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讲解

时间:2019-05-15 04:1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霸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霸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讲解》。

第一篇:校园霸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讲解

校园霸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如何看待中关村二小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处理态度?

校园暴力不是开玩笑,当教育者都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智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玩笑。

我写这篇回答已经凌晨 3 点,而心中的愤慨却深深压抑着睡意。之前我也在知乎回应过有关校园霸凌的问题,但我认为应该再深入说一说这件事,因为哪怕这分享可以对一个孩子和家庭有帮助,我都觉得是有意义的。

1.校园霸凌并非冰山一角,每 5 个小孩就有 1 个(至少)受害者 我第一点感到震惊的,是很多人觉得霸凌事件是极少众事件。根据美国 2016 年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公布的数据,2016 年有 23.1% 的 12-18 岁的中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学校或网上遭遇过不同形式的凌霸,又比去年增高了 1.1 个百分比,证明凌霸事件还在不断发酵。

有人以为只有中学生才有霸凌事件,2014 年美国国会研究服务(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指出,美国 5 岁到 12 岁的学生有超过 20% 表示自己曾经被霸凌过,5 个孩子就有 1 个。

在英国,根据「英国国家儿童发展研究」的数据资料,大约有 28% 的儿童偶尔被霸凌,15% 的儿童经常被霸凌。在国内,很愦憾,我和团队找不到具公信力的有效统计数统,但情况不容乐观。

2.家长需要时刻留意孩子,因为超过六成的孩子被霸凌后不会告诉其他人 我们要重视这组数据:

2010 年美国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 Petrosina, Guckenburge, DeVoe,Hanson 的研究报告指出,64% 的孩子被霸凌后,并没有告诉其他人,只有 36% 的孩子在事后选择告诉他人,寻求帮助。

所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正在经历校园凌霸。通过对孩子行为变化的观察,家长往往可以察觉一二。

比如,一向外向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一直成绩优异的孩子成绩突然无缘由的大幅度下降,一向不乱花钱的孩子突然向你要额外的零花钱,对之前热爱的事物突然失去兴趣,对于这些反常的信号家长们要警觉。

其他的特征包括:

身体有不可解释的伤口,淤青 衣物、饰品、个人物品有损毁

无原因的头疼,胃痛,或者假装不舒服 睡眠困难,做恶梦 不想去学校 对社交场合恐慌

感觉无助,或者自信自尊下降 自我摧残行为,伤害自己

抑郁,焦虑,害怕,慌张

3.说孩子只是闹着玩的,请明白霸凌对孩子的伤害可以有多深远

总觉得孩子小,用「玩笑」「恶作剧」「淘气」为霸凌者开脱,背后所带来的,即使是长期的,无法泯灭的儿童心理问题。

霸凌行为,一句话:任何侵略性的,反复的,存在不平等力量关系的行为,都是霸凌行为。我认为瑞士心理学家 Dan Olweus 在 1970 年的定义,至今适用。

我的愤怒在于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对霸凌的伤害性可以当作是开玩笑——如果你对「童年霸凌伤害会造成长大后心智健康、体能健康与认知健康都呈现贫乏状态」仍然不够震撼,我希望告诉你,霸凌对受害者的影响是生理性的损伤,因为霸凌行为产生的压抑,抑郁,焦虑会对儿童大脑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包括杏仁核过度活跃,海马体变小,纹状体联结减少,奖励刺激反应降低等等。被霸凌的学生比没有被霸凌过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比如头疼和胃痛多出 2 倍。

4.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霸凌?答案是没有任何孩子应该是容易受霸凌的 网上有专家分析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霸凌,比如被霸凌者的长相、身体形态、性格、成绩等,但是,我们知道了这些又 so what?

「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的孩子」暗含了一个很错误逻辑,那就是被霸凌是受凌者本身的问题。而去太多探讨受凌者全是害羞还是内向,就好像要去了解「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的孩子」。事实上任何一种性格的孩子都不应该被霸凌,任何一种理由也不能成为其受欺负的理由。

因此每当霸凌事件发生,关注点不应该放在受凌者的特征。

当受凌者鼓起勇气向家长或老师告知霸凌问题时,却得到「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的孩子」这个答案,会严重损耗其对家长及老师的信任。

同时,这句话可能给受凌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并改变其自我认知。在将来面对霸凌时,这些受凌者通常会默默承受,甚至认为自己被霸凌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我再强调——每当霸凌事件发生,关注点不应该放在受凌者的特征上。而家长,心疼你的孩子时,不要去怪责他因为什么原因被欺凌。

5.霸凌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霸凌。面对霸凌我们应该做什么?

