汇成河。我们知道了节约从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做起。

我针对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利用多媒体、看图片,贴爱心卡,建议书,并设计了小组讨论、张贴、计算等活动,让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触动心灵,如当水的数据计算出来后,学生鸦雀无声,他们显然是被感动了。从中我发现设计的活动体验除了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外,必须能让学生的情感为之一震,让他们的心灵得到震撼。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在反思中矫正,在活动中用心体验与实践,在师生平等交流中生成与感悟。不仅对节约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对生活节约与浪费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并真正体会到了一粒米所蕴含的大学问:不能小看这一粒米、一滴水,也不能小看自己对待一粒米、一滴水的方式,它不是小事情,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整个人类的命运。

第三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社会需要诚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和互相交流,体会诚信在交往和处事中的重要价值,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不讲诚信的人失去别人信任的道理。

2.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通过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认识欺诈行为对自身及社会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

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激发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生活中一些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现象。2.学生搜集一些有关诚信的故事及资料。

3.学生通过报纸、媒体、网络收集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的资料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教学过程:

1.教师导语:你听过《七个背囊》的故事吗?在“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背囊中,如果你必须丢弃其中的一个背囊,你会怎样选择?为什么?

2.如果你只能保留一个背囊,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3.想一想,在《七个背囊》的小故事中,为什么船夫把“诚信”看得那么重要?

4.结合小组成员的选择结果,谈谈你的感想,并把感想填写在教材上的记录卡片中。

5.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小故事,设想一下商鞅要不是那么做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讨论: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普通的民众,怎么看待商鞅?怎么看待商鞅提出的主张?你想对商鞅说些什么?

6.小组交流讨论:列举生活中亲眼见到的诚信的人和事,列举听到的见到的不讲诚信的人和事,说说自己对他们的看法。

7.教师导语:“诚信是金,它代表着尊重和信任,拥有诚信预示着永远的成功!”“资料卡”中的内容就是最好的体现,想一想,厂家为什么宁愿损失也要这样做呢?

8.课外拓展。搜集关于诚信的故事,出一次宣传诚信的黑板报。感受诚信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交往中的生活体验,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诚信的形式,认识诚信的重要意义。

2.让学生体会我失信于人、别人失信于我时的感受,对自己不诚实的行为感到内疚和不安。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诚信问题,为建设诚信社会出一份力。教学重难点:

认识诚信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诚信问题。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生活中于诚信有关的资料。2.准备守信于人及失信于人的小故事。3.师生共同收集一些与诚信有关的格言警句。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有哪一件事使你觉得可以信任他?

2.学生制作“信任卡”,写上自己信任的人的名字,将自己对他的信任写下来,交给他。

3.在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同学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并说明自己信任他的原因。

4.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填写表格。

5.辨析教材第12页的两则事例,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说说当自己失信于他人和别人失信于自己时的感受。

6.教师导入:现实生活中,你拥有诚信这种美德吗?让我们一起与诚信交个朋友吧!

7.反思自己以往的言行,看看自己是不是个诚信者。悄悄给过去的自己打个分数。

8.搜集创作诚信的格言、警句并抄写下来。第二单元 男女同学的交往 成长中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春期常识,知道自己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心理和行为方面会发生哪些变化。

2.初步形成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知道自己身体、心理、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是正常的,培养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青春期健康常识,初步形成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小调查

以调查的方式导入,调查:男生常玩的游戏是什么?女生常玩的游戏是什么?回忆:

一、二年级经常玩的游戏是什么。

通过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发现男生和女生,小时候的兴趣爱好和现在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变化。

活动二:竞赛

1.男同学可以开展掰手腕比赛等活动证明自己身体的强壮。2.女同学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或刺绣等活动,展示自己的温柔和细腻。活动三:比较

1.男女同学分组活动,讨论自己和前几年相比,自己的身体都有哪些变化。

2.比较心理上的变化。3.和爸爸妈妈比较。

4.如何面对自己的变化。(请爸爸妈妈告诉自己,在发生这些变化时,应如何正确看待,如何正确解决由于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活动四:我眼中的异性同学

根据教材第18页的内容分组活动,并让学生完成“女生眼中男生的变

化”“男生眼中的女生的变化”两个表格。然后讨论:为什么这样呢?

活动五:悄悄话自己说 1.女孩:男生喜欢比什么? 2.男孩:女生喜欢比什么?

4、男女同学怎样交往

教学目标:

1.感受与异性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 的可贵,做到与异性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2.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相互帮助;学会和异性同学建立友 爱,共同进步。

3.知道男女同学有差异;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相互帮助,知道男女同学有差异。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了解学生中男女同学是如何交往的,他们在交往中哪些现象值得注意,哪些现象值得鼓励。2.教师要了解男女对异性交往的看法。

3.教师事先与学生进行沟通,方便学生就男女生交往的话题向家长进行咨询。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教师调查

教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在本班男女同学交往中的问题,做好课前准备。活动二:夸夸我们班的男生(女生)

组织一次谈话活动,让男生、女生分别谈谈自己眼中的异性同学有哪些优势,当面夸夸对方,帮助大家建立自信,认识到自身的优势。

男生(女生)把对方夸奖的优势用小纸条记录下来,分别贴在黑板的左右两边,大声朗读出来。并谢谢对方对自己优势的认可。

活动三:对比优势、劣势

在“活动二”的基础上,男生、女生分别对比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明白哪些是对方具备而自己欠缺的,以纸条的形式一一对应起来。

