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星星变奏曲》《外国诗两首》教案及练习
《星星变奏曲》、《外国诗两首》 二.重点、难点分析 《星星变奏曲》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2.引导理解“变奏曲”的含义。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4.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外国诗两首》 1.分析写景诗的意境。2.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三.新课讲解
(一)《星星变奏曲》 1.朦胧诗: 朦胧诗派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是其代表人物。朦胧诗派的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星星变奏曲》就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2.朗读诗歌并整体感知:(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2)找出诗歌中相似或反复的诗句,说说异同。“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构成反复句。前一诗节是肯定结构,而后一诗节是否定结构。(3)划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说说它们的象征义。前一诗节: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等——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后一诗节: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等——冰冷、可怕、残酷——黑暗的象征。(4)把握感情基调。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3.问题研究:(1)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变奏曲”? 本诗前后两个诗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但诗歌在意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上,形成强烈的对照,这就是变奏曲。(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4)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①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②“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③“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4.小结: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本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巧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一气呵成,诗人以“星星”象征光明,塑造一系列最美好的东西,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但诗中的“星星”又有特定的情境和意义,它的光芒,不同于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这正展示现实与理想相背离,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光明的理想。
(二)《外国诗两首》 1.《蝈蝈与蛐蛐》(1)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仅25岁。(2)朗读并分析诗歌: ①这首诗在构思上的特点: 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②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③尾声: “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的联系: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的特点,从而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2.《夜》(1)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2)朗读诗歌,归纳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以动写静)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3.小结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一诗虽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娇阳(jiāo)凝望(níng)颤抖(chàn)僵硬(jiāng)B.疲倦(juàn)憧憬(chōng)覆盖(fù)微漾(yàng)C.沉浸(jìn)栖息(qī)银波(pō)昏晕(yūn)D.消逝(shì)朦胧(méng)静谧(mì)闪铄(shuî)2.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我的家乡像跨上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B.小王的衣服做得真好看。C.他整个一生对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D.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4.下列句子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A.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B.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C.您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D.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你说不清楚就不要再说了。” 5.下列用词造句有误的一项是()A.轻描淡写:文学创作中的题材,有的需要浓墨重泼,有的需要轻描淡写。B.脍炙人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C.虚怀若谷:刘伯伯虽然知识渊博,著述很多,可仍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D.因地制宜: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蝈蝈与蛐蛐》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创作的十四行诗,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B.俄罗斯诗人叶塞宁的《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C.《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光明的理想。D.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既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二)阅读: [文段一] 天空 于坚 天空永远流着 从这个世纪到那个世纪 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 在鹰和闪电的上面 在神的上面 天空日夜流着 没有岸 没有帆 也没有波浪 星星和萤火虫 晓雪 远天的星星 有时只像萤火虫那样 但它毕竟仍然是星星近处的萤火虫 有时会像星星那样 引人注目 但它终归只是萤火虫 1.读过《天空》之后,你能试着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对“天空”的感受吗? 2.“诗者,思也”,你认为《天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考?
