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_11美美与共(新)(苏教版高中语文最新版配套教案)
美美与共
费孝通
教学目标:
1.理解“美美与共”的具体内涵。2.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3.理解作者的大同社会理想。
4.对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和内化。教学重难点:
理解“美美与共”的具体含义;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大同社会理想。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法。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同学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曾经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由于各种原因从来没有实现过,这种美好的理想难道就只是空中楼阁?如何实现它?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或许可能给予一种思路。
二、认识作者
费孝通(1910.11.2-2005.4.24),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汉族,江苏吴江人。
费孝通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1928年入东吴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在出国前,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时迷路,误踏虎阱,腰腿受伤,王同惠出外寻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伤愈后,回家乡农村休养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1955年到贵州进行民族识别,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曾任国务院民族事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第六届中央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中央民族学院的副院长、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春费孝通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春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奖章,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费孝通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年费孝通获《大英百科全书》奖。曾在加拿大作《中国的现代化和少数民族》演讲。1992年费孝通发表《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收入自己80年代以来考察沿海乡镇企业的主要研究报告,就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在改革和国民经济中的位置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三、字词积累
谦逊/欺凌/妄自菲薄/纷至沓来/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己而不责人
四、阅读感知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理想的前提和艰巨性。第二部分(第3-6段),实现“美美与共”境界的艰难和可能。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3段),具体分析达到“美美与共”境界艰难的原因;
第二层(第4-5段),正确地对待本土的历史文化和外来文化——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层(第6段),实现“美美与共”设想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第7段),促进人类文化心态的深刻变革,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
五、问题探讨
1.“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实际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意为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第二个层次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为将欣赏自己的美和欣赏他人的美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具体含义总结如下:
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懂得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结合在一起,就会实现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状态。(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为什么要“各美其美”?
明确:“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怎样做到“美人之美”?
明确:“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了什么?
明确:“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问题延伸:你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基因与外来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
(1)名校十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狂欢圣诞节意味着“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以“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
(2)《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首次收录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马未都撰博文认为“这事我看比钓鱼岛问题还严重,领土的丢失还可以找回来,文化的入侵会深入骨髓,一代人下来,基本上回天无术。”
(3)星巴克入驻灵隐寺。星巴克能否开在灵隐寺?若可行,那么禅茶一味,是否可化为禅咖一味?若不行,上岛咖啡来了行不行?我们究竟反对的是外来文化入侵,还是景区过度商业化?“星巴克焦虑”在哪里?
结语:“什么时候中国人能真正不卑不亢地以平常心对待世界一切强于我或弱于我的国家,既充满民族自信又虚心学习他人长处,既懂得保持民族精华,又能以开阔的胸怀对外来思想和文化吞吐自如,那就是我们民族真正在精神上健康成熟的时候。”(资中筠《爱国的坐标》)
六、语言特点
文章是学术论坛的书面发言,兼具学术论文和演讲词的双重特点。具体有这样几点: 1.精练性。2.准确、严谨。3.情理相生。
七、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第二篇:美美与共)教案
美美与共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常见词语
2.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
3、理解作者的大同社会理想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理解作者大同社会理想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教学时数】:1 【问题导学】
(A)学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了解作者,解决字词,思考下列问题。
1、导入新课
我们同学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曾经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由于各种原因从来没有实现过,这种美好的理想难道就只是空中楼阁?如何实现它?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或许可能给予一种思路。(板书课题)美美与共
谁能解释一下两个美”?
课题是从哪里来的,几个“美”分别如何解释?
2、认识作者 费孝通
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B)
3、词句积累。谦逊 欺凌 妄自菲薄 纷至沓来 相得益彰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修已而不责人
【合作探究】
(C)
(一)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1、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条件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人们很难接受不同文明共存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如何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与外来文化?
4、如何实现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世界上?
(D)
(二)梳理论证方法
5、在论证“人们很难接受不同文明共存的原因”用了什么谁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6、引用论证是在论证哪一问题时采用的方法?