以下是美国国家犯罪防控协会(N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Council)将家长如何防御凌霸事件发生和事后应急预案归纳成以下几点,然而我觉得不夠全面:

教会孩子如何用非暴力手段去处理问题,并且当他们这么做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当孩子在任何一个方面表现好的时候,家长要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和表扬,以此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self-esteem)。培养孩子坚持自己信念的自信。

和孩子做好日常的沟通,积极询问和倾听孩子在学校参与的社交活动,和同学的互动,以及所遇到的问题。

家长要对对校园凌霸持有严肃的态度。很多孩子对于讲出自己遭受凌霸感到尴尬。你也许只有那么一次机会去介入和帮助。

当你看到有任何形式的凌霸行为都要立即制止,尽管当你的孩子是凌霸一方的时候。鼓励孩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不要凌霸你的孩子或者在你的孩子面前凌霸其他人。很多时候在家里受到凌霸的孩子会将这种凌霸行为转移到学校去凌霸其它孩子。当你的孩子看到你打,嘲笑或者八卦别人的时候,他也会模仿你的这些行为。

支持孩子学校所开展的防御校园凌霸项目。如果孩子的学校还没有类似的项目,考虑联合其它家长和老师们一起开展此类项目。

我建议:

1)不宜在事后采取「淡化事实」的处理法,不要只简单地安慰孩子「这没什么」「这会让你更坚强」。更绝不能指责被害的一方「懦弱」「胆小」。

2)让自己的孩子意识到自己「有与同伴有平等的能力和权力」,这样的能力不是为了打架欺负人,而是让孩子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要让孩子主动拥有为自己争取权益的能耐和力量。这是老师家长应该做的。

3)告诉你孩子没有任何人有权利伤害你,或者让你感到难受,所有不友善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4)直接告訴孩子爸爸妈妈永远都是自己坚强的后盾和支持者。要明白寻求父母的帮助,是孩子们感觉到最安全,最放心,最舒服的方法。

6.不要鼓励你的孩子回击报复。不要回击报复。不要回击报复。不少人支持以暴制暴,有的甚至认为打回去是唯一解决事情的方法,我堅決反对。

一、这可能会让孩子受到更多伤害,惹上更多麻烦。

二、我们的目标不报复霸凌者,而是防止霸凌事件再次发生。

三、回击报复行为让孩子再一次体验霸凌,加深心理创伤。

四、美国 1990-2000 年间,15 个校园枪击案中,12 个枪击者都在学校曾经被霸凌过,我们不要教育孩子报复!

五、你不会希望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霸凌者。

最后,帮助幼儿发展社交技能,培养孩子的情商及情绪管理,才是预防问题的根本,希望有机会再分享。知友 | 常润

近日,一篇中关村二小一位学生母亲的文章《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对校园霸凌说 NO!》刷爆了朋友圈,也引发了社会对校园霸凌的一番热议。

作为一个只瞥见事件碎片的围观群众,我不想支持谁或者指责谁,我只想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来说说家长想知道的问题——如果我的孩子遭遇霸凌了,我该如何做?又该如何预防校园霸凌?

首先,什么是「霸凌」?

不是所有的欺负都能叫霸凌,家长需要冷静判断。霸凌其实是英语 Bullying 一词的音译,意思是「一人或多人主导的、反复的令一个学生暴露在负面的、有攻击性的行为下的情况

因此霸凌有蓄意针对和反复欺凌的特点,不是偶发的、简单的同伴冲突。霸凌同班同学,是什么心理?

这就说到了霸凌的另一个特点——和恼羞成怒动手打人不同,霸凌的产生是源于对别人的看不起和轻蔑 觉得别人不够格,不值得被尊重。而这种轻蔑其实怨不得孩子,因为他们也是从后天环境中学来的。成人对孩子的霸凌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常见: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听话成绩好,就什么都依着,一旦成绩不好或者不听自己的,就吓唬、惩罚甚至打一顿。

当孩子屡屡被惩罚、被吓唬、被打的时候,他们心里想的不是「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听话」,而是「有一天我也要试试这样威风地对待别人」。

老师的行为也一样重要。如果老师太关注成绩,让孩子感觉到了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区别对待了,比如当众朗读全班成绩虽然让高分孩子高兴,却让低分孩子失了自尊。如此孩子们学会的是,尊重一个人是有条件的。如果他学习不好,嘲笑、令他再尴尬都是可以的。

更糟的是,被优待的孩子不仅在区别对待的过程中获得快感,还会想要不断再现这种快感,于是就发展出了同学间的霸凌。

而尊重一个人的条件,不一定是成绩好不好和听不听话,也可能是体格是否强壮、在班里是否受欢迎、或家境是否富足。

校园霸凌,谁是受害者?

