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语09年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一)》辅导文章十:编写教案
北语09年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
(一)》辅导文章十:编写教案
近期有同学在论坛里提问,关于教案的编写存有疑问,本次辅导文章专门对教案的编写进行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设计:格式与内容 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 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讲练: 释义、形式、练习
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教材分析与处理
老刘: 哎,老张!你每天都来这儿锻炼吗? 老张: 只要不刮风下雨,我就来活动活动。老刘: 我也是。
老张: 退休以后真是轻闲了,下下棋、逛逛公园、跟老朋友聊聊天儿,挺快乐的。
老刘: 是啊,我每天上午练练书法、看看书,下午去小学接孙子。老张: 听说你那小孙子学习特别好,还会背很多古诗古文。老刘: 聪明是聪明,就是贪玩儿,得老督促他学习。
老张: 那就不错了,我那孙子就是不爱学习。老刘: 你那孙子还小,大了就知道学习了。
老张: 也许大了就不那么贪玩了。不聊了,我得回去了,再见!老刘: 好,再见!(1)请至少找出三个应教授的语法点,并对其中的一个语法点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讲清这个语法点的形式和意义;举出两个同类的例子;设计出一种相应的语法练习题)。语法点:(1)动词重叠:下下、逛逛、聊聊、练练、看看等,AA 形式; 活动活动、学习学习等,ABAB形式。
(2)“了”,语气助词,表变化。例:真是清闲了。大了就知道学习了。(3)“只要 … 就”,条件复句。例:只要不刮风,我就来活动活动。(4)“V 是 V,就是…”,让步复句。例: 聪明是聪明,就是贪玩儿。(5)“得”,能愿动词,表应该。例: 得老督促他学习; 我得回去了。分析:动词重叠形式---AA, ABAB,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轻松等,如:听听、尝尝、锻炼锻炼、调查调查等。用动词重叠形式完成句子、填空等。(2)请挑出六到八个应教授的重点词语,并对其中的两个词语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解释这两个词语的意义;举例说明其用法)。重点词语:锻炼、活动、退休、清闲、下棋、逛(公园)、书法、接、背、聪明、贪玩、督促、也许
分析:(1)“活动”,运动,并列关系。可做V 或 N。活动了两个小时、晚上有一个活动。(2)“下棋”,进行(比赛、游艺活动),离合关系,动宾结构。喜欢下棋、下了两个小时棋等。
教案设计
(综合课教案。教学对象:初级班;课时:90分钟)(情景:田中和金成泰是同屋)金成泰: 田中,起床啦,起床啦!
田
中: 今天星期六,干吗起得这么早? 金成泰: 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田
中: 我网球打得不好。去游泳怎么样? 金成泰: 我游泳游得不好,去唱卡拉OK 吧。田
中: 好啊,我特别喜欢唱中国歌儿。金成泰: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
田
中: 山口唱得也不错。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金成泰: 那你给山口打个电话,问问她去不去。田
中: 我现在就打。
参考答案: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程度补语(状态补语)的用法,连动
句的用法,以及“起床”“唱歌”“游泳”等离合词的用法。
2)掌握功能项目:邀请、商量、打算、评价等。(指出一到两个)2。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
2)学习新课
a.生词学习
b.课文讲练
c.重点词语讲练:这么(„这么早“),怎么(我怎么不知道”),干吗,就(“我现在就打”)等。
d.重点语法讲练
(a)离合词: 如唱歌、起床、游泳。
(b)程度补语(状态补语):意义、格式、否定和疑问形式。如:干吗起得这么早、我网球打得不好、我游泳游得不好。
(c)连动句: 如: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e.活用练习
3)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4)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参考: 复习旧课:5分钟; 生词学习:10分钟;课文讲练:25分钟; 重点词语讲练:10分钟; 重点语法讲练:20分钟;活用练习:15分钟; 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
5)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
第二篇:北语 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
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
(二)》作业_1
一、单选题(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础汉语课本》是结构法教材时期的集大成者
B.《实用汉语课本》是我国第一部获奖的对外汉语教材
C.《初级汉语课本》是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分技能系列教材
D.《基础汉语课本》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基础汉语教材之一
答案:D
2.确定语法难易度的角度不包括 A.结构角度
B.语义角度
C.用法角度
D.频率角度
答案:D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A.暗部就班
B.明查暗访
C.仗义直言
D.残无人道
答案:B
4.确定语法难点的方法不包括 A.经验
B.理论
C.材料
D.猜测
答案:D
5.有关“再”“又”的表述错误的是
A.“再”表示主观上打算对某一事物作重复,表现出的常为未实现的B.“又”表示客观上动作的重复,多表示动作已重复或客观规律的重复
C.“又”用在陈述句中更多,“再”用在祈使句、假设句中更多
D.“再”一般用在能愿动词前
E.“又”既可用在能愿动词前,又可用在非能愿动词前。答案:D
二、多选题(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动词的语法特征有()A.具有组合能力
B.具有造句能力
C.一般后面可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D.形态特征/词形变化:一部分动词可重叠 答案:ABCD
2.句子成分包括 A.主语
B.谓语
C.定语
D.状语
E.宾语
F.补语
3.词义的性质有 A.概括性
B.模糊性
C.社会性
D.民族性
4.外国人语法结构方面的偏误有 A.语序错位
B.词语残缺
C.词语误加
D.词语误代
E.句式杂糅
F.句法条件
5.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难度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A.词汇量大
B.新词语层出不穷
C.除了有音、形、义,还有文化因素
D.汉字难记
6.下列词是联合式构词的有()。A.是非
B.动静
C.声音
D.道路
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包括的三级语法单位系统是 A.词
B.词组
C.句子
D.音位
8.在教授句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尽可能用例句.情景,少从理论到理论。B.讲解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C.讲语法不是一次性完成,是随着练习逐步完成的。
D.主张用汉语讲解汉语的语法。
9.下列属于叠韵词的是 A.蟑螂
B.烂漫
C.猩猩
D.参差
10.识别词类的标准有 A.组合功能
B.句法功能
C.表述功能
D.判断功能
三、判断题(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饺子--面食--食品,是上下位的类属关系。
2.所有的语音构词都是单纯词。
3.附加式构词是复合式构词类型的主体,最为能产。
4.“不是„„吗?” 是反问形式。
5.从偏误中也可以看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6.“再”跟“又”的用法相同。
7.语法教学贯穿教学始终,中高级阶段以语法教学为核心。
8.简称式构词即将词组简称成一个词,是汉语单音节化的结果。
9.语法意义是词性和词性所反映出的句法功能。
10.偏正式合成词分为定中和状中两类。
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
(二)》作业_2
一、单选题(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中高级阶段教材的选词原则不正确的是 A.注重词语的实用性
B.控制常用词与超纲词的比例 C.适当增加新词语
D.注重口语化
2.词义与语素义、结构义的关系不包括 A.词义等于结构义加语素义
B.词义等于结构义加语素义加附加义
C.词义与结构义、语素义无关
D.词义等于语素义
3.下列属于是非问句的是 A.谁今天休息?
B.屋里有人吧?
C.他吃米饭还是吃馒头?
D.你喜不喜欢这本书?
