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投影、电脑等辅助教学。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注意“范”“辨”“扩”。
三、讲读课文。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一刹那间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图画没有也不可能把过程表现出来。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全班边听边想象
再看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 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 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二、三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讲读四、五自然段。
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图,指导观察: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练习: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四、讲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教学板书: 7 海上日出
统领全篇:交代时间、地点 晴天:红霞变幻 壮丽、辉煌 有云时:水天一色 生机勃勃 总括:是伟大的奇观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海上日出》 语文S版
7《海上日出》教案
深度解教材:
《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编排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细致地观察大自然的,学习作者如何有顺序地描绘“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并欣赏作者描绘的美景,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让学生了解海上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难句,除了教材课后习题3中的两句外,还有如“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上升。”等句子,需要加深理解才能再现作者描绘的画面,感悟作者的赞美之情。知识与能力:
1.会写“纵、刹、痛、辨、镶”5个生字,掌握词语“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积累词语“目不转睛、夺目、奇观”。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欣赏美的情操。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突破重难点:
重点: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欣赏美的情操。突破方法:鼓励学生朗读,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色,启发学生把文字想象成头脑中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运用插图,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感受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
难点: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突破方法:运用加小标题的方法,理清文章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重点句子,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朗读法熟读课文并想象日出的景象;小组讨论法,理解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日出的画面和视频,帮助学生体会日出的壮观景象。
学法:熟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用加小标题的方法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师生齐准备:
教师:巴金的资料,日出的画面,生字词,讨论提纲,多媒体课件。学生:描写日出的其他文章,巴金的其他作品。课时巧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会写“纵、刹、痛、辨、镶”5个生字,掌握并积累课文相关词语:“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海上日出视频,学生欣赏观看。
/ 5
2.导入:同学们观看过日出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日出的文章,同学们看看同自己的观察方法是否一样。(板书课题)
3.课件出示“学习链接”中的巴金资料。指名读,认识作者。
4.教师补充: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抒情风格语言的重要特征,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认真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并联系学生观看日出的经历,引发学生对日出的情感体验和阅读兴趣;通过介绍巴金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文学风格,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疏通课文,理清脉络。l.交流字词。
(1)重点字音:一纵(zòng)、一刹(chà)那。(2)理解词语:
①一刹那:形容极短的时间。
出示: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拓展质疑: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预设: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②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出示: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结合语句,给“镶”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引导学生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2.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
①课文哪一部分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课文第2-5自然段)
②分别写了哪些景象?(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明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描写。
(2)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及环境。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写出了天气晴朗时和天空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色。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作者观日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清课文的脉络,对课文形成整体感知。
三、学习第1、第6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引导:这段文字,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明确:写出了看日出的时间(天还没亮)、地点(船上)、环境(周围很静)。(2)思考:“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明确:说明了“我”不是一次,而是多次、经常早起看日出。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为具体描写海上日出,作了铺垫。)2.学习第6自然段。
(1)学生齐读,教师引导分析句子,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指名回答:这是伟大的奇观。(2)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指作者观察到的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3)思考:由此,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是对海上日出壮观景象的直接赞叹,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 5
【设计意图】选择两个较短的段落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课文的起因和中心有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了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那么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深入探究。2.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上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
五、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ù bù zhuǎn jīng
fēn biàn
yī chà nà
fā tòng()()
()()答案:目不转睛
分辨
一刹那
发痛
二、比一比,再组词。
纵()
痛()
辨()
镶()众()
疼()
辩()
嚷()答案:纵横
痛苦
辨别
镶边 大众
疼痛
狡辩
叫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预设:海上日出的景色很美,很壮观。2.质疑: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巴金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出示句子: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3.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伟大的奇观”的壮观景象,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设计意图】利用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一步深入地分析课文奠定基础。
二、披文入情,感情悟理。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提示:按顺序默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这一奇观。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1)学习第2自然段。
①学生的发言,根据课件呈现:浅蓝,一道红霞,红霞扩大,越来越亮。师生互读:
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
生: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②引导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板书:急切、盼望„„ ③学生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要求读出体会。
(2)学习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日出过程的?
