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真正的回归课堂[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04:3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真正的回归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真正的回归课堂》。

第一篇: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真正的回归课堂

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真正的回归课堂

摘要:教师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并且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创新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回归;课堂;“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原诗所想表达的是对于读书的一种态度,但是如果把他放在教育教学中,他又何尝不是呢?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不正应该象那“活水”一样吗?

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在小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

而新课改的精神不就是为学生找到这湾活水吗?——那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如何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真正的回归到课堂呢?

一、分析传统教学的弊端

所谓对症下药,想要真正理解新课标的新,就要先知道为什么提出来,这个“新”字。那么我们自然要分析一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我们都知道,相比于新课标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师”为主,“生”为辅,包括现在很多人记忆犹新的各种听课,他们有以下通性:老师本节的课堂表现,是怎么讲的。当然不排除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与表现,但这种只是表象,他所要展现的,也只是学生对于老师所教的一种浅层“回应”,看起来积极举手发言,但实质上只是老师教的一种点缀。

当然这又与传统教育中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有关了,在旧有的评价体系中,我们往往只评价老师教学指标、目的,或者就是为了教学大纲而大纲,对于备课日志中的话,你是否熟悉?

“本节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节中重点、难点,提出并解决” “教学进程安排情况”

“课间提问,强化本节重点”

“多媒体在本节中的应用”、“板书的设计”、“教态是否亲切、自然”、“语言是否流畅、抑扬顿挫”等等。

但是你却看不到对于学生学习的指标。自然而然,就不排除有一些老师为了展现自己的教学水平,或者退一步讲只为达到自己的教学设计,却又担心自己所带的班的学生配合不好,借班上课这种情况了;当然,老师也会希望学生按教案设想好的结果,作出他想要的回答,于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给出他预定好的答案。

相信许多公开课的课堂的场景大家也不陌生,或者可以用下面这一个列表的形式来展现出来,如下:

1、讲授时间;

2、提问时间;

3、找同学提问;

4、分析总结,归纳重点;

总之这样的一场公开课就是表演课,而这样的场景,对于老师来说或许并不陌生。是的,这样的课堂里,主角就是老师,配角就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长此以往,就算学生想学,但是源头却终是没了活水,自然也就失去了对课堂的兴趣,甚至觉得老师所讲的是多么的索然无味,于是常听到许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法教了”而不是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那么,新课改下哪些地方是我们要注意的,或者有什么方法,可以打破这个局面,让“学”真正的回归课堂呢?

一、提高学生积极性

1、传统教学与新课改下教学的思考

这里我要理解一个概念,课堂教学的对象不是老师本身,而是课堂教学本身。是讲课与讲授,而不是为了讲课而讲,具体地说,就体现为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互动。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课堂教学应该是二维的,所谓二维,简言之,就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过如果只是单纯就把此作为二维理解,那么还是没有脱离传统意义的教学的范畴,因为这是一种从属而交叉的二维关系,前者应当是从属于后者的,而且又必须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缺一不可,老师教学是否有效,也必须通过看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判断和反应。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这种视角还有概念上的转变,对于现行的教学行为,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所以,我们也应该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以老师为课堂的中心,让课堂真正的属于学生。而不是以教论教。

2、理解教学是一门艺术,和提高教学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这个年龄段有他们的特点,他们通常都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如何将抽象的内容,转变变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最终变成他们脑海中知识点,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则需要在教学的趣味性上下功夫,同时也就要充分理解教学是门艺术这句话了。

关于趣味性,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年提出的十大教授法之一。这里不在多述,它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而提出并经过实践出来的。它已经不仅是体现在教学的语言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教材的组织上,包括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活动安排等方面。当然趣味性也不能脱离科学性,过于做作的表情、动作,甚至如同小丑般的表演,不是趣味,而是恶俗,也无助于教学。小学教学应强化教学的趣味性,却不是盲目的趣味性,换句话说你可以说孩子们有童真,却不要侮辱学生们的智商,这一点是平等的,关于平等后面在作论述。