4.下列属于动词谓语句的是 A.小张18岁
B.我们学习语法
C.这本书好极了
D.他作业写完了
5.教师对待学生语法偏误的态度错误的是 A.对偏误的本质要有全面的认识
B.及时纠正偏误
C.对偏误的性质进行分析,以区分轻重缓急
D.采取有错必纠的机械态度
二、多选题(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语法偏误分析的三个角度包括()。A.语法结构
B.语义方面
C.语音方面
D.语用方面
2.汉语词汇的特点有
A.语音形式的双音节化,构词方法的句法化。
B.词义的理据性
C.造词的灵活性
D.汉语词汇的连锁性和可塑性
E.词义角度
3.下列属于并列复句的有
A.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
B.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C.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
D.他一边咕哝,一边迅速穿上衣服。
E.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4.下列属于音译外来词的有 A.蝙蝠
B.阿尔巴尼亚
C.沙发
D.咖啡
5.词义的构成包括()。A.理性意义
B.附加意义
C.语法意义
6.“着”可以表示动作的()。A.持续
B.完成C.进行
D.完结
7.词汇系统自身具有的特征包括 A.概括性
B.模糊性
C.社会性
D.民族性
8.根据词组构成的结构特征分类,词组分为 A.述宾词组
B.述补词组
C.偏正词组
D.联合词组
E.主谓词组
9.语法研究的三个层面是()。A.句法
B.语义
C.语用
D.语感
10.词汇在意义关系上的联系包括 A.主题联系
B.横向联系
C.纵向联系 D.反向联系
三、判断题(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的、地、得”的区别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2.词汇系统自身具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征。
3.“往往”和“常常”都是频率副词。
4.“闯红灯”“找工作”是动宾短语。
5.理论语法的特点是实用性、简明、稳定。
6.一团士兵、一团头发、一团和气,体现了“团”由实义向虚化义的转变。
7.具有连接作用的词叫作介词。
8.语言符号的离散性和客观事物的连续性间的矛盾产生了语言的概括性。
9.中心词分析法是句子分析的方法之一。
10.“就”是区别词。
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
(二)》作业_3
一、单选题(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模糊词义的特征不包括 A.非定量性/不定性
B.数量不定
C.标准确定
D.伸缩性
2.下列属于无主句(动词性非主谓句)的是 A.你轻一点
B.有人来了
C.哎呀
D.赶紧啊
3.目的为教学服务,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内容是规范的、简洁扼要的、系统的,着重研究语法形式的用法的语法是()。A.教学语法
B.理论语法
4.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及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是 A.《基础汉语课本》
B.《汉语教科书》
C.《实用汉语课本》
D.《初级汉语课本》
5.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能力为目标的语言教学是()。A.第一语言教学
B.第二语言教学
二、多选题(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确定语法难点的方法有()。A.经验 B.实践
C.理论 D.材料
2.下列词语不是双声叠韵的有()。A.蜘蛛
B.蝴蝶
C.芙蓉
D.蝙蝠
3.下列属于主谓式合成词的有 A.心寒
B.地震
C.眼花
D.打倒
4.词义的附加意义有 A.形象色彩
B.感情色彩
C.态度色彩
D.语体色彩
5.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类型有哪些 A.普通教育
B.预备教育
C.专业教育
D.特殊教育个别教育
6.词汇教学原则包括
A.确定词汇教学中的重点词和非重点词
B.不同语言技能和不同课程所需词汇应提出不同要求 C.循序渐进,由易而难
D.重视词汇的重现率。
7.下列是名词中的时间词的有 A.昨天
B.去年
C.立刻
D.过去
E.唐朝
F.已经
8.中高级阶段教材的选词原则包括()。A.注重词语的实用性
B.控制常用词与超纲词的比例
C.适当增加新词语
D.注重口语化
9.句子按语气分类,可分为 A.陈述句
B.祈使句
C.疑问句
D.感叹句
10.下列属于趋向补语的是 A.起来
B.跳出
C.传开去
D.拿走
E.救活
三、判断题(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的”是结构助词。
2.“有点儿”和“一点儿”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区别。
3.“他喜欢我安静。”是双宾句。
4.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有的正常的现象。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偏误,既无须视为大敌,也不应过分挑剔。
5.名词具有陈述作用。
6.“ 美妙的渲染”是动宾结构。7.“三个小时看一本书”和“ 一本书看三个小时”,说明位置变化可能导致语义发生变化。
8.“最累”是定中短语。
9.可能补语的肯定式相当于“能+动词”。
10.一般来说,语素义不能完全表示词义。
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
(二)》作业_4
一、单选题(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下列属于祈使句的是 A.啊!我亲爱的祖国!
B.给我点水喝呀!
C.哎呀,真好看哪!
D.你累了吧?
2.汉语合成词不包括 A.附加式构词
B.复合式构词
C.简称式构词
D.叠音词
3.下面不属于偏正复句的是()。A.转折复句
B.因果复句
C.假设复句
D.并列复句
4.下列关于“一再”和“再三”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再三”的动词是自主动词,可控制的。“一再”的动词可以是自主动词,也可以是非自主动词。
B.“再三”和“一再”都可以用在将来时。
C.“再三”和“一再”都不可以加动词加“一下”。
D.“再三”和“一再”都只能在动词前。
5.“了”表示动作的()。A.完成B.持续
C.进行
D.变化
二、多选题(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教学语法的特点有()。A.实用性
B.简明
C.稳定
2.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目标有 A.揭示语言结构规律
B.培养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C.学会汉语
D.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理论语法的特点是()。A.理论性
B.详尽
C.创新
4.下列属于反问句的是 A.你累了吧?
B.我怎么会不去呢?
C.你听见了没有?
D.我是这样说的吗?
5.根据谓语性质的不同,主谓句还可以分为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名词(体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6.虚词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只有功能的意义,虚词包括 A.副词
B.介词
C.连词
D.助词
7.下面构词方式是述补的词有()。A.提高
B.分享
C.说明
D.高低
8.下列属于结果补语的是 A.吓跑
B.摆整齐
C.举起
D.拿来
E.打扫干净
9.下列属于偏正式合成词的有 A.司令
B.河马
C.布鞋
D.火车
10.对外汉语语法体系分八类补语,有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此外还有
A.数量补语
B.时量补语
C.动量补语
D.介宾词组补语
三、判断题(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二百五”的词义与语素义、结构义无关。
2.“他喜欢吃油条”到“他是个老油条”中的“油条”的变化是从文化义到一般义。
3.“结婚”“吃饭”是离合词。
4.“我告诉你一件事”是双宾语句。
5.动词具有指称作用。
6.《实用汉语课本》是“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及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
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把词分为8类。
8.饺子--面食--食品,是上下位的类属关系。
9.辨析法用于释义的初级阶段,通过教具实物建立词语与教具的直接联系。
10.“把”字句的语序是:主语(施事)+把+名(受事)+动„„
第三篇:北语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作业1 (满分答案)
北语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
(二)作业1
1、D
2、A
3、D
4、D
5、B
6、B
一、单选题
1、确定语法难点的方法不包括 A经验 B理论 C材料 D猜测
D
2、词义的构成不包括
A语境意义 B理性意义 C附加意义 D语法意义 A
3、有关“再”“又”的表述错误的是
A“再”表示主观上打算对某一事物作重复,表现出的常为未实现的B“又”表示客观上动作的重复,多表示动作已重复或客观规律的重复
C“又”用在陈述句中更多,“再”用在祈使句、假设句中更多
D“再 E“又”既可用在能愿动词前,又可用在非能愿动词前。
D
4、下列补语类型中最不常用的是
A趋向补语 B结果补语 C程度补语 D介宾词组补语
D
5、下列属于无主句(动词性非主谓句)的是
A你轻一点 B有人来了 C哎呀 D赶紧啊
B
6、下列属于是非问句的是
A谁今天休息? B屋里有人吧? C他吃米饭还是吃馒头? D你喜不喜欢这本书?
