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王君聊课(21):又一次执教蒲松龄的《狼》
听王君聊课(21):又一次执教蒲松龄的《狼》
今天开始我的“家常课”校内教研。
这是我一直都想做的事儿。只是从开学到现在,一直都有“大事要事”在忙着。现在总算告一个段落,能够做点儿自己特别想做的事了。
我列了个计划,大概准备在全校上7节公开教研课。课型很丰富: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散文教学、说明文教学„„这些课,基本可以囊括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型。这些课,研究的对象是我自己的两个班:我们是普通生源中学。我自己的班,从期中测试来看,其语文水平一个班位于年级中等,一个班是年级最弱的,而且和倒数第二名还差距悬殊。这样的班级,比较有研究的价值。
所有课都同一天分别在两个班上。不试教。原生态。邀请教研组的老师们来听课。也欢迎其他学科的老师参与教研。
今天活动拉开了序幕。
首先上的是苏教版七年级(上)183页“狼专题”中的蒲松龄的《狼》,人教版也有这篇课文。在苏教版中,《狼》已经不属于讲读课文了。鉴于这个原因,我的定位是:诵读课、积累课。
早读时让学生抄写了蒲松龄的励志联。就是著名的“有志者,事竞成”那则,简单介绍了一下蒲松龄,要求学生当场背诵了对联。又组织诵读了一下课文。算是预习。
正式上课了。没有多余的话。各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蒲松龄”和“聊斋志异”。都没有写对。程度好点儿的那个班写了三个错别字。程度弱点儿的那个班的两孩子就只会写一个字。这就是“忧生”,你怎么耐心和细心都不为过。然后开始诵读。先齐读一遍。听得我跳楼的心都有。这话我几个月来反复说。孩子们都笑。便又努力读。但还是平淡。这两个班,还真没有几个孩子稍微懂得点儿抑扬顿挫的道理。他们属于绝对纯天然的孩子。从写字到读书,我都必须从头开始。
两个班都把“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读错了。我没有纠正。当然是故意的。因为这个难点后文有照应的教学内容。然后进入“教读赛读”阶段。这是这堂课的第一个训练点。我抓了四个句子,先让孩子们赛读评分。好的一个班是六个组比赛。差点儿的那个班是男女生对抗赛。小孩子,形式还是很重要的。只要一说要比赛,现场要评分,他们就来劲儿──哪怕什么奖励都没有。好斗,其实是孩子的天性。自然读得很差。我说我又跳了一次楼了。他们就又笑。我便给孩子们略略分析这四个句子:老师为什么要选这几个句子?因为它们代表着四种读法„„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他们刚才为什么读得不好,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等等。然后示范。孩子们听得很专注。这拨孩子,小绵羊一般,基础弱,但听话。然后我打出幻灯片,给孩子们一个调整自己诵读的抓手: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平静
祥和
中速)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紧张
焦虑
先慢后快)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激烈
豪放
高速)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轻松
诙谐
中速)接着一句句赛读。很激烈,很精彩。孩子们明显进步了。最难的是最后一句,要读出“笑”的味道,需要一些特殊的处理。我示范很大胆,孩子们模仿,有几个还有滋有味的。我很满意。虽然他们的整体水平和以前的学生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比起初进校时,已经进步很多了。我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这个环节很扎实。教室里书声朗朗,非常美好。
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我请两个孩子来讲故事,从开头讲到“眈眈相向”。我边听边点拨纠正,落实一些重要的词语,提醒孩子们圈点批注等等。讲完,打出两幅错误的“杀狼图”。后半部分,换一个教法教。
这是我1997年参加全国赛课的创意。非常好。这么多年来一直沿用。还被许多朋友“借用”,都说有奇异效果。那是当然的!学生观图识文,枯燥的文言学习霎时变为了游戏。做游戏,哪个孩子不喜欢呢?这个环节,学生兴趣高涨,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观察到,在弱的那一个班,男孩子的能力明显高过女孩子。在灵活的学习面前,男孩子是有优势的,虽然他们平时淘气,不做作业破坏纪律的也多是他们。那个“其一犬坐于前”的难句就是在这个环节自然解决的。孩子们谈到画图中的这个错误时,我把句子板书在黑板上,让孩子来标停顿的小竖线,然后反复带读,弄得很扎实。没有提“名词做状语”的术语,也没有延伸。这个环节“波澜壮阔”地过去了。
第三个环节是“创意积累”──就是给老词语找新朋友。本文中有许多文言实词在现在的成语中依然“鲜活”着,要求孩子们迅速寻找积累。这个创意是以前的,但方法改变了。过去的孩子基本功扎实,反应快,采取的是边朗读或者边解读课文就拓展的方法。这回放慢了速度。先让孩子们赛说,尽可能地多想多说。然后在幻灯片上打出这些词语,让他们快读。最后还各选出十个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在书上。那抄词语的几分钟教室里非常安静。要是以前的公开课我是绝不这样安排的。但这拨孩子需要。