3、《星星和萤火虫》采用对比手法,通过“远——近”、“星星——萤火虫”的对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4.比较《萤火虫》和《星星和萤火虫》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试写一段赏析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文段二] 雨中曲 都市里生活的人,对于雨常常态度暧昧。闷热时下场透雨,赶到了凉快,赞两句“好雨”!但大多时不以为然,甚至常常抱怨下雨的诸多不便。尤其是骑车的人,雨的光临往往置他们于狼狈的地步,我就遇到过两次。一次是在春城昆明,从云南大学里会了朋友出来,半路上突然下开了大雨。铜钱大的雨滴,砸在脸上,辣辣的。眼前一片白茫茫的的水帘,躲不开,仗着年轻气盛,索性直冲了过去。路旁的行人潜在屋檐下,指点呐喊,不知是幸灾乐祸还是羡慕我的英勇。总之,尽管淋得透心凉,却不感到损失了什么。这是我遇雨的第一次“壮举”。第二次是两年以前,和一位同行到某刊组稿。那家杂志社因原址拆迁造楼,搬到了郊外。我们出门时天色就晦暗了,及至完成任务归来,雨就不客气地落了下来。一路上把我们淋得个不亦乐乎,最后只能摘掉眼镜,穿着背心,在雨中蹬着自行车。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天地间依然是白茫茫一片,我们的自行车像海上的鱼雷快艇般疾驰着,豪壮与狼狈兼而有之,确是难得的又一次巧遇。同行的伙伴是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好像当时从雨中还觅得几行诗句,不知后来发表没有。两次雨中驱车的经验,使我悟出了一点点道理。即在未雨绸缪时,心中常存着幻想或侥幸,以为仅仅是零星小雨,不碍事的。及至雨大了,总想找个地方暂避一时,这种苟安的心情也属正当。可惜往往到此时你的衣服已半湿,路途已过半,感到不如“豁出去”为好!这才胆粗气豪起来,大有睥睨一切的英雄气概。此时举目望去,田野无人,大道无车,仿佛天地宇宙间特意为你安排下洗尘的豪雨。襟怀顿感开阔,不由得信口哼点什么,来庆贺自己探得了雨中奋进的三昧。每看见偶有一步三挪、生怕淋雨的过客,总要投以高傲的一瞥。这一瞥所包含的轻蔑与怜悯,如果此人有知的话,足以使他无地自容。却偏偏忘却了自己先前的踌躇,真应了一句古谚:掉下河的人不怕雨大。细论来,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但我却真见过遇雨不惊、悠闲自如的人。那是在云南的边疆小城芒市。那是个“街子天”,芒市异常喧闹,街市上摆满了土特产,任你尽情地挑选和欣赏。其热闹的程度,并不亚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甚至还多了许多乡野气息。可是,雨也要来凑热闹。于是一场慌乱,一阵喧嚣,浮尘不见了,只留下一些零星的果皮草屑,而雨却迈着急速的脚步,快乐而放肆地在马路上走动着。人民的慌乱是可想而知的,但我却看到不远处一队斑驳的色带在缓缓移动。近前才看清,原来是一行身着彩衣的傣家少女,挑着各自的物件,排成雁阵,从容地走着。她们的身段婀娜,神态自如,风摆柳般挑着担子,浑似表演着孔雀舞的演员!雨对于她们,好像根本不存在似的,她们那种安然行进的优美姿态,实在难以形容。总之,我被她们吸引住了。一打听,才知道她们是不躲避雨的。傣族人对于水十分酷爱,认为水是吉祥的象征,是洗涤万物的灵泉,因而雨淋到身上,非但没有城里人的惶恐,反感到一种身心的陶醉!雨在边疆,在善良的傣家人中间觅到了知音,寻到了密友,发现了自己在物质意义之外的精神价值,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都市的雨又下起来了。不知此时此地的雨,与当年飘落在边陲的雨,是否来自同一片云朵。我相信在这块开阔的土地上,雨是一视同仁、一往情深的。因此,我愿意再一次果敢地冲入雨中,把自己被都市喧嚣的烟尘污染了的身心,爽快酣畅地洗涤一番!雨,下得更大些吧!1.从全文看,应当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雨中曲”? 2.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都市里的人和边陲小城的傣族少女对雨的不同态度?(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来回答)3.第5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 4.比较下面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说说原句比改句好在哪里? 原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改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5.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农民说:春雨贵如油。作家李健吾说: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是意兴盎然了。本文作者说:雨,下得更大些吧!面对雨,你会有什么感想呢?请以“雨”为话题,或讲述一个小故事,或描写一个场景,或生发一段议论。(可以不拟标题,100—1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2.C 3.D 4.C 5.D 6.A
(二)阅读: [文段一] 1.永恒、深邃、神秘、博大、宏大、肃穆、庄严、包容„„均可。2.诗人仰望天空,沉浸在对天空的敬畏之中,对时空永恒、天地肃穆庄严产生深深的景仰之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3.表达了诗人宁愿做永恒的星辰,不愿当渺小萤火虫的人生态度。4.(略)[文段二] 1.人类对雨的颂歌。2.对比。突出傣族少女遇雨不惊、悠闲自如的情趣。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我”淋雨是被动的(大雨之前心存侥幸,及至雨大又想苟安,苟安不得才想着“豁出去”),和傣家少女雨中的从容和陶醉相比感触是平淡而浮泛的。“解嘲多于认真”是指“我”对淋雨的感触和对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浮浅的层面,不像傣家人深得雨的奥妙。4.原句用反问句式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改句只是一般性陈述,没有这种表达效果。5.表达了作者渴望雨的到来,希望用雨荡涤灵魂的思想感情。6.略。
第二篇:《外国诗两首》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二)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板书课题、作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二)简介作者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普希金。
在同学们介绍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别尔金小说集》是俄国短篇小说的典范,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们的“小人物”形象的第一篇杰作;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先例;其他作品还有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和小说《黑桃皇后》。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三)研读课文
1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的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3)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报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提问:1?