B
二、多选题共10题,50分
1、现代汉语构词的特点有
A复合式构词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B复合式构词是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主要构词类型
C偏正式和联合式是复合式构词类型的主体,最为能产
D附加式构词是正在发展中的有较强生命力的构词类型。
ABCD
2、下列有关理论语法表述正确的是
A对语法系统与语法规律作出理论概括与说明
B建立起语法系统理论
C着重研究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D着力于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
E注重对语言事实各方面的描写
ABCDE
3、下列属于偏正式合成词的有 A司令 B河马 C布鞋 D火车
BCD
4、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类型有哪些
A普通教育 B预备教育 C专业教育 D特殊教育个别教育
ABCD
5、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A语素义可完全表示词义
B语素义部分反映词义
C语素义间接反映词义
D语素义失落
E语素义完全不表示词义
ABCDE
6、句子成分包括
A主语 B谓语 C定语 D状语 E宾语 F补语
ABCDEF
7、词义的附加意义有
A形象色彩 B感情色彩 C态度色彩 D语体色彩
ABCD
8、语法偏误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
A语法结构方面 B语义方面 C语用方面 D语境方面
ABC
9、下列是名词中的时间词的有
A昨天 B去年 C立刻 D过去 E唐朝 F已经
ABDE
10、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与汉语学生教学语法大纲的区别是
A不详细介绍语法理论知识,突出语言运用规则和规则的使用条件
B既重视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也注意与语义、语用的结合
C对语法不需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是从交际需要出发选择语法项目,不强调系统全面
D对语言规则的归纳要简明、易懂,尽量形式化、格式化,能举一反三
E不引导学生分析语法,而是引导学生应用语法去运用语言、使用
正确答案是:ABCDE
三、判断题共4题,20分
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从语用角度判断,言外之意越多,难度越高。
A错误 B正确
B
2、“他喜欢吃油条”到“他是个老油条”中的“油条”的变化是从文化义到一般义。
A错误 B正确
A
3、讲练语法句型难点的基本原则是死记硬背。A错误 B正确
A
4、复合式构词属形态构词,又称派生词。A错误 B正确
A
第四篇:北语09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辅导内部资料十五: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
一.实物道具法
案例1:比如,在教表示领属关系的“的”时,就可以用教师自己的书或学生的书、文具等进行。老师:(拿自己的书)这是什么? 学生:(齐声)这是书。
老师:对,这是书。这是老师的书。(同时写在黑板上,用红色标注“的”)(拿大伟的书)这是大伟的书。(拿麦克的书),这是谁的书? 学生1:这是麦克的书。老师:(拿安娜的笔)这是谁的笔? 学生2:这是安娜的笔。
然后让学生自己拿别人的东西问另一同学“这是谁的……?”进行接龙练习。老师根本就没有讲解“的”表示领属关系,但学生对“的”的用法,我想已经很清楚了。这种“以练代讲”的方法,如果换成教师讲的方法,效果就差多了。
案例2:在教“比”字句时,老师可以拿出两个长度不同的笔(红的长,黑得短)或者叫两个身高不同的学生站起来,然后进行对话: 老师:他们两个一样高吗? 学生:不一样高。老师:谁高呢? 学生:王继祖高。老师:(一边比他们的身高,一边说我们可以说:)王继祖比颜温助高。(一边说一边把句子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总结)接着老师再做一对话: 老师:这两支笔一样长吗? 学生:不一样长。老师:哪一支长呢? 学生:红的长。老师:(一边比两支笔的的长度,一边说我们可以说:)红笔比黑笔长。(一边说一边把句子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总结)
根据上面的两个实物进行的对话,学生对“比”字的语义应该很清楚了。这时老师再根据刚才写在黑板上的两个“比”字句,总结“比”字句的结构形式特点: A+比+B+adj 在操练的过程中,学生入出现“红笔长比黑笔”这样由于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偏误,我们也可以根据此偏误告诉学生正确的语序应该是“A+比+B+adj”,而不是“A+adj+比+B”。
案例3:存现句
在讲存现句“L(处所)+V着(有)+N”时,我们也可以运用实物道具法。老师可以先把正确的语序写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进行对话: 老师(把一本书放桌子上):桌子上有什么? 学生:桌子上有一本书。老师:黑板左边有什么?
学生:黑板左边有一张中国地图。老师:书在桌子上是老师放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地图”是挂在上面的,怎么说呢?
学生:黑板左边挂着一张中国地图。……
其实,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的道具是很多的。比如讲时间时我们可以用硬纸做的钟表或日历;讲价钱时可以用放大了的菜单或超市广告。
二.对话法
案例1:在教授动态助词“过”时,我们可以先和学生进行如下对话(也可以先把“过”和其否定形式写在黑板上:Sb+V+过+O Sb+没+V+过+O): 老师:你是第一次来北京吗? 学生1:是第一次。
老师:请说一个完整的句子。学生1:我是第一次来北京。老师:很好。(对学生2)你呢?你是第几次来北京? 学生2:我也是第一次来北京。老师:那谁不是第一次来北京?
学生3:老师,我不是第一次来北京。老师:很好。你是第几次来北京? 学生:我是第二次来北京。
老师:很好。现在注意听我的问题,你以前来过北京吗? 学生3:我以前来过北京。
老师:对。王继祖以前来过北京。(边说边写在黑板上,以便最后总结格式)老师:(对学生1)你以前来过北京吗? 学生1:我以前没来过北京。
老师:很好。你们吃过北京烤鸭吗? 学生齐声:我们吃过烤鸭。老师:你们当过老师吗? 学生齐声:我们没当过老师。老师:非常好。当然,对话结束之后,老师还应该根据刚才板书在黑板上的例句总结语法项目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即对它进行格式化处理。如上例我们可以在观察学生基本理解了其语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Sb+V+过+O Sb+没+V+过+O。最后老师还要就“了”和“过”的区别做出讲解。此不赘述。
三.扩展对话法
对于一些结构较长较复杂的语法项目,我们可以在讲解清楚的基础上利用扩展对话的方法来使学生上口。
案例1:多项定语:
老师:王美珠,昨天去王府井买了什么? 学生:我买了裙子。
老师:你买了几条裙子?学生:我买了一条裙子。老师:你买了一条长裙子还是短裙子? 学生:我买了一条长裙子。
老师:你买了一条什么颜色的长裙子? 学生:我买了一条红色的长裙子。
同样再和别的同学进行类似的扩展练习,不再赘述。案例2:多项状语:
老师:周末你要去哪儿?
学生1:我去王府井。(周末我要去王府井)老师:你和谁一起去?
学生:我和我的中国同屋一起去(王府井)。老师:你们怎么去?
学生:我和我的同屋一起打的去(王府井)。老师:你们几点去?
学生:我们上午十点打的去(王府井)… …
四.利用动作进行演示法
和实物道具法一样,利用动作演示的方法也比较适用于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利用动作演示(其实是在所有的上课过程中)时老师要充分利用表情,比如“犹豫”、“烦躁”、“叹气”等。
案例1:比如:讲解趋向补语“上来”、“上去”、“出来”、“出去”、“进来”、“进去”“下来”、“下去”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动作来演示,边做动作边说出带趋向补语的句子: 我走进来了。我走上来了。我走下来了。我走出去了。
进一步,老师可以自己做动作,让学生说,或者让学生1做动作,让学生2说。
案例2:再比如介绍结果补语“开、上”等时,老师就可以做拉开、拉上窗帘、打开或关上窗户等动作。然后边说边板书,达到让学生明白的目的。
五.图示法
对一些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语法项目,我们还可以采取图示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
案例1: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比较抽象,通过举例的方法自然也可以让学生理解,但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比较复杂,当留学生学了多个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后就很容易弄混,如果采取图示的办法,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表示从非正常状态到正常状态的过渡的“过来”可图示为:
非正常状态
正常状态
昏迷/喝醉/昏死/累
清醒/健康/不累 比如:医生把她抢救过来了。
小孩子休息一下,很快就恢复过来了。你休息过来了吗?
表示从正常状态到非正常状态的过渡的“过去”可图示为:
正常状态
非正常状态
清醒/健康/不累
昏迷/喝醉/昏死/累 比如:
因为女儿不争气,他被气死过去好几次了,但都被及时抢救过来了。她已经昏迷过去好几天了。
表示动作由静态进入动态,即开始一种新的动作的“起来”可图示如下:某一特定的时间点 表示动作的继续的“下去”可图示如下:某一特定的时间点
案例2:随着N1的V,N2+V “随着N1的V,N2+V”表示N2的变化是和N1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N1的某种变化,引起N2的相应变化,这两种变化可以是同向的,也可能是反向的。我们在传授这个语法点的时候,一般先采取和学生对话的办法,让学生理解其语义。如: 老师: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国旅游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学生:当然是多了。
老师:好。那我们可以这样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同喜欢写在黑板上,格式中的重点部分标示出来,便于格式化总结)这时老师可用图示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N1和N2同向变化:同升)N1(生活水平)N2(出国旅游的人)
例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的人逐年增加。(N1和N2同向变化:同降)N1 N2 例如:随着出生率的降低,小学的数量也越来越少。N1(N1和N2反向变化:N1升,N2降)N2 例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穷人越来越少。N2(N1和N2反向变化:N1降,N2升)N1 例如:随着犯罪分子的减少,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案例3:表示进行意义的“正”、“在”、“正在”
我们在给学生“正”、“在”、“正在”的进行时意义的时候,可以先在黑板上画一条表示时间进行的横线,把“正”、“在”、“正在”放在横线上,即: 开始×)“正”“在”“正在”(×结束
告诉学生“正”、“在”、“正在”只表示动作在实践的进行当中,而不能用于开始和结束(×表示不包括),所以:
“正”、“在”、“正在”不能跟表示“起始”意义的“起来”、“从……开始”等结合。如: *他正看起书来。
*大家都正在热烈地讨论起这个问题来了。*他在从明年开始找工作。
“正”、“在”、“正在”不能跟表示具有已经完成或已经变化意义的“了”和“过”结合;动词后不能接表示有动作结果意义的词语。如: *玛丽正吃饭了。
*我正在听懂北京人的话了。*他正在写过作业。
“正”、“在”、“正在”句的动词后不能接表示时间段和动作量的词语。如: *我们正看一会电视。*他正在听两遍录音。
“正”、“在”、“正在”可以跟表示状态意义的“着”和表示这种语气的“呢”同现。如: 经理正在开会呢!