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轻松而充满趣味的课常呢,这里就是我理解教学是艺术这句话了,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形势之前,还是我们目前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且他的长期存在,是有合理的理由的,就如同被人讹病的高考一样,在没有找到更合理的方法之前,它无疑也是最有效和最优化的一种方法,因此,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才算真正的理解新课改精神,同时把教学变成一门艺术。

(1)情感交流,心理交往

一个学生的情商培养很重要,这也是素质教育后,提出来一个全新概念,在这之前,看重的只是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全面发展。所以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下,情感交流还有心理交往就显得十分重要与必然。

原来教学中都是“老师说”,“老师要求”这完全是把学生当成了下属,而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只是被动的被遵守,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新的教育理念之下,是师与生成为朋友式的关系。要与他们交往、交流。哪怕是在向学生提出要求时,也要让学生感到是亲切的,善意的,这样做的好处,老师提出的要求很极易被学生接受并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共同在解决问题”,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关系形成“情绪共鸣”。

(2)个性发展,教学民主

“有类无教,因才施教”这是先人多年前就总结出来的经验,放到今天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挫伤学生积极性”,所以教学艺术的理解与体现,就是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就能及进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为学生的性格不同,特别是小学生阶段,他们的情感是比较脆弱的,而且有的学生内向,有的学生外向,所以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个性,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小学生思维和思想都比较活跃,给学生创造一个能主动探索的条件,使之更生动活泼自觉地学习。但是,课堂上的民主式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听之任之,这就是老师要发挥的引导作用,把那些如奔流没有方向的水,变成渠道,让那些渴望知识的水路畅通。使学生在既有约束,又心情舒畅,渐渐让那些水源活起来,动起来,达到真正的授人与渔的目的。

(3)创造“我们在进步”的学习环境 从小学生阶段来,都没有摆脱儿童心理,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有一个通性,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时,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感,当然这种感觉成人也会有有所体现,只是对于小学生阶段,这种反应特别强烈,不管是应试教育下的得到高分,还是素质教育下,发现一个问题的欣喜,都会增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信心更足。

所以老师要营造出这种环境与气氛,告诉学生们,你们一直在进步。二、一切为了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同时为学生找到活水 学生的学习状态基本上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反映:

对于知识的理解

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简单来说,可以具体表现为: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而最后一点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就是下面提到的利用原有知识进行感悟和创新。

学生的感悟和创新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老师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代表他教学上的成功。还要靠学生自我感悟,在自我感悟的过程中有所探索,有新疑问,好问与善问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参与度与合作能力

所谓的课堂参与,其实是为学生将来打下基础,现在这个社会,可以说离不开分工与合作,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真正的课堂合作应该是由老师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这就又回到了教学艺术上来,所以真正的教学,还是为学生打通这个源头,让他们自己掌握这个能力,当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本身,而是使他们学会尊重,耐心倾听,学会分享的同进,肯定他人的同时又充分表现自己

情感体验与获取知识方式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就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而一个在优异的学生,情商的发展不可忽视。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外,还应重视情感体验。特别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优秀的情感体验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钥匙

因为知识本身是不能传递的,这一点听起来有点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老师的传递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识本身,真正的知识必须自己感悟与体会,那才是“活水”与源头,就是平常我们说的“知识和理论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最后的目的,还是让学生,用活这些知识,把那些活水引到心头这弯田。

结语

改变传统教学老师为中心,使课真正回归到“学”,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地体现,学生才能学得更加快乐,学生更加富有创造力,老师的教学更加轻松,这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效果,也就是为学生们找到了活水。

第二篇:为有源头活水来(范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

-----再谈课堂改革下的作文教学

初一语文组 蒋存强

网上对于今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的热议很多,浏览了一下,贬多褒少。就连我加入的几个语文教学圈子,都是骂声一片,并且推出了“最坑爹作文”。甚至有调侃的高手把若干省市的作文题目串联在一起,读后让人喷饭,居然还有人能把一个司马迁的例子适用于各省考题„„这年头,有才的人太泛滥了!