(E)老师点拨:本文从运用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是议论文,又不完全符合我们通常说的议论文,而具有学术论文与演讲词的双重特点。从学术角度来看,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而作为演讲词,语言深入浅出,饶有风趣。如第3节中对强势文明输出时的态度表述“„„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第6节中对我们先辈留下经验的引用。【课堂总结】
第一部分,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理想的前提和艰巨性。第二部分,实现“美美与共”境界的艰难和可能。
达到“美美与共”境界艰难的原因;
正确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实现“美美与共”设想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促进人类文化心态的深刻变革,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教后反思:
第三篇:美美与共教案
一、导入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它引发了各国各界学者们的研究和讨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针对“全球化”、文明、文化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演说。费老于2004年8月在“北京论坛”上作了一次题为《“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的发言。在这次发言中,费老分九个部分探讨了“面对全球化,不同文明之间该如何相处”的问题,我们的课文《美美与共》正是这次发言的第八部分。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费老的发言中,提到了哪些概念和设想。
【PPT放出发言稿的一部分,请一位学生朗读】
近年来,在讨论全球化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多次提到“和而不同”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核心。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它是人们的理想。但是要让地球上的各种文明,各个民族、族群的亿万民众,都能认同和贯彻这个理想,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还提出了“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简单地说,就是每个文明中的人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这样,人们就会更理智一些,从而摆脱各种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的举动。
后来,我又进一步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几句话表达了我对未来的理想,同时也说出了要实现这一理想的手段。我认为,如果人们真的做到“美美与共”,也就是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提问】在这段文字中,费老提到了哪些概念? “和而不同”、“文化自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可简单概括为:通过“文化自觉”,费老提出了十六字箴言,以追求“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板书】文化自觉——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课文美美与共就围绕这十六字来行文的。
二、课文解读
(一)提出观点
1、论题和观点 《美美与共》是一篇书面发言,也可以说它是一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最大意义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认识,所以学术论文讲求创造性。
那么《美美与共》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创造性的观点? 我们要在哪一段或哪几段中去找答案?第1、2段 【朗读】齐读第1、2段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提问1】这篇文章针对了什么问题?
(第一段)如何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提问2】针对如何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费老提出了什么创造性的观点呢?
①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前提
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概念阐释
好,那么这里我们就在文章中第一次遇到了这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它是本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提问】怎么理解这十六个字?运用你所学的文言知识,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它的意思。
(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懂得)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结合在一起,就会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状态。
(什么是“大同”?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基本特征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即人人平等自由。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天下大同”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我们可以从上述问题的回答中,概括出费老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学术主张是: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就要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姿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样才能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简单地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费老的学术主张,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主要内容
我们常在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中提到中心论点这个概念,它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论文属于论述类文本,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它当作议论文去分析。《美美与共》的开头提出了中心论点,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学习文章是如何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
【提问】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3-7段每一段的关键句,并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1、第三段:
关键句是第一句,这样的境界指“美美与共”的境界。但是这一段只是在讲要达到美美与共的境界的难度吗?
注意“比如”这一词,比如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部分的补充阐释。从后文的阐释,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从两个角度,论述了三种错误的文化心理,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有的“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闭关排外、极端仇视西方”,以及发达国家容易出现的“妄自尊大”。
这几种错误的文化心理造成了达到“美美与共”境界的艰巨性,同时也说明了达到“美美与共”境界的必要性。我们要之所以达到“美美与共”的境界,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容易产生错误的文化心理。
【PPT放出段意】③为什么要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境界
2、第四段:
关键句是最后一句,但要结合上面的内容。
【PPT放出段意】④如何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3、第五段
关键句是第一句
【PPT放出段意】⑤历史上有过“美人之美”以达到双赢的例子
4、第六段
关键句是第一句
【PPT放出段意】⑥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比古代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
5、第七段
可以将第一句看做关键句,但段落大意需要归纳概括
【PPT放出段意】⑦树立“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表明了作者面对困难以及与困难斗争的勇气与信心
(三)结构布局
我们总结了每一段的段落大意。通过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我们来看一看整篇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文章的第1-2段提出了观点,3-6段展开论述,最后一段总结观点和提出展望。从宏观角度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思路,这也是我们议论文写作的常用结构。