活动四:合作游戏 1.运书包 2.猜名

结论:男生优势 力气大 女生优势 力气小 男生优势 粗心大意 女生优势 耐心细致 活动五:讨论

男生女生分小组讨论,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帮助对方做点什么。

5、黄帝、炎帝的神话

1、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和熟悉的程度。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阅读水平选择一些有关的书籍。

2.收集关于黄帝、炎帝的神话故事和皇帝陵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寻根始祖大行动

教师引言导入,寻根始祖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形式,也是民族历史得以延续,民族之魂得以凝聚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每一名同学应当了解我们民族的起源和历史。

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活动:

1.以图片的形式去收集祖先的历史资料;

2.以文字的形式去收集祖先的历史资料;

3、搜集有关民族起源的故事或传说。

活动二:演一演,说一说

1.教师指导学生广泛搜集黄帝本人及周围的人的发明的资料。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展开想象,进行再度创编,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演一演。

3.在表演结束后,由其他同学说出表演组的同学表演的是哪一位祖先所做的哪一项发明。

活动三:论辩会——如何看待祖先的发明创造

1.确定正反方观点。正方观点,我们的祖先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这样的发明,真了不起!反方观点,这些简单的东西也算发明吗?我觉得没什么。2.把参加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做正方,一组做反方。3.通过比较我们会自豪地发现,华夏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的历史达到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我们炎黄子孙应该骄傲。

活动四:我所知道的中华民族始祖

1.教师设计问题:为什么人们又把炎帝称为“神农氏”?为什么说炎帝是“农业之神”?为什么说炎帝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题目去完成。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流。

活动五:黄帝陵祭祖

教师指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要到黄帝陵去祭祖?

活动六:看谁写得好

教师采用教材第30页“教师”的话引入,也可以自己设计导语,引领学生用书写感言的方式完成本页的问题。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世界之最,知道它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探究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创造的世界之最以及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世界之最,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探究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北京人使用火、甲骨文,以及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2.了解关于河姆渡遗志、半坡遗志发掘出了水稻和粟的种子情况的资料。

3.安排学生准备丝绸制品,服装、布料、丝巾、被面、布头等均可,并向家长询问有关这件丝织品的故事。

4.学生书写一幅书法作品,字数不限,要求是本人独立完成。5.制作“丝绸之路”示意图。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说说古人用火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有关“元谋人”和“北京人”的两个自然段,初步了解“元谋人”和“北京人”。

2.教师介绍远古时代的人们对火的认识过程。3.结合资料卡和插图,列举出北京人会用火的证据。活动二:讨论“火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1.分成小组,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交流。2.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3.教师总结火的作用。活动三:“大米”和“小米”的对话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两部分“大米”和“小米”,分别探究、搜集、交流有关两种农作物的知识。

2.教师给出探究提纲,包括:名称、最早种植的时间、由哪个原始居民最在种植等。

活动四:丝绸博览会

将收集到丝织品的同学确定为“展方”,由其他同学扮演参观者博览会的“客商”。进行表演。

活动五:探秘甲骨文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阅读教材第34页的“资料卡”和“商朝甲骨文”的插图,帮助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

2.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甲骨文的文字及图片的资料。

3.师生共同对甲骨文距今的时间、甲骨文的地位、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总结。

活动七:游戏“说文解字”

1.由同学依次到黑板前展示自己写好的“书法”作品,并读出所书写的内容。

2.由另外的同学指认出每一件作品中的文字是哪一种字体的字,再讲出每一种文字出现、存在的大致年代。

3.尝试由同学介绍我国古代每一种字体的代表性的书法家。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思想品质。

2.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材料的分析,探究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基本原理,初步培养学生的现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使学生粗暴了解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改进、利用及传播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了解四大发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思想品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假如没有纸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材料,有绸缎、竹片、皮革、树叶等,每组同学选择其中的一种,在上面写字或画简单的图画。

2.让学生把在这些工具上写字、画画的感受与自己平时用纸写字、画画的感受进行比较,请同学交流这种感受和体验。

3.引导同学回答这些材料作为书写工具的缺点。活动二:看图说造纸

1.教师结合教材36页中间一段文字,介绍西汉时期的造纸术及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6页“汉代造纸流程图”,学生依照流程图,说出造纸的程序、步骤。

3.请学按照教材第36页的“纸的传播示意图”中造纸传播时间的先后顺序读图,是学生知道我国的造纸术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

活动四:雕刻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对比 1.阅读教材内容回答:

什么是雕刻印刷术?什么是活字印刷术?分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雕刻印刷术的缺点是什么?与活字印刷术比较,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是什么?

活动五:说说你知道的指南针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插图,理解收集的史料。2.学生针对指南针的发明过程、指南针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指南针的应用、传播过程的呢感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之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活动七:游戏,指南针的自由-----“我”对世界航海事业的贡献。1.让学生查找、了解有关郑和下西洋和新航海开辟的情况。2.让学生喜欢表演的同学戴上“指南针”的头饰,扮演指南针,依次讲述“我”为世界上重大航海事业所做的贡献。

3.教师对“指南针”的自白加以概括和总结,指出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世界各国的航海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活动九:神奇火药大家谈

1.学生一边展示自己有关火药应用的图片,一边谈火药的利与弊。2.共同总结:要合理地利用火药。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们的祖先在科技、文化和建筑等方面取得的比较典型的、有代表行动成就,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上述几方面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从地震到地动仪 第四单元 不能忘记的屈辱 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列强的侵略行经,使学生牢记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查找、阅读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搜集、利用史料学习的习惯。3.了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简单情况,知道《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探究鸦片的由来和危害

1.结合前一单元祖先留给我们的骄傲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讨论英国为什么向我过输入鸦片?而且数量急剧增长?