抄完后两个班都只剩下五分钟。
其实我准备的内容还很多。按照计划,最后该是结合“狼专题”的拓展延伸部分。我决定略讲。
又让孩子们说关于“狼”的成语。他们说得很开心。然后问共同点。这孩子们都能答出“贬义”。我便用几个鲜活的例子引出了新时代语境下对狼的新认识。有一两个孩子主动举手起来说为什么要尊重狼等等──他们显然小学时代都读过《狼图腾》或者《小狼
小狼》。最后在朗读“狼性”和“人性”的一段文字中结课。
两个班的课堂秩序都很好,激烈但不乱。思维也比平时活跃。只要课设计得灵巧,孩子们总是活跃的。没有不活跃的孩子,只有我们的失败的课堂设计──基本上是这样的吧。起码对于我是这样的。
这是一堂老课。而且属于我早期的比较“经典”的课。但改变还是很多。首先,摒弃了主题思想的挖掘。深刻不是唯一的尺度。我觉得这话是对的。对我的这拨孩子,更对。不用所有的课都必须纠缠在主题的深挖上的。其次,减少了环节,删减了内容,放慢了速度,加大了方法的指导。比起以前,事实上只上了3分之2的内容。
值得提一提的还有,在基础较弱的那一个班,有三个孩子的学习非常困难,不,异常困难。也许初中就是他们的零起点。这堂课,我“聘请”其中的一个给我录像,还有一个在黑板前做计分员。他们很开心,很荣耀。我想,我还得想个辙,把那一个孩子也“用”起来。
班上有个几乎不举手发言的女孩儿也举手了。我很激动。我对她说:“你是班上模样最漂亮的姑娘,要好好练朗诵,练好了,下个学期参加朗诵比赛,一站到台上,印象分多高啊!”大家都笑。我不是恭维这个小姑娘,这是我的真心话。下课了,孩子们还围在黑板上算分,锱铢必较,我忍俊不禁。教小孩子,真快乐。
总之,这课,还算满意。热烈而扎实。扎实,这是我现在最看重的东西。
附上一个旧文件。大概是2007年,我应邀到深圳讲课,当时他们也要求上《狼》,我便自己申请同课异构──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一课两讲,过了一把瘾。后来便写成了这篇教学后记。当时的想法不一定对,语言表达也还很绕口,就算是一个纪念吧。
教学内容的选择高于一切
——反思《狼》的两次教学实践
【前言】
2007年四月,我应邀参加深圳宝安区的一次新课程研讨活动。为了使研讨更有实效,这次教研我主动请缨,一课两上。我对《狼》的两种设计试图体现一位青年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对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第一种上法,是我十年前的上法,注重在巧思妙想教文言上下功夫。第二种上法,力求更体现新课标理念,追求课堂的生成以及课堂容量的拓展。两种上法效果都不错,但是于我自己而言,其高下之分却是非常明晰的。
对一堂课的观察跨越十年,这是一件颇为有意思的事情,它让我看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选择标准的巨大变化。试以我的第一种上法为立足点,略谈感想。
《狼》教学实录
(注:该课上于1998年,曾获得重庆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师:同学们,大家一定在童话里认识过一位农夫,他在大冬天里遇到了一条即将要冻死的蛇,结果怎么样呢? 生(争先恐后):他用身体去温暖了这条蛇。结果蛇醒来后,就把这个农夫咬死了。
师:这位农夫好心没有好报,真是可怜。人们常把“毒蛇猛兽”并称。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聊斋志异》这部名著,去认识一位屠户,他遇到了两条穷凶极恶的狼,他的命运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板书“狼”)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诵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要用文中的原句原词证明你这样回答是正确的。(生大声自由诵读)
师:请问:屠户当天的生意做得好不好? 生:好。因为文中说“担中肉尽,只有剩骨”。师:那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 生:不是,是紧紧地跟着屠户。因为文中说是“缀行甚远”。师:两条狼团不团结啊?(这两条狼之间有矛盾吗?)生:团结。因为文中说是“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还有“并驱如故”,这两条狼配合得挺好的。
师:看来一、二自然段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现在再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诵第三自然段。你们读完后,老师要为你们翻译,老师的翻译中穿插有四处错误,要求你辨出错误并能在课文中找出依据。我们还各请男女同学派出一位代表到黑板上写出在讨论过程中我们联想到的一些成语,比比谁更强。
(生自由诵读,并派出代表到黑板边准备)
师:现在我开始讲故事了,请同学们仔细听。屠户很困窘,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四面都有麦场,麦场主堆了很多杂物在里边,覆盖成了小山丘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它的下边,卸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再向前了,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