而在3-6段的论述部分,课文论述部分的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分论点。
从议论文角度看,第3段还说明了为什么要“美美与共”;而4-6段则从具体做法、史实、道理方面回答了怎么样做到“美美与共”。
这是典型的递进式议论文的写作结构。结合第1-2段,我们可以得出递进式结构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从思维的推进过程来看,体现为一种逐层深入的思路。《美美与共》这篇文章将论述的主体落在解决问题(即怎么办)这一部分,但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文章论述需要,妥当地安排层次的详略。
启示:除了递进式的结构之外,还有并列式和对比式等常用的议论文结构。但不管采用怎样的结构行文,都要注意表达内容的需要,紧紧扣住中心论点,不偏题、不跑题。【板书:递进式结构,紧扣主题】
(三)论证方法
【提问】这篇文章采用了哪些论证方式?回答的时候,请说出文章的哪里使用了何种论证方式。第3段: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第5段:举例论证 第6段:引用论证 启示: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让论述更丰富充分。【板书:论证方式】
三、课堂小结
【PPT放出】
《美美与共》立足于“文化自觉”,全面而扼要地阐释了作者提出的“美美与共”的学术主张,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方面对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展开了论述。
在这堂课中,我们通过学习《美美与共》这篇文章,了解了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学术主张,还从议论文角度分析了文章的结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希望能在阅读和写作论述类文章方面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四篇:《美美与共》教案
美美与共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常见词语读音、词义 2.分析课文论述思路、论证方法 3.理解作者的大同社会理想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理解作者大同社会理想
【教学时数】:1 1.导入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特有的文化,并用这种文化相互影响,每一种文化需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也离不开对其他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各种文化之间要坚持对话,摈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那么人类的文化就会呈现出灿烂的前景。2.认识作者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3.背景介绍
于1990年12月,在东京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箴言。4.字词积累
纷至沓(tà)来 酝酿(yùn niàng)相得益彰(zhāng)糟粕(pò)收殓(liăn)抵(dĭ)制 词语解释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者两件事物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5.课文深入
1)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条件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怎么解释?
3)为什么要“各美其美”? 4)怎样做到“美人之美”? 5)人们很难接受不同文明共存的原因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6)要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境界需要世界各国摈弃怎样的心理? 7)如何实现“美美与共”?
8)文中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己而不责人”等格言的目的是什么?
9)如何实现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世界上? 6.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日本访唐等例子
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哲学思想
对比论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 【课堂总结】
1.首先(1、2段)提出中心论点,并分析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理想的前提和艰巨性。
2.接着(3-6段)具体分析实现“美美与共”境界的艰难之处并举例说明实现的可能性,指出要善于“美人之美”。3.最后(7段)提出要树立“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写作特点】
1.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2.采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先论证基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然后论证更深层次的“美美与共”。
3.论据典型,结合中国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4.在论述过程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大量成语和名人名言,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第五篇:3_01语言的演变(新)(苏教版高中语文最新版配套教案)
语言的演变
吕叔湘
教学目的:
了解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写法,培养对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今汉语变化的规律及说明方法(举例法、分项说明法)。难点:古代汉语的语义。教学设想:
通过师生互动,列出本文提纲,熟悉本文例子中提到的语言知识。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秀才买柴”。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听过这个笑话,大家也许都会笑这个秀才真是“酸得倒牙”,买弄文字,结果卖柴人听不懂,他也没能买到柴。
但是如果我们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卖柴的人听不懂秀才的话呢?
原因是秀才说的话中很多词当时口语中已不用了,对不熟悉古代文字的卖柴人来说,怎么听得懂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语言也是不断变化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语言变化方面的知识。学习《语言的演变》。
二、作者及课文简介 吕叔湘(1904-1998),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江苏省丹阳县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1983年5月,他还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2003年9月,为纪念他,他曾经工作过的丹阳市高级中学更名为“吕叔湘中学”。
本文选自吕叔湘的《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全文分四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换成了序数词一、二、三。
三、解题
本文的题目的《语言的演变》。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语言”,还是“演变”?是演变——演化、变化。本文就是讲语言的变化的。这说明本文是属于说明文中的“事理说明文”。
四、研析文章
(一)学生自读全文
1.根据简介,给三个部分标出题目。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演变的? 3.在文中划出语言演变的规律性的语句,并标上序号。
(二)分析文章 第一部分:“语言也在变”
问题一:语言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在短时间内不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示出来了。”(第1段)问题二:本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法——《邹忌讽齐王讷谏》 比较法——古今比较
问题三:这部分从哪些方面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的。明确:1.字形 2.字义
(1)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2)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很大限制。
(3)这里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用。3.语法
问题四:作者在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时,除使用举例法、比较法之外,还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分项说明。
问题五:体会第一部分写的作用。
这一部分是分析一个典型的语言现象,总的介绍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给人一个总体、概括的认识——总写,下面二、三两部分则分别对语言的演变进行说明。
过渡语:
问题:大家看第二、三两部分从哪个方面来说明语言的演变的?先写的哪一方面,写得最详细是哪一方面?为什么?