3.学生借助教材和以往了解的情况,进一步认识鸦片,归纳出鸦片的危害。

4.指导学生将鸦片的危害写在教材的第54页的留白处。活动二:禁毒行动

1.了解当今社会毒品对人们的危害。2.搜集资料,宣讲禁毒活动。

活动三:讨论《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今天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清楚《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放的?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今天的沿海开放城市是在什么情况下开放的?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将以上二者对比,得出: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在帝国主义威逼下被迫开放的,进行的贸易是不平等的;今天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我们国家主动开放的,进行的贸易是平等的。

活动四:讨论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教师引言,我过爱国官兵这样英勇顽强,为什么还会失败 呢?

2.学生根据了解的知识自由发挥,并相互补充、提示。3.教师归纳总结:一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没落;二是由于政 策集团的妥协退让;三是由于军事装备的陈旧落后。活动五:《马关条约》大家谈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交流。知道《马关 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2.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其危害。活动六:找一找,三个条约的共同点

1.回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2.指导学生对三个条约的内容进行归类。

3.得出结论:都是清政府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使清政府 付出了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的侵入提供了方便等。

10、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中帝国主义犯下的种种罪行,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残暴,从而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3.了解帝国主义在“国中之国”享有的特权,知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野蛮行经,掌握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滔天罪行。

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中帝国主义犯下的种种罪行,知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野蛮行经,掌握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滔天罪行。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国中之国”-----租界

1.教师解释什么是租界?为什么租界为“国中之国”?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租界在我国创设、发展情况。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为什么说租界是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乐园,是中国人民的地狱。

活动二:“万园之园”-----圆明园

1.学生结合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建筑过程。

2.展示、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充分展示圆明园宏大的园林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湛的建筑造型和丰富的文化收藏。

3.在展示的基础上,学生介绍圆明园的豪华壮观,再现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昔日的风采。

活动三:从图片见证“南京大屠杀” 1.学生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资料。

2.将收集到的图片按一定规则分类,为每张图片配上文字说明。3.展示并讲解自己收集的图片,从而了解南京大屠杀。活动四:课外拓展

1.利用班会进行演讲。主题为“从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想到的”。2.小调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教师引言,日本帝国主义先后侵略我国达14年之久,对我国人民犯下的罪行难以诉说,除了教材上介绍的南京大屠杀之外,还有许多,请同学们走访调查一下,将其记录下来。

3.模拟: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

自我介绍,说明为什么要写信,陈述你知道的日本侵略这犯下的滔天罪行,以诚恳的态度劝说日本首相要尊重历史,不要再做伤害人民感情的事情。呼吁人们要维护和平,珍惜和平。

4.召开“勿忘国耻,面向未来”主题队会。第五单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革命前辈和先烈的感情,以及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3.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史实。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教学难点:了解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们身边的共产党

让学生说说他们了解的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如党的诞辰纪念日、党的最高领导机构等。

活动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引导学生展示和交流有关共产党诞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2.让学生把史实资料整理成的小故事进行演讲。

3.教师小结:曾经是这么少的几个人,曾经是这样的势单力薄,可正是这点点星火,燃起了中国革命的希望。

活动三:展示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1.引导学生交: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中的丰功伟绩。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各组的学习兴趣和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结合教材第70页和71页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自由交流,并形成图文并茂的资料汇报单。

3.请每个组长将重点了解到资料进行讲解。活动五:制作纪念卡

1.老师出示一个同学的生日,问:这个日子对你来说特别重要吗?为什么?

2.出示几张特别的日历(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问,你们知道这些特别日子的来历和纪念意义吗?

3.学生自由交流,制作纪念卡。活动六:课外拓展

1.学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学生边唱边回顾共产党成长历程的丰功伟绩。

2.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抗争的丰功伟绩后,学生共同交流内心感受。写一篇周记。

12、军旗升起的地方

教学目标:

1.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热爱解放军的教育。

3.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创建革命武装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进行热爱解放军的教育。

教学过程: 1.军旗的来历

出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面红旗的来历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入“‘八一’南昌起义”的学习。2.“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1)生出示搜集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图片,再现历史情景。

(2)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图片了解“八一”南昌起义中军旗的来历。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讲述“八一”南昌起义的经过。3.了解“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

(1)引领学生分析“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包括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蒋介石叛变革命、“八一”南昌起义等历史事件的简要介绍。

(2)让学生试着讲述一下自己搜集的有关的革命故事。(3)通过以上讲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军队。

4.小组讨论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1)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2)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1.2 社会文明大家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

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

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4.全班交流。

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活动二: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3.谈体会。

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4、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活动三:“一米线”告诉我

1.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2. 模拟体验。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 学生表演。

4.讨论交流。“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6.探讨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7.活动:“给自己提个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活动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瞭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3.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4.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5.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1.3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2.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我看休闲活动

1、师: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2.交流: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1)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3)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3.讨论: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1)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3)讨论小结。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活动二:休闲活动树新风

1.课件演示: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1)师: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3)体验讨论。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师: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

(1)交流。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2)小组讨论。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

(3)交流建议。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 活动三:走进流行文化

1.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1.4 学会拒绝

教学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2、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教学重、难点:

1、拒绝毒品、烟酒。

2、网络的诱惑。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教学过程:

活动一:生活中的陷阱

1、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

2、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3、小组讨论,先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4、指明回答(举例说明)活动二: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1、师: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