生:“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不对,应该是“受到攻击”,“敌”在这里不是敌人,而应该是“攻击”。
师:很好。“敌”在这里是动词。还有哪些成语中“敌”也作“攻击”讲呢? 生:腹背受敌。
师:“敌”还可以作“抵抗”、“相当”讲,比如——(生列举腹背受敌、势均力敌、寡不敌众等,生写。师表扬)
生:“顾野”老师也讲错了,不应该是“四面的原野”,而是“屠户往旁边看四周的原野”,“顾”是动词“看”的意思。师:真好!“顾”作“看”讲还有哪些成语? 生:左顾右盼。
(师提示学生讲出左顾右盼、顾盼生辉等词语,师表扬,生写)
生:“积薪其中”也讲得不对。“薪”不是杂物,是柴草。师:哦,“薪”作柴草讲,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 生:抱薪救火。生:卧薪尝胆。
生:还有一处错误。狼和屠户不是面对面地坐着,它们是瞪大眼睛对着屠户,老师没有把“眈眈”的意思讲出来。师:哦,这个错误老师不该犯。我们不是经常说—— 生:虎视眈眈!(生写)
师:同学们,这是故事的开头部分。如果老师用“遇狼”来归纳第一段的话,你可以用各用什么词来归纳第二第三自然段呢?来,我们齐读一遍。(生齐读)
生:第二段可以用“惧狼”。生:第三自然段可以用“御狼”。(师板书:遇、惧、御)
师: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读。左边的同学代表狼,右边的同学代表人,分别读记叙狼和人的句子,读的时候注意体会当时的气氛。
(生齐读。又请两位同学分别读)
师:大家读的味道还不够。来,这样,我们去掉“骨已尽矣”中的“矣”,对比朗读,体会一下有什么不一样。(生分别读: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趋如故 骨已尽,而两狼之并趋如故)
生:有“矣”,更能显示出屠户的心急如焚。没有“矣”,就不能显示出危急关头的紧张气氛了。
师:对,让我们把这个“矣”读好,读出人狼对峙时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的紧张气氛。(生再读,反复读)
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故事将如何发展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第四段和第五段的朗读录音。老师绘制了两幅《杀狼图》,图中有多处与情节不符,请同学们观察后指出来,并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请写词语的同学继续写。(生听该段朗读录音,观察两幅杀狼图)。
生:图中的狼不应该趴在地上,而应该像狗一样坐在地上。老师理解错了“其一犬坐于前”的意思。师:哦,“犬坐于前”,这个故事中没有狗啊,怎么又跑出犬来了呢?
生:不是狗,是像狗一样。
师:哦。“犬坐于前”的意思是“像狗一样坐在前面”,那我们说“犬牙交错”什么意思?考考大家聪明不聪明。生:狗的牙齿交错着。
师:对吗?再想想——犬坐于前。生:像狗牙那样交错。师:真聪明!
师:弄懂了意思,就不会读错了。来,让我们把这个难句的正确的停顿读出来。(师指导学生反复读)
生:狼的眼睛画得不对,图上是睁开的,应该是闭上才对。“目似瞑”,瞑的意思“闭眼”。师:真仔细!我们常说死不—— 生:瞑目。
生:狼的神态画得也不对。图中狼的神态太凶恶了,原文中说“意暇甚”,“暇”应该是悠闲的意思。
师:我们常说“应接不暇”和“目不暇接”意思比较相似,“暇”如何讲呢? 生:空闲。
师:还有哪些词语的“暇”字有“空闲”的意思? 生:应接不暇 生:目不暇接 生:白玉无瑕。
(师在黑板上纠正对比“瑕”和“暇”的不同,生继续写)生:刀的位置也不对,刀不应该劈在狼颈子上,应该是劈在狼的头上。文中说是“以刀劈狼首”,首的意思是头。师:和“首”有关的成语很多吧?法庭上我们经常说判决某人„„
生:斩首示众。
师:一刀下去,结果该人—— 生:身首异处。
生:原文中说那条狼是“止露尻尾”,意思是说它的身子钻进草垛子中去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可是图中它的身体露得太多了。
师:好,读得仔细,观察更仔细,好小子!这条狼在干嘛啊? 生:他在打洞。
师:故事中说“洞其中”,这个“洞”的用法要注意,和我们现代汉语不太一样。
生:这里的“洞”是“打洞”的意思,是动词。
生:还有一处重要的错误。屠户的刀应该砍在狼的大腿上,可是漫画中却是砍在了屁股上。(众大笑)师:“断其股”,难道不是屁股吗? 生:不是屁股,是大腿!我们平常所说的“头悬梁,锥刺股”,锥也不是刺在屁股上,而是刺在大腿上。
师:天啊!这真是容易理解错误啊,大家一定要牢记啊!(师引导学生说出“股掌之间”、“股肱之臣”等词语,生写)师:同学们找得又快又准,真是好样的。现在大家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了,咱们再来大声地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重现当时的场景。
(生分角色朗读,师指导尝试背诵)
师: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一部分讲的是屠户—— 生:杀狼!(师板书:杀)
(总结黑板上写的字词,改错,朗读,对优胜者给予掌声鼓励)
师:现在老师想起了开头提到的那个故事。屠户没有重蹈农夫的覆辙。农夫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生:是农夫自己造成的。因为农夫认敌为友,引狼入室。师:屠户一开始就能意识到狼是自己的敌人,在这点上他比农夫高明多了。但是,在遇狼的过程中,他有没有和农夫一样糊涂的时候?