校园里,受害者不只是被霸凌的孩子,还有实施霸凌的孩子。这里有四个误区要特别小心:

第一,一定是孩子哪方面有问题,才会被霸凌?这个想法是很危险的,即使这样想,也一定不要说出来。

因为对于被霸凌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需要相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这不是他们的错。

第二,霸凌别人的孩子天生霸道,是基因所致?错。事实情况是,霸凌是孩子从后天成长环境中习得的。

霸凌别人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也是被霸凌的对象。经常目睹父母争吵、打架的孩子也容易出现霸凌行为(Olweus, D., 1993)。

第三,孩子霸凌是因为家长管教不严?错。实际上正相反,很多孩子霸凌别人,正是因为家里对孩子行为管得太严,对他的感受关注得太少;给的惩罚太多,给的支持太少。孩子上了小学,老师更关注学业表现,家长就应该给孩子更多为人处世方面的言传身教。

第四,霸凌只是小孩子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错。研究表明,小时候有针对性地欺凌、压迫别人的孩子,长大后有很大可能性也会继续使用霸凌的手段或者其他负面行为去得到自己想要的,除非有成人及时和他们建立信任关系,进行干预。

因此,我认为实施霸凌和被霸凌的孩子都是受害者,他们都需要心理发展和社会情绪方面的支持,需要有人像教识字数数一样地去教他们如何理解他人感受、共情、相互尊重和平等沟通等等。

孩子被霸凌,家长如何应对? 1.保持冷静。

我特别理解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被霸凌后的感受,我相信谁都知道问题不是一日所致,解决起来也不是让家长道歉、让孩子得到惩罚那么简单,只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难免情绪激动,缺乏经验,情急之下没能保持冷静。我承认这很难,可这次的事实也告诉我们,保持冷静、保持冷静、保持冷静,这是事发后最重要的事情。保持冷静,才能保持客观,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2.理解学校有义务保护所有涉事学生隐私,校方小到一个孩子的权益、大到全校孩子的权益,都要顾及。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里也指出: 「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报告时相关人员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学校、家长、公安机关及媒体应保护遭受欺凌和暴力学生以及知情学生的身心安全,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特别要防止网络传播等因素导致事态蔓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使受害学生再次受到伤害。」

3.孩子被霸凌,家长没有错。家长无需怪自己没早发现。研究表明学生在遭到霸凌的时候,起初都会倾向于隐瞒和保密。

他们会觉得这件事应该自己独自处理,他们会担心霸凌实施者的报复或者被其他同学知道了,有些孩子还会觉得家长其实帮不上什么忙(Olweus,D., 1991)。

4.试着倾听孩子,了解事情原委。

当你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已经独自尝试过很多其他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时候不要再急着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是倾听事情的全部,听他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5.第一时间和学校取得联系。

鼓励孩子报告,或者帮孩子将情况报告给学校相关人员,不拖延,不隐瞒。同时,为了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应引导被霸凌孩子相信这件事不是他的错,他也不需要一个人面对,家长或他信任的老师都会陪他一起应对。

如何预防校园霸凌?

1.重视幼儿园和中小学的社会情绪教育。情商是点点滴滴教出来的,不是罚出来的。

从孩子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开始,他们就需要开始学习怎么合适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掌握表达自己感受的词汇,理解他人的感受,在观察身边成人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冷静解决问题,如何共情。

当孩子开始相互比较的时候,成人应引导他们理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可以有不同的喜好、能力和想法,这些差异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不同而已。

2.成人应谨言慎行,自己先不要歧视、标签他人,或者以任何借口对他人行不尊重的行为,比如餐厅吃饭时服务人员不慎出错,就对服务员大声斥责。在家对老人或小孩没耐心、出言不逊等等。

3.经常和孩子保持沟通,告诉孩子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镇静、坚定地告诉对方:住手。如果孩子幽默感很强,可以鼓励他利用幽默的方法化解,出其不意。

如果说出来对于孩子太难,或者孩子感到不安全,建议他走开,或者远离这些人。

让孩子相信被欺负不丢人,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也不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帮助孩子找到学校里他信赖的老师,让孩子遇到事的时候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知道可以找谁帮忙。

和孩子一起分析霸凌曾发生的场合(如成人不在的场合),让孩子尽量结伴行动,或者待在有老师的地方。

研究表明,以牙还牙、打回去的方法并不会停止霸凌,还有可能让暴力升级,让孩子从被霸凌者变为霸凌者。

如果孩子向你诉说他曾经欺凌过其他人,告诉孩子鼓起勇气、主动道歉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会让彼此都更好过。培养课外兴趣可以预防霸凌。带孩子参加志愿活动、学习一项他喜欢的运动、音乐、艺术等等的过程会让孩子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增长自信和人际交往能力,有更多的朋友从而预防霸凌。