明确: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提问:2?
明确: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
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
提问:3?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教师:刚才我们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再次来读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
提问:1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
请大家展开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同桌或前后左右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言。教师针对不同意见适当加以评述,但要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扬有创新精神。结果不必求统一。)
明确:这个问题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在诗中,诗人的意思是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能与之硬抗,故只能暂时保存实力,耐心等待,当有一天时机成熟时,将完全而彻底地爆发。二是在生活中,当人们遭遇不幸时,往往会无所适从,或是灰心丧气,或是暴跳如雷,常常会失去理智,做出傻事。这时候首先需要的是冷静沉着,而不是盲目地争强斗胜,以致反而坏了事,故必须“镇静”。这里,“镇静”就是“不慌乱”,即便把它理解为“忍耐、忍让”,那也是说不要急功冒进;“镇静”,才能保持清醒,才能看准时机。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抗争,更有效地抗争。所以说,“须要镇静”同样是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提问:2?
(学生展开讨论,方法同前)
明确: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信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当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之后,再回过来思念这一困境中勇敢地面对现实,执著地追求理想的过程时,将会为自己的坚定、顽强、不屈不挠而深感欣慰,那将会倍感亲切。另一方面,作者要表达的对人生的看法是,人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经历应当是丰富多样的,这是由生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所以,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正如七色虹那样,少了哪一种都会是一种残缺,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砺,更是一种宝贵而亲切的精神财富,更能锻炼生活的勇士,更能铸造精彩的人生。这也是人生的真谛,它与中国古诗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首诗,加深体会,同时争取当堂会背。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教师启发学生回忆一些学过的诗歌,古今中外的都行,只要是有鲜明形象的,如《关雎》《饮酒》《天净沙•秋思》。这些诗歌,或是人物生动,或是景物具细,总之形象鲜明,亲切可感。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却没有什么形象可言。怎么看待这一点呢?
(学生展开讨论,方法同前)
明确:这首诗的确没有什么形象,短短的八句诗,都是以劝告的口吻在诉说。这个问题涉及到诗歌的类型与形式。它是诗歌形式的一种,叫做哲理诗。诗人以平等交谈的口吻,娓娓诉说的语气,和婉亲切的语调,热诚坦率的与读者对话;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所以,这首诗问世后,迅速流传开来,在全世界的许多地方,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希望我们同学在学习了这首诗后,也能拥有诗人那样的博大胸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尤其在遇到挫折与困境的时候,能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笑对人生,成为生活的真正强者。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来齐声朗读(背诵)这位伟大诗人的不朽之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播放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吟诵这首诗,以加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和诗歌艺术美的品味。)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哲理诗
生活“欺骗”不要悲伤、心急积极(困境、挫折)镇静、永远向往乐观 《一条未走的路》
(一)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或集体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师: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一条未走的路》。(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研读课文
1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3)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
教师启发:说到路,人们自然会很容易地联想到生活之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
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
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哲理思辨;
„„
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于是,人生的选择,也就是“路”的选择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一条未走的路》有着深刻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的。
提问:1?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诗中所说的“路”,表面上指的是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学过的诗文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可让学生课后去举例、比较;这里如果需要,可略举一二,点到为止,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2各写了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用精练的语言概括)
明确: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诗人站在林间交岔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显得无奈又无助。这样,很自然使人联想到人生之路:自然之路是可以回头的,只是浪费了时间而已,但人生的路如射出的箭,泼出的水,一经射出,一朝泼出,便无法收回。因为时光不会倒流。所以诗人望着那一条消失在林间深处的小路陷入沉思。在这沉思的过程中,他心里也许已经作出了决定。)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种留下很多旅人足迹的路。)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走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可这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因为它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这一次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将难以再返回了。这里,诗人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遐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在一个小树林中,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从此决定了自己的一生的路。这里,诗人并没有沿着第三节的思绪诗路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那条路结果怎样,而是写未选择的路,留下了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是的,人生的道路,结果谁料得到呢?诗人带着一丝惆怅。但这样写似乎更接近生活本真状态,更能打动读者。)
提问:3?