/ 5
①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示:
(开始)露出半边脸,红得很,但没有亮光。
(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红得可爱,发出夺目的亮光。②说一说:这段文字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出示句子: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质疑: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太阳向上升。)追问: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
教师指导: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课件呈现:a.太阳使劲向上升。b.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c.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d.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学生比较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想象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练读句子。
③教师小结,整体导读:这段话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我们一句一句接读,读中再次想象这幅动态生成的画面。
(3)学习第4、5自然段。引导:作者如何写有云时的景象?
①出示句子: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质疑: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引导想象:已经是水天一色,都是灿烂的亮光。)
②出示句子: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质疑:“镶”“透”“染”等词好在哪里?(这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太阳出来时,云层颜色的变化。)
③引读: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大家评评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利用谈话交流的方式,读、思、议结合,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质疑,学会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自由说一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课文?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先部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背;串联重点词语背等。3.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使学生学到背诵的方法,提高学生背诵的技巧。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本文写得真实生动,原因是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勤于观察,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五、板书设计 7 海上日出
时间、地点——日出时——日出后(总、起)
(分述)
(总结)伟大的奇观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chà
shā
一刹()那
刹()车
古刹()
刹()住
/ 5
zhuǎn
zhuàn 转()身
转()动
转()学
旋()转 答案:chà
shā
chà
shā zhuǎn
zhuàn
zhuǎn
zhuǎn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你所知道的他的作品有《
》《
》《
》等。2.文中的中心句是
3.抄写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
答案:1.巴金
家
春
秋(答案不唯一)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3.略。/ 5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7海上日出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7海上日出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
要求
.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一刹那”“分辨”等词语。
重点
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①开篇说“我常常早起”,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②“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呼应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语?“只听见”“机器的声音”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③“转眼间”说明了什么?“红霞”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象?给人怎样的感觉?]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④“我知道”与第1自然段中的哪个词语照应?“目不转睛”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日出前天空的变化。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❶地,使劲向上升。[⑤“负着什么重担”“一纵一纵地”“使劲”等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❷,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句导读:太阳尽管吃力,但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冲出海面发出夺目的光芒。“圆东西”写出了作者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写“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❸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句导读:这句话描绘了天空有薄云时的日出景色。此时看到的是阳光透过云缝直射水面的景象:天空、水面一片亮光。][⑥为什么会出现水天相连的现象?]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⑦“镶”字写得较形象,请你具体解释一下。]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⑧“透”“染”二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句导读:作者直接抒怀,写太阳把周围的一切都照亮了。]
第三部分:写“我”在有云的天气看到的海上日出。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⑨用这句话结尾有什么好处?]
第四部分: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❸分辨:区分;辨别。
⑥“直射”说明这种现象是阳光在云层较薄的时候照射海面的情况。由于阳光灿烂,水天一色,因此难以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⑦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奇特美丽的景象,也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光芒不可阻挡。
⑧“透”是讲太阳逐渐从黑云中露出,出现在天空;“染”字写出了由于云朵的薄厚、颜色不同,阳光透过形成颜色的不同,就像用染料着色一样。
⑨重点句解析:作者采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海上日出”这一雄伟壮丽而又少见的伟大景象。作者在赞颂太阳透出黑云重围给大地带来强烈的光芒和力量时,也表达了自己欢欣鼓舞、无比激动的心情。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不怕艰难险阻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初读课文,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一刹那”“分辨”等词语。
3.初步感受海上日出壮丽的景象。
一 简介作者及课文内容
本文作者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鲁迅赞扬他是一位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80年代以后被誉为“文坛泰斗”。XX年逝世。
每当人们来到海边,总忘不了早早起来看海上日出。那是一种怎样壮观的景象呢?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你们不仅会如同亲眼看见大自然的这一伟大奇观,而且会被作者的细心观察和生动描述所折服。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画,看一看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二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练习口述图意
.老师提示学法。
先整体观察,再仔细观察细微部分,最后再回到整体印象。练习边观察边叙述。
2.检查交流。
课文的插图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太阳刚刚从海面上升起时的景象,图的下方全是海水,说明这是在海上看日出。太阳比较接近海面,红而圆,没有夺目的亮光,说明太阳刚刚升起。
三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提示学法。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边读边想边批画。
2.检查交流初读情况。
检查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
“刹”的左下边不要写成“木”。
“辨”的中间是“”。注意与“辫”“辩”“瓣”区分。
检查交流学习新词的情况。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睛,眼珠。
一刹那:极短的时间。“刹”也读shā,如:刹车。
夺目:耀眼。
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四 理清课文层次
按照时间顺序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第二部分:写“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写“我”在有云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2.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海上日出的录像、图片。
一 导入
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那么,今天我们就伴着优美的乐曲,把你想象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用你的画笔描绘出来。
二 读课文,听音乐,想象作画
.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勾勒出来。
2.边画边悟,然后用一两句话描绘所画出的图画。
3.互相评画,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一纵一纵:缓慢的状态。
冲破:速度快。
一刹那:时间极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段描写突出了“海上日出”的什么特点。
5.看录像,加深对“海上日出”景象的印象。
6.有感情地读课文,修改自己的图画,积累自己喜爱的句子。
三 读课文,学习第三部分
.默读课文,相互说说这两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景象,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再读课文,找找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云薄”和“云厚”。
云薄:阳光透过云缝射到水面上。
云厚:黑云,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染:云朵的薄厚颜色不同,阳光透过时形成的颜色就不同,像染料染过一样。
3.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吗?