明确:分别从语汇、语法、语音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说明。因为语汇联系人民生活最为紧密,变化最快、最显著,所以先写、详写。
本文第一部分举《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头一段为例,通过这个有趣而又典型的语言现象来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别。这短短一段中,有古今一致的字,又有古今意义不同、用法两样的字;有即使意义没有改变,但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部分的字,又有意义没有改变但现在使用受限制的字;还有这里所用的意义现在已经不用了的字;既有语汇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又有在语法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因为这一段语言现象比较典型、复杂,所以只需一例便可以比较全面地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别。这一段邹忌比美的故事,生动有趣,是人们很熟悉的,举这样的例子来说明道理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也容易为读者理解。
第二部分:说明语汇的变化
问题一:根据事先的阅读要求,在文中划出表明语言演变的语句。1.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有些词消失了(第l段); 2.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有些词出现了(第2段); 3.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第3段);
4.生活的改变,使许多词的意义起了变化(第4、第5段)。(1)词义的扩大(第6段);(2)词义的缩小(第6段);(3)词义的转移(第7段);(4)语义的弱化(第8段)。换一个角度来看语言的变化: 1.很多古代单音词现在多音化了;
2.有的单音词换了另外一个单音词(第9段); 3.有些词的变换是由于忌讳(第11段)。
这一部分既说明了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情况,又指出了变化的原因。问题二: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法、比较法、分项说明。
问题三:本文举例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 明确:所举的例子是与人们的生活有关,为人们熟悉的例子。读起来毫无堆砌、枯燥之感。读者从大量的例子中,对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有了具体的了解,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第三部分:说明语法、语音的变化
问题一:在语音、语汇、语法三者说明中,哪个最详,哪个最略?为什么?
明确:语汇最详,语法最略。因为语法与语汇、语音相比,最富稳定性,古今变化不大,所以写得最略。问题二:古今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1.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现在不用了; 2.有些现代常用的格式,是古代没有的。
问题三:古今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明确:由于汉字不是标音为主的文字,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变化,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样就掩盖了语音变化的真相,不易为人们所认识,其实古今汉语语音的差别是很大的。因此,文章边举例边说明古今语音变化在三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旧诗都是押韵的,可是有许多诗现在念起来不押韵了;
其次,旧诗里边的近体诗,非常讲究诗句内部的平仄,可是,许多诗句按现代音来读就“平仄不调”了; 又其次,一些用形声法造的字,按现代的读音来读就不可理解了。
(三)写作特点
1.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举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头一段为例来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别,运用了举例说明的写法。接下去便分别从字的意义、用法不同和语法也有差别两个方面来说明;在说明字的意义、用法的不同时,又分三种情形一一说明;在说明意义没有变,但现在不能单用的情形时,又分“有的构词能力还比较强”,“有的只在极少数词语里出现”两种情况来说明,这些都是用了分项说明的写法。在分项说明时,又逐条举例。另外,在说明古今语法方面的差别时,既说这句话古代怎么说,又说这句话现代怎么说,并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运用了比较说明的写法。这样恰当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古今汉语的差别说得清楚明白,给人留下了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2.语言通俗、准确、严密。
本文语言通俗、准确、严密。例如:“第二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例如:作为连词的‘而’、‘与’,只见于一定的文体;表示从属关系的‘之’只用于‘百分之几’、‘原因之一’等等;起指代作用的‘者’只用于‘作者’、‘读者’等等;‘美’现在不大用于人,尤其不用于男人(‘美男子’口语不说,也不能拆开);‘有余’现在能懂,但不大用,‘八尺有余’现在说‘八尺多’。”这一段,没有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像平常说话一样朴素易懂。并且用“作为连词的”、“表示从属关系的”、“起指代作用的”来分别限制“而”、“与”、“之”和“者”,又用“只见于”、“只用于”、“不大用于”、“尤其不用于”来说明这里所说的“而”、“与”、“之”、“者”在使用时受到的限制,用词极有分寸,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