看了今年高考的每个题目,心里有些忐忑。作为教了二十年语文的一线教师,还发表过几十万字的习作,如若让我去写这些题目,我还真不知道命题者的初衷,无从下手,更不要说去辅导学生了。惭愧之余也做点思考,我们对于写作教学有一个最朴素最本真的目标:就是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而如今的作文命题似乎要让我们的学生首先成为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宏辩家„„莫不是政客也要从娃娃抓起,是不是这也是我们的特色!但不管如何,这种有意识的深沉和无意识的无病呻吟,真的把我们搞懵了,幸亏我没有机会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否则岂不是误人子弟,永远良心愧疚也!

回首近二十年的作文教学,大致经历了这么一个阶段。一开始是倡导读写结合,注重积累,学以致用。对于作文教学辅导,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有时候全靠教师的发挥。那时候我们的老师们在作文批改上很是下功夫,学生的一篇作文星星点点都被老师的红笔渍过。一个班级几十本作文,要看好些日子。那时候晚上放学回家,总要在包

里放一沓作文本,回去挑灯批阅。所以那时我们的作文评讲课上得特别厚重,老师们备课极其精细:乃至于把本次作文中出现频率高的错别字、语病、标点等等都要一一枚举,更不要说文法和立意方面的问题了。当然还有优秀作文及不及格作文的展读,总之,一个学期写得那么几篇作文,让我们好多年都忘不了,有些东西看似机械,但被我们真的记住了,而且用了一辈子。

后来课改了,就有一个最响亮的口号。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老师们也要自我解放出来。首先要精致我们的课堂,作文辅导课变得有套路可循,一些名家的思想纷纷出炉,我们信心百倍,觉得在这样的熏陶和培训下,学生没有理由写不好作文。我在这场改革中遭遇的作文教学形式算起来也有十种之多,就拿最近几年比较火的,什么序列化教学、生活化作文、结构化作文„„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觉得有理由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最大化。我们所做的就是“授之以渔”。这实在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境界,老师们开始不再批阅作文了,学生可以互批,据说同龄人之间思想更接近,更有针对性。作文评讲课也可以交给学生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束缚孩子们的个性,不能以自己的浅见和愚拙来遮掩孩子们的色彩与光环。

这条课改路折腾了好些年,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样了。实在是难以定论,不是第一线的教师不会体会到真切的感受。我觉得,在这种功利化乃至蹩脚的个性化的风向引导下,我们不仅失去了作文教学的本真,而且所谓的创新作文就是一种妖魔化的显摆,文风奢靡而且言不由衷,浮躁无华却又浅叹作呕,实在是背叛和忤逆!

话说得有些重了。但只要看一看我们学生的作文现状,不由你不思考,不由你不叹气。在我们的英明培训下,我们的学生可以把作文的形式追求到极致,且不说语言华丽到晦涩,更有各种刺激人眼球的“题记、后记、日记体、小品体”等创新形式让人喘不过起来,更有一些雷人的思想让我们目瞪口呆。读这些作文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一种浮漂和倦怠,会感到一些空虚和恐慌,这些失去生活本源而被硬性嫁接结出来的果实,瞅着养眼,但实在是难以下咽,更不容易消化。作文写到没有真话,写到不知廉耻,这实在一种莫大的悲哀,长此以往,我们就真的不会说话了!

反思,真的应该彻底反思!首先,我们追求课改,追求创新。不是为了一种敷表的形式,而是更有生命力的东西。我每当看到、听到我们的一些老师们傻傻的给学生介绍一些所谓的美文,让学生生搬硬套时,就替那些学生寒心。学生自己那点思想,那点说真话的本领,就是在这样的规引下被无情的模式化了。每次大型考试阅卷时,看到篇帧齐整、形式一致、书写讲究的一篇篇似乎复制的美文时,可能他的老师在窃喜,这次语文考试可以胜券在握了。他不知道正是他的这种功利化的表演,可以把孩子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破坏殆尽。所以,我要说,我们什么时候都不反对课改,但不能为了改革丢掉更有生命力的东西,不能为了创新把传统的东西彻底推翻。改革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新,更是内容上的丰赡,而且要循序渐进,不能拿来主义,更不能生搬硬套!