他正帮老师擦着黑板呢。
六.举例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语法项目,采用实物道具和动作演示等的办法都不很奏效,此时,我们采用事例或例句来展示意义,让学生自己来体会。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只举例而不用讲学生就懂了。
举例法比较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其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接触足够的具体语言材料,然后从这些语言材料中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采用举例法时我们要永远记住一句话,那就是:不是任何一个正确的句子都有资格当例句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例句不一定要多,但要举出极端、典型、有代表性、夸张(对比反差强烈的)的例句。
(2)老师准备的例句一定贴近学生生活,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他们自己的或熟悉的场景、事情和生活。这样讲解起来,学生会感到亲切、有用,学起来热情高、兴趣浓。
(3)要尽量避免出现学生不熟悉的词语,举例所用的语言应该比要讲的语法项目水平略低,以便学生易于从中体会所要学习的语法项目的含义。(4)可以充分利用名人、名牌、名地点、名物产、名事件。(人类共知的部分)。如:Michael Jordan、姚明所代表的“个儿高,篮球”等信息;“长城”的雄伟等不用翻译的公共信息:可乐、麦当劳、咖啡、伦敦、北京、天安门、巴西的咖啡、法国的葡萄酒、帕瓦罗蒂、Michael Jackson、音乐的旋律(无国界的语言)
(5)例句应该有一定的语境、上下文,应能反映语法现象的典型语法结构特点以及用法。比如在学习动态助词“过”时,老师举的例子是单句“我去过北京”,这种例子我们认为就不如下面这个例句: A:北京漂亮吗? B:漂亮。
A:你怎么知道?
A:我去过北京。__下面我们通过举例的办法来看看举例法到底应该怎么操作。
案例1:比如,在讲解副词“究竟”时的两种教学方案:(1)直接告诉学生“用在问句中,表示追究。”
(2)老师:“明天我们班不上课出去参观。但是去哪儿呢?” 学生1:去长城。学生2:去故宫.学生3:去首都博物馆。
老师:我们究竟去哪儿呢?(老师一边说,一边写在黑板上,以便最后归纳总结,并要把“究竟”和后面的疑问词用红色标示出来)
班长:去美术馆吧,听说那儿现在有法国画展。学生其声:好吧。
老师:那我们明天几天出发? 学生1:早上8:00吧。
学生2:太早了。10:00吧。
学生3:10:00又太晚了,9:00吧。
老师:那我们究竟几点出发?(老师一边说,一边写在黑板上,以便最后归纳总结,并要把“究竟”和后面的疑问词用红色标示出来)学生齐声:那就9:00吧。老师:我们怎么去呢? 学生1:坐公共汽车去。
学生2:公共汽车太挤了,还是骑自行车吧。学生3:起自行车太累了,还是打的吧。
老师:我们究竟怎么去?(老师一边说,一边写在黑板上,以便最后归纳总结,并要把“究竟”和后面的疑问词用红色标示出来)学生齐声:那就打的吧。
通过这一系列学生自己参与讨论的例句,老师再来总结“究竟”的用法。老师:“究竟”用在什么句子里? 学生发现:问句。
老师:“究竟”用在问句里表示什么意思呢?或者说“什么时候使用„究竟‟呢?”
老师帮学生总结:出现了多种答案,问话的人想知道一个确定的答案的时候使用。上面两种教学方案的优劣不言而喻。
案例2:副词“难怪”的教学
老师:我们班今天谁没来上课? 学生:治善没来。
老师:她为什么没来啊? 学生:她生病了。老师:(做突然明白状)难怪治善没来上课,原来她生病了。(老师一边说,一边写在黑板上,以便最后归纳总结,并要把“难怪……原来”用红色标示出来)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老师接着再举一个例子:
老师:美美今天这么开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她男朋友来北京了。老师:(做突然明白状)难怪她这么开心,原来她男朋友来了。(老师一边说,一边写在黑板上,以便最后归纳总结,并且要把“难怪……原来”用红色标示出来)这两个例句都是班里的真实情况,学生通过例句就可以理解“难怪……原来”的含义了。这时老师可以就刚才写在黑板上的两个句子,继续问学生:
老师:刚才老师知道治善没课上课的原因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老师现在知道了吗? 学生:知道了。老师:刚才老师知道美美为什么这么开心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老师现在知道了吗? 学生:知道了。
这时老师就可以带着学生总结:“难怪+情况,原来+原因”,什么时候使用呢?在“刚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知道了”的时候就可以用它。当然,我们说过要“精讲多练”,所以这时,老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新的句子。比如: 难怪老师这么生气,原来我们的作业做得都不好。难怪今天我们学校这么多人,原来有个大会。难怪美怒不高兴,原来是和同屋吵架了。
七.格式化
“该……了” 如:该下课了。
“早就……了”如:这事我早就知道了。
“再也不……了”如:以后我再也不去那地方了。“还NP呢”如:你还老师呢,这个字都不认识。一+V+就是+数量 如:这孩子一玩就是半天。
这种格式可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这些格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实用,可目前对它们的研究(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还很不够。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老师不去把它们的语法意义和语用环境告诉学生,留学生自然不了解,更不会使用。
按照上述思路建立的新型句式,我们暂且称之为“格式”。由于特别重视虚词构成格式的能力和作用,所以它比较符合汉语固有的特点。又由于它以固定的词语为框架,同时也是该格式的形式标记,于是格式的生成性便由此而生成现实的可操作性。格式化比较符合外国人习惯公式、对形态比较敏感等特点,突出形式特征,一目了然,简单明白,既便于老师教,也便于学生学。
这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突出形式特点,比较简明,便于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可以直接减少学生在形式上的偏误。但大家常说的缺点是比较抽象,可能形式正确了,实际运用中不一定正确。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单独使用,都要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格式化也不例外,它也要结合着举例法、图示法等。
案例1:上面所举的副词“究竟”的教学。我们在上述例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究竟”“用于问句,表示出现多种答案,问话人要知道一个确定的答案”。此后如果能够明确告诉学生“究竟”在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究竟+Q? V不/没V? Adj不adj? 是否+V? V+哪儿? 怎么+V? 谁+V? V+多少? V+什么?
也就是说在形式上,“究竟”一定出现在表示疑问的句子中,并且出现在那些表示疑问的词语前面。学生明白了这些也就不太可能出现如下的偏误: *谁究竟去开会? *我们怎么究竟去?