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很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重要,人生的选择又很无奈。既要敢于选择,又要慎重对待,切莫“一着不慎,一生皆输”。
小结:从全诗的结构看,诗人写自己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另一条未选择的路上。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放弃也蕴含着选择。所以这首诗中诗人恋恋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来意味深长。
教师: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来读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
提问:1?
请大家展开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同桌或前后左右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言。教师针对不同意见适当加以评述,但要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扬有创新精神。结果不必求统一。)
明确: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作答:
从诗歌内容与结构看,诗中虽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是那条“未走的路”;从诗歌的感情基调来看,诗人并不是要抒发为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而欢欣或庆幸,而是对未走的那条路的留恋;从诗歌的主旨上来说,诗人的写作意图是要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加以思索,从而也是对最初的选择的反思,进而告诫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之又慎。所以,诗歌以“一条未走的路”为题。
提问: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一条未走的路》有什么不同?
先讨论,后作答(方法同前)。
明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一条未走的路》则表现出些许的忧郁。
提问:3
先讨论,后作答(方法同前)。
明确: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透露出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更多的是给人以鼓舞;而《一条未走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或许更能容易读者的共鸣。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学习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困境,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我们初涉世事的年纪,这两首诗教给我们的道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读诗,使人增长智慧,使人陶冶情操。希望同学们多读好诗,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更理智,更坚强,更乐观;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圆满,更精彩!
板书设计
一条未走的路 弗罗斯特哲理诗 自然之路无奈
——选择————慎重 人生之路留恋(象征
第三篇:外国诗两首教案.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熟读成诵。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第四篇:外国诗两首
4.《外国诗两首》学案
设计:刘杜 王军
教师寄语:“谁不说俺家乡好。”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3.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4.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重点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学习难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关于写作背景: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黑人谈河流》这首诗是休斯乘车去墨西哥的旅途中一气呵成的,他自己说“用了十分钟至一刻钟时间”。诗人在谈到这首诗的写作过程时,从他父亲对自己同胞的那种“奇怪的厌恶感”,说到他不理解父亲的想法,因为“我是个黑人,我非常喜欢黑人”。接着,诗人谈到列车缓缓从密西西比河上的铁桥上驶过,他由这条古老的河想到黑人的命运,想到林肯总统为了废除奴隶制,亲自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到新奥尔良,他又想到黑人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河流——非洲的刚果河.尼日尔河和尼罗河。诗就这样产生了。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虔信()镶嵌()深邃()晨曦()沐浴()潺潺()瞰望()黝黑()......... 2.解释下列词语 理智: 虔信: 神圣: 慰藉: 深邃: 晨曦: 沐浴:
二、理解探究
1.怎样理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的内涵和作用。
2.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面? 这些内容在诗中起何作用?
3.“我认识河流”在《黑人淡河流》诗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4.《黑人淡河流》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释疑
1.在《祖国》中,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来抒发感情的?
2.《黑人谈河流》中排比句的内涵是什么?
3.诗中反复出现“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1.你怎样理解“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节诗列举了四条河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老的黝黑的河流”比喻:______________。5.最后一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这刻不知道下刻的伞,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选出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看出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备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诗人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深深地烙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2.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也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达标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写出下列形近的字读音并组词。凄()()耀()()萋()()曜()()
稻()()畔()()蹈()()判()()滔()()叛()()2.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一诗的作者是(国别)诗人(姓名);《黑人谈河流》一诗的作者是美国黑人文艺运动的领袖(姓名),被誉为“ ”。
3.如何理解这首诗中“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的“奇异”的含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明天,天一亮
雨果
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我就要动身。我知道你在跻望。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我再不能长此天各一方。
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怀着忧心,俯着背,交叉着手,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我不看直下江流的远帆,也不看落日散成的彩霞,几时我到了,就在你的墓前,放下一束青枝和一束花。
1.第一节诗中“我知道你在跻望”这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这一句写得好在哪儿?