生:有!就是他投骨给狼的时候。(师板书:画骨)
师:来,咱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大家想象一下屠户在投骨时,他在想什么?
生:他想:狼啊狼啊,你吃了我的骨头,就放过我吧。(生笑)
生:狼啊狼啊,我们打个商量吧,我把我所有的肉骨头都给你,你吃饱了就乖乖回家吧!(生笑)(师板书:妥协)
师:大家再想象:如果狼有思想。它们在啃骨时又会想些什么呢?
生:骨头真好吃,屠户的担子里一定还有!生:猪肉骨头好吃,屠户的肉一定更好吃!(众笑)生:狼兄,冲啊,美餐一顿人肉,此生可休矣!(众笑)师:屠户虽然一时糊涂,但幸运的是现实的残酷让他迅速清醒过来。为了不使自己成为狼的最后一块骨头。他当机立断,放弃了对狼的幻想,而拿起了——刀!(师板书:画刀)
同学们,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至国家,小至个人,都难免会有遇到“狼”的时候。生死关头,是低头妥协,还是高高举刀,往往会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承受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不就是当初清政府为向英帝国主义乞求妥协而付出的沉重而惨痛的代价吗?可是,英产国主义这条狼没有就此满足,相反,却引来了法、意、德、日一群“恶狼”。在我们生活中,不是也有许多人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投之以骨”的事例吗?有这样的例子吗? 生:比如校园暴力。
师:结果怎么样?——我们的软弱妥协只能助长邪恶者的贪婪凶恶,导致“两狼之并驱如故”的结局。我们的正确态度只能够是:拿起手中的刀,这时候,老师所指的刀还是不是屠户手中的刀?它象征着什么精神? 生:斗争、正义 生:勇敢、抗争
(师板书:正义、斗争)
师:除了敢于斗争,屠户之所以取得胜利还因为什么原因?屠户为什么“奔倚其下”?生:占据有利地形。师:如果屠户不“暴起”,后果将会怎样? 生:主动权就会被狼抓在手里。
师:这启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抓住有利时机。师:假如屠户不“转视积薪”后,后果将怎样? 生:会被另一条狼偷袭。
师:这提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如何? 生:要高度警惕,有彻底斗争的精神。
师:故事中的屠户不仅敢于斗争,而且最可贵的是能够在斗争中运用“智慧”,善于斗争。(师板书:“智慧”)师:面对邪恶势力,只要我们应用智慧勇敢斗争,坏人必将和“狼”一样“顷刻两毙”。在正义和智慧面前,一切邪恶永远都只能是跳梁小丑。让我们再一次为屠户的胜利喝彩,再一次嘲笑那两只贪婪狡猾的狼。让我们动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读得还不够好,来,我们去掉“矣、哉、耳”,比较一下有这些词和没有这些词语句子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生对比读: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亦黠,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生:加上“矣、哉、耳”嘲讽的语气浓得多。
生:加上“矣、哉、耳”,我似乎就看到了作者正对屠户的胜利拍手叫好,对狼的自以为聪明拍手喝彩,不过喝的是倒彩。
师:对啊,这段文字,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狼的态度是什么? 生:笑狼!(师板书:笑)
师:让我们用正气,用勇敢,用智慧去涤荡世界上的一切邪恶。让我们的世界没有了豺狼虎豹,没有了毒蛇猛兽,真正变成幸福美好的人间。(在朗读中结束)
【反思】
十年前,在《潇潇洒洒走进文言天地》的说课稿中,对这堂课我曾作出这样的陈述:
传统的文言文课堂上,繁琐的实词虚词教学搞得人精疲力竭,苦不堪言。文章被肢解得破碎苍白,课文的艺术性,思想性也就无从谈起。文言文成了一片淹没语文之美的沼泽。而事实上,语文教学的发展已为教好文言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纲明确规定降低文言文要求;教材中详尽全面的注释为学生搭好了学习的阶梯;素质教育的理论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语文教师,为什么不能大胆解放自己,解放学生,进而改革文言文教学呢?让文言文不再只是实词虚词的载体,而真正成为拥有灵魂,拥有个性魅力的美文,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特殊天地。
于是,我确定了文言教学的新原则:重自学,尚点拨,巧训练,养情志。
我希望以此改变让字词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潇潇洒洒走进文言文天地,开拓用情志融化文言,吸取其知识思想精华的新局面。
十年后重新反思这堂课,自我评价远远没有当年高。当年的创意,是在我学习体会国家教委关于素质教育的诸多文件中以及在黎见明先生的导读理论和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教学”的启发下产生的。当时我意识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各种语文素质构成要素相互融合,日渐内化的过程。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寻找这种内化的途径。所以,我反复应用问中点拨,听中点拨,看中点拨,读中点拨这些方法,希望“通过听、说、读、看的训练和思维训练,通过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情感熏陶和谐共振,以达到形成学生语文涵养,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人文精神,铸造高尚人格的目的”(《潇潇洒洒走进文言天地》)。但是,我真的达到了目标了吗?