案例2:在讲表示转折关系的“……归……,可是/但是……”时,老师先设计一些情景和学生进行对话。
老师:颜温助,你和权静是老乡,考试的时候可以互相帮助吗? 颜温助:不可以。
老师:很好。那么我们可以说“朋友归朋友,可考试的时候不能互相帮助。”(老师边说边写在黑板上,以便最后归纳总结,并要把“归……可”用红色标示出来)老师拿出一张图片,上面一件衣服标价是10000元,和学生进行对话: 老师:这件很漂亮,你们会买吗? 学生:虽然很漂亮,但我不买。
老师:那么我们可以说“漂亮归漂亮,但我不买。”(老师边说边写在黑板上,以便最后归纳总结,并要把“归……但”用红色标示出来)老师:你们不买,是不喜欢吗? 学生:喜欢,可太贵了。
老师:我们可以说“喜欢归喜欢,可太贵了。”(老师边说边写在黑板上,以便最后归纳总结,并要把“归……可”用红色标示出来)
学生通过这三个例句应该能理解“……归……,但……”的语义和语用场合了。这时,老师就刚才在黑板上写下的例句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格式化。可以通过提问法的办法,比如问学生:“我们来看,“归”的前后可以是什么词?是不是一样的?让学生自己发现。”最后和学生一起把它格式化为: N归N,可是/但是……
A归A,可是/但是……__V归V,可是/但是……
案例3:在“比”字句的教学时,我们发现即使学生明白了语义,仍然会出现偏误。如: *我高比她。
*姐姐大三岁比我。*我同屋比我很高。
针对这种形式上的偏误,可以先通过实物让学生明白“比”字句的含义,再给出“比”字句的正确格式。(在下篇我们会专门来谈“比”字句的教学,这里只是简单举例)如: A+比+B+adj *A+adj+比+B A+比+B+adj+Num *A+比+B+Num+adj *A+比+B+很adj *A+比+B+不adj
案例4:无论不管……都……
留学生在使用“无论/不管……都……”时容易出现的偏误如下: *这衣服无论很贵我都要买。
*不管父母不同意,她都要和他结婚。*无论天气不好,我都要去长城。通过偏误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出现偏误并不是不了解“无论/不管”的意义,而是对它在形式上的特殊要求没有很好地掌握。那么我们就应该先举例,让学生自己体会其语义和语用,最后总结其结构特点。
老师:长城很漂亮,你想去吗? 学生:我特别想去。
老师:但是很远,你还要去吗? 学生:远我也要去。
老师:这时我们可以说“无论多远,我都要去。”(同时写在黑板上,同时在“无论”和“都”标示出来,“多远”也标示出来,以便总结格式特点)同样给学生语境,引导学生说出: 这本词典很贵,你要不要买?——无论多贵,我都要买.汉语很难,你还要学下去吗?——无论多难,我都要坚持学下去.明天的运动会班长不参加,你还参加吗?——无论他参加不参加,我都要参加。
如果妈妈不同意你和你女朋友结婚,你怎么办?——无论妈妈同意不同意,我都要和她结婚.如果父母不答应,你明天还去旅游吗?——无论父母是否答应,我都决定明天去旅游.每个人都要参加期末考试吗?——无论是谁都要参加期末考试.北京在那儿可以看到自行车?——无论在哪儿都能看到自行车。最后在学生理解了其语义和语用之后,对其格式进行总结,即: 无论不管Q,都… 多+adj 是否+v v不/没v 谁+V V+什么
V+哪儿怎么+V V+多少 什么时候+V 其实,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能够做格式化处理的语法点是枚不胜举的,对外汉语教师不应仅仅盯着本体研究已经定名的那些所谓句型。比如:表示程度逐渐加深的“越来越”,如果老师将其格式化为: Sb+越来越+adj/V心 *越来越+很adj/V心 西瓜越来越甜了。
我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
也就是用简明扼要的形式告诉学生,在“越来越”后面只能出现形容词或心理动词。并且在该形容词或心理动词之前不可以再出现表示程度的副词。学生就可避免如下的偏误: *他现在越来越学习。*上海越来越非常现代。
再如,“对+Sb+发火”、“在+Sb+看来”、“对+Sb+来说”等,也可以说是格式化的结果,也许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词汇教学的内容,我们从使用性的角度考虑,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语法教学,都应该进行格式化。
我们在对一些语法点进行格式化处理时,要尽量对格式进行限制。比如,副词“稍微”的教学,我们可以格式化为:
稍微+V/adj+一点儿/一会儿/几分钟(表示时间短、数量少的词语)副词“暗暗”格式化为: 暗暗+V心(心理动词)
上面两个语法点的格式后面都对该格式的使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稍微”后总是有表示时间短、数量少的词语与之搭配;而“暗暗”修饰的动词也仅限于心理动词,如“高兴、庆幸、恨、喜欢、爱”等,即使有些单纯看并不是心理动词,但在此格式中也有心理活动的性质,如“诅咒”、“骂”。我们对这种使用中的具体条件进行限制,就可以避免很多错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一个语法点进行格式化常有两种模式。一是用汉语语法术语,二是用符号。比如,“被”字句的两种格式:
A:主语+介词“被”+宾语+谓语动词+其他成分 B:N1+“被”+N2+V+其他
比较起来,我们认为第二种格式在教学中使用更方便,因为这样可以不必花费时间去讲对学生来说很难得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学术语。当然,在对语法点进行这种格式化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符号,这些符号应该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或者说比较熟悉的,比如: S:主语 V:动词
V心:心理动词 N:名词 Adj:形容词 Adv:副词 L:处所词 T:时间词
C:补语如果学生不很明白这些符号,刚开始使用这些符号时,老师应该通过举例的办法告诉学生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慢慢地学生就会熟悉这些符号。一旦他们明白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觉得得心应手。
当然,在这里我们还要说明一点,就是所谓的“格式化”并不是说对一个语法点仅做格式化的处理,正如我们前面所讲,必须把格式化和语义、语用结合起来使用。把它们三者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使格式化避免脱离实际运用,也可以使在形式上的出错率降低。比如学生根据格式“一+V+就是+数量”说出下面的偏误句: *她一学就是一分钟。*这孩子一睡就是三分钟。
如果在总结格式后或者总结格式前告诉学生,这一格式是用来夸张地表达时间长、数量多,如果对某个动作来说时间不长、数量不多就不能使用这一格式。那么学生自然就不会再出现上述偏误。
这种分析指出某一格式使用的环境和语言背景,使学生从孤立地掌握一个个句子的规则和含义进而了解到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什么表达而要去使用这一语法点,从而提高了交际的准确性。
八.比较法
He went to Shanghai by train yesterday.他昨天坐火车去上海了。I get up at six o‟clock everyday.我每天六点起床。
I am studying Chinese i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我在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中文。
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英语和汉语在状语位置上的不同:在英语中,无论是方式状语、地点状语还是时间状语都经常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而汉语则不同,无论是哪种状语,都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通过上面的比较,学生更容易记住。汉语内部的对比: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留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或用法比较接近的两个或几个语法点的教学,通过比较找出两个或多个语法点的异同。
案例1:比如:存现句“L+有+N”和“N+在+L”两个句式的语义重点不同,前者在于描写,常着重于整个句子的信息;后者的重点则在于说明一个对象的位置。在教授这两个近义句式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对比鲜明的语境进行对话: 老师:你们喜欢北京吗? 学生:喜欢。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还有很多漂亮的公园。(老师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便于此后的对比。)而对于“N+在+L”,可以这样设计问题,使学生理解: 老师:你们去过天安门吗? 学生:去过。
老师:谁能告诉我故宫在哪儿? 学生:故宫在天安门广场的北边。(老师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便于此后的对比。)老师:毛主席纪念堂在哪儿?
学生:毛主席纪念堂在天安门广场的南边。(老师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便于此后的对比。)
通过对比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二者的不同。此时,老师可再问一些问题或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教室或宿舍,让学生多练习。如: 你的书包在哪儿? 你的书桌上有什么?