3.为什么诗人认为“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4.诗人在这首诗中是如何来表达他对女儿的深切思念的?试找出诗句加以分析。
4.《外国诗两首》学案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虔信(qián)镶嵌(xiāngqiàn)深邃(suì)晨曦(xī)沐浴(mù)潺潺(chán)瞰望(kàn)黝黑(yǒu)2.解释下列词语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的能力 虔信:恭敬而又可信任 神圣:形容极其崇高、庄严 慰藉:安慰、欣慰 深邃:深远
晨曦:太阳初升时的微光 沐浴:洗头和洗身泛指洗澡
二、理解探究
1.“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这一句统摄全诗,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的想法下面的诗句围绕这种“爱情”展开 2.
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在《祖国》中,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3.遍布世界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摇篮,是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发祥地“我认识河流”这一句诗的象外之旨,就是我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4.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三、合作释疑
1.抒情的主要方式一开头,诗人就说“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接着诗人使用了几个表示让步的句子强调他对祖国的这种爱情是无以替代的又接着“我爱„„,我爱„„”,诗人反复强调,把自己炽热的爱国感情融化在俄罗斯生活的动人画卷之中因此,直抒胸臆是诗人抒情的主要方式
2.兰斯顿?休斯在《黑人谈河流》这首诗中,以不可遏止之势,把诗人胸中的郁积宣泄出来,他用一幅一幅的历史图画,把我们的思想带到了绵邈的人类的洪荒时代,让我们感到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黑人民族的伟大作用把抽象的哲理,完全融会于形象的诗句之中
3.河流是祖国历史和文明的象征,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四、课内精读
1.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 2.承上启下
3.这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 4.黑人的历史
5.这是诗人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强化突出了主题
五、拓展延伸 1.B 2.C 达标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略 2.略
3.这首诗,诗人是把两种爱国主义的观点对照着写的,一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深入人心的,一种是虚伪的、华而不实的、脱离人民的诗人说,“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奇异”就表现为不同
于统治阶级的传统说教;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经过自己的心灵对祖国的感受,又经过自己的头脑对祖国的思考而形成的这种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也不是任何别的感情所能代替的
二、1.明明是诗人自己渴望早一点见到女儿墓,却写女儿在翘首待父这种换位的写法表明了诗人爱女儿之深他永远不肯相信女儿已死去,觉得女儿仍在盼望见他,这样写就写活了父女间那份依依深情
2.把内心抽象的思念化作具体可感的行动,这种写法既新奇,又真实,恰切地表达了诗人急于赶路去见女儿的心情
3.在诗人心中,女儿是光明和希望失去女儿,就失去了一切女儿已死,见不到她,诗人便无心去做任何事这还是表达诗人对女儿爱之深,思之切 4.第一节用“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表明路途之远,和赶路之急;第二节用“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表达用心之专一;第三节用“不看远帆,不看彩霞”表达诗人之执着这样,那份急切、执着与专一的思念之情就被表达得真挚动人了
第五篇:外国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二)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板书课题、作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二)简介作者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普希金。
在同学们介绍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别尔金小说集》是俄国短篇小说的典范,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们的“小人物”形象的第一篇杰作;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先例;其他作品还有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和小说《黑桃皇后》。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的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3)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报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提问: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提问: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
提问: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教师:刚才我们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再次来读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合作探究
提问:1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
请大家展开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同桌或前后左右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言。教师针对不同意见适当加以评述,但要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扬有创新精神。结果不必求统一。)
明确:这个问题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在诗中,诗人的意思是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能与之硬抗,故只能暂时保存实力,耐心等待,当有一天时机成熟时,将完全而彻底地爆发。二是在生活中,当人们遭遇不幸时,往往会无所适从,或是灰心丧气,或是暴跳如雷,常常会失去理智,做出傻事。这时候首先需要的是冷静沉着,而不是盲目地争强斗胜,以致反而坏了事,故必须“镇静”。这里,“镇静”就是“不慌乱”,即便把它理解为“忍耐、忍让”,那也是说不要急功冒进;“镇静”,才能保持清醒,才能看准时机。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抗争,更有效地抗争。所以说,“须要镇静”同样是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提问: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
(学生展开讨论,方法同前)
明确: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信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当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之后,再回过来思念这一困境中勇敢地面对现实,执著地追求理想的过程时,将会为自己的坚定、顽强、不屈不挠而深感欣慰,那将会倍感亲切。另一方面,作者要表达的对人生的看法是,人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经历应当是丰富多样的,这是由生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所以,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正如七色虹那样,少了哪一种都会是一种残缺,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砺,更是一种宝贵而亲切的精神财富,更能锻炼生活的勇士,更能铸造精彩的人生。这也是人生的真谛,它与中国古诗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首诗,加深体会,同时争取当堂会背。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教师启发学生回忆一些学过的诗歌,古今中外的都行,只要是有鲜明形象的,如《关雎》《饮酒》《天净沙•秋思》。这些诗歌,或是人物生动,或是景物具细,总之形象鲜明,亲切可感。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却没有什么形象可言。怎么看待这一点呢?