四 品味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这是什么句型?
2.对“奇观”的理解: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3.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或感叹句,指名读。几种表达方法哪种好,为什么?
五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
1.在课的设计上教师也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起到了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深情的“美读”中,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一般都有看日出的体验,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谈感悟。
.看拼音,写词语。
2.选词填空。
光芒
光亮
亮光
光彩
一刹那间,太阳发出夺目的,它旁边的云也有了。
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给黑云镶了一道的金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光彩—
分辨—
转眼间—
范围—
奇观—
目不转睛—
4.请分析下列句子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按要求做题。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哪!
你觉得哪句好呢?说出理由。
一 作者资料库——巴金
巴金,中国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爱情的三部曲”等长篇小说和数量可观的短篇小说。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XX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有《巴金全集》行世。
二 如何进行观察写景物
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能把很平常的事写得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那是由于作者善于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多方面地展开描写。“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作者在这里观察得很仔细,并且联想丰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写得活灵活现,让人很快就能联想到当时的情景,这就是最引人入胜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细心观察,还要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可以运用多种写作方法把景物写逼真,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第四篇: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海上日出》教案+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怎样形象地描述太阳升起时景物变化的特点。【教学难点】
1.在一般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的景色特点。
2.为什么日出时期限只看到鲜红的太阳而没有光芒。【教具学具】
1.教具:PPT课件、海上日出的录像、将重点字词制作的幻灯片。2.学具:学生搜集有关日出景象的图片资料。【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引领法、讨论法、品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文生字词。
2.图文对照,通读课文,了解每节的内容。3.重点理解如初的过程与景象。【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海上日出》,这篇文章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家的《海行杂记》,作者乘船去巴黎,在海上航行的那些日子里,常早起看日出,并把看到的景象写了下来寄给了他的哥哥们,让他们一起领略壮观的景象,今天我们也一起来领略这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吧!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指出读中有错误的地方。
2、本课生词
PPT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重点指导:A“刹“字是多音字,本课读“cha”,不要读成“sha”,“痛”字不要读“teng”。
B“辨”字部首是“辛”部,要与“辩”字在字义上进行区别,避免混淆。C、指导书写“镶”的右半边笔顺的下半部分。
三、整体把握,理清线索
1、自由朗读全文,思考文章的中心段是哪一段?