案例2:时间副词“已经”和“曾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学生经常出错的近义词语或格式进行有效的比较。比如“曾经”和“已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从时间上来看,“曾经”只能用于过去;“已经”不仅能用于过去,还能用于现在和将来。如: 去年我曾经看过这部电影。去年我已经看过这部电影。*现在曾经该上课了。现在已经该上课了。
*明年这个时候,我可能曾经离开北京了。明年这个时候,我可能已经离开北京了。
从意义上来看,“曾经”含有非持续性,非有效性,表示过去一度如此,但现在不再如此了; “已经”含有持续性、有效性,强调过去的事情至今还如此。对比如下: 他曾经是个大夫。(她现在不是大夫了。)他已经是个大夫了。(她现在还是大夫。)我曾经住在美国三年。(现在不再住在美国了。)我已经住在美国三年了。(现在还住在美国。)他曾经去过上海。(现在不在上海了。)他已经去了上海。(现在还在上海。)从具体用法上看,与“了”和“过”的共现情况不同,“曾经”经常与“过”共现,少于“了”共现;“已经”经常与“了”共现,也可以与“过、”共现。如: 我曾经学过法语。我已经吃了早饭。*我曾经学了法语。我已经吃过早饭。
“曾经”和“了”共现的条件:“曾经+动词+了+数量短语” 我曾经学了三年法语。他曾经在广州住了五年多。
修饰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情况不同,“已经”既可以修饰肯定形式,也可以修饰否定形式;“曾经”一般修饰肯定形式,很少修饰否定形式,修饰否定形式有一定的条件。对比如下: 他已经买了东西。他曾经买过这样的东西。他已经不吸烟了。*他曾经不吸烟。
“曾经”修饰否定形式的条件是:动词表示心理活动或意愿;动词前有表示时间段的词语。如:
他曾经不想和她结婚。他曾经不愿意留在美国。他曾经三年没有出门。他曾经三天没吃饭。
相应的否定形式不同,“已经”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动词”;“曾经”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动词+过”。如:
我已经看了。——我没看。我曾经看过。——我没看过。
与时间副词“要、快、在”的搭配不同,“已经”可以和“要”、“快”和“在”搭配;而“曾经”不可以。比较如下:
我们已经快出发了。*我们曾经快出发了。他已经要放弃了。*他曾经要放弃了。他已经在写了。*他曾经在写了。
案例3:副词“立刻”和“顿时”
这也是学生经常容易弄混的两个副词。二者都有在很短的时间内动作很快开始或结束的意思。翻译成英语也差不多,都是at once,immediately。但它们在使用中还是存在着细微差别的。比如“顿时”只用于描写过去发生的事情,而“立刻”在这方面没有限制;“顿时”不能用于祈使句,而“立刻”可以。对比如下: 中国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整个北京城顿时沸腾了。中国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整个北京城立刻沸腾了。你到达之后,立刻给我打个电话。*你到达之后,顿时给我打个电话。请你立刻出去。*请你顿时出去。
案例4:否定副词“不”和“没有”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都可以用在形容词和动词之前,对动作、性状进行否定,但二者用法有别。
1.“不”多用于主观叙述,可以否定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动作行为;“没有”主要用于客观叙述,否定动作、状态的发生或完成,勇于否定现在和过去,不能用于否定将来。如: 我不去了。(主观、现在)我没有去呢。(客观、现在)
你上周怎么不来上课?(主观、过去)你上周怎么没来上课?(客观、过去)我明天不去看演出了。(主观、将来)*我明天没去看演出了。(将来)
2否定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状态或非动作行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等)要用“不”。如: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他不愿意和我们合作。
3存现句的否定用“没有”,不用“不”。如:桌子上没放东西。4否定形容词时,“不”和“没有”都可以,但意思不同。如: 这个苹果不红。(否定性质)这个苹果没红。(否定变化)
接龙练习:即A问B,B回答后接着问C,C回答后接着问D……最后再问到A,A回答,一个循环结束。接龙练习最大的优点是机会均等,这样一个循环下来,基本上就做到了一个语法项目每人上口两次。如:在学习了“对+……+(很/非常/最)+感兴趣”这一格式后,我们可以问学生1: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吗? 学生1:我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
(老师用手势示意)学生1问学生2:你对什么感兴趣? 学生2:我对中国的武术很感兴趣。
(老师用手势示意)学生2问学生3:你呢?你对什么感兴趣? 学生3:我对中国饭最感兴趣。…………
直到最后一个学生问到老师。定向回答练习法:即老师选择便于用上所学语法项目的话题,并要求或暗示学生在问答时用上所学的特定的语法项目。这一练习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在运用这一练习方法时,我们要尽量多地运用特殊疑问句提问,尽量少用是非疑问句,以增加学生回答语句的长度,使学生有更多的说话机会。如: 在讲解明白时间状语的位置(即Sb+T+V)后。老师可以问学生1:你几点去吃饭? 学生1:我十二点去吃饭。
老师问学生2:你什么时候去旅游? 学生2:我下星期天去旅游。扩展对话练习:见前 描述法:比如在学习了存现句后,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描写自己宿舍或学校建筑的位置等来使之正确运用:L+有+N N+在+L__在学习了主谓谓语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个人,比如他的同屋,一个老师等。
叙述法: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讲述一个过程。比如在学习了“一……就……”或者“先……然后……”或者“再”或者“又”等后,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些语法叙述一天的活动、一次旅游、参观或比赛等。
看图说话法:让学生操练,我们一定不要让学生在漫无目的,毫无语境的情况下随便操练,这样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况且不一定能运用上所学的语法项目。所以我们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内容,比如在学习了时间状语后,我们可以给学生几张日历或行程安排,让学生介绍某个行程;在学习了“比”字句后我们给学生两个超市的广告或者两个女孩的照片,让学生看图说话等等。
第五篇:北语09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辅导内部资料十一:被动句、连字句及其教学
北语09年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辅导文章十一:被动句、“连”字句及其教学 北语09年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辅导文章十一:被动句、“连”字句及其教学
主
题: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辅导十一
内
容: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第十一周同学们继续学习第四章《汉语常用句式及其教学》。
下面给同学们概括和总结这一章的内容,以便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由于本门课程没有教材,只有课件,所以基于此种考虑我把辅导材料写得详细,就是尽量提供给同学们一个详尽的知识体系,如果同学们觉得太多,可以自己把条条框框总结出来。如果同学们对我此种考虑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课程论坛中给我留言,谢谢!)
第四章为《汉语常用句式及其教学》,下面是第三、四节的内容。第三节 汉语被动句及其教学 第四节“连”字句及其教学
第三节 汉语被动句及其教学 一.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汉语中能翻译成英语被动句的句式至少有以下几种(还有几种,比如主语是受事强调施事的“是……的”句等,我们这里不能多谈): 意念被动句 “被”字句 “由”字句
由于留学生对形态标志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和习惯有形式标志的“被”字句,并用“被”字句代替其他几种被动句。从而出现大量的被动偏误。如:
*信被写好了。(信写好了。“被”字句代替意念被动句)*公园被建成了。(公园建成了。“被”字句代替意念被动句)
*成绩单的事情被王老师负责。(成绩单的事情由王老师负责。“被”字句代替“由”字句)*这本书被王大年写。(这本书是王大年写的。“被”字句代替“是……的”句)
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中高级阶段还应该介绍其他被动句。为了不引起误用,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被动句。1.意念被动句:
在受事主语句中,当主语是无生命体或者虽然是有生命体但不至于被误认为是后面动作的施事的时候,就可使用意念被动句。如: 推荐信已经寄走了。门铃安装好了。
小偷抓住了。这种意念被动句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正如王还(1983)所说:“如果学汉语而不能用„被‟字句以外的各种被动句,也是寸步难行。这些被动句中最大量的就是无标志的被动句。(笔者注:“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意念被动句在表达上是以受事为话题,叙述受事者受动作影响的结果。一般用于心情平静不带感情色彩的叙述,句子为中性色彩,被动意味比较淡。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我们发现留学生关于施事、受事、主动和被动的观念都比较强。不仅以前我们常说母语为印欧语的学生如此,日本、韩国学生也是一样。在他们的意识里,如果一个句子表示被动的语态,就应该用表示被动的标志或手段。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些本来应该用意念被动句的就被错误地用成了有标志的“被”字句。如: *会议下个星期被召开。*那些汉子被我写完了。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的手表示被中国制造的。
我们知道,“被”的本义最早是动词“被”,后来引申为覆盖、最后引申为蒙受、遭受之意。这种语义上的独特之处,使汉语“被”字句除被动意义之外,一开始就多了一层不如意、不愉快、有所损害的语义色彩。这个语义色彩长期存在,沿用至今,“五四”以后才稍稍打破。而上述各例都不具有不如意的语义色彩,所以都不应该用“被”字句。2.“由”字句:
由介词“由”引出施事的句子叫“由”字句。“由”字句主要表示某事属某人或某方面的责任。当介词“由”在句中的功能是引出施事时,可以和“被”一样翻译成英语的by,整个句子也可以翻译成被动句。但是“由”字句和“被”字句在很多时候并不能互换。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英语中用by的被动句全部用成“被”字句。如: *明天的火车票被我买。*这件事情被经理负责。“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a.“由”字句的受事成分既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而“被”字句的受事一般不可作宾语。如:由班长负责吃的。/*被他弄坏了我的自行车。