2、小组讨论

1)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3)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活动三:不和烟酒交朋友

1、师:老师布置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2、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3、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

4、结合材料。思考:

(1)好玩、猎奇会造成什么后果?(2)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3)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4)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5、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活动四:小心网络陷阱

1、师: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可参考教参P129-130页的内容)

4、学生讨论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诱惑。有很多美好的诱惑,激励我们去追寻,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诱惑。那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2.1 不能忘记的屈辱

教学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学重点、难点:

1.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2.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教学过程:

活动一: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播放短片)

2、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3、都是特别行政区。

4、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5、学生互相讨论。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6、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7、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活动二: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小组讨论。

活动三: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师: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3、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4、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5、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6、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7、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2.2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活动一: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 《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 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

3、师:(出示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5、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6、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

7、谈一谈你多林则徐的看法? 活动二:英雄故事会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的故事。

2、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开展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全班交流

5、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家讲一讲。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活动三:寻找抗日的足迹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学生汇报)

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课件出示)

如:有关纲纪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1、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书中42-43页的抗日故事。

2、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

4、全班交流

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

6、练习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2.3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4、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教学过程:

活动一:救国之路

1、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

2、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

4、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威慑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活动二:革命先驱故事会

1、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3、把感受写在日记中。活动三: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2、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

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

4、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听歌曲。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

3、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4、用多种方法再现史实。如,把资料整理成小故事在班上演讲。活动五:战斗在井冈山

1、师生一起找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歌曲。

2、组织观看反映井冈山斗争的电影。

3、想象当年革命者的生活情况,并演唱当年红军唱的歌曲。

4、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讲当年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的生活和斗争情况。

活动六: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1、收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图片等。

2看图片,讲故事,听长征组歌,了解和感受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及革命精神。

3、观看红军长征的有关影片。

4、查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数数红军经历了哪些省,并标出来?

5、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

6、编写歌颂红军的诗歌和顺口溜,编排小型的歌舞剧。活动七:革命英烈故事会

1、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录音,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读碑文,思考:为什么要在天安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知道哪些牺牲的英雄?

2、讲江姐、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的故事,他们共有什么样的信念,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3、看反映革命英雄的电影或电视剧,就近参观革命遗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出现了哪些英雄或英雄的故事。

4、开展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征文评比活动。

3.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

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中国队全军覆没。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中国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比赛结果无一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

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活动二:在说唱体验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

师:对,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光荣、扬眉吐气、骄傲„„)师:(激昂地)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

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活动三: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师:当国际体育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已经崛起的民族。但同学们知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上。(哀怨地)这与相隔100年的屈辱史──《辛丑条约》的签定,简直天渊之别。

(1)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 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4)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5)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我们每个中国人带来了危害和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吸干了中国的最后一滴血。

3.2 日益富强的祖国

教学目标:

1、体会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十时微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情感:

2、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教育过程:

活动一:从吃饭看变化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吃些什么?------是呀,民以食为天,人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么,从我们的餐桌上能否看到我们祖国的变化呢?我们一起做个小调查。

2、餐桌上的小调查。首先确定调查对象,了解对象的相应年代,如:爷爷奶奶等。其次设计调查提纲:如调查平日、节日的食物。再次进行调查活动、整理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并提出问题。

3、小调查大讨论。先组织小组讨论,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有什么问题和感受。如:为什么50年代粮食那么紧张,而现在人口多了反而不紧张了。接着可同学的爷爷奶奶等老人做顾问,开展对话,从而了解那时人们吃不饱的原因。活动二:农业发展小探究

1、确立专题研究主题。如:粮食、蔬菜为何越来越丰富等

2、确立研究主题后,让学生分组调查、采访、查资料、阅读等方式进行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交流。

(1)观察65页图,谈谈了解的信息,体会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学生分组对粮食产品、蔬菜、水果、蛋等供应情况进行调查。完成调查表。(3)分组汇报调查情况。粮食类(介绍袁隆平的贡献)蔬菜水果类(介绍一年四季能买到的,出示种植基地的图片)介绍肉、蛋、禽、水产品的丰富。

3、教师总结,介绍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有关事情。活动三:中国工业发展小探究

1.教师出示实物:火柴、钉子并问: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吗?(洋火、洋钉)

2.问: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读教材资料

3.师: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4、找找家中的“中国造。开展调查—举办中国造产品展示会。

5、“洋”字头是怎样甩掉的。阅读教材并讨论交流,通过熟悉的工业用品的发展,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来我国的日益富强。

6、总结

活动四:关注科技中的“中国第一

一、“中国的第一”

(1)阅读教材70-71页,引导学生关注的思考我国在科技技术方面的“零”的突破。分组收集有关“第一 ”的数据、图片资料。

(2)小组汇总,举办展出。

二、展望未来

1.师: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人民生活和国家会怎样?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4.师: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腾飞吧,祖国!腾飞吧,东方巨龙!5.师生共同说出对祖国的祝愿,结束全课。

3.3 告别贫困奔小康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2.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

3.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教学过程:

一、运用实物,激趣导入

1.票证展示(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各种票证的用途)

2.举事例:讲讲关于票证的来历和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小组学习,交流感受

(一)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数量、颜色、款式等。要求:

1.对比图册上三个不同时期人们的服装。2.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两代人的帐本”和“我家今昔小调查”

1.通过两代人的收入和支出消费对比,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2.调查自己家祖孙三代人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完成调查表。3.你对怎样看待过去的生活?

三、畅谈向小康迈进

(一)师: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眼中的小康生活各有不同。

1.谈谈你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 ?

