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 ——文学教学中的两个视角

时间:2019-05-15 03:2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 ——文学教学中的两个视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 ——文学教学中的两个视角》。

第一篇: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 ——文学教学中的两个视角

毛刚飞

《语文课程标准》里多次提到或隐含了“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这两个概念。如“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我认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这两个视角显得愈加重要。当然,涉及到方法论上,有关论述的文字不是很多。本文想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事例从这两个视角谈些浅陋的认识。

一、历史眼光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E·霍布斯鲍恩在《历史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一书中说:“一切社会科学都需要历史作依据,作为启发自己研究的模式和反模式。历史学研究的方法蕴涵着变革、转化和相互影响的因素。因而,它对于社会学科的其他分支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显然,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也应该以历史为依据,应该具备历史的眼光。我想,所谓的历史眼光,也就是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解读,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机,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历史的画面和氛围,能够客观地分析作品的历史价值和存在的不足。当然,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审美功能,其反映在时代上也有超越历史的一面。因此,我们提倡历史的视角并不是说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就是简单地从这个评判角度去涵盖一切。

1,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有关历史的画面

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是一个特定历史的鲜活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为什么可以被人们记忆、追溯、甚至是某种程度的还原,我觉得文学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学是历史空间中最易被激活的思想元素,它参与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参与了对现实的文化思想的塑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哲学,更有普遍性。”中国向来是文史本一家,了解历史有助于对文本的了解。即使是古典神话,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大禹治水的故事应该是同当时洪水泛滥的社会现实有关,《后羿射日》大概是同那时的连续旱灾有关。史传类的作品就更不用说了,它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尽管有些记录同真实的历史有所出入,但更多的文学家和史学家都是坚持了“铁笔著信史”的原则。作为文学样式的小说无论是写实的还是浪漫的,都是一扇很好的了解社会的窗。我国古典小说同史传作品有联系,作者总是把人物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习惯性地把作品的故事和历史联系起来,在其中精心选择几桩典型的事例来突出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是魏、蜀、吴三国逐鹿中原的斗争,书中所有的人物都在这场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大激战中表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再譬如《水浒传》描写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故事,也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北宋末年徽宗时代,以蔡京为首的统治集团把持朝政,皇帝只顾贪图享乐,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百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是造反,还是忍耐,还是受招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得到充分的展现。《红楼梦》更是一部了解清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即使虚构的小说如《聊斋志异》我们也可从中了解到有关清代的社会风貌。同样在阅读外国小说或者戏剧中,我们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触摸和体会到时代的喧嚣。

2,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时代的精神

历史的眼光要求读者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一部作品为什么有它独特的价值,我想除了语言形式的精湛雅致艺术的价值外,更重要的是作品反映并且弘扬了特定时代的一种精神。我们非常感动于屈原笔下的《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离身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那种身许国家的豪言壮语,那种义薄云天的慷慨之音通过文字扑面而来。《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怀王)十七年,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二十八年,秦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沫,取重丘。”“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败楚军,死者二万。”“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顷襄)元年,秦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从中不难看出楚国在抗秦的战争中伤亡的惨重。但是当时的楚国的士气民情,并不低落,在怀王人关不返死在秦国后,就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屈原的这篇追荐阵亡将士的祭歌,就是反映了这样一种同仇敌忾和忠正勇敢的爱国激情。

又譬如同是描写爱情故事的作品,《孔雀东南飞》的价值在于焦仲卿和刘兰芝用殉情的方式让我们理解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从一个侧面告诉读者应该维护爱的神圣和高贵;《西厢记》的价值则在于明代理学盛行的大背景下,主人公崔莺莺和张珙大胆突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而私自结合的叛逆精神,作品还喊出了“愿天下有情人总成眷属”的呼声。《牡丹亭》用超现实的手法表达了那种为爱而生为情而死的斗争精神的可贵。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有关爱情、人格与金钱孰轻孰重的话题,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明未经济发展后人们对爱情的新的思考„„文学史说到底也是一部人性发展和弘扬史,阅读的本质也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去穿越作品的内在的精神价值。