反思二:学生的阅读积累的问题。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阅

读兴趣大打折扣,阅读的品味走下坡路。没有积累或者积累贫乏,想必写不出什么东西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崇尚快餐式阅读。所谓“快餐式阅读”,就是阅读类似于文摘一类的图书杂志等。这类书刊分门别类,涉猎面广,而且选文短小,容易找出时间阅读。在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读一些真正意义的书籍的时候,这种阅读方式是很见效的,各种方面的知识、见闻我们都可以在一种休闲阅读的方式中涉猎到。这当然可以丰富我们的信息量,增强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在短时间内效果明显。但这种阅读有太多的局限性,而且形不成丰厚的底蕴,比如他和阅读名著的收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我们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可以提倡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教师们也可以每周向学生们推荐导读一部分美文,但我们又不能丢掉真正意义的阅读。比如名著阅读,尤其是语文课本推荐的基本篇目,一定要让学生老老实实的去读,还要对读的结果进行考核评价。只要重视阅读质量,愿意去读,时间并不是禁锢!学生的脑子里只有积累一些真东西、有分量的东西,才能理性的感受生活,才会率性的表达。而现实是我们很多教师是心安理得的把这种畸形的阅读方式当成必修课了,甚至完全替代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其结果是学生只学会了一些肤浅的东西还要去装点所谓的深沉,文章越写越闭塞,实在是罪过大了!

反思三:作文怎么评改。现在我们大家都已经认同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方式。魏书生老师介绍的学生互评作文方式很实用,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能掌握好了,确实有利于自身的提高。但

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坚持的并不好,而且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倦怠,第一次、第二次学生很新鲜、很投入,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应付。比如评语也会套话连篇,毫无针对性,最可怕的意识里形成这是一个“改作业”的任务,或者帮老师干活,其结果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要经常性的变换形式,让学生感到新鲜刺激。比如在刚开始时我们可以采用魏书生老师的方法,分层次、分阶段的尝试批改,由浅入深,“字、词、句、段、篇”,综合训练学生的各种语言能力和技巧。等到一段时间后,可以改变一下批改方式。比如评语可以写成建议书的方式,再比如一篇文章我们可以采用三人以上评价,并且把评语也进行比较赋分,激励大家用心去写。最近我还采用了把评语写成读后感的方式、推荐书的方式。尤其是推荐书的方式,学生很感兴趣。不管学生怎么做,都不能忽略老师的示范主导作用。老师的评价还是必要的,我们老师即使找不出时间全部批阅作文,但也要通览一遍,对作文中间出现的主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整合好作为作文评讲课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要做好对学生互相评价的指导,也要对学生评价的文字进行梳理整合,能在总结时给予他们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当然,我们最好还要亲自动手去批一批,哪怕是一部分,也会给学生以启迪和鼓励!最后作文评讲课还要有声有色的去上,只要师生都在批阅中总结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一经碰撞必然会迸溅出耀眼的火花,我们岂能无话可说!有话可说也就有路可循,所以不管怎样的批改形式只要我们能够快意的提高和收获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通过大家近几年对高考、中考作文的热议的背后,似乎沉淀下了一些东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作文训练的本质。也就是避免过于诗化、理想化、回归到生活的本质,让学生去感受、去思辨、去表达,让学生在模仿中走向创造。生活——感知——感受——发现,是一个不断提高、逐步深化的反映链,我们不能背离规律,搞什么速成培训、技巧培训。只有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去生活,实实在在地去感知、感受,怦然心动、心有灵犀,自然妙不可言。所以我们的作文考核也得贴近实际,尤其是中考、高考,命题的方向就是个指挥棒,即使是瞎指挥也会引导千军万马一拥齐上,而且继续卖力地瞎引导。所以我们作文教学的怪现象和老师的功利心脱不了干系,要想彻底解决,指挥棒就得改变方向,把人往正道上指引,我们翘首以待!