2.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生活改善了,我们周围的人们都在进行那些文化活动

四、情感升华 拓展交流

1.对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域经济差异,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

2.你们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呢?可以说说你对未来的构想。

3.4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2 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重要意义.2、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中国将从开放、多元、国际化方向发展.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1、师: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现在我国的很多产品,走向了世界。

2、阅读第78页关于圣诞节玩具的叙述.让学生谈一谈西方圣诞节许多饰品都是中国制造的。

3、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中国产品到海外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4、汇报:中国的产品到海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总结: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6、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我国的出口品种有哪些?)

7、师:是呀!中国打开国门后将会走向世界。活动二: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1、师: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请阅读第80页的报道。

2、谈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加深印象)。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中国人在国外工作、学习、生活的图片,同时,也请同学上台讲中国人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故事。活动三: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

1、师:中国人走出了国门,那外国人是不是也走入了我们中国呢?请看课件。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外国人的情景。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人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

6、请阅读第81页材料,从我国接见留学生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呢?(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中国有世界,世界有中国”中国正走向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社会有了更深的感悟)

7、师:那外国人在中国是怎样过节的呢?请看第82页资料,谈一谈你的饿想法吧!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咱们国家越来越繁荣了,它将一步步走向国际化.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添砖加瓦.9、结束课文.播放歌曲《走向新时代》.板书设计: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和平发展 国际化

4.1 到周边去看看

教学目标:

1、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能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过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3、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

活动一:地球村里的邻居

1、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在我们中国的周围都有哪些国家?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需及时纠错。

3、小组讨论,在地图中找到我国的邻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4、巩固练习。教师任意指定我国周围的某个方位,让学生说出处于这个方位的我国邻国的名称。

活动二:去邻居家瞧瞧

1、师:关于这些周边国家,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2、学生自由发言,也许有些学生会有回答错误、片面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些国家。

3、根据学生找到的周边国家的信息以及教材第85~86页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名或别称的角度,把握该国的一些特征。

4、学生根据其他国家的信息概括出别名,充分尊重学生的概括。

5、师:同学们,我们来以一个表格的饿形式做一个小结吧。活动三:邻国互访活动

1、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自己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用各种形式把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国家。

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准备,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其他邻国的了解。

3、参观出访。选择自己想去参观拜访的国家,跟着当地的“导游”参观了解,在次过程中可提出问题,当地“公民”热情招待并介绍当地的特点。

4、师:我们去了这么多热情的国家,现在咱们在做一块交流展板。展板上图文并茂,可以有照片、文字、绘画、画出该过的地图轮廓,写声一写祝福的寄语,发挥你们的智慧,做出非常有特色的展板,还可以互相留言。活动四:古往今来话邻国

1、课前学生搜集了古代关于邻国的故事,让他们讲给大家听。

2、师:同学们,通过听这些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生:我国和邻国从古代起就有交往。

4、师:除了古代的故事,从现在的生活中你能找到什么与邻国相似的东西和生活习惯吗?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找到各国之间的共同之处。

6、师:是啊,这些共同之出可以看出我们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一直都有友好的交往,通过这些交往,促进了我们的共同发展。

7、新闻调查。

(1)通过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新闻报道,记录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2)课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事例。

(3)将这些事例进行整理分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交往。(4)想一想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什么好处。

4.2 环球去旅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它们有的反映了世界古代悠久的文明,有的体现了浓重的现代文明,旨在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并为他们今后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

2.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世界、认识世界。教学过程:

活动一:神秘的世界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次“我向往的特色城市”世界之旅吧!去感受世界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魅力。看,首先我们来到了充满神秘感的埃及的古玛雅。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资料,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小组交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

自己介绍收集的资料;每位同学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小结。用各种方式展示探究成果:故事、叙述、表演、智力答题、科幻小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深入探讨

探讨题:想象一下,建造金字塔都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你能作出怎样的猜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金字塔的难解之谜?

师:除了神秘的金字塔和谜一样的玛雅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还有许多人类之谜。它们展示了千百年来人类和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今天,我们来探寻古遗迹中的人类之谜,也许,将来揭开谜底的,就会是我们中的一个。活动二:追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师:你知道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话和奥运会的来历吗?它们都来自古希腊,一提起希腊,西方人就会有一种家园之感,希腊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课件介绍: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赛冬欲争夺一座城市保护神的位置,最后二神决定每人给市民一份礼物,然后由市民选择谁来做保护神。最后市民选择了献出橄榄树的雅典娜,于是这座城市就叫做雅典。)

(课件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它是希腊各城邦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战争行为,所以,通往奥林匹克会场的道路,人人自由往来。这就是奥运会的起源。)

师:同学们,希腊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呢。你们手中的资料,就是凭证。拿起你的凭证,和伙伴们一起畅谈一番吧。

讨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古希腊的历史名人? 全班交流:以主持人讲述的方式介绍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深深地体会到希腊众多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了不起。你还知道哪此希腊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科学家的故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交流,谈谈感想。

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整理成小故事,把玛雅人的消失作为一个开放的结尾,思考失踪的原因,按照自己的猜想将故事续写完成。

活动三:跟我来感受现代文明之美与现代艺术之精髓

师:同学们,有句话是这么说来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确,当今的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跟随XX小导游,一起走出国门看世界吧。

一位学生上台: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今日,我们的行程是这样的:首先从亚洲出发,访问欧洲国家——法国,重点参观巴黎卢浮宫,欣赏艺术瑰宝。然后前往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最后抵达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纽约,漫步国际大都会。记住哟,途中有什么想交流交流的,可以大胆地畅所欲言。准备好了吗?出发!