最后,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成长的疼痛,希望各位围观群众给此次涉事学校、学生和家长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理解。

第二篇:校园霸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前段时间上映的一部日本动漫电影《声之形》,是继《你的名字》后被人拿来做对比的现象级动漫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压抑而沉重的社会话题——校园霸凌。患有听觉障碍的女主西宫硝子,在学校备受他人欺负,得不到友情和关爱,但却总对周围一切抱以善意。男主石田将作为主要施暴者之一,他因此被周围的同学孤立起来,甚至想要轻生。五年之后再见,经过时间的洗礼,在在跌跌撞撞的青春中他们逐渐体会到彼此的心情和处境,学会接纳别人,与自己和解。

校园霸凌离我们远吗?

近几年,校园霸凌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据统计,日本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韩国每3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曾遭受校园暴力,美国每年有约1300万孩子在遭遇校园霸凌,我国今年来校园霸凌案件层出不穷,却没有相关的有效统计数据。我们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学生生活在校园霸凌的阴影中,又有多少学生正在经受着校园霸凌。

别以为只有“拳打脚踢扇耳光”等行为才是霸凌,其实霸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分为以下四种:

霸凌的发生不是偶然的,通常被霸凌的学生并不只一次地被欺负。

受霸凌者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更多的是心理创伤,他们有的感到恐惧、消沉抑郁;有的选择逃学、吸毒、酗酒、自残甚至自杀;有的把自己变成欺凌者(《声之形》的男主就是这样的人),去伤害他人。

校园霸凌是这样产生的!

在当下,很多的人没有正视过校园霸凌事件,从未深究其原因,更有甚者作出“这是孩子们之间的玩笑”的荒诞解释。

其实,霸凌往往不易被察觉,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霸凌常见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霸凌方往往缺乏分辨行为是非的能力,受害者(被霸凌者)大部分选择自己默默承受,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以及寻求帮助。

其二,霸凌往往被包装着“只是小孩在打闹”“他们还小不懂”外壳,家长们不能正确及时地分辨出打闹和“霸凌”的差别,导致校园霸凌行为蔓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认为:儿童暴力问题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我国在处理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现今我国法律尚未对校园暴力作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只有一些概念性、原则性的规定,司法措施缺乏,教育矫治也没能跟上,使得校园霸凌事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还有,现在社会上太多人用暴力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成人间,他们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藐视法律的存在。

校园霸凌给孩子的伤害远比想象可怕!

事实上,社会上很多人都低估了校园霸凌背后的伤害,他们用“玩笑”粉饰一切,用无所谓的态度处理事情,致使这类事件肆意滋生,愈演愈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发布了全球校园霸凌现状的最新报告。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因体貌特征、性别与性取向、种族与文化差异这三个原因遭受欺凌。校园欺凌会导致受害者逃学、成绩下降、退学甚至自杀,而与此同时带来的自卑、沮丧、焦虑、恐惧等心理,也会伴随终生。

“岁月淡化身体上的疤痕,却无法忽视记忆的日夜凌迟!”

一起对校园霸凌say no!

被霸凌者:真正改变被欺凌的状态,要靠自己!

我们看《多啦a梦》常见大雄受胖虎的霸凌,每次被打到脸青鼻肿就去找多啦a梦求救。但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多啦a梦,真正要寻求帮助的首先应该是自己。

孩子要学会正视和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明白自己的“与众不同”不应该是别人欺凌的理由,当遇到欺凌时要勇敢保护自己,学会沟通,学会融入集体。如果仍然无法阻止事情发生,要勇敢向家长老师求助!

霸凌者:霸凌会传染,他们可能也曾是被霸凌的对象。

不可否认,霸凌者同样也是存在心理问题,他们或受到成长家庭环境缺陷影响,或有暴力倾向,或曾经遭受他人欺凌,转而对别人实施霸凌,形成恶性循环。

霸凌者或许正在悬崖边上,等待着我们拉他们一把。我们也要对霸凌者施与援助,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予关怀和帮助!

旁观者:你的冷漠对受害者或许造成了二次伤害

我们总以为只有施暴者是最可恶的,但是有时候作为旁观者,可能造成的伤害更大。

面对校园霸凌事件,作为旁观者的你或许没有参与,目睹这一切的发生,你没有阻止,甚至摆出看客的姿态,殊不知这种冷暴力,可能对被霸凌者造成很大的伤害。

孩子们不该参与校园霸凌行为,但也不要袖手旁观,可以选择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或许一个轻微的举动,就可以阻止一场悲剧的发生。


校园霸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在察觉到孩子异常后及时给予孩子关怀和支持,鼓励孩子说出真相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才能避免孩子继续受到校园霸凌的伤害。


下载校园霸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霸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