第三篇:为有源头活水来——亳州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学习心得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亳州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学习心得 2014年12月4日,黎明时分,寒风袭面,在我校历史组的两位组长朱全生、申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怀揣着无比兴奋的心情驱车赶往亳州,参加了在亳州一中南校举行的“亳州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整整一天的会期,紧张而充实。通过这次研讨会,我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心得体会,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课堂改革的经验与方法,而且对我校的“绿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有了更深的体会。

本次研讨会由开幕式、公开课和评课议课三个环节组成,会议规格高,组织好,与会人员多,内容丰富,会风务实。在上午的开幕仪式上,亳州一中南校校长张殿纪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他们正在积极探索的教学改革新模式──翻转课堂“Z-T”模式,带给了我很多启迪。亳州一中南校副校长梁彩霞作的主题报告《教育,从‘享受’开始》,从享受课堂、学生、教研、课改、生活等方面告诉大家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神圣性和职业幸福感,使我倍受鼓舞。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黄所长强调了课堂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开幕式上获取的信息给了我很多启示,当然,真正触动我的是大家对课堂改革的那种跃跃欲试的积极性,这从一开始就让我对这次活动报有很大的期待!开幕式结束后,与会者观摩了三节公开课:一是由我代表利辛高级中学上的“绿色课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二是涡阳四中王远鹏老师的“高品质课堂”《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三是亳州一中南校徐永飞老师的“翻转课堂”《开创外交新局面》。总体上说,我运用“绿色课堂”理念上的公开课效果很好,既展现了我校的绿色课堂风采,又锻炼了我的教学业务水平,参加听课评课的老师们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其他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也十分精彩,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最后,我听取了参会老师们对今天三节课的评课议课活动,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听了大家对公开课的感受和评价,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也更加坚定了改革课堂的信念。

此次研讨会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与启发,其中最深刻有以下两点: 一是要尽快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堂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改革是大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懂得改革的课堂是没有出路的。至于改什么,怎么改,这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比如,我在研讨会上听到亳州一中南校校长介绍的他们正在进行的翻转课堂“Z-T”模式,就是比较新颖的形式,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在脚踏实地地进行课改,也在认认真真地探索课改模式。在我们进行的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尽管各种课堂改革的模式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之速度也令人刮目相看,但是,这仍然是一种特别新奇的模式,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另外,在研讨会上,我也听到了很多关于课堂改革的新观念和新理念,也让我受益匪浅。

二是要狠抓落实,探究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案。在研讨会上,我观摩了上文提到的两节公开课,获得的最大感受就是两位老师对学习方案的制定很用心,注重实效,同时狠抓学生学习的落实环节。在高品质课堂《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上,教师利用导学案和课件,将课堂改革的宗旨、理念、精神很好地进行了融合,在“学生展示”、“质疑”等环节,学生们积极展示,认真思考,课堂上生成了很多新问题,尤其是在情感教育方面,教师做的很到位,很好地发挥了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优势。每当有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总是耐心地加以引导,一步一步,直到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同时,我是第一次观摩高品质课堂,教师对课堂环节的精心设计也集中体现了“高品质”的特点,不仅在导学案上补充了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论从史出”,而且合理设置了问题,真正做到了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情境化,把情境生活化。另外一堂翻转课堂《开创外交新局面》,更是让我大开眼界,灵活的教学方法、别样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精巧的提问方式、唯美的教学语言、浓烈的课堂氛围……处处体现了“翻转”,当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该节课十分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度,教师通过多种手段督促、调动学生积极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然后,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提升,步步拓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期一天的研讨会,给了我很深刻的感受和启发,也让我心里萌生了积极探索课堂改革模式的念头,今后,我要把在此次研讨会上学到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实际中去,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摸索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我校的“绿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最后,我要借此机会特别感谢我们历史组的朱全生、申静二位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以及我们学科组的其他同事给我的帮助与支持,感谢大家在我打磨公开课的过程中提出的有益建议和鼎力支持,因为有了你们,历史组的大家庭才会显得更加温暖;同时,也要感谢我校教科研中心的老师们为组织此次活动付出的辛劳,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有了更多学习进步的机会,利辛高级中学的大家庭才会显得更加温馨。2014年12月7日