3,历史地分析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思想意义

历史的眼光就是告诉我们要尊重文本。我们强调学生有它独特的解读权利,但是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就必须强调作品和作者的主体地位。不顾特定的历史条件任意理解和分析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阅读。记得我在上课的时候,一位学生说到郭沫若的《女神》,认为这简直不是诗,缺乏诗歌的韵味。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说,也许其艺术性未必强烈。但是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我们认为这首诗是一种革命,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火山爆发、江河决堤的激情恰恰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就这一点而言《女神》是不朽的。即使如胡适的《尝试集》,尽管其中的诗歌更多的是“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缺少诗歌意境的大白话,但是它毕竟基本上冲出了文言窠臼,创造了白话诗的现代化形式,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因此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抹杀的。再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通过刻画葛朗台这个形象来揭示这一类人的丑陋,它也是不朽的,因为它为世界文学画廊增加了一个难得的典型人物。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所开出的药方并不是很正确:他认为惟有宗教才能提升人的灵魂,才能完善人的心灵。尽管我们也可以宽容地对待宗教,认同它在外国文化思想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不能不说这也是作品的一个缺憾。

不能不指出的是,由于知识、经历等客观原因,学生在阅读作品时自然存在着一定的阅读障碍,很难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以历史的视角加以准确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重视历史背景的介绍以缩短历史距离。《语文课程标准》里就有这样的话:“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有些人似乎很忌讳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似乎一说到时代背景就落伍,就程式化。我觉得有的程序确实需要,如果缺少这个程序,有时整个系统难以运转。学生的知识经历和作品、作者之间存在距离,没有适当的缩短,就无法引起共鸣,这个时候教师就有必要帮助学生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譬如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年代的久远、语言的晦涩,使得学生和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补充屈原所处时代的背景知识,惟有这样,学生才会为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而赞叹:才会为其“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而感动:才会为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所振奋。同样,在阅读盛唐边塞诗和中唐边塞诗的时候,也有必要联系时代因素,惟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盛唐的边塞诗为什么更多的呈现出盛唐气象,更多的是反映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理解中唐诗人李益等人的边塞诗为什么会有更多的哀怨的情感,更多的是表现了战士对战争的厌倦、对家人的思念。

二、现代观念

文学文本往往以“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多层面的、开放性的空框结构。文学解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和敞开性的活动。伽达默尔说:“对一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不断克服,而使意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正是由于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一定时代的读者有必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自我的个性对作品加以动态性的意义生成。显然,无论从社会还是阅读主体角度而言,都得考虑到现代观念这个视角。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使得历史不但保留了它的原貌,同样能够发挥它在当今世界中所起到的作用。那么文学史更应该是当代接受史,当代的审美史。任何文本的阐释都是两个时代、两颗心灵的对话和意义重释。只有运用现代观念从传统文学中提炼出真正适合我们现实世界人性发展的元素时,文学才发挥它的作用,教育才体现了它的价值。

1,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的主题进行重新解读

文学作品有其即时性,有它产生的特定的背景;但那些经典的作品更有其历时性,有跨越时代的独特的价值。譬如巴金的《灯》,在当时不少人对中国的抗日的形势不很乐观。因此,《灯》这篇散文确实是写出了作者坚信革命会胜利的那种信念。但是,我们今天的读者去阅读的时候,除了解作品的即时性外,有必要从历时性的角度把这部作品理解得更加全面。我记得上课的时候,一位学生说:“尽管现在我觉得学习很苦,作业的负担很大,但是我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我要考上理想的大学,那就不再苦恼,就不会被一切压倒,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一定能成功”。确实,每一个人都有困难都有精神迷失的时候,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勇敢地走出困境,那么我们一定会有胜利的时候。我认为这种个性化的现代解读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完全是有必要的。再如屠格涅夫的《门槛》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的,作者与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又发生了女革命家行刺彼得堡总督的事件,使他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女英雄敬仰不已。文章写好以后一直没有发表,直到1883年9月27日即屠格涅夫的送葬日才在群众中散发。阅读作品我们有必要挖掘他的历史意义,即肯定和赞扬了那些具有崇高理想、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者的精神。但是,我们今天去阅读的时候,更应该从哲学的层面上去理解。但丁《神曲》通过主人公游历地狱、炼狱、天堂体现出了一种追求升华追求崇高的精神: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敢于同魔鬼签约体现出了一种永不停顿的探索精神;美国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和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在险恶的环境中弘扬人的精神、保持人的高贵;《门槛》也是一样,作品中的“俄罗斯姑娘”这个象征性的形象,也体现出了人类一种共有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作品启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向真向善向美进取和奋斗。2,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的人物性格进行重新定位