(学生展开讨论,方法同前)
明确:这首诗的确没有什么形象,短短的八句诗,都是以劝告的口吻在诉说。这个问题涉及到诗歌的类型与形式。它是诗歌形式的一种,叫做哲理诗。诗人以平等交谈的口吻,娓娓诉说的语气,和婉亲切的语调,热诚坦率的与读者对话;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所以,这首诗问世后,迅速流传开来,在全世界的许多地方,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希望我们同学在学习了这首诗后,也能拥有诗人那样的博大胸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尤其在遇到挫折与困境的时候,能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笑对人生,成为生活的真正强者。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来齐声朗读(背诵)这位伟大诗人的不朽之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播放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吟诵这首诗,以加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和诗歌艺术美的品味。)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哲理诗
生活“欺骗”不要悲伤、心急积极(困境、挫折)镇静、永远向往乐观
《一条未走的路》
(一)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或集体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师: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一条未走的路》。(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3)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
教师启发:说到路,人们自然会很容易地联想到生活之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
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
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哲理思辨;
„„
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于是,人生的选择,也就是“路”的选择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一条未走的路》有着深刻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的。
提问:1怎样理解诗中所说的“路”?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诗中所说的“路”,表面上指的是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学过的诗文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可让学生课后去举例、比较;这里如果需要,可略举一二,点到为止,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2全诗一共四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用精练的语言概括)
明确: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诗人站在林间交岔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显得无奈又无助。这样,很自然使人联想到人生之路:自然之路是可以回头的,只是浪费了时间而已,但人生的路如射出的箭,泼出的水,一经射出,一朝泼出,便无法收回。因为时光不会倒流。所以诗人望着那一条消失在林间深处的小路陷入沉思。在这沉思的过程中,他心里也许已经作出了决定。)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种留下很多旅人足迹的路。)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走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可这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因为它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这一次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将难以再返回了。这里,诗人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遐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在一个小树林中,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从此决定了自己的一生的路。这里,诗人并没有沿着第三节的思绪诗路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那条路结果怎样,而是写未选择的路,留下了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是的,人生的道路,结果谁料得到呢?诗人带着一丝惆怅。但这样写似乎更接近生活本真状态,更能打动读者。)
提问: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很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重要,人生的选择又很无奈。既要敢于选择,又要慎重对待,切莫“一着不慎,一生皆输”。
小结:从全诗的结构看,诗人写自己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另一条未选择的路上。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放弃也蕴含着选择。所以这首诗中诗人恋恋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来意味深长。
教师: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来读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合作探究
提问: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一条未走的路”?
请大家展开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同桌或前后左右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言。教师针对不同意见适当加以评述,但要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扬有创新精神。结果不必求统一。)
明确: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作答:
从诗歌内容与结构看,诗中虽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是那条“未走的路”;从诗歌的感情基调来看,诗人并不是要抒发为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而欢欣或庆幸,而是对未走的那条路的留恋;从诗歌的主旨上来说,诗人的写作意图是要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加以思索,从而也是对最初的选择的反思,进而告诫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之又慎。所以,诗歌以“一条未走的路”为题。
提问: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一条未走的路》有什么不同?
先讨论,后作答(方法同前)。
明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一条未走的路》则表现出些许的忧郁。
提问:3这两首诗可能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先讨论,后作答(方法同前)。
明确: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透露出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更多的是给人以鼓舞;而《一条未走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或许更能容易读者的共鸣。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学习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困境,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我们初涉世事的年纪,这两首诗教给我们的道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读诗,使人增长智慧,使人陶冶情操。希望同学们多读好诗,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更理智,更坚强,更乐观;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圆满,更精彩!
板书设计
一条未走的路
弗罗斯特哲理诗
自然之路无奈
——选择————慎重
人生之路留恋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