第四篇:为有源头活水来---改稿

为有源头活水来-----市残联举办系统信息工作培训班

钱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信息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我市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员的文字采写能力,11月10日在就业处举办了培训班,并邀请了资深人员讲课。市残联王化宇理事长做了动员讲话。“信息就是对客观事务的反映…”,省残联信息中心杜国成主任围绕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选择新闻题材使新闻稿件更加丰富,更好的反映出工作主要做法、措施和举措、取得的成效等;市委信息科王天昊科长以《围绕中心、突出特色、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党委信息工作》为题,结合编写实例及切身感受为学员们讲授;师院党委郭志林书记从公文写作的本质特征、主体要领及成文过程等,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的进行了讲解。

信息员一致认为:今天听课受益匪浅,对今后工作树立了信心,我们一定多写、多练,积极宣传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向前发展。

2011年11月10日

第五篇:读书笔记:第五项修炼: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

如果我以前没有因为别的原因浏览过这本书,或许看到它的第一反应是,前四项修炼是什么?不得不说一个好的题目还是很重要的。当然,再一次读了一遍这本书之后,我又有了很多新的收获——第一次读的时候也不过是感觉自己要目光放长远,坚持进步,坚持学习,并且为自己某些方面与书中称赞的类似窃喜而已。

这本书在初版的基础上,增添了100多页自90年出版以来各类企业的验证实录,描述了公司应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在学习型组织中,新型的、扩展性的思考模式得到培育,集体的热望得到释放,大家不断在学习如何开创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不过,我读的时候,公司一词并没有给我很大的感觉,我更愿意把他作为一次触动我内心的体验——如何很好的成为学习型组织中的一份子,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断为组织共享新资源的“源头”。先说说这五项修炼吧: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高度自我超越的人永不停止学习。但是自我超越不是你去拥有的某些能力,它是一个过程、一种终身的修炼。高度自我超越的人,会敏锐地警觉自己的无知、力量不足和成长极限,但这却绝不会动摇他们高度的自信。

或许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好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不满足现状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有的人安于现状,有的人焦虑于是否往前踏出一步,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奶酪?只有自我超越的人才能看清这个问题。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用新的更高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在批判中进步,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发掘内心世界的图像(假设、成见等),使这些图像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各种各样的决定,在选择面前摇摆不定,那么我们究竟知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呢?事实上我们总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顾虑没能够或者不愿意去认清那些现实,因为这样过于残酷。但是作为一个组织的成员,你的心智模式不

应当被各种杂念侵蚀以至混乱。认认真真冷冷静静的把内心的一切呈现出来,往往我们的心灵和视野也会也随着扩大。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型的学习”(adaptive learning),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产生“创造型的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s)。

其实愿景这个词已经有被滥用的嫌疑了,往往给人一种高端但是模糊的感觉。我个人理解里,在英文中Vision一词,体现了一种指向性的期望,或者是一种大家站在一起共同欣赏一个美好蓝图的场景。找到能够和我们一起展望我们想要的未来的人,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能够持续发展,其内部人员能够自主进步的基础之一。