十年后来反思,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这一堂课,至多可以说是“潇潇洒洒”走进“文言字词”,还远远没有达到走进“文言天地”的境界。在当年文言教学串讲成风,直译对译成风的背景下,我以巧思妙想来引领学生理解文言字词,就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我的诸多作法是有探索意义的。
但是,我的“潇洒”也就至此为止了。这堂课从细节上来看是有新意的,但是,从宏观上来透视,其教学思想是非常传统,也非常封闭的。
用十年后我的第二种思路对比,这种封闭就显而易见。用第二种思路上《狼》,我采用了截然相反的路子。我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也带着问题出课堂”。我用检查预习的方式分别从分角度复述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难句解析、文言词语联想拓展几个方面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抽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明晰了字词重点,大概摸清了学生自学的情况。然后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鼓励学生提问上。
在这个阶段,除了字词,学生更多的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比如,一个孩子问:屠夫扔骨头扔得很蠢啊。他为什么不一下子多扔几根骨头,让两条狼都去啃,自己不就有逃跑的机会了吗?还有一些孩子问:既然狼那么可怕,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赞美狼呢„„
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无一例外地对我们一贯的解读“人的智慧,狼的愚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的第二种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启示下诞生的。
回应学生的提问,我作了一些资料和话题的准备,在不同的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取用: 1.关于狼的诸多著名小故事。
2.拓展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关于狼的另两则小故事。3.引导学生反思古代文化中关于狼的成语。
4.讨论“人厉害还是狼厉害”,“狼厉害还是狮子老虎厉害”,要学生明白“狼”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它往往和“残暴、阴险、贪婪、狡诈”相联系,狼的文化内涵已经超越了狼本身。5.趣味练习:请你站在狼的角度,为死去的两条狼写墓志铭,可以评价两条狼的表现,可以纪念这两条狼,可以警示后狼„„
6.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文化现象:(1)狼孩的故事。
(2)我国加入世贸之后,人们把与外国商人、境外公司开展商业贸易活动,称之为“与狼共舞”。(3)有一种服装品牌,叫做“七匹狼”。
(4)有的文艺工作者,给自己起艺名就叫“老狼”。(5)流行歌曲《我是一条来自北方的狼》曾经风靡一时。7.朗读毕淑敏《母狼的智慧》(节选)。
8.介绍姜戎的旷世奇书《狼图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9.简介贾平凹的《怀念狼》。
《狼》的两种上法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用行话来说,课堂都比较“好看”。但是,我更认可第二种上法。原因有二:第一,就自读课文的定位来看,第一种上法课堂重点定位在字词的积累和理解上,容量偏小。而第二种思路完成了第一种思路的几乎整整两倍的教学内容,其效益的高低是可以对比的。第二,第一种教学思路的教学方式很灵活很巧妙,但从整个系统来看是封闭的。教师的引导虽然精巧,但学生并没有发散思维的可能。说“导”也可,说“套”也无不可。这次教学因为过于的精心预设而显出了“循循善诱”的弊端。在灵动精致的背后,我留给学生的,其实只有现存的知识。第二种上法则比较大胆,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教学,这种上法容量较大,视野开阔,对学生的思想会产生强有力的冲击。这种思路既重视了关键字词的落实,又不动声色地促进了“文言根据地”的建立,实现了思想的引领。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这种上法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纬度上都会让学生“潇洒走一回”。其高下之分的关键点在于:虽然两种上法都引爆了学生的思维,但是这引爆的层次是不一样的。虽然两堂课的教学内容似乎都有密度和容量,但是,第一种思路主要还是知识的密度和容量,因为教师本身思路的封闭,导致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还处在较浅的层级。而第二种思路则因为教师思想的开放所以充分展示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容量,学生的思维训练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层级。