(课件介绍:卢浮宫的三件镇宫之宝、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维也纳歌剧院、维也纳著名音乐人物、纽约时代广场、华尔街)

交流、探究:

名作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断臂维纳斯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XX同学的带领下,游历了世界各国,其实,书中第100——101面的瞭望台也向我们介绍了各国城市花絮,大家可以去看看。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各国风情吧。

4.3 文化采风

教学目标:

1. 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2.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3.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2.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的节日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

1.让学生谈一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2.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3.汇报:圣诞节在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4.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5.总结: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就像中国过春节一样。活动二:礼仪中的世界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礼尚往来等,同时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习俗。

1. 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国家人拉在相互赠礼物时有哪些礼仪习惯。2. 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见面礼仪情景。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的想法? 4. 汇报

5. 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6.在中餐、西餐他们的饮食礼仪是怎样的。

7. 请阅读P107页材料,馈赠礼品时我们要“入乡随俗”吗?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不断的了解国外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想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板书设计:

世界的节日 各国的礼仪及习俗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三、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 1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2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1)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有了电话

有了电视

有了洗衣机

有了冰箱

有了电脑

有了空调

有了消毒柜

(2)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三

科技是把双刃剑 3

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2、社会文明大家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教学理念:

(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4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

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

文明素养面面观 5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师: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生: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 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2.师生谈话。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谈体会。

4、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一米线”告诉我 6 1.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2.模拟体验。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学生表演。4.讨论交流。“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6.探讨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7.活动:“给自己提个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7 1.走进了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3.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3.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4.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教学理念: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延伸教材。(2)注重课堂师生情感的沟通

(3)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重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看休闲活动 8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2.交流: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1.)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3.)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3.讨论: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1.)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3.)讨论小结。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活动二

休闲活动树新风 9 1.课件演示: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1.)师: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2.)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3.)体验讨论。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师: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

(1.)交流。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

(2.)小组讨论。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3.)交流建议。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

活动三

走进流行文化 10 1.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4、学会拒绝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网络的诱惑。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教学过程:

活动一

生活中的陷阱 11

1、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出示图片)

2、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3、小组讨论,先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4、指明回答(举例说明)

活动二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12

1、师: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

2、小组讨论

1)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3)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4)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吸毒”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解乏提神”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治病”而吸毒,不要因为“追求时髦”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减肥”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

活动三 不和烟酒交朋友 13

1、师:老师布置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2、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3、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

4、结合材料,思考:(1)好玩、猎奇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

(3)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

(4)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5、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活动四

小心网络陷阱 14

1、师: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形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但是,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力。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过度、沉迷于玩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

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可参考教参P129-130页的内容)(教师展示“请你思考”)

4、小事例:事例一:2001年2月26日凌晨,浙江省华市区某中学的学生从东市大桥上跳入江中自杀身亡。据了解,该少年今年14岁,从上周五起三天三夜一直未回家,父母到处寻找,结果在市区某网吧找到儿子,在网吧里泡了三天三夜的冯某,被父亲批评后,在回家的途中突然从大桥上跳入江中。事例二:x疆乌鲁木齐市的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偷拿了爷爷3900元钱,在网吧里呆了22天,渴了在网吧买饮料喝,饿了到网吧外的小饭馆吃饭,困了还有网吧里的沙发可以睡,连春节都是在网吧里度过的。事例三:据调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网吧里的生意火暴让人惊讶,而中小学生则是网吧里的常客。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就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请你思考

有的同学认为,通过玩电子游戏,开发了我的智力。因此,应提倡中学生玩电子游戏;也有的同学认为玩电子游戏对我们有害无益。因此,应该禁止玩电子游戏。对此,你持什么观点?

5、学生讨论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诱惑。有很多美好的诱惑,激励我们去追寻,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诱惑。那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作业设计:

1、根据教材提供的范例,思考自己应该哎哟做宣传。可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和同学交流。

2、自己选一个专题,选择一种形式,甚至还可以选择宣传的对象以及宣传的时间,设计自己的宣传手册。可以对立做,也可以选择伙伴一起做。

3、展示自己做的宣传资料,然后以评价作小结。

4、推荐一本激励大家好书。

第二单元

不屈的祖国人

1、不能忘记的屈辱 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教学过程:

活动一: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5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播放短片)

2、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3、都是特别行政区。

4、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5、学生互相讨论。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6、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7、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6

1、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小组讨论。

5、作业设计:

一、将自己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制成图表

二、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活动三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7

1、师: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3、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4、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5、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6、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7、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8、作业设计:

一、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历史与现实结合,真实、具有现实意义。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材分析: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的第2课。本单元设计主要反映了我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注意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以及为祖国强盛所走的探索历程,其中重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所以,按照“遭受欺侮——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路”这样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18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

《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

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

3、师:(出示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表格展示: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

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6、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

7、谈一谈你多林则徐的看法?

活动二

英雄故事会 19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的故事。

2、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开展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全班交流

5、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家讲一讲。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活动三

寻找抗日的足迹 20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

(学生汇报)

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课件出示)如:有关纲纪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21

1、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书中42-43页的抗日故事。

2、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汇报)

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

(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练习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材分析: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本课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4、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教学过程:

活动一:救国之路 22

1、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

2、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

4、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威慑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活动二

革命先驱故事会 23

1、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3、把感受写在日记中。

活动三

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2、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

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

4、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4

1、听歌曲。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

3、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4、用多种方法再现史实。如,把资料整理成小故事在班上演讲。

活动五

战斗在井冈山

1、师生一起找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歌曲。

2、组织观看反映井冈山斗争的电影。

3、想象当年革命者的生活情况,并演唱当年红军唱的歌曲。

4、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讲当年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的生活和斗争情况。

活动六

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1、收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图片等。

2、看图片,讲故事,听长征组歌,了解和感受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及革命精神。

3、观看红军长征的有关影片。

4、查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数数红军经历了哪些省,并标出来?