在提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Teaml Learning)和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之前,似乎应该顺着书中的思路,看一下给我感触最多的一章,问一下自己,你的组织有学习智障吗?是不是将自身与工作混淆,或是将自己的责任、思考、学习局限于职务范围之内,而不愿意为看似职责之外的事操心?或者说仅仅专注于本职,无法认清存在于“内”与“外”互动关系中的存在的各类问题和解决方式?还是说你的队友们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性,仅仅是应付完眼前的工作,而不愿以整体思考的方法与工具深思熟虑,细密量化?或者说只是专注于个别事件,不能以较长远眼光来看事件背后变化的形态,不去了解其真正原因?最最严重的,你们是不是因为争权夺利和害怕承认无知,造成团体中人人避免真正学习,不敢互相追根究底的质疑求真,往往作出表面和谐的妥协意见?或许我们没有经历过一个个组织之前,都不会对这些有什么反映,而当这几个“智障”把你弄得恼火不堪之后,再来看这本书,我们或许已经找到了一种希望。

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然也包括我的性格因素在内,看到了很多学生组织内部的弊端,让我无比的绝望,感觉这都是可怕的,终将导致毁灭的征兆。在看过上述的反思之后,我就觉得没有什么是无解的了,这本书的理念似乎与《基业长青》里面的一些结论有冲突,实则不然。

往往一个组织都会经历一个摸爬滚打的阶段,形式主义的疯狂崇拜者会因为看到这个组织的混乱与无序而感觉绝望和痛苦,但是我们仍然有机会从不完美往完美进发,不断的自我超越,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而从这个开端开始,团队学习就应当登上舞台了,团体学习的修炼从“深度汇谈”开始。“深度汇谈”也就是真正的无顾虑的交心畅谈啦。在深入讨论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超过自己思想数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传递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够使人们变得更加聪明。作为一个部门或驻地办,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共同进步,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

而系统思考能使你的队员们由看片段到看整体。从对现状作被动反应,转为创造未来。从迷失在复杂的细节中,到掌握动态的均衡搭配。系统思考让我们看见小而效果集中的高杠杆点。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能产生以小博大的力量。

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思维,我都还没有机会和能力去将它们具体应用,但是显然这是很多前辈经历并且有过收益的事情,只要不把它们形式化和神圣化,它们就将为整个组织的发展做出高效的、持续的贡献,使整个团队都有“活水”源源不断的出现。

下载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真正的回归课堂[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真正的回归课堂[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有源头活水来班主任培训总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班主任研修总结 本次的研修学习,受到了专家老师的大力,得到了指导老师无私的帮助,可以说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具体到工作上的进步,我想是可以预料到......

    “中层干部培训班”培训心得: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层干部培训班”培训心得:为有源头活水来 XX年4-11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心举办的“中层干部培训班”培训活动。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我系统地了解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教育管理......

    政治公开课听课心得:为有源头活水来

    政治公开课听课心得: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韩春岭教育是复杂的,因此它是艺术更是科学的。它是生动的生命组合体,值得我们去实践、去研究、去反思。本人有幸听了一节八年级思想品......

    语文名师现场考核心得体会: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名师现场考核心得体会:为有源头活水来 冬,又是暖阳。下午,很高兴有机会在XX小亲临XX区语文名师考核的现场,学习。 提前2小时抽签备课,四十分钟的上课,课后是5分钟的现场答辩。......

    远程研修体会:为有源头活水来(含5篇)

    研修体会:为有源头活水来远程研修给我们一线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向专家学习的机会。专家的课程观念让我受益匪浅,心生羡慕,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进入研修的最后阶段。这期间,我们不断地......

    好作文是怎样炼成的:为有源头活水来

    好作文是怎样炼成的:为有源头活水来 陈秀征 好作文真让人羡慕不已,先读一篇例文。 愿景——抓住为你打开的窗 2006天津考生 “这次只差三分„„”电话那边传来表哥沮丧的低声,......

    2018广东公务员时政热点:为有源头活水来(5篇)

    2018广东公务员时政热点: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年3月17日,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议决国是的最高殿堂,掌声雷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2900多名代表肩负着13亿多......

    为有源头活水来——鹤城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纪实

    为有源头活水来 ——鹤城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纪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鹤城区于2014年11月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