从十年前提倡素质教育到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我自己是受益者,也是见证者。这次十年磨一课,我更加深刻体验到了语文教学内容取舍的标准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注重教学形式的选择到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这不仅是方法的变化,更是理念的变化。
教师的专业素质越高,对课堂的敏感度越大,就越会有这样的感受: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教学形式将会自动呈现。只要有了这个信念,语文教师就会自然远离追求花拳绣腿的尴尬,而进入主动深入文本内部,努力成为文本独立的解读者和教学内容的建构者的境界。
历经十年的一课两上,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避免两个失误:
教师不能眼中无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并且略微高于这种需要。绝不能为了满足教师的“好教”而让学生处于半饥半饱或者表面上饱实际上饿的状态。教师不能自我蒙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理性有深度有厚度。语文教学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任务,教师有义务首先深入到言语的内部和底层,自己先养成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教师要有一种信念,不能诱惑或者强迫学生记住缺乏深度思维得来的结论而消解了思维训练的过程和快感。教师要有自信,高举思想的火把领跑的语文教学在应试面前必定游刃有余。
内容影响形式,内容决定境界。浮躁的语文教学还是应该回到原点,从踏踏实实地研究教学内容开始做起。这是底线,也是理想。也许,这就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吧。(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晴)下面是2007年在深圳观澜上《狼》时候的照片。五六年了。当时还是年轻得多啊!
第二篇:听王君聊课:东坡教我教学法
【悟课】
东坡教我教学法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在公开课中上《记承天寺夜游》。
这个作者实在太好了,这个文本也实在太好了!好到你觉得无论如何上,都会唐突了内心的偶像。
而对于苏轼的研究汗牛充栋,对于这个文本的研究也是汗牛充栋。你一扎进去,就出不来。
于是,备课的时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曾经备出来的课,“厚重”得似乎要在这一节课上,就让学生了解苏轼的全部。
最后帮助了我的,还是苏轼,还是苏轼的文字本身。
我渐渐地读出了味道。苏轼想要传递的人生态度——在我看来,也是一种课堂态度:
要“为乐”:课堂要带给孩子们快乐,课堂上要和孩子们一起“作乐”。
要有一点儿“闲”。课不能上得太满太急。
要有一点儿“欣然”。课堂的气氛应该是和谐的,师生都要有“欣然”的冲动,而不是被压迫被催促。
要有“盖”味儿——“原来是”,哦,一定要给学生一点儿惊喜。好的语文老师要懂得抖包袱,卖关子。
要如“积水空明”。摒除杂念,灵魂安宁。所以课堂上枝蔓就不要太多,目标就不要太杂。
„„
备课备到深处,终于感觉内心也“积水空明”了。于是决定:返璞归真,化繁为简,课要上得一清如水,做教师要做得明心见性。
于是丢掉了包袱,设计成了这个样子。
做到了反复美读,当堂背诵,咬文嚼字,适当拓展。
总之,课堂上“读”与“析”的分寸,“守”与“拓”的分寸还是还是把握得比较好。基本算是挺“空明”的一堂课吧。
空明之月与空明之人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 赏奇景
【注:本堂课不要学生预习。课文如此之短小,文字也浅,无需预习。】 师:先看一个句子。请自由读几遍。
【投影展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生自由读,教师板书“藻荇”的读音,讲解意思。)师:猜猜,写的是什么? 生:水草? 生:竹柏?
生:不是。文中有一个“如”字,好像。师:你很仔细。赞一个!再猜。【投影展示】
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生:天空? 生:镜子?
生:哦哦,月光!月光!(一生激动。)师:确实是月光。【投影展示】
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师:再读,马上背诵下来。(生背。现场抽背。)
师:背熟了,谁来试着讲讲?
(两生尝试翻译,基本正确,但是没有讲出“盖”字的意思。)
师:“盖”没有讲出来。你们会的。比如“一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生:哦哦,我明白了,应该讲成“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师:好。你喜欢这幅画儿吗?