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判断。人物形象有它较为固定的性格特征,但是有些作品的人物形象本来就是比较多元和模糊的,在阅读中我们有必要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重新定位。譬如《项链》一文,以前我们大多认为是整个社会的追求享乐的大风气,使玛蒂尔德养成了爱慕虚荣的性格,而这造成了她自己的悲剧人生。但是如果仔细考虑,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略显得单薄和机械,其实主人公的性格发展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用大段大段的描写来写她的梦想,这确实体现了她的爱慕虚荣的性格,但是文章的重点不是为了表达这一点。这也只是故事的引子,故事的真正开始应该是她发现项链丢失以后,在面对这样惨重的人生打击,她并没有绝望,相反她勇敢地迎接挑战。对待朋友,她是那样的讲求信用,变卖了所有的家产,还不顾后果地借了高利贷,最后花了三万五千法郎买了一副和佛来思节夫人外形一模一样的项链。她和丈夫辛勤工作,经过十年的努力后还掉了债务。女主人公勇敢地去面对她的好朋友,并且告诉了事情的经过。作品的结尾处佛来思节夫人告诉主人公这个项链是假的,故事到了高潮,也在这里戛然而止。丢失项链是玛蒂尔德悲剧的开始,但我们设想一下,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以她开头理想的生活与现实家境之间的矛盾,她或许会陷入更大的悲剧,这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是很常见的。也正是十年的磨练,使她认识了真实的人生,使她变得勤劳、坚韧、真诚,使她和丈夫在患难中找到了真正的爱情。我们要说,那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非常美的典型,她的精神美的光芒远远地扫淡了外貌美消失带来的遗憾。我们认为这样的解读是符合文本的,也符合接受美学的精神的。3,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加以重新认识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就是为了从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宝贵的人文精神,并且从中汲取的精神对现实也是能起到作用的。阅读并不是简单的再现,阅读更是一种创造,每一个时代的读者都应该读出每一个时代人所需要的东西,否则阅读也就失去了意义。陈思和先生在《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人文精神离不开传统,这是人所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我们今天如何来认知传统,如何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建立当代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文精神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譬如说自杀在文人里是比较常见的,屈原、王国维、朱湘、老舍、傅雷、海子、顾城、三毛选择了自杀:杰克·伦敦、斯·茨威格、沃尔夫、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选择了自杀。自杀在中国的作品里更多,如刘兰芝,如杜十娘,如《家》中的鸣凤。尽管我们的文学评论家总是对这些文化人的死持肯定的态度,总是说这些美丽而又可怜的姑娘死得有价值,同样,我们的教学者也是灌输这样的思想。中国文学史如果把这些自杀的人排成一排,那队伍是非常庞大的,但我从那些赞美声中看到一缕缕的鲜血。我总认为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痕迹是可悲的可怕的,因为一个没有同情心、一个对别人生命不尊重的人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着健康人格的人。我认为这样的教学不符合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在人心越来越脆弱的现实环境中,在大企业、大学甚至中学不断传出有人因为事业因为爱情因为学业受挫而自杀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给社会提供这样的信息:生命是可贵的,即使你受到再大的挫折,也要勇敢地生活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出生活的阴影,一定能走向阳光灿烂的未来。

历史视角和现代观念这两个视角应该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有必要通过作品这一冰山之角去把握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状况、本质和时代精神。但是阅读绝不能停留在这一层面,我们同样有必要以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对作品的主题、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其行为等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得到阐释。这也要求我们认真地研读文本,并且可以尝试在叙事学、符号学、解释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原型批评等各种文学理论的启发下采用新的阅读视角对作品作出合理的赏析。当然,我们说在运用现代观念观照作品的时候,一定要依托文本,一定不能无视文本的历史背景去作出看似创新实则纯属误读的判断。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本,并且使阅读“立人”的本质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第二篇:历史教学的现代视角(200多页练习)范文

历史教学的现代视角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

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

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

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

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

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

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

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

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

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

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

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 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

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

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

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

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

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

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

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

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

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

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

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

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

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

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 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