2、出示“这难道不是伟大的景观吗?”(1)“这”指的是什么?(海上日出的景象)
(2)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看到海上日出景象后的什么?(感受)(3)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哪些部分里描述海上日出的景象的(2-5自然段)。
(4)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晴朗和有云天气里的日出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四、再读课文,分析首尾段作用
1.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2.准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3.“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 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抓住两个关键词“常常”、“早起”来理解课文请同学们找出一些具体词句体会作者常常早起看日出并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观察的认真专注(抓“目不转睛”一词)“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3)总结:“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记叙领会日出时的奇观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归纳课文中心思想。
3.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学抓特点学些景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朗读课文
二、抓住奇观,直奔重点
1.学习第2自然段,感知日出前天空景象的美(1)指名读文,提问: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这段主要写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
⑵对照插图,抓重点词句体会日出前天空景象的美(结合板书:浅蓝——红霞——大、亮)
2.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太阳上升时的雄伟、壮丽(1)提问:A对照画面,你读懂了什么? B作者分哪几步将日出的过程写具体的? ⑵讨论交流体会日出时的雄奇、壮美
读出你最喜欢的描写太阳上升的景象的句子,抓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句子比较: A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的,慢慢的,使劲往上升。B太阳慢慢地向上升
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表达效果上哪句更好?为什么?(前一个句子表达效果要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纵”是作者的动态描写,此时此刻作者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及看的人会不由自主地眨眼等原因,所以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3)课件演播海上日出的录像
学生边观察,边描述太阳上升时的景象,进一步感受这一景象的壮美,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
(4)练读描写日出时精彩的句子,体味情感,背诵中体验美,再现美
三、自学讨论,感悟奇观
1.自由朗读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有薄云时和黑云时)。
2.天也有薄云时,太阳升起是什么景象?(1)“躲进云里”,“躲”字写出了什么?
(2)“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3)“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很难分辨”,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情景吗?
(4)有感情的朗读。
3、天边有厚厚的黑云时,又会是怎样的景象?(1)太阳在黑云背后:抓住“放射”“镶”体会为什么会出现黑云镶着金边的罕见景象?
(2)太阳透出重围:想象天空、海面、船上所有景物的变化。(3)此时此刻作者观赏到这样的壮丽场面时心情怎样?(4)有感情的朗读。
四、再现奇观,体会感情
1.让学生随画面练说,背诵全文,进一步感受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2.体会“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示句子,比较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伟大的奇观 3.小结扩展,结束全文
小结:好文章是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的,希望大家今后留心观察,勤于练笔,描写出美丽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板书设计】
跳出海面 躲进云里 使劲上升 透过云缝 小半边脸 海 直射水面 扩大变亮 上 镶了金边 一道红霞日 透出重围 一片浅蓝 出 染成紫红 晴 朗 伟大奇观 有 云(2、3)(赞美)(4、5)
【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巴金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抓住了海上日出的特点展开描写。写出了晴朗时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壮美景观。抒发了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它,感受到日出的伟大、壮观,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例如:“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接着创设情境,有时候学生想象兴趣地激发,需要一定地情境。例如我播放了一段海上日出的录像,让学生去感受海上日出的雄伟与壮丽。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的过程。最后让学生体验想象,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想象,这样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都能走进作者的心里,感受到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
本课教学,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发言的时间没有控制好,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朗读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时间进行合理分配。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 海上日出教案 语文S版
海上日出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准备
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
(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
(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
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
三、学时安排
两学时。
第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品评1——3自然段课文;
第二课时诵读4——6自然段,质疑及交流收集的资料。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范、刹、镶”的读音);
3.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体会出“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以“机帆船的机器声”衬托“周围很静”;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得益于作者“常常”不懈的观察);
4.诵读、品评二、三自然段,体会出:
(1)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2)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观察,又与其观察的认真专注分不开,文中体现为“目不转睛”。
(3)可结合两幅插图理解领会重点的句子: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朗读时可想象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使自己的语速语调和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从“慢慢”开始速度要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三个词语气加重一些。
2)“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可结合上句太阳升起时的艰难来理解:太阳尽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冲出海面便发出夺目的光芒。读这句话时语速稍快,在“刹那”、“夺目”、“突然”三个词上要加重语气。)
5.诵读、背诵1——3自然段。可以先在同座或小组里练读、练背,再和他人赛一赛。
6.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巩固1——3自然段的背诵、体会;收集的资料自己相互交流。
第二课时
1.听老师报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1)目不转睛;
(2)转眼间—一会儿—一刹那间;
(3)浅蓝—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光。
2.自由练读第4、5自然段,抓住“透”、“镶”、“染”来体会太阳的光芒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3.品评最后一节,体会出:既赞美了奇妙的自然景观,更惊叹于光明的伟大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光明、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赞美之情,朗读时语调稍平,语气上体现出赞叹的感情。
4.质疑。
5.练习背诵全文,可按“无云——微云——厚云”的顺序背;也可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