5、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

5、编写歌颂红军的诗歌和顺口溜,编排小型的歌舞剧。

活动七

革命英烈故事会 25

1、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录音,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读碑文,思考:为什么要在天安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知道哪些牺牲的英雄?

2、讲江姐、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的故事,他们共有什么样的信念,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3、看反映革命英雄的电影或电视剧,就近参观革命遗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出现了哪些英雄或英雄的故事。

4、开展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征文评比活动。

活动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出示五星红旗,问:为什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为什么每天早上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都要将国旗同太阳一起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谁升起的?学生带着问题了解调查。

2、观看开国大典的影片,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会欢呼雀跃?此时此刻他们想到了什么?

3、总结:回顾本单元,谈感受。

活动九

缅怀共和国的缔造者

1、哪些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2、选择其中一位领袖,调查了解他的事迹,并整理成笔记。

3、办一个“我们心中的领袖”图片展或一份墙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

“生活体验” 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象)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活动一: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26 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

(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教师随即访问: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遭人耻笑)的中国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中国队全军覆没。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中国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比赛结果无一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

师: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是什么?

(羞耻。耻辱。气愤。

【设计意图:我精心地通过播放申奥成功录象使学生喜悦的情感萌动,在已经萌动喜悦的情感中把学生带入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的资料汇报中,让学生自觉地通过这一喜一怒的对比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让学生得到“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认识。这是第一次对比。】

活动

二、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27 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学生开展“小记者在行动”)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名次 1984年15324 1988年52811 1992年16544 1996年16504 2000年28593 2004年32632 师:对,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光荣扬眉吐气骄傲„„)师:(激昂地)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学生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

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我骄傲,我为奥运健儿勇于拼搏为祖国争光的行动而骄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雅典奥运会获32块金牌, 32次奏响的中国国歌, 再一次肯定了我骄傲的中国心

我们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杆,在世界各族人面前大声的说“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设计意图:在说唱体验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体育强国”情感之弦,引起学生刚才的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认知冲突。通过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齐唱孙楠歌曲《红旗飘飘》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情感就进入学生的心灵。以说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二次对比。】

活动三: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28 师:当国际体育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已经崛起的民族。但同学们知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上。(哀怨地)这与相隔100年的屈辱史──《辛丑条约》的签定,简直天渊之别。《辛丑条约》的签定离我们太远,可能同学们对这件事情都不太了解,现在,让我们的同学给我们重现这一段受辱的历史吧。

学生表演历史剧《辛丑条约》签定仪式。人物有身穿朝廷服,头带朱纱帽的以李鸿章为代表清政府官员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代表。准备各国条约11份,谈判桌一张等道具。

<<辛丑条约》签定仪式现在开始,此条约有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签定,条约共12款。附件19件,现在由英国代表宣读主要内容。(力求学生表现出11国奸诈苛刻,清政府的处处忍让,软弱无能。)(1)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 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4)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5)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扮演清政府中有良知的人士随机采访台下的同学,学生谈感受,愤恨清政府之感跃然纸上:(我们政府每年财政总收入才1亿一千万两,就算一年不吃不喝,也没有那么多钱啊!我们老百姓还用活吗?

把白银4亿5千两的赔款转嫁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呀,在我们国家外面就派军队驻扎,在里面机遇驻兵管理,这到底是谁的家呀!

外国军队驻扎在我们国家领土,那我们谈何主权,谈何人身自由,这简直是坐牢,中国人连一条狗都不如。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已抛弃了我们老百姓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我们每个中国人带来了危害和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吸干了中国的最后一滴血。

【设计意图: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在课堂上创造历史剧表演的体验的条件,让学生强烈体验到旧中国国力衰败中国人不但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而且连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通过再次强化了的情感体验,与刚才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促使他们道德情感转化和升华: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道德情感。这样的道德情感体验效果就大于空洞的、干瘪的灌输与说教。以演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三次对比。】

活动

四、强化情感体验,养成道德行为 29 师:《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而交出的卖身契,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学们不要悲哀,受辱的历史过去了,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

亚太经合组织是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相互经济合作的一个组织,图为2001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各国领导人身穿唐装体现了对我们中国人家的尊重,讨论主题是“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从这些字眼中,我们看到的是平等、合作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对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开展“国事论坛”活动。

学生报道一下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也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彩:

1.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大事行使否决权。

2.我国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3.至今为止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交。4.我国中国加入WTO。

5.我国上海申博成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中国成了外交的大赢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怪不得国际上在渲染“中国威胁论“。

祖国富强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师:对,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了,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的分量重了,中国人说“不”地球也会抖三抖„„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师:(指着课题):中国人──(站立起来了!)【设计意图:在“国事论坛”自豪感体验中把符合品德规范要求的”理“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的”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推动爱国道德行为的形成。这与签定《辛丑条约》的软弱无能清政府相比之下,学生能不激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并为之努力吗?以论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四次对比。】

3告别贫困奔小康

教学目标 30

1.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2.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

3.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教学过程

一、运用实物,激趣导入

1.票证展示(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各种票证的用途)

2.举事例:讲讲关于票证的来历和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小组学习,交流感受

(一)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数量、颜色、款式等。要求:

1.对比图册上三个不同时期人们的服装。2.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两代人的帐本”和“我家今昔小调查”

1.通过两代人的收入和支出消费对比,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刚维持温饱到小康)。

2.调查自己家祖孙三代人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完成调查表。3.你对怎样看待过去的生活?