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第三篇: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以其高质高效`、生动直观等优势,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结构由平面到立体,教学方法由单一到多维,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此我们来探讨一下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例如: 将电影《林则徐》、《甲午战争》、《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大典》中的精彩镜头等制作到历史课件中去,有的一分钟,有的几分钟,有的是场景,有的是三维动画,把它们分别用于历史课“鸦片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民解放战争”等章节的课堂教学,这些内容重现了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精彩的画面,让学生走入了过去的时光,重温了历史事件,这样历史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此时教师再适当旁白,巧妙设问,学生为了寻求答案则会出现议论、看书、思考的活跃场面,这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容易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便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容易突破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分析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标志的农具时,教师可编辑有关的影视录像片,内容反映战国、汉、三国时期的铁犁和灌溉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情况,并着重与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相对比,经过多媒体材料画面的选择、画外音的设计,使学生很容易掌握科技的发展过程,辨别各种成果间的异同,特别对唐代的繁荣就会有较深的理解。

当然在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将多媒体运用到历史课中,本来是为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弥补传统教育单

一、过于抽象化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过分讲究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趋势。如一些课时根本不需要运用课件,只需要利用幻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有些教师却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制作无大用处的课件;有的只需要用PPT就能做到相同或更好效果的课件,但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时尚,把一节课做成网页,在网页中加入许多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电脑来学习。这样学生容易形成 “走马观花”“看热闹”的学习方式。因此,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这个“度”也非常重要。

第四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北区第二中 刘晔华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具有新颖性、形象性、交互性、灵活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从而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信息技术应用优点和存在问题两方面探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以“学”为中心的主体性历史教学模式的途径和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信息技术、历史情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迅速的冲击着传统的历史课教学,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建构新型历史教学模式,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教学实例,结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新型教学模式探索,谈谈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优点

1.设置情境。在历史教学中再现历史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这方面信息技术有明显的优势,信息技术功能齐全强大,采用某种多媒体软件把历史图片、地图、文物、影像等制成历史教学软件,复现或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印象,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在制作《对外交往和冲突》一节课件时,我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及演示动画的功能,制作了一个动态画面,首先出现《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图片,播放《郑和下西洋》影视资料,这样,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郑和下西洋宏大的历史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情趣。在教学中,特别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历史情境之中,使学生由感觉深入到思维和情感领域,引起认知和情意的变化。如在《甲午中日战争》课件的中,我把钓鱼岛图片展示出来,用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中日关于钓鱼岛问题导入,并用甲午中日战争的视频和旅顺大屠杀遗迹的视频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惕。

2.直观形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着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历史知识的特点是一度性即一去不复返。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努力再现过去历史的生动情景,为学生直接观察和认识过去塑造了有价值的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历史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也强调直观性,但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或者是借助于实物、各种图片、照片、模型、幻灯等把历史画卷展现出来。这些教学手段只能描绘静态的历史画面,与多媒体技术相比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多媒体不但能够展示静态的历史画面,而且还能够演示动态画面,多媒体的直观性,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在讲述《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红军长征的经过时,用Powerpint•软件制作

了一条动态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瑞金→湘江→贵州→乌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夹金山→大草地→吴起镇→会宁,随着鼠标的跳跃,流动的箭头,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在长征形势图上,我按照红军长征路线,用软件中的擦除功能设计了一条动态的路线,在讲到红军开始长征时,通过操作鼠标红色线型箭头便逐渐向上伸展指向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接着代表瑞金的字体放大,讲到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点击后四道封锁线放大闪动;在讲长征路线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容量大、功能强大的优点,又在左上角设计一个窗口,播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录像。这样,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把长征的经过以直观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既激发兴趣,又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3.设计板书。因为多媒体擅长构建二维画面,编辑、操作又非常灵活和准确,教师可以用它设计出美观而又富有逻辑性、直观性的板书,特别是用它来设计结构板书,优点更加明显;在教学过程中,省去了书写板书的时间,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弄清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驾驭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所有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及的。

4.容量大,效率高。信息技术教学容量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数据;兼容性强,它可以把照片、各种图片、动画、影像带等转换为计算机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硬件里;它可以用多种方式传递大量的信息。我们知道,人是用多种感官来接受外界的信息的。特别历史学科重视史料的分析掌握,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提高 3

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当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并非尽善尽美。有时信息技术的运用往往是教材内容或板书的转移;历史资料呈现超量,有走马观花的嫌疑,图片、录像片一个接一个,完全成了一节欣赏优美图片的课。课后调查学生学习情况,结果学生光顾看图片了眼花缭乱什么也没记住等等。特别现在进行高效课堂,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往往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上课手忙脚乱。其实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确立“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需要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简单化倾向,不考虑具体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学生需求等实际情况,只讲手段,不讲目的,只求运用不求实效。