生:挺神奇的。把月光比喻成空明的积水,特别干净明亮,还特别宁静。生:很像中国古典的水墨画啊。
师:是!是!比喻月光如水,这并不新奇,新奇的是“空明之水”。这个句子,描绘的可是一幅“名画”,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大大的有名。作者苏轼,出自他的名篇《记承天寺夜游》。请翻书,这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投影展示】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请学生批注和大声朗读。)
第二部分 论奇人 师:千百年来,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月亮不同,事实上是因为看月亮的这个人不同。学习这个名篇啊,今天我们讨论一个话题—— 【投影展示】 月是空明之月 人是
之人
师:请大家先朗读全文,弄清楚《记承天寺夜游》写了件什么事儿。(组织学生朗读。群体读。男生读。女生读。配乐个人读。适当指导,引导学生读得要慢,音调要稍低,读出宁静和安详。)师:请一个同学来讲故事。
(生讲。其他学生补充。老师联系“当户理红妆”,突破对“户”的理解有。强调“遂”和“但”的意思。)师:请再照着大屏幕上的翻译再自己讲给自己听。你觉得比较难的句子,可以做笔记。【投影展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生读。做笔记。)
师:好了,现在准备工作做好了。可以自由发言了。聊聊咱们的话题:月是空明之月,人是什么之人呢?你可以用一个词语,短语也可以。要咬文嚼字地发表观点才好。
生:人是得意之人。他在自我表扬。我从最后一句中读出来的。
师:你再读读,把这种“得意”表达得充分一些。可能有些同学感受不如你。你教大家一下。
(生读,稍微夸张,挺有感染力。全班学读,很热烈。)师:你很厉害。有人说这句有点儿自嘲,你同意吗?
生:没有。我觉得苏轼可得意了。特别强调“如吾两人者也”,他夸自己呢,不谦虚。
师:你的发言很让我共鸣。我也觉得这个时刻苏轼真是得意,很可爱的得意。
生:人是自由之人。你看这个苏轼,挺晚了,还起来看月亮,跟朋友散步,一点儿都不拘束,这日子,多么自由啊。
师:我真喜欢你用的这个词语“自由”。如水月光下,两个自由的人。自由,实在是人生的最美好境界之一。
生:我觉得,人是悠闲之人。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评价。两个朋友,深夜在庭下散步,感觉他们一点儿包袱都没有,非常放松啊。
师:你是这样理解“闲”的,嗯,有道理!如果能够扣紧原文中的字词,咬文嚼字地分析,就更妙了!
生:人是随心所欲之人。大家看故事的时间,都10月份了—— 师:农历的10月份,大概是现在的11月了。
生:对,应该挺冷了。苏轼“解衣欲睡”,他都要睡觉了。想睡就睡。突然看到月色入户,他又起来了,他想起就起。然后又想没有人一起看月亮,于是马上去找朋友,想找就找。然后两人就散步。这么晚,这么冷了还散步,我觉得这个人很率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师:其实你是对“自由”的另外一种更生动的阐释。你的这个句式“想什么就什么”我很欣赏,很有表现力。承天寺的那个晚上,苏轼确实是随心所欲无所挂碍啊。一个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很惬意的。生:我觉得人是欢欣之人。
师:哪个地方你觉得苏轼最欢欣了?
生:欣然起行。欣然。就是开心的样子。
师:直接写,直接表达。还有其他直接表达的吗? 生:“为乐”。他不是失眠,他是做乐,找快乐。师:很敏锐!还有其他不是直接表达的吗? 生:怀民亦未寝。师:你重读了“亦未寝”。处理得非常好。你觉得此刻,苏轼在想什么?能否尝试用有点儿文言味儿的句子来表达。生:怀民者,知音也!生:果然不出我所料也!生:最解怀民者,我也!
师:吾也!是这个味儿!是这个味儿!你读出文字背后的潜台词了,真好!还有也写得比较含蓄,但也同样表现出苏轼的欢欣的句子吗? 生:盖竹柏影也!
师:味儿没有读出来。再读!
(生再读。反复指导他读全句,读出三个分句声调的起伏变化,要先轻后重,读出重音,读出抑扬,读出停顿,读出表情。再指导全班学生读。)师:其实作者也可以这样写—— 【投影展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似水中藻荇交横。月光如水,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师:好吗?
生:不好,没有了“盖”,那种惊喜就没有了。
生:直接把“月光”点出来,就一览无余了,句子的情趣就没有了。师:大家很善于用词,月是空明之月,人是惊喜之人;月是空明之月,人是富有情趣之人。谢谢大家帮助老师理解了。老师也很感慨。我们也是北方人,请问,谁还会在11月份的冬季晚上去看月亮啊,而且发出连声惊叹啊!