b.“由”字句中施事一定紧随“由”出现,而“被”字句中的施事可以不出现;如: *这件事由决定。/我的自行车被弄坏了。
c.“由”字句表示某事是某人的职责或分配某人去做,语义重点是施事,强调职责该谁承担或事情应该谁去执行。“被”字句是叙述受事主语受动作的支配和影响所发生的情况,语义重点在受事,强调受事者的遭遇和发生的情况。所以“由”字句主动性强,而“被”字句被动性强。
d.“由”字句是中性色彩的,对叙述对象来说无所谓褒贬;大多数“被”字句是贬义的,有不愉快或不如意的感情色彩。3.“被”字句
二。“被”字句及其教学
“被”字句是汉语中重要而富有特色的句式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被”字句的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最明显的特点是句法、语义结构方面的介绍多,而语用功能方面的解释少。下面我们分别从句法形式、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来分析“被”字句。
(一).“被”字句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形式方面的特点:
对外汉语语法虽然不同于理论语法,但及时吸收和借鉴现代汉语语法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改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都非常必要。下面介绍一下目前可供我们借鉴、利用的研究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一般采用两种格式来表示“被”字句: 1.主语+“被”+宾语+动词+其他成分 2.N1+“被”+N2+V+其他
相比较之下,格式2在实际教学中使用起来会更方便,因为这样可以省去很多解释那些很难对留学生解释清楚的语法术语的时间。这两种格式的共同特点时强调动词后一定要有别的成分,其实汉语“被”字句后可以没有任何别的成分,在书面语尤其是如此。但有个条件,那就是动词前面有状语。如: 你只有这样说,才不会被识破。你不换一身衣服,一定会被发现。鉴于此,有人提出更简明的格式: 3.N1+被+N2+C(薛凤生1994)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不再特别强调动词后的其他成分,也许更符合汉语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操作起来会更方便。
“被”字句在结构形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因为“被”字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所以谓语动词一定是及物动词。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受事宾语,自然也就不能用于以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如: *孩子被哭了。孩子被打了。
*我那条裙子被他脏了。我那条裙子被弄脏了。
汉语中有些动词如“上当、挨打、受伤、受骗、入迷”等本身已经包含被动的意味,不能用于“被”字句。由于留学生不了解其语义,经常错误地用在“被”字句中。如: *我昨天又被司机上当了。*他被他的同屋受伤了。
*他考试不好,被她的妈妈挨打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动宾式离合词,不能带宾语,也应该算是不及物动词,自然也不能用于“被”字句。
2.“被”字句必须表示受事主语所受到的影响,因此谓语动词后要体现这种影响产生的结果,即“被”字句谓语一般不是简单的动词,动词后面多有表示完成或结果的词语,或动态助词“了、过”或补语、宾语,或者动词前面有状语。这是“被”字句受语义内容制约而产生的一个结构上的特点。如: *他又被老师批评。他又被老师批评了。他不愿意被老师批评。
但汉语中有一些动结式动词,如“解散、打倒、推翻、扩大、消灭”等等,第二个成分表示前一成分的结果。这些动词可以在“被”字句中单独作谓语。如: *那个非法组织被解散了。*就这样清政府被推翻了。
3.关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非动作性及物动词都不可以充当“被”字句的谓语。
4.可能补语不能用在“被”字句中谓语动词的后面。因为无论是肯定式还是否定式,可能补语只能表示谓语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但“被”字句从语义上要求动词谓语的结果是确定的,因此“被”字句要求后面多有表示完成或结果的词语,或者动词本身包含此类的成分。可见,“被”字句同可能补语在语义要求上或语义倾向上是互相矛盾的。如:
*我的房间被她收拾得干净。我的房间能被收拾干净吗? *我被他打不倒。我不能被他打倒。
5.能愿动词、否定副词、时间词语等只能放在“被”字前面,不能放在其后。如: 你应该被妈妈批评。*你被妈妈应该批评。我没被经理看见。*我被经理没看见。
我的书刚才被小王借走了。*我的书被小王刚才借走了。
6.“被”字句的谓语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但留学生有时会造出这样的句子: *妈妈被老师告诉了他的成绩。*我小的时候被妈妈讲了这个故事。
但汉语中并非所有的“被”字句都不能带宾语,如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带宾语:宾语和“被”字句的主语有领属关系。如:他被偷了钱包。/他被打破了头。宾语是主语受动作支配影响而达到的结果,常用在格式“A1+被+B+V(成/为)+A2”中。如:他被打扮成了女人。/教室被临时改造成了舞厅。主语是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如:裤子被烧了一个小洞。那么我们再回头看看上面两个偏误,和上述几种情况都不附合,这两句的主语都不时后边动词的直接受事对象,只时间接受事对象。所以这两例都不应该使用“被”字句。
(二).关于“被”字句的语义解释 一般认为“被”字句就是表示被动的句子。可到底什么是被动?我们汉语中的被动和外语(主要是印欧语)的被动是否一直是很难说清楚的,留学生可能因此用母语的被动来套用汉语的“被”字句,结果就造成负迁移。因此,有人对“被”字句的语义做出了另一种解释:由于N2的关系,N1变成C所描述的状态。(薛凤生)这种解释相对来说容易理解得多,我们只是强调N1和N2的关系,N2是N1受到影响的原因和动力,并不给语法上的术语限制,什么实施、受事等。
(三).关于“被”字句的语用功能
关于“被”字句的感情色彩,表示不愉快、不如意的感情色彩是“被”字句的传统用法,也是“被”字句的主要用法。当然,随着语言的发展,表示中性甚至褒义的“被”字句正在不断出现甚至大有扩大之势,但目前仍以表示贬义的色彩占优势。因为偏重于句法和语义上的描写讲述,所以教学常常局限在单句句型之内,孤立地强调句法限制和语义特点,有些规则往往说得过死。此外,教材在“被”字句这一语法项目的编排上也不尽合理。一方面是“被”字句出现较早。“被”字句的语法等级是甲级,而根据施家炜(1997)对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对于留学生来说,“被”字句的两种基本格式主客观等级均为二级,这表明教学语法的估计偏易。“被”字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其语用功能,应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汉语交际能力之后再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被”字句的教学和意念上的被动句(受事主语句)安排得太近,可能主观上认为二者的区别只是有没有“被”的问题,教学上比较容易导入,而且操练(给受事主语句加“被”)起来也比__较方便。可事实上,这种我们想当然的做法的副作用是难以消除的。
(四).“被”字句教学的三个阶段
前面我们说过,赵金铭先生指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应分为 3 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教学主旨各有侧重:初级阶段只需教最基本的语法形式,使习得者具备区分正误的能力;中级阶段侧重语义语法的教学,使习得者具备区别语言形式异同的能力;高级阶段侧重语用功能的教学,使习得者具备区别语言形式高下的能力。这是从语法教学过程,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考虑的,就某些特殊句式尤其是像“被”字句的教学来说,可以再遵循这一大原则的基础上做些适当的调整。
由于“被”字句的特殊性,“被”字句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语用功能,因此,“被”字句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突出语用功能,兼顾句法形式和语义。因为学生在习得“被”字句时最容易犯,也最难改正的错误都和语用功能有关。鉴于此,我们认为,“被”字句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运用功能教学法,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一般原则,采取分阶段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都要突出语用功能,其顺序是从“被”的典型语用功能到一般语用功能,在到特殊语用功能。当然,在突出语用功能教学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语法形式和语义。“被”字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形式方面的教学则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格式到变化格式。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建议,可以把“被”字句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从“被”字句的不如意色彩入手
在这一阶段,“被”字句的句法格式我们采用前面介绍的“N1+被+N2+C”表示;在语义上主要指出N1和N2的典型语义特征(施事和受事),C一般不能只是光杆动词。语法点归纳的重点在语用功能:一般表示不愉快、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道具,利用课堂教学环境引出“被”字句。例如:(教室里非常热,可)空调被班长弄坏了。(一同学的作业)被玛丽撕破了。
接着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即兴对话进行实际练习。或者老师先讲一个小故事,然后进行问答练习。例如:
老师讲:今天小王没来上课,去警察局了。因为昨天他去买东西时,有个小偷偷走了他的钱包。他的钱包里有2000块钱,还有护照和他女朋友的照片。今天早上警察打电话,他非常高兴,以为钱包找到了,可没想到,虽然小偷抓住了,可钱包里的钱已经花完了,护照和女朋友的照片也扔了。老师:今天小王没来上课,他怎么啦? 学生:他去警察局了。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的钱包被小偷偷走了。老师:钱包里有什么?
学生:2000块钱、护照还有他女朋友的照片。老师:告诉警察了吗?
学生:告诉了,小偷也被抓住了。老师:那他应该高兴啊?