三、畅谈向小康迈进

(一)师: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眼中的小康生活各有不同。1.谈谈你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

2.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生活改善了,我们周围的人们都在进行那些文化活动?(生自由回答)

四、情感升华

拓展交流

1.对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域经济差异,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

2.你们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呢?可以说说你对未来的构想。

4、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教材分析: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四课.本单元设计是从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来入手,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情分析: 学生对祖国的日益变化认知还是比较肤浅的.本单元将从资料探究入手,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发生的变化.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2 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教学理念:

1、在教学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元发展为核心为主要学习方式.”

2、教师拓展课堂知识,让学生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重要意义.难点: 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中国将从开放、多元、国际化方向发展.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31

1、师: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现在我国的很多产品,走向了世界.(播放课件)

2、阅读第78页关于圣诞节玩具的叙述.让学生谈一谈西方圣诞节许多饰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举例说明)

3、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中国产品到海外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4、汇报:中国的产品到海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5、总结: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我国的出口品种有哪些?)

(出口方式是怎样的?)

7、师:是呀!中国打开国门后将会走向世界.(在小组交流和讨论汇报中,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确实让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活动二: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32

1、师: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请阅读第80页的报道.2、谈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加深印象)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中国人在国外工作、学习、生活的图片,同时,也请同学上台讲中国人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故事.(师生共同参与课堂,从教师自己搜集的图片入手,使学生明白,教师也是他们学习的伙伴,学生的学味更浓了,积极性也更高了).活动三: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

1、师:中国人走出了国门,那外国人是不是也走入了我们中国呢?请看课件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外国人的情景.(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人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

6、请阅读第81页材料,从我国接见留学生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呢?(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中国有世界,世界有中国”中国正走向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社会有了更深的感悟)

7、师:那外国人在中国是怎样过节的呢?请看第82页资料,谈一谈你的饿想法吧!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咱们国家越来越繁荣了,它将一步步走向国际化.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添砖加瓦.9、结束课文.播放歌曲《走向新时代》.板书设计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和平发展

国际化 作业设计: 搜集世界离不开中国的理由是什么? 搜集中国离不开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

1、到周边去看看 教材分析:

《到周边去看看》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的第1课。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品德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介绍事实的同时,突出了对人类智慧的欣赏,并对人类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和道德文明加以宏扬,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训练相结合。世界上有许多反应人类智慧和创造的文化遗产,他们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精神。所以形成了“地球村里的邻居——去邻居家瞧瞧——邻国互访活动——古往今来话邻国”的学习研究思路。学情分析:

当代少年儿童都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比较多。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能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过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3、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难点: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

活动一

地球村里的邻居 33

1、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在我们中国的周围都有哪些国家?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需及时纠错。

3、小组讨论,在地图中找到我国的邻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4、巩固练习。教师任意指定我国周围的某个方位,让学生说出处于这个方位的我国邻国的名称。

活动二

去邻居家瞧瞧

1、师:关于这些周边国家,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2、学生自由发言,也许有些学生会有回答错误、片面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些国家。

3、根据学生找到的周边国家的信息以及教材第85~86页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名或别称的角度,把握该国的一些特征。

4、学生根据其他国家的信息概括出别名,充分尊重学生的概括。

5、师:同学们,我们来以一个表格的饿形式做一个小结吧。活动三

邻国互访活动

1、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自己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用各种形式把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国家。

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准备,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其他邻国的了解。

3、参观出访。选择自己想去参观拜访的国家,跟着当地的“导游”参观了解,在次过程中可提出问题,当地“公民”热情招待并介绍当地的特点。

4、师:我们去了这么多热情的国家,现在咱们在做一块交流展板。展板上图文并茂,可以有照片、文字、绘画、画出该过的地图轮廓,写声一写祝福的寄语,发挥你们的智慧,做出非常有特色的展板,还可以互相留言。

活动四

古往今来话邻国 35

1、课前学生搜集了古代关于邻国的故事,让他们讲给大家听。

2、师:同学们,通过听这些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生:我国和邻国从古代起就有交往。

4、师:除了古代的故事,从现在的生活中你能找到什么与邻国相似的东西和生活习惯吗?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找到各国之间的共同之处。

6、师:是啊,这些共同之出可以看出我们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一直都有友好的交往,通过这些交往,促进了我们的共同发展。

7、新闻调查。

(1)通过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新闻报道,记录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

(2)课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事例。

(3)将这些事例进行整理分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交往。(4)想一想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什么好处。练习设计

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如绘图、制表、读后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2、环球旅行去 教材分析:

当代儿童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较多。本单元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时,尽量以学生的视角去认识、观察及思考问题,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

下载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教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⒈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⒉认识科......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 对生命负责 1、吸烟酗酒危害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能力:养成良好的生......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贯彻以学生......

    六年级上册品德社会教案

    1.我的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搜集有关名人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2.制作录音磁带。 3.准备设计方案的纸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4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保护健康,珍爱生命——小志愿者在行动 教学目标: 1、深入认识毒品的危害。2、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态度。 教学重点: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毒品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俄罗斯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教科书分析参见第96~97页。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俄罗斯经济......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我的课余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2.情感:学生乐于在课余时间里,培......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