(大家都笑,摇头。)
师:是,我们哪有时间看月亮啊,我们天天都在赶,赶着上班,赶着考试,赶着补觉,赶着过日子。看月亮?太奢侈了啊,太浪漫了啊!现代社会的生活不需要浪漫,只需要坚硬的心。是不是?(问一个不太说话的女孩儿)
师:小姑娘,你一直不说话,你怎么看? 生:我,我,我觉得苏轼是一个奇怪的人。师:因为他半夜三更地起来看月亮?
生:不完全是。就是,课文注释中说,他被贬官了,他还这么高兴,还有心情和朋友们一起看月亮。真奇怪。
师:她是一个很棒的孩子,她关注注释中的关键信息。对,要是是我们,碰到这么大的坎坷,恐怕都愁死了,这个苏轼,真的很奇怪。
生:我觉得,这恰恰就是苏轼的可爱。月是空明之月,人也是空明之人。越赋闲他就越要悠闲。我感觉他就是要用这样的悠闲来和现实对抗。师:哦,这个发言有点儿深刻了。空明之人,我很欣赏这个概括。这个同学提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我们看看——当年因为乌台诗案,苏轼差一点儿就被杀头了——
第三部分 悟奇情 【投影展示】
元丰二年七月,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幸免于死,被贬黄州。
苏东坡蓬头垢面、跌跌爬爬地带罪从湖州向黄州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到了荒凉的小镇黄州。
在黄州,他无薪俸,生活困难,便租50亩荒地(城东坡之地)经营,故称苏东坡。在黄州,他完成了千古流芳的佳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苏东坡离开黄州之后一路被贬,一直被贬到了海南。历典八州,行程万里,却能够随遇而安,一路走来一路歌,越贬越豁达——(生读。)
师:你还觉得他奇怪吗?(问刚才说“奇怪”的女孩儿)生:奇怪,他这么惨,还能这么豁达,奇怪。(众笑)
师:那我们再看——后来苏轼被贬官到海南岛。当时的海南岛不像现在是旅游胜地,那是蛮荒之地。这个惩罚,就只比诛杀九族好一点点。
【投影展示】
*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正如他自己在黄州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组织生读)师:还奇怪吗?
生:看来这个苏轼不管遇到什么苦难,他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他看什么都惊喜,看什么都喜欢。他太乐观了!
师:是啊!苏轼说过很多话,几千年来影响了很多中国人。【投影展示】 苏轼说: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师:选择你喜欢的,马上读,马上背诵,马上琢磨琢磨。
(请学生现场背诵或者朗诵。)师:还奇怪吗?(继续追问女生)
生:我懂了,不奇怪不奇怪,苏轼跟我们不一样,不管对人还是对事,他都很明白,他很想得开,在任何时候,他都可以过得幸福。他的幸福是不受外界干扰的。他的心很大很大,什么都装得下。生:他不是奇怪的人,他是奇人!
师:说得漂亮!他是奇人,这个“奇”,就叫“通透”,这就叫“空明”,就是内心世界没有尘埃,明镜一般。(师板书)
因为人是空明之人 所以月才成为空明之月
师:月光的空明,指月色的澄澈透明。这其实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折射。(师板书)
空:了无尘埃 明:明心见性
师:一个空明的人,他就能够摒除杂念,灵魂安宁,他就能认识自我,通达自我,于是在任何时刻他都享受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苏轼是这样的人,他的朋友张怀民也是这样的人。要想更多地了解,推荐大家读——
【投影展示】
《苏东坡传》 ——林语堂(叮嘱生做笔记。)
师:来吧,孩子们,让我们把今天领悟再一次读出来,背诵出来吧。(在配乐诵读和背诵中下课。)
第三篇:-节彰显语文教学本质的课——听姜树华老师执教《鞋匠的儿子》随想
《鞋匠的儿子》这堂课是姜树华老师在第四届教育家论坛暨首届两岸三地有效教学如皋高层论坛研讨活动中的一节展示课。我以为,这是活动单导学模式成功运用的一个典型课例。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是学生依据活动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有价值的问题引领之下小组合作,碰撞思维;然后进行全班展示交流,让学生在取舍、选择、甄别、评价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生成建构。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启发、唤醒、纠偏、提升,促进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鞋匠的儿子》一课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之下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片段一]品读人物教学片段 活动一:品读人物 1.自由朗读林肯在参议院的演说,体会林肯是个怎样的人,在书旁写上恰当的词语。2.组内交流。①交流感受,将相关词语写在白板上。②组内选定一个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进行研读,再结合演说内容品品,读读。③确
《鞋匠的儿子》这堂课是姜树华老师在第四届教育家论坛暨首届两岸三地有效教学如皋高层论坛研讨活动中的一节展示课。我以为,这是活动单导学模式成功运用的一个典型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