学生:小偷是被抓住了,可钱包里的前已经被小偷花完了。老师:那护照呢?护照可是很重要的。
学生:护照和他女朋友的照片也都被小偷扔了。
第二阶段:介绍中性色彩的“被”字句,突出“被”字句的语篇功能。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之后,学生对汉语“被”字句表示的贬义感情色彩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第二阶段要向学生说明,汉语“被”字句受印欧语的影响,有一些可以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同时,句法和语义方面的教学也适当深入。比如N2可以不出现,V除了及物动词外,还可以是心理动词和感知动词;以及一些复杂的“被”字句格式,比如:“N1+被+N2+给C“等。“被”字句的一个重要语用功能,即语篇功能也应该是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主要表现在话题的连贯和衔接上。老师可以给学生限制一个语言(谈话)背景,如给学生一张图画,上面是大风大雨过后的情景,请学生谈谈看到的情景。让学生自由发挥。要特别注意学生表达中的连贯和衔接。
第三阶段:介绍“被”字句的特殊用法:褒义色彩以及N2不出现时的情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被”字句的基本用法。这时介绍“被”字句的一些特殊用法就比较容易。为了避免学生误用或滥用,老师最好结合具体语言使用环境告诉学生:
尽量使用N2出现的“被”字句,因为一般来说,听话人想知道N2是谁或者什么。表示难事实现的“被”字句中,C是令人自豪的、希望发生的。如: 这个难题终于被我们解决了。我的作品终于被社会承认了。
需要说明的是,语法的分阶段教学是需要教材做配合的,“被”字句的分段教学也不例外。可遗憾的事,目前的教材往往把“被”字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进行集中教学,希望一次解决所有“被”字句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材还是需要改进的。当然,上面我们所谈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教学内容应该属于中高年级的教学。
再说明一点,我们上面所谈的是加强语用功能的教学并不是要忽视句法形式和语义方面的教学。留学生的“被”字句偏误中,有相当多的错误仍是属于句法形式和语义方面的,只不过这些错误往往不仅仅出现在“被”字句中罢了。
(五).“叫、让、给”被动句
除了“被”以外,介词“叫、让、给”也可以引出施事构成被动句。这几个介词构成的被动句多用于口语。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被”、“给”字句可以不出现施事而直接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而“叫”、“让”字句则不可以,施事永远要出现。对比如下: 我的自行车被偷走了。我的自行车给丢了。我的自行车叫小偷偷走了。*我的自行车叫偷走了。姐姐的铅笔盒让他朋友弄坏了。*姐姐的铅笔盒让弄坏了。
第四节“连”字句及其教学
汉语的“连”字句是指包含“连……也/都……”结构的句子。它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单句如:他连“你好”也不会说。复句如:连老师都不会,更别说我们学生了。“连”字句是汉语中的常用句式,也是留学生经常出错的句式之一。留学生既可能在形式上出现问题,也可能在语义上出现问题。前者如: *弟弟出国后连一封也没写信。*他连吃饭也没吃就去上课了。后者如:
*他身体非常好,连什么运动都喜欢。*他现在很有钱,连自行车也买了。
为了便于分析留学生的偏误,我们先从正面介绍一下“连”字句基本的语法意义和结构特点。一.“连”字句基本的语法意义:(1)表示隐含比较。如:
他太累了,回家连鞋都没脱就睡觉了。他出国时连父母也没告诉。
“鞋都没脱”实际上隐含比较的是“脱衣服”等,蕴含着“更没脱衣服”,这些隐含意义在话语形式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2)引出极端情况。在“连”字句中,“连”后边引出的事物或行为,在说话人看来一般是没有想到的或按一般常识情理不该如此。但这样的事物或行为竟然出现或发生了,由此可见其程度之高或出乎预料。对比如下:
这姑娘连蛇都不怕。*这姑娘连小鸡都不怕。他连父母都不理。*他连敌人都不理。
那个大学生连1+1都不知道。*那个小孩连高斯求和公式都不知道。
小鸡对任何人来说都没什么可怕的,这个姑娘不怕小鸡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理敌人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高斯求和公式对一般人来说都比较难,不知道也属于正常。对比之下,“姑娘不怕蛇”、“不理父母”和“不知道1+1”,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人们预料不到或不该如此的。“连”的作用就是把这种一般情况下人们想不到、认为不应该如此或不可能如此的情况作为极端情况引出来,从而起到强调、夸张的作用。只有要夸张地表达这种超常的情况我们才会使用“连”字句。否则就不需要使用“连”字句。请看偏误: *北京的冬天很冷,连雪都下了。*他很有钱,连自行车都买了。*他在北京生活了三年,连“你好”都会。*我朋友身体非常好,连什么运动都喜欢。
“连……也/都…”语义方面的偏误是很多的。“连”字句表示一种强调。这种强调常常表示一种反常、出人意料。但上述偏误句中“冬天下雪”很正常;“买自行车”对一个正常人来说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不正常出乎意料的;“你好”是最简单的汉语,对于一个在北京生活了三年的人来说,是最应该知道的,知道了也没有什么的大不了的;对身体好的人来说,喜欢运动也不是超常现象。所以都不属于极端事例,都不适宜用“连”字句。二.“连”字句即(“连……也+(不/没)+V”)的结构特点
“连”字句是指包含“连……也/都……”结构的句子。从结构上说,“连”的后面可以是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主谓短语、量词短语等。如:
这个字连老师都不知道,留学生更不知道了。(名词)
他连看电视都没兴趣。(动词性短语)__妈妈做好的饭,他连尝也没尝就走了。(动词)连他姓什么我都忘了。(主谓短语)那里我连一次也没去过。(数量短语)
从施受关系来看,“连”后的名词可以是动作的受事(如“他连一封信也没写”),也可以使动作的施事(如“连老师也不知道这个字”)。如果强调的是受事,整个受事(尤其是带有数量定语时)都应该放在“连”的后面,而不应该分开一部分放在“连”后,一部分放在动词V的后面。如: 他连一口饭都没吃。*他连一口都没吃饭。我连一件衣服也不买。*我连一件也不买服。
刚来中国的时候,我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刚来中国的时候,我连一个也没有朋友。上述偏误句中动词谓语后都带了受事宾语,自然是错误的。
另外,一些结合得比较紧密的动宾短语(包括离合词),如“洗脸”、“吃饭”、“睡觉”、“洗澡”等,用“连”字句时应将动宾分开,将宾语提前放在“连”的后面,将否定词置于动词之前。在这一点上留学生很容易出现问题。如:
他连澡也没洗就睡了。*他连洗澡也没洗就睡了。他连脸都没洗就出去了。*他连洗脸都没洗就出去了。
这些结合比较紧密的动宾结构在留学生的意识里是很难分开的,尤其是一些离合词在外语中很多就只是一个词,其不可分离性在学生的意识里更强。这就导致了上述偏误。
当然,我们还要说明一点,那就是如果强调的是动作的施事,动词的宾语自然应该位于动词之后。如: 他这个人,连父母都讨厌他。他太聪明了,连对手都佩服他。
也许我的决定是错误的,连我老婆都反对这一决定。
另外,“连……也/都……”中,“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初学这个句式的学生也可能出现遗漏。如: *他女朋友连啤酒不喝。
*古时候的汉语太难了,连中国人不会。
当然,这种偏误在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的交际中很少再见到了。
“连”字句中到底用“也”还是用“都”,差别不大。根据崔希亮(1992)先生的统计,如果说有所不同,那就表现在“也”多用于否定句中,“都”则多用于肯定句中。但马真(1982)先生提到a.“连他也来了”b“连他都来了。”“……这并不是说„都‟就等于„也‟。用„也‟还是用„都‟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说话角度。用„也‟是说最不可能来的„他‟竟和一般人一样,来了。„也‟在这里表示在„来了‟这一点上类同。用„都‟举出一类中最不可能来的„他‟为代表,强调说明这一类无一例外地全来了。” 这种观点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三.“ 连”字句的教学
不少教材认为,“ 连”表示强调,而且只放在一些单句中讲解,如“连妈妈都不喜欢他。”这让留学生很难理解。因为汉语中表示“强调”的词语和格式太多了,似乎只要是不好解释的东西都可以放进去的垃圾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连”字句涉及预设、蕴涵等复杂因素,而这些因素只有放到篇章里面,结合语用进行说明,学生才容易理解并接受。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列出一个系列进行教学,效果恐怕会好得多。试比较:(1)他太懒了,同学不喜欢他,朋友不喜欢他,连妈妈也不喜欢他。(2)同学、朋友不喜欢他,连妈妈也不喜欢他。(3)连妈妈也不喜欢他。
第一个例句是放在了一个大的篇章里面来来展示“连”字句的语义蕴涵,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最后一个分句的意思在和前两分句的对比中得到了强调。另外,最后一个分句还表达了人们认为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这样留学生就比较容易明白“连”字句的预设、蕴涵等语义特征了。而单独第三个例句是展示不出这种复杂的语义特征和蕴含的。显而易见,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所以我们认为“连”字句的教学应该放在篇章中进行。在学生明白了“连”字句的预设、蕴涵等语义特征后,老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练习让学生操练。比如给出一系列语境,让学生根据语境说出“连”字句。如: 他刚刚开始学习汉语,不会说“你好”。——他刚开始学习汉语,连“你好”也不会。
“馕”这个字很难,老师也不知道。——“馕”这个字很难,连老师也不知道。他的汉语非常好,“馕”这个字都认识。——他的汉语非常好,连“馕”这个字都认识。
我的钱花完了,吃饭的钱也没有了。——我的钱花完了,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他只知道学习,天安门都没去过。——他只知道学习,连天安门都没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