三、如何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首先要学会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按照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内容完备、有利于课件制作的教案;精心设计历史教学课件选择合适的制作软件。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要协调好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2.课件设计要合理,要突出重点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4.在设计课程时,教师要注意掌握“主体性原则”,注意“留白”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利用好了对教学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研究,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 《历史课程标准》

第五篇: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一、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时间(年代),加强历史基本知识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历史基本知识教学的任务之一,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标志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包括朝代),是应该要求学生记忆的。

以中国历史为例,要注意记忆的年代有以下几种:

1、具有关键决定性的关系重大的历史年代。例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诸割据的局面;589年隋的统一,结束了西晋以来分裂的局面;公元960年宋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从这些历史事件可以看出我国封建社会分裂和统一的基本情况。因此,这些历史年代是应该让学生掌握和记忆的。

2、推动历史发展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历史年代。例如公元前209年是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公元874年是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1628年是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等„„每次起义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有关的历史年代是要结合史实记忆的。

3、对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年代。例如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900年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1911年辛亥革命;1919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是应该引导学生记忆的。

4、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的历史朝代。例如东汉时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我国南朝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明朝时我国医学家李时珍。这些科学家的科学技术发明的历史年代是需要让学生掌握的。

5、其他如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历史分期的历史年代。例如我国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进入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在西欧,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年代即公元476年则被看作是奴隶社会崩溃的标志。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则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也是要注意记忆的。

关于历史年代的记忆方法,不要用死记硬背的办法让学生孤立地去记年代,应该注意史实的内部联系,适当地掌握一些记忆方法。

1、首先要培养一个概括的时间观念特别是朝代的顺序、世纪公元的概念。把朝代的名称和顺序基本上掌握后,要求弄清世纪、公元的概念。世纪是历史上记年的单位,100年为1世纪,每世纪又以10年为1个年代,例如公元1978年可读为20世纪70年代。又如我国东汉是在公元25年开始建立的,因此中国古代史大致上可以说西汉末以前是公元前,东汉建立以后是公元后,而中国古代从西周后期的共和元年开始,即公元前841年开始,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2、对历史事件联想的方法帮助记忆。例如唐末黄巢起义是公元874开始的,起义坚持了十年的斗争,就可以联想到黄巢起义是公元884年牺牲后失败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公元1851年开始的,金田起义后坚持了14年的斗争,就可以联想到公元1864年天京失守后失败的,等等。

3、对历史事件的发生用年人距离的方法帮助记忆。例如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隔是十年时间,而中法战争是公元1884年爆发的,就可以计算到甲午中日战争是公元1894年爆发的。又如抗日战争为期八年,是公元1937年发生的,就可以计算到公元1945年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4、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用年代数字特征的方法帮助记忆。例如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爆发的年代中有“789”三个数字是依次顺序的。公元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年代数字中有两个“19”。为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指导学生运用历史书后的大事年表。

二、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空间(地点),加强历史基本知识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历史基本知识教学的一项任务,学习历史,如果没有空间观念,则无从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确定的空间(地点),也不可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活动的地点,是要记忆的。

在历史基本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以下几种内容:

1、历史事件始终在某处活动的,例如闻名世界的北京人遗址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

2、随历史事件发展而活动地点有了转移的,例如明朝建都南京,后迁都北京;

3、对某些古代地名要予以注释的,例如两周建都镐京,镐京即今陕西西安,东周迁都洛邑,洛邑即今河南洛阳。

4、对某些地点的重要性给予必要的说明,例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把中国同西亚以及欧洲连接起来,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也是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要道。

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各种历史事件发生空间关系。在使用地图时,首先要向学生说明历史地图的题目,然后讲述地图的细节,叙述历史事实和地图内容要一致,指出地图的校园要明确,并且可以使用辅助工具,显示它的动态性。例如,用纸剪成箭头和符号,分别放在地图上,随着历史内容的变化,而把它转移。这样可以更加充实历史地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空间概念的记忆。

2、可以充分利用黑板地图,因为它可以边讲边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讲授历史内容,一方面把历史内容的进程在黑板上揭示出来,这样对于那些随历史事件发展而活动的地点有移动的,学生更容易明白,记忆会更加清楚。

3、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附图和插图。课本的地图和插图是配合历史内容的,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空间观念很有帮助。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它并要加以讲述和描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4、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可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历史幻灯片、历史投影片,以便进行参观访问活动,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下载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 ——文学教学中的两个视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 ——文学